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体育学
第一章 学校体育的历史沿革与思想演变(基本不考,可能有选择题) 1、1979年扬州会议
2、2001年,教育部印发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同时颁布了小学和初中各学科“课程标准”
3、2001年9月,各学科“课程标准”在部分学校开始实施。
4、2003年,颁布了《普通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次年在海南、广东、宁夏、山东四省全面进行试验。
第二章 学校体育与学生的全面发展(重点)
1、认识学生的心理发展
①、认知发展的特点:感知、注意、思维
②、情感和意志发展的特点:情感、意志
③、个性发展的特点:
2、学校体育对学生心理发展的作用
①、促进智力与能力的发展
②、调节情绪,缓解心理压力
③、有助于情感的发展
④、锻炼意志,增强进取心
⑤、培养与形成健康的个性
3、在学校体育中提高学生心理发展水平的基本要求
①、把心理发展渗透到学校各项体育活动中
②、激发运动动机,培养运动兴趣,养成体育锻炼的习惯
③、认识和尊重个性差异,发展学生个性
4、学校体育对提高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作用
①、有利于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提高社会交往能力
②、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及抵抗挫折的能力
③、有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体育道德规范及协作精神
④、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社会适应性
5、学校体育中加强学生社会适应能力培养的基本要求
①、营造民主的体育氛围,建立融洽的师生关系
②、优化学校体育环境,创造良好的体育锻炼空间
③、组织丰富多彩的课外体育活动,提高社会适应能力
④、广泛开展学校体育竞赛,培养竞争与协作意识
第三章 我国学校体育目的与目标(重点)
1、名词解释或者选择题
①、体育与健康课程:是一门以身体练习为主要手段,以增进学生健康为主要目的的必修课程。
②、课余体育训练:是利用课余时间,对部分在体育方面有一定的天赋或有某项运动特长的学生,以运动队、代表队、俱乐部等形式对他们进行较为系统的训练。
③、课余体育竞赛:是指充分利用课余时间,组织学生以运动项目、游戏活动、身体练
习为内容,根据正规的、简化的或自定的规则进行的个人或集体的体力、技艺和心理的相互比赛。
④、家庭体育:是学生在家庭中进行的、为了增进学生健康的各种各样体育和健康保健活动。
⑤、制定体育目标应考虑的几个因素:学生的需要;社会的需要;体育学科的功能与发展。
⑥、制定学校体育目标的四种倾向:“普遍性目标”取向;“行为目标”取向;“生成性目标”取向;“表现性目标”取向
⑦、实现我国学校体育目标的基本途径:体育与健康课;课外体育活动;其他体育健身活动
2、学校体育目标的概念:学校体育目标是指在一定活动空间和时期内学校体育实践所要达
到的预期结果,是学校体育目的的具体化。
3、体育课程目标的概念:学生通过体育课程的学习应达到的目标、领域目标、水平目标的
总成。
4、体育与健康课程领域目标
①、义务教育体育课程领域目标:运动参与目标;运动技能目标(是获得运动基础知识,学习和应用运动技能,安全地进行运动,获得野外活动的基本技能);身体健康目标;心理健康与社会适应目标
②、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领域目标:运动参与目标;运动技能领域目标;身体健康领域目标;心理健康与社会适应领域目标
5、课外体育目标:利用课余时间开展的巩固、提高与运用体育课所学习体育知识技能,丰
富课余文化生活,养成体育锻炼娱乐的习惯,提高终身体育的能力。
6、实现我国学校体育目标的基本要求:全面贯彻教育方针,面向全体学生;以整体观点开展学校体育工作;处理好继承与发展,学习与创新的关系;加强体育师资队伍建设;加强学校体育的教学、科学研究;要保证必要的物质条件;加强领导,科学管理
第四章 体育课程的学科基础与编制(基本不考)
1、选择题
体育课程的编制:体育课程设计阶段;体育课程实施阶段;体育课程评价阶段
