潍坊博纳庄园二期
脚
手
架
施
工
方
案
编制人:
审核人:
审批人:
编制单位:山东联通建工集团有限公司
日期: 2016年 月 日
目 录
一、工程概况 ................................................ 1
二、方案编制依据 ............................................ 1
三、基本要求 ................................................ 1
四、特别要求 ................................................. 4
五、模板体系设计 ............................................. 5
六、模板工程施工 ............................................. 6
七、混凝土浇筑要求 ........................................... 7
八、 搭设及拆除的安全技术措施 . ................................... 8
九、 质量保证措施 . ............................................ 11
十、 安全保证措施 ............................................. 12
十一、 质量安全施工管理架构 .................................... 13
十二、计算书 ................................................. 14
一、工程概况
本工程为潍坊市博纳庄园二期工程施工项目,建设地点位于坊子区九龙街道穆响路南。本工程25#、26#、27#、28#、29#、30#、31#、32#、33#、34#、35#、36#、37#、38#、39#、40#、41#、42#、44#、44#、45#、46#、47#、48#为框架结构,桩筏基础, 主楼为剪力墙结构, 筏板基础, 结构安全等级为二级,设计等级为乙级,建筑抗震设防烈7度。屋面防水等级为I 级,建筑物耐火等级为二级,设计合理使用年限为50年。一层半地下室,设备用房,建筑层高最高为13.4m ,总建筑面积为 15132.86m 2 。本工程各个单位工程,室内米标高为独立标高,各不不同,+0.000米绝对高程最低为61.60米,最高为69.10米, 高差7.5米,具体详本工程《总平面建筑定位图》。筏板面高为-0.4, 一层顶板高为-2.68m, 层高为2.8米;以上层高为3.3米;二层3.3米。三层3.3 m,天沟高度为11.6m, 坡屋顶高度13.9米。
二、方案编制依据
1、施工图纸
2、现行施工规范:
«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 JGJ130—2011
«建筑施工模板安全技术规范» JGJ162—2008
«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 GB50010-2010
«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GB50204-2011
«建筑结构荷载规范» GB/T50326—2006
三、基本要求
1、模板及其支撑系统必须满足以下要求
(1)保证结构、构件各部分形状尺寸和相互间位置的正确。
(2)必须具有足够的强度,刚度和稳定性。
(3)模板接缝严密,不得漏浆。
(4)便于模板的安拆。
2、按规范要求留置浇捣孔、清扫孔。
3、浇筑混凝土前用水湿润木模板,但不得有积水。
4、墙、柱模板在混凝土浇筑完后10~12小时即可拆除,框架梁、板模板在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强度的75%后可拆除,悬臂梁及相邻的板在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强度的100%后方可拆除,施工中在施工现场作好试块,与结构混凝土同条件养护,经试验确定具体的拆模时间。承重模板(梁、板底模)的拆除要求如下表所示:
6、模板接缝应严密,对局部缝隙较大的采用胶带纸封贴。
7、现浇结构模板安装的允许偏差见下表(单位:mm )
现浇结构模板安装的允许偏差表
1、模板安装完成后,必须要经过平整度测量;砼浇注时,板底水准仪测量,尺寸有偏差的及时调整支撑。
2、模板上对每条梁进行放线,用以检查梁的截面尺寸。
3、柱模的底排螺杆离地不超过300, 以上每排螺杆间距不超过500。
4、转角柱木方要顶到阴角位。
5、外墙柱模采用拉顶结合,提前在模板处预埋拉环。
6、墙、柱、梁模板内设置可卡式砼内撑条。
7、安装外墙模板时,上层模板应深入下层墙体20cm, 下层墙体相应位置预留钢筋限位,以防跑模或错台。
8、柱模下口提前一天用砂浆封堵,保证底部不渗浆。
9、柱、剪力墙钢管或槽钢应顶到顶,顶部用木方收口。
10、梁底采用步步紧卡住,防止梁侧模板涨模、漏浆,并且为了防止漏浆要贴海绵条。
11、楼梯模板采用全封闭方式,板底、板面模板采用双钢管、Ø12对拉螺杆固定。
五、模板体系设计
本工程共四层,首层高2.9m ,二层高3.3m ,三层高3.3m ,顶层高4.0m. 楼板厚度为100、120、140共三种。一层、二层、三层、屋面层梁尺寸大部份为250*430(400),少数几条梁的截面尺寸为200*450、200*350、200*500;屋面顶板厚度为120mm, 地上部分的楼板厚度在100-140mm 。本工程的支撑体系采用钢管脚手架支撑。
1、±0.000以上楼板搭设:纵向间距为1200 mm ,横向间距为1200 mm ,扫地杆离楼面起200mm 设置,水平杆步距1600㎜,纵横向水平杆与各层的梁侧面砼顶牢固;模板平板、采用14mm 厚夹板。楼面板底第一层采用单枋,间距300mm ;第二层采用Ф48双钢管,间距1200mm 。
2、±0.000以上梁搭设:纵向间距为1200 mm ,横向间距为1200 mm ,扫地杆离楼面起200mm 设置,水平杆步距1600㎜,纵横向水平杆与各层的梁侧面砼
顶牢固;模板平板、采用14mm 厚夹板。楼面板底第一层采用单枋,间距300mm ;第二层采用Ф48双钢管,间距1200mm 。
3、斜屋面模板:纵向间距为1200 mm,横向间距为1200 mm,扫地杆离楼面起200mm 设置,水平杆步距1600㎜,为保证斜屋面砼浇筑,在斜屋面钢筋面层上设置盖板,盖板上留设横向砼浇筑口,浇筑口1.0米,间距2.0米。
六、模板工程施工
因本工程的工期十分紧张,为确保工程工期分三个施工段,37#、38#、39#、40#、43#、44#、45#、46#为第一施工段, 31#、32#、35#、36#、41#、42#、48#、49#、为第二施工段,25#、26#、27#、28#、29#、30#、33#、34#楼为第三施工段,拟对第一施工段别墅的首层板、二层板、三层板及屋面板各配一套14mm 厚新模板及相应支顶材料(模板数量按现场进度要求足量配置),支撑体系主要使用钢管脚手架支撑。
