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陀所觉悟到的真理:苦是什么.苦是如何产生与如何来根除它?

导读

佛陀总是教导我们深入产生苦的最初源头处。苦的产生是因为贪爱与嗔恨的反应。我们必须找到贪爱与嗔恨的源头,并且在这个层次来改变行为模式。

你们大家聚集在这里,为的是要了解什么是内观? 以及内观如何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来帮助我们;帮助我们从自身的痛苦中脱离出来-从生死之苦当中解脱。每个人都渴望能脱离痛苦,过着平安与和谐的生活,我们纯然不知该如何来达成这个目的。这就是希达多?乔达摩所觉悟到的真理:苦是什么、苦是如何产生与如何来根除它。

过去曾有许多禅修的技巧流行着,现今仍然如此。乔达摩菩萨曾经学习过当时的每一种禅修技巧,但是这些技巧都无法令他满足-因为他发现这些技巧无法帮助他完全的解脱痛苦。于是他开始亲自来探究。经由他亲身的经验,发现了内观这个技巧,可以完全地根除他生命中的痛苦,并且成为一个全然觉悟的人。

有许多的技巧可以暂时减轻痛苦;当你变得痛苦时,你将注意力分散到其他事物上,然后你觉得自己已经从痛苦中脱离出来,但这却并不是真正的解除痛苦。

当生活中遭遇到你所不想要的事物时,你变得焦躁不安。而你也不能忍受这样的痛苦,总是想脱逃。于是你去看电影、看戏剧或是纵情于其他的感官享乐;你也可能去喝酒,或做任何其他类似的事情。而所有这些行为都只是逃避痛苦而已,逃避从来不会是问题的解答,其实只会使痛苦更增加。

佛陀觉悟到人必须面对实相—面对问题时不逃避。佛陀发觉到当时所有的禅修方法都只是将心的注意力由痛苦转移到其他的事物上,而事实上也只有一小部分的心能被转移开;在心的底层仍然会不停的反应,依然持续造作出贪嗔痴的业行(sa?khāra),并且在心的最深层处继续受苦。禅修的对象不应该是想像的物体,应该是真实的-如其本然的真实(reality as it is)。一个人必须在当下自身的身心结构之内所经验到的实相上来用功。

在修习内观时,我们必须探索自身之内,物质层面与精神层面的实相;这两者的聚集使一个人产生“我”和“我的”的概念。然后这个人便对此心物结构产生极度的执取,并造成痛苦。要践履佛陀之道,我们就必须观察心与物的实相;禅修者经由直接去体验心物结构的本质,而产生了智慧。

智慧可以区分为三种:从听闻他人而得来的智慧(闻慧)、从理智的分析而得到的智慧(思慧)、由个人直接的体验而得到的智慧(修慧)。在佛陀之前,甚至是在佛陀的时代,也有人教导道德的生活(戒);教导如何训练心的专注(定);也有人教导智慧(慧)。但是他们所教导的智慧只是闻慧与思慧,并不是经由个人的亲身体验而得到的智慧(修慧)。佛陀发觉到人们总是玩着智识上或是信仰上的游戏,但是除非人们能够亲自体验到真理,并且由亲身的经验来开展智慧,否则是无法真正的解脱的。内观就是亲自体证智慧。人们可以听演讲,读经典,或是以理智来了解佛陀的教导;人们或许会因而深深的感动,但是这并不是直接体验的智慧。

心与物的整个范围—六种感官(六根)与对应的六种对象(六尘)—都有无常(anicca),苦(dukkha) 与无我(anattā)的基本特质。佛陀要我们在自身之内去体验这个实相,为了探索自身架构内的实相,佛陀指出了两个范畴,ㄧ是物质结构:就是我们的身体,肉体的结构。另一个范畴是有四种要素的心理结构:意识(识)、知觉(想)、心的感受(受)与心的反应(行)。佛陀要我们来探索这两个领域,也就是观察身(kāyānupassanā) 与观察心(cittānupassanā)。

如果你没有感受,你就无法以直接的经验来观察身。身体内必定发生了些什么事情,然后你觉察到了,然后你了解到了,这时你才可以说“是的,我已经修习了观身念住(kāyānupassanā) ”;你必须感受到身体的感受,这就是观受念住(vedanānupassanā)—观察身体的感受。

观心念住(Cittānupassanā)也是同样的道理。除非心里发生了些什么事情,否则你是无法直接经验到心的。无论在心里升起的是什么,这就是法(Dhamma)–心理的内容,因此观法念住(dhammānupassanā)–观察心理的内容,对于观心念住(cittānupassanā)而言是必须的。