第五章 体育课程的实施(基本不考)
1、选择题
体育课程实施的过程包括起始阶段,实施阶段,维持阶段或称制度化阶段
第六章 体育教学(重中之重)
1、体育教学的本质
体育教学是学校体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现学校体育目标的基本组成形式。体育教学是体育教师的教育学生的学的统一活动。(我国学者对体育教学的界定的观点:强调体育教学的双边性;强调体育教学的教育性;强调体育教学的技能练习)
2、体育教学过程的特点
①、身体直接参与
②、体力与智力活动结合
③、身体承受一定的运动负荷
3、体育教学目标
概念:是学生在体育教学的实际情境中预期产生的学习结果或学习活动预期要达到的标
准。
制定:(一)、制定体育教学目标的程序
①、分析教学对象;②分析体育教学内容;③编制体育教学目标
(二)、制定体育教学目标的基本要求
①、整体性;②、连续性;③、层次性
(三)、体育教学目标陈述
①、明确目标的行为主体是学生 ②、准确使用行为动词
③、规定学习条件 ④、说明预期结果
(四)、制定体育教学目标的注意事项
①、与体育课程目标相关 ②、有教育价值 ③、目标描述要准确
④、充分考虑学生的实际 ⑤、找到学生与内容的结合点
⑥、合理的目标分类 ⑦、及时调整
4、体育教学方法的概念:是在体育教学过程中,为实现教学目标,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学习
活动所采取的教与学方式的总称。
5、体育教学方法的选择
①、根据体育教学目标 ②、根据教材内容的特点
③、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 ④、根据教师的条件
6、体育教学方法的运用:整体性、启发性、灵活性
7、常用的体育教学方法
(一)语言法:是指在体育教学中,运用各种形式的语言,指导学生掌握学习内容,进行
练习的方法。
①、讲解:是教师给学生说明教学目标、动作(练习)名称、动作要领、动作方法、
规则与要求等,指导学生进行运动技能学习,掌握运动技能的方法。
在体育教学中,运用讲解法时应注意:要明确讲解的目的;讲解内容要正确,
符合学生的接受能力;讲解要生动形象,精简扼要;讲解要具有启发性;注意
讲解的时机与效果。
②、口令与指示;③、口头评价;④、口头汇报;⑤、默念与自我暗示
(二)直观法:指在体育教学中教师通过实际的演示或外力帮助,借助学生的视觉、听觉、
触觉、肌肉本体感觉器官来直接感知动作的方法。
①、动作示范:是教师或教师指定学生以具体动作为范例,使学生了解动作形象、
结构、要领的方法。
运用动作示范时应注意:要有明确的目的;示范要正确;正确选择动作示范的
位置与方式;示范与讲解有机结合。
②直观教具与模型演示;③采用多媒体技术;④助力与阻力;⑤定向与领先
(三)完整法与分解法
①、完整法:是指从动作开始到结束,不分部分与段落、完整地传授某种运动作的
方法。
运用完整法的几种常用方式:直接运用;强调重点;降低难度;改变练习的外
部条件。
②、分解法:是将完整的动作技术,合理地分解成几个部分与段落。,逐个进行教
授,最后完整教授动作技术的方法。
(四)预防与纠正错误法:是在动作技能教学过程中,针对学生形成与掌握运动动作中产
生的错误动作及其原因,采取有效地手段措施,防止出现和及
时纠正学生错误动作的方法。
①强化概念法;②转移法;③降低难度法;④信号提示法;⑤外力帮助法
(五)游戏与竞赛法:
①、游戏法:是在规则许可的范围内,充分发挥个人主动性和创造性,完成预定任
务的方法。
②、竞赛法:是在比赛的条件下,组织学生进行练习的方法。
8、现代体育教学方法
(一)自主学习法:(又叫主动性教学)是为了实现体育教学目标,在体育教师指导下,
学生根据自身条件和需要制定目标、选择内容、规划学习步骤,完成
学习目标的体育学习模式。
意义:有利于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激发学习体育的热情;有利于培养学生的体育
学习能力;有利于提高体育教学的学习效果。
特点:能动性;独立性;创造性。
步骤:自定目标;自主选择学习活动与学习方法;自主评价;自我调控。
(二)探究式学习法:是体育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在体育与健康学科领域或体育活
动过程中选择和确定研究主题,创设类似于研究的情境,通过学生
自主、独立地发现问题、实验、操作、调查、搜集与处理信息,表
达与交流等探索活动,获得体育知识、运动技能、情感与态度的发