木模板工程是砼成形的关键一环,模板安装应牢固可靠,符合图纸尺寸、平整度、垂直度应符合规范要求。模板安装时,板缝要密实,拉结要牢固。拆模后要起钉,将板表面清铲干净。具体操作如下:
1)一层剪力墙模板
采用14厚夹板配制模板,φ48钢管竖向设置,间距为200mm~300mm;并按剪力墙几何长度设置钢管横撑抱箍加固,Φ12螺杆对拉加固,横向间距400~500mm设置,施工中要结合实际情况做到上疏下密。为保证柱线角顺直。在安装外剪力墙模板时,上层模板应深入下层墙体,下层墙体相应位置预留钢筋限位,以防跑模或错位。 砼墙模板内应设置可卡式砼内撑,利用下一层支模用的螺杆进行加强处理。
2)柱模
柱模使用φ48短钢管竖向设置,间距按100mm ,钢管抱箍在高度方向的间距按400~500mm 设置,施工要结合实际情况做到上疏下密。为保证柱线角顺直,和保证柱模的侧向刚度,在柱模上设置Ф12对拉螺杆,间距按400~500mm 设置,
拉杆按规范要求攻丝。
3)梁板模
梁板模在安装过程中必须严格按照图纸标高要求做好水平标记,以利于施工中方便控制其标高,好在板面四角通线控制楼板的平整度,严格按照建设方平整度要求进行施工及验收。
梁模板安装应先钉接头板,校正加固后,进行底板及支撑系统的安装。梁旁板按450加斜支撑@500,梁旁板要求平顺垂直通光,水平支撑牢固,建筑物外侧梁旁采取加木枋钉斜拉的方式,使旁板能均匀受力,严禁借外脚手架作支撑。以免振捣混凝土时发生模板变形。
凡跨度大于4米的支承梁板及L>2米的悬臂梁均需按设计要求和规范规定将模板起拱。板和梁跨中起拱量为2L/1000,悬臂梁悬臂端点起拱L/300。施工中为了防止漏浆,使用胶纸封堵梁、墙、板模板间缝隙,使用泡沫双面胶封堵构造柱的模板间缝隙。保证砼浇筑时不漏浆。
4) 楼梯模
楼梯底模采用14厚夹板,扣件式钢管支撑,楼梯模板采用全封闭式。
七、混凝土浇筑的要求
本工程的楼面水平运输采用汽车泵浇捣楼面砼。施工过程中必须严格执行如下要求:
1)砼不得堆放过高及过分集中,而且要及时拨开。
2)振动时不得用振动棒撬住模板或钢筋振动。
3)泵管在楼面上应有专用支架,不能固定在模板上,防止泵送时水平力对模板体系的冲击。
4)按现场浇筑砼实际要求,设置好布汽车泵的安放位置;确保汽车泵地基的牢固性。
5)砼浇筑顺序应有序,均匀进行,不要过于集中。
6)在浇捣楼面砼过程中,要安排专职施工员进行跟班。
7)在浇筑过程中跟班木工及施工员随时观察模板体系变形情况。特别是钢
管有无弯曲而造成失稳或木枋挠度过大等异常情况,出现上述异常情况,施工员应立即指挥楼面工作人员撒离,经确认不安全威胁解除后方可进行正常施工
八、搭设及拆除的安全技术措施
1、顶架搭设模板安装安全技术措施
①应遵守高处作业安全技术规范有关规定。
②架子作业时,必须戴安全帽,系紧安全带,穿工作鞋,戴工作卡,操作工具及零件放在工具袋内,搭设中应统一指挥,思想集中,相互配合,严禁在搭设过程中,嘻笑打闹,材料工具不能随意乱抛乱扔,吊运材料工具的下方不准站人。
③凡遇六级以上大风、浓雾、雷雨时,均不得进行高空作业,特别是雨后施工,要注意防滑,遇大风或停工一段时间再施工时,必须进行全面检查,如发现连接部分有松动,有左右上下位移现象,应及时加固处理。
④立杆应间隔交叉有同长度的钢管,将相邻立杆的对接接头位于不同高度上,使立杆的薄弱截面错开,以免形成薄弱层面,造成支撑体系失稳。
⑤扣件的紧固是否符合要求,可使用力矩扳手实测,要在40~60N.M ,过小则扣件易滑移,过大则会引起扣件的铸铁断裂,在安装扣件时,所有扣件的开口必须向外。
⑥所有钢管、扣件等材料必须经检查符合规格,无缺陷方可使用。
⑦支撑系统在安装过程中必须设置防倾覆的可靠临时措施。
⑧施工现场应搭设工作梯,作业人员不得爬支架上落。
⑨高支模上高空临边要有足够的操作平台和安全防护,特别在平台外缘部分应加强防护。
⑩模板安装、钢筋绑扎、混凝土浇筑时,应避免材料、机具、工具过于集中堆放。
11不准架设探头板及未固定的杆。 ○
12模板支撑不得使用扭裂、劈裂的材料,顶撑要垂直,底部平整坚实并加○
垫木。木楔要顶牢,并用横顺拉杆和剪刀撑。
13安装模板应按工序进行,当模板没有固定前,不得进行下一道工序作业。○
禁止利用拉杆、支撑攀登上落。
14支模时,支撑、拉杆不准连接在门窗、脚手架或未稳固的物件上。在混○
凝土浇灌过程中要有专人检查,发现变形、松动等现象,要及时加固和修理,防止塌模伤人。
15在现象安装模板时,所有工具应装入工具袋内,防止高处作业时,工具○
掉下伤人。
16二人抬运模板时,要互相配合协同工作,传送模板、工具应用运输工具○
或绳子绑扎牢固后升降,不得乱扔。
17安装柱、梁模板应设临时工作台,应作临时封闭,以防误踏和堕物伤人。○
2、顶架、模板拆除安全技术措施
①拆模板前,应经施工技术人员按试块强度检查,确认混凝土已达到拆模强度时,方可拆除。
②拆模应严格遵守从上而下的原则,先拆除非承重模板,后拆除承重模板,禁止抛掷模板。
③高处、复杂结构模板的拆除,应有专人指挥和切实可靠的安全措施,并在下面的标出作业区,严禁非操作人员靠近,拆下的模板应集中吊运,并多点捆牢,不准向下乱扔。
④工作前,应检查所有的工具是否牢固,扳手等工具必须用绳链系挂在身上,工作时思想集中,防止钉子扎脚和从空中滑落。
⑤拆除模板采用长撬杆,严禁操作人员站在拆除的模板下,在拆除楼板模板时,要注意防止整块模板掉下,尤其是用定型模板作平面模板时,更要注意,防止模板突然全掉下伤人。
⑥拆除间歇时,应将已活动过的模板、拉杆、支撑等固定牢固,严防突然掉落,倒塌伤人。
⑦已拆除的模板、拉杆、支撑等应及时运走或妥善堆放,严防操作人员因扶空、踏空堕落。
⑧在混凝土墙体、平台上有预留洞时,应在模板拆除后,随即墙洞上做好安全防护,或将板的洞盖严。
3、支撑架的搭设要求
(1)支架搭设前,工程技术负责人应按专项施工方案要求向搭设和使用人员做技术和安全作业要求的交底。
(2)支架安装应自一端向另一端延伸,不得相对进行。搭完一步架后,应检查并调整其水平度与垂直度,以及杆件的步距、纵距和横距。
(3)剪刀撑、水平杆、横向斜撑应紧随立杆的安装及时设置,连接杆件的扣件必须处于锁紧状态。
(4)严格按照设计尺寸搭设,立杆和水平杆的接头均应错开在不同的框格层中设置(相邻两立杆的接头应错开2.0米)。
(5)确保立杆的垂直偏差和横杆的水平偏差小于《扣件架规范》的要求(立杆垂直度的偏差大得大于架高的1/200)。
(6)确保每个扣件和钢管的质量是满足要求的,每个扣件的拧紧力矩都要控制在45-60N.m ,钢管不能选用已经长期使用发生变形的。
4、模板安装要求
(1)模板及其支架在安装过程中,必须设置防倾覆的临时固定设施。
(2)钢筋砼梁板,当跨度等于或大于4米时,模板应起拱,起拱高度约为全跨长度的1/1000~3/1000。
(3)固定在模板上的预留孔洞均不得遗漏,安装必须牢固,位置必须准确,其偏差应符合规范规定。
5、支撑架的拆除
(1)拆除前,应设置警戒区和警戒标志,并由专职人员负责警戒。
(2)拆除应在统一指挥下,按后装先拆、先装后拆的顺序操作。
(3)拆除应从一端拆向另一端、自上而下逐层地进行。
(4)同一层的构配件和加固件的拆除应按先上后下、先外后里的顺序进行。
(5)拆除支架的自由悬臂长度不得超过两步。
(6)拆除工作中严禁使用榔头等硬物击打、撬挖,拆下的连接棒应放入货内,严禁随意抛掷。