这便是佛陀如何区分这四种修行;观身念住(kāyānupassanā)与观受念住(vedanānupassanā)是属于身的结构,而观心念住(cittānupassanā)与观法念住(dhammānupassanā)是属于心的结构。所以你可以藉由个人的经验来了解身与心是如何的相互关联。若是没有直接的经验,就去相信自己已经了解了身与心,这是一种自欺。唯有直接的经验可以帮助我们了解身心的实相;这就是内观法开始帮助我们之处。

在这里简介我们是如何来练习内观。我们先开始练习观息法(Anapana)—对呼吸的觉知—对自然呼吸的觉知。我们并不是在做呼吸的练习或是控制—那是所谓的prā?āyāma。我们从观察鼻孔进出口处的呼吸开始,如果一个禅修者在一个和谐的环境里不受干扰地持续用功。两天或是三天内,一些细微的身体实相开始显现:一些正常自然的身体感受。可能是热的感受或是冷的感受,可能是脉动的感受或是振动的感受,或是任何其他的感受。经过四天或五天的练习后,将可以观察到全身上下,从头到脚每一处都有感受。我们只是去感受,并且对感受不起习性反应。只是观察,客观的观察,不把感受当成就是我。

当你照着佛陀的教导来用功时,在第七天或是第八天,你将会感受到愈来愈细微的实相。法(Dhamma)—自然的法则,将开始帮助你。你在感受的层面来观察整个的物质结构,刚开始你所观察到的结构是坚实的。随着不断的观察、观察……你将到达一个阶段,在这个阶段你将经验到整个物质结构都只是次原子微粒:从头到脚,都是次原子微粒(kalāpas)。而且这些最细微的次原子微粒也并不是坚实的,而只是振动,只是微细的波动。藉着亲身的体验,这时佛陀所说的话变得非常的清楚:

Sabbo pajjalito loko, sabbo loko pakampito.

整个宇宙除了燃烧与振动,别无其他

当你自身亲证时,观身念住(kāyānupassanā)与观受念住(vedanānupassanā)的修习,将会引领你经验到整个物质世界除了振动之外别无其他。而这也会使你更容易的来学习观心念住(cittānupassanā)与观法念住(cittānupassanā)。

佛陀的教导是要我们由粗糙的表面实相,进入到最细微的究竟实相—从o?ārika到sukhuma。表面的实相总是使心产生错觉和混淆。经由不断对表面实相进行分离与剖析,你将会达到究竟的实相。当你经验到物质的实相就是振动时,你也开始经验到了心的实相:识(vi??ā?a),想(sa??ā),受(vedanā),行(sa?khāra)。如果你是正确的以内观来体验实相,那么你将会愈来愈清楚识想受行的运作。

假设你已经到达了“经验到整个物质世界都只是振动”的这个阶段。如果一个声音接触到耳朵时,你会注意到这个声音仅只是振动。识蕴—心的第一个功能,已经完成了它的工作:耳识已经辨认出触及耳根的事物。就像敲一个铜锣一样,起先敲击铜锣上的一个点,然后振动传遍了整个铜锣。因此一种外尘接触到了根门之后,振动传遍全身。刚开始时仅只是一种中性的振动,没有愉悦的或不愉悦的分别。

接着想蕴开始辨别与评价这个声音—“这是一个字词—是什么样的字词呢?赞美的!Oh!棒极了,真是好!”因而产生感受的振动,将是非常的愉悦。依照同样的方式,如果听到的是辱骂的字词,振动将会变成非常的不愉悦。振动的变化是依赖心的认知部份来产生评价。然后心的第三个部份—受蕴开始感觉到感受:愉悦的或是不愉悦的感受。

然后心的第四个部份—行蕴,开始作用,它的工作就是产生反应。如果是愉悦的感受,就以贪爱来反应;如果是不愉悦的感受,就以嗔恨来反应。当愉悦的感受生起时:”我喜欢这种感受,太好了!我还要多一点,我还要再多一点”。同样的,当不愉悦的感受生起时:”我不喜欢这种感受,我不要这种感受”。心的第四个部份—行蕴,它的功能就是产生贪爱和嗔恨的反应。

我们会了解到这样的过程,是在这个根门或是另外一个根门不停的发生着。每一刻,在某一个根门处总是有这些事或者是那些事正在发生着;每一个时刻与此根门相对应的识蕴产生了认知,想蕴产生了辨别,受蕴产生了心的感受,行蕴产生了心的反应—不是贪爱就是嗔恨的反应;这样子的过程在生命当中不间断且持续的发生。

在表面上的层次看起来,我们好像是对外在的刺激,起了贪爱与嗔恨的反应,但是事实上并非是如此的。佛陀发现到我们其实是对自己的感受起反应,这个发现就是一位佛陀达于觉悟的境界,他说道:

以六根为基础,触生起;

触生起之后,感受生起;

感受生起后,贪爱生起。

对佛陀而言这变得很清楚:六根接触外界的事物。因为有了接触,感受开始在身体内产生—绝大多数是愉悦的或是不愉悦的感受。当产生了愉悦或是不愉悦的感受之后,就开始产生贪爱和嗔恨—贪爱和嗔恨是不可能在感受之前产生。这是因为佛陀进入内在的深处并且亲身去体验才领悟出来,佛陀找到问题的根本处,并且发现到如何在最根本的层面来根除痛苦。

若仅在心的智识层面来用功的话,我们会尝试去压抑贪爱和嗔恨;但是在心的最深处,贪爱和嗔恨仍然会持续的存在。我们仍不停的在贪爱嗔恨当中流转;我们是无法藉由压抑来从痛苦当中解脱。

佛陀发现了这条道路:不论你经历到什么样的感受,并且不论是由什么样的原因产生的感受,你都只要单纯的观察着这个感受:

他持续不断地观察身体内现象的生起;

他持续不断地观察身体内现象的灭去;

他持续不断地观察身体内现象的生起与灭去同时发生。

每一个感受生起又灭去,无有永恒。当你练习内观时,你开始体验到这些现象。无论是多么不愉悦的感受—观察它,感受生起之后必然会灭去。无论是多么愉悦的感受,它也只是一种振动—生起后就灭去。愉悦的、不愉悦的或是中性的感受,都是短暂的,这个当下你就是在体验无常(anicca)的实相。你并不是因为佛陀如此说,经典如此说或是传统如此说,甚至不是因为自己的理智如此说,而去相信这个真理。你接受无常(anicca)的真理,是因为你直接经验到无常(anicca),这也就是你由听闻到的智慧(闻慧)与思考得来的智慧(思慧),转变到个人亲证的智慧(修慧)了。

只有对于无常(anicca)的体验才能够改变心的习性模式。觉知身上的感受,并且了知所有的事物都是短暂的,并且不以贪爱或嗔恨来反应,此时你是有平等心的。藉由不断的练习,你在最深的层次改变了旧有习性的反应模式。当你不产生任何新的贪嗔制约习性反应时,旧有的制约习性将浮到表面并且灭去。经由如其本然的(as it is)观察实相,你将从旧有的贪嗔制约习性模式当中解脱出来。

西方的心理学家提到的是”意识的心”,而佛陀称这一部分的心为paritta citta—只是心的很小一部份。在意识的心与其他更深层的心之间存在着巨大的鸿沟。意识的心并不知道在无意识或半意识的心发生了什么事。内观突破了这个鸿沟,引领你由心的表面进入最深层的心。内观的练习使潜藏在心的最深处的不净杂染(anusaya kilesa)浮现出来。

所谓的无意识并非真正的”无”意识;它总是知觉到身体的感受,并且对感受持续的反应着。如果感受是不愉悦的,就以嗔恨来反应;如果感受是愉悦的,就以贪爱来反应。这就是在心的最深处所谓无意识的习性模式与行为模式。

举一个例子来说明所谓无意识的心是如何以贪爱嗔恨来反应。当你在沉睡时,被一只蚊子咬了,你产生了一种不愉悦的感受。你的意识对此一无所知;但是无意识的心却马上知道那里产生不愉悦的感受,并且以嗔恨的行动来反应,驱使你赶走或杀掉这只蚊子。但是不愉悦的感受仍然在那里,所以你会去抓痒,此时你意识的心仍旧是在沉睡。如果有人在你睡醒后,问你昨晚被几只蚊子给咬了,你并不会知道,因为你意识的心并未觉察,但是无意识的心知道并且起了反应。

再举一个例子:当你静坐大约半个小时后,身体上的某处开始有些压力,然后无意识的心开始反应—“这里有一些压力,我不喜欢”,于是你改变你的姿势。无意识的心总是会触及身体的感受。你移动了一点点,过了一会儿你又再次移动。若是观察一个人坐着15到20分钟,你会发现这个人是坐立难安的—总是往这边移动一点,往那边移动一点。他当然并不会意识到自己的这些行为。这是因为他并未觉知感受,他并不知道他正在对这些感受起了嗔恨的反应。这个鸿沟就是无明。

内观要突破这个无明的障碍。一个人开始了知感受是如何生起,与自己是如何产生贪爱与嗔恨。每当愉悦的感受生起,就产生贪爱;每当不愉悦的感受生起时,就产生嗔恨。只要有贪爱与嗔恨,就有痛苦。