展,特别是探索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发展的学习方式。
特点:问题性;实践性;参与性;开放性
注意事项:合理设置问题;鼓励学生积极探究;充分发挥小组的集体智慧;注意运
动技能学习的特点。
步骤:提出问题;分组讨论;验证方案;评价与提高
(三)发现时教学法:又称问题法,是从青少年好奇、好问、好动的心理特点出发,以发
展学生创造性思维为目标,以解决问题为中心,以结构化的教材为
内容,使学生通过再发现的步骤进行学习的一种教学方法。
教学步骤:①提出问题或创设问题的情境,使学生在这种情境中产生疑难和矛盾,
按照教师提出的要求带着问题去探索。②学生通过反复练习,掌握动作
技术的基本原理方法。③组织学生提出假设和通过实践进行验证,开展
讨论与争辩,对动作技术的原理方法和争论的问题作出的总结,得出共
同的结论。
注意问题:①教师善于提出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②要因势利导,运用已知,
探求未知;③要善于设问激疑,利用矛盾,启迪思维;④采取由简到繁,
由个别到一般,由具体到抽象,步步深入的方法;⑤要集中力量,突出
重点,突破难点,消除疑点;⑥要鼓励学生标新立异。
(四)合作学习法:是指学生在小组或团队中为了完成共同任务,有明确的责任分工的互
助性学习的形式。
特点:小组成员之间的正相互依赖;个人责任;社交技能;小组自评;混合编组 步骤:进行组内异质、组间同质的分组;制定合作学习小组的学习目标;选择学习
的具体课题,并进行组内分工;合作学习的具体实施;小组间的比较与评价;
学习效果的评价
(五)领会教学法:是在球类学习过程中,以学生的认知活动为主线,将指导学生领会球
类运动的特性与战术作为教学的重点,以便发展学生的认知经验,领
会球类运动规律的教学方法。
特点:体现现代球类运动特点;强调对战术的领会理解;注重决断能力的培养训练 步骤:项目介绍;比赛概述;战术意识培养;瞬间决断能力的培养;技巧演示;动
作完成。
9、体育教学组织形式:行政班;男女合班分组或单班男女分组;按兴趣爱好(选修项目)
分班;小班化教学
10、分组教学的基本形式:同质分组;异质分组
11、体育课组织与管理:学生学习体育动机的激发;体育课堂纪律的维持;
12、体育课程内容选编的基本要求:
①、符合体育与健康课程的要求 ②符合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和特征
③、具有实效性 ④、符合学生的运动兴趣 ⑤、具有科学性
13、水平教学计划的制定的基本要求:整体性;连贯性;灵活性
14、单元教学计划的制定
意义:单元教学计划是水平教学计划的细化;单元教学计划是制定课程计划的依据。
15、编写体育课教案设计应考虑的问题:
①、确定课的目标
②、根据单元教学计划的安排选定教学内容
③、选择恰当的教学方式和方法步骤
④、选择合理有效的教学组织及措施
⑤、对课中各种活动的时间进行恰当的安排和分配
⑥、教案力求简单明了
16、体育课程学习评价
理念:内容的全面性和可选择性;评价方法的选择上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实现评价
主体的多元性;关注学生的进步与发展
目的:了解学生的体育学习情况与表现,以及达到学习目标的程度;判断学生在体育学
习中存在的不足;为学生提供展示自己能力、水平、个性的机会;培养学生正确
认识和评价自己与他人的能力,达到自我教育和互相教育的效果。
内容:体能的评价;知识与技能的评价;学习态度的评价;情意表现与合作精神的评价;
健康行为的评价
实施:①、体育课程学习评价标准的实施(采用多元评价标准;提倡体育教师根据教学
实际制定相应的评价标准);
②、体育学习评价方法的实施(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相结合;终结性评价与过程
性评价相结合;绝对性评价与相对性评价相结合)
③、体育学习评价形式的实施
第七章 体育课程学习与指导(名词解释有几道,其他看看)
1、名词解释(至少有一个)
①、学习:是人类生活中普遍存在的现象。人们在对人类学习活动的研究过程中,将学
习分为广义学习和狭义学习。狭义学习是指在学校教育情境中,学生有目标、
有系统、有组织地掌握知识、形成技能、培养品德和发展能力的过程。
②、体育学习: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有系统地学习体育知
