雄黄的功效与作用及食用方法

分类:雄黄

【药材名称】雄黄

【拼音名称】Xiong Huang

【别名】明雄黄、黄金石、黄食石、石黄、黄石、熏黄、天阳石、黄安。

【科属】为硫化物类矿物雄黄的矿石。

【产地】产于甘肃、陕西、湖南、贵州、云南、四川等地。

【性味】【性味、归经】辛,温。有毒。归心、肝、胃经。

【功效】解毒,杀虫。

【中成药】共有 219 种中成药使用雄黄: 庆余辟瘟丹 息伤乐酊 骨增生镇痛膏 东方活血膏 牛黄消炎灵胶囊 梅花点舌丸 小儿化毒胶囊 克痢痧胶囊 暑症片 紫金锭等。

【应用】

1、用于痈肿疗疮,湿疹疥癣,蛇虫咬伤。雄黄有良好解毒作用。治痈肿疗疮,常与乳香、没药等活血消痈药同用,如《外科全生集》醒消丸,治湿疹疥癣,配等量白矾为散,清茶调涂患处,以增强收湿止痒功效,如《医宗金签》二味拔毒散;治虫蛇咬伤,可单用雄黄粉,香油调涂患处或用黄酒冲服。

2、用于虫积腹痛。本品有杀虫作用。可用于蛔虫等肠寄生虫病引起虫积腹痛,常与槟榔、牵牛子等驱虫药向用。此外,亦治蛲虫病引起的肛门瘙痒,可用本品与铜绿为末撒于肛门处,或用雄黄粉、凡士林制成的纱布条塞于肛门内。

此外,本品亦有燥湿祛痰、截疟作用,还可用于哮喘、疟疾、惊痫等证。

【配伍效用】雄黄配伍明矾:雄黄化淤消癥;明矾清热消痰。二者均有解毒作用,相伍为用,共奏解毒化淤、清热消痰之功效,用于治疗淤血痰毒所致之腹胁痞块及蛊毒。

【用法用量】外用适两量,研未撒敷,或香油调敷。入丸散服,每次0.15~0.3g。

【注意事项】本品毒性较强,内服宜慎,不可过量久服。孕妇忌用。本品亦能从皮肤吸收,外用时不宜大面积涂擦及长期持续使用。切忌火煅,烧煅后即分解为三氧化二砷,即砒霜,有剧毒。

【采收加工】全年可采,雄黄在矿中质软如泥,见空气即变坚硬,可用竹刀取其熟透部分,除去杂质泥土,精选后碾细,生用。

【炮制工艺】

雄黄粉:取净雄黄加适量清水共研细,加多量清水搅拌,倾取混悬液,下沉部分再如上法反复操作多次,除去杂质,合并混悬液,静置后分取沉淀,晾干,研细。

【贮藏储存】木箱或瓷罐装。本品遇火易燃烧,应单独存放,防火。

【现代研究】

1、化学成分:主要为硫化砷AsS,尚含硅、铝、铁、镁及镍等。

2、药理作用:

(1)抗病原微生物作用:雄黄水浸剂(1:2)在试管内对堇色毛癣菌、同心性毛癣菌、许兰黄癣菌、奥杜盎小芽胞癣菌、铁锈色小芽胞癣菌、红色表皮癣菌、紧密着色芽生菌、星形奴卡菌等皮肤真菌均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在黄豆固体培养基上,雄黄(浓度为1%)对人型、牛型结核杆菌及耻垢杆菌有抑制生长的作用。用菖蒲、艾叶、雄黄合剂烟熏2~4小时以上,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变形杆菌、绿脓杆菌均有杀菌作用。

(2)抗血吸虫作用:感染日本血吸虫尾蚴的小鼠,于感染前3天开始给雄黄、槟榔、阿魏、肉桂合剂0.2ml/20g,感染后继续给药12天,成虫减少率达75.27%,动物无虫率达14.29%,无雌虫率达42.86%。

(3)其他作用:雄黄有抑制肉瘤180的作用。研究证明,雄黄中的砷化物有致突变及致癌作用,其可致皮肤癌、支气管癌、肝癌,并可诱发口腔、食管、喉及膀胱癌。妊娠小鼠或地鼠经腹腔注射、灌胃、静脉注射等不同途径给予砷化物,可引起畸胎和死胎。

