闲暇之余教女儿学习

闲暇之余教女儿学习《弟子规》感受颇深,由此联想到我的班级管理。《弟子规》全文仅仅1080个字, 言简意赅,是清朝康熙年间秀才李毓秀所作,后经也是清朝的贾存仁先生修订改编,列举出为人弟子在家、出外,待人接物,求学应有的礼仪与规范,意义深远。

“教学做合一”是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的方法论,也是他的教学论。其含义极其丰富。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首先,“它是生活的说明。”陶行知说:“教学做是一件事,不是三件事。我们要在做上教,在做上学。”“从先生对学生的关系说,做便是教;从学生对先生的关系说,做便是学。学生拿做来教,乃是真理;学生拿做来学,方是实学。”“从广义的教育观点看,先生和学生并没有严格的区别。……会的教人,不会的跟人学,是我们不知不觉中天天有的现象。《弟子规》中讲得非常周全,如果能以此为准绳,践行《弟子规》中的行为规范,学生定能将人生中重要的道理铭记在心,更容易培养出高尚、健全的人格和健康的心理,学习生活中就会有更好的领悟能力、学习能力、人生就会有更大的成就。

如何树立班主任的威信呢?《弟子规》给出的答案是“势服人,心不然;理服人,方无言”;以德服人。

首先,以身作则,表里如一,用榜样去规范学生。

古代的大教育家孔子说过: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这句话的意思是说正人先正身。教育区别于其它劳动的一个特征就是它的示范性。学生“听其言,观其行”,教师在进行教育过程中时时处处事事都应以高度负责的态度来对待自己的言行,做到以身立教,言传身教,成为学生的榜样。所以,在管理过程中班主任就可以和学生一起学习《弟子规》,给学生讲《弟子规》故事和生活中的故事,学生就会效法好人,做出好事。

学校的各项教育和教学活动,都是师生共同参与的,无论课上课下,班主任都同本班学生朝夕相处,一言一行都会影响学生。学生模仿力强,可塑性大,随时随地都在用自己那两只敏感的眼睛观察着班主任,视为认识活动的一个组成部分。通过这种每日每时的现实关系,耳濡目染,潜移默化,学生就会在这方面或那方面趋向于班主任。这种影响在塑造青少年灵魂中是其他方面的影响所难以比拟的,也是其他任何手段代替不了的,因而这是一种最现实、最生动,也是最有成效的教育手段。要求学生勤奋学习,班主任就应该是个好学不倦的人;要求学生正直善良,班主任就应该是个品德高尚的人,要求学生志向远大,班主任就应该是个在平凡岗位上不甘于平凡、自强不息的人。

完全可以说,教育者的人格是教育事业中的一切,没有教师给学生的个人的直接影响,深入到学生性格中的真正教育是不可能有的。因此,对教师品德言行的示范作用必须高度重视,每个教师都应当加强自身的修养,以一个相对完整的形象出现在学生面前。出于教育的需要,班主任应当既重言传又重身教,言行一致,表里如一,光明磊落,坦白无私。

班主任对自己要有严格的要求,敢于坚持真理,修正错误;能够正视自己的弱点,不隐瞒自己的失误,接受学生监督;能够运用正确的教育对策,有效地处理班级的各种问题,经过长期实践而形成自己的教育风格。这种无声胜有声的教育,对学生能产生最直观、最直接的影响。

其次,用真诚和爱心去打动学生。

《弟子规》中的“凡是人, 皆须爱, 天同覆 ,地同载”让我们明白作为一名教师、一名班主任,首先应该爱学生。一位好的班主任,应具备正确的教师职业价值观,要把爱心献给每一位学生,无论他是出生于什么家庭,无论他是品学兼优的好学生或是令人头疼的后进生,均应一视同仁,让老师的行为使《弟子规》经典变成学生自己的血肉灵动。

“爱的力量是无穷的”。班主任在工作中要以“严父、慈母、朋友”三重角色出现。学生在师爱的沐浴下轻松快乐地学习、生活。爱要充分体现在学生的一切学习、生活之中。即使他们违反了纪律,老师严厉批评时,也要动之以情,晓之以理,更要让他明白:老师是关心你、爱护你的,是为你着想才如此严格要求。这样,在“严师”面前,学生就不会产生逆反心理。正是老师的爱才使得这“良药”不苦口,“忠言”不逆耳。

教育若缺乏情感就会成为无水之池,情感应成为教育和受教育之间的纽带和催化剂。苏霍姆林斯基说:“教师技巧的全部奥秘,就在于如何爱学生。”可见,爱是教师教育学生的前提,是教师的一种教育能力。尊重信任,以理服人,以情感人,一视同仁,爱中有严,正是班主任在教学实践中实施爱的情感的信念。