6、模板拆除要求
(1)应有专人指挥和切实的安全措施,并在下面标出工作区,严禁非操作人员进入作业区。
(2)工作前应事先检查所使用的工具是否牢固,搬手等工具必须用绳链系挂在身上,工作时思想要集中,防止钉子扎脚和从空中滑落。
(3)拆除模板一般应采用长撬杠,严禁操作人员站在正拆除的模板上。 (4)已拆除的模板、拉杆、支撑等应及时运走或妥善堆放,严防操作人员因扶空、踏空而坠落。
(5)拆模间隙时,应将已活动的模板、拉杆、支撑等固定牢固,严防突然掉落,倒塌伤人。
(6)拆模强度控制:因为本工程梁跨大于8米,所以按规范要求,其混凝土拆模强度必须达到100%。 九、质量保证措施
1、施工前由施工员对工人进行详细的技术交底,对支顶搭设、模板、支顶的加固等按规范要求安装。
2、支撑施工前应检查材料是否有破损、钢管是否变形、是否有裂缝,搭设过程中随时检查支撑连接是否牢固有效,确保较支撑体系的质量。
3、模板安装中,严禁使用有裂缝的木枋,对梁底所使用的木枋应事先检查,挑选完整的木枋,梁底模按规范起拱,确保模板和支顶系统不变形。
4、模板安装中或完成后,由质安员、施工员在现场指导监督,确保模板支顶方案得到落实和按规范施工。
5、混凝土浇筑过程中,派人检查支架和支承情况,发现下沉、松动和变形情况,及时解决,并向有关部门汇报。
6、施工过程中必须严格按照《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技术规范》的要求执行。
十、安全保证措施
1、支撑主立柱的基底必须铺设枋木和14厚旧夹板作为支承,以保证支模体系稳定性。
2、模板分项工程施工前,在项目内组织成立安全管理小组负责对模板支撑系统的监督管理。
3、施工前组织施工现场有关人员进行专项的模板安装、拆除、砼浇筑等有关安全技术交底。
4、将图纸中的特殊部位(重点部位),在现场对班组、工人进行专项的安装、加固等技术交底。
5、工地现场严禁吸烟,严禁酒后上班。
6、进入施工现场,必须戴安全帽,从事2m 以上高处作业人员,必须系好安全带。工地现场任何人不能穿拖鞋或高跟鞋。
7、使用电动机械必须接零接地,并实行“一机、一闸、一漏电”开关。 8、模板安装完成后,每一道工序时应由有关质检部门检查、验收合格,并填好验收记录后,方可进行下一道工序的施工。
9、在模板支撑面上进行砼浇筑时,应派专职安全员、施工员及各班组工人跟踪检查支撑模板及其支顶架的变形情况,如发现有异常情况,应立即停止施工,经确认解除不安全威胁后,方可进行正常施工。
10、楼板砼浇筑时,应控制好楼板面上的施工活荷载。
11、对于楼板较高的支撑架,安装完后,应检查整个架体系统的稳定性。 12、脚手架顶必须设双向水平杆及交叉撑,水平杆、交叉撑确保有足够的连接刚度。
13、脚手架各立柱点应在同一直线上,立柱垂直度应符合规范要求。 14、水平杆的接头均应错开在不同的位置中设置,确保每个扣件和钢管的质量是满足要求的,脚手架必须设置底座。
15、楼面水平运输采用泵管浇捣楼面砼。砼不得堆放过高及过分集中,而且要及时拨开。振动时不得用振动棒撬住模板或钢筋振动。泵管在楼面上应有
专用支架,不能固定在模板上,防止泵送时水平力对模板体系的冲击。砼浇筑顺序应有序,均匀进行,不要过于集中。
16、脚手架搭设人员必须是经过按现行国家标准《特种作业人员安全技术考核管理规则》(GB5036)考核合格的专业架子工,上岗人员上岗前应进行体检,合格者方可作业。
17、支模应按顺序进行,模板及支撑系统在没有固定前,禁止利用拉杆支撑攀登,不准在拆除的模板上进行操作。
18、拆模时应按顺序逐块拆除,模板拆除应先支的后拆,后支的先拆,先拆除非承重部分,后拆除承重部分;拆除顶板时,应设临时支撑,确保安全施工。
19、模板上的小配件等,应装入专用箱或背包中,禁止随手乱丢,以免掉落伤人。
20、做好现场胶合板及其它易燃品的堆放管理,堆放场地内必须配备灭火器材。
21、模板在装拆过程中,除操作人员外,下面不得站人,高处作业时操作人员必须系挂安全带。高处作业时,连接件必须放在箱盒或者工具袋中,严禁放在模板或脚手板上,扳手等各类小工具必须系挂在身上或置放在工具袋内,不得掉落。模板上口,必须安设牢固的施工平台,便于工人操作、浇筑混凝土。
22、为防止破坏模板成品工序必须做到:不让重物冲击支好的模板、支撑;不准在模板上任意拖拉钢筋;在支好顶板模上焊接钢筋要在模板上加垫铁皮或其它阻燃材料。
23、架体的拆除,应经项目及监理工程师同意。 十一、质量、安全施工管理架构
1、
施工质量的管理组织是确保工程质量的保证,其设置的合理,完善与否将直接关系到整个质量保证体系能否顺利地运转及操作,在本工程中将以下的组织机构来全面地进行质量的管理及控制。 2、
2、工程施工过程中工种多且立体交叉作业多,如何作到忙而不乱,杂而不混,科学有序地组织施工,保证施工人员的人身安全和生产设备,工程建设的安全尤为重要。为此,特成立以项目经理为组长,总施工、技术负责人为副组长,各专业施工员、质安员、安全员、材料和班组长为组员的项目组织架构,在项目形成纵横网络管理体制,确保项目安全生产。
附件:计算书
因本工程的最大尺寸的梁为200×500这条梁计算,其余的梁的支撑体系与这条梁相同。
200×500梁模板(扣件式) 计算书
一、工程概况
二、模板支撑体系设计
混凝土梁支撑方式
立杆横向间距l b (mm) 楼板立杆纵向间距l a (mm) 梁左侧立杆距梁中心线距离(mm) 梁底支撑次楞间距s (mm )
'
梁两侧有板,梁底立杆纵向间距l a (mm) 次楞垂直梁跨方向 1200 950 600 316
模板支架步距h(mm) 楼板立杆横向间距l b (mm) 梁底增加承重立杆根数
立杆伸出顶层横向水平钢管中心线至模板支撑点的长度a(mm)
'
950 1800 950 0 50
设计简图如下:
模板设计立面图
模板设计平面图
三、荷载设计
四、模板验算
模板验算方式 模板厚度(mm)
模板抗剪强度设计值f v (N/mm)
2
二等跨连续梁 15 1.4
模板类型
模板抗弯强度设计值f m (N/mm) 模板弹性模量E(N/mm)
2
2
胶合板 15 6000
计算简图如下:
W=bh2/6=200×152/6=7500mm3,I=bh3/12=200×153/12=56250mm4 q=γG ΣqGk +1.4ΣqQk =1.35×[0.5+(24+1.5)×0.5]×0.2+1.4×(1+2)×0.2=4.418kN/m 1、抗弯验算
M max =0.125ql2=0.125×4.418×0.3172=0.055kN·m
62
σmax =Mmax /W=0.055×10/7500=7.399N/mm≤fm =15N/mm2 符合要求! 2、抗剪验算
Q max =0.625ql=0.625×4.418×0.317=0.875kN τmax =3Qmax /(2bh)=3×0.875×103/(2×200×15)=0.438N/mm2≤fv =1.4N/mm2 符合要求! 3、挠度验算
νmax =0.521ql4/(100EI)=0.521×4.418×3174/(100×6000×56250)=0.689mm νmax =0.689mm≤[ν]=min[l/150,10]=min[317/150,10]=2.113mm 符合要求!
