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档案袋评价 , 使学生充分体验到成功的欢乐。无论是作文能力出色还是比较勉强的学生 , 都能从积累的作品中感受到学业进步的欢乐 , 激发作文的兴趣与热情 , 养成积极的作文态度。学生通过不断展示作品 , 反复回顾作品与评价材料 , 重新建构自己对作品的理解 , 认识并将其内化为自身的知识与经验。这不仅使作品成为印证学习能力与进步的标志 , 激发学生改变自我、不断成长的内在动力 , 而且 , 提供学生自我反思与自我学习的机会。学生成了评价的主体 , 评价成为学习过程的一部分。从而 , 使评价与学习的界限很自然地逐渐模糊和消除 , 评价成为促进学生作文学习与自我发展的好伙伴。增进家长与教师的理解与合作 , 感受孩子成长与进步的欢乐。作文档案袋评价是家长了解孩子的心理感受、学习兴趣与能力发展的有效载体 , 有助于家长从纵向的角度看待孩子的学习与进步 , 了解孩子学习的实力、不足、倾向和习惯。有的家长感叹 : 自己只注重考试分数 , 忽视了孩子的努力与进步 ; 有的家长反思 : 我们对孩子的期望是否合理 ? 切合孩子的实际吗 ? 孩子本身对自己的期望是什么 , 我们了解吗 ? 作文档案袋评价 , 促使家长正确认识孩子的学习与进步 , 及时调整家庭教育的期望与策略 , 学会赏识孩子 , 激发孩子的成就欲望 , 分享孩子作文表达与知识运用中的快乐 , 感受孩子成长与进步的欢乐 , 增强教育孩子的责任感与自豪感 , 逐步完善其教育者的角色。增强教师的成就感 , 推动作文教学的改革与发展。作文档案袋评价 , 不仅是学生努力学习与进步的印证 , 而且是教师辛勤劳动的见证 , 也是教师自我价值体现与自身发展的组成部分。它不仅给学生以成功的体验 , 而且使教师产生极大的成就感 , 激励教师不断改进教学 , 促进作文教学的改革与发展。一些小学为试行档案袋评价 , 实现了评价主体的多元化 , 由教师“惟一”变为学生自评、互评为主 , 教师评价为辅。评价方法呈现多样化 , 以描述性的评语、展览、评奖等取代等级制。评价过程呈动态化 , 不仅重视结果 , 而且重视思维与进步的过程 , 使作文教学的师生单向交流、间歇性的作文流程、等级性的作文评价模式得以改善 , 形成教师、学生交互式互动型的评价模式 , 变被动作文为自在、自觉的行为 , 有效地提高了作文教学的效果。综上所述 , 对实施作文档案袋评价有以下若干思考。首先 , 作文教学改革要与档案袋评价相整合。作文档案袋评价是与作文教学过程并行的同等重要的过程 , 是作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 贯穿于作文教学活动的每一个环节 , 它是为作文教学服务 , 为促进学生的成长与发展服务。因此 , 作文教学应该与档案袋评价方式相整合 , 促进作文档案袋评价的建立。其次 , 应做到教师点评与学生的自评、互评相结合。作文档案袋评价 , 变教师惟一评价为多元评价主体 , 注重学生的自评、互评 , 强调教师的点评 , 要求教师点评因人而异 , 因文而异 , 点出个性 , 点出真效 , 点出启迪 , 这种个性化的点评对教师的要求更高 , 是于无胜处的教学评价策略。再次 , 教师教学档案袋的建立要与学生作文档案袋评价相配合。教师在运用作文档案袋评价时 , 要建立作文教学档案袋 , 内容包括 : 作文教学改革的目标 , 作文档案袋评价的研究计划 , 档案材料选择的方式、栏目与档案袋评价目标的关系 , 个案记录教学活动与档案袋评价的收获、体会及反思等。教师规范地做好教学档案 , 阶段性地与学生交流档案整理的心得 , 对学生档案袋的制作具有指导、示范作用。总之 , 作文档案袋评价是当前作文教学改革的新尝试 , 它不仅是作文评价的一种有效范式 , 更为作文教学改革提供了新思路。即把课程、教学与评价统整为一个有机的整体 , 从而使评价真正成为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 推动作文教学的改革与发展。
