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山海情介绍

关于青岛市黄岛区“山海情”救援联盟简介

青岛市黄岛区 “山海情”志愿救援联盟于2008年6月24日成立的队伍,2010年7月正式注册“山海情”品牌。并落户青岛市黄岛区(原胶南市)珠山办事处福山街居委会,队伍是由一些志趣相投的业余无线电爱好者、志愿者自发形成的公益性、非赢利性质民间团队,组织成员来自企事业单位的职员,有个体私营业主以及学校学生。是青岛市黄岛区(原胶南市)第一支由社会各行各业的爱心人士组成的民间志愿组织。

队伍自2008年成立至2013年,本着以社会公益为主,应急救援为辅的特点,全面开展重点以“助老”“助残”“助学”等为主的社区服务活动,先后组织各项活动百余次,受益人群近3000余人。

2014年队伍为更好的服务社会,队伍根据全国各地自然灾害的频频发生当前形势,调整工作思路和计划,将以往社会公益为主,救援为辅的特点,转变工作思路,将应急工作提上重点,调整为减灾防灾为主,社会公益为辅进行实际运作,将防灾减灾放在主导地位,协调、联合应急办及其他相关职能部门,以普及、学习两手抓的特点,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以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为核心,联合多个部门开展以“普及减灾防灾技能”为主,应急救援为辅的志愿服务工作,一方面加强人民群众的“减灾防灾意识”, 普及提高人民群众应急救护、自救、互救等方面的学习,增强人民群众“减灾防灾”能力,一方面提高应急救援队伍建设和救援技术水平,不断完善队伍管理、应急救援等机制,提高队伍应急处置能力,增强抢险救灾技能,努力打

造应急救援志愿者队伍中坚力量,扎实推进团队健康良性发展,为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维护社会和谐稳定,贡献一份力量。

目前,队伍已与我区公安110联动并纳入青岛市应急协会管理,同时,作为青岛市红十字下设成员机构服务于青岛。

队伍现拥有固定队员140余人,流动队员260余人,共计拥有队员近300余人,其中应急抢险救援队员36名,队员成分来自企事业单位,个体以及学生。近年来,为更好的服务社会,努力打造应急救援志愿者队伍中坚力量,队伍在队员审核注册、专业培训、应急装备配备、应急救援等方面,坚持按照规范化、专业化、后备支援的建设思路,积极争取社会各界支持,不断完善队伍管理、应急救援等机制,推进了该团队健康良性发展。

一、严筛选,重管理,打造规范化应急志愿团队

围绕不断提升团队规范化建设水平,设立应急救援队员准入制度,对申请加入应急救援队伍的人员,必须经过至少一个月的考察期,通过体能与实践技能培训和活动考核,方可正式成为应急救援队员。同时,参照民兵预备役管理模式,实行半军事化管理,统一服装及标识,统一配备救援服、救援作战靴及救援装备,为展现队伍的良好精神风貌奠定基础;实行严格的请销假、训练等制度,特别是在日常公益活动及应急救援活动过程中,队员离(归)队必须请(销)假,确保及时掌握队员情况,保障队员人身安全;定期与不定期以理论结合实际的形式,组织队员召开沟通交流会,在志愿服务和应急救援工作中遇到的问题进行相互学习交流,不断提升队伍整体社会服务及应急救援水平。

二、强化宣传力度,传播人道救援精神,营造应急救援浓厚氛围

为宣传、普及应急救护知识、技能及应变地震逃生避险知识,提高自救互救能力。减少灾害造成的不必要伤亡,队伍充分利用救护师资的资源,组建减防灾普及、应急救护培训队,利用各种宣传工具、宣传渠道,举办开展减灾、防灾逃生技能、应急救护、近期发生的防恐技能以及暑期防溺水、防洪水、防雷电和交通事故等自然灾害和人为灾害知识的传播培训及演练,并将求救信号的发出和识别进行全方位的传播等,努力做到应急救援常识进村、进社区、进单位、进学校、进家庭,向广大群众宣传应急救援法律、法规,紧急地震避险、自救、互救、减灾等知识,增强人民群众忧患意识、社会责任意识和自救、互救能力,形成全社会共同正确应对突发事件的良好局面。