五、次楞验算
1G Gk Qk =1.35×[(0.5+(24+1.5)×0.5)×0.317]+1.4×(1+2)×0.317=7.002kN/m 次楞自重荷载:q 2=γG Q=1.35×0.033=0.045kN/m 梁左侧楼板传递给次楞荷载:
F 1=γG ΣNGk +1.4ΣNQk = [1.2×(0.5+(24+1.1)×0.12)+1.4×(1+2)]×0.317×(0.6-0.2/2)/2=0.667kN 梁右侧楼板传递给次楞荷载: F 2=γG ΣNGk +1.4ΣNQk = [1.2×(0.5+(24+1.1)×0.12)+1.4×(1+2)]×0.317×(1.2-0.6-0.2/2)/2=0.667kN 梁左侧模板传递给次楞的荷载:F 3=γG ΣNGk =1.35×0.5×0.317×(0.5-0.12)=0.081kN 梁右侧模板传递给次楞的荷载:F 4=γG ΣNGk =1.35×0.5×0.317×(0.5-0.12)=0.081kN 计算简图如下:
1、强度验算
次楞弯矩图(kN·m)
M max =0.766kN·m
σmax =Mmax /W=0.766×106/4490=170.545N/mm2≤fm =205N/mm2 符合要求! 2、抗剪验算
次楞剪力图(kN)
Q max =1.475kN
τmax =2Qmax /A=2×1.475×1000/424=6.958N/mm2 τmax =6.958N/mm2≤fv =125N/mm2 符合要求! 3、挠度验算
次楞变形图(mm)
νmax =4.623mm≤[ν]=min[l/150,10]=min[1200/150,10]=8mm 符合要求! 4、支座反力
R 1=1.475kN,R2=1.475kN
六、主楞(纵向水平钢管) 验算
主楞验算方式 主楞材料规格(mm) 主楞截面面积(mm)
主楞抗剪强度设计值f v (N/mm) 主楞截面惯性矩I(cm)
4
2
2
二等跨连续梁 Ф48×3 424 125 10.78
主楞材质类型 主楞材料自重(kN/m)
主楞抗弯强度设计值F m (N/mm) 主楞截面抵抗矩W(cm) 主楞弹性模量E(N/mm)
23
2
钢管
0.033 205 4.49 206000
R=max[R1,R 2]=max[1.475,1.475]=1.475kN q=γG q=1.35×0.033=0.045kN/m 计算简图如下:
1、强度验算
主楞弯矩图(kN·m)
M max =0.473kN·m
σmax =Mmax /W=0.473×106/4490=105.313N/mm2≤fm =205N/mm2 符合要求! 2、抗剪验算
主楞剪力图(kN)
Q max =1.996kN τmax =2Qmax /A=2×1.996×1000/424=9.413N/mm2 τmax =9.413N/mm2≤fv =125N/mm2 符合要求! 3、挠度验算
主楞变形图(mm)
νmax =0.875mm≤[ν]=min[l/150,10]=min[950/150,10]=6.333mm 符合要求! 4、支座反力
简图支座反力依次为R 1=1.005kN,R2=5.459kN,R3=1.005kN
七、横向水平钢管验算
横向水平钢管起构造作用,不用计算
八、扣件抗滑验算
max 1.05×R max =1.05×5.459=5.732kN,5.732kN≤1×12.0=12kN
在扭矩达到40~65N·m 的情况下,双扣件能满足要求!
九、模板支架整体高宽比验算
H/Lb =2.97/15=0.198<5
符合要求!
十、立杆验算
h/la '=1800/950=1.895,h/lb '=1800/950=1.895,查附录D ,得k=1.163,μ=1.368 l 0=max[kμh,h+2a]=max[1.163×1.368×1800,1800+2×50]=2864mm λ=l0/i=2864/15.9=181≤[λ]=210
长细比符合要求!
查《规程》附录C 得 υ=0.218
2、风荷载验算
1) 模板支架风荷载标准值计算
l a =0.95m,h=1.8m,查《规程》表4.2.7得υw =0.123
因风荷载沿模板支架横向作用,所以b=la =0.95m,b/h=0.95/1.8=0.528 通过插入法求η,得η=0.97
μz ω0d 2=1×0.45×0.0482=0.001,h/d=1.8/0.048=37.5
通过插入法求μs1,得μs1=1.2
因此μstw =υw μs1(1-ηn )/( 1-η)=0.123×1.2×(1-0.9730)/(1-0.97)=2.947 μs =υw μstw =0.123×2.947=0.362
ωk =0.7μz μs ω0=0.7×1×0.362×0.45=0.114kN/m2
2) 整体侧向力标准值计算
ωk =0.7μz μs ω0=0.7×1×1×0.45=0.315kN/m2
3、稳定性验算
K H =1
1) 不组合风荷载时立杆从左到右受力为(Nut =γG ∑NGk +1.4∑NQk ) : R 1=5.459+[1.2×(0.5+(24+1.1)×0.12)×0.95+1.4×(1+2)×0.95]×(0.95/2+(0.6-0.2/2)/2) +1.35×0.15×2.97=11.856kN
R 2=5.459+[1.2×(0.5+(24+1.1)×0.12)×0.95+1.4×(1+2)×0.95]×(0.95/2+(1.2-0.6-0.2/2)/2) +1.35×0.15×2.97=11.856kN
N ut =max[R1,R 2]=max[11.856, 11.856]=11.856kN
1.05N ut /(υAKH )=1.05×11.856×103/(0.218×424×1)=134.677N/mm2≤[f]=205N/mm2
符合要求!
2) 组合风荷载时立杆从左到右受力为(Nut =γG ∑NGk +0.85×1.4∑NQk ) : R 1=11.165kN, R2=11.165kN
N ut =max[R1,R 2]=max[11.165, 11.165]=11.165kN
M w =0.85×1.4ωk la h 2/10=0.85×1.4×0.114×0.95×1.82/10=0.042kN·m 1.05N ut /(υAKH )+Mw /W=
1.05×11.165×103/(0.218×424×1)+0.042×106/(4.49×103)=136.136N/mm2≤[f]=205N/mm2 符合要求!
F k a a N 1=3FH/[(m+1)Lb ]=3×0.127×2.97/[(14+1)×15]=0.005kN
σ=(1.05Nut +N1)/(υAKH )=
(1.05×11.165+0.005)×103/(0.218×424×1)=126.888N/mm2≤[f]=205N/mm2 符合要求!