学习了《“写作档案袋”教学设计方案》案例材料后,我认为中学生作文教学“档案袋评价”在设计与实施方面有很多优点。
作文难,这是困扰着众多学生的老大难问题。同时几乎是所有语文教师都感到改作文是件痛苦的事,量大、重复、枯燥,从错别字到布局谋篇,改得自己头昏眼花。而学生拿到面目全非的作文,不见得有几个能用心地读一读老师的批语,兴致勃勃地主动修改自己的作文。
本案例中,写作档案袋的建立,使学生的写作活动始终处于一个开放的动态的环境中。使学生写作向着乐于表达,自由表达,有创意地表达方向健康发展,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和发展。
写作档案袋是学生作文及相关资料的汇集,应该是学生思想、爱好、情趣的体现。因此,从档案袋的选择到设计,都尊重了学生的主体意识,让学生亲自动脑动手。让学生感觉这不是完成教师的任务,而是自己在创作,使学生有一种强烈的主人翁责任感,以饱满的热情参与到写作档案袋的建立工作中来。每一个写作档案袋都焕发出了应有的学生个性特色,每一个写作档案袋抒写出了学生的志趣和追求。
然而,任何事物都有两面性,档案袋有它的优点,也有它的不足。从这个研究案例中,我们可以看出,它很费时。由于档案袋评价过程不是一成不变的,必须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不断进行调整。另外,档案袋的制作也很繁琐,由于学生程度不同,对档案袋资料的收集和整理能力以及对档案袋制作的参与积极性存在很大的差异。教师要培养每一个学生的主动参与意识,调动每一个学生的积极性就必须付出很多劳动。所以对于忙碌的一线教师来说实施起来比较困难。
再就是将作文评价集中在一个框定的范围内,这就不利于他们思维的开拓。还有,评价的方面、等级也比较少,作文的评价要从措辞、断句、分段、条里、情感、技巧、修辞、寓意等多方面来考虑,这里有些方面材料中的表格就没有涉及到。在制定评价标准是比较麻烦,要多次研究,方能符合学生实际。
优点:
档案袋评价是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有机组成部分,是对学生进行质性评价的一种方法。它通过记录学生的各种行为表现、学习过程、学习成果,收集教师、学生、同学、家长等方面的信息资料,反映学生学习、生活、思想方面的进步过程、努力程度、反省能力及其最终发展水平,使学生在成功的体验中树立信心,在不断的回顾和反思中求得发展。
档案袋评价好似一架无形的桥梁,融洽了学生与学生、老师、家长之间的关系,对于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档案袋评价犹如一轮灿烂的太阳,照耀着学生的心田,唤醒学生的智慧潜能,使人人都能体验到成功的喜悦,并能在各自的起点上使个性得到充分的张扬。
1、档案袋评价内容的广泛性为学生积淀了厚实的写作材料。档案袋中日渐丰厚的“摘录”和“日记”使学生的写作原材料源源不断;“读书笔记”使学生主动遨游于美文天地,既体现小学语文教学的基础性,更让学生懂得„生活即作文‟。因每个学生的个人爱好、兴趣不同,选择积累的材料也有所不同,评价交流活动可以使学生从多方面、多角度汲取知识,也会增强学生收集材料的积极性,使得材料的积累更广泛、更有实效。
2、档案袋评价主体的多元性为学生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学生在合作中交流,在交流中成长,体现了鲜明的时代性。学生经过阅读交流,并根据一定的要求进行评价,写好相应的评价表。学生的习作能力也在学习中得到了提高,在评价中得到了发展。因此,写作档案袋评价不仅仅是对学生某篇习作的评判,而是作为一个新的起点,是对其进步的连续考查,旨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我们可能欣赏不到美文佳篇,但绝对可以看到一个求知者的足迹。