识、运动技能,形成运动技能,学习体育与健康知识,形成良好的运动和
生活习惯,增强体质,促进身体和心理健康、发展个性的过程,也是学生
获得体育运动经验,提高体育素养,规范和改善体育运动行为的过程。
③、体育学习策略的含义:是指学生在体育学习过程中,为了达到特定的学习目标,提
高学习效果,而主动采取的对学习活动进行自我调节和控制的一系列程
序、方法和技能。
2、体育学习的特征:在体育学习中,学生以学习和掌握间接经验为主;学生的体育学习是
在教师指导下进行的;体育学习主要是在从事身体练习的过程中进行;
在体育学习中学生承受一定的运动负荷;体育学习对学生良好情感和
品德的形成具有独到的作用。
3、体育学习策略
构成:体育学习的元认知策略;体育学习的认知策略;体育学习的运动技能形成策略;
体育学习的资源管理策略。
特点:指向性;调控性;操作性;灵活性;综合整体型
影响因素:内部因素①学生的年龄特征;②学生的智力水平;③学生的元认知发展水平;
④学生的动机水平;⑤学生已有的体育知识和动作技术基础
外部条件①体育教师因素;②体育学习内容的难度;③教学环境因素;
④学习时间和反馈调节
第八章 体育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其他看看)
1、体育课程资源:是体育课程设计、实施和评价等整个体育课程与教学过程中可资利用的
一切人力、物力以及自然资源的总和。
2、体育课程内容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①、竞技运动项目的开发与利用
②、民族民间体育活动的开发与利用
③、新兴运动项目的开发与利用
第九章 面向全体学生的课外体育活动(其他看看)
1、课外体育活动的概念和意义
概念:是在体育课程以外,以健身、保健、娱乐为目的的体育活动,以提高运动技术水
平为目的的课余体育训练,以及为丰富学生课余文化生活而举办的课余体育竞赛等的总称。
意义:有利于促进学生的成长发育,增进学生健康;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文化课的效率;
有利于学生巩固体育课上学到的有关体育与健康的基本知识、基本的运动技术和运动技能,提高运动技术水平。
学校体育学
第一章 学校体育的历史沿革与思想演变(基本不考,可能有选择题) 1、1979年扬州会议
2、2001年,教育部印发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同时颁布了小学和初中各学科“课程标准”
3、2001年9月,各学科“课程标准”在部分学校开始实施。
4、2003年,颁布了《普通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次年在海南、广东、宁夏、山东四省全面进行试验。
第二章 学校体育与学生的全面发展(重点)
1、认识学生的心理发展
①、认知发展的特点:感知、注意、思维
②、情感和意志发展的特点:情感、意志
③、个性发展的特点:
2、学校体育对学生心理发展的作用
①、促进智力与能力的发展
②、调节情绪,缓解心理压力
③、有助于情感的发展
④、锻炼意志,增强进取心
⑤、培养与形成健康的个性
3、在学校体育中提高学生心理发展水平的基本要求
①、把心理发展渗透到学校各项体育活动中
②、激发运动动机,培养运动兴趣,养成体育锻炼的习惯
③、认识和尊重个性差异,发展学生个性
4、学校体育对提高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作用
①、有利于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提高社会交往能力
②、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及抵抗挫折的能力
③、有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体育道德规范及协作精神
④、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社会适应性
5、学校体育中加强学生社会适应能力培养的基本要求
①、营造民主的体育氛围,建立融洽的师生关系
②、优化学校体育环境,创造良好的体育锻炼空间
③、组织丰富多彩的课外体育活动,提高社会适应能力
④、广泛开展学校体育竞赛,培养竞争与协作意识
第三章 我国学校体育目的与目标(重点)
1、名词解释或者选择题