3、毒副作用:雄黄服用过量或持续服用时容易引起砷中毒;本品遇热易分解,变成有剧毒的三氧化二砷,因此火煅或入汤剂则更易中毒。外用浓度过高亦可引起中毒。砷能使全身毛细血管极度扩张以致血浆漏出,且易损害心肌,故可导致循环衰竭,引起休克。砷还可使胃肠蠕动增加,抑制延髓之呼吸中枢,造成肝、肾损害等。砷在人体吸收较快,但排泄甚慢,常易引起积蓄中毒。雄黄急性中毒的症状表现为:口干咽燥、流涎、剧烈呕吐、头痛、头晕、烦躁不安、腹痛腹泻,甚者多部位出血、惊厥、意识丧失、紫绀、呼吸困难并成休克状态,可因出血、肝肾功能衰竭、呼吸中枢麻痹而死亡。慢性中毒的症状表现为:皮疹、脱甲、麻木、疼痛,亦可有口腔炎、鼻炎、结膜炎、结肠炎的相应表现;甚者可有肌肉萎缩、剧烈疼痛及膈神经麻痹所引起的呼吸暂停。临床应用本品,有雄黄酒急性中毒死亡1例的报告;亦有口服雄黄5g致中毒性肝炎的报告;尚有雄黄烟熏皮肤致死1例的报告。

中毒救治:

(1)催吐、洗胃:口服中毒者立即饮米醋2碗引吐,吐尽后服鸡蛋清5~6只或豆浆2碗;亦可用1:5000高锰酸钾溶液或活性炭混悬液洗胃。

(2)中草药治疗:防己、甘草各10g,绿豆100g。病情轻者将上药水煎顿服,1日2剂。(3)其他治疗:参见“砒石”。

【临床应用】

1、治疗疟疾:雄黄0.3g,六一散2g,混匀分2包,于疟疾发作前2小时服1包,4~6小时后服第2包,治疗顽疟29例,均迅速控制症状,服1次而愈。〔《中成药研究》1982;(7):46〕

2、治疗麻风:雄黄、枯矾各等份为末,茶叶、生姜适量,将姜捣烂纱布包裹涂擦患处,有灼热感为度,煎浓茶滚沸冲调雄黄、枯矾末为糊状,摊于5~6层纱布上,敷于局部,对麻风反应的神经痛有效。(《中华皮肤科杂志》1958;(4):300)

3、治疗蛲虫病:雄黄3g,樟脑少许,苦参3g,研粉,用布包一小团,蘸香油或醋,于晚间塞进肛门处,一般2~3次即效。〔《新中医》1981;(10):封三〕

4、治疗肛肠部疾病:取一铁罐,底部留有通气孔,内撒一层干锯末,点燃后放入硫黄、雄黄粉末各10g,上覆一硬纸片,中间可据病变部位剪一直径3~5cm圆口,每次熏疗半小时,每晚1次,10天为1个疗程。治疗痔核、肛门瘙痒症、蛲虫病、肛门湿疹、脱肛、肛周脓肿等疾病,疗效满意。〔《浙江中医杂志》1990;25(2):64〕

5、治疗胆道蛔虫:雄黄50~100g,研细与两个鲜鸡蛋拌匀,用猪油煎成薄饼,敷疼痛处,治疗30例,显效20例,有效7例,无效3例。〔《山东中医杂志》1984;(6):45〕

6、治疗流行性腮腺炎:雄黄45g,明矾50g,冰片4g。共研细面,装入有色瓶内。用时,取药粉3~5g,酌加75%乙醇,调成稀糊状,涂于高肿处。每日2~3次。治疗16例,1~2天明显消肿,体温恢复正常,第3天症状完全消失。〔《江苏中医杂志》1957;(3):16〕

7、治疗淋巴结核:雄黄、明矾、枯矾各等份,共研细末,用凡士林适量调成膏状,置于纱布上贴患处。每日换药1次。治疗淋巴结核9例,均于敷药后5~10天治愈;治疗淋巴结炎42例,3~4天症状消失。〔《江苏中医杂志》1965;(5):37〕