3、档案袋评价过程的参与性为学生提供了一次品德塑造的机会。学生通过自己的全程参与,学会了反思,养成了勤于思考的习惯。学生评价中的交流互动能积极促进同伴关系及人际交往能力。在评价的整个实施过程,学生主动制定各类计划,认真落实,自觉阅读,主动积累,自主写作,从而形成了良好的心理品质,培养了良好的学习习惯。
4、档案袋评价也开发了家长的教育资源。每个月我都会定期将写作档案袋带回家中,让家长欣赏自己孩子的作品,使家长了解自己子女的成长状况并做出相应的评价。不少家长在发现孩子学习上的进步与不足后都会及时与教师沟通,与孩子沟通,在家庭教育中也能有的放矢。
通过“档案袋评价”技术的运用,我对学生的习作过程进行跟踪和过程性的评价,揭示出学生成长的轨迹和进步的方式,克服传统作文教学中的静态评价带来的弊端,实现了评价制度从“一元”转向“多元”。
不足:
1、切忌“档案袋”变成简单的“容器”。
小学生的理解和操作能力有限,可能会产生不加挑选统统收罗的现象。特别是低年级学生,在作品的选择方面需要在教师、家长的帮助下完成,要鼓励学生考虑作品选择的理由,真正学会选择、学会反思。
2、切忌评价内容一般化。
由于小学生表达、书写的能力存在着差异性,评价内容要有引导性、针对性;评价内容既要肯定学生的进步,让学生感到自己是受到教师关注的,同时,老师也要亲切、具体地指出学生在学习方面的不足并提出改进意见。
3、切忌以教师评价取代学生自我评价。
教师在对学生给予指导的同时,不能过分参与指导与评价。教师应把自己的评价作为学生的参考建议,不能强迫学生接受。
4、切忌出现学生相互“挑错”和“指责”。
小学生的评价具有相对片面性、不完善性。互评时往往注重等级,有时,同学之间互不服气,评价就成了“挑错”和“指责”。教师要帮助学生淡化等级,淡化学生之间的相互比较,强调描述和体察,强调品评和反思。
5、切忌带给教师和学生过重的压力。
教师完成对所收集的资料进行分析和反馈的任务,对档案袋内容的收集和保存工作可让家长协助学生来完成;对学生成长轨迹的记录,尽量采用让学生动手贴一贴、涂一涂的方法,方便学生的操作。
作文档案袋评价 , 使学生充分体验到成功的欢乐。无论是作文能力出色还是比较勉强的学生 , 都能从积累的作品中感受到学业进步的欢乐 , 激发作文的兴趣与热情 , 养成积极的作文态度。学生通过不断展示作品 , 反复回顾作品与评价材料 , 重新建构自己对作品的理解 , 认识并将其内化为自身的知识与经验。这不仅使作品成为印证学习能力与进步的标志 , 激发学生改变自我、不断成长的内在动力 , 而且 , 提供学生自我反思与自我学习的机会。学生成了评价的主体 , 评价成为学习过程的一部分。从而 , 使评价与学习的界限很自然地逐渐模糊和消除 , 评价成为促进学生作文学习与自我发展的好伙伴。增进家长与教师的理解与合作 , 感受孩子成长与进步的欢乐。作文档案袋评价是家长了解孩子的心理感受、学习兴趣与能力发展的有效载体 , 有助于家长从纵向的角度看待孩子的学习与进步 , 了解孩子学习的实力、不足、倾向和习惯。有的家长感叹 : 自己只注重考试分数 , 忽视了孩子的努力与进步 ; 有的家长反思 : 我们对孩子的期望是否合理 ? 切合孩子的实际吗 ? 孩子本身对自己的期望是什么 , 我们了解吗 ? 作文档案袋评价 , 促使家长正确认识孩子的学习与进步 , 及时调整家庭教育的期望与策略 , 学会赏识孩子 , 激发孩子的成就欲望 , 分享孩子作文表达与知识运用中的快乐 , 感受孩子成长与进步的欢乐 , 增强教育孩子的责任感与自豪感 , 逐步完善其教育者的角色。增强教师的成就感 , 推动作文教学的改革与发展。作文档案袋评价 , 不仅是学生努力学习与进步的印证 , 而且是教师辛勤劳动的见证 , 也是教师自我价值体现与自身发展的组成部分。它不仅给学生以成功的体验 , 而且使教师产生极大的成就感 , 激励教师不断改进教学 , 促进作文教学的改革与发展。一些小学为试行档案袋评价 , 实现了评价主体的多元化 , 由教师“惟一”变为学生自评、互评为主 , 教师评价为辅。评价方法呈现多样化 , 以描述性的评语、展览、评奖等取代等级制。