班主任应注意增进师生之间的如下方面的感情:学生与班主任之间的一种依恋性情感叫亲近感。学生感到班主任可亲可近,才会敞开心扉,畅所欲言,班主任也才能了解学生,了解班集体;班主任同学生之间的一种互相体谅,互相支持,互相领会的情感叫理解感。班主任对学生要以诚相见,与人为善,不能用成人的思想感情去理解学生,不能用成人的标准去要求学生。要设身处地地为学生着想,不论是批评还是表扬都要力求恰如其分,富有教育力量。对学生寄予希望,从而使学生激发出前进的力量的情感叫期待感。学生的任何进步,都与自己的期望值有关。班主任可以不必借助语言或文字,而以眼神、笑貌、语调,接触的方式和态度,就可将自己暗含期待的感情微妙地传递给学生,使这些学生更加自尊、自信、自爱、自强,奋发向上,智力、情感、个性都将得到发展。比如我班王小山同学刚入学时,毛病甚多:既不爱劳动也不爱学习,大扫除即逃跑,作业不写,我当即找其谈心,像两个好朋友一样从生活谈到学习,从习惯谈到爱好,在谈的很投机的情况下我适时的做起了思想工作,在未进行任何批评的情况下,使其认识到错误,保证以后改好,我鼓励他说,“过能改、归于无”,老师期望一个全新的朋友能在不久的将来站在老师的面前。

最后,《弟子规》要落实在学生的日常生活、学习中。新学期的开始,我同步启动了“另一个开始”——即《弟子规》的学习与践行。为了从根本上提高学生的道德修养,我以《弟子规》为范本,精心设计安排,抓住学校“尊师重教”、“创建文明班级”等主题教育,选择“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父母教、须敬听;父母责、须顺承”“凡出言、信为先;诈与妄、奚可焉”“奸巧语、秽污词;市井气、切戒之”“见人善、即思行;纵去远、以渐跻;见人恶、即内省;有则改、无加警”“读书法、有三到;心跟口、信皆要”“勿自暴、勿自弃;圣与贤、可驯致”等精辟警示语装裱上墙;面对转瞬即逝的时间,见缝插针,组织安排《弟子规》全文读诵、条文讲解、开展弟子规系列主体班会等等。

爱是教师教育学生的前提, 是教师的一种教育能力。在《弟子规》的指引下,尊重信任, 以理服人, 以情感人, 一视同仁, 爱中有严, 相信我们的班级工作会做的更好。

闲暇之余教女儿学习《弟子规》感受颇深,由此联想到我的班级管理。《弟子规》全文仅仅1080个字, 言简意赅,是清朝康熙年间秀才李毓秀所作,后经也是清朝的贾存仁先生修订改编,列举出为人弟子在家、出外,待人接物,求学应有的礼仪与规范,意义深远。

“教学做合一”是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的方法论,也是他的教学论。其含义极其丰富。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首先,“它是生活的说明。”陶行知说:“教学做是一件事,不是三件事。我们要在做上教,在做上学。”“从先生对学生的关系说,做便是教;从学生对先生的关系说,做便是学。学生拿做来教,乃是真理;学生拿做来学,方是实学。”“从广义的教育观点看,先生和学生并没有严格的区别。……会的教人,不会的跟人学,是我们不知不觉中天天有的现象。《弟子规》中讲得非常周全,如果能以此为准绳,践行《弟子规》中的行为规范,学生定能将人生中重要的道理铭记在心,更容易培养出高尚、健全的人格和健康的心理,学习生活中就会有更好的领悟能力、学习能力、人生就会有更大的成就。

如何树立班主任的威信呢?《弟子规》给出的答案是“势服人,心不然;理服人,方无言”;以德服人。

首先,以身作则,表里如一,用榜样去规范学生。

古代的大教育家孔子说过: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这句话的意思是说正人先正身。教育区别于其它劳动的一个特征就是它的示范性。学生“听其言,观其行”,教师在进行教育过程中时时处处事事都应以高度负责的态度来对待自己的言行,做到以身立教,言传身教,成为学生的榜样。所以,在管理过程中班主任就可以和学生一起学习《弟子规》,给学生讲《弟子规》故事和生活中的故事,学生就会效法好人,做出好事。

