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研究生收费政策
摘要:公共政策是国家机关、政党和社会团体在特定时期为实现或服务于一定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目标所采取的政治行为或规定的行为准则,它是一系列谋略、法令、措施、办法、方法、条例等的总称。研究生收费制度是应国家要求对所有纳入国家招生计划的新入学研究生都要缴纳学费的制度,该制度是由一系列的具体政策组成的,从广义上来讲,它也是一种公共政策。本文以公共政策分析理论为指导方法,对该政策进行了简要分析,并在文章最后对具体的改革展望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关键词:研究生 自费 奖学金 政策
前言:伴随经济的高速发展,社会急需更多的高层次人才,因此超常规发展研究生教育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但是面对着日益增加的教育开支和补贴,政府财政已不堪重负,实行研究生教育全面收费是扩大中国研究生教育规模和保障研究生教育质量的必然选择。
一、政策背景
我国的研究生教育经过20多年的发展, 目前已获得硕士学位的研究生总数已超过150万人, 在校研究生数量达到110万, 成为世界上仅次于美国的研究生大国。而在这样一个研究生教育大国里, 研究生教育的培养制度一直实行的是“双轨制”,即公费与自费并行。尽管国家对教育的投入在不断地增大, 但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教育成本的增加, 这种制度已经越来越不能满足人们对享受高水平教育的追求。2007年, 北大、清华等17所高校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试点工作正式拉开序幕;2008年, 全国范围内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试点高校增至到53所, 这标志着在我国已实行20多年的研究生培养“双轨制”将逐渐被所有研究生上学必须交纳学费的“单轨制”取而代之。实行“单轨制”后, 各高校纷纷实行了奖学金制度、贷学金制度以及助学金制度, 以帮助研究生完成学业。
二、政策内容
为完善研究生教育投入机制,改善研究生学习、科研和生活条件,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2013年2月6日,经国务院同意,财务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教育部印发了《关于完善研究生教育投入机制的意见》,对完善财政拨款制度、完善奖助政策体系、建立健全收费制度三方面内容进行了相关规定:
(一) 完善财政拨款制度。中央财政对国家招生计划内的中央部门所属高校全日制研究生,安排生均综合定额拨款,并建立拨款标准动态调整机制,逐步提高拨款水平;中央财政设立绩效拨款,由学校自主安排用于研究生培养。各地要参照这一模式,建立健全地方高校研究生教育拨款制度。
(二) 完善研究生奖助政策体系。设立研究生国家奖学金,每年奖励4.5万名研究生。从2014年秋季学期起,将研究生普通奖学金调整为国家助学金,每年资助标准博士生不低于10000元、硕士生不低于6000元;同时设立研究生学业奖学金。加大研究生助教、助研和助管岗位津贴资助力度。提高国家助学贷款最高限额。落实和完善鼓励捐资助学的优惠政策。
(三) 建立健全研究生教育收费制度。从2014年秋季学期起,向所有纳入国家招生计划的新入学研究生收取学费。现阶段全日制学术学位研究生收费标准,原则上每年硕士生不超过8000元、博士生不超过10000元,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以及已按规定实行收费政策的研究生暂执行原收费政策。研究生学费收入按规定纳入财政专户管理,实行“收支两条线”,由高等学校统筹用于研究生教学、科研、改善待遇等支出。
三、政策分析
(一) 打破了“公费”与“自费”之间的界限
我国旧的研究生资助模式是所谓的“公费”和“自费”制度。在研究生入学之初,研究生招录部门会根据学生的入学成绩和本科表现评定其在研究生阶段所享受的待遇。成绩靠前、科研成果较多或者本科表现较好的同学会得到公费的待遇,而其他稍逊的同学则只能得到半公费或者自费的待遇。
