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夜宴从第桃花园序1

春夜宴从第桃花园序

教学目标

1、疏通文意(字词、句式、典故),分析文章主题思想

2、比较阅读,体会作者旷达人生态度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在第三单元,我们学习了李白的劝酒诗——《将进酒》,大家能背诵了吧?来,我们一起来回忆一下。《将进酒》是李白43岁时所作,当时他被赐金返还已经长达八年之久,借酒作诗释怀。今天我们将一起来学习李白33岁的一篇宴集序《春夜宴从弟桃花园序》。

(二)解题

★题目给出了哪些信息?

“春”字点明季节,是在万物复苏,暖风和煦,花香遍地的春季。 “夜”点明时间,提出问题

“宴”点名活动,宴饮。

“从弟”点明对象,堂弟。

“桃花园”点名地点,在桃花盛开的园中。(展示PPT)

“序”点明文体,序。(关于序:分为书序,赠序,宴集序等三种,见PPT)

★我们学过哪些同体裁的作品? 《兰亭集序》《滕王阁序》

(三)听读课文,注意停顿

(四)学生结合注释自由读课文,讨论:

1、宴游的原因有哪些?

第一部分(从“夫天地者”到“序天伦之乐事”),从两个方面说明了此次春夜宴游桃花园的缘由。首先是人生短暂,韶光易逝。文章先以一个“夫”字领起,从抒发个人的感慨入手。作者认为,天地是万物暂时寄身的旅舍,光阴是制造历史的来去匆匆的过客。世间的万物不会永远存在,光阴总在快速地流逝。人活在世上就像梦幻一样漂浮无定,总共能得到多少欢乐呢!所以,他认为古人“秉烛夜游”的行为是很有根据的。这样写的用意是要说明他也有感于光阴易逝,人生莫测,所以想效法古人之秉烛夜游。第二层以一个“况”字衔接下文,是说不止时光的易逝、人生的暂短促使他要夜晚来宴集,况且还有春天的美景在召唤他,大自然提供的繁复、斑斓的形态和色彩在吸引他。所以,他才趁着春夜,在桃花盛开的园林中,与兄弟们团聚,尽享天伦之乐。写到这里,开头那种“浮生若梦”“为欢几何”的迷惘与感伤已荡然无存了!

2、宴游之乐怎样体现的?

第二部分(从“群季俊秀”到结尾),集中叙述这次桃园夜宴之乐。从兄弟们各个都像谢惠连一样聪敏、多才,能在宴席上主客一同吟诵诗篇,这当然是“乐事”之一!在宴席上大家不停地寻觅新颖、奇特的话题,纵情适意地高谈阔论,进而转成了辨名析理的清谈,这是“乐事”之二!他们高兴地观赏盛开的桃花,在月光下不停地传杯递盏,这是“乐事”之三!文章最后,写大家举杯痛饮,酒酣之后情绪达到高潮,于是就产生了艺术创作的冲动。他们相约一同赋诗抒怀,并决定依照石崇金谷园的旧例,作诗不成者,罚酒三杯,这是“乐事”之四!我们看到在他们的筵席上,没有清歌曼舞,没有繁管急弦,

而只是观花赏月、吟诗论文、说理谈玄,这纯属一场文人墨客的集会,作者成功地展示了一次高雅的精

神盛宴!使读者和他们一起得到了一种美的享受!

(五) 课文理解

“夫天地者万物之逆旅也,光阴者百代之过客也。”

“逆旅”取自《左传》逆者,迎也。旅者,客也。迎接旅客的地方为旅店。

“„者„也”判断句

明确:天地是世间万物的旅社,光阴是千年百代的匆匆过客。人在旅店中不久居,意味着人生在天地之间的时间短暂。光阴是匆匆过客,不会在某一刻停留,在千年一瞬的长河中,无数的人出现又湮没。 “而浮生若梦,人生几何?”

明确:而虚浮的人生就像梦幻一样,能有几多欢乐?