如果一个人不突破这样的行为模式,贪爱与嗔恨就没有止息的一天。在表面的层次上,你或许会说你是遵照佛陀的教导在练习,但是事实上却并不是,你所修习的是外道。

佛陀总是教导我们深入产生苦的最初源头处。苦的产生是因为贪爱与嗔恨的反应。我们必须找到贪爱与嗔恨的源头,并且在这个层次来改变行为模式。

佛陀教导我们去观察苦和苦的生起。如果没有观察苦和苦的生起,我们将永远不能知晓如何来止息苦。苦的生起会伴随着感受,如果我们对感受起反应,苦就生起。如果我们不随之起反应,我们就不会因此而产生痛苦。无论是多么不愉悦的感受,如果你不产生嗔恨的反应,你就能保持平等心的微笑面对。你知道这也都是无常的(anicca)。心的整个习性模式在最深的层次产生了改变。

经由内观的练习,人们开始从心的所有不净染污当中—愤怒、激情、恐惧、自我中心……解脱出来。几个月或是几年内,人们将产生显而易见的改变,这就是内观的利益,就在当下的此生,就能获得利益。

要在最深的层次来遵循佛陀的教导,不要只是停留在表面的层次;要进入产生贪爱的最深源头:

感受引起贪爱。

如果感受停息了,贪爱也随之止息。

而当贪爱停息了,苦痛也随之止息。

当一个人体验到涅槃(nibbāna)的真相,一个超越所有的感觉的阶段,此时六根都停止运作了。与外在的事物不再产生接触后,感受止息了,在这个阶段,就是从所有的痛苦当中解脱了。

首先你必须达到可以觉知感受的阶段,只有如此你才有可能改变心的习性模式。不断在最深的层次上以这个技巧来练习。如果你只在心的表面层次来用功,你只能改变意识与智识层面的心。

你还没到达问题的根源—心的最深处无意识的层面。你将无法根除随眠烦恼(anusaya kilesa)—贪爱与嗔恨染污的最深根源;这随眠烦恼像是休眠的火山,随时都有可能再度的爆发。因此你不断的在生死中轮转,你将无法从痛苦当中解脱出来。

利用这个美妙的方法,从痛苦当中解脱出来吧,从所有的束缚当中挣脱出来吧。享受真正的安详、真正的和谐,真正的快乐。(吉祥法师)

福 慧 共 修

2017年佛吉祥日(卫塞节)供灯共修

今日是佛吉祥日,又称为卫塞节。佛吉祥日乃是释迦牟尼佛诞生、成道、涅槃三期同一庆,在南传佛教国家又叫卫塞节。积福慧发起供灯共修,祈愿法界一切众生都能破除烦恼黑暗、证悟佛性、德智圆满、福慧具足。

导读

佛陀总是教导我们深入产生苦的最初源头处。苦的产生是因为贪爱与嗔恨的反应。我们必须找到贪爱与嗔恨的源头,并且在这个层次来改变行为模式。

你们大家聚集在这里,为的是要了解什么是内观? 以及内观如何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来帮助我们;帮助我们从自身的痛苦中脱离出来-从生死之苦当中解脱。每个人都渴望能脱离痛苦,过着平安与和谐的生活,我们纯然不知该如何来达成这个目的。这就是希达多?乔达摩所觉悟到的真理:苦是什么、苦是如何产生与如何来根除它。

过去曾有许多禅修的技巧流行着,现今仍然如此。乔达摩菩萨曾经学习过当时的每一种禅修技巧,但是这些技巧都无法令他满足-因为他发现这些技巧无法帮助他完全的解脱痛苦。于是他开始亲自来探究。经由他亲身的经验,发现了内观这个技巧,可以完全地根除他生命中的痛苦,并且成为一个全然觉悟的人。

有许多的技巧可以暂时减轻痛苦;当你变得痛苦时,你将注意力分散到其他事物上,然后你觉得自己已经从痛苦中脱离出来,但这却并不是真正的解除痛苦。

当生活中遭遇到你所不想要的事物时,你变得焦躁不安。而你也不能忍受这样的痛苦,总是想脱逃。于是你去看电影、看戏剧或是纵情于其他的感官享乐;你也可能去喝酒,或做任何其他类似的事情。而所有这些行为都只是逃避痛苦而已,逃避从来不会是问题的解答,其实只会使痛苦更增加。

佛陀觉悟到人必须面对实相—面对问题时不逃避。佛陀发觉到当时所有的禅修方法都只是将心的注意力由痛苦转移到其他的事物上,而事实上也只有一小部分的心能被转移开;在心的底层仍然会不停的反应,依然持续造作出贪嗔痴的业行(sa?khāra),并且在心的最深层处继续受苦。禅修的对象不应该是想像的物体,应该是真实的-如其本然的真实(reality as it is)。一个人必须在当下自身的身心结构之内所经验到的实相上来用功。

