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经历,"我"的成长

  摘 要 评课,是在听课活动结束之后,对授课教师的课堂教学是否确立现代教学观和对其课堂教学的得失、成败进行评议的一种活动,是加强教学常规管理,开展教科研活动。深化课堂教学改革,推进素质教育的重要手段。

  关键词 评课 目的 意义 要求

  有幸接到教研员给我的任务,为区课改论坛两堂课做点评。说实话我是一点底也没有,评课到底怎么评,评什么,面对全区的同行们我该如何组织语言才会让听课者和上课者都能有所收获?这些问题困扰我好长一段时间,在网上参考了大量的评课资料,并对《建立超链接》这一课先进行精心的设计,多次试课,同时参考了两位开课老师的教案和素材资料,但还是没能得出什么独到的见解,最后我决定临场发挥,真不行就做一个中庸的主评,不求精彩,但求无过!可是这次成功的教研活动给我上了一堂很精彩的课,让我羞愧不已,而更多的则是收获。

  在听课之前,教研员首先给我们布置了任务:完成观课表表,并对表中的要求进行详细的讲解。从观课表中不难看出,这次的主题是关注学生,这也就决定了我们评课的测重点。教研活动围绕着“听课——分小组评课——小组代表总结发言——主评发言——专家评课”开展了,在不断的讨论评课中,我们全体参与的老师均得到了启发。接下来我将这次教研活动中的所得所悟与各位同仁们一起探讨,围绕本次课改的主题——“关注学生,追求本真”,针对这两堂课的评课谈谈我个人的一点小见解。

  评课是为了调动教师的教学积极性和主动性,通过评课,帮助和指导教师不断总结教学经验,提高教育教学水平;转变教师的教育观念,促使教师进行有效教学。因此,我以为评课不仅仅是评一堂课,而因是从这一课引申到平时教学的每个角落中去。

  一、评在教学设计上要关注学生的需求

  学生为什么要学习建立超链接,如何建立超链接,超链接建成后怎样管理。这一系列的问题是一环紧扣一环的,那么我们的教学也就应该是站在学生的角度一环紧扣一环地去设计。学生在制作了主页和各分页面后,自然就会想到怎样将这些分散的页面连接起来,使其形成一个整体,也就产生建立超链接的需求,这种需求可以使学生自己设计出课堂任务,这种内需的任务,最大限度地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使学以致用,超链接的目的在此也就不言而喻了。这一连环的教学设计都是从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出发,站在学生的角度去考虑学生的需求,而学生则是站在方便网页浏览者的角度去考虑网站的建设,让学生真正的体会到自己是学习的主人,同时学生的服务意识也得到了很好的培养。

  要做到能关注学生的需求,那么上课者首先要对文本进行准确的解读。所谓的文本解读,简而言之就是对文本进行分析,达到理解的目的。那么我们要解读什么文本呢?仅读教材够吗?显然是不够的,至少我们要看《课程标准》、《教材》、《信息技术课程教学反导意见》、《考试说明》……同时,我们在对文本进行解读时,应该立足本课,再联系本单元甚至是本学期乃至本学科的整体要求去解读教材,进而进行有效的教学设计,而不应仅仅局限这一课。《建立超链接》这一课是制作网站中的一个小任务,网站是为了方便别人浏览的,那么网页浏览者的需求就是我们设计者——学生要为之实现的。但这两位开课老师都没有很好对文本进行精确的解读,仅局限于一课进行教学设计,任务是由老师直接给出“要这样做”,而没有说明“为何要这样做”,或是我们应该“要如何做”,这样学生对学习的目的就不够明确,仅是为了完成任务而操作。

  二、评在教法学法上有无关注学生

  古人云:“授人以鱼,共一饭之需;授人以渔,则终身受用。”因而,在教学过程中必须重视学生的学法指导,培养学生的自我探索能力。在这一点上,两位老师都做的非常到位。从观课表的记录中可以看出这两位老师都是采用自主探索学习的方法,但又各有不同。如陈老师采取“学生自主探索——发现问题——‘锦囊’辅助”;诸老师通过“学生探索——发现问题——典型问题例子学生演示讲解——全体学生共同参与解决”,使得学习更加扎实,学生在平等轻松愉悦的环境中完成任务,注重的是学生的学习过程和学习方法。从这些环节中我们可以感受到老师对学生的信息素养培养的关注,体会到老师无时无刻不在关注着学生的学习。

  三、评在总结评价上有无关注学生

  所谓的有效课堂其实就在于学生的学习效果,那么在总结时就不应是老师的总结陈词,而应该是学生的学习百态。从这两堂课的观课表中可以看出,陈老师在总结时让学生自己对知识进行梳理和罗列;诸老师则是将本课的知识点通过幻灯片罗列出来。很显然两位老师都注意到了总结的重要性,但是总结不该仅仅是对知识点的总结,而因有课堂上学生学习方法的心得体会,也就是说我们要更关注学生的学习能力的培养。

