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历史图表型选择题专练
1、 “封建社会”的概念是近代引入中国的。下图所示柳宗元的文章的主题可能是
A .分封制度 B .王位继承制度
C .郡县制度 D .三公九卿制度
2、封泥是将稠泥浆贴在捆好书绳的简策的锁口处,在其尚存软性的似干非干之时,用刻好的印章在封泥上盖印(压印),从而留印迹于封泥之上。从下图秦印封泥中能够获取的历史信息有
A 、秦朝设立左右丞相制度 B 、秦朝实行分封制
C 、秦朝在中央建立三公九卿制度 D 、秦朝廷尉由丞相直接任免
秦左丞相 秦廷尉封泥
3、右图所示的政治制度是 A 、夏朝的王位世袭制 B 、西周的宗法制和分封制 C 、秦朝的三公九卿制 D 、商朝的宗法制和分封制
4、某校邀请一学者做报告,报告主题如图海报。下列各项不可能出现在海报上“内容”一栏的是 A 、英国国家元首首相与美国国家元首总统所 拥有政治权力的异同
B 、英国君主立宪制确立后统治方式的变化 C 、美国分权制衡如何有效预防专制 D 、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完善与发展
5、右图是为纪念历史上一部重要文献颁布300周年而发行的纪念币。这部重要文献 A .表明国王失去一切权力
B .标志着资产阶级议会政治的确立 C.使英国成为制度完备的法制社会 D .标志着责任内阁制的建立
6、下面是19世纪80年代法德两国政体的比较,表中数字处填写的
内容分别
是
A.首相、选举、任期制 B.皇帝、选举、任期制 C.首相、选举、终身制 D.皇帝、选举、终身制
7“废墟是昨天派往今天的使者, 废墟让我们把地理读成历史。” 从下图所示的废墟中, 我们可以解读的历史是:图片内容见证了
A . 近代中国主权的完全沦丧 B. 英法联军的暴行
C. 甲午中日战争中国的战败 D. 义和团抗击八国联军侵略 8、 下图是明清古建筑中的一幅牌匾,与它有关联的中国古代政治制度是
A. 分封制 B. 宗法制 C. 三省六部制 D. 内阁制 9、你见过扯线木偶吗?木偶被线扯着,任人摆布。右图反映的就是近代中国屈辱的历史,清政府就像木偶一样任人摆布,请问清政府最终成
为完全任人摆布的木偶是在下面哪个条约签订之后
A .《南京条约》 B.《北京条约》 C .《马关条约》 D.《辛丑条约》
10、 依据上海警察局档案,1919年5月,上海许多学生家长都收到同样一份由上海华童公学校长发出的通知(见下框)。引发这种现象的原因可能是爆发了
A. 五四运动 B. 太平天国运动 C. 辛亥革命
D. 义和团运动
11、 1964年,董必武重游浙江嘉兴南湖,参观了“红船”并欣然题诗;“革命声传画舫中,诞生共党庆工农。”“红船”上见证了
A. 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B. 党的民主革命纲领制定
C. 革命统一战线政策提出 D. 对王明“左”倾错误进行纠正
12、印章可以是政治权力的象征,蕴涵着丰富的历史。观察右图,这枚印章见证的历史是
A .北伐战争 B. 工农武装割据 C. 抗日战争 D .解放战争 13、右边这幅毛泽东与蒋介石的合影照片, 最有可能拍摄于
A.1924年,广州 B.1927年,上海 C.1936年,西安 D.1945年,重庆
14、仔细观察下列图片,如果用一个主题概括图中事件的教训,最突出的应该是
A .必须尽快解决农民土地问题 B.要不惜一切代价夺取大城市 C .必须走适合国情的革命道路 D.必须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
15、图8是20世纪80年代中英两国领导人的会面场景,邓小平谈话中阐述的主题是
A .一个国家,两种制度
B .社会主义资本主义国家和平共处 C .市场经济与计划经济相互借签 D .世界的和平与发展
16、图二是一枚为纪念俄国十月革命45周年而发行的邮票《攻打冬宫》。我们纪念十月革命的理由有:
①它建立乐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 ②它开辟乐无产阶级革命的新时代 ③它是无产阶级专政的第一次伟大尝试 ④它鼓舞和推动了被压迫民族的解放运动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17
、下面交接仪式反映了祖国统一大业史上的光辉瞬间,这些是哪一伟大构想的成功运用