实行新的奖助金制度以后,研究生第一年入学时的奖助金等级由入学成绩决定。推荐免试的同学基本上都能获得高于学费的奖助金,参加研究生入学考试的同学中的成绩优秀者,也能获得高于学费的奖助金,其他的同学则能获得相应的较低等级的奖助金或者需要自己筹集学费。但是,第一年评定的奖助金等级并不会适用于第二年。第二年,学校会根据研究生的在校表现情况重新评定奖助金等级。与第一年完全由入学成绩决定所获得的奖助金等级不同,第二年的奖助金评定在学习成绩之外会引入其他因素,比如科研成果、发表论文、社会活动等等。此外,新的奖助制度还设有配套的“三助”岗位,即学校设立一定数量的助研、助管和助教岗位,在校研究生可以申请相关岗位获得相应的劳务回报,并且这些岗位对所有学生都是开放的。
(二) 更注重知识及科研
通过阶段性考核,对于创新思维敏捷、创新能力强、科研成果丰硕的研究生,可申请高一等级的奖助学金和各类科研创新基金;同时对于学业懒散、成果产出不显著的研究生可申请到的奖助学金和各类基金就会相对减低或没有。
合理的资助体系还可以进一步发挥以科学研究为主导的导师负责制,赋予导师更大的招生及培养的自主权,从而调动导师培养研究生的积极性。从短期来说,通过改革导师激发责任感,使其为课题项目投入更多的时间与精力;从长远来看,也有利于培养研究生及开展科研工作,也更能体现研究生导师的教育价值。
四、政策评估 政策评估是利用科学的方法和技术,依据一定的价值标准和事实标准,通过一定的程序和步骤,对政策实施中的价值因素和事实因素进行分析,目的在于利用这些政策相关信息,对政策的未来走向做出基本的判断,从而调整、修正政策和制定新的政策。政策评估包括两个方面,即事实层面和价值层面。事实层面即评价的目的是向人们说明一些事实,不涉及价值冲突,包括有何政策效果,是否达到政策目标,是否有效率等等;而价值层面是以特定的价值标准判断政策的影响,如公平性,但不同利益主体对这些价值标准的定义可能会存在差异。
(一) 事实层面
Ⅰ政策效果分析
(1)高校可能会出现的变化
1. 办学条件会逐渐提高。研究生缴纳学费,就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研究生教育的总投入,就可能实现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提高研究生教育的人均经费。2. 研究生教育向多样化发展。这是因为,一旦研究生教育开始收费,那么研究生在接受教育服务时会有更多的主体意识、问责意识,会对大学的研究生培养目标、培养方式、培养形式甚至会对导师提出更多自主的要求。反过来,由于研究生开始缴纳费用,大学本身也会比以前更加主动地倾听研究生的声音、获取他们的需求信息,并且不断改进教育服务,满足不同研究生的需求。3. 会有更多本科生选择中途辍学去创业。随着研究生规模的扩展,本科教育的文凭将会持续贬值。因此,有些学生可能不会再想耗费整整四年只为拿到一个不断贬值的本科文凭,可能会选择从大学辍学。4. 所收取的学费费用均纳入学校账户,供学校自由支配,可能会出现滥用的情况,造成资金的非合理使用。
(2)研究生群体会出现的变化
1. 导致一部分研究生辍学。一旦实行研究生收费政策,一定会有一部分较为困难的学生由于无力支付高额的学费,从而选择中途结束学业,进而导致了大量高智商人力资源的浪费。2. 增强研究生科研兴趣,使其更积极的投入研究生涯。实行激励性的奖助学金政策,虽不能保证每个人都是公费读书,但每年定期发放的国家补助,以及各项奖学金都给予了广大研究生进行科研活动的动力,使研究生自身价值体现、创新热情的激发与科学研究紧密联系起来,动态的奖助学金政策和与之配套的“三助”政策,更加激发了研究生的科研态度,利于产生积极的学习、科研氛围。3. 导致部分不满情绪。由于对奖助学金的发放标准是各学校自行制定,对于谁可以有奖励而谁又没有这一问题,必然会出现不一致的看法,一定会有部分学生感到不公平,从而导致心理上的不满,甚至可能造成更为严重的问题,如不合理的激进举动等等。
(3)社会可能出现的变化