8、治疗带状疱疹:

a、雄黄粉50g,配75%乙醇100ml混合,搽敷患处,每天2次,疼痛剧烈者,可于上方中加2%普鲁卡因20ml,治疗4000余例,平均5~6天治愈。〔《新医药学杂志》1974;(2):24〕

b、雄黄、白矾各等份,研成细末,用浓茶水调搽患处,每日2~3次,治疗湿疹及带状疱疹100余例,均痊愈。〔《新医药学研究》1974;(2):24〕

c、雄黄、五倍子、枯矾、黄连各等份,香油适量调成糊状,外涂患处,每日3~4次,治疗30例,全部治愈。〔《新医药学杂志》1974;(2):24〕

d、雄黄30g,枯矾、五倍子各15g,冰片3g研末,以75%乙醇150ml、2%普鲁卡因4ml调匀涂患处,每日3次,治疗75例,均获痊愈。〔《中医杂志》1965;(11):27〕

e、雄黄5g,冰片0.5g,乙醇100ml,混合外搽患处,每日4~6次,治疗10例,一般用药1~2天疼痛减轻,水泡消退。〔新医学1982;(7):390〕

f、雄黄8g,明矾8g,蜈蚣2g。共研细末,用香油或冷开水调成糊状,搽敷患处,每日3~4次。治疗39例,皆愈。〔《湖南中医杂志》1989;(4):27〕

g、雄黄、明矾各20g,大黄、黄柏、侧柏叶各30g,冰片5g。除雄黄、冰片外,其余药物加温水浸泡20分钟,然后火煎30分钟,煎至300ml左右滤出,加入雄黄、冰片粉末,充分混匀后,以不烫手为度,用纱布或脱脂棉蘸药液洗患处,每天2~3次,每次30分钟,药液洗后保留,下次加温再用。5天为1疗程。治疗30例,1~2疗程痊愈者23例,3疗程痊愈者6例,1例眼部带状疱疹,剧痛形成溃疡性角膜炎到外院治疗。一般外洗后,次日疼痛明显减轻,2~3日皮疹停止发展,水疱干涸,皮损逐渐消退。〔《黑龙江中医药》1990;(5):19〕

分类:雄黄

【药材名称】雄黄

【拼音名称】Xiong Huang

【别名】明雄黄、黄金石、黄食石、石黄、黄石、熏黄、天阳石、黄安。

【科属】为硫化物类矿物雄黄的矿石。

【产地】产于甘肃、陕西、湖南、贵州、云南、四川等地。

【性味】【性味、归经】辛,温。有毒。归心、肝、胃经。

【功效】解毒,杀虫。

【中成药】共有 219 种中成药使用雄黄: 庆余辟瘟丹 息伤乐酊 骨增生镇痛膏 东方活血膏 牛黄消炎灵胶囊 梅花点舌丸 小儿化毒胶囊 克痢痧胶囊 暑症片 紫金锭等。

【应用】

1、用于痈肿疗疮,湿疹疥癣,蛇虫咬伤。雄黄有良好解毒作用。治痈肿疗疮,常与乳香、没药等活血消痈药同用,如《外科全生集》醒消丸,治湿疹疥癣,配等量白矾为散,清茶调涂患处,以增强收湿止痒功效,如《医宗金签》二味拔毒散;治虫蛇咬伤,可单用雄黄粉,香油调涂患处或用黄酒冲服。

2、用于虫积腹痛。本品有杀虫作用。可用于蛔虫等肠寄生虫病引起虫积腹痛,常与槟榔、牵牛子等驱虫药向用。此外,亦治蛲虫病引起的肛门瘙痒,可用本品与铜绿为末撒于肛门处,或用雄黄粉、凡士林制成的纱布条塞于肛门内。

此外,本品亦有燥湿祛痰、截疟作用,还可用于哮喘、疟疾、惊痫等证。

【配伍效用】雄黄配伍明矾:雄黄化淤消癥;明矾清热消痰。二者均有解毒作用,相伍为用,共奏解毒化淤、清热消痰之功效,用于治疗淤血痰毒所致之腹胁痞块及蛊毒。

【用法用量】外用适两量,研未撒敷,或香油调敷。入丸散服,每次0.15~0.3g。

【注意事项】本品毒性较强,内服宜慎,不可过量久服。孕妇忌用。本品亦能从皮肤吸收,外用时不宜大面积涂擦及长期持续使用。切忌火煅,烧煅后即分解为三氧化二砷,即砒霜,有剧毒。