A .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B.爱国统一战线
C .和平与发展 D.一个国家,两种制度
18、下表为第一届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主席、副主席的政党状况:
A. 新中国是中国共产党和各主民党派联合的政府
B .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多党合作和民主协商的政治制度 C. 新中国在政体上实行多党制 D. 中国共产党的政治地位极不稳固 19、如果参观故宫你会看到右图的建筑,下列有关右图的表述正确的是
A .国家统一的需要 B .封建专制统治的需要 C .权力相互制约的需要 D .政令统一的需要
20、 右图是清末上海《神州画报》上的漫画《此之谓中国之独立》,其中场景最早可能出现在 A.《南京条约》之后
B .《北京条约》之后
C .《马关条约》之后 D.《辛丑条约》之后
21、 以下三幅历史图片与新中国成立以来的历史发展相关,如果根据图片文字说明,要给这三幅图片确立一个恰当的主题,那么,这个主题应该是
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会徽 西藏自治区成立40周年庆典
A .民主政治的成就 B.民族团结的力量
C .改革开放产生的巨变 D.党的集中统一领导的作用 22、下图是1953年版人民币10元券背面图案,图案的设计理念体现了
①民族团结原则 ②民族平等原则
③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正式创立 ④党和政府尊重少数民族文化 A 、①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④ 23、右图所示的重大军事行动,标志着 A. 解放战争开始转入战略反攻 B. 解放战争战略决战的开始 C. 淮海战役结束 D. 南京国民政府被推翻
24
A. 民主自由思想贯穿始终 B.两大阶级的斗争目标一致
C.经历了由反封建到求民主的转变 D.始终体现了各阶级救亡图存的要求 25、下列两幅图片所反映的历史事件爆发的相似原因是
巴黎公社成立大会 攻打冬宫
A. 马克思主义的广泛传播和指导 B.具备了进行社会主义革命的物质基础 C.
有成熟的无产阶级政党的领导 D.资产阶级与无产阶级之间的矛盾尖锐所致 26A C .察举制是中国古代政治制度高度成熟的表现 D.科举制不利于统治基础的扩大
27、国旗是国家的象征,国旗的变化反映了时代的变迁。从图一(大清帝国龙旗)到图二(中华 民国五色旗)的变化反映了
图1 图2
①封建制度的结束 ②共和观念的深入 ③民主平等的趋势 ④民族团结的加强 A.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28、右图所示为《唐书》所载830名进士的出身分布 比例,由此可见,唐代科举制
A .为选拔士族子弟而设立B .仍然是九品中正制翻版 C .缩小了人才选拔的范围D .兼顾多个阶层但不完善
29、如图为中国古代史上某朝代中央行政体制示意图,该朝代是
A .秦朝 B .汉朝 C .唐朝 D .宋朝 30、下图是一幅残缺的中国古代“地方机构示意图”,请依据留 存信息,判断该图反映的朝代是
A .唐代 B .宋代 C .元代 D .明代
31、图5文字节选自一则清代档案史料。其撰拟者应是 A .中书省 B .内阁 C .军机处 D .礼部
32、右侧为古代雅典居民结构的比例图,观察图示信息, 于雅典民主与居民的政治联系,下列叙述准确的是 A .雅典超半数的居民拥有公民权 B .雅典民主的社会基础为自由民 C .少数奴隶主贵族独享雅典民主 D .外邦人享有雅典最广泛的民主
33、右图展示了近代某一次重要战 役,对此叙述正确的是
A .战役结束后清舰队全军覆没 B .清朝军民反割台斗争的关键战役 C .清军将领邓世昌于此役壮烈殉国 D .战役发生于清军运兵朝鲜途中
34、下列图片中的情景应出现哪两次战争期间
中英《天津条约》签字 外国侵略者坐在清宫皇帝的御座上
①鸦片战争 ②第二次鸦片战争 ③甲午中日战争 ④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A .①② B .③④ C .②④ D .①④
35、图5所示为乡村知识分子1913年的一则日记(部分),由此可见
A .作者不认同辛亥革命
B .作者主张全面学习西方
C .当时乡村社会习俗没有变化