1. 形成良好的社会科研氛围。加强研究生的奖励制度,不仅增进他们的科研动力,也调动了导师的积极性,进而创造了良好的社会研究氛围,而良好的社会研究氛围又会反作用于各高校的科研研究,实现研究进程中的合理配置,实现良性的循环过程。2. 高等教育的快速发展。按要求,被收上的学费要打入专用财务账户,用于学校建设。研究生缴纳学费,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研究生教育的总收入,加强了高校在研究生这一高等教育方面的建设,利于高等教育的发展。3. 造成就业困难。收费政策的实行导致了报考研究生人数减少,更多的本科毕业生选择直接进入工作领域,而不是继续深造。由于本科毕业生基数很大,而工作岗位却是十分有限的,从而导致部分毕业生不能及时的找到合适的工作,可能就会产生就业困难。
Ⅱ目标实现分析
研究生收费政策在实行之初就明确了其目标,即完善研究生教育投入机制,改善研究生学习、科研和生活条件,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纵观政策实施2年的成果,研究生教育投入增加,研究生的生活得到了保证,学生科研积极性大涨,淘汰了部分学生,应该说,政策的初期目标落实的不错。但在现实情况中,学术造假、研究生诚信不足等现象依旧严重,对于是否真正实现了学生质量的提升,则还需要更长时间的检验。与此同时,该项政策还减少了考研报名人数,减少了竞争,但也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就业难度。
Ⅲ效率问题分析
基于实际分析,在实行了研究生收费制度之后,研究生统一考试报考人数锐
减。以河北省的报考数据为例来说明:有83100人报名参加2015年硕士研究生考试,比2014年减少2545人,减幅为2.97%,2014年报考人数85645人,较2013年减少300余人,降幅3.8%,报名人数连续两年下降。政策在刚刚实行不久就有了如此大的效率,也是很难得的。
(二) 价值层面
在研究生的行列中存在诸多的家庭困难学生,如果收费,无疑将增加他们的负担。所以,研究生自费首要且必须的措施之一就是完善各种奖学金、助学金政策,为那些困难学生免除后顾之忧。但是,另外的问题也值得考虑。那就是在设置国家奖学金、助学金政策的过程中,考虑其涵盖面、评价指标等细节时,如何使真正需要资助和奖励的学生获得奖励而并不是导致“柠檬市场”的出现和“劣币驱逐良币”的结果,则需要政策的制定者三思而后行。
五、政策展望
纵观政策实行的2年,确实取得了很多的成果,但也存在着很多的不足和弊端,结合现实的发展情况,现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一) 注重公平问题,对奖助学金的发放制定合理的标准。对于发放奖助学金的标准,一定要得到广大研究生和高校的肯定,确保发放的公平性,认真考虑评价的指标,确立一个合适的又具有合理性的评价体系。如使用加权的方式,对于每个评价标准进行加权后再得出最终结论,这样可以更有说服力,一方面可以更好的激励研究生科研兴趣,另一方面也保证了激励公平,不仅有利于研究生本身发展,也有利于高校在招收新学员时具有更好的声誉优势,利于高校的进一步建设。
(二) 建立配套的鼓励创业机制或利于解决工作难问题的机制。由于收费制度导致的就业难问题日益严重,为了更好的实现社会和谐,保证广大应届毕业生的切实利益,应当建立帮助解决其真正困难的有效机制,帮助其实现自身价值,保证人才资源不会流失。
(三) 重视公平,对于很难解决费用的考研学子,要建立合理合法的保护措施和帮助制度。面对自费考研这样一个政策的存在,部分贫困学子可能考虑到自身的困难而放弃考研的机会。对于这部分同学,应当制定一系列政策和制度来帮助他们完成学业。例如可以建立这么一个模式,建立申请考研学费贷款制度,国家帮助解决30%~50%的学费,其余部分限在其毕业后几年内还清等,以此来保护学生的合法权益,帮助家庭贫困的学子实现继续深造、继续学业的愿望。
参考文献:
1刘文, 王建荣. 评析研究生教育收费制度改革[J], 《东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2)
2向莉娟, 姚远. 刍议研究生奖学金制度[J],《继续教育研究》,2009,(2) 3唐熙灵, 韩雄华. 研究生自费政策分析. 《决策咨询》2014,(1)
4金晓晨, 林子赛. 研究生自费政策对大学生考研意愿的影响——一项基于浙江师大的调查, 《沧桑》,2014,(4)
5 杨孟孟. 研究生收费制度政策对研究生群体的影响及对策[J].教育科学与人才培养,2010,(7)