  以上是我个人的一点浅薄的见解,望能与各位同仁共同探讨、共同成长。

  总而言之,我认为一次成功的评课应是由点及面,引发教师的深思,能指导我们今后的教学工作的,一次成功的评课应是教研活动中最宝贵的经历,是促成教师个人成长的最有效的方式之一。通过这次的课改论坛活动,不仅让我学到了如何评课,还引发我的深思——在平时教育教学中如何在课前、课中、课后做到关注学生。

  摘 要 评课,是在听课活动结束之后,对授课教师的课堂教学是否确立现代教学观和对其课堂教学的得失、成败进行评议的一种活动,是加强教学常规管理,开展教科研活动。深化课堂教学改革,推进素质教育的重要手段。

  关键词 评课 目的 意义 要求

  有幸接到教研员给我的任务,为区课改论坛两堂课做点评。说实话我是一点底也没有,评课到底怎么评,评什么,面对全区的同行们我该如何组织语言才会让听课者和上课者都能有所收获?这些问题困扰我好长一段时间,在网上参考了大量的评课资料,并对《建立超链接》这一课先进行精心的设计,多次试课,同时参考了两位开课老师的教案和素材资料,但还是没能得出什么独到的见解,最后我决定临场发挥,真不行就做一个中庸的主评,不求精彩,但求无过!可是这次成功的教研活动给我上了一堂很精彩的课,让我羞愧不已,而更多的则是收获。

  在听课之前,教研员首先给我们布置了任务:完成观课表表,并对表中的要求进行详细的讲解。从观课表中不难看出,这次的主题是关注学生,这也就决定了我们评课的测重点。教研活动围绕着“听课——分小组评课——小组代表总结发言——主评发言——专家评课”开展了,在不断的讨论评课中,我们全体参与的老师均得到了启发。接下来我将这次教研活动中的所得所悟与各位同仁们一起探讨,围绕本次课改的主题——“关注学生,追求本真”,针对这两堂课的评课谈谈我个人的一点小见解。

  评课是为了调动教师的教学积极性和主动性,通过评课,帮助和指导教师不断总结教学经验,提高教育教学水平;转变教师的教育观念,促使教师进行有效教学。因此,我以为评课不仅仅是评一堂课,而因是从这一课引申到平时教学的每个角落中去。

  一、评在教学设计上要关注学生的需求

  学生为什么要学习建立超链接,如何建立超链接,超链接建成后怎样管理。这一系列的问题是一环紧扣一环的,那么我们的教学也就应该是站在学生的角度一环紧扣一环地去设计。学生在制作了主页和各分页面后,自然就会想到怎样将这些分散的页面连接起来,使其形成一个整体,也就产生建立超链接的需求,这种需求可以使学生自己设计出课堂任务,这种内需的任务,最大限度地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使学以致用,超链接的目的在此也就不言而喻了。这一连环的教学设计都是从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出发,站在学生的角度去考虑学生的需求,而学生则是站在方便网页浏览者的角度去考虑网站的建设,让学生真正的体会到自己是学习的主人,同时学生的服务意识也得到了很好的培养。

  要做到能关注学生的需求,那么上课者首先要对文本进行准确的解读。所谓的文本解读,简而言之就是对文本进行分析,达到理解的目的。那么我们要解读什么文本呢?仅读教材够吗?显然是不够的,至少我们要看《课程标准》、《教材》、《信息技术课程教学反导意见》、《考试说明》……同时,我们在对文本进行解读时,应该立足本课,再联系本单元甚至是本学期乃至本学科的整体要求去解读教材,进而进行有效的教学设计,而不应仅仅局限这一课。《建立超链接》这一课是制作网站中的一个小任务,网站是为了方便别人浏览的,那么网页浏览者的需求就是我们设计者——学生要为之实现的。但这两位开课老师都没有很好对文本进行精确的解读,仅局限于一课进行教学设计,任务是由老师直接给出“要这样做”,而没有说明“为何要这样做”,或是我们应该“要如何做”,这样学生对学习的目的就不够明确,仅是为了完成任务而操作。

  二、评在教法学法上有无关注学生

  古人云:“授人以鱼,共一饭之需;授人以渔,则终身受用。”因而,在教学过程中必须重视学生的学法指导,培养学生的自我探索能力。在这一点上,两位老师都做的非常到位。从观课表的记录中可以看出这两位老师都是采用自主探索学习的方法,但又各有不同。如陈老师采取“学生自主探索——发现问题——‘锦囊’辅助”;诸老师通过“学生探索——发现问题——典型问题例子学生演示讲解——全体学生共同参与解决”,使得学习更加扎实,学生在平等轻松愉悦的环境中完成任务,注重的是学生的学习过程和学习方法。从这些环节中我们可以感受到老师对学生的信息素养培养的关注,体会到老师无时无刻不在关注着学生的学习。

  三、评在总结评价上有无关注学生

  所谓的有效课堂其实就在于学生的学习效果,那么在总结时就不应是老师的总结陈词,而应该是学生的学习百态。从这两堂课的观课表中可以看出,陈老师在总结时让学生自己对知识进行梳理和罗列;诸老师则是将本课的知识点通过幻灯片罗列出来。很显然两位老师都注意到了总结的重要性,但是总结不该仅仅是对知识点的总结,而因有课堂上学生学习方法的心得体会,也就是说我们要更关注学生的学习能力的培养。

