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中国教育难以培养出杰出人才

为什么中国教育难以培养出杰出人才

思维空间

10-27 0930

为什么中国教育难以培养出杰出人

徐宜秋 姜文泉老师

1973年,美国加利福尼亚某学校。一位调皮的小男孩在课间休息时逮住一只小鸟,他对鸟儿的叫声和生活习惯充满了兴趣,便把鸟带进了教室。语言老师来上课了,突然教室里响起了小鸟的叫声。语言老师的眉头微微一皱,又舒展开来。他郑重地告诉同学们:我想讲一讲鸟儿的生活习性问题,鸟儿不喜欢被圈养,它们喜欢自由飞翔,大自然才是它的暖巢,下面继续上课。小男孩若有所思,下课后就将那只鸟儿放回了大自然。

中国某学校的课堂上,一名小男孩也将一只小鸟儿握在手心里把玩。鸟的叫声引来了正在上课的语文老师,他毫不客气地将小男孩拽了起来,将小鸟抢了过去,打开窗户放飞了小鸟。小男孩当然受到了批评,他不得不把一首唐诗抄写了一百遍。

2010年,美国加利福尼亚某大学的演讲台上,一位鸟类专家在生动地讲他小时候的故事。他说:他十分感谢当初语言老师的仁慈,没有扼杀他对鸟儿的喜爱和兴趣。

在中国某大学的演讲台上,一位语文博士也在讲他小时候的故事。他说:是当初的语文老师将自己引入了学习的正途,不然,自己不可能有今天的成就。

毋庸置疑,他们同样都是优秀的人才,都取得了人生的成功。可是他们当初却遇到截然不同的教育方式。殊途同归的“成功教育”该给我们怎样的启示呢?

为什么中国教育总也培养不出杰出人才?

几年前,一个“钱学森之问”令国人深省。我以为徐老师的材料也许涉及了这个著名问题的某些根由。这两个案例当中关于教育方式的不同选择所产生的结果,更值得所有教育工的反思。

一、警惕,“成功教育”的另一张脸

两则故事的结果都是偶然性的。区别在于美国鸟类学家的成功与语言老师的教育方式之间是有某种关联的,而中国语文博士的成功故事本身很耐人寻味。我们看不出他的成功与当初的语文教师的引导存在多大关联,这更像是一个关于成功教育的“劝世文”。

中国小男孩的成功只是这个故事的可能结局之一。其实故事的其它结局可能是:由于惩罚,小男孩语文学习一落千丈,对语文不感兴趣;由于受惩罚,他产生厌学情绪,结果导致学业失败„„。权当中国“成功教育”故事真实存在,小男孩日后成为了人们羡慕的语文博士,他成功了。这显示了当初的语文老师教育的成功,现在我们来分析它们的成功之道,欣赏它迷人的面孔。那么,对以上可能导致的失败结局又作如何的解释呢?

在中国人的文化心理当中,人们往往侧重一件事的结果,“成者为王,败者为寇。”人们往往欢喜从他人成功当中悟“道”。“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人们常常将许多的成功归结为勤学、守纪。但是这些只是走向成功的部分要素,具备了勤学、守纪也并不构成成功的必然性。那位语文博士在进行归因的时候,自己也许不自觉地受到了这种传统文化心理的影响。简单地就成败论英雄,是庸俗的,透过这个偶然的“成功教育”的迷人面孔,我们应当清醒地看到它的另半边脸。

二、呵护兴趣,让教育多一些烂漫与温情

对比两则案例,中美两种教育方式区别在于美国教师的教育方式着眼于对学生好奇心、兴趣的呵护,重引领而非扼制。在乎学生个体的独特性。有人描述过美国的课堂:学生可以随便交流,老师竟然给学生发糖果,可以自由上卫生间,学习轻松而自在。 中国教师则重视维持课堂的纪律,多数人会认为小男孩太贪玩。在中国教师看来贪玩、顽皮与好成绩是对立的。我们鼓励儿童把成人的要求、兴趣当做自己的“兴趣”,而不保护和激发儿童天性中潜在的兴趣与好奇。我们的教育方式鼓励学生顺从,听话而非有独立个性。对此,教育专家孙云晓先生有过一个譬喻:“生机盎然的田野里,百花争奇斗艳,野草自由生长。突然一台又一台巨型的推土机隆隆开来,将百花野草连根铲掉。随后,又开来一台台庞大的轧路机,将蓬松的土地轧得平整坚硬。然后造出一座座所谓的城市,摆出一束束假花„„”。这种模式化的教育方式,也许就“枪毙”了一名有天分的鸟类学家。

