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一语文第二单元测试卷
班级________ 学号______ 姓名_________ 得分_______
一、积累与运用。(52分)
1.根据拼音在田字格内写出相应的汉字。(11分)
①看着三轮车远去,也绝没有想到那竟是永远的jué别。
②黄色的花dàn yǎ,白色的花高洁,紫红色的花热烈而深沉, 泼泼洒洒,秋风中正开得làn màn 。
③一shà时,我感到了责任的重大,就像民族领袖在严重关头时那样。
④我暗暗在那里nì 笑,却一声儿不响。
⑤心中的雨点来了,除了你,谁是我在无zhē lán天空下的yīn bì ?
诀 淡雅 烂漫 霎 匿 遮拦 荫蔽
2.下列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4分 ) ( D )
A .“你到哪里去了?你这坏孩子。”
B .母亲进来了,挡在窗前:“北海的菊花开了,我推着你去看看吧”。
C .后来发生了分歧:母亲要走大路,大路平顺。我的儿子要走小路,小路有意思。
D .《荷叶·母亲》选自《往事(一)——生命历史中的几页图画》(《冰心全集》第一
册,海峡文艺出版社2012年版)。
3.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4分) ( C )
A .全国公安干警要为党的十九大胜利召开创造安全稳定社会。
B .保护并了解我们的传统文化,是每个中国人义不容辞的责任。
C .随着中国首艘航母“辽宁号”的下水,同学们对舰载机的起降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D .央视《中国诗词大会》的宗旨是能否通过具有普及性的诗词内容,打造一场全民
参与的诗词文化盛宴。
4.下列选项中,加点成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4分) ( C )
A. 班主任很善于发挥每个同学的长处,大家各得其所,各尽所能地为班级做出贡献。 ..... B. 大家对我们班干部有什么意见请尽管提,我们洗耳恭听虚心接受。 .... C .参观完泰兴“三馆”后,她喜出望外地宣布:我终于看完了所有的场馆! ....(“喜出望外”指遇到出乎意料的事情而特别高兴。句中“看完了所有场馆不是出乎意料。)
D. 这件事我在床上翻来覆去地想了很多遍,但还是没有想出其中的道理。 ....5. 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敬辞或谦辞使用不得体的一项是(4分) ( D )
A .过几天是家父七十大寿,请你到时赏光。 .. B .久仰大名,今日得见,真是三生有幸啊! .. C .我因事不能参加孩子的家长会,还望老师见谅。 .. D .遇到困难请尽管提问,我们将不吝赐教。(敬辞) ..6. 根据提示补写各句或填写课文原句。(10分)
(2)客路青山外,
(3)杨花落尽子规啼,
(4) ,吹面不寒杨柳风。
,小草也青得逼你的眼。
,大小的蝴蝶飞来飞去。
(7) ,,古道西风瘦马。
(8)王湾的《次北固山下》借时序的交替来抒写诗人对故乡思念之情的诗句:
。
(1)鲁迅借众鬼嘲弄人生,用阴间讽刺阳世,对“正人君子们”进行了淋漓尽致地嘲弄和 鞭挞的文章是《朝花夕拾》中的《2分)
(2)《朝花夕拾》善于选取富有个性的细节表现人物性格,如《藤野先生》中藤野先生
等细节,表现了藤野先生严谨、正直、热诚的思想性格,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2分)
(3)下列表述与原著意思相符的一项是( C )(4分) .. A. 鲁迅在《琐记》中记述了最初接触进化论的兴奋心情和不顾老辈反对,如饥如渴
地阅读《鉴略》的情景,表现出探求真理的强烈欲望。
B. 鲁迅先生在《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批判的一位老师是寿镜吾先生。他不懂教
育,喜欢体罚学生,给鲁迅留下了痛苦的回忆。
C. 《阿长与〈山海经〉》一文写阿长教少年鲁迅如何吃福橘、讲吉利话,表现了一
个生活在社会底层的劳动妇女追求幸福的朴素愿望。