学校的各项教育和教学活动,都是师生共同参与的,无论课上课下,班主任都同本班学生朝夕相处,一言一行都会影响学生。学生模仿力强,可塑性大,随时随地都在用自己那两只敏感的眼睛观察着班主任,视为认识活动的一个组成部分。通过这种每日每时的现实关系,耳濡目染,潜移默化,学生就会在这方面或那方面趋向于班主任。这种影响在塑造青少年灵魂中是其他方面的影响所难以比拟的,也是其他任何手段代替不了的,因而这是一种最现实、最生动,也是最有成效的教育手段。要求学生勤奋学习,班主任就应该是个好学不倦的人;要求学生正直善良,班主任就应该是个品德高尚的人,要求学生志向远大,班主任就应该是个在平凡岗位上不甘于平凡、自强不息的人。

完全可以说,教育者的人格是教育事业中的一切,没有教师给学生的个人的直接影响,深入到学生性格中的真正教育是不可能有的。因此,对教师品德言行的示范作用必须高度重视,每个教师都应当加强自身的修养,以一个相对完整的形象出现在学生面前。出于教育的需要,班主任应当既重言传又重身教,言行一致,表里如一,光明磊落,坦白无私。

班主任对自己要有严格的要求,敢于坚持真理,修正错误;能够正视自己的弱点,不隐瞒自己的失误,接受学生监督;能够运用正确的教育对策,有效地处理班级的各种问题,经过长期实践而形成自己的教育风格。这种无声胜有声的教育,对学生能产生最直观、最直接的影响。

其次,用真诚和爱心去打动学生。

《弟子规》中的“凡是人, 皆须爱, 天同覆 ,地同载”让我们明白作为一名教师、一名班主任,首先应该爱学生。一位好的班主任,应具备正确的教师职业价值观,要把爱心献给每一位学生,无论他是出生于什么家庭,无论他是品学兼优的好学生或是令人头疼的后进生,均应一视同仁,让老师的行为使《弟子规》经典变成学生自己的血肉灵动。

“爱的力量是无穷的”。班主任在工作中要以“严父、慈母、朋友”三重角色出现。学生在师爱的沐浴下轻松快乐地学习、生活。爱要充分体现在学生的一切学习、生活之中。即使他们违反了纪律,老师严厉批评时,也要动之以情,晓之以理,更要让他明白:老师是关心你、爱护你的,是为你着想才如此严格要求。这样,在“严师”面前,学生就不会产生逆反心理。正是老师的爱才使得这“良药”不苦口,“忠言”不逆耳。

教育若缺乏情感就会成为无水之池,情感应成为教育和受教育之间的纽带和催化剂。苏霍姆林斯基说:“教师技巧的全部奥秘,就在于如何爱学生。”可见,爱是教师教育学生的前提,是教师的一种教育能力。尊重信任,以理服人,以情感人,一视同仁,爱中有严,正是班主任在教学实践中实施爱的情感的信念。

班主任应注意增进师生之间的如下方面的感情:学生与班主任之间的一种依恋性情感叫亲近感。学生感到班主任可亲可近,才会敞开心扉,畅所欲言,班主任也才能了解学生,了解班集体;班主任同学生之间的一种互相体谅,互相支持,互相领会的情感叫理解感。班主任对学生要以诚相见,与人为善,不能用成人的思想感情去理解学生,不能用成人的标准去要求学生。要设身处地地为学生着想,不论是批评还是表扬都要力求恰如其分,富有教育力量。对学生寄予希望,从而使学生激发出前进的力量的情感叫期待感。学生的任何进步,都与自己的期望值有关。班主任可以不必借助语言或文字,而以眼神、笑貌、语调,接触的方式和态度,就可将自己暗含期待的感情微妙地传递给学生,使这些学生更加自尊、自信、自爱、自强,奋发向上,智力、情感、个性都将得到发展。比如我班王小山同学刚入学时,毛病甚多:既不爱劳动也不爱学习,大扫除即逃跑,作业不写,我当即找其谈心,像两个好朋友一样从生活谈到学习,从习惯谈到爱好,在谈的很投机的情况下我适时的做起了思想工作,在未进行任何批评的情况下,使其认识到错误,保证以后改好,我鼓励他说,“过能改、归于无”,老师期望一个全新的朋友能在不久的将来站在老师的面前。

最后,《弟子规》要落实在学生的日常生活、学习中。新学期的开始,我同步启动了“另一个开始”——即《弟子规》的学习与践行。为了从根本上提高学生的道德修养,我以《弟子规》为范本,精心设计安排,抓住学校“尊师重教”、“创建文明班级”等主题教育,选择“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父母教、须敬听;父母责、须顺承”“凡出言、信为先;诈与妄、奚可焉”“奸巧语、秽污词;市井气、切戒之”“见人善、即思行;纵去远、以渐跻;见人恶、即内省;有则改、无加警”“读书法、有三到;心跟口、信皆要”“勿自暴、勿自弃;圣与贤、可驯致”等精辟警示语装裱上墙;面对转瞬即逝的时间,见缝插针,组织安排《弟子规》全文读诵、条文讲解、开展弟子规系列主体班会等等。

