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国大典教学反思

《开国大典》教学反思

还地桥镇小学 胡红梅

1、由六十周年国庆庆典节目导入,让学生自由谈观后感,激发学生自豪感。导入自然、有助于学生理解参加开国大典群众心情。

2、整体感知,初识课文,就是利用学生已有的阅读能力,课文是按什么顺序记叙开国大典的,记叙了哪几个场面,学生通过快速默读课文,交流归纳,这样学生的综合能力得到了加强。

3、重点研读,感受大典,这也是本次课的重点和难点,我对这一环节教学处理可说是水到渠成,默读5----10自然段,看看你从中感悟到了什么。学生反馈,听到了掌声,听到了欢呼声,看到了热闹的情景,我根据学生的反馈及时的运用课件出示三个语段引导学生读懂,读出体会,读出情感,并用反复的手法来读“这庄严的宣告,这雄伟的声音”使学生明白语言文字用反复的手法可以增强文本的表达效果。

4、迁移运用学写场面,突出了语文教学的工具性,学语文的目的就是让学生会运用,在这节课上,我利用多媒体课件出示了五星红旗飘扬在香港上空,五星红旗飘扬在奥运赛场,五星红旗飘扬在茫茫太空、、、、、、、学生借助这些图片,借助老师设计的场景拿出笔在课堂上写出了自己心中的骄傲,当然本节课的情感目标也就自然达到。

这节课我坚持以读为本,读贯穿始终,注重学生朗读的指导,效果较明显:

1、齐读课题时,学生开始读得响亮,但没有读出那种气势。于是,我引导学生理解“大”字,然后启发:刚才的齐读,你们读出了重大、隆重的气势吗?学生再读,自然而然就会把重音放在“大”字上,也就读出了味道。

2、品读重点句时,我同样是引导学生抓住重点词语来理解句子,并有感情朗读。如:“这庄严的宣告,这雄伟的声音„„”老师引导学生分析“这庄严的宣告,这雄伟的声音”反复使用的特点,然后引读:你能读出你的强调吗?引导学生感受“长城内外,大江南北”时,引读:谁能通过读把声音传得更远点?相信大家的齐读声音传得更远。读中悟情,读中入情。

3、通过多媒体课件播放,以及加上我动情的解说,达到煽情的目的,增强了文本的感染力,学生的朗读更能入情入境,感情才会饱满。如:朗读“中华人民共和国在今天成

立了!”时,学生不能体会这声宣告伟大的意义,因此读不到位。于是教师播放革命志士如何舍生取义才换来新中国成立的视频课件,教师实时进行声情并茂的解说,学生听得热泪盈眶,教师相机引读:多少革命志士用自己的鲜血筑成了我们新的长城,换来了新中国在今天的成立。这声宣告怎能不激动人心?我们该如何读?于是,学生读出了激动、读出了兴奋,读出了自豪,甚至读出了对那些先烈们的无比崇敬之情。

整节课读的方式很多:有浏览课文,有精读课文,有全班齐读,有男女生合读,有教师读,有个别读。总之,这节课,“读占鳌头”,学生读得充分,读出了感情。读好了,什么都在其中了。

《开国大典》教学反思

还地桥镇小学 胡红梅

1、由六十周年国庆庆典节目导入,让学生自由谈观后感,激发学生自豪感。导入自然、有助于学生理解参加开国大典群众心情。

2、整体感知,初识课文,就是利用学生已有的阅读能力,课文是按什么顺序记叙开国大典的,记叙了哪几个场面,学生通过快速默读课文,交流归纳,这样学生的综合能力得到了加强。

3、重点研读,感受大典,这也是本次课的重点和难点,我对这一环节教学处理可说是水到渠成,默读5----10自然段,看看你从中感悟到了什么。学生反馈,听到了掌声,听到了欢呼声,看到了热闹的情景,我根据学生的反馈及时的运用课件出示三个语段引导学生读懂,读出体会,读出情感,并用反复的手法来读“这庄严的宣告,这雄伟的声音”使学生明白语言文字用反复的手法可以增强文本的表达效果。

4、迁移运用学写场面,突出了语文教学的工具性,学语文的目的就是让学生会运用,在这节课上,我利用多媒体课件出示了五星红旗飘扬在香港上空,五星红旗飘扬在奥运赛场,五星红旗飘扬在茫茫太空、、、、、、、学生借助这些图片,借助老师设计的场景拿出笔在课堂上写出了自己心中的骄傲,当然本节课的情感目标也就自然达到。

这节课我坚持以读为本,读贯穿始终,注重学生朗读的指导,效果较明显:

1、齐读课题时,学生开始读得响亮,但没有读出那种气势。于是,我引导学生理解“大”字,然后启发:刚才的齐读,你们读出了重大、隆重的气势吗?学生再读,自然而然就会把重音放在“大”字上,也就读出了味道。