浅析研究生收费政策
摘要:公共政策是国家机关、政党和社会团体在特定时期为实现或服务于一定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目标所采取的政治行为或规定的行为准则,它是一系列谋略、法令、措施、办法、方法、条例等的总称。研究生收费制度是应国家要求对所有纳入国家招生计划的新入学研究生都要缴纳学费的制度,该制度是由一系列的具体政策组成的,从广义上来讲,它也是一种公共政策。本文以公共政策分析理论为指导方法,对该政策进行了简要分析,并在文章最后对具体的改革展望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关键词:研究生 自费 奖学金 政策
前言:伴随经济的高速发展,社会急需更多的高层次人才,因此超常规发展研究生教育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但是面对着日益增加的教育开支和补贴,政府财政已不堪重负,实行研究生教育全面收费是扩大中国研究生教育规模和保障研究生教育质量的必然选择。
一、政策背景
我国的研究生教育经过20多年的发展, 目前已获得硕士学位的研究生总数已超过150万人, 在校研究生数量达到110万, 成为世界上仅次于美国的研究生大国。而在这样一个研究生教育大国里, 研究生教育的培养制度一直实行的是“双轨制”,即公费与自费并行。尽管国家对教育的投入在不断地增大, 但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教育成本的增加, 这种制度已经越来越不能满足人们对享受高水平教育的追求。2007年, 北大、清华等17所高校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试点工作正式拉开序幕;2008年, 全国范围内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试点高校增至到53所, 这标志着在我国已实行20多年的研究生培养“双轨制”将逐渐被所有研究生上学必须交纳学费的“单轨制”取而代之。实行“单轨制”后, 各高校纷纷实行了奖学金制度、贷学金制度以及助学金制度, 以帮助研究生完成学业。
二、政策内容
为完善研究生教育投入机制,改善研究生学习、科研和生活条件,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2013年2月6日,经国务院同意,财务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教育部印发了《关于完善研究生教育投入机制的意见》,对完善财政拨款制度、完善奖助政策体系、建立健全收费制度三方面内容进行了相关规定:
(一) 完善财政拨款制度。中央财政对国家招生计划内的中央部门所属高校全日制研究生,安排生均综合定额拨款,并建立拨款标准动态调整机制,逐步提高拨款水平;中央财政设立绩效拨款,由学校自主安排用于研究生培养。各地要参照这一模式,建立健全地方高校研究生教育拨款制度。
(二) 完善研究生奖助政策体系。设立研究生国家奖学金,每年奖励4.5万名研究生。从2014年秋季学期起,将研究生普通奖学金调整为国家助学金,每年资助标准博士生不低于10000元、硕士生不低于6000元;同时设立研究生学业奖学金。加大研究生助教、助研和助管岗位津贴资助力度。提高国家助学贷款最高限额。落实和完善鼓励捐资助学的优惠政策。
(三) 建立健全研究生教育收费制度。从2014年秋季学期起,向所有纳入国家招生计划的新入学研究生收取学费。现阶段全日制学术学位研究生收费标准,原则上每年硕士生不超过8000元、博士生不超过10000元,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以及已按规定实行收费政策的研究生暂执行原收费政策。研究生学费收入按规定纳入财政专户管理,实行“收支两条线”,由高等学校统筹用于研究生教学、科研、改善待遇等支出。
三、政策分析
(一) 打破了“公费”与“自费”之间的界限
我国旧的研究生资助模式是所谓的“公费”和“自费”制度。在研究生入学之初,研究生招录部门会根据学生的入学成绩和本科表现评定其在研究生阶段所享受的待遇。成绩靠前、科研成果较多或者本科表现较好的同学会得到公费的待遇,而其他稍逊的同学则只能得到半公费或者自费的待遇。