在修习内观时,我们必须探索自身之内,物质层面与精神层面的实相;这两者的聚集使一个人产生“我”和“我的”的概念。然后这个人便对此心物结构产生极度的执取,并造成痛苦。要践履佛陀之道,我们就必须观察心与物的实相;禅修者经由直接去体验心物结构的本质,而产生了智慧。

智慧可以区分为三种:从听闻他人而得来的智慧(闻慧)、从理智的分析而得到的智慧(思慧)、由个人直接的体验而得到的智慧(修慧)。在佛陀之前,甚至是在佛陀的时代,也有人教导道德的生活(戒);教导如何训练心的专注(定);也有人教导智慧(慧)。但是他们所教导的智慧只是闻慧与思慧,并不是经由个人的亲身体验而得到的智慧(修慧)。佛陀发觉到人们总是玩着智识上或是信仰上的游戏,但是除非人们能够亲自体验到真理,并且由亲身的经验来开展智慧,否则是无法真正的解脱的。内观就是亲自体证智慧。人们可以听演讲,读经典,或是以理智来了解佛陀的教导;人们或许会因而深深的感动,但是这并不是直接体验的智慧。

心与物的整个范围—六种感官(六根)与对应的六种对象(六尘)—都有无常(anicca),苦(dukkha) 与无我(anattā)的基本特质。佛陀要我们在自身之内去体验这个实相,为了探索自身架构内的实相,佛陀指出了两个范畴,ㄧ是物质结构:就是我们的身体,肉体的结构。另一个范畴是有四种要素的心理结构:意识(识)、知觉(想)、心的感受(受)与心的反应(行)。佛陀要我们来探索这两个领域,也就是观察身(kāyānupassanā) 与观察心(cittānupassanā)。

如果你没有感受,你就无法以直接的经验来观察身。身体内必定发生了些什么事情,然后你觉察到了,然后你了解到了,这时你才可以说“是的,我已经修习了观身念住(kāyānupassanā) ”;你必须感受到身体的感受,这就是观受念住(vedanānupassanā)—观察身体的感受。

观心念住(Cittānupassanā)也是同样的道理。除非心里发生了些什么事情,否则你是无法直接经验到心的。无论在心里升起的是什么,这就是法(Dhamma)–心理的内容,因此观法念住(dhammānupassanā)–观察心理的内容,对于观心念住(cittānupassanā)而言是必须的。

这便是佛陀如何区分这四种修行;观身念住(kāyānupassanā)与观受念住(vedanānupassanā)是属于身的结构,而观心念住(cittānupassanā)与观法念住(dhammānupassanā)是属于心的结构。所以你可以藉由个人的经验来了解身与心是如何的相互关联。若是没有直接的经验,就去相信自己已经了解了身与心,这是一种自欺。唯有直接的经验可以帮助我们了解身心的实相;这就是内观法开始帮助我们之处。

在这里简介我们是如何来练习内观。我们先开始练习观息法(Anapana)—对呼吸的觉知—对自然呼吸的觉知。我们并不是在做呼吸的练习或是控制—那是所谓的prā?āyāma。我们从观察鼻孔进出口处的呼吸开始,如果一个禅修者在一个和谐的环境里不受干扰地持续用功。两天或是三天内,一些细微的身体实相开始显现:一些正常自然的身体感受。可能是热的感受或是冷的感受,可能是脉动的感受或是振动的感受,或是任何其他的感受。经过四天或五天的练习后,将可以观察到全身上下,从头到脚每一处都有感受。我们只是去感受,并且对感受不起习性反应。只是观察,客观的观察,不把感受当成就是我。

当你照着佛陀的教导来用功时,在第七天或是第八天,你将会感受到愈来愈细微的实相。法(Dhamma)—自然的法则,将开始帮助你。你在感受的层面来观察整个的物质结构,刚开始你所观察到的结构是坚实的。随着不断的观察、观察……你将到达一个阶段,在这个阶段你将经验到整个物质结构都只是次原子微粒:从头到脚,都是次原子微粒(kalāpas)。而且这些最细微的次原子微粒也并不是坚实的,而只是振动,只是微细的波动。藉着亲身的体验,这时佛陀所说的话变得非常的清楚:

Sabbo pajjalito loko, sabbo loko pakampito.