教育的功能和终极目标是让不同发展可能性的人朝不同的方向走去,是扬长避短,让生命活得快乐和尊严。这就要求我们的教育方式多一些浪漫情怀,多一些期待,多一些温情。

三、优秀与杰出,细品“成功教育”的成色

犹太人和华人的一般智力被认为是世界各民族中最高的。但华人获得的“诺贝尔奖”,只是犹太人获得人数的二十八分之一,而且这种状况看不到改善的迹象。据说,世界高技术产品设计与研发机构很提防中国人,中国人只要看到其十分之一二,就能琢磨出剩下的十之八九。一件产品到手,马上进行逆向设计,很快可以掌握其中精髓。但是,遗憾的是独独缺少原创性,核心技术往往掌握在西方人手里,很多时候只是跟在人后亦步亦趋。产生这种局面可能与精英人才培育方式是有关联的。

中国不缺“语文博士”这样的优秀人才与成功人士。中国稀缺的是一个领域当中顶尖级的,具有高度创新性,对所从事领域具有广泛而深刻的好奇与兴趣的人士。这种人才是与其童年、少年期的兴趣爱好密切相关的。童年期就形成的稳定而持久的着迷,逐渐奇妙地变成了日后所从事的工作。这种兴趣的启蒙与培养,在苹果创始人史蒂夫·乔布斯,微软的比尔·盖茨等人的成长过程当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从这个意义上讲,中美“成功教育”“优秀人才”“人生的成功”他们之间的“成色”是不一样的,从严格意义上讲,并非殊途同归。

中国的教育为什么总也培养不出杰出人才?仔细想想,问题之一,也许就出在教育方式上面吧。

为什么中国教育难以培养出杰出人才

思维空间

10-27 0930

为什么中国教育难以培养出杰出人

徐宜秋 姜文泉老师

1973年,美国加利福尼亚某学校。一位调皮的小男孩在课间休息时逮住一只小鸟,他对鸟儿的叫声和生活习惯充满了兴趣,便把鸟带进了教室。语言老师来上课了,突然教室里响起了小鸟的叫声。语言老师的眉头微微一皱,又舒展开来。他郑重地告诉同学们:我想讲一讲鸟儿的生活习性问题,鸟儿不喜欢被圈养,它们喜欢自由飞翔,大自然才是它的暖巢,下面继续上课。小男孩若有所思,下课后就将那只鸟儿放回了大自然。

中国某学校的课堂上,一名小男孩也将一只小鸟儿握在手心里把玩。鸟的叫声引来了正在上课的语文老师,他毫不客气地将小男孩拽了起来,将小鸟抢了过去,打开窗户放飞了小鸟。小男孩当然受到了批评,他不得不把一首唐诗抄写了一百遍。

2010年,美国加利福尼亚某大学的演讲台上,一位鸟类专家在生动地讲他小时候的故事。他说:他十分感谢当初语言老师的仁慈,没有扼杀他对鸟儿的喜爱和兴趣。

在中国某大学的演讲台上,一位语文博士也在讲他小时候的故事。他说:是当初的语文老师将自己引入了学习的正途,不然,自己不可能有今天的成就。

毋庸置疑,他们同样都是优秀的人才,都取得了人生的成功。可是他们当初却遇到截然不同的教育方式。殊途同归的“成功教育”该给我们怎样的启示呢?

为什么中国教育总也培养不出杰出人才?