评价过程呈动态化 , 不仅重视结果 , 而且重视思维与进步的过程 , 使作文教学的师生单向交流、间歇性的作文流程、等级性的作文评价模式得以改善 , 形成教师、学生交互式互动型的评价模式 , 变被动作文为自在、自觉的行为 , 有效地提高了作文教学的效果。综上所述 , 对实施作文档案袋评价有以下若干思考。首先 , 作文教学改革要与档案袋评价相整合。作文档案袋评价是与作文教学过程并行的同等重要的过程 , 是作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 贯穿于作文教学活动的每一个环节 , 它是为作文教学服务 , 为促进学生的成长与发展服务。因此 , 作文教学应该与档案袋评价方式相整合 , 促进作文档案袋评价的建立。其次 , 应做到教师点评与学生的自评、互评相结合。作文档案袋评价 , 变教师惟一评价为多元评价主体 , 注重学生的自评、互评 , 强调教师的点评 , 要求教师点评因人而异 , 因文而异 , 点出个性 , 点出真效 , 点出启迪 , 这种个性化的点评对教师的要求更高 , 是于无胜处的教学评价策略。再次 , 教师教学档案袋的建立要与学生作文档案袋评价相配合。教师在运用作文档案袋评价时 , 要建立作文教学档案袋 , 内容包括 : 作文教学改革的目标 , 作文档案袋评价的研究计划 , 档案材料选择的方式、栏目与档案袋评价目标的关系 , 个案记录教学活动与档案袋评价的收获、体会及反思等。教师规范地做好教学档案 , 阶段性地与学生交流档案整理的心得 , 对学生档案袋的制作具有指导、示范作用。总之 , 作文档案袋评价是当前作文教学改革的新尝试 , 它不仅是作文评价的一种有效范式 , 更为作文教学改革提供了新思路。即把课程、教学与评价统整为一个有机的整体 , 从而使评价真正成为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 推动作文教学的改革与发展。
学习了《“写作档案袋”教学设计方案》案例材料后,我认为中学生作文教学“档案袋评价”在设计与实施方面有很多优点。
作文难,这是困扰着众多学生的老大难问题。同时几乎是所有语文教师都感到改作文是件痛苦的事,量大、重复、枯燥,从错别字到布局谋篇,改得自己头昏眼花。而学生拿到面目全非的作文,不见得有几个能用心地读一读老师的批语,兴致勃勃地主动修改自己的作文。
本案例中,写作档案袋的建立,使学生的写作活动始终处于一个开放的动态的环境中。使学生写作向着乐于表达,自由表达,有创意地表达方向健康发展,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和发展。
写作档案袋是学生作文及相关资料的汇集,应该是学生思想、爱好、情趣的体现。因此,从档案袋的选择到设计,都尊重了学生的主体意识,让学生亲自动脑动手。让学生感觉这不是完成教师的任务,而是自己在创作,使学生有一种强烈的主人翁责任感,以饱满的热情参与到写作档案袋的建立工作中来。每一个写作档案袋都焕发出了应有的学生个性特色,每一个写作档案袋抒写出了学生的志趣和追求。
然而,任何事物都有两面性,档案袋有它的优点,也有它的不足。从这个研究案例中,我们可以看出,它很费时。由于档案袋评价过程不是一成不变的,必须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不断进行调整。另外,档案袋的制作也很繁琐,由于学生程度不同,对档案袋资料的收集和整理能力以及对档案袋制作的参与积极性存在很大的差异。教师要培养每一个学生的主动参与意识,调动每一个学生的积极性就必须付出很多劳动。所以对于忙碌的一线教师来说实施起来比较困难。
再就是将作文评价集中在一个框定的范围内,这就不利于他们思维的开拓。还有,评价的方面、等级也比较少,作文的评价要从措辞、断句、分段、条里、情感、技巧、修辞、寓意等多方面来考虑,这里有些方面材料中的表格就没有涉及到。在制定评价标准是比较麻烦,要多次研究,方能符合学生实际。
优点:
档案袋评价是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有机组成部分,是对学生进行质性评价的一种方法。它通过记录学生的各种行为表现、学习过程、学习成果,收集教师、学生、同学、家长等方面的信息资料,反映学生学习、生活、思想方面的进步过程、努力程度、反省能力及其最终发展水平,使学生在成功的体验中树立信心,在不断的回顾和反思中求得发展。
档案袋评价好似一架无形的桥梁,融洽了学生与学生、老师、家长之间的关系,对于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档案袋评价犹如一轮灿烂的太阳,照耀着学生的心田,唤醒学生的智慧潜能,使人人都能体验到成功的喜悦,并能在各自的起点上使个性得到充分的张扬。
1、档案袋评价内容的广泛性为学生积淀了厚实的写作材料。档案袋中日渐丰厚的“摘录”和“日记”使学生的写作原材料源源不断;“读书笔记”使学生主动遨游于美文天地,既体现小学语文教学的基础性,更让学生懂得„生活即作文‟。因每个学生的个人爱好、兴趣不同,选择积累的材料也有所不同,评价交流活动可以使学生从多方面、多角度汲取知识,也会增强学生收集材料的积极性,使得材料的积累更广泛、更有实效。
2、档案袋评价主体的多元性为学生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学生在合作中交流,在交流中成长,体现了鲜明的时代性。学生经过阅读交流,并根据一定的要求进行评价,写好相应的评价表。学生的习作能力也在学习中得到了提高,在评价中得到了发展。因此,写作档案袋评价不仅仅是对学生某篇习作的评判,而是作为一个新的起点,是对其进步的连续考查,旨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我们可能欣赏不到美文佳篇,但绝对可以看到一个求知者的足迹。
3、档案袋评价过程的参与性为学生提供了一次品德塑造的机会。学生通过自己的全程参与,学会了反思,养成了勤于思考的习惯。学生评价中的交流互动能积极促进同伴关系及人际交往能力。在评价的整个实施过程,学生主动制定各类计划,认真落实,自觉阅读,主动积累,自主写作,从而形成了良好的心理品质,培养了良好的学习习惯。
4、档案袋评价也开发了家长的教育资源。每个月我都会定期将写作档案袋带回家中,让家长欣赏自己孩子的作品,使家长了解自己子女的成长状况并做出相应的评价。不少家长在发现孩子学习上的进步与不足后都会及时与教师沟通,与孩子沟通,在家庭教育中也能有的放矢。
通过“档案袋评价”技术的运用,我对学生的习作过程进行跟踪和过程性的评价,揭示出学生成长的轨迹和进步的方式,克服传统作文教学中的静态评价带来的弊端,实现了评价制度从“一元”转向“多元”。
不足:
1、切忌“档案袋”变成简单的“容器”。
小学生的理解和操作能力有限,可能会产生不加挑选统统收罗的现象。特别是低年级学生,在作品的选择方面需要在教师、家长的帮助下完成,要鼓励学生考虑作品选择的理由,真正学会选择、学会反思。
2、切忌评价内容一般化。
由于小学生表达、书写的能力存在着差异性,评价内容要有引导性、针对性;评价内容既要肯定学生的进步,让学生感到自己是受到教师关注的,同时,老师也要亲切、具体地指出学生在学习方面的不足并提出改进意见。
3、切忌以教师评价取代学生自我评价。
教师在对学生给予指导的同时,不能过分参与指导与评价。教师应把自己的评价作为学生的参考建议,不能强迫学生接受。
4、切忌出现学生相互“挑错”和“指责”。
小学生的评价具有相对片面性、不完善性。互评时往往注重等级,有时,同学之间互不服气,评价就成了“挑错”和“指责”。教师要帮助学生淡化等级,淡化学生之间的相互比较,强调描述和体察,强调品评和反思。
5、切忌带给教师和学生过重的压力。
教师完成对所收集的资料进行分析和反馈的任务,对档案袋内容的收集和保存工作可让家长协助学生来完成;对学生成长轨迹的记录,尽量采用让学生动手贴一贴、涂一涂的方法,方便学生的操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