【采收加工】全年可采,雄黄在矿中质软如泥,见空气即变坚硬,可用竹刀取其熟透部分,除去杂质泥土,精选后碾细,生用。

【炮制工艺】

雄黄粉:取净雄黄加适量清水共研细,加多量清水搅拌,倾取混悬液,下沉部分再如上法反复操作多次,除去杂质,合并混悬液,静置后分取沉淀,晾干,研细。

【贮藏储存】木箱或瓷罐装。本品遇火易燃烧,应单独存放,防火。

【现代研究】

1、化学成分:主要为硫化砷AsS,尚含硅、铝、铁、镁及镍等。

2、药理作用:

(1)抗病原微生物作用:雄黄水浸剂(1:2)在试管内对堇色毛癣菌、同心性毛癣菌、许兰黄癣菌、奥杜盎小芽胞癣菌、铁锈色小芽胞癣菌、红色表皮癣菌、紧密着色芽生菌、星形奴卡菌等皮肤真菌均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在黄豆固体培养基上,雄黄(浓度为1%)对人型、牛型结核杆菌及耻垢杆菌有抑制生长的作用。用菖蒲、艾叶、雄黄合剂烟熏2~4小时以上,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变形杆菌、绿脓杆菌均有杀菌作用。

(2)抗血吸虫作用:感染日本血吸虫尾蚴的小鼠,于感染前3天开始给雄黄、槟榔、阿魏、肉桂合剂0.2ml/20g,感染后继续给药12天,成虫减少率达75.27%,动物无虫率达14.29%,无雌虫率达42.86%。

(3)其他作用:雄黄有抑制肉瘤180的作用。研究证明,雄黄中的砷化物有致突变及致癌作用,其可致皮肤癌、支气管癌、肝癌,并可诱发口腔、食管、喉及膀胱癌。妊娠小鼠或地鼠经腹腔注射、灌胃、静脉注射等不同途径给予砷化物,可引起畸胎和死胎。

3、毒副作用:雄黄服用过量或持续服用时容易引起砷中毒;本品遇热易分解,变成有剧毒的三氧化二砷,因此火煅或入汤剂则更易中毒。外用浓度过高亦可引起中毒。砷能使全身毛细血管极度扩张以致血浆漏出,且易损害心肌,故可导致循环衰竭,引起休克。砷还可使胃肠蠕动增加,抑制延髓之呼吸中枢,造成肝、肾损害等。砷在人体吸收较快,但排泄甚慢,常易引起积蓄中毒。雄黄急性中毒的症状表现为:口干咽燥、流涎、剧烈呕吐、头痛、头晕、烦躁不安、腹痛腹泻,甚者多部位出血、惊厥、意识丧失、紫绀、呼吸困难并成休克状态,可因出血、肝肾功能衰竭、呼吸中枢麻痹而死亡。慢性中毒的症状表现为:皮疹、脱甲、麻木、疼痛,亦可有口腔炎、鼻炎、结膜炎、结肠炎的相应表现;甚者可有肌肉萎缩、剧烈疼痛及膈神经麻痹所引起的呼吸暂停。临床应用本品,有雄黄酒急性中毒死亡1例的报告;亦有口服雄黄5g致中毒性肝炎的报告;尚有雄黄烟熏皮肤致死1例的报告。

中毒救治:

(1)催吐、洗胃:口服中毒者立即饮米醋2碗引吐,吐尽后服鸡蛋清5~6只或豆浆2碗;亦可用1:5000高锰酸钾溶液或活性炭混悬液洗胃。

(2)中草药治疗:防己、甘草各10g,绿豆100g。病情轻者将上药水煎顿服,1日2剂。(3)其他治疗:参见“砒石”。

【临床应用】

1、治疗疟疾:雄黄0.3g,六一散2g,混匀分2包,于疟疾发作前2小时服1包,4~6小时后服第2包,治疗顽疟29例,均迅速控制症状,服1次而愈。〔《中成药研究》1982;(7):46〕