爱是教师教育学生的前提, 是教师的一种教育能力。在《弟子规》的指引下,尊重信任, 以理服人, 以情感人, 一视同仁, 爱中有严, 相信我们的班级工作会做的更好。


相关内容

  • 说说女儿高考作文满分的成因
  • 缘来如此 --说说女儿孟安然高考作文满分的成因 <朽叶的栀子花>获2014年高考作文满分,一时间,熟悉和不熟悉的小城人微信.博文纷纷传阅,津津乐道.友人纷至来电,祝福祝贺,争借孩子高中阶段作文手稿,探寻孩子作文高分秘笈,<盐城晚报>.<东方生活报>记者就此专访了孩 ...

  • 家里养着月亮
  • (五)阅读<家里养月亮>,完成19-23题(18分) 家里养月亮   姜仲华 ①正在专心上网,突然屏幕漆黑,我陷入无边的黑暗.阳台上传来小女儿的尖叫.停电了.别的楼上都黑洞洞的.我慢慢摸索着找打火机,心想,好好的怎么就停电呢?真烦人! ②忽听女儿惊喜地喊:"爸爸,快来!&quo ...

  • 2017年高考作文审题训练
  • 2017年高考作文审题训练 1.潍坊二模: 一条瀑布,有的水草经不住冲击,被水流裹挟而下:有的水草顺势而倒,仅仅留下一些绿壁:有的水草则用力扎根,在潜流中生长起来. 观点:顺势而倒与扎根生长:人生不要盲从,要自主自立:勿盲从,当自主:勿流俗,勿盲从,要独立思考: 2.潍坊一模: 哥伦比亚大学的中国留 ...

  • 2017年4月底前全国各地最新作文及其立意
  • 2017年4月底前全国各地最新作文及其立意 1. (潍坊二模) 一条瀑布,有的水草经不住冲击,被水流裹挟而下:有的水草顺势而倒,仅仅留下一些绿壁:有的水草则用力扎根,在潜流中生长起来. 观点:顺势而倒与扎根生长:人生不要盲从,要自主自立:勿盲从,当自主:勿流俗,勿盲从,要独立思考: 2.(潍坊一模) ...

  • 子女教育心得
  • 孩子,是每一位父母心中的宝贝,我们都盼望着她们茁壮地成长,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除了老师之外,父母也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同样至关重要. 女儿今年6周岁半,刚上小学一年级,在教育孩子成长的过程中,我最深的体会是: 一.温馨.和睦的家庭环境是孩子健康成长的源泉 家是孩子们主要的活动场所,家 ...

  • 子女教育心得一
  • 篇一:子女教育心得 孩子,是每一位父母心中的宝贝,我们都盼望着她们茁壮地成长,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除了老师之外,父母也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同样至关重要. 女儿今年6周岁半,刚上小学一年级,在教育孩子成长的过程中,我最深的体会是: 一.温馨.和睦的家庭环境是孩子健康成长的源泉 家是孩子 ...

  • 四(2)班家长读书征文
  • 同读书,共成长 泰兴市襟江小学佳源分校四(2)班 顾 娟 毛主席曾说:饭可以一日不吃,书不可一日不读.我也一直认为,在一个充满积极向上,乐于学习,与书为伴的家庭环境中,孩子是快乐,健康.自立.博学的.可以设想一下:一个从小泡在书堆里的孩子,一个从小就经常目睹大人津津有味读书的孩子,一个甚至天天把书当 ...

  • 倾听祖父母的心里话
  • 或许是年轻的父母们更擅长利用网络媒体等传播途径来表达心声,或许是年轻人没有老人那么沉得住气,所以在谈到隔代育儿时,我们听到更多的都是父母们的烦恼.委屈和抱怨.如果我们静下心来听听祖父母们的心声,他们应该也有一肚子的苦水.困惑和思考往外倾诉--在这场关乎亲情的家庭事务中,没有不可原谅的对与错,考量的只 ...

  • 孩子阅读兴趣培养之我见--家长会发言稿
  • 尊敬的老师,各位家长: 大家好!我是张佳囡妈妈.很高兴今天又一次站在这里,与大家共同探讨孩子教育问题.首先感谢班主任曹老师给予我这么好的机会.借此机会,对各位老师的辛勤教育表示衷心的感谢.下面,我就培养孩子的阅读兴趣谈谈自己的体会. "书中自有黄金屋",这是被无数人印证的道理,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