人生本就短暂,而这短暂的人生中,快乐更是少之又少。所以„„(“对酒当歌,人生几何”)

“古人秉烛夜游,良有以也”

秉:拿,执着。

烛:实为火把,后人多讹传为蜡烛,蜡烛是唐代才出现的。

良:确实,实在,很。

有以:有原因。

明确:古人在晚上拿着火把游玩,确实是有原因的

那是什么样的原因让古人晚上不睡觉,拿着火把去游玩呢?(展示PPT)

从以上两个引文,我们就可以看出,古人“秉烛夜游”,是因为人生苦短需珍惜光阴。而作者在此处引用,也就说明,此时作者应也是如此心态

“况阳春召我以烟景,大块假我以文章。”

况:况且。说明这一句和上一层内容是递进关系。

阳春:和暖的春天。突出春天里阳光的温暖,气候的温宜。

烟景:“烟花三月下扬州”笼罩在烟雾中的美景。

假:借。

召、假:为拟人手法,使自然多了一份人的多情。

明确:况且温暖的春天用绮丽的景色在召唤着我们,大自然又借给我们如此美好的色彩。

“会桃花之芳园,序天伦之乐事。”

序:叙也,说。

明确:我们聚会在这桃花芬芳的园中。畅叙天伦之乐。

“群季俊秀,皆为惠连。吾人咏歌,独惭康乐。”

明确:诸位贤弟都是俊才秀士,个个堪比谢惠连,只有我吟咏的诗,有愧于谢康乐。

此句引用了谢惠连与其兄谢灵运的典故。看课下注释,了解二人背景。

“幽赏未已,高谈转清。”

幽:清幽的景致,形容词活用为名词。

明确:清幽的景致尚未赏玩尽兴,高谈阔论又转向清言雅语。

“开琼筵(yán)以坐花,飞羽觞而醉月。”

筵:yán。酒席。

羽觞:形状似鸟的酒杯。

“飞”字用的好,与羽字对应,有飞动之势,写出了场面的热闹,参与者情绪的高昂。是全篇高潮所在。 明确:摆开筵席来坐赏名花,在明月下飞动酒杯畅饮。

“不有佳咏,何伸雅怀?如诗不成,罚依金谷酒数。”

明确:没有好的诗作,怎能抒发我们风雅的情怀呢!如果谁写不出诗来,就依照金谷园的旧例,罚他三杯酒。”

(六)语言品味

1、语言凝练是本文的突出特点。(文章始终扣住春季、夜晚、桃花园的宴会,毫不偏离。如第二部分,先介绍夜宴参加者的情况,再依次记叙宴席上“咏歌”“高谈”、观花、赏月、飞觞痛饮,以及最后作诗、罚酒的全部活动过程。)

2、本文中运用的典故很多。(方法)

春夜宴从第桃花园序

教学目标

1、疏通文意(字词、句式、典故),分析文章主题思想

2、比较阅读,体会作者旷达人生态度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在第三单元,我们学习了李白的劝酒诗——《将进酒》,大家能背诵了吧?来,我们一起来回忆一下。《将进酒》是李白43岁时所作,当时他被赐金返还已经长达八年之久,借酒作诗释怀。今天我们将一起来学习李白33岁的一篇宴集序《春夜宴从弟桃花园序》。

(二)解题

★题目给出了哪些信息?

“春”字点明季节,是在万物复苏,暖风和煦,花香遍地的春季。 “夜”点明时间,提出问题

“宴”点名活动,宴饮。

“从弟”点明对象,堂弟。

“桃花园”点名地点,在桃花盛开的园中。(展示PPT)

“序”点明文体,序。(关于序:分为书序,赠序,宴集序等三种,见PPT)

★我们学过哪些同体裁的作品? 《兰亭集序》《滕王阁序》

(三)听读课文,注意停顿

(四)学生结合注释自由读课文,讨论:

1、宴游的原因有哪些?

第一部分(从“夫天地者”到“序天伦之乐事”),从两个方面说明了此次春夜宴游桃花园的缘由。首先是人生短暂,韶光易逝。文章先以一个“夫”字领起,从抒发个人的感慨入手。作者认为,天地是万物暂时寄身的旅舍,光阴是制造历史的来去匆匆的过客。世间的万物不会永远存在,光阴总在快速地流逝。人活在世上就像梦幻一样漂浮无定,总共能得到多少欢乐呢!所以,他认为古人“秉烛夜游”的行为是很有根据的。这样写的用意是要说明他也有感于光阴易逝,人生莫测,所以想效法古人之秉烛夜游。第二层以一个“况”字衔接下文,是说不止时光的易逝、人生的暂短促使他要夜晚来宴集,况且还有春天的美景在召唤他,大自然提供的繁复、斑斓的形态和色彩在吸引他。所以,他才趁着春夜,在桃花盛开的园林中,与兄弟们团聚,尽享天伦之乐。写到这里,开头那种“浮生若梦”“为欢几何”的迷惘与感伤已荡然无存了!