D .《范爱农》记叙的是鲁迅在日本留学时和回国后与范爱农接触的几个生活片段。
范爱农不喜欢甚至讨厌自己的先生,因此在先生死时不主张发电报。
(二) 阅读【甲】【乙】两则短文,回答10~12题。(19分)
【甲】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
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 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选自课文《陈太丘与友期》)
①②【乙】郭伋始至行部,到西河美稷,有童儿数百,各骑竹马,道次迎拜。伋问:“儿曹
何自远来?”对曰:“闻使君到,喜,故来奉迎。”伋辞谢之。及事讫,诸儿复送至郭外,问“使君何日当还”。伋请别驾从事③,计日告之。行部既还,先期一日,伋为
违信于诸儿,遂止于野亭④,须期乃入。其为人若此。 (选自《后汉书·郭伋传》,略有改动)
注释:①〔郭伋(jí)始至行部〕郭伋 刚担任并州牧,首次出巡。行部,出巡。②〔西河美稷〕地名。 ③〔别驾从事〕部下官吏。④〔野亭〕郊野外的亭子。
【译文】郭伋刚到任时巡行部署,到西河郡美稷县,有几百儿童,各骑着竹马,在道旁拜迎。郭伋问:“孩子们为什么自己远来。”孩子们回答说:“听说使君来到,很高兴,所以来欢迎。”郭伋辞让致谢。等到事情办完,孩子们又送到城郭外,问“使君哪一天能回来”。郭伋叫别驾从事计算日程,告诉了他们。巡视回来,比原定日期早一天。郭伋怕失信于孩子们,于是在野外亭中歇宿,等到预定日期才进城。郭伋做人就是这样说到做到。
10.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4分)
①期日中 约定 ②元方入门不顾 .. ③及事讫 等到 ④须期乃入 才 _ ..(2)下列各句与例句中“之”的用法不相同的一项是(4分) ( D )
例句:计日告之
A .下车引之 B. 锺子期听之 C. 华捉而掷去之 D. 至之市
11. 翻译下面的句子。(4分)
(1)客问元方:“尊君在不?”
那人问元方:“你父亲在吗?” (或:那客人便问元方:“你爸爸在家吗?”)
(2)对曰:“闻使君到,喜,故来奉迎。” 孩子们回答说:“听说使君来到,很高兴,所以来欢迎。”
12. (1甲文选取的是友人“无信”“无礼”的反面例子,乙文选取的是 郭伋守信(或:郭伋不违信于儿童)的正面例子;从表达方式看,甲文侧重描写描写 ,乙文侧重叙述。(3分)
(2)从甲、乙两文的故事中,你还得到了哪些新的启示?(就一个或两个故事来谈均可,至少两条)(4分) ①要有礼貌。②要勇于改正错误。③要容许别人改正错误。④成人要为儿童作出好的表率。⑤对儿童也要说话算数。⑥做人要言行一致。 (1条2分)
(三)阅读包利民的《比刹那更短,比时光更长》,完成13—17题。(22分)
①一个不眠的寒夜,窗外依然是飘飞的雪和小兴安岭腊月的寒流。辗转反侧中,一些 散乱的情节却温暖了一枕的冷清。所有曾经的感动,仿佛静静地滋 润了一生的时光,从来不需要想起,却一直在心底盈然①。
②有时候,刹那间的一点光一滴暖,都可成为生命中永不消散的感动。
③沿着时光的脚步追溯,我想起了最初的那个刹那。那个时候,我刚刚从农村搬进城里,内心总有些许黯淡。或许是自卑心理的影响,便开始用偏激的行动来引起别人的注意。有一次和别人打架后,被老师叫去办公室了。当时心里正愤愤,便与老师顶撞了。当我离开,老师关上门的瞬间,我看见他嘴角扬起一丝笑意,一句他和其他老师的说笑从门缝挤了出来:“这孩子和我小时候特别像……”
④的一丝笑意半句闲话。此刻,那点滴的同情与理解的触动,洗亮着所有的黯淡。老师根本不知道,是他当年的微笑和话语,使一个叛逆的少年从此有所改变。
⑤短短的一瞬,影响着长长的一生。或许每个人的生活中都有着类似的情节,看似遗忘,却一直在散发着温暖与力量,像落在心间不经意的一粒种子,刹那间的感动会不知不觉生长成郁郁葱葱的希望和美好。
⑥就像一个朋友所说,自闭恐惧与防备,一直是她从小到大的常态,只因为她是孤儿。就这样一直到高中,她几乎一个朋友都没有。就算别人善意的结交,她也是冷漠以对。班上有个女生是城里人,对她也总想关心,可是不管是否真心真诚,她都不予理会,她只觉得是怜悯。有一天,好些天没来上学的女生遇见她,低沉地说:“现在咱们一样了,我也成了孤儿了!”
