京剧的精髓何在

现在的新编京剧,能称做”精品”的很少,我以为,主要是没有掌握京剧的“精髓”之所在。编京剧,关键也在剧本,而如何评判京剧剧本的优劣呢?除了对戏剧的一般要求之外,就是要看这剧本是否充分地抓住了京剧的“精髓。那么,什么是京剧的精髓呢?我以为是境界特有的“唱、念、做、打”。“唱、念、做、打”不是京剧的基本功吗,怎么是“精髓”呢。是的,京剧的精髓就在这“基本功”里。让我们来仔细的分析,就可以看得清楚了。 先说“唱”,这是京剧最重要的东西。没有好的唱段,不算好戏。当然这是对文戏说的。北京人把“看戏”说成“听戏”,可见北京人对京剧里“唱”,是多么的重视。一出“文戏”,关键在唱。比如,历代留存下来的好戏,都因为这戏里的几段好的唱段。比如捉放曹,好就好在“行路”里的“听他言下的我心惊胆怕”那段西皮慢板,“宿店”里的二黄慢三眼“一轮明月照窗下”和后面的两段原板,最为吸引听众。当然还有其中的“流水”“散板”的衬托,而这些板式有安排得适合剧情的需要。捉放操至今仍能吸引观众,就在于有这么写好的唱段。而演好捉放曹,就是要把这些唱段唱好。听余叔岩、谭富英过瘾,就是他们唱得好。文昭关,也是二黄慢板,再有两段二黄原板,但变换许多,别有风味。而且在杨宝森长的时候,在“爹娘”的爹后面,加了高音的假声,苍凉感人。在如“乌盆记”剧情十分简单,听众喜欢,就在那大段的反调。我在北京原来的三庆戏院,听过谭富英的乌盆记,真是过瘾极了。在加上胡琴流畅的伴奏,真是一种美妙的享受。这就在于这戏的唱段曲调好,唱的也好。再如青衣戏三娘教子,戏的情节也很简单,好就好在唱段安排的好,三娘的几段唱,再加上和老薛保的对唱,听到精彩处,十分感染听众。青衣戏锁麟囊,最动听的是“花轿”一场,薛湘玲的几段“流水”,和“一霎时把七情俱已昧尽”的二黄三眼最为动人。设想如果没有这些好的唱段,锁麟囊还有什么听头。铜锤花脸戏的“锁五龙”和“探阴山”,精彩就在那高亢感染的唱段。没有这些好的唱段,还有什么可听的? 再说说“念”,有些戏以“念白”为主。比如“审头刺汤”,岁精彩的就是“审头”一场,陆柄的“白口”。我听过当年马连良先生的这出戏,精彩万分。没有这样的念白,就淡然乏味了。做派戏,花旦戏较多。比如“拾玉镯”,全看花旦的表演。一招一式,细腻逼真。在如当年于连泉(小翠花)演的“战宛城”一剧里的张绣的嫂子,简直把一个风骚女人演活了。这样才把那曹操弄得神魂颠倒,险些被张绣杀死。这戏全在表演,也就是“做派”上。武戏,当然要看武功,要看武打。最典型的如“三岔口”,几乎像是“哑剧”,但只要武功好,也精彩十分。“火烧余洪”全看演员的跟头、旋子、掉毛,要演得好,总使观众叫绝。我上面说的这些,就是许多传统剧目久演不衰,常看不倦的原因所在。没有好的“唱、念、做、打”这些京剧的精髓,就一定不是什么好戏。有些戏热闹一时,也必定不能留存下来。 我相信京剧不会消亡,但我也为京剧的发展担忧。缺少好的编剧,缺少好的剧本,再请不懂京剧的导演来排京剧,结果就可想而知了。许多好的戏,是编剧、演员、琴师(作曲)在一块儿,琢磨出来的,反复修改出来的。他们掌握京剧的“精髓”,会灵活地在他们编的戏里,运用“唱、念、做、打”,就能编出好戏。也能把一些不够好的戏,改成好戏。翁偶虹老先生真令人怀念,他是文人,但又精通京剧,所以他能写出那样好的剧本。什么时侯,才能有这样好的编剧呢?难了!?京剧的精品是“封”不出来的,要在观众里考验,要在历史的长河中考验。 

