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05-14 07:31:50 来源:大公网
2012年11月26日,美国海军人员将一架X-47B无人空战系统验证机运送到杜鲁门号航母(CVN75)上,即将展开对该型无人机的首次航母操控测试。
大公网军事讯 即将出版的《不眨眼:现代超级无人机的兴起》的作者,理查德·帕克(RichardParker),5月14日在纽约时报中文网发文指出:中国海军实力如今已经跃居世界第二,虽然同美国相比它的航母以及舰载机技术只处于起步阶段,但两国对新型无人机的研发和试验热情却旗鼓相当;在可以想见的未来,中美对抗下的太平洋实难太平。全文如下:
本周,美国海军将从乔治·H·W·布什(GeorgeH.W.Bush)号航空母舰的甲板上发射一架完全自主控制的无人作战飞机,无需飞行员的远程操控。这架无人机随后将尝试降落在同一艘航母上,这样的操作在世界上只有相对极少的人类飞行员能够完成。
这次演习代表着军事历史上一个新篇章的开始:自主无人机战争。然而,在潜藏巨大危险、正在升温的美中军事对抗中,这也是一个不祥的转折。
X-47B这种隐形飞机被海军官兵们昵称为“机器人”,它是架个头不小的飞行物,长达38英尺(约合11.6米),翼展62英尺,以高亚音速飞行,最大飞行距离超过2000英里(约合3218公里)。然而,“机器人”内部聚合的科技才是改变东亚局势的东西。它的起飞、飞行和着陆可以完全做到计算机控制,这增加了一种可能性:未来,几十、数百架“机器人”的下一代无人机可能同时参与作战。
它还能承受足以杀死飞行员或摧毁一架普通喷气机电子设备的高辐射:这架试验机的下一代除了能携带传统炸弹,还可能装载高能微波设备,这种设备能发出高辐射,摧毁高技术水平敌人的电网,让所有与之相连的设备停止运行,包括连接卫星、船只和精确制导导弹的计算机网络。
当然,在中国突击进行的军事现代化进程中,这些都是它所投资的关键领域。就在美国海军发射一架自主无人机的同时,中国海军正在奋力赶上,试验从航母上进行载人机的飞行。去年11月,中国海军将一架J-15战斗机降落在了这个国家第一艘航空母舰“辽宁”号的甲板上。
虽然要开发出能媲美美国技术的航母,中国还有许多路要走,但这次的战机着陆显示了它的雄心。中国海军有约50万军人,舰船数量很快就将达到1000艘,按照某些衡量标准,中国海军已经是世界第二。
在这样一支海军的支持下,中国政府正试图对深入太平洋的一系列岛链投射军事力量:第一条从朝鲜半岛向南延伸,到台湾东部海岸往下,环绕南海;第二条是从日本向东南延伸至小笠原群岛和马绍尔群岛,涵盖美国领土北马里亚纳群岛以及美国在西太平洋上的重要基地关岛。一些非官方的中国军事着作中甚至提到了第三条岛链:夏威夷群岛。
要投射这样的军事力量,中国不仅要依靠舰船的数量,也要依靠其科技实力。要想拒美国人于半个大洋之外,需要中国具有精准的远程打击能力,而开展这种打击需要靠卫星侦察、网络战,以及加密的通信连接和计算机网络,过去10年,中国在这些领域的投资已经达到了近1000亿美元(约合6140亿元人民币)。
对于两国来说,理想的情况是,中国的努力将会给该地区带来新的力量平衡。但为了对抗中国在数量上的优势及技术上的进步,美国海军在无人机上大举押注——不仅有X-47B及后续机型,还有反潜无人侦察机、远程无人通信机,甚至还包括无人潜水艇。一架“猎杀者”无人机,与一架Triton无人侦察机和一架P-8A海神(P-8APoseidon)反潜载人机一起,能够在一次任务中覆盖270万平方英里(约合699.3万平方公里)的海域。
世界上两大海军的军备竞赛削弱了实现新力量平衡的可能性,随着美国部署数百架、甚至数千架无人机,以及中国努力寻找应对新挑战的方法,爆发意外冲突的可能性在增加。由于无人机的价格便宜,且不需要飞行员,这降低了美国军方领导人采取攻击行为的门槛。一旦中国不可避免地获取无人机作战能力,该国海军采取攻击行为的门槛也会降低。实际上,上周有报道称,中国正在准备对自己的隐形无人机进行飞行试验。
海军的竞争本身不会挑起战争。事实上,在和平时期,海军行动是一种外交策略,向对手展示足够实力,作为制止战争发生的威慑因素。但这种情况的前提是两国建立了更广泛的政治关系。
目前,美中关系实际上仅仅停留在经济层面上。只要这种关系仍然充满活力,对抗就不符合两国的利益。但一旦这种脆弱的关系突然中断,就没有什么覆盖面较广的政治关系来取代它,更不必说什么联盟了。从危机到冲突,只需要两支越来越强大、危险的海军准备发起以无人机为主的战争。因为我们还没完全了解这种战争的后果,所以我们所有人都更有可能卷入这种冲突之中。