⑦原来,那个女生的父母在一场车祸中双双身亡。
⑧朋友说,只那一句,就让她打开了心扉。并不是因为女生真的变得和她一样,而是女生眼中的真诚与失落。对于朋友来说,刹那间那真诚深切的目光,像温暖的手,轻轻地叩开了心里那扇冷漠的门。
⑨想起曾经写过的一件事。邻家大伯很健谈,可是每年中总有固定的一天,终日无言。后来我们知道了原因,却是久久震撼。他的父母是聋哑人,有一年冬天,父母带着六岁的他去爷爷家过年。半路上,汽车忽然出了故障,慢慢地滑向山路下的深谷。车门无法打开,人们砸开车窗时,车身已经向下倾斜。大家纷纷涌向车窗向外跳,父母护着他拼命挤到车窗前,用两双手将他推了出去。他回头看,父母眼中全是不舍和牵挂,脸上带着微微的笑意。
⑩从此,每一年的那一日,他都会禁言一天,用来体会父母当年的沉默无声,脑海中全是汽车坠崖那一刻父母的眼神与笑容。在生命中的每一个那一天,邻家大伯就是用这样的方式,来怀念着那份爱与悲情。
⑪足够了,漫长的岁月中,哪怕有过一个能融入我们生命的刹那,所有的日子便都有了意义。不管风雨起落,长路夜路,那份感动,那份爱,成为念念间最美的心灵家园!
(选自《做人与处世》,有删改)
【注释】①盈然:漫溢的样子。
14. 作者写了令人感动的三个片段,请概括出第二、三片段的内容。(6分)
片段一: 我因为当年老师的微笑和话语,从此,叛逆的性格有所改变。
片段二: 望友因为女生的真诚亲切而以改变自己冷漠的性格。
片段三: 邻家大伯因为父母舍身救子而禁言一天,怀念着那份爱与悲情。
15. 结合语境,说说下面加点词丰富的表达效果。(4分)
一些散乱的情节却温暖了一枕的冷清。 ..(“一枕”扣住了“夜”“不眠”(2分)形象地写出了作者枕卧床上,难以入睡的情状。(2分)。 (言之成理即可)
16.联系前后文,具体说说以下比喻句表达了作者“那一刻”怎样的心理感受。(4分) 那一刻,心上的茧壳片片剥落如花。 表达此刻“我”因为得到老师的同情和理解,内心黯淡愤愤的情绪瞬间消失的喜悦心情。 (意合即可)
17. 文章第⑨段划线句子用了什么描写方法?有什么作用?(4分)
父母护着他拼命挤到车窗前,用两双手将他推了出去。
动作描写(1分),通过“护”“挤”“推”三个连贯的动词(1分),生动地刻画了父母在生死关头舍身救子的感人形象,奏出父母对子女无私的爱 (2分)
18. 本文题目含蓄而富有韵味,下面最能诠释题目含义的一项是( B )(4分)
A. 所有曾经的感动仿佛静静地滋润了一生的时光。
B. 有时候,刹那间的一点光一滴暖,都可成为生命中永不消散的感动。
C .刹那间那真诚深切的目光,像温暖的手,轻轻地叩开了心里那扇冷漠的门。
D. 此刻,那点滴的同情与理解的触动,洗亮着所有的黯淡。
(A 项只强调了感动影响的深远;CD 项只强调了此刻瞬间的感受)
初一语文第二单元测试卷
班级________ 学号______ 姓名_________ 得分_______
一、积累与运用。(52分)
1.根据拼音在田字格内写出相应的汉字。(11分)
①看着三轮车远去,也绝没有想到那竟是永远的jué别。
②黄色的花dàn yǎ,白色的花高洁,紫红色的花热烈而深沉, 泼泼洒洒,秋风中正开得làn màn 。
③一shà时,我感到了责任的重大,就像民族领袖在严重关头时那样。
④我暗暗在那里nì 笑,却一声儿不响。
⑤心中的雨点来了,除了你,谁是我在无zhē lán天空下的yīn bì ?