①、体育与健康课程:是一门以身体练习为主要手段,以增进学生健康为主要目的的必修课程。
②、课余体育训练:是利用课余时间,对部分在体育方面有一定的天赋或有某项运动特长的学生,以运动队、代表队、俱乐部等形式对他们进行较为系统的训练。
③、课余体育竞赛:是指充分利用课余时间,组织学生以运动项目、游戏活动、身体练
习为内容,根据正规的、简化的或自定的规则进行的个人或集体的体力、技艺和心理的相互比赛。
④、家庭体育:是学生在家庭中进行的、为了增进学生健康的各种各样体育和健康保健活动。
⑤、制定体育目标应考虑的几个因素:学生的需要;社会的需要;体育学科的功能与发展。
⑥、制定学校体育目标的四种倾向:“普遍性目标”取向;“行为目标”取向;“生成性目标”取向;“表现性目标”取向
⑦、实现我国学校体育目标的基本途径:体育与健康课;课外体育活动;其他体育健身活动
2、学校体育目标的概念:学校体育目标是指在一定活动空间和时期内学校体育实践所要达
到的预期结果,是学校体育目的的具体化。
3、体育课程目标的概念:学生通过体育课程的学习应达到的目标、领域目标、水平目标的
总成。
4、体育与健康课程领域目标
①、义务教育体育课程领域目标:运动参与目标;运动技能目标(是获得运动基础知识,学习和应用运动技能,安全地进行运动,获得野外活动的基本技能);身体健康目标;心理健康与社会适应目标
②、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领域目标:运动参与目标;运动技能领域目标;身体健康领域目标;心理健康与社会适应领域目标
5、课外体育目标:利用课余时间开展的巩固、提高与运用体育课所学习体育知识技能,丰
富课余文化生活,养成体育锻炼娱乐的习惯,提高终身体育的能力。
6、实现我国学校体育目标的基本要求:全面贯彻教育方针,面向全体学生;以整体观点开展学校体育工作;处理好继承与发展,学习与创新的关系;加强体育师资队伍建设;加强学校体育的教学、科学研究;要保证必要的物质条件;加强领导,科学管理
第四章 体育课程的学科基础与编制(基本不考)
1、选择题
体育课程的编制:体育课程设计阶段;体育课程实施阶段;体育课程评价阶段
第五章 体育课程的实施(基本不考)
1、选择题
体育课程实施的过程包括起始阶段,实施阶段,维持阶段或称制度化阶段
第六章 体育教学(重中之重)
1、体育教学的本质
体育教学是学校体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现学校体育目标的基本组成形式。体育教学是体育教师的教育学生的学的统一活动。(我国学者对体育教学的界定的观点:强调体育教学的双边性;强调体育教学的教育性;强调体育教学的技能练习)
2、体育教学过程的特点
①、身体直接参与
②、体力与智力活动结合
③、身体承受一定的运动负荷
3、体育教学目标
概念:是学生在体育教学的实际情境中预期产生的学习结果或学习活动预期要达到的标
准。
制定:(一)、制定体育教学目标的程序
①、分析教学对象;②分析体育教学内容;③编制体育教学目标
(二)、制定体育教学目标的基本要求
①、整体性;②、连续性;③、层次性
(三)、体育教学目标陈述
①、明确目标的行为主体是学生 ②、准确使用行为动词
③、规定学习条件 ④、说明预期结果
(四)、制定体育教学目标的注意事项
①、与体育课程目标相关 ②、有教育价值 ③、目标描述要准确
④、充分考虑学生的实际 ⑤、找到学生与内容的结合点
⑥、合理的目标分类 ⑦、及时调整
4、体育教学方法的概念:是在体育教学过程中,为实现教学目标,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学习
活动所采取的教与学方式的总称。
5、体育教学方法的选择
①、根据体育教学目标 ②、根据教材内容的特点
③、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 ④、根据教师的条件
6、体育教学方法的运用:整体性、启发性、灵活性
7、常用的体育教学方法
(一)语言法:是指在体育教学中,运用各种形式的语言,指导学生掌握学习内容,进行
练习的方法。
①、讲解:是教师给学生说明教学目标、动作(练习)名称、动作要领、动作方法、
规则与要求等,指导学生进行运动技能学习,掌握运动技能的方法。
在体育教学中,运用讲解法时应注意:要明确讲解的目的;讲解内容要正确,
符合学生的接受能力;讲解要生动形象,精简扼要;讲解要具有启发性;注意
讲解的时机与效果。
②、口令与指示;③、口头评价;④、口头汇报;⑤、默念与自我暗示