整个宇宙除了燃烧与振动,别无其他

当你自身亲证时,观身念住(kāyānupassanā)与观受念住(vedanānupassanā)的修习,将会引领你经验到整个物质世界除了振动之外别无其他。而这也会使你更容易的来学习观心念住(cittānupassanā)与观法念住(cittānupassanā)。

佛陀的教导是要我们由粗糙的表面实相,进入到最细微的究竟实相—从o?ārika到sukhuma。表面的实相总是使心产生错觉和混淆。经由不断对表面实相进行分离与剖析,你将会达到究竟的实相。当你经验到物质的实相就是振动时,你也开始经验到了心的实相:识(vi??ā?a),想(sa??ā),受(vedanā),行(sa?khāra)。如果你是正确的以内观来体验实相,那么你将会愈来愈清楚识想受行的运作。

假设你已经到达了“经验到整个物质世界都只是振动”的这个阶段。如果一个声音接触到耳朵时,你会注意到这个声音仅只是振动。识蕴—心的第一个功能,已经完成了它的工作:耳识已经辨认出触及耳根的事物。就像敲一个铜锣一样,起先敲击铜锣上的一个点,然后振动传遍了整个铜锣。因此一种外尘接触到了根门之后,振动传遍全身。刚开始时仅只是一种中性的振动,没有愉悦的或不愉悦的分别。

接着想蕴开始辨别与评价这个声音—“这是一个字词—是什么样的字词呢?赞美的!Oh!棒极了,真是好!”因而产生感受的振动,将是非常的愉悦。依照同样的方式,如果听到的是辱骂的字词,振动将会变成非常的不愉悦。振动的变化是依赖心的认知部份来产生评价。然后心的第三个部份—受蕴开始感觉到感受:愉悦的或是不愉悦的感受。

然后心的第四个部份—行蕴,开始作用,它的工作就是产生反应。如果是愉悦的感受,就以贪爱来反应;如果是不愉悦的感受,就以嗔恨来反应。当愉悦的感受生起时:”我喜欢这种感受,太好了!我还要多一点,我还要再多一点”。同样的,当不愉悦的感受生起时:”我不喜欢这种感受,我不要这种感受”。心的第四个部份—行蕴,它的功能就是产生贪爱和嗔恨的反应。

我们会了解到这样的过程,是在这个根门或是另外一个根门不停的发生着。每一刻,在某一个根门处总是有这些事或者是那些事正在发生着;每一个时刻与此根门相对应的识蕴产生了认知,想蕴产生了辨别,受蕴产生了心的感受,行蕴产生了心的反应—不是贪爱就是嗔恨的反应;这样子的过程在生命当中不间断且持续的发生。

在表面上的层次看起来,我们好像是对外在的刺激,起了贪爱与嗔恨的反应,但是事实上并非是如此的。佛陀发现到我们其实是对自己的感受起反应,这个发现就是一位佛陀达于觉悟的境界,他说道:

以六根为基础,触生起;

触生起之后,感受生起;

感受生起后,贪爱生起。

对佛陀而言这变得很清楚:六根接触外界的事物。因为有了接触,感受开始在身体内产生—绝大多数是愉悦的或是不愉悦的感受。当产生了愉悦或是不愉悦的感受之后,就开始产生贪爱和嗔恨—贪爱和嗔恨是不可能在感受之前产生。这是因为佛陀进入内在的深处并且亲身去体验才领悟出来,佛陀找到问题的根本处,并且发现到如何在最根本的层面来根除痛苦。

若仅在心的智识层面来用功的话,我们会尝试去压抑贪爱和嗔恨;但是在心的最深处,贪爱和嗔恨仍然会持续的存在。我们仍不停的在贪爱嗔恨当中流转;我们是无法藉由压抑来从痛苦当中解脱。

佛陀发现了这条道路:不论你经历到什么样的感受,并且不论是由什么样的原因产生的感受,你都只要单纯的观察着这个感受:

他持续不断地观察身体内现象的生起;

他持续不断地观察身体内现象的灭去;

他持续不断地观察身体内现象的生起与灭去同时发生。

每一个感受生起又灭去,无有永恒。当你练习内观时,你开始体验到这些现象。无论是多么不愉悦的感受—观察它,感受生起之后必然会灭去。无论是多么愉悦的感受,它也只是一种振动—生起后就灭去。愉悦的、不愉悦的或是中性的感受,都是短暂的,这个当下你就是在体验无常(anicca)的实相。你并不是因为佛陀如此说,经典如此说或是传统如此说,甚至不是因为自己的理智如此说,而去相信这个真理。你接受无常(anicca)的真理,是因为你直接经验到无常(anicca),这也就是你由听闻到的智慧(闻慧)与思考得来的智慧(思慧),转变到个人亲证的智慧(修慧)了。

只有对于无常(anicca)的体验才能够改变心的习性模式。觉知身上的感受,并且了知所有的事物都是短暂的,并且不以贪爱或嗔恨来反应,此时你是有平等心的。藉由不断的练习,你在最深的层次改变了旧有习性的反应模式。当你不产生任何新的贪嗔制约习性反应时,旧有的制约习性将浮到表面并且灭去。经由如其本然的(as it is)观察实相,你将从旧有的贪嗔制约习性模式当中解脱出来。