几年前,一个“钱学森之问”令国人深省。我以为徐老师的材料也许涉及了这个著名问题的某些根由。这两个案例当中关于教育方式的不同选择所产生的结果,更值得所有教育工的反思。

一、警惕,“成功教育”的另一张脸

两则故事的结果都是偶然性的。区别在于美国鸟类学家的成功与语言老师的教育方式之间是有某种关联的,而中国语文博士的成功故事本身很耐人寻味。我们看不出他的成功与当初的语文教师的引导存在多大关联,这更像是一个关于成功教育的“劝世文”。

中国小男孩的成功只是这个故事的可能结局之一。其实故事的其它结局可能是:由于惩罚,小男孩语文学习一落千丈,对语文不感兴趣;由于受惩罚,他产生厌学情绪,结果导致学业失败„„。权当中国“成功教育”故事真实存在,小男孩日后成为了人们羡慕的语文博士,他成功了。这显示了当初的语文老师教育的成功,现在我们来分析它们的成功之道,欣赏它迷人的面孔。那么,对以上可能导致的失败结局又作如何的解释呢?

在中国人的文化心理当中,人们往往侧重一件事的结果,“成者为王,败者为寇。”人们往往欢喜从他人成功当中悟“道”。“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人们常常将许多的成功归结为勤学、守纪。但是这些只是走向成功的部分要素,具备了勤学、守纪也并不构成成功的必然性。那位语文博士在进行归因的时候,自己也许不自觉地受到了这种传统文化心理的影响。简单地就成败论英雄,是庸俗的,透过这个偶然的“成功教育”的迷人面孔,我们应当清醒地看到它的另半边脸。

二、呵护兴趣,让教育多一些烂漫与温情

对比两则案例,中美两种教育方式区别在于美国教师的教育方式着眼于对学生好奇心、兴趣的呵护,重引领而非扼制。在乎学生个体的独特性。有人描述过美国的课堂:学生可以随便交流,老师竟然给学生发糖果,可以自由上卫生间,学习轻松而自在。 中国教师则重视维持课堂的纪律,多数人会认为小男孩太贪玩。在中国教师看来贪玩、顽皮与好成绩是对立的。我们鼓励儿童把成人的要求、兴趣当做自己的“兴趣”,而不保护和激发儿童天性中潜在的兴趣与好奇。我们的教育方式鼓励学生顺从,听话而非有独立个性。对此,教育专家孙云晓先生有过一个譬喻:“生机盎然的田野里,百花争奇斗艳,野草自由生长。突然一台又一台巨型的推土机隆隆开来,将百花野草连根铲掉。随后,又开来一台台庞大的轧路机,将蓬松的土地轧得平整坚硬。然后造出一座座所谓的城市,摆出一束束假花„„”。这种模式化的教育方式,也许就“枪毙”了一名有天分的鸟类学家。

教育的功能和终极目标是让不同发展可能性的人朝不同的方向走去,是扬长避短,让生命活得快乐和尊严。这就要求我们的教育方式多一些浪漫情怀,多一些期待,多一些温情。

三、优秀与杰出,细品“成功教育”的成色

犹太人和华人的一般智力被认为是世界各民族中最高的。但华人获得的“诺贝尔奖”,只是犹太人获得人数的二十八分之一,而且这种状况看不到改善的迹象。据说,世界高技术产品设计与研发机构很提防中国人,中国人只要看到其十分之一二,就能琢磨出剩下的十之八九。一件产品到手,马上进行逆向设计,很快可以掌握其中精髓。但是,遗憾的是独独缺少原创性,核心技术往往掌握在西方人手里,很多时候只是跟在人后亦步亦趋。产生这种局面可能与精英人才培育方式是有关联的。

中国不缺“语文博士”这样的优秀人才与成功人士。中国稀缺的是一个领域当中顶尖级的,具有高度创新性,对所从事领域具有广泛而深刻的好奇与兴趣的人士。这种人才是与其童年、少年期的兴趣爱好密切相关的。童年期就形成的稳定而持久的着迷,逐渐奇妙地变成了日后所从事的工作。这种兴趣的启蒙与培养,在苹果创始人史蒂夫·乔布斯,微软的比尔·盖茨等人的成长过程当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从这个意义上讲,中美“成功教育”“优秀人才”“人生的成功”他们之间的“成色”是不一样的,从严格意义上讲,并非殊途同归。