实行新的奖助金制度以后,研究生第一年入学时的奖助金等级由入学成绩决定。推荐免试的同学基本上都能获得高于学费的奖助金,参加研究生入学考试的同学中的成绩优秀者,也能获得高于学费的奖助金,其他的同学则能获得相应的较低等级的奖助金或者需要自己筹集学费。但是,第一年评定的奖助金等级并不会适用于第二年。第二年,学校会根据研究生的在校表现情况重新评定奖助金等级。与第一年完全由入学成绩决定所获得的奖助金等级不同,第二年的奖助金评定在学习成绩之外会引入其他因素,比如科研成果、发表论文、社会活动等等。此外,新的奖助制度还设有配套的“三助”岗位,即学校设立一定数量的助研、助管和助教岗位,在校研究生可以申请相关岗位获得相应的劳务回报,并且这些岗位对所有学生都是开放的。
(二) 更注重知识及科研
通过阶段性考核,对于创新思维敏捷、创新能力强、科研成果丰硕的研究生,可申请高一等级的奖助学金和各类科研创新基金;同时对于学业懒散、成果产出不显著的研究生可申请到的奖助学金和各类基金就会相对减低或没有。
合理的资助体系还可以进一步发挥以科学研究为主导的导师负责制,赋予导师更大的招生及培养的自主权,从而调动导师培养研究生的积极性。从短期来说,通过改革导师激发责任感,使其为课题项目投入更多的时间与精力;从长远来看,也有利于培养研究生及开展科研工作,也更能体现研究生导师的教育价值。
四、政策评估 政策评估是利用科学的方法和技术,依据一定的价值标准和事实标准,通过一定的程序和步骤,对政策实施中的价值因素和事实因素进行分析,目的在于利用这些政策相关信息,对政策的未来走向做出基本的判断,从而调整、修正政策和制定新的政策。政策评估包括两个方面,即事实层面和价值层面。事实层面即评价的目的是向人们说明一些事实,不涉及价值冲突,包括有何政策效果,是否达到政策目标,是否有效率等等;而价值层面是以特定的价值标准判断政策的影响,如公平性,但不同利益主体对这些价值标准的定义可能会存在差异。
(一) 事实层面
Ⅰ政策效果分析
(1)高校可能会出现的变化
1. 办学条件会逐渐提高。研究生缴纳学费,就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研究生教育的总投入,就可能实现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提高研究生教育的人均经费。2. 研究生教育向多样化发展。这是因为,一旦研究生教育开始收费,那么研究生在接受教育服务时会有更多的主体意识、问责意识,会对大学的研究生培养目标、培养方式、培养形式甚至会对导师提出更多自主的要求。反过来,由于研究生开始缴纳费用,大学本身也会比以前更加主动地倾听研究生的声音、获取他们的需求信息,并且不断改进教育服务,满足不同研究生的需求。3. 会有更多本科生选择中途辍学去创业。随着研究生规模的扩展,本科教育的文凭将会持续贬值。因此,有些学生可能不会再想耗费整整四年只为拿到一个不断贬值的本科文凭,可能会选择从大学辍学。4. 所收取的学费费用均纳入学校账户,供学校自由支配,可能会出现滥用的情况,造成资金的非合理使用。
(2)研究生群体会出现的变化
1. 导致一部分研究生辍学。一旦实行研究生收费政策,一定会有一部分较为困难的学生由于无力支付高额的学费,从而选择中途结束学业,进而导致了大量高智商人力资源的浪费。2. 增强研究生科研兴趣,使其更积极的投入研究生涯。实行激励性的奖助学金政策,虽不能保证每个人都是公费读书,但每年定期发放的国家补助,以及各项奖学金都给予了广大研究生进行科研活动的动力,使研究生自身价值体现、创新热情的激发与科学研究紧密联系起来,动态的奖助学金政策和与之配套的“三助”政策,更加激发了研究生的科研态度,利于产生积极的学习、科研氛围。3. 导致部分不满情绪。由于对奖助学金的发放标准是各学校自行制定,对于谁可以有奖励而谁又没有这一问题,必然会出现不一致的看法,一定会有部分学生感到不公平,从而导致心理上的不满,甚至可能造成更为严重的问题,如不合理的激进举动等等。
(3)社会可能出现的变化