西方的心理学家提到的是”意识的心”,而佛陀称这一部分的心为paritta citta—只是心的很小一部份。在意识的心与其他更深层的心之间存在着巨大的鸿沟。意识的心并不知道在无意识或半意识的心发生了什么事。内观突破了这个鸿沟,引领你由心的表面进入最深层的心。内观的练习使潜藏在心的最深处的不净杂染(anusaya kilesa)浮现出来。

所谓的无意识并非真正的”无”意识;它总是知觉到身体的感受,并且对感受持续的反应着。如果感受是不愉悦的,就以嗔恨来反应;如果感受是愉悦的,就以贪爱来反应。这就是在心的最深处所谓无意识的习性模式与行为模式。

举一个例子来说明所谓无意识的心是如何以贪爱嗔恨来反应。当你在沉睡时,被一只蚊子咬了,你产生了一种不愉悦的感受。你的意识对此一无所知;但是无意识的心却马上知道那里产生不愉悦的感受,并且以嗔恨的行动来反应,驱使你赶走或杀掉这只蚊子。但是不愉悦的感受仍然在那里,所以你会去抓痒,此时你意识的心仍旧是在沉睡。如果有人在你睡醒后,问你昨晚被几只蚊子给咬了,你并不会知道,因为你意识的心并未觉察,但是无意识的心知道并且起了反应。

再举一个例子:当你静坐大约半个小时后,身体上的某处开始有些压力,然后无意识的心开始反应—“这里有一些压力,我不喜欢”,于是你改变你的姿势。无意识的心总是会触及身体的感受。你移动了一点点,过了一会儿你又再次移动。若是观察一个人坐着15到20分钟,你会发现这个人是坐立难安的—总是往这边移动一点,往那边移动一点。他当然并不会意识到自己的这些行为。这是因为他并未觉知感受,他并不知道他正在对这些感受起了嗔恨的反应。这个鸿沟就是无明。

内观要突破这个无明的障碍。一个人开始了知感受是如何生起,与自己是如何产生贪爱与嗔恨。每当愉悦的感受生起,就产生贪爱;每当不愉悦的感受生起时,就产生嗔恨。只要有贪爱与嗔恨,就有痛苦。

如果一个人不突破这样的行为模式,贪爱与嗔恨就没有止息的一天。在表面的层次上,你或许会说你是遵照佛陀的教导在练习,但是事实上却并不是,你所修习的是外道。

佛陀总是教导我们深入产生苦的最初源头处。苦的产生是因为贪爱与嗔恨的反应。我们必须找到贪爱与嗔恨的源头,并且在这个层次来改变行为模式。

佛陀教导我们去观察苦和苦的生起。如果没有观察苦和苦的生起,我们将永远不能知晓如何来止息苦。苦的生起会伴随着感受,如果我们对感受起反应,苦就生起。如果我们不随之起反应,我们就不会因此而产生痛苦。无论是多么不愉悦的感受,如果你不产生嗔恨的反应,你就能保持平等心的微笑面对。你知道这也都是无常的(anicca)。心的整个习性模式在最深的层次产生了改变。

经由内观的练习,人们开始从心的所有不净染污当中—愤怒、激情、恐惧、自我中心……解脱出来。几个月或是几年内,人们将产生显而易见的改变,这就是内观的利益,就在当下的此生,就能获得利益。

要在最深的层次来遵循佛陀的教导,不要只是停留在表面的层次;要进入产生贪爱的最深源头:

感受引起贪爱。

如果感受停息了,贪爱也随之止息。

而当贪爱停息了,苦痛也随之止息。

当一个人体验到涅槃(nibbāna)的真相,一个超越所有的感觉的阶段,此时六根都停止运作了。与外在的事物不再产生接触后,感受止息了,在这个阶段,就是从所有的痛苦当中解脱了。

首先你必须达到可以觉知感受的阶段,只有如此你才有可能改变心的习性模式。不断在最深的层次上以这个技巧来练习。如果你只在心的表面层次来用功,你只能改变意识与智识层面的心。

你还没到达问题的根源—心的最深处无意识的层面。你将无法根除随眠烦恼(anusaya kilesa)—贪爱与嗔恨染污的最深根源;这随眠烦恼像是休眠的火山,随时都有可能再度的爆发。因此你不断的在生死中轮转,你将无法从痛苦当中解脱出来。

利用这个美妙的方法,从痛苦当中解脱出来吧,从所有的束缚当中挣脱出来吧。享受真正的安详、真正的和谐,真正的快乐。(吉祥法师)