中国的教育为什么总也培养不出杰出人才?仔细想想,问题之一,也许就出在教育方式上面吧。


相关内容

  • 关于钱学森之问的思考
  • 关于钱学森之问的思考 摘要:"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人才?"这就是著名的"钱学森之问"."钱学森之问"是关于中国教育事业发展的一道艰深命题,需要整个教育界乃至社会各界共同破解.钱老之问引人深思,促使我们在教育方面寻找出路. 关键词 ...

  • 华人诺奖获得者的教育背景耐人寻味
  • 来源:熊丙奇时间:10-08 核心提示:10月6日揭晓的诺贝尔物理学奖,华裔高锟榜上有名,至此,获得诺贝尔自然科学类奖项的华人已有8位.这8位华人诺奖获得者的教育经历,或可对我国内地的教育改革产生某些触动. 10月6日揭晓的诺贝尔物理学奖,华裔高锟榜上有名,这让华人再次扬眉吐气.至此,获得诺贝尔自然 ...

  • 中国亟需一场全方位的教育体制改革
  • 作者:顾明远丁钢阎光才熊丙奇胡守钧任荣明任剑涛王英杰 探索与争鸣 2010年06期 --探寻"钱学森之问"的解决路径 1.教育体制改革是一项系统工程 2.杰出人才培养:一个制度文化的分析视角 3.创新型人才的培养需要呵护人的好奇心 4.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不能总是"只打 ...

  • 中国教育制度的问题
  • "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人才?"这就是著名的"钱学森之问"."钱学森之问"是关于中国教育事业发展的一道艰深命题,需要整个教育界乃至社会各界共同破解面对.举例说: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自2000年设立以来,共有14位科学家获奖,其中就有 ...

  • 遗传与环境的关系
  • 遗传与环境的关系 现代分子生物学的研究证明,基因调控和决定着一切.这为"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生儿会打洞"的俗语提供了科学解释.但是,此话只是说明了生命遗传的一个方面,还有另一个方面没有体现出来.而在人们尚未认识基因的时候,中国文化早就做了说明:龙生九种,种种各别. 爱因斯坦的后代 ...

  • 我们的学校"扼杀"潜在的杰出人才
  • 我们的学校"扼杀"潜在的杰出人才 [摘要]我们不否认中国人才中缺乏创造力,缺乏领导力,缺乏影响力.好奇心和想象力部分来自天生,至少有一些人是这样,但是后天会把它们磨灭.完全有可能是,受教育越多,好奇心和想象力就变得越少. 演讲人:钱颖一(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院长) 主题:对中国教 ...

  • 人才如何做到高端引领
  • 文章来源:<中国电力教育>杂志, 版权归作者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人才发展的指导方针是:服务发展.人才优先.以用为本.创新机制.高端引领.整体开发.这24字方针主要体现了人才发展的战略定位. ...

  • 对"钱学森之问"的思考
  • 摘要 1976年诺贝尔奖物理奖得主丁肇中教授在内地上小学,在台湾上中学,在美国上大学.研究生,对中西教育感受较深.与西方教育相比,丁肇中认为我们的现代教育要培养和尊重学生的个性.要启发诱导学生去独立思考,扩大他们对这个世界的兴趣,而不是围着分数转.考试能拿第一并不代表一切,因为考试是解决别人解决了的 ...

  • 教育改革如何面对"钱学森之问",谈谈你的看法和建议
  • 所谓钱学森之问:科学巨擘.两弹元勋钱学森院士生前几次对温家宝总理提及的不解与疑惑: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人才?钱老逝世后,的这一声质疑引起了政府和普通教育者广泛的深思,人们冠之以"钱学森之问",纷纷探讨破解之道.2009年11 月11 日,安徽高校的11位教授给新任教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