2、治疗麻风:雄黄、枯矾各等份为末,茶叶、生姜适量,将姜捣烂纱布包裹涂擦患处,有灼热感为度,煎浓茶滚沸冲调雄黄、枯矾末为糊状,摊于5~6层纱布上,敷于局部,对麻风反应的神经痛有效。(《中华皮肤科杂志》1958;(4):300)

3、治疗蛲虫病:雄黄3g,樟脑少许,苦参3g,研粉,用布包一小团,蘸香油或醋,于晚间塞进肛门处,一般2~3次即效。〔《新中医》1981;(10):封三〕

4、治疗肛肠部疾病:取一铁罐,底部留有通气孔,内撒一层干锯末,点燃后放入硫黄、雄黄粉末各10g,上覆一硬纸片,中间可据病变部位剪一直径3~5cm圆口,每次熏疗半小时,每晚1次,10天为1个疗程。治疗痔核、肛门瘙痒症、蛲虫病、肛门湿疹、脱肛、肛周脓肿等疾病,疗效满意。〔《浙江中医杂志》1990;25(2):64〕

5、治疗胆道蛔虫:雄黄50~100g,研细与两个鲜鸡蛋拌匀,用猪油煎成薄饼,敷疼痛处,治疗30例,显效20例,有效7例,无效3例。〔《山东中医杂志》1984;(6):45〕

6、治疗流行性腮腺炎:雄黄45g,明矾50g,冰片4g。共研细面,装入有色瓶内。用时,取药粉3~5g,酌加75%乙醇,调成稀糊状,涂于高肿处。每日2~3次。治疗16例,1~2天明显消肿,体温恢复正常,第3天症状完全消失。〔《江苏中医杂志》1957;(3):16〕

7、治疗淋巴结核:雄黄、明矾、枯矾各等份,共研细末,用凡士林适量调成膏状,置于纱布上贴患处。每日换药1次。治疗淋巴结核9例,均于敷药后5~10天治愈;治疗淋巴结炎42例,3~4天症状消失。〔《江苏中医杂志》1965;(5):37〕

8、治疗带状疱疹:

a、雄黄粉50g,配75%乙醇100ml混合,搽敷患处,每天2次,疼痛剧烈者,可于上方中加2%普鲁卡因20ml,治疗4000余例,平均5~6天治愈。〔《新医药学杂志》1974;(2):24〕

b、雄黄、白矾各等份,研成细末,用浓茶水调搽患处,每日2~3次,治疗湿疹及带状疱疹100余例,均痊愈。〔《新医药学研究》1974;(2):24〕

c、雄黄、五倍子、枯矾、黄连各等份,香油适量调成糊状,外涂患处,每日3~4次,治疗30例,全部治愈。〔《新医药学杂志》1974;(2):24〕

d、雄黄30g,枯矾、五倍子各15g,冰片3g研末,以75%乙醇150ml、2%普鲁卡因4ml调匀涂患处,每日3次,治疗75例,均获痊愈。〔《中医杂志》1965;(11):27〕

e、雄黄5g,冰片0.5g,乙醇100ml,混合外搽患处,每日4~6次,治疗10例,一般用药1~2天疼痛减轻,水泡消退。〔新医学1982;(7):390〕

f、雄黄8g,明矾8g,蜈蚣2g。共研细末,用香油或冷开水调成糊状,搽敷患处,每日3~4次。治疗39例,皆愈。〔《湖南中医杂志》1989;(4):27〕

g、雄黄、明矾各20g,大黄、黄柏、侧柏叶各30g,冰片5g。除雄黄、冰片外,其余药物加温水浸泡20分钟,然后火煎30分钟,煎至300ml左右滤出,加入雄黄、冰片粉末,充分混匀后,以不烫手为度,用纱布或脱脂棉蘸药液洗患处,每天2~3次,每次30分钟,药液洗后保留,下次加温再用。5天为1疗程。治疗30例,1~2疗程痊愈者23例,3疗程痊愈者6例,1例眼部带状疱疹,剧痛形成溃疡性角膜炎到外院治疗。一般外洗后,次日疼痛明显减轻,2~3日皮疹停止发展,水疱干涸,皮损逐渐消退。〔《黑龙江中医药》1990;(5):19〕


相关内容

  • 人参的功效与作用及食用方法的功效与作用
  • 人参的功效与作用及食用方法人参的功效与作用及食用方法: 人参之所以很稀奇,很名贵,主要与它的药用价值有关.在很早的医书中就认为,人参有[补五脏.安精神.定魂魄.止惊悸.除邪气.明目开心益智 人参的功效与作用及食用方法: 人参之所以很稀奇,很名贵,主要与它的药用价值有关.在很早的医书中就认为,人参有[ ...