D .当时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36、图7、图8是鸦片战争时期中英战
舰对比图,这从一个侧面突出反映了
A .大河文明与海洋文明的差距 B .华夏文明与欧洲文明的差距 C .农耕文明与工业文明的差距 D .儒学文明与基督教文明的差距
37、下图是秦阳陵虎符,一般铜筑,中分为二,左右各有十二字铭文:“甲兵之符,右在( ), 左在阳陵。”( )中应选填的一项是
A .皇帝 B.太尉 C.丞相 D.御史大夫 38、下列各图中,最能反映中国古代皇权的发展趋势的是
39、比较下列两图,两种制度的最本质区别在于
A .左图反映了中国的民主,右图反映了美国的民主
B .左图反映了封建社会的民主,右图反映了资本主义社会的民主 C .左图反映了封建君主专制,右图反映了资产阶级民主政治 D .左图的官员都是民选的,右图的官员都是任命的
40、“天津临时政府委员会”第299次会议记录显示,该委员会支付给公共工程局的下列款项用于履
A .《南京条约》 41、1912年春,南京临时政府颁布了下图所示的文件,下列有关它的说法正确的是
A.宣告了中华民国的成立 B.标志清王朝专制统治的结束
C. 宣布了明确的反帝要求 D.标志中国历史上第一部民主宪法的诞生 42、下图是一位同学在研究性学习中使用的一幅地图《渡江战役》。据此图箭头所示判断,这位同学的研究课题最有可能是 A.武昌起义后的革命浪潮
B .“工农武装割据”点燃的星星之火
C.抗日战争的战略大反攻 D.中国解放战争的伟大胜利
43、某同学在自学“从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到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这一专题内容时,自制了多张学习小卡片,下图是其中一张,请指出有几个错误的地方
◇《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 俄国十月革命是一场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 列宁在“四月提纲”中提出争取以武力方式夺取政权
◇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是新中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
B .2个
C .3个 D .4个
A .1个
44、从专制到民主是民主政治发展的必然趋势。近代以来,先进的中国人为之做出了不懈的努力和探索。对以下三部法律文件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A. 图3的内容中体现了人民民主和社会主义两大原则 B. 三部文件都与马克思主义理论密切相关 C. 图1由中华民国临时政府在南京颁布 D. 图2在新中国初期起到了临时宪法的作用
45、某同学为“古罗马政治文明”的课题做了一个幻灯片提纲,你认为其中哪一项应该修改?
46、下列两图代表着中国解决历史遗留问题的成功范例。这一实践成果能够体现出的政治理论是
A. 人民主权 B. 政治协商 C.民族区域自治 D.“一国两制”
47、右图直观地说明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 命的发展历程。对其解读错误的是
A .国共合作推动第一、二次革命高峰的出现 B .第一次低谷是由于第五次反围剿的失败 C .第二次革命高峰是全民族抗战的实现 D .新民主主义革命在曲折中走向胜利
48、近代最早在中国提出发展资本主义设想的是
A B C D
49、小明是一位集邮爱好者,下面是他收集的两枚邮票,关于两枚邮票所纪念的人物和事件之间关系的表述,正确的是
A 、二者之间没有任何关系
B 、巴黎公社成立后马克思主义诞生
C 、马克思直接领导了巴黎公社
D 、巴黎公社丰富了马克思主义理论
(马克思诞生145周年) (巴黎公社120周年)
50、右图的卡通画在美国不同时期被赋予不同的含义。独立战争胜利后美国为改变漫画所反映的状况而采取的措施是
A. 实行共和制
B. 实行联邦制
C. 推行两党制
D. 确立三权分立制
51、从下面图片中你能获得的最有价值的历史信息是:
A .人民解放军转入战略反攻 B .解放战争取得彻底胜利
C .三大战役取得重大胜利 D .国民党政权覆灭人民解放军占领总统府
52、根据右图中王小丫的提示,你的正确选择应该是