现在的新编京剧,能称做”精品”的很少,我以为,主要是没有掌握京剧的“精髓”之所在。编京剧,关键也在剧本,而如何评判京剧剧本的优劣呢?除了对戏剧的一般要求之外,就是要看这剧本是否充分地抓住了京剧的“精髓。那么,什么是京剧的精髓呢?我以为是境界特有的“唱、念、做、打”。“唱、念、做、打”不是京剧的基本功吗,怎么是“精髓”呢。是的,京剧的精髓就在这“基本功”里。让我们来仔细的分析,就可以看得清楚了。 先说“唱”,这是京剧最重要的东西。没有好的唱段,不算好戏。当然这是对文戏说的。北京人把“看戏”说成“听戏”,可见北京人对京剧里“唱”,是多么的重视。一出“文戏”,关键在唱。比如,历代留存下来的好戏,都因为这戏里的几段好的唱段。比如捉放曹,好就好在“行路”里的“听他言下的我心惊胆怕”那段西皮慢板,“宿店”里的二黄慢三眼“一轮明月照窗下”和后面的两段原板,最为吸引听众。当然还有其中的“流水”“散板”的衬托,而这些板式有安排得适合剧情的需要。捉放操至今仍能吸引观众,就在于有这么写好的唱段。而演好捉放曹,就是要把这些唱段唱好。听余叔岩、谭富英过瘾,就是他们唱得好。文昭关,也是二黄慢板,再有两段二黄原板,但变换许多,别有风味。而且在杨宝森长的时候,在“爹娘”的爹后面,加了高音的假声,苍凉感人。在如“乌盆记”剧情十分简单,听众喜欢,就在那大段的反调。我在北京原来的三庆戏院,听过谭富英的乌盆记,真是过瘾极了。在加上胡琴流畅的伴奏,真是一种美妙的享受。这就在于这戏的唱段曲调好,唱的也好。再如青衣戏三娘教子,戏的情节也很简单,好就好在唱段安排的好,三娘的几段唱,再加上和老薛保的对唱,听到精彩处,十分感染听众。青衣戏锁麟囊,最动听的是“花轿”一场,薛湘玲的几段“流水”,和“一霎时把七情俱已昧尽”的二黄三眼最为动人。设想如果没有这些好的唱段,锁麟囊还有什么听头。铜锤花脸戏的“锁五龙”和“探阴山”,精彩就在那高亢感染的唱段。没有这些好的唱段,还有什么可听的? 再说说“念”,有些戏以“念白”为主。比如“审头刺汤”,岁精彩的就是“审头”一场,陆柄的“白口”。我听过当年马连良先生的这出戏,精彩万分。没有这样的念白,就淡然乏味了。做派戏,花旦戏较多。比如“拾玉镯”,全看花旦的表演。一招一式,细腻逼真。在如当年于连泉(小翠花)演的“战宛城”一剧里的张绣的嫂子,简直把一个风骚女人演活了。这样才把那曹操弄得神魂颠倒,险些被张绣杀死。这戏全在表演,也就是“做派”上。武戏,当然要看武功,要看武打。最典型的如“三岔口”,几乎像是“哑剧”,但只要武功好,也精彩十分。“火烧余洪”全看演员的跟头、旋子、掉毛,要演得好,总使观众叫绝。我上面说的这些,就是许多传统剧目久演不衰,常看不倦的原因所在。没有好的“唱、念、做、打”这些京剧的精髓,就一定不是什么好戏。有些戏热闹一时,也必定不能留存下来。 我相信京剧不会消亡,但我也为京剧的发展担忧。缺少好的编剧,缺少好的剧本,再请不懂京剧的导演来排京剧,结果就可想而知了。许多好的戏,是编剧、演员、琴师(作曲)在一块儿,琢磨出来的,反复修改出来的。他们掌握京剧的“精髓”,会灵活地在他们编的戏里,运用“唱、念、做、打”,就能编出好戏。也能把一些不够好的戏,改成好戏。翁偶虹老先生真令人怀念,他是文人,但又精通京剧,所以他能写出那样好的剧本。什么时侯,才能有这样好的编剧呢?难了!?京剧的精品是“封”不出来的,要在观众里考验,要在历史的长河中考验。 