在完善、修订和制作应急救援预案及“防灾减灾”培训课件过程中,紧紧围绕各类突发事件的特点,认真研究,充分论证,总结经验和教训,广泛听取专家、管理部门和一线工作队员的意见,不断提高应急预案和“防灾减灾”培训内容的合理性和可操作性,先后制定了《地震紧急避灾方案》《消防安全预案》、《洪水紧急避灾方案》和《地震应急逃生课件》、《夏季防溺水课件》《夏季防雷电课件》、《消防安全逃生课件》、《应急救护课件》等一系列应急救援工作预案和讲解课件,同时编写印刷了《防灾减灾安全防范宣传手册》免费分发给人民群众。

每年暑假到来前,为预防假期中溺水事件的发生,队伍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以组织、邀请专业水上救生力量,联系相关职能部门,进校园、进课堂的形式重点宣传、普及水上救生知识

和辅助传播自救技能(不提倡到危险地带游泳),进行“珍爱生命,预防溺水”的志愿服务活动,通过活动让大家了解游泳的安全要点,溺水自救知识,溺水紧急救护技巧以及一些其他需注意事项等。重点倡导暑假不到和不独自到危险地带游泳,发生溺水事件后,不盲救,不隐瞒,以智救和自救的思想,预防溺水事件的发生,避免过多的伤亡,同时,暑假期间,队伍组织应急队员以轮流值班制在我区海水浴场进行全天候驻扎及巡视工作,协助相关部门做好各项安全工作,并对发现的问题和隐患及时上报上级机关,确保预防溺水造成的伤亡。部分救援队员,定点定岗,以巡查的形式,定点不定时的对我区周边的危险水域以及施工工地进行预防宣传工作,竭尽全力做好预防夏季溺水事件的发生。

三、强化装备,重点培训,加强应急救援队伍建设,打造专业化应急志愿团队

为不断提升应急救援队伍的专业化,队伍积极与社会各界沟通联系,争取在应急物资与装备上的支持,切实加强应急救援物资与装备的储备,并充分利用队伍中队员自有资源,组建特种分队,(例如:挖掘机、小中大型吊车小分队,目前,队伍已在筹集潜水设备,成立水救队)。

队伍自身定期组织开展初级救护、体能、应急救援实际操作、心里辅导等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培训和复训,做到熟练掌握事故预防、避险、自救、互救应急处置知识,提高队员救援技能,增强应对事故灾变的能力,同时,队伍定期与不定期的举行紧急集结拉练,以保证应急志愿者能非常时期真正“应急”,一旦遇到突发情况就能迅速做

出反应,切实协助政府帮助市民避险求安,为建设和谐美好家园作出贡献,使应急救援队员专业化救援水平进一步得到提升。

四、精心组织,强化保障机制,努力把应急救援工作推向新水平

为切实加强对应急救援工作的领导,使应急救援工作有组织、有计划、有步骤的顺利进行,队伍定时与不定时召开“防灾减灾”专题会议,成立了以队长为组长,队伍骨干力量为成员的应急救援工作小组,小组下设“防灾减灾技能普及”和应急救援分组,确保了应急救援工作“有人抓、有人管、有人做”。

一是抓好骨干队伍建设,以队长为主,成立了一支30余人组成的快速反应、处置有力的应急救援队伍,协助政府妥善处理各类突发事件。

二是加强应急救援队伍培训,充分提高其在突发事件中的处置能力。

三是抓好应急救援队伍建设,确保在遇到突发事件时,能够在第一时间有组织、有安排地进行及时有效的应对处置。

五、开展应急救援培训和演练,配合当地政府及相关部门认真做好风险排查工作

根据应急救援工作的要求,我队对应急救援队员和社区安保人员进行了应急常识和业务知识及技能培训,先后开展了防震、防溺水、消防防火、防洪、防恐及道路安全知识等各类知识讲座和技能培训,提高了人民群众自救互救能力和应急救援人员的专业处置能力,同时积极开展了应急救援演练工作,在演练中落实预案,增强应急处置能力,并在实践中不断完善预案。