2013-05-14 07:31:50 来源:大公网
2012年11月26日,美国海军人员将一架X-47B无人空战系统验证机运送到杜鲁门号航母(CVN75)上,即将展开对该型无人机的首次航母操控测试。
大公网军事讯 即将出版的《不眨眼:现代超级无人机的兴起》的作者,理查德·帕克(RichardParker),5月14日在纽约时报中文网发文指出:中国海军实力如今已经跃居世界第二,虽然同美国相比它的航母以及舰载机技术只处于起步阶段,但两国对新型无人机的研发和试验热情却旗鼓相当;在可以想见的未来,中美对抗下的太平洋实难太平。全文如下:
本周,美国海军将从乔治·H·W·布什(GeorgeH.W.Bush)号航空母舰的甲板上发射一架完全自主控制的无人作战飞机,无需飞行员的远程操控。这架无人机随后将尝试降落在同一艘航母上,这样的操作在世界上只有相对极少的人类飞行员能够完成。
这次演习代表着军事历史上一个新篇章的开始:自主无人机战争。然而,在潜藏巨大危险、正在升温的美中军事对抗中,这也是一个不祥的转折。
X-47B这种隐形飞机被海军官兵们昵称为“机器人”,它是架个头不小的飞行物,长达38英尺(约合11.6米),翼展62英尺,以高亚音速飞行,最大飞行距离超过2000英里(约合3218公里)。然而,“机器人”内部聚合的科技才是改变东亚局势的东西。它的起飞、飞行和着陆可以完全做到计算机控制,这增加了一种可能性:未来,几十、数百架“机器人”的下一代无人机可能同时参与作战。
它还能承受足以杀死飞行员或摧毁一架普通喷气机电子设备的高辐射:这架试验机的下一代除了能携带传统炸弹,还可能装载高能微波设备,这种设备能发出高辐射,摧毁高技术水平敌人的电网,让所有与之相连的设备停止运行,包括连接卫星、船只和精确制导导弹的计算机网络。
当然,在中国突击进行的军事现代化进程中,这些都是它所投资的关键领域。就在美国海军发射一架自主无人机的同时,中国海军正在奋力赶上,试验从航母上进行载人机的飞行。去年11月,中国海军将一架J-15战斗机降落在了这个国家第一艘航空母舰“辽宁”号的甲板上。
虽然要开发出能媲美美国技术的航母,中国还有许多路要走,但这次的战机着陆显示了它的雄心。中国海军有约50万军人,舰船数量很快就将达到1000艘,按照某些衡量标准,中国海军已经是世界第二。
在这样一支海军的支持下,中国政府正试图对深入太平洋的一系列岛链投射军事力量:第一条从朝鲜半岛向南延伸,到台湾东部海岸往下,环绕南海;第二条是从日本向东南延伸至小笠原群岛和马绍尔群岛,涵盖美国领土北马里亚纳群岛以及美国在西太平洋上的重要基地关岛。一些非官方的中国军事着作中甚至提到了第三条岛链:夏威夷群岛。
要投射这样的军事力量,中国不仅要依靠舰船的数量,也要依靠其科技实力。要想拒美国人于半个大洋之外,需要中国具有精准的远程打击能力,而开展这种打击需要靠卫星侦察、网络战,以及加密的通信连接和计算机网络,过去10年,中国在这些领域的投资已经达到了近1000亿美元(约合6140亿元人民币)。
对于两国来说,理想的情况是,中国的努力将会给该地区带来新的力量平衡。但为了对抗中国在数量上的优势及技术上的进步,美国海军在无人机上大举押注——不仅有X-47B及后续机型,还有反潜无人侦察机、远程无人通信机,甚至还包括无人潜水艇。一架“猎杀者”无人机,与一架Triton无人侦察机和一架P-8A海神(P-8APoseidon)反潜载人机一起,能够在一次任务中覆盖270万平方英里(约合699.3万平方公里)的海域。
世界上两大海军的军备竞赛削弱了实现新力量平衡的可能性,随着美国部署数百架、甚至数千架无人机,以及中国努力寻找应对新挑战的方法,爆发意外冲突的可能性在增加。由于无人机的价格便宜,且不需要飞行员,这降低了美国军方领导人采取攻击行为的门槛。一旦中国不可避免地获取无人机作战能力,该国海军采取攻击行为的门槛也会降低。实际上,上周有报道称,中国正在准备对自己的隐形无人机进行飞行试验。
海军的竞争本身不会挑起战争。事实上,在和平时期,海军行动是一种外交策略,向对手展示足够实力,作为制止战争发生的威慑因素。但这种情况的前提是两国建立了更广泛的政治关系。
目前,美中关系实际上仅仅停留在经济层面上。只要这种关系仍然充满活力,对抗就不符合两国的利益。但一旦这种脆弱的关系突然中断,就没有什么覆盖面较广的政治关系来取代它,更不必说什么联盟了。从危机到冲突,只需要两支越来越强大、危险的海军准备发起以无人机为主的战争。因为我们还没完全了解这种战争的后果,所以我们所有人都更有可能卷入这种冲突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