2、宴游之乐怎样体现的?

第二部分(从“群季俊秀”到结尾),集中叙述这次桃园夜宴之乐。从兄弟们各个都像谢惠连一样聪敏、多才,能在宴席上主客一同吟诵诗篇,这当然是“乐事”之一!在宴席上大家不停地寻觅新颖、奇特的话题,纵情适意地高谈阔论,进而转成了辨名析理的清谈,这是“乐事”之二!他们高兴地观赏盛开的桃花,在月光下不停地传杯递盏,这是“乐事”之三!文章最后,写大家举杯痛饮,酒酣之后情绪达到高潮,于是就产生了艺术创作的冲动。他们相约一同赋诗抒怀,并决定依照石崇金谷园的旧例,作诗不成者,罚酒三杯,这是“乐事”之四!我们看到在他们的筵席上,没有清歌曼舞,没有繁管急弦,

而只是观花赏月、吟诗论文、说理谈玄,这纯属一场文人墨客的集会,作者成功地展示了一次高雅的精

神盛宴!使读者和他们一起得到了一种美的享受!

(五) 课文理解

“夫天地者万物之逆旅也,光阴者百代之过客也。”

“逆旅”取自《左传》逆者,迎也。旅者,客也。迎接旅客的地方为旅店。

“„者„也”判断句

明确:天地是世间万物的旅社,光阴是千年百代的匆匆过客。人在旅店中不久居,意味着人生在天地之间的时间短暂。光阴是匆匆过客,不会在某一刻停留,在千年一瞬的长河中,无数的人出现又湮没。 “而浮生若梦,人生几何?”

明确:而虚浮的人生就像梦幻一样,能有几多欢乐?

人生本就短暂,而这短暂的人生中,快乐更是少之又少。所以„„(“对酒当歌,人生几何”)

“古人秉烛夜游,良有以也”

秉:拿,执着。

烛:实为火把,后人多讹传为蜡烛,蜡烛是唐代才出现的。

良:确实,实在,很。

有以:有原因。

明确:古人在晚上拿着火把游玩,确实是有原因的

那是什么样的原因让古人晚上不睡觉,拿着火把去游玩呢?(展示PPT)

从以上两个引文,我们就可以看出,古人“秉烛夜游”,是因为人生苦短需珍惜光阴。而作者在此处引用,也就说明,此时作者应也是如此心态

“况阳春召我以烟景,大块假我以文章。”

况:况且。说明这一句和上一层内容是递进关系。

阳春:和暖的春天。突出春天里阳光的温暖,气候的温宜。

烟景:“烟花三月下扬州”笼罩在烟雾中的美景。

假:借。

召、假:为拟人手法,使自然多了一份人的多情。

明确:况且温暖的春天用绮丽的景色在召唤着我们,大自然又借给我们如此美好的色彩。

“会桃花之芳园,序天伦之乐事。”

序:叙也,说。

明确:我们聚会在这桃花芬芳的园中。畅叙天伦之乐。

“群季俊秀,皆为惠连。吾人咏歌,独惭康乐。”

明确:诸位贤弟都是俊才秀士,个个堪比谢惠连,只有我吟咏的诗,有愧于谢康乐。

此句引用了谢惠连与其兄谢灵运的典故。看课下注释,了解二人背景。

“幽赏未已,高谈转清。”

幽:清幽的景致,形容词活用为名词。

明确:清幽的景致尚未赏玩尽兴,高谈阔论又转向清言雅语。

“开琼筵(yán)以坐花,飞羽觞而醉月。”

筵:yán。酒席。

羽觞:形状似鸟的酒杯。

“飞”字用的好,与羽字对应,有飞动之势,写出了场面的热闹,参与者情绪的高昂。是全篇高潮所在。 明确:摆开筵席来坐赏名花,在明月下飞动酒杯畅饮。

“不有佳咏,何伸雅怀?如诗不成,罚依金谷酒数。”

明确:没有好的诗作,怎能抒发我们风雅的情怀呢!如果谁写不出诗来,就依照金谷园的旧例,罚他三杯酒。”