A .武昌起义 B.秋收起义
C .南昌起义 D.井冈山会师
高一历史图表型选择题专练
1—5:AABAB 6—10:DBBDA 11—15:ABDCA 16—20:BDBBC 21—25:ADADD 26—30:AADCB 31—35:CBACA 36—40:CABCD
41—45:DDBBB 46—50:DBBDB 51—52:DC
高一历史图表型选择题专练
1—5:AABAB 6—10:DBBDA 11—15:ABDCA 16—20:BDBBC 21—25:ADADD 26—30:AADCB 31—35:CBACA 36—40:CABCD
41—45:DDBBB 46—50:DBBDB 51—52:DC
1—5:AABAB
21—25:ADADD
41—45:DDBBB
1—5:AABAB
21—25:ADADD
41—45:DDBBB
1—5:AABAB
21—25:ADADD
41—45:DDBBB
1—5:AABAB
21—25:ADADD
41—45:DDBBB
1—5:AABAB
21—25:ADADD
41—45:DDBBB
11—5:AABAB
21—25:ADADD
41—45:DDBBB
高一历史图表型选择题专练 6—10:DBBDA 11—15:ABDCA 16—20:BDBBC 26—30:AADCB 31—35:CBACA 36—40:CABCD 46—50:DBBDB 51—52:DC 高一历史图表型选择题专练 6—10:DBBDA 11—15:ABDCA 16—20:BDBBC 26—30:AADCB 31—35:CBACA 36—40:CABCD 46—50:DBBDB 51—52:DC 高一历史图表型选择题专练 6—10:DBBDA 11—15:ABDCA 16—20:BDBBC 26—30:AADCB 31—35:CBACA 36—40:CABCD 46—50:DBBDB 51—52:DC 高一历史图表型选择题专练 6—10:DBBDA 11—15:ABDCA 16—20:BDBBC 26—30:AADCB 31—35:CBACA 36—40:CABCD 46—50:DBBDB 51—52:DC 高一历史图表型选择题专练 6—10:DBBDA 11—15:ABDCA 16—20:BDBBC 26—30:AADCB 31—35:CBACA 36—40:CABCD 46—50:DBBDB 51—52:DC 高一历史图表型选择题专练 6—10:DBBDA 11—15:ABDCA 16—20:BDBBC 26—30:AADCB 31—35:CBACA 36—40:CABCD 46—50:DBBDB 51—52:DC
高一历史图表型选择题专练
1、 “封建社会”的概念是近代引入中国的。下图所示柳宗元的文章的主题可能是
A .分封制度 B .王位继承制度
C .郡县制度 D .三公九卿制度
2、封泥是将稠泥浆贴在捆好书绳的简策的锁口处,在其尚存软性的似干非干之时,用刻好的印章在封泥上盖印(压印),从而留印迹于封泥之上。从下图秦印封泥中能够获取的历史信息有
A 、秦朝设立左右丞相制度 B 、秦朝实行分封制
C 、秦朝在中央建立三公九卿制度 D 、秦朝廷尉由丞相直接任免
秦左丞相 秦廷尉封泥
3、右图所示的政治制度是 A 、夏朝的王位世袭制 B 、西周的宗法制和分封制 C 、秦朝的三公九卿制 D 、商朝的宗法制和分封制
4、某校邀请一学者做报告,报告主题如图海报。下列各项不可能出现在海报上“内容”一栏的是 A 、英国国家元首首相与美国国家元首总统所 拥有政治权力的异同
B 、英国君主立宪制确立后统治方式的变化 C 、美国分权制衡如何有效预防专制 D 、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完善与发展
5、右图是为纪念历史上一部重要文献颁布300周年而发行的纪念币。这部重要文献 A .表明国王失去一切权力
B .标志着资产阶级议会政治的确立 C.使英国成为制度完备的法制社会 D .标志着责任内阁制的建立
6、下面是19世纪80年代法德两国政体的比较,表中数字处填写的
内容分别
是
A.首相、选举、任期制 B.皇帝、选举、任期制 C.首相、选举、终身制 D.皇帝、选举、终身制
7“废墟是昨天派往今天的使者, 废墟让我们把地理读成历史。” 从下图所示的废墟中, 我们可以解读的历史是:图片内容见证了
A . 近代中国主权的完全沦丧 B. 英法联军的暴行
C. 甲午中日战争中国的战败 D. 义和团抗击八国联军侵略 8、 下图是明清古建筑中的一幅牌匾,与它有关联的中国古代政治制度是