针对不同时期、不同特点,应急救援小组安排了相关人员对本区的风险隐患进行义务排查,主要包括消防安全、施工安全、校区隐患、森林防火、水库河流防汛等方面,做到了由队长亲自抓,责任到队员具体抓,排查有计划开展,发现隐患及时上报相关部门进行处置,通过排查,最大限度地减少了各类灾害和事故隐患。

六、加强值班备勤,确保工作落到实处

加强值班备勤工作,队伍每天确保应急救援队员尽可能做到24小时待命值班,并学习相关部门出门就是上班的工作特点,以出门就服务的思想形式,做到有群众有困难就伸手、发现安全隐患就上报的特点,早预防、早发现、早上报,及时、正确、妥善配合政府处理所发现的问题。

队伍自成立至今,按照上级各级部门的安排及要求,出色的完成了各项志愿服务工作,先后参与各种社会公益活动及应急救援活动任务近300余次,例:2008年汶川特大地震救援服务,2010年玉树地震救援服务,2008-2012杜鹃花会的安保与秩序维护,在节会期间,帮助游客寻找走散孩子多名,提供游览向导200余次,提醒游客安全游览上千余次,2010-2012防灾减灾日的应急救援演练、2009-2012海洋音乐会应急保障、2012年9月“大雨无情 人间有爱”的抗洪救援服务,2013年参与雅安地震救援服务、2014“向灾害SAY NO”防灾减灾等活动,活动服务工时达近千余小时,队员们用行动出色的完成了各项志愿服务及应急救援工作,赢得了社会好评。并多次受到相关部门的表彰,中国之声、山东省电视台、青岛电视台、青岛市红十字会、青岛志愿者协会、中国人民网、齐鲁晚报、青岛晚报、青岛早

报、青岛日报、半岛都市报、黄岛电视台、新黄岛市讯、以及全国各大网络等多次给与报道转载,在社会上引起了很好的反响。

事关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事关经济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山海情”救援联盟为加强应急救援工作,普及提高人民群众“自救互救”能力,在今后的工作中,队伍将不断探索新思路,新办法,进一步寻找差距,开拓创新,扎实工作,恪守 “体谅、忠诚、进取、友爱、适度、爱国”基本准则,倡导“彼此温暖、不离不弃”的人文理念,引领全体成员以弘扬“人道、博爱、奉献”的红十字精神,配合政府开展做好各项应急救援和志愿服务工作,为建设温馨、和谐的社会,奉献自己的青春、智慧和力量。

青岛市黄岛区“山海情”救援联盟 2014-7-2

关于青岛市黄岛区“山海情”救援联盟简介

青岛市黄岛区 “山海情”志愿救援联盟于2008年6月24日成立的队伍,2010年7月正式注册“山海情”品牌。并落户青岛市黄岛区(原胶南市)珠山办事处福山街居委会,队伍是由一些志趣相投的业余无线电爱好者、志愿者自发形成的公益性、非赢利性质民间团队,组织成员来自企事业单位的职员,有个体私营业主以及学校学生。是青岛市黄岛区(原胶南市)第一支由社会各行各业的爱心人士组成的民间志愿组织。

队伍自2008年成立至2013年,本着以社会公益为主,应急救援为辅的特点,全面开展重点以“助老”“助残”“助学”等为主的社区服务活动,先后组织各项活动百余次,受益人群近3000余人。

2014年队伍为更好的服务社会,队伍根据全国各地自然灾害的频频发生当前形势,调整工作思路和计划,将以往社会公益为主,救援为辅的特点,转变工作思路,将应急工作提上重点,调整为减灾防灾为主,社会公益为辅进行实际运作,将防灾减灾放在主导地位,协调、联合应急办及其他相关职能部门,以普及、学习两手抓的特点,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以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为核心,联合多个部门开展以“普及减灾防灾技能”为主,应急救援为辅的志愿服务工作,一方面加强人民群众的“减灾防灾意识”, 普及提高人民群众应急救护、自救、互救等方面的学习,增强人民群众“减灾防灾”能力,一方面提高应急救援队伍建设和救援技术水平,不断完善队伍管理、应急救援等机制,提高队伍应急处置能力,增强抢险救灾技能,努力打

造应急救援志愿者队伍中坚力量,扎实推进团队健康良性发展,为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维护社会和谐稳定,贡献一份力量。