(六)语言品味

1、语言凝练是本文的突出特点。(文章始终扣住春季、夜晚、桃花园的宴会,毫不偏离。如第二部分,先介绍夜宴参加者的情况,再依次记叙宴席上“咏歌”“高谈”、观花、赏月、飞觞痛饮,以及最后作诗、罚酒的全部活动过程。)

2、本文中运用的典故很多。(方法)


相关内容

  • 春夜宴从弟桃花园序公开课教案
  • 春夜宴从弟桃花园序 --李白 [教学目标] (1)了解文章内容 (2)体会作者思想感情 (3)鉴赏本文艺术特色 [重点.难点] (1)了解文章的内容 (2)理解本文看似消极却洋溢着热爱生命.热爱生活的积极情感 [教学方法] 诵读法.讨论法. [教学用具] 多媒体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

  • 春夜宴从弟桃花园序.教案
  • 春夜宴从弟桃花园序 [教学目标] 1.感受文中的生活气息与情趣. 2.理解本文看似消极实则洋溢着热爱生命.热爱生活的积极情感. [重点.难点] 1.赏析本文的语言特点,感受其高超的艺术魅力 2.理解本文看似消极却洋溢着热爱生命.热爱生活的积极情感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多媒体展示月光下桃源盛景 ...

  • [春夜宴从弟桃花园序]教学设计方案
  • 第三届全国中小学'教学中的互联网搜索'优秀教案评选 案例题目: 指古人在宴集时,常常一起借着酒兴抒情赋诗,诗写成后会推一人作序. (3)对照注释,疏通文意. 逆旅:客舍,旅店. 良:确实,果真. 大块:指大自然. 文章:原指错杂的色彩.花纹.此指大自然中各种美好的形象.色彩.声音等. 序:通&quo ...

  • 春夜宴从弟桃花园序2
  • <春夜宴从弟桃花园序>教案 [教学目标] 1.理解字词,疏通文意,掌握重点文言词语.句式. 2.熟读成诵,体会作者流露出来的热爱生活.热爱生命的豪情逸兴. 3.深入赏析,比较阅读同类"宴序"文章,理解情感基调的异同. [教学重点] 赏析本文的语言,感受其高超的艺术魅力 ...

  • [春夜宴从弟桃花园序]教案(1)
  • <春夜宴从弟桃花园序>教案 [教材分析] 1.教材版本:人民教育出版社 2.年级:高中二年级 3.所属模块:选修2 <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 [学情分析] 本文的教学属于古代散文教学,在前面几个必修模块的古诗文积累和练习之上,同学们可以自主阅读较为浅显的古代散文,理解诗文中的 ...

  • 长春版语文八年级
  • 长春版语文八年级(上)第二十课第二篇<春夜宴从弟桃花园序>的说课稿 通榆县第二中学 张兴丽 尊敬的各位领导:你们好!我今天说课的课题是<春夜宴从弟桃花园序>,下面我从教学理念.教材.教法学法.学情.教学过程五个方面进行设计说明 . 第一部分:说教学理念:本篇课文在设计上遵循新 ...

  • 李白诗两首 将进酒 春夜宴从弟桃花园序 译文赏析
  • 将进酒: 写作背景: 这首"填之以申己意"的名篇,约作于天宝十一年(752),他当时与友人岑勋在嵩山另一好友元丹丘的颍阳山居做客,三人登高宴饮.当时距是人被唐玄宗"赐金放还"已达八年之久,人生快事莫若置酒会友,作者又正值"抱用世之才而不遇合" ...

  • 春夜宴从弟桃花园序1
  • 春夜宴从弟桃花园序(1) 夫天地者万物之逆旅也(2):光阴者百代之过客也(3). 而浮生(4)若梦,为欢几何?古人秉烛夜游,良有以也(5). 况阳春召我以烟景(6),大块假我以文章(7). 会桃花之芳园,序天伦之乐事(8). 群季俊秀(9),皆为惠连(10):吾人咏歌(11),独惭康乐(12). 幽 ...

  • [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名句荟萃
  • <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名句默写专题训练 学号 姓名 成绩 1.送者未及返,.(黄遵宪<今别离(其一)>) 2.回眸一笑百媚生,(白居易<长恨歌>) 3.酌酒以自宽,心非木石岂无感?(鲍照<拟行路难>) 4.骊宫高处入青云,(白居易<长恨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