A. 分封制 B. 宗法制 C. 三省六部制 D. 内阁制 9、你见过扯线木偶吗?木偶被线扯着,任人摆布。右图反映的就是近代中国屈辱的历史,清政府就像木偶一样任人摆布,请问清政府最终成
为完全任人摆布的木偶是在下面哪个条约签订之后
A .《南京条约》 B.《北京条约》 C .《马关条约》 D.《辛丑条约》
10、 依据上海警察局档案,1919年5月,上海许多学生家长都收到同样一份由上海华童公学校长发出的通知(见下框)。引发这种现象的原因可能是爆发了
A. 五四运动 B. 太平天国运动 C. 辛亥革命
D. 义和团运动
11、 1964年,董必武重游浙江嘉兴南湖,参观了“红船”并欣然题诗;“革命声传画舫中,诞生共党庆工农。”“红船”上见证了
A. 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B. 党的民主革命纲领制定
C. 革命统一战线政策提出 D. 对王明“左”倾错误进行纠正
12、印章可以是政治权力的象征,蕴涵着丰富的历史。观察右图,这枚印章见证的历史是
A .北伐战争 B. 工农武装割据 C. 抗日战争 D .解放战争 13、右边这幅毛泽东与蒋介石的合影照片, 最有可能拍摄于
A.1924年,广州 B.1927年,上海 C.1936年,西安 D.1945年,重庆
14、仔细观察下列图片,如果用一个主题概括图中事件的教训,最突出的应该是
A .必须尽快解决农民土地问题 B.要不惜一切代价夺取大城市 C .必须走适合国情的革命道路 D.必须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
15、图8是20世纪80年代中英两国领导人的会面场景,邓小平谈话中阐述的主题是
A .一个国家,两种制度
B .社会主义资本主义国家和平共处 C .市场经济与计划经济相互借签 D .世界的和平与发展
16、图二是一枚为纪念俄国十月革命45周年而发行的邮票《攻打冬宫》。我们纪念十月革命的理由有:
①它建立乐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 ②它开辟乐无产阶级革命的新时代 ③它是无产阶级专政的第一次伟大尝试 ④它鼓舞和推动了被压迫民族的解放运动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17
、下面交接仪式反映了祖国统一大业史上的光辉瞬间,这些是哪一伟大构想的成功运用
A .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B.爱国统一战线
C .和平与发展 D.一个国家,两种制度
18、下表为第一届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主席、副主席的政党状况:
A. 新中国是中国共产党和各主民党派联合的政府
B .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多党合作和民主协商的政治制度 C. 新中国在政体上实行多党制 D. 中国共产党的政治地位极不稳固 19、如果参观故宫你会看到右图的建筑,下列有关右图的表述正确的是
A .国家统一的需要 B .封建专制统治的需要 C .权力相互制约的需要 D .政令统一的需要
20、 右图是清末上海《神州画报》上的漫画《此之谓中国之独立》,其中场景最早可能出现在 A.《南京条约》之后
B .《北京条约》之后
C .《马关条约》之后 D.《辛丑条约》之后
21、 以下三幅历史图片与新中国成立以来的历史发展相关,如果根据图片文字说明,要给这三幅图片确立一个恰当的主题,那么,这个主题应该是
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会徽 西藏自治区成立40周年庆典
A .民主政治的成就 B.民族团结的力量
C .改革开放产生的巨变 D.党的集中统一领导的作用 22、下图是1953年版人民币10元券背面图案,图案的设计理念体现了
①民族团结原则 ②民族平等原则
③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正式创立 ④党和政府尊重少数民族文化 A 、①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④ 23、右图所示的重大军事行动,标志着 A. 解放战争开始转入战略反攻 B. 解放战争战略决战的开始 C. 淮海战役结束 D. 南京国民政府被推翻