诀 淡雅 烂漫 霎 匿 遮拦 荫蔽
2.下列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4分 ) ( D )
A .“你到哪里去了?你这坏孩子。”
B .母亲进来了,挡在窗前:“北海的菊花开了,我推着你去看看吧”。
C .后来发生了分歧:母亲要走大路,大路平顺。我的儿子要走小路,小路有意思。
D .《荷叶·母亲》选自《往事(一)——生命历史中的几页图画》(《冰心全集》第一
册,海峡文艺出版社2012年版)。
3.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4分) ( C )
A .全国公安干警要为党的十九大胜利召开创造安全稳定社会。
B .保护并了解我们的传统文化,是每个中国人义不容辞的责任。
C .随着中国首艘航母“辽宁号”的下水,同学们对舰载机的起降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D .央视《中国诗词大会》的宗旨是能否通过具有普及性的诗词内容,打造一场全民
参与的诗词文化盛宴。
4.下列选项中,加点成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4分) ( C )
A. 班主任很善于发挥每个同学的长处,大家各得其所,各尽所能地为班级做出贡献。 ..... B. 大家对我们班干部有什么意见请尽管提,我们洗耳恭听虚心接受。 .... C .参观完泰兴“三馆”后,她喜出望外地宣布:我终于看完了所有的场馆! ....(“喜出望外”指遇到出乎意料的事情而特别高兴。句中“看完了所有场馆不是出乎意料。)
D. 这件事我在床上翻来覆去地想了很多遍,但还是没有想出其中的道理。 ....5. 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敬辞或谦辞使用不得体的一项是(4分) ( D )
A .过几天是家父七十大寿,请你到时赏光。 .. B .久仰大名,今日得见,真是三生有幸啊! .. C .我因事不能参加孩子的家长会,还望老师见谅。 .. D .遇到困难请尽管提问,我们将不吝赐教。(敬辞) ..6. 根据提示补写各句或填写课文原句。(10分)
(2)客路青山外,
(3)杨花落尽子规啼,
(4) ,吹面不寒杨柳风。
,小草也青得逼你的眼。
,大小的蝴蝶飞来飞去。
(7) ,,古道西风瘦马。
(8)王湾的《次北固山下》借时序的交替来抒写诗人对故乡思念之情的诗句:
。
(1)鲁迅借众鬼嘲弄人生,用阴间讽刺阳世,对“正人君子们”进行了淋漓尽致地嘲弄和 鞭挞的文章是《朝花夕拾》中的《2分)
(2)《朝花夕拾》善于选取富有个性的细节表现人物性格,如《藤野先生》中藤野先生
等细节,表现了藤野先生严谨、正直、热诚的思想性格,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2分)
(3)下列表述与原著意思相符的一项是( C )(4分) .. A. 鲁迅在《琐记》中记述了最初接触进化论的兴奋心情和不顾老辈反对,如饥如渴
地阅读《鉴略》的情景,表现出探求真理的强烈欲望。
B. 鲁迅先生在《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批判的一位老师是寿镜吾先生。他不懂教
育,喜欢体罚学生,给鲁迅留下了痛苦的回忆。
C. 《阿长与〈山海经〉》一文写阿长教少年鲁迅如何吃福橘、讲吉利话,表现了一
个生活在社会底层的劳动妇女追求幸福的朴素愿望。
D .《范爱农》记叙的是鲁迅在日本留学时和回国后与范爱农接触的几个生活片段。
范爱农不喜欢甚至讨厌自己的先生,因此在先生死时不主张发电报。
(二) 阅读【甲】【乙】两则短文,回答10~12题。(19分)
【甲】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