潍坊博纳庄园二期
脚
手
架
施
工
方
案
编制人:
审核人:
审批人:
编制单位:山东联通建工集团有限公司
日期: 2016年 月 日
目 录
一、工程概况 ................................................ 1
二、方案编制依据 ............................................ 1
三、基本要求 ................................................ 1
四、特别要求 ................................................. 4
五、模板体系设计 ............................................. 5
六、模板工程施工 ............................................. 6
七、混凝土浇筑要求 ........................................... 7
八、 搭设及拆除的安全技术措施 . ................................... 8
九、 质量保证措施 . ............................................ 11
十、 安全保证措施 ............................................. 12
十一、 质量安全施工管理架构 .................................... 13
十二、计算书 ................................................. 14
一、工程概况
本工程为潍坊市博纳庄园二期工程施工项目,建设地点位于坊子区九龙街道穆响路南。本工程25#、26#、27#、28#、29#、30#、31#、32#、33#、34#、35#、36#、37#、38#、39#、40#、41#、42#、44#、44#、45#、46#、47#、48#为框架结构,桩筏基础, 主楼为剪力墙结构, 筏板基础, 结构安全等级为二级,设计等级为乙级,建筑抗震设防烈7度。屋面防水等级为I 级,建筑物耐火等级为二级,设计合理使用年限为50年。一层半地下室,设备用房,建筑层高最高为13.4m ,总建筑面积为 15132.86m 2 。本工程各个单位工程,室内米标高为独立标高,各不不同,+0.000米绝对高程最低为61.60米,最高为69.10米, 高差7.5米,具体详本工程《总平面建筑定位图》。筏板面高为-0.4, 一层顶板高为-2.68m, 层高为2.8米;以上层高为3.3米;二层3.3米。三层3.3 m,天沟高度为11.6m, 坡屋顶高度13.9米。
二、方案编制依据
1、施工图纸
2、现行施工规范:
«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 JGJ130—2011
«建筑施工模板安全技术规范» JGJ162—2008
«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 GB50010-2010
«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GB50204-2011
«建筑结构荷载规范» GB/T50326—2006
三、基本要求
1、模板及其支撑系统必须满足以下要求
(1)保证结构、构件各部分形状尺寸和相互间位置的正确。
(2)必须具有足够的强度,刚度和稳定性。
(3)模板接缝严密,不得漏浆。
(4)便于模板的安拆。
2、按规范要求留置浇捣孔、清扫孔。
3、浇筑混凝土前用水湿润木模板,但不得有积水。
4、墙、柱模板在混凝土浇筑完后10~12小时即可拆除,框架梁、板模板在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强度的75%后可拆除,悬臂梁及相邻的板在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强度的100%后方可拆除,施工中在施工现场作好试块,与结构混凝土同条件养护,经试验确定具体的拆模时间。承重模板(梁、板底模)的拆除要求如下表所示:
6、模板接缝应严密,对局部缝隙较大的采用胶带纸封贴。
7、现浇结构模板安装的允许偏差见下表(单位:mm )
现浇结构模板安装的允许偏差表
1、模板安装完成后,必须要经过平整度测量;砼浇注时,板底水准仪测量,尺寸有偏差的及时调整支撑。
2、模板上对每条梁进行放线,用以检查梁的截面尺寸。
3、柱模的底排螺杆离地不超过300, 以上每排螺杆间距不超过500。
4、转角柱木方要顶到阴角位。
5、外墙柱模采用拉顶结合,提前在模板处预埋拉环。
6、墙、柱、梁模板内设置可卡式砼内撑条。
7、安装外墙模板时,上层模板应深入下层墙体20cm, 下层墙体相应位置预留钢筋限位,以防跑模或错台。
8、柱模下口提前一天用砂浆封堵,保证底部不渗浆。
9、柱、剪力墙钢管或槽钢应顶到顶,顶部用木方收口。
10、梁底采用步步紧卡住,防止梁侧模板涨模、漏浆,并且为了防止漏浆要贴海绵条。
11、楼梯模板采用全封闭方式,板底、板面模板采用双钢管、Ø12对拉螺杆固定。
五、模板体系设计
本工程共四层,首层高2.9m ,二层高3.3m ,三层高3.3m ,顶层高4.0m. 楼板厚度为100、120、140共三种。一层、二层、三层、屋面层梁尺寸大部份为250*430(400),少数几条梁的截面尺寸为200*450、200*350、200*500;屋面顶板厚度为120mm, 地上部分的楼板厚度在100-140mm 。本工程的支撑体系采用钢管脚手架支撑。
1、±0.000以上楼板搭设:纵向间距为1200 mm ,横向间距为1200 mm ,扫地杆离楼面起200mm 设置,水平杆步距1600㎜,纵横向水平杆与各层的梁侧面砼顶牢固;模板平板、采用14mm 厚夹板。楼面板底第一层采用单枋,间距300mm ;第二层采用Ф48双钢管,间距1200mm 。
2、±0.000以上梁搭设:纵向间距为1200 mm ,横向间距为1200 mm ,扫地杆离楼面起200mm 设置,水平杆步距1600㎜,纵横向水平杆与各层的梁侧面砼
顶牢固;模板平板、采用14mm 厚夹板。楼面板底第一层采用单枋,间距300mm ;第二层采用Ф48双钢管,间距1200mm 。
3、斜屋面模板:纵向间距为1200 mm,横向间距为1200 mm,扫地杆离楼面起200mm 设置,水平杆步距1600㎜,为保证斜屋面砼浇筑,在斜屋面钢筋面层上设置盖板,盖板上留设横向砼浇筑口,浇筑口1.0米,间距2.0米。
六、模板工程施工
因本工程的工期十分紧张,为确保工程工期分三个施工段,37#、38#、39#、40#、43#、44#、45#、46#为第一施工段, 31#、32#、35#、36#、41#、42#、48#、49#、为第二施工段,25#、26#、27#、28#、29#、30#、33#、34#楼为第三施工段,拟对第一施工段别墅的首层板、二层板、三层板及屋面板各配一套14mm 厚新模板及相应支顶材料(模板数量按现场进度要求足量配置),支撑体系主要使用钢管脚手架支撑。