福 慧 共 修

2017年佛吉祥日(卫塞节)供灯共修

今日是佛吉祥日,又称为卫塞节。佛吉祥日乃是释迦牟尼佛诞生、成道、涅槃三期同一庆,在南传佛教国家又叫卫塞节。积福慧发起供灯共修,祈愿法界一切众生都能破除烦恼黑暗、证悟佛性、德智圆满、福慧具足。


相关内容

  • 40佛教思想
  • 四 十.佛教思想 [本专栏目录] 所有的佛教,不论大小显密各宗各派,最后的目的都是要引导人进入涅槃的境界.金刚经说:'所有卵生.胎生.湿生.化生,我皆令入无余涅槃而灭度之'正是此意.证入涅槃的另一个名词便是'解脱',因此也可以说,所有的佛教宗派都是为了使人解脱.不同的是阿含佛法比较强调个人应追求解脱 ...

  • 礼佛的意义
  • 分享到: 发布日期:2011-03-05 15:33:10 阅读次数:1020 礼佛的意义--惟传法师 1.概 说 这一节本来是礼佛时间,但因为有一半的学员还没办法正确体会礼佛的意义,所以我们在这次禅修礼佛的第一次,再把礼佛的意义说一遍,让大家能够正确而清楚地体会礼佛的意义.首先要提的一点就是,一般 ...

  • 万有一切:魔鬼讲给孙子的故事
  • <万有一切:魔鬼讲给孙子的故事>书中人物简介 * 万有一切 * -<魔鬼讲给孙子的故事-对人类生活客观公正的批判> - 书中人物轮廓简介 魔鬼-别西卜 别西卜诞生在卡拉塔斯行星上,年轻时,他是绝对至圣太阳无限者的一名侍从,受教于德思卡地诺行星的萨龙诺瑞善.出于青年人的偏激和不 ...

  • 八大人觉经十讲
  • 八大人觉经十讲 星云法师讲 第一讲 八大人觉经的概述第二讲 佛教的世间观第三讲 多欲为生死的根本第四讲 知足为守道的根本第五讲 精进为降魔的根本第六讲 智慧为化愚的根本第七讲 布施为度人的根本第八讲 持戒为节欲的根本第九讲 大乘心为普济的根本第十讲 八大人觉经的总结 佛说八大人觉经 后汉安息国沙门安 ...

  • 一位出家师父给父母的一封信(释寂悟)
  • 出家比丘僧释寂悟师父 给父母的一封信(全文) 亲爱的爸妈: 您们好! 随着春节日渐逼近,我把自己出家前后的岁月作了一个深入的反思,又把是否还俗的问题,反反复复思惟了无数遍.现将深思熟虑的结果,同二老作一个汇报和沟通.因为我妈不识字,所以请爸爸将此信大意,向我妈清楚的解说一下. 爸,您和我妈辛辛苦苦把 ...

  • [阿姜查]森林里的一棵树
  • 森林里的一棵树 阿姜查 序言 阿姜查提醒我们佛陀只能指出修行的道路,却不能替我们修行,因为真理是不能用语言文字来说明与奉送的.阿姜查教导:"所有的教导只不过是譬喻,用来帮助心灵看到真理,如果在心里建立起佛陀,那么我们就可以看到一切事物,视一切事物与我们并没有什么差异." 许多阿姜 ...

  • 佛说八大人觉经讲记文珠法师讲述
  • 佛说八大人觉经讲记 文珠法师讲述 佛说八大人觉经,是本经的名题.其中有通有别.凡佛所说的,不管是大乘或是小乘的教义,都可以名之为经.因为经者:法也,常也.凡佛所说,都是以真理为依据,不但能够竖立我们做人的正轨,同时教导我们学佛修行的方法,作为成佛的真因.而这些正轨与方法,不若世间一般学说之新陈代谢: ...

  • 分享:"懒"的快乐和"佛陀教育"的快乐是不一样
  • "懒"的快乐和"佛陀教育"的快乐是不一样 来源:净土释疑网 录入时间:2015-06-18 16:33:15 关键字:佛陀教育,西方教育,古代教育,木牛流马,科技,学佛次第,共修分享,分享,武器 [ 点击数:178 ] [字体: 大 中 小 ] [ 收藏 ][ ...

  • 四谛十二因缘念佛拜佛又手合十
  • 四谛十二因缘念佛拜佛又手合十 佛陀说:"和尚们,我的眼睛通过苦谛看到了这些概念和结论,我的头脑里形成了一幅图像.解脱之道靠的不是祭祀,不是苦行,也不是祈祷,而是靠内心的佛性." 一.五乘教法 佛教五乘教法是指人乘.天乘.声闻乘.缘觉乘.菩萨乘.释迦牟尼佛为教化众生,依众生根机不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