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 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选自课文《陈太丘与友期》)
①②【乙】郭伋始至行部,到西河美稷,有童儿数百,各骑竹马,道次迎拜。伋问:“儿曹
何自远来?”对曰:“闻使君到,喜,故来奉迎。”伋辞谢之。及事讫,诸儿复送至郭外,问“使君何日当还”。伋请别驾从事③,计日告之。行部既还,先期一日,伋为
违信于诸儿,遂止于野亭④,须期乃入。其为人若此。 (选自《后汉书·郭伋传》,略有改动)
注释:①〔郭伋(jí)始至行部〕郭伋 刚担任并州牧,首次出巡。行部,出巡。②〔西河美稷〕地名。 ③〔别驾从事〕部下官吏。④〔野亭〕郊野外的亭子。
【译文】郭伋刚到任时巡行部署,到西河郡美稷县,有几百儿童,各骑着竹马,在道旁拜迎。郭伋问:“孩子们为什么自己远来。”孩子们回答说:“听说使君来到,很高兴,所以来欢迎。”郭伋辞让致谢。等到事情办完,孩子们又送到城郭外,问“使君哪一天能回来”。郭伋叫别驾从事计算日程,告诉了他们。巡视回来,比原定日期早一天。郭伋怕失信于孩子们,于是在野外亭中歇宿,等到预定日期才进城。郭伋做人就是这样说到做到。
10.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4分)
①期日中 约定 ②元方入门不顾 .. ③及事讫 等到 ④须期乃入 才 _ ..(2)下列各句与例句中“之”的用法不相同的一项是(4分) ( D )
例句:计日告之
A .下车引之 B. 锺子期听之 C. 华捉而掷去之 D. 至之市
11. 翻译下面的句子。(4分)
(1)客问元方:“尊君在不?”
那人问元方:“你父亲在吗?” (或:那客人便问元方:“你爸爸在家吗?”)
(2)对曰:“闻使君到,喜,故来奉迎。” 孩子们回答说:“听说使君来到,很高兴,所以来欢迎。”
12. (1甲文选取的是友人“无信”“无礼”的反面例子,乙文选取的是 郭伋守信(或:郭伋不违信于儿童)的正面例子;从表达方式看,甲文侧重描写描写 ,乙文侧重叙述。(3分)
(2)从甲、乙两文的故事中,你还得到了哪些新的启示?(就一个或两个故事来谈均可,至少两条)(4分) ①要有礼貌。②要勇于改正错误。③要容许别人改正错误。④成人要为儿童作出好的表率。⑤对儿童也要说话算数。⑥做人要言行一致。 (1条2分)
(三)阅读包利民的《比刹那更短,比时光更长》,完成13—17题。(22分)
①一个不眠的寒夜,窗外依然是飘飞的雪和小兴安岭腊月的寒流。辗转反侧中,一些 散乱的情节却温暖了一枕的冷清。所有曾经的感动,仿佛静静地滋 润了一生的时光,从来不需要想起,却一直在心底盈然①。
②有时候,刹那间的一点光一滴暖,都可成为生命中永不消散的感动。
③沿着时光的脚步追溯,我想起了最初的那个刹那。那个时候,我刚刚从农村搬进城里,内心总有些许黯淡。或许是自卑心理的影响,便开始用偏激的行动来引起别人的注意。有一次和别人打架后,被老师叫去办公室了。当时心里正愤愤,便与老师顶撞了。当我离开,老师关上门的瞬间,我看见他嘴角扬起一丝笑意,一句他和其他老师的说笑从门缝挤了出来:“这孩子和我小时候特别像……”
④的一丝笑意半句闲话。此刻,那点滴的同情与理解的触动,洗亮着所有的黯淡。老师根本不知道,是他当年的微笑和话语,使一个叛逆的少年从此有所改变。
⑤短短的一瞬,影响着长长的一生。或许每个人的生活中都有着类似的情节,看似遗忘,却一直在散发着温暖与力量,像落在心间不经意的一粒种子,刹那间的感动会不知不觉生长成郁郁葱葱的希望和美好。
⑥就像一个朋友所说,自闭恐惧与防备,一直是她从小到大的常态,只因为她是孤儿。就这样一直到高中,她几乎一个朋友都没有。就算别人善意的结交,她也是冷漠以对。班上有个女生是城里人,对她也总想关心,可是不管是否真心真诚,她都不予理会,她只觉得是怜悯。有一天,好些天没来上学的女生遇见她,低沉地说:“现在咱们一样了,我也成了孤儿了!”