1. 形成良好的社会科研氛围。加强研究生的奖励制度,不仅增进他们的科研动力,也调动了导师的积极性,进而创造了良好的社会研究氛围,而良好的社会研究氛围又会反作用于各高校的科研研究,实现研究进程中的合理配置,实现良性的循环过程。2. 高等教育的快速发展。按要求,被收上的学费要打入专用财务账户,用于学校建设。研究生缴纳学费,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研究生教育的总收入,加强了高校在研究生这一高等教育方面的建设,利于高等教育的发展。3. 造成就业困难。收费政策的实行导致了报考研究生人数减少,更多的本科毕业生选择直接进入工作领域,而不是继续深造。由于本科毕业生基数很大,而工作岗位却是十分有限的,从而导致部分毕业生不能及时的找到合适的工作,可能就会产生就业困难。
Ⅱ目标实现分析
研究生收费政策在实行之初就明确了其目标,即完善研究生教育投入机制,改善研究生学习、科研和生活条件,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纵观政策实施2年的成果,研究生教育投入增加,研究生的生活得到了保证,学生科研积极性大涨,淘汰了部分学生,应该说,政策的初期目标落实的不错。但在现实情况中,学术造假、研究生诚信不足等现象依旧严重,对于是否真正实现了学生质量的提升,则还需要更长时间的检验。与此同时,该项政策还减少了考研报名人数,减少了竞争,但也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就业难度。
Ⅲ效率问题分析
基于实际分析,在实行了研究生收费制度之后,研究生统一考试报考人数锐
减。以河北省的报考数据为例来说明:有83100人报名参加2015年硕士研究生考试,比2014年减少2545人,减幅为2.97%,2014年报考人数85645人,较2013年减少300余人,降幅3.8%,报名人数连续两年下降。政策在刚刚实行不久就有了如此大的效率,也是很难得的。
(二) 价值层面
在研究生的行列中存在诸多的家庭困难学生,如果收费,无疑将增加他们的负担。所以,研究生自费首要且必须的措施之一就是完善各种奖学金、助学金政策,为那些困难学生免除后顾之忧。但是,另外的问题也值得考虑。那就是在设置国家奖学金、助学金政策的过程中,考虑其涵盖面、评价指标等细节时,如何使真正需要资助和奖励的学生获得奖励而并不是导致“柠檬市场”的出现和“劣币驱逐良币”的结果,则需要政策的制定者三思而后行。
五、政策展望
纵观政策实行的2年,确实取得了很多的成果,但也存在着很多的不足和弊端,结合现实的发展情况,现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一) 注重公平问题,对奖助学金的发放制定合理的标准。对于发放奖助学金的标准,一定要得到广大研究生和高校的肯定,确保发放的公平性,认真考虑评价的指标,确立一个合适的又具有合理性的评价体系。如使用加权的方式,对于每个评价标准进行加权后再得出最终结论,这样可以更有说服力,一方面可以更好的激励研究生科研兴趣,另一方面也保证了激励公平,不仅有利于研究生本身发展,也有利于高校在招收新学员时具有更好的声誉优势,利于高校的进一步建设。
(二) 建立配套的鼓励创业机制或利于解决工作难问题的机制。由于收费制度导致的就业难问题日益严重,为了更好的实现社会和谐,保证广大应届毕业生的切实利益,应当建立帮助解决其真正困难的有效机制,帮助其实现自身价值,保证人才资源不会流失。
(三) 重视公平,对于很难解决费用的考研学子,要建立合理合法的保护措施和帮助制度。面对自费考研这样一个政策的存在,部分贫困学子可能考虑到自身的困难而放弃考研的机会。对于这部分同学,应当制定一系列政策和制度来帮助他们完成学业。例如可以建立这么一个模式,建立申请考研学费贷款制度,国家帮助解决30%~50%的学费,其余部分限在其毕业后几年内还清等,以此来保护学生的合法权益,帮助家庭贫困的学子实现继续深造、继续学业的愿望。
参考文献:
1刘文, 王建荣. 评析研究生教育收费制度改革[J], 《东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2)
2向莉娟, 姚远. 刍议研究生奖学金制度[J],《继续教育研究》,2009,(2) 3唐熙灵, 韩雄华. 研究生自费政策分析. 《决策咨询》2014,(1)
4金晓晨, 林子赛. 研究生自费政策对大学生考研意愿的影响——一项基于浙江师大的调查, 《沧桑》,2014,(4)
5 杨孟孟. 研究生收费制度政策对研究生群体的影响及对策[J].教育科学与人才培养,20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