目前,队伍已与我区公安110联动并纳入青岛市应急协会管理,同时,作为青岛市红十字下设成员机构服务于青岛。

队伍现拥有固定队员140余人,流动队员260余人,共计拥有队员近300余人,其中应急抢险救援队员36名,队员成分来自企事业单位,个体以及学生。近年来,为更好的服务社会,努力打造应急救援志愿者队伍中坚力量,队伍在队员审核注册、专业培训、应急装备配备、应急救援等方面,坚持按照规范化、专业化、后备支援的建设思路,积极争取社会各界支持,不断完善队伍管理、应急救援等机制,推进了该团队健康良性发展。

一、严筛选,重管理,打造规范化应急志愿团队

围绕不断提升团队规范化建设水平,设立应急救援队员准入制度,对申请加入应急救援队伍的人员,必须经过至少一个月的考察期,通过体能与实践技能培训和活动考核,方可正式成为应急救援队员。同时,参照民兵预备役管理模式,实行半军事化管理,统一服装及标识,统一配备救援服、救援作战靴及救援装备,为展现队伍的良好精神风貌奠定基础;实行严格的请销假、训练等制度,特别是在日常公益活动及应急救援活动过程中,队员离(归)队必须请(销)假,确保及时掌握队员情况,保障队员人身安全;定期与不定期以理论结合实际的形式,组织队员召开沟通交流会,在志愿服务和应急救援工作中遇到的问题进行相互学习交流,不断提升队伍整体社会服务及应急救援水平。

二、强化宣传力度,传播人道救援精神,营造应急救援浓厚氛围

为宣传、普及应急救护知识、技能及应变地震逃生避险知识,提高自救互救能力。减少灾害造成的不必要伤亡,队伍充分利用救护师资的资源,组建减防灾普及、应急救护培训队,利用各种宣传工具、宣传渠道,举办开展减灾、防灾逃生技能、应急救护、近期发生的防恐技能以及暑期防溺水、防洪水、防雷电和交通事故等自然灾害和人为灾害知识的传播培训及演练,并将求救信号的发出和识别进行全方位的传播等,努力做到应急救援常识进村、进社区、进单位、进学校、进家庭,向广大群众宣传应急救援法律、法规,紧急地震避险、自救、互救、减灾等知识,增强人民群众忧患意识、社会责任意识和自救、互救能力,形成全社会共同正确应对突发事件的良好局面。

在完善、修订和制作应急救援预案及“防灾减灾”培训课件过程中,紧紧围绕各类突发事件的特点,认真研究,充分论证,总结经验和教训,广泛听取专家、管理部门和一线工作队员的意见,不断提高应急预案和“防灾减灾”培训内容的合理性和可操作性,先后制定了《地震紧急避灾方案》《消防安全预案》、《洪水紧急避灾方案》和《地震应急逃生课件》、《夏季防溺水课件》《夏季防雷电课件》、《消防安全逃生课件》、《应急救护课件》等一系列应急救援工作预案和讲解课件,同时编写印刷了《防灾减灾安全防范宣传手册》免费分发给人民群众。

每年暑假到来前,为预防假期中溺水事件的发生,队伍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以组织、邀请专业水上救生力量,联系相关职能部门,进校园、进课堂的形式重点宣传、普及水上救生知识

和辅助传播自救技能(不提倡到危险地带游泳),进行“珍爱生命,预防溺水”的志愿服务活动,通过活动让大家了解游泳的安全要点,溺水自救知识,溺水紧急救护技巧以及一些其他需注意事项等。重点倡导暑假不到和不独自到危险地带游泳,发生溺水事件后,不盲救,不隐瞒,以智救和自救的思想,预防溺水事件的发生,避免过多的伤亡,同时,暑假期间,队伍组织应急队员以轮流值班制在我区海水浴场进行全天候驻扎及巡视工作,协助相关部门做好各项安全工作,并对发现的问题和隐患及时上报上级机关,确保预防溺水造成的伤亡。部分救援队员,定点定岗,以巡查的形式,定点不定时的对我区周边的危险水域以及施工工地进行预防宣传工作,竭尽全力做好预防夏季溺水事件的发生。