木模板工程是砼成形的关键一环,模板安装应牢固可靠,符合图纸尺寸、平整度、垂直度应符合规范要求。模板安装时,板缝要密实,拉结要牢固。拆模后要起钉,将板表面清铲干净。具体操作如下:
1)一层剪力墙模板
采用14厚夹板配制模板,φ48钢管竖向设置,间距为200mm~300mm;并按剪力墙几何长度设置钢管横撑抱箍加固,Φ12螺杆对拉加固,横向间距400~500mm设置,施工中要结合实际情况做到上疏下密。为保证柱线角顺直。在安装外剪力墙模板时,上层模板应深入下层墙体,下层墙体相应位置预留钢筋限位,以防跑模或错位。 砼墙模板内应设置可卡式砼内撑,利用下一层支模用的螺杆进行加强处理。
2)柱模
柱模使用φ48短钢管竖向设置,间距按100mm ,钢管抱箍在高度方向的间距按400~500mm 设置,施工要结合实际情况做到上疏下密。为保证柱线角顺直,和保证柱模的侧向刚度,在柱模上设置Ф12对拉螺杆,间距按400~500mm 设置,
拉杆按规范要求攻丝。
3)梁板模
梁板模在安装过程中必须严格按照图纸标高要求做好水平标记,以利于施工中方便控制其标高,好在板面四角通线控制楼板的平整度,严格按照建设方平整度要求进行施工及验收。
梁模板安装应先钉接头板,校正加固后,进行底板及支撑系统的安装。梁旁板按450加斜支撑@500,梁旁板要求平顺垂直通光,水平支撑牢固,建筑物外侧梁旁采取加木枋钉斜拉的方式,使旁板能均匀受力,严禁借外脚手架作支撑。以免振捣混凝土时发生模板变形。
凡跨度大于4米的支承梁板及L>2米的悬臂梁均需按设计要求和规范规定将模板起拱。板和梁跨中起拱量为2L/1000,悬臂梁悬臂端点起拱L/300。施工中为了防止漏浆,使用胶纸封堵梁、墙、板模板间缝隙,使用泡沫双面胶封堵构造柱的模板间缝隙。保证砼浇筑时不漏浆。
4) 楼梯模
楼梯底模采用14厚夹板,扣件式钢管支撑,楼梯模板采用全封闭式。
七、混凝土浇筑的要求
本工程的楼面水平运输采用汽车泵浇捣楼面砼。施工过程中必须严格执行如下要求:
1)砼不得堆放过高及过分集中,而且要及时拨开。
2)振动时不得用振动棒撬住模板或钢筋振动。
3)泵管在楼面上应有专用支架,不能固定在模板上,防止泵送时水平力对模板体系的冲击。
4)按现场浇筑砼实际要求,设置好布汽车泵的安放位置;确保汽车泵地基的牢固性。
5)砼浇筑顺序应有序,均匀进行,不要过于集中。
6)在浇捣楼面砼过程中,要安排专职施工员进行跟班。
7)在浇筑过程中跟班木工及施工员随时观察模板体系变形情况。特别是钢
管有无弯曲而造成失稳或木枋挠度过大等异常情况,出现上述异常情况,施工员应立即指挥楼面工作人员撒离,经确认不安全威胁解除后方可进行正常施工
八、搭设及拆除的安全技术措施
1、顶架搭设模板安装安全技术措施
①应遵守高处作业安全技术规范有关规定。
②架子作业时,必须戴安全帽,系紧安全带,穿工作鞋,戴工作卡,操作工具及零件放在工具袋内,搭设中应统一指挥,思想集中,相互配合,严禁在搭设过程中,嘻笑打闹,材料工具不能随意乱抛乱扔,吊运材料工具的下方不准站人。
③凡遇六级以上大风、浓雾、雷雨时,均不得进行高空作业,特别是雨后施工,要注意防滑,遇大风或停工一段时间再施工时,必须进行全面检查,如发现连接部分有松动,有左右上下位移现象,应及时加固处理。
④立杆应间隔交叉有同长度的钢管,将相邻立杆的对接接头位于不同高度上,使立杆的薄弱截面错开,以免形成薄弱层面,造成支撑体系失稳。
⑤扣件的紧固是否符合要求,可使用力矩扳手实测,要在40~60N.M ,过小则扣件易滑移,过大则会引起扣件的铸铁断裂,在安装扣件时,所有扣件的开口必须向外。
⑥所有钢管、扣件等材料必须经检查符合规格,无缺陷方可使用。
⑦支撑系统在安装过程中必须设置防倾覆的可靠临时措施。
⑧施工现场应搭设工作梯,作业人员不得爬支架上落。
⑨高支模上高空临边要有足够的操作平台和安全防护,特别在平台外缘部分应加强防护。
⑩模板安装、钢筋绑扎、混凝土浇筑时,应避免材料、机具、工具过于集中堆放。
11不准架设探头板及未固定的杆。 ○
12模板支撑不得使用扭裂、劈裂的材料,顶撑要垂直,底部平整坚实并加○
垫木。木楔要顶牢,并用横顺拉杆和剪刀撑。
13安装模板应按工序进行,当模板没有固定前,不得进行下一道工序作业。○
禁止利用拉杆、支撑攀登上落。
14支模时,支撑、拉杆不准连接在门窗、脚手架或未稳固的物件上。在混○
凝土浇灌过程中要有专人检查,发现变形、松动等现象,要及时加固和修理,防止塌模伤人。
15在现象安装模板时,所有工具应装入工具袋内,防止高处作业时,工具○
掉下伤人。
16二人抬运模板时,要互相配合协同工作,传送模板、工具应用运输工具○
或绳子绑扎牢固后升降,不得乱扔。
17安装柱、梁模板应设临时工作台,应作临时封闭,以防误踏和堕物伤人。○
2、顶架、模板拆除安全技术措施
①拆模板前,应经施工技术人员按试块强度检查,确认混凝土已达到拆模强度时,方可拆除。
②拆模应严格遵守从上而下的原则,先拆除非承重模板,后拆除承重模板,禁止抛掷模板。
③高处、复杂结构模板的拆除,应有专人指挥和切实可靠的安全措施,并在下面的标出作业区,严禁非操作人员靠近,拆下的模板应集中吊运,并多点捆牢,不准向下乱扔。
④工作前,应检查所有的工具是否牢固,扳手等工具必须用绳链系挂在身上,工作时思想集中,防止钉子扎脚和从空中滑落。
⑤拆除模板采用长撬杆,严禁操作人员站在拆除的模板下,在拆除楼板模板时,要注意防止整块模板掉下,尤其是用定型模板作平面模板时,更要注意,防止模板突然全掉下伤人。
⑥拆除间歇时,应将已活动过的模板、拉杆、支撑等固定牢固,严防突然掉落,倒塌伤人。
⑦已拆除的模板、拉杆、支撑等应及时运走或妥善堆放,严防操作人员因扶空、踏空堕落。
⑧在混凝土墙体、平台上有预留洞时,应在模板拆除后,随即墙洞上做好安全防护,或将板的洞盖严。
3、支撑架的搭设要求
(1)支架搭设前,工程技术负责人应按专项施工方案要求向搭设和使用人员做技术和安全作业要求的交底。
(2)支架安装应自一端向另一端延伸,不得相对进行。搭完一步架后,应检查并调整其水平度与垂直度,以及杆件的步距、纵距和横距。
(3)剪刀撑、水平杆、横向斜撑应紧随立杆的安装及时设置,连接杆件的扣件必须处于锁紧状态。
(4)严格按照设计尺寸搭设,立杆和水平杆的接头均应错开在不同的框格层中设置(相邻两立杆的接头应错开2.0米)。
(5)确保立杆的垂直偏差和横杆的水平偏差小于《扣件架规范》的要求(立杆垂直度的偏差大得大于架高的1/200)。
(6)确保每个扣件和钢管的质量是满足要求的,每个扣件的拧紧力矩都要控制在45-60N.m ,钢管不能选用已经长期使用发生变形的。
4、模板安装要求
(1)模板及其支架在安装过程中,必须设置防倾覆的临时固定设施。
(2)钢筋砼梁板,当跨度等于或大于4米时,模板应起拱,起拱高度约为全跨长度的1/1000~3/1000。
(3)固定在模板上的预留孔洞均不得遗漏,安装必须牢固,位置必须准确,其偏差应符合规范规定。
5、支撑架的拆除
(1)拆除前,应设置警戒区和警戒标志,并由专职人员负责警戒。
(2)拆除应在统一指挥下,按后装先拆、先装后拆的顺序操作。
(3)拆除应从一端拆向另一端、自上而下逐层地进行。
(4)同一层的构配件和加固件的拆除应按先上后下、先外后里的顺序进行。
(5)拆除支架的自由悬臂长度不得超过两步。
(6)拆除工作中严禁使用榔头等硬物击打、撬挖,拆下的连接棒应放入货内,严禁随意抛掷。