相关内容

  • 程派京剧传承之惑,原汁原味传承程派艺术
  • 程砚秋之子程永江 程砚秋之子程永江到昆明演讲,主张原汁原味传承父亲的艺术. 八十多年前,北平沦陷后的东车站,京剧艺术大师程砚秋在这里遭遇日本宪兵队.此前他因拒为日本人唱戏,多次遭到日本当局的迫害.此次狭路相逢,宪兵队当然不会放过这个四海皆知的侠骨名旦. 程砚秋用一身太极功夫,撂翻七八个宪兵,抽身而退 ...

  • 浅谈京剧艺术的传承和发展
  • 浅谈京剧艺术的传承和发展 作者:骆文娜 来源:<西江文艺·上半月>2015年第03期 [摘 要]京剧是近代中国汉族戏曲的代表,素来有中国"国粹"的美誉之称.她蕴含着中华历史文化的深厚底蕴,关系到中华文化的薪火相传和民族精神的维系传递,对于构建中华民族的精神家园有着不可 ...

  • [京腔京韵]教案
  • 课题教案:<京腔京韵> 课 型:综合课 一.教学目标: 1. 在听.看,唱的音乐活动中走进国粹京剧,了解京剧的基本知识,增强 对祖国传统艺术的热爱之情和民族自豪感. 2. 认识京剧的行当,并能听出乐曲中行当唱腔. 二.教学重难点: 欣赏.学唱与表演学生能初步感受"京腔京韵&qu ...

  • 我们的国粹活动设计
  • 我们的国粹 一.活动目的 通过说说国粹.欣赏京剧.了解京剧知识等学习活动,使学生初步感悟到国粹京剧是中国人独特的精神文化的精华,领略中华文化的精神风采和独具魅力的中华文化. 二.活动准备 1.布置学生课前搜集京剧相关资料信息. 2.教师收集一些经典的京剧人物图片和一些经典的京剧歌曲. 3.PPT课件 ...

  • 京剧进校园主持词
  • 京剧进校园-走进西安工程大学 活动主持词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来宾, 亲爱的老师们.同学们: 大家晚上好! 弘扬.普及传统文化,传承.传播国粹艺术,一直是中华民族得以繁荣昌盛的根本所在.以京剧进校园为依托,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会议精神,也为了让更多的大学生领略国粹艺术的魅力,了解认同中华民 ...

  • 浅谈京剧"流派"及我饰演的刻画与理解
  •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浅谈京剧 " 派" 流 及 独 筛 演 昀 刻 画 与 理 触 口 李春 立 浅谈京剧" 派" 流 京剧界长期把学 习. 继承和发 展各 流派当成一件重 要 工作来抓 , 作为一名 京剧演员 , 对此 感到由衷 的高兴 ...

  • 弘扬齐鲁文化精髓积极开展对外文化交流
  • 近年来,我国文化外交空前活跃,国际文化交流活动层次高.规模大.影响深远,如"中法文化年"活动.覆盖非洲22个国家的"中华文化非洲行"活动.2005年在美国举办的"中国文化节".在荷兰举办的"中国文化艺术节".正在开展的& ...

  • 浅谈京剧的唱词艺术
  • 浅谈京剧的唱词艺术 京剧是我国丰富多彩的艺术形式中的一朵奇葩,自清末创立,于民国年间大放异彩,受到贵族.知识分子和广大中下层百姓的喜爱.后来更经过四大名旦.四大须生.杨小楼.萧长华等前辈名家的不断丰富完善,真正发扬光大,成为我国的国粹艺术,向全世界人民传扬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理念.因此,我准备用自己浅 ...

  • 北师大版高二期中考试历史试卷
  • 2015-2016学年第一学期高二期中考试历史试卷 姓名: 班级: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题,每题3分,共计60分. C.朱熹.陆九渊 D.陆九渊.王阳明 5.奠定中国古典文学现实主义基础的是 A.<离骚> B.<诗经> C.楚辞 D.汉赋 6.汉字经历了漫长的演变过程.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