  • 用一种味道形容端午
  • 用一种味道形容端午节,你会想到哪种味道?是粽子的清香软糯?是打糕的芳香粘软?还是鸭蛋的咸香柔嫩?你的记忆里有哪些端午节的味道印象? 五毒饼上画五毒为哪般? 五毒饼,就是表面刻有蝎子.蛤蟆.壁虎.蜈蚣.蛇形象的点心.五毒饼和粽子一样,古时候是端午节的应节食物.为什么要在点心上画"五毒&quo ...

  • 中药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 中药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学号:20090948 姓名:甘锐利 自古以来,日常生活中,中药在药用.食用.保健中的应用就很广泛,只是现在人们不够注意到而已.例如自古以来,端午节就是我国汉族人民的传统节日,这一天必不可少的活动逐渐演变为吃粽子,赛龙舟,挂菖蒲.蒿草.艾叶,薰苍术.白芷,喝雄黄酒.其中的中草 ...

  • 白茯苓怎么吃白茯苓食用方法
  • 白茯苓怎么吃白茯苓食用方法 文章摘要:白茯苓怎么吃,白茯苓是一种常见的中草药植物,白茯苓具有一定的药用和食用价值,白茯苓还具有一定的美容养颜功效,是很多MM们喜欢食用的食物之一,大家想知道白茯苓怎么吃吗? 白茯苓的吃法 (一)开胃汤.茯苓15克,淮山药12克,谷麦芽各白茯苓 30克,鲜. 白茯苓怎么 ...

  • 升高白细胞
  • 字号:大 中 小 凡白细胞减少的病人,宜食用以下食物,有升高白细胞的作用. 1.日常食物:多吃牛肉.黄鳝.河蟹以及山楂.萝卜等食物可以增加白细胞,增强免疫力 升白细胞食疗方(仅供参考)如下: 1 枣米粥  组成:花生米.大枣各30g.龙眼肉10g.粳米50g 用法:将花生米.大枣.龙眼肉.粳米同煮粥 ...

  • 蚊出没,自制[驱蚊香囊]成流行
  • 制图/王晓芬 晨报记者 查睿 民间俗语有云,"戴个香草袋,不怕五虫害",其中的香草袋就是我们常说的香囊或香包.端午过后,市面上就有不少草药香囊售卖,声称可以避邪驱虫,尤其适合幼儿.记者发现,入夏以来,网络上也掀起了一阵自制驱蚊虫香囊的风潮,有些市民依照网上的配方抓草药,甚至亲自去 ...

  • 白芨粉功效作用
  • 白芨粉功效作用 白芨自古就是美容良药被誉为"美白仙子"可治疗痤疮.体癣.疤痕等皮肤病.<药性论>云其"治面上疮令人肌滑".<本草纲目>云其"洗面黑祛斑". 三白面膜 材料白芷粉1茶匙.白茯苓2茶匙.白芨粉1茶匙.芦荟 ...

  • 带状疱疹的治疗偏方推荐
  • 带状疱疹的治疗偏方推荐 时间:2009-10-15 15:36来源:皮肤病治疗网 点击: 921次 带状疱疹是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引起的疾病皮肤炎症.患者通常会迅速的发生全身性的水疱.中医称为"缠腰火龙""缠腰火丹",俗称"蜘蛛疮".对于该病的治疗,中医中有很多带状疱疹的治疗偏方,对 ...

  • 中药泡酒壮阳配方大全
  • 中药泡酒壮阳配方大全 在现代社会,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和生活压力的不断加大,壮阳补肾是男人们都会关注 的话题,同时他也是男人们最不希望遇到的问题.肾,在男人看来直接关系到性生活的美好 与否.不可否认很多人多多少少都会遇到这方面的一些问题.市场上见到的壮阳药物种类繁 多,有中医也有西医. 一般认为,中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