6、模板拆除要求
(1)应有专人指挥和切实的安全措施,并在下面标出工作区,严禁非操作人员进入作业区。
(2)工作前应事先检查所使用的工具是否牢固,搬手等工具必须用绳链系挂在身上,工作时思想要集中,防止钉子扎脚和从空中滑落。
(3)拆除模板一般应采用长撬杠,严禁操作人员站在正拆除的模板上。 (4)已拆除的模板、拉杆、支撑等应及时运走或妥善堆放,严防操作人员因扶空、踏空而坠落。
(5)拆模间隙时,应将已活动的模板、拉杆、支撑等固定牢固,严防突然掉落,倒塌伤人。
(6)拆模强度控制:因为本工程梁跨大于8米,所以按规范要求,其混凝土拆模强度必须达到100%。 九、质量保证措施
1、施工前由施工员对工人进行详细的技术交底,对支顶搭设、模板、支顶的加固等按规范要求安装。
2、支撑施工前应检查材料是否有破损、钢管是否变形、是否有裂缝,搭设过程中随时检查支撑连接是否牢固有效,确保较支撑体系的质量。
3、模板安装中,严禁使用有裂缝的木枋,对梁底所使用的木枋应事先检查,挑选完整的木枋,梁底模按规范起拱,确保模板和支顶系统不变形。
4、模板安装中或完成后,由质安员、施工员在现场指导监督,确保模板支顶方案得到落实和按规范施工。
5、混凝土浇筑过程中,派人检查支架和支承情况,发现下沉、松动和变形情况,及时解决,并向有关部门汇报。
6、施工过程中必须严格按照《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技术规范》的要求执行。
十、安全保证措施
1、支撑主立柱的基底必须铺设枋木和14厚旧夹板作为支承,以保证支模体系稳定性。
2、模板分项工程施工前,在项目内组织成立安全管理小组负责对模板支撑系统的监督管理。
3、施工前组织施工现场有关人员进行专项的模板安装、拆除、砼浇筑等有关安全技术交底。
4、将图纸中的特殊部位(重点部位),在现场对班组、工人进行专项的安装、加固等技术交底。
5、工地现场严禁吸烟,严禁酒后上班。
6、进入施工现场,必须戴安全帽,从事2m 以上高处作业人员,必须系好安全带。工地现场任何人不能穿拖鞋或高跟鞋。
7、使用电动机械必须接零接地,并实行“一机、一闸、一漏电”开关。 8、模板安装完成后,每一道工序时应由有关质检部门检查、验收合格,并填好验收记录后,方可进行下一道工序的施工。
9、在模板支撑面上进行砼浇筑时,应派专职安全员、施工员及各班组工人跟踪检查支撑模板及其支顶架的变形情况,如发现有异常情况,应立即停止施工,经确认解除不安全威胁后,方可进行正常施工。
10、楼板砼浇筑时,应控制好楼板面上的施工活荷载。
11、对于楼板较高的支撑架,安装完后,应检查整个架体系统的稳定性。 12、脚手架顶必须设双向水平杆及交叉撑,水平杆、交叉撑确保有足够的连接刚度。
13、脚手架各立柱点应在同一直线上,立柱垂直度应符合规范要求。 14、水平杆的接头均应错开在不同的位置中设置,确保每个扣件和钢管的质量是满足要求的,脚手架必须设置底座。
15、楼面水平运输采用泵管浇捣楼面砼。砼不得堆放过高及过分集中,而且要及时拨开。振动时不得用振动棒撬住模板或钢筋振动。泵管在楼面上应有
专用支架,不能固定在模板上,防止泵送时水平力对模板体系的冲击。砼浇筑顺序应有序,均匀进行,不要过于集中。
16、脚手架搭设人员必须是经过按现行国家标准《特种作业人员安全技术考核管理规则》(GB5036)考核合格的专业架子工,上岗人员上岗前应进行体检,合格者方可作业。
17、支模应按顺序进行,模板及支撑系统在没有固定前,禁止利用拉杆支撑攀登,不准在拆除的模板上进行操作。
18、拆模时应按顺序逐块拆除,模板拆除应先支的后拆,后支的先拆,先拆除非承重部分,后拆除承重部分;拆除顶板时,应设临时支撑,确保安全施工。
19、模板上的小配件等,应装入专用箱或背包中,禁止随手乱丢,以免掉落伤人。
20、做好现场胶合板及其它易燃品的堆放管理,堆放场地内必须配备灭火器材。
21、模板在装拆过程中,除操作人员外,下面不得站人,高处作业时操作人员必须系挂安全带。高处作业时,连接件必须放在箱盒或者工具袋中,严禁放在模板或脚手板上,扳手等各类小工具必须系挂在身上或置放在工具袋内,不得掉落。模板上口,必须安设牢固的施工平台,便于工人操作、浇筑混凝土。
22、为防止破坏模板成品工序必须做到:不让重物冲击支好的模板、支撑;不准在模板上任意拖拉钢筋;在支好顶板模上焊接钢筋要在模板上加垫铁皮或其它阻燃材料。
23、架体的拆除,应经项目及监理工程师同意。 十一、质量、安全施工管理架构
1、
施工质量的管理组织是确保工程质量的保证,其设置的合理,完善与否将直接关系到整个质量保证体系能否顺利地运转及操作,在本工程中将以下的组织机构来全面地进行质量的管理及控制。 2、
2、工程施工过程中工种多且立体交叉作业多,如何作到忙而不乱,杂而不混,科学有序地组织施工,保证施工人员的人身安全和生产设备,工程建设的安全尤为重要。为此,特成立以项目经理为组长,总施工、技术负责人为副组长,各专业施工员、质安员、安全员、材料和班组长为组员的项目组织架构,在项目形成纵横网络管理体制,确保项目安全生产。
附件:计算书
因本工程的最大尺寸的梁为200×500这条梁计算,其余的梁的支撑体系与这条梁相同。
200×500梁模板(扣件式) 计算书
一、工程概况
二、模板支撑体系设计
混凝土梁支撑方式
立杆横向间距l b (mm) 楼板立杆纵向间距l a (mm) 梁左侧立杆距梁中心线距离(mm) 梁底支撑次楞间距s (mm )
'
梁两侧有板,梁底立杆纵向间距l a (mm) 次楞垂直梁跨方向 1200 950 600 316
模板支架步距h(mm) 楼板立杆横向间距l b (mm) 梁底增加承重立杆根数
立杆伸出顶层横向水平钢管中心线至模板支撑点的长度a(mm)
'
950 1800 950 0 50
设计简图如下:
模板设计立面图
模板设计平面图
三、荷载设计
四、模板验算
模板验算方式 模板厚度(mm)
模板抗剪强度设计值f v (N/mm)
2
二等跨连续梁 15 1.4
模板类型
模板抗弯强度设计值f m (N/mm) 模板弹性模量E(N/mm)
2
2
胶合板 15 6000
计算简图如下:
W=bh2/6=200×152/6=7500mm3,I=bh3/12=200×153/12=56250mm4 q=γG ΣqGk +1.4ΣqQk =1.35×[0.5+(24+1.5)×0.5]×0.2+1.4×(1+2)×0.2=4.418kN/m 1、抗弯验算
M max =0.125ql2=0.125×4.418×0.3172=0.055kN·m
62
σmax =Mmax /W=0.055×10/7500=7.399N/mm≤fm =15N/mm2 符合要求! 2、抗剪验算
Q max =0.625ql=0.625×4.418×0.317=0.875kN τmax =3Qmax /(2bh)=3×0.875×103/(2×200×15)=0.438N/mm2≤fv =1.4N/mm2 符合要求! 3、挠度验算
νmax =0.521ql4/(100EI)=0.521×4.418×3174/(100×6000×56250)=0.689mm νmax =0.689mm≤[ν]=min[l/150,10]=min[317/150,10]=2.113mm 符合要求!