(二)直观法:指在体育教学中教师通过实际的演示或外力帮助,借助学生的视觉、听觉、
触觉、肌肉本体感觉器官来直接感知动作的方法。
①、动作示范:是教师或教师指定学生以具体动作为范例,使学生了解动作形象、
结构、要领的方法。
运用动作示范时应注意:要有明确的目的;示范要正确;正确选择动作示范的
位置与方式;示范与讲解有机结合。
②直观教具与模型演示;③采用多媒体技术;④助力与阻力;⑤定向与领先
(三)完整法与分解法
①、完整法:是指从动作开始到结束,不分部分与段落、完整地传授某种运动作的
方法。
运用完整法的几种常用方式:直接运用;强调重点;降低难度;改变练习的外
部条件。
②、分解法:是将完整的动作技术,合理地分解成几个部分与段落。,逐个进行教
授,最后完整教授动作技术的方法。
(四)预防与纠正错误法:是在动作技能教学过程中,针对学生形成与掌握运动动作中产
生的错误动作及其原因,采取有效地手段措施,防止出现和及
时纠正学生错误动作的方法。
①强化概念法;②转移法;③降低难度法;④信号提示法;⑤外力帮助法
(五)游戏与竞赛法:
①、游戏法:是在规则许可的范围内,充分发挥个人主动性和创造性,完成预定任
务的方法。
②、竞赛法:是在比赛的条件下,组织学生进行练习的方法。
8、现代体育教学方法
(一)自主学习法:(又叫主动性教学)是为了实现体育教学目标,在体育教师指导下,
学生根据自身条件和需要制定目标、选择内容、规划学习步骤,完成
学习目标的体育学习模式。
意义:有利于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激发学习体育的热情;有利于培养学生的体育
学习能力;有利于提高体育教学的学习效果。
特点:能动性;独立性;创造性。
步骤:自定目标;自主选择学习活动与学习方法;自主评价;自我调控。
(二)探究式学习法:是体育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在体育与健康学科领域或体育活
动过程中选择和确定研究主题,创设类似于研究的情境,通过学生
自主、独立地发现问题、实验、操作、调查、搜集与处理信息,表
达与交流等探索活动,获得体育知识、运动技能、情感与态度的发
展,特别是探索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发展的学习方式。
特点:问题性;实践性;参与性;开放性
注意事项:合理设置问题;鼓励学生积极探究;充分发挥小组的集体智慧;注意运
动技能学习的特点。
步骤:提出问题;分组讨论;验证方案;评价与提高
(三)发现时教学法:又称问题法,是从青少年好奇、好问、好动的心理特点出发,以发
展学生创造性思维为目标,以解决问题为中心,以结构化的教材为
内容,使学生通过再发现的步骤进行学习的一种教学方法。
教学步骤:①提出问题或创设问题的情境,使学生在这种情境中产生疑难和矛盾,
按照教师提出的要求带着问题去探索。②学生通过反复练习,掌握动作
技术的基本原理方法。③组织学生提出假设和通过实践进行验证,开展
讨论与争辩,对动作技术的原理方法和争论的问题作出的总结,得出共
同的结论。
注意问题:①教师善于提出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②要因势利导,运用已知,
探求未知;③要善于设问激疑,利用矛盾,启迪思维;④采取由简到繁,
由个别到一般,由具体到抽象,步步深入的方法;⑤要集中力量,突出
重点,突破难点,消除疑点;⑥要鼓励学生标新立异。
(四)合作学习法:是指学生在小组或团队中为了完成共同任务,有明确的责任分工的互
助性学习的形式。
特点:小组成员之间的正相互依赖;个人责任;社交技能;小组自评;混合编组 步骤:进行组内异质、组间同质的分组;制定合作学习小组的学习目标;选择学习
的具体课题,并进行组内分工;合作学习的具体实施;小组间的比较与评价;
学习效果的评价
(五)领会教学法:是在球类学习过程中,以学生的认知活动为主线,将指导学生领会球
类运动的特性与战术作为教学的重点,以便发展学生的认知经验,领
会球类运动规律的教学方法。
特点:体现现代球类运动特点;强调对战术的领会理解;注重决断能力的培养训练 步骤:项目介绍;比赛概述;战术意识培养;瞬间决断能力的培养;技巧演示;动
作完成。
9、体育教学组织形式:行政班;男女合班分组或单班男女分组;按兴趣爱好(选修项目)
分班;小班化教学
10、分组教学的基本形式:同质分组;异质分组
11、体育课组织与管理:学生学习体育动机的激发;体育课堂纪律的维持;
12、体育课程内容选编的基本要求:
①、符合体育与健康课程的要求 ②符合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和特征
③、具有实效性 ④、符合学生的运动兴趣 ⑤、具有科学性
13、水平教学计划的制定的基本要求:整体性;连贯性;灵活性
14、单元教学计划的制定
意义:单元教学计划是水平教学计划的细化;单元教学计划是制定课程计划的依据。
15、编写体育课教案设计应考虑的问题:
①、确定课的目标
②、根据单元教学计划的安排选定教学内容
③、选择恰当的教学方式和方法步骤
④、选择合理有效的教学组织及措施
⑤、对课中各种活动的时间进行恰当的安排和分配
⑥、教案力求简单明了
16、体育课程学习评价
理念:内容的全面性和可选择性;评价方法的选择上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实现评价
主体的多元性;关注学生的进步与发展
目的:了解学生的体育学习情况与表现,以及达到学习目标的程度;判断学生在体育学
习中存在的不足;为学生提供展示自己能力、水平、个性的机会;培养学生正确
认识和评价自己与他人的能力,达到自我教育和互相教育的效果。
内容:体能的评价;知识与技能的评价;学习态度的评价;情意表现与合作精神的评价;
健康行为的评价
实施:①、体育课程学习评价标准的实施(采用多元评价标准;提倡体育教师根据教学
实际制定相应的评价标准);
②、体育学习评价方法的实施(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相结合;终结性评价与过程
性评价相结合;绝对性评价与相对性评价相结合)
③、体育学习评价形式的实施
第七章 体育课程学习与指导(名词解释有几道,其他看看)
1、名词解释(至少有一个)
①、学习:是人类生活中普遍存在的现象。人们在对人类学习活动的研究过程中,将学
习分为广义学习和狭义学习。狭义学习是指在学校教育情境中,学生有目标、
有系统、有组织地掌握知识、形成技能、培养品德和发展能力的过程。
②、体育学习: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有系统地学习体育知
识、运动技能,形成运动技能,学习体育与健康知识,形成良好的运动和
生活习惯,增强体质,促进身体和心理健康、发展个性的过程,也是学生
获得体育运动经验,提高体育素养,规范和改善体育运动行为的过程。
③、体育学习策略的含义:是指学生在体育学习过程中,为了达到特定的学习目标,提
高学习效果,而主动采取的对学习活动进行自我调节和控制的一系列程
序、方法和技能。
2、体育学习的特征:在体育学习中,学生以学习和掌握间接经验为主;学生的体育学习是
在教师指导下进行的;体育学习主要是在从事身体练习的过程中进行;
在体育学习中学生承受一定的运动负荷;体育学习对学生良好情感和
品德的形成具有独到的作用。
3、体育学习策略
构成:体育学习的元认知策略;体育学习的认知策略;体育学习的运动技能形成策略;
体育学习的资源管理策略。
特点:指向性;调控性;操作性;灵活性;综合整体型
影响因素:内部因素①学生的年龄特征;②学生的智力水平;③学生的元认知发展水平;
④学生的动机水平;⑤学生已有的体育知识和动作技术基础
外部条件①体育教师因素;②体育学习内容的难度;③教学环境因素;
④学习时间和反馈调节
第八章 体育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其他看看)
1、体育课程资源:是体育课程设计、实施和评价等整个体育课程与教学过程中可资利用的
一切人力、物力以及自然资源的总和。
2、体育课程内容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①、竞技运动项目的开发与利用
②、民族民间体育活动的开发与利用
③、新兴运动项目的开发与利用
第九章 面向全体学生的课外体育活动(其他看看)
1、课外体育活动的概念和意义
概念:是在体育课程以外,以健身、保健、娱乐为目的的体育活动,以提高运动技术水
平为目的的课余体育训练,以及为丰富学生课余文化生活而举办的课余体育竞赛等的总称。
意义:有利于促进学生的成长发育,增进学生健康;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文化课的效率;
有利于学生巩固体育课上学到的有关体育与健康的基本知识、基本的运动技术和运动技能,提高运动技术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