24
A. 民主自由思想贯穿始终 B.两大阶级的斗争目标一致
C.经历了由反封建到求民主的转变 D.始终体现了各阶级救亡图存的要求 25、下列两幅图片所反映的历史事件爆发的相似原因是
巴黎公社成立大会 攻打冬宫
A. 马克思主义的广泛传播和指导 B.具备了进行社会主义革命的物质基础 C.
有成熟的无产阶级政党的领导 D.资产阶级与无产阶级之间的矛盾尖锐所致 26A C .察举制是中国古代政治制度高度成熟的表现 D.科举制不利于统治基础的扩大
27、国旗是国家的象征,国旗的变化反映了时代的变迁。从图一(大清帝国龙旗)到图二(中华 民国五色旗)的变化反映了
图1 图2
①封建制度的结束 ②共和观念的深入 ③民主平等的趋势 ④民族团结的加强 A.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28、右图所示为《唐书》所载830名进士的出身分布 比例,由此可见,唐代科举制
A .为选拔士族子弟而设立B .仍然是九品中正制翻版 C .缩小了人才选拔的范围D .兼顾多个阶层但不完善
29、如图为中国古代史上某朝代中央行政体制示意图,该朝代是
A .秦朝 B .汉朝 C .唐朝 D .宋朝 30、下图是一幅残缺的中国古代“地方机构示意图”,请依据留 存信息,判断该图反映的朝代是
A .唐代 B .宋代 C .元代 D .明代
31、图5文字节选自一则清代档案史料。其撰拟者应是 A .中书省 B .内阁 C .军机处 D .礼部
32、右侧为古代雅典居民结构的比例图,观察图示信息, 于雅典民主与居民的政治联系,下列叙述准确的是 A .雅典超半数的居民拥有公民权 B .雅典民主的社会基础为自由民 C .少数奴隶主贵族独享雅典民主 D .外邦人享有雅典最广泛的民主
33、右图展示了近代某一次重要战 役,对此叙述正确的是
A .战役结束后清舰队全军覆没 B .清朝军民反割台斗争的关键战役 C .清军将领邓世昌于此役壮烈殉国 D .战役发生于清军运兵朝鲜途中
34、下列图片中的情景应出现哪两次战争期间
中英《天津条约》签字 外国侵略者坐在清宫皇帝的御座上
①鸦片战争 ②第二次鸦片战争 ③甲午中日战争 ④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A .①② B .③④ C .②④ D .①④
35、图5所示为乡村知识分子1913年的一则日记(部分),由此可见
A .作者不认同辛亥革命
B .作者主张全面学习西方
C .当时乡村社会习俗没有变化
D .当时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36、图7、图8是鸦片战争时期中英战
舰对比图,这从一个侧面突出反映了
A .大河文明与海洋文明的差距 B .华夏文明与欧洲文明的差距 C .农耕文明与工业文明的差距 D .儒学文明与基督教文明的差距
37、下图是秦阳陵虎符,一般铜筑,中分为二,左右各有十二字铭文:“甲兵之符,右在( ), 左在阳陵。”( )中应选填的一项是
A .皇帝 B.太尉 C.丞相 D.御史大夫 38、下列各图中,最能反映中国古代皇权的发展趋势的是
39、比较下列两图,两种制度的最本质区别在于
A .左图反映了中国的民主,右图反映了美国的民主
B .左图反映了封建社会的民主,右图反映了资本主义社会的民主 C .左图反映了封建君主专制,右图反映了资产阶级民主政治 D .左图的官员都是民选的,右图的官员都是任命的
40、“天津临时政府委员会”第299次会议记录显示,该委员会支付给公共工程局的下列款项用于履
A .《南京条约》 41、1912年春,南京临时政府颁布了下图所示的文件,下列有关它的说法正确的是
A.宣告了中华民国的成立 B.标志清王朝专制统治的结束
C. 宣布了明确的反帝要求 D.标志中国历史上第一部民主宪法的诞生 42、下图是一位同学在研究性学习中使用的一幅地图《渡江战役》。据此图箭头所示判断,这位同学的研究课题最有可能是 A.武昌起义后的革命浪潮
B .“工农武装割据”点燃的星星之火
C.抗日战争的战略大反攻 D.中国解放战争的伟大胜利
43、某同学在自学“从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到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这一专题内容时,自制了多张学习小卡片,下图是其中一张,请指出有几个错误的地方
◇《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 俄国十月革命是一场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 列宁在“四月提纲”中提出争取以武力方式夺取政权
◇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是新中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
B .2个
C .3个 D .4个
A .1个
44、从专制到民主是民主政治发展的必然趋势。近代以来,先进的中国人为之做出了不懈的努力和探索。对以下三部法律文件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A. 图3的内容中体现了人民民主和社会主义两大原则 B. 三部文件都与马克思主义理论密切相关 C. 图1由中华民国临时政府在南京颁布 D. 图2在新中国初期起到了临时宪法的作用
45、某同学为“古罗马政治文明”的课题做了一个幻灯片提纲,你认为其中哪一项应该修改?