五、次楞验算
1G Gk Qk =1.35×[(0.5+(24+1.5)×0.5)×0.317]+1.4×(1+2)×0.317=7.002kN/m 次楞自重荷载:q 2=γG Q=1.35×0.033=0.045kN/m 梁左侧楼板传递给次楞荷载:
F 1=γG ΣNGk +1.4ΣNQk = [1.2×(0.5+(24+1.1)×0.12)+1.4×(1+2)]×0.317×(0.6-0.2/2)/2=0.667kN 梁右侧楼板传递给次楞荷载: F 2=γG ΣNGk +1.4ΣNQk = [1.2×(0.5+(24+1.1)×0.12)+1.4×(1+2)]×0.317×(1.2-0.6-0.2/2)/2=0.667kN 梁左侧模板传递给次楞的荷载:F 3=γG ΣNGk =1.35×0.5×0.317×(0.5-0.12)=0.081kN 梁右侧模板传递给次楞的荷载:F 4=γG ΣNGk =1.35×0.5×0.317×(0.5-0.12)=0.081kN 计算简图如下:
1、强度验算
次楞弯矩图(kN·m)
M max =0.766kN·m
σmax =Mmax /W=0.766×106/4490=170.545N/mm2≤fm =205N/mm2 符合要求! 2、抗剪验算
次楞剪力图(kN)
Q max =1.475kN
τmax =2Qmax /A=2×1.475×1000/424=6.958N/mm2 τmax =6.958N/mm2≤fv =125N/mm2 符合要求! 3、挠度验算
次楞变形图(mm)
νmax =4.623mm≤[ν]=min[l/150,10]=min[1200/150,10]=8mm 符合要求! 4、支座反力
R 1=1.475kN,R2=1.475kN
六、主楞(纵向水平钢管) 验算
主楞验算方式 主楞材料规格(mm) 主楞截面面积(mm)
主楞抗剪强度设计值f v (N/mm) 主楞截面惯性矩I(cm)
4
2
2
二等跨连续梁 Ф48×3 424 125 10.78
主楞材质类型 主楞材料自重(kN/m)
主楞抗弯强度设计值F m (N/mm) 主楞截面抵抗矩W(cm) 主楞弹性模量E(N/mm)
23
2
钢管
0.033 205 4.49 206000
R=max[R1,R 2]=max[1.475,1.475]=1.475kN q=γG q=1.35×0.033=0.045kN/m 计算简图如下:
1、强度验算
主楞弯矩图(kN·m)
M max =0.473kN·m
σmax =Mmax /W=0.473×106/4490=105.313N/mm2≤fm =205N/mm2 符合要求! 2、抗剪验算
主楞剪力图(kN)
Q max =1.996kN τmax =2Qmax /A=2×1.996×1000/424=9.413N/mm2 τmax =9.413N/mm2≤fv =125N/mm2 符合要求! 3、挠度验算
主楞变形图(mm)
νmax =0.875mm≤[ν]=min[l/150,10]=min[950/150,10]=6.333mm 符合要求! 4、支座反力
简图支座反力依次为R 1=1.005kN,R2=5.459kN,R3=1.005kN
七、横向水平钢管验算
横向水平钢管起构造作用,不用计算
八、扣件抗滑验算
max 1.05×R max =1.05×5.459=5.732kN,5.732kN≤1×12.0=12kN
在扭矩达到40~65N·m 的情况下,双扣件能满足要求!
九、模板支架整体高宽比验算
H/Lb =2.97/15=0.198<5
符合要求!
十、立杆验算
h/la '=1800/950=1.895,h/lb '=1800/950=1.895,查附录D ,得k=1.163,μ=1.368 l 0=max[kμh,h+2a]=max[1.163×1.368×1800,1800+2×50]=2864mm λ=l0/i=2864/15.9=181≤[λ]=210
长细比符合要求!
查《规程》附录C 得 υ=0.218
2、风荷载验算
1) 模板支架风荷载标准值计算
l a =0.95m,h=1.8m,查《规程》表4.2.7得υw =0.123
因风荷载沿模板支架横向作用,所以b=la =0.95m,b/h=0.95/1.8=0.528 通过插入法求η,得η=0.97
μz ω0d 2=1×0.45×0.0482=0.001,h/d=1.8/0.048=37.5
通过插入法求μs1,得μs1=1.2
因此μstw =υw μs1(1-ηn )/( 1-η)=0.123×1.2×(1-0.9730)/(1-0.97)=2.947 μs =υw μstw =0.123×2.947=0.362
ωk =0.7μz μs ω0=0.7×1×0.362×0.45=0.114kN/m2
2) 整体侧向力标准值计算
ωk =0.7μz μs ω0=0.7×1×1×0.45=0.315kN/m2
3、稳定性验算
K H =1
1) 不组合风荷载时立杆从左到右受力为(Nut =γG ∑NGk +1.4∑NQk ) : R 1=5.459+[1.2×(0.5+(24+1.1)×0.12)×0.95+1.4×(1+2)×0.95]×(0.95/2+(0.6-0.2/2)/2) +1.35×0.15×2.97=11.856kN
R 2=5.459+[1.2×(0.5+(24+1.1)×0.12)×0.95+1.4×(1+2)×0.95]×(0.95/2+(1.2-0.6-0.2/2)/2) +1.35×0.15×2.97=11.856kN
N ut =max[R1,R 2]=max[11.856, 11.856]=11.856kN
1.05N ut /(υAKH )=1.05×11.856×103/(0.218×424×1)=134.677N/mm2≤[f]=205N/mm2
符合要求!
2) 组合风荷载时立杆从左到右受力为(Nut =γG ∑NGk +0.85×1.4∑NQk ) : R 1=11.165kN, R2=11.165kN
N ut =max[R1,R 2]=max[11.165, 11.165]=11.165kN
M w =0.85×1.4ωk la h 2/10=0.85×1.4×0.114×0.95×1.82/10=0.042kN·m 1.05N ut /(υAKH )+Mw /W=
1.05×11.165×103/(0.218×424×1)+0.042×106/(4.49×103)=136.136N/mm2≤[f]=205N/mm2 符合要求!
F k a a N 1=3FH/[(m+1)Lb ]=3×0.127×2.97/[(14+1)×15]=0.005kN
σ=(1.05Nut +N1)/(υAKH )=
(1.05×11.165+0.005)×103/(0.218×424×1)=126.888N/mm2≤[f]=205N/mm2 符合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