三、强化装备,重点培训,加强应急救援队伍建设,打造专业化应急志愿团队

为不断提升应急救援队伍的专业化,队伍积极与社会各界沟通联系,争取在应急物资与装备上的支持,切实加强应急救援物资与装备的储备,并充分利用队伍中队员自有资源,组建特种分队,(例如:挖掘机、小中大型吊车小分队,目前,队伍已在筹集潜水设备,成立水救队)。

队伍自身定期组织开展初级救护、体能、应急救援实际操作、心里辅导等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培训和复训,做到熟练掌握事故预防、避险、自救、互救应急处置知识,提高队员救援技能,增强应对事故灾变的能力,同时,队伍定期与不定期的举行紧急集结拉练,以保证应急志愿者能非常时期真正“应急”,一旦遇到突发情况就能迅速做

出反应,切实协助政府帮助市民避险求安,为建设和谐美好家园作出贡献,使应急救援队员专业化救援水平进一步得到提升。

四、精心组织,强化保障机制,努力把应急救援工作推向新水平

为切实加强对应急救援工作的领导,使应急救援工作有组织、有计划、有步骤的顺利进行,队伍定时与不定时召开“防灾减灾”专题会议,成立了以队长为组长,队伍骨干力量为成员的应急救援工作小组,小组下设“防灾减灾技能普及”和应急救援分组,确保了应急救援工作“有人抓、有人管、有人做”。

一是抓好骨干队伍建设,以队长为主,成立了一支30余人组成的快速反应、处置有力的应急救援队伍,协助政府妥善处理各类突发事件。

二是加强应急救援队伍培训,充分提高其在突发事件中的处置能力。

三是抓好应急救援队伍建设,确保在遇到突发事件时,能够在第一时间有组织、有安排地进行及时有效的应对处置。

五、开展应急救援培训和演练,配合当地政府及相关部门认真做好风险排查工作

根据应急救援工作的要求,我队对应急救援队员和社区安保人员进行了应急常识和业务知识及技能培训,先后开展了防震、防溺水、消防防火、防洪、防恐及道路安全知识等各类知识讲座和技能培训,提高了人民群众自救互救能力和应急救援人员的专业处置能力,同时积极开展了应急救援演练工作,在演练中落实预案,增强应急处置能力,并在实践中不断完善预案。

针对不同时期、不同特点,应急救援小组安排了相关人员对本区的风险隐患进行义务排查,主要包括消防安全、施工安全、校区隐患、森林防火、水库河流防汛等方面,做到了由队长亲自抓,责任到队员具体抓,排查有计划开展,发现隐患及时上报相关部门进行处置,通过排查,最大限度地减少了各类灾害和事故隐患。

六、加强值班备勤,确保工作落到实处

加强值班备勤工作,队伍每天确保应急救援队员尽可能做到24小时待命值班,并学习相关部门出门就是上班的工作特点,以出门就服务的思想形式,做到有群众有困难就伸手、发现安全隐患就上报的特点,早预防、早发现、早上报,及时、正确、妥善配合政府处理所发现的问题。

队伍自成立至今,按照上级各级部门的安排及要求,出色的完成了各项志愿服务工作,先后参与各种社会公益活动及应急救援活动任务近300余次,例:2008年汶川特大地震救援服务,2010年玉树地震救援服务,2008-2012杜鹃花会的安保与秩序维护,在节会期间,帮助游客寻找走散孩子多名,提供游览向导200余次,提醒游客安全游览上千余次,2010-2012防灾减灾日的应急救援演练、2009-2012海洋音乐会应急保障、2012年9月“大雨无情 人间有爱”的抗洪救援服务,2013年参与雅安地震救援服务、2014“向灾害SAY NO”防灾减灾等活动,活动服务工时达近千余小时,队员们用行动出色的完成了各项志愿服务及应急救援工作,赢得了社会好评。并多次受到相关部门的表彰,中国之声、山东省电视台、青岛电视台、青岛市红十字会、青岛志愿者协会、中国人民网、齐鲁晚报、青岛晚报、青岛早