2、品读重点句时,我同样是引导学生抓住重点词语来理解句子,并有感情朗读。如:“这庄严的宣告,这雄伟的声音„„”老师引导学生分析“这庄严的宣告,这雄伟的声音”反复使用的特点,然后引读:你能读出你的强调吗?引导学生感受“长城内外,大江南北”时,引读:谁能通过读把声音传得更远点?相信大家的齐读声音传得更远。读中悟情,读中入情。

3、通过多媒体课件播放,以及加上我动情的解说,达到煽情的目的,增强了文本的感染力,学生的朗读更能入情入境,感情才会饱满。如:朗读“中华人民共和国在今天成

立了!”时,学生不能体会这声宣告伟大的意义,因此读不到位。于是教师播放革命志士如何舍生取义才换来新中国成立的视频课件,教师实时进行声情并茂的解说,学生听得热泪盈眶,教师相机引读:多少革命志士用自己的鲜血筑成了我们新的长城,换来了新中国在今天的成立。这声宣告怎能不激动人心?我们该如何读?于是,学生读出了激动、读出了兴奋,读出了自豪,甚至读出了对那些先烈们的无比崇敬之情。

整节课读的方式很多:有浏览课文,有精读课文,有全班齐读,有男女生合读,有教师读,有个别读。总之,这节课,“读占鳌头”,学生读得充分,读出了感情。读好了,什么都在其中了。


相关内容

  • [开国大典]片段教学反思
  • <开国大典>片段教学反思 <开国大典>片段教学反思 <刚教完了<开国大典>一课,忽然对5.6.7自然段的教学设计有了新的想法,起初我是设计了一个问题,即为什么30 万人会一齐欢呼起来,造成这样的原因是什么?目的是想深挖其根源,让学生对开国大典的意义有更深层次 ...

  •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教学设计与反思
  •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教学设计与反思 [教材内容分析]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是八年级下册第一单元<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与巩固>中的第一课.本课是开篇课,是中国近代史的结束,现代史的开端,所以说这课具有承上启下.继往开来的特点.开国大典标志着新中国成立,有巨大的历 ...

  • 五上作6缩写[开国大典]讲评
  • <缩写开国大典>讲评 教学时间:10月15日 教学目标: 1.通过这次作文讲评,使学生进一步了解一篇好的作文的标准是什么,并会运用标准对照和衡量自己的作文和他人的作文. 2.使学生进一步认识到修改作文的重要性. 教学重点:会运用标准对照和衡量自己的作文和他人的作文. 教学难点:运用修改作 ...

  • 八年级下册历史教学设计
  • 八年级下册历史教学设计 鲍德禹 第1课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课程标准] 讲述开国大典的史实,认识新中国成立的历史意义.简述西藏和平解放的基本史实.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知识目标:了解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召开的时间.地点及主要内容:了解开国大典的盛况:理解分析新中国成立的历史意义: ...

  • 人教版五年级上册第8单元主题阅读教案
  • 伟人风采 凡人情怀 --第八单元"走近毛泽东"主题阅读教学 化北屯完小 王俊梅 [教学背景] 我们以"走近伟大领袖毛泽东"主题单元为依托,将教材四篇课文.口语交际.回顾拓展.习作以及<主题读写>.<经典诵读>进行整合,尝试大单元主题阅读 ...

  • [艺术源于生活,高于生活]的教学设计
  •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 C 文章编号:1672-1578(2012)04-0234-01 一.教材分析 教材:<美术>(七年级下册). 课型:欣赏课. 目前,学生欣赏美术作品往往以"像不像"来衡量,这体现了学生对艺术与生活的关系,认为艺术应该反映生活的朴素 ...

  • 第六课 开国大典
  • 第六课<开国大典>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主要内容:记叙了1949年10月1日北京举行开国大典的盛况,表达了中国人民对新中国诞生无比自豪.激动的感情. 2.小组合作整理出课文的顺序.按事情发展依次写了"会前 典礼 阅兵式 群众游行"四部分. 教 ...

  • 开国大典教案11
  • <开国大典>课堂实录 一.顺学而导,巧示课题 师:老师在黑板上写个特殊的日子.(板书:1949年10月1日) 指名读--全班齐读 师:特殊在哪呢? 生:它是新中国成立的日子. 师:老师在黑板上再写个特殊的地点.(板书:北京) 生:这是我们的首都.(师评:说得对.北京是首都,是中华人民共和 ...

  • [26.开国大典]教学设计
  • 第一课时 一.教学目标 (一)学习课文中的生字及词语. (二)结合课文,训练提高阅读速度,并养成边读边思考的习惯. (三)了解课文,描述开国大典盛况的顺序,并按照这个顺序给课文分段,写出段落提纲. 二.教学重点.难点 (一)读课文,了解课文描述开国大典盛况的顺序.按课文叙述顺序分段,并列出段落提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