⑦原来,那个女生的父母在一场车祸中双双身亡。
⑧朋友说,只那一句,就让她打开了心扉。并不是因为女生真的变得和她一样,而是女生眼中的真诚与失落。对于朋友来说,刹那间那真诚深切的目光,像温暖的手,轻轻地叩开了心里那扇冷漠的门。
⑨想起曾经写过的一件事。邻家大伯很健谈,可是每年中总有固定的一天,终日无言。后来我们知道了原因,却是久久震撼。他的父母是聋哑人,有一年冬天,父母带着六岁的他去爷爷家过年。半路上,汽车忽然出了故障,慢慢地滑向山路下的深谷。车门无法打开,人们砸开车窗时,车身已经向下倾斜。大家纷纷涌向车窗向外跳,父母护着他拼命挤到车窗前,用两双手将他推了出去。他回头看,父母眼中全是不舍和牵挂,脸上带着微微的笑意。
⑩从此,每一年的那一日,他都会禁言一天,用来体会父母当年的沉默无声,脑海中全是汽车坠崖那一刻父母的眼神与笑容。在生命中的每一个那一天,邻家大伯就是用这样的方式,来怀念着那份爱与悲情。
⑪足够了,漫长的岁月中,哪怕有过一个能融入我们生命的刹那,所有的日子便都有了意义。不管风雨起落,长路夜路,那份感动,那份爱,成为念念间最美的心灵家园!
(选自《做人与处世》,有删改)
【注释】①盈然:漫溢的样子。
14. 作者写了令人感动的三个片段,请概括出第二、三片段的内容。(6分)
片段一: 我因为当年老师的微笑和话语,从此,叛逆的性格有所改变。
片段二: 望友因为女生的真诚亲切而以改变自己冷漠的性格。
片段三: 邻家大伯因为父母舍身救子而禁言一天,怀念着那份爱与悲情。
15. 结合语境,说说下面加点词丰富的表达效果。(4分)
一些散乱的情节却温暖了一枕的冷清。 ..(“一枕”扣住了“夜”“不眠”(2分)形象地写出了作者枕卧床上,难以入睡的情状。(2分)。 (言之成理即可)
16.联系前后文,具体说说以下比喻句表达了作者“那一刻”怎样的心理感受。(4分) 那一刻,心上的茧壳片片剥落如花。 表达此刻“我”因为得到老师的同情和理解,内心黯淡愤愤的情绪瞬间消失的喜悦心情。 (意合即可)
17. 文章第⑨段划线句子用了什么描写方法?有什么作用?(4分)
父母护着他拼命挤到车窗前,用两双手将他推了出去。
动作描写(1分),通过“护”“挤”“推”三个连贯的动词(1分),生动地刻画了父母在生死关头舍身救子的感人形象,奏出父母对子女无私的爱 (2分)
18. 本文题目含蓄而富有韵味,下面最能诠释题目含义的一项是( B )(4分)
A. 所有曾经的感动仿佛静静地滋润了一生的时光。
B. 有时候,刹那间的一点光一滴暖,都可成为生命中永不消散的感动。
C .刹那间那真诚深切的目光,像温暖的手,轻轻地叩开了心里那扇冷漠的门。
D. 此刻,那点滴的同情与理解的触动,洗亮着所有的黯淡。
(A 项只强调了感动影响的深远;CD 项只强调了此刻瞬间的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