报、青岛日报、半岛都市报、黄岛电视台、新黄岛市讯、以及全国各大网络等多次给与报道转载,在社会上引起了很好的反响。

事关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事关经济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山海情”救援联盟为加强应急救援工作,普及提高人民群众“自救互救”能力,在今后的工作中,队伍将不断探索新思路,新办法,进一步寻找差距,开拓创新,扎实工作,恪守 “体谅、忠诚、进取、友爱、适度、爱国”基本准则,倡导“彼此温暖、不离不弃”的人文理念,引领全体成员以弘扬“人道、博爱、奉献”的红十字精神,配合政府开展做好各项应急救援和志愿服务工作,为建设温馨、和谐的社会,奉献自己的青春、智慧和力量。

青岛市黄岛区“山海情”救援联盟 2014-7-2


相关内容

  • [朝花夕拾]阅读
  • <朝花夕拾>:温馨的回忆与理性的批判 [文常介绍][真题再现] [参考答案]朝花夕拾 [参考答案] 文学 拾思想革命周树人豫才绍兴狂人日记呐喊彷徨野草朝花夕阿Q正传 [文本剖析] [真题再现] 1.(2016年平谷一模)<朝花夕拾>中的许多句子蕴含着作者深厚的情感,需要认真品 ...

  • 2014从化事业单位时政热点:志合者,不以山海为远
  • 2014从化事业单位时政热点:志合者,不以山海为远 中国和新西兰虽远隔重洋,但关系亲密.中新关系全面发展,两国民众是最大受益者 前不久,国内热播的大型真人秀节目<爸爸去哪儿>播出了第二季收官之作.作为该节目唯一的海外取景拍摄地,"百分百纯净"的"长白云之乡& ...

  • 2014-2015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检测试卷九
  • 2014-2015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检测试卷九 一. 积累与运用(共20分) 1. 下列加点的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2分) A. 诘问(ji é ) 孤孀(g ū) 寒噤(j ìn ) 吊唁( yàn ) .... B. 霹雳( pì ) 触目伤怀(zh ù) 差使(ch āi ) 颓唐 ...

  • 幻想和现实之间的差距--八一八[山海经]里的那些怪人神兽
  • 作者:马红光2011发帖时间:2013-08-08 16:14:00 <山海经>对于喜欢玄幻的朋友来讲并不陌生,因为最近几年来,它俨然成了玄幻作品的重要灵感来源和素材宝库. 实际上,<山海经>所记载的,是几千年前的国土资源,包括山脉.河流以及依附于山脉的矿产.花草.树木.动物 ...

  • 2014假期旅行游记
  • 2014假期旅行游记 今年暑假我们全家一起去了山海关,奶奶家就在这里.我们打车到了奶奶的村子--北营子村.当我喊奶奶时,奶奶非常惊讶,因为我和奶奶有一年多没有见面了.在这一年里我变化了许多,奶奶已经认不出来我了.短暂的休息后,第二天早上我们带好食物和水就去不远处的角山长城了. 角山长城距古城山海关北 ...

  • 山海关说课
  • <山海关>说课材料 一. 说教材 (一) 教材地位 <山海关>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语文s版六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的一篇课文.这篇课文是一篇描写我国著名的古迹山海关的散文,抒发了作者对山海关的赞美之情. (二) 教学目标的确定 新课标对第三学段的阅读要求是: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默读有一 ...

  • 宿迁市2014年中考语文考试卷
  • 宿迁市2014年中考语文考试卷(有答案) 第一部分(20分) 一.语言积累与运用(20分) 1.读语段,给加点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出汉字(依次填写).(3分) 生命,是一树花开.或安静或热烈,或黯淡或绚( ) 烂,就在岁月的年轮中渐次厚重.那些天真的.跃动的,抑或深思的灵魂,就在繁华与喧xiāo( ) ...

  • 山海关教案
  • 课程名称:<山海关>教学设计 教学对象:六年级 教学目标: 1. 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文章所表达出的热爱祖国疆土.热爱中华民族的炽热 情怀. 2. 理解文章的行文思路,培养学生归纳概括的能力. 3. 结合课文内容,领会重点语句的含义及思想情感. 教学重点 1.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

  • 读[阿长与山海经]有感
  • 读<阿长与山海经>有感 今天,我看了鲁迅先生的一篇文章--<阿长与山海经>.我的心深深的触动了. 文章是讲述鲁迅先生与"阿长"的故事."阿长"就是"长妈妈"."长妈妈"是鲁迅先生家一哥做工的.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