46、下列两图代表着中国解决历史遗留问题的成功范例。这一实践成果能够体现出的政治理论是
A. 人民主权 B. 政治协商 C.民族区域自治 D.“一国两制”
47、右图直观地说明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 命的发展历程。对其解读错误的是
A .国共合作推动第一、二次革命高峰的出现 B .第一次低谷是由于第五次反围剿的失败 C .第二次革命高峰是全民族抗战的实现 D .新民主主义革命在曲折中走向胜利
48、近代最早在中国提出发展资本主义设想的是
A B C D
49、小明是一位集邮爱好者,下面是他收集的两枚邮票,关于两枚邮票所纪念的人物和事件之间关系的表述,正确的是
A 、二者之间没有任何关系
B 、巴黎公社成立后马克思主义诞生
C 、马克思直接领导了巴黎公社
D 、巴黎公社丰富了马克思主义理论
(马克思诞生145周年) (巴黎公社120周年)
50、右图的卡通画在美国不同时期被赋予不同的含义。独立战争胜利后美国为改变漫画所反映的状况而采取的措施是
A. 实行共和制
B. 实行联邦制
C. 推行两党制
D. 确立三权分立制
51、从下面图片中你能获得的最有价值的历史信息是:
A .人民解放军转入战略反攻 B .解放战争取得彻底胜利
C .三大战役取得重大胜利 D .国民党政权覆灭人民解放军占领总统府
52、根据右图中王小丫的提示,你的正确选择应该是
A .武昌起义 B.秋收起义
C .南昌起义 D.井冈山会师
高一历史图表型选择题专练
1—5:AABAB 6—10:DBBDA 11—15:ABDCA 16—20:BDBBC 21—25:ADADD 26—30:AADCB 31—35:CBACA 36—40:CABCD
41—45:DDBBB 46—50:DBBDB 51—52:DC
高一历史图表型选择题专练
1—5:AABAB 6—10:DBBDA 11—15:ABDCA 16—20:BDBBC 21—25:ADADD 26—30:AADCB 31—35:CBACA 36—40:CABCD
41—45:DDBBB 46—50:DBBDB 51—52:DC
1—5:AABAB
21—25:ADADD
41—45:DDBBB
1—5:AABAB
21—25:ADADD
41—45:DDBBB
1—5:AABAB
21—25:ADADD
41—45:DDBBB
1—5:AABAB
21—25:ADADD
41—45:DDBBB
1—5:AABAB
21—25:ADADD
41—45:DDBBB
11—5:AABAB
21—25:ADADD
41—45:DDBBB
高一历史图表型选择题专练 6—10:DBBDA 11—15:ABDCA 16—20:BDBBC 26—30:AADCB 31—35:CBACA 36—40:CABCD 46—50:DBBDB 51—52:DC 高一历史图表型选择题专练 6—10:DBBDA 11—15:ABDCA 16—20:BDBBC 26—30:AADCB 31—35:CBACA 36—40:CABCD 46—50:DBBDB 51—52:DC 高一历史图表型选择题专练 6—10:DBBDA 11—15:ABDCA 16—20:BDBBC 26—30:AADCB 31—35:CBACA 36—40:CABCD 46—50:DBBDB 51—52:DC 高一历史图表型选择题专练 6—10:DBBDA 11—15:ABDCA 16—20:BDBBC 26—30:AADCB 31—35:CBACA 36—40:CABCD 46—50:DBBDB 51—52:DC 高一历史图表型选择题专练 6—10:DBBDA 11—15:ABDCA 16—20:BDBBC 26—30:AADCB 31—35:CBACA 36—40:CABCD 46—50:DBBDB 51—52:DC 高一历史图表型选择题专练 6—10:DBBDA 11—15:ABDCA 16—20:BDBBC 26—30:AADCB 31—35:CBACA 36—40:CABCD 46—50:DBBDB 51—52:D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