  以上是我个人的一点浅薄的见解,望能与各位同仁共同探讨、共同成长。

  总而言之,我认为一次成功的评课应是由点及面,引发教师的深思,能指导我们今后的教学工作的,一次成功的评课应是教研活动中最宝贵的经历,是促成教师个人成长的最有效的方式之一。通过这次的课改论坛活动,不仅让我学到了如何评课,还引发我的深思——在平时教育教学中如何在课前、课中、课后做到关注学生。


相关内容

  • 我的成长经历作文
  • 我的成长经历作文(一) 我的成长故事多又多,想听听的话,就让我给你讲一讲吧! 四岁时,我们一家人到金鹰山庄游玩.到了金鹰山庄,我和姐姐想独自去玩,于是我就去和妈妈说:"妈妈,我可以和姐姐一起去玩吗?"妈妈说:"可以,但是要注意安全哦!"听了妈妈的话,我就和姐姐 ...

  • 成长与蜕变
  • [作文题]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树的伤口因流汁,成就了坚硬的疤;人因痛苦的经历,成就了坚毅的性格和辉煌的人生;人类在痛苦的动荡中变得成熟,并向前行进--从蛹变成美丽的蝴蝶是一段痛苦而漫长的成长过程,那是对生命崭新的诠释.生命就像一次次痛苦的蜕变,在蜕变中成长,也许,只有这样的生命才是完整 ...

  • 有些成长,只能一个人经历
  • 人可以不成功,但不能不成长,成功不是每个人必须经历的,但是成长是每个人都要经历的. 去年夏天,我和好友去云南丽江自助旅行.夜幕降临,朋友在酒店里跟男友没完没了地煲起了电话粥,我独自走进了丽江古镇的街道.经过一座石桥时,发现一位皮肤白晳.穿一身蓝色长裙的女孩倚在石桥栏杆上轻轻地啜泣. 放眼望去,繁华的 ...

  • 教育经历:教师成长不可或缺的资源
  • 前期与一位小学教师闲谈,她在教学中的探索和创新深深地触动了我,我随口问了一句:"您没有把这些探索写出来吗?"她惊讶地说:"写这些有什么价值?应该怎么写?"我反问她:"那学校都要求您写什么?"她很认真地回答:"写教育反思.写课例分析 ...

  • 如何撰写个人成长报告以及答辩
  • 如何撰写个人成长报告以及答辩 --个人成长考前辅导课第一课 授课人:毕玉 华夏赛科 第一部分:阐明课程目标 在上这节课之前,我相信许多学员都已经提交了自己的个人成长报告,也许还有一些同学正在头疼"咨询员到底应该怎么成长?","为什么我的成长报告写得像流水账?" ...

  • 成长的伤痛(作文)
  • 成长的伤痛 发表日期:2012-06-21 22:24 分类:生活日记 谁能看我的日记:所有人成长需要挫折 贝壳如果因为心中的一粒沙而感到痛苦,那它永远孕育 不出珍珠. 流水如果因为前方的残崖而感到痛苦,那我们永远不会 目睹费流横下的壮观. 成长,如果因为有了挫折而痛苦,那么人生将不会出现 成功.幸 ...

  • 在成长的道路上
  • 在成长的道路上,你一定经历过许多事情,有进步的喜悦,成功的自豪;也有落后的沮丧,受挫的烦恼;还有-- 请结合自己的切身体验,以"______的滋味"为题,写一篇文章. 先将题目补充完整再作文,记叙文,不少于800字. 在成长的道路上,你一定经历过许多事情,有进步的喜悦,成功的自豪 ...

  • 越长大越成熟,男人一生必然经历五个成长过程
  • 越长大越成熟,男人一生必然经历五个成长过程 引导语:人自从降生来到这个世界,终归是要经风雨见世面的,而人长得越大越是成熟,对于自己成长的过程也就体会越深,甚至是越发的迷茫,这就是成长的烦恼. 当然,一个人到了怎样的年龄段必然会经历到怎样的事情,这也是人生的基本规律,没有一个人能够逃脱得了命运的安排, ...

  • 有关成长的美句
  • 成长的过程就是破茧为蝶,挣扎着褪掉所以的青涩和丑陋,在阳光下抖动轻盈美丽的翅膀,闪闪的,微微的,幸福的颤抖. 成长是放在床头的那一摞摞的武侠小说.英雄美人,侠客伴侣,一部一部惊心动魄,荡气回肠. 成长是锁在抽屉里那带锁的日记本,记录了喜怒哀乐,苦辣酸甜,记录了青春的烦恼和喜欢的那个男孩 成长是无尽的 ...

  • 心理咨询师二级考试论文:个人成长报告
  • 物竞天择.适者生存 --**的个人成长报告 摘要:通过对自我成长经历的全面回顾及剖析,阐述了个人从幼稚不断走向成熟的历程及形成原因,深层次地审视并分析了自我的人格特征,从而揭示了自我想成为心理咨询师的内心追求和渴望,并对自己从事心理咨询师职业所具备的条件及不足进行了分析,从而指明了自我的努力方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