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企合作文化对接典型案例

  摘 要:为贯彻落实人社部《关于推进技工院校改革发展的意见》精神,笔者学校制定了《专业教师参加企业实践活动实施办法》,有计划地组织专业教师参加企业实践,建设高素质教师队伍,提高教师业务水平,以实现“校企一体、工学一体、理实一体”的目标。  关键词:校企合作 文化对接 教师 企业实践  一、实施步骤  1.第一步  教师提交个人申请,部门负责人审定签字,学校汇总,选派教师到相应企业相应岗位参加实践。  2.第二步  教师将实践中了解到的情况和思考、心得、成果写成实践日志,每天不少于300字。  3.第三步  实践结束后,教师要写出企业实践报告,不少于3000字,内容充实,观点新颖,要提出合理化建议,对学校工作有指导意义。教师要填写企业实践鉴定表,由企业人事部门加盖公章,填写评语。  4.第四步  由学校和企业共同考核教师,量化赋分,纳入工作量,职称评聘时加分,对实践中有突出成果者进行奖励。  二、实施过程  培养教育教学骨干、“双师型”教师、学科带头人,造就一批教学名师和学科领军人物,对教师实行每三年一周期的全员培训。  以“双师型”教师为重点,建立并完善教师定期到企业实践的制度。教师要了解企业文化、企业精神,深入生产第一线,熟悉行业、企业的生产环节和操作工艺,了解最新的技术信息,及时将行业、企业的新观念、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引入教学过程,有效解决理论与实践脱节的问题,“针对市场设专业,针对企业定课程,针对岗位练技能”,提高技工教育的实效性。以实现“校企一体、工学一体、理实一体”的目标,强力推进校企合作。  从2010年起,笔者学校已先后选派出10批次共32名教师分别到兖州太阳纸业、华勤集团、光磊钢构、联城集团、五征集团、永华公司等10多家优秀企业进行历时2个月的生产实践活动。通过近两个月的学习,教师在企业文化、企业精神、企业管理、经营理念、工作理念、质量理念、团队理念、发展理念、现代工艺、先进技术等方面有了很多收获。在实践中,教师细心观察、深入思考,感受了企业文化内涵,熟悉了企业的生产环节,了解了先进的操作工艺及最新的技术信息,并参与了企业技术革新,丰富了实践经验,增强了专业技能,开阔了视野,充实了社会实践知识,使自己原有的理论知识得到了一定的升华,回校教学时能及时反映生产现场的新技术、新工艺,改进实训课题,充实了相关内容,提高了课堂教学效果。  三、经验总结  1.校企课程文化对接——强力推进教学模式改革  以推进校企合作为重点,探索部门、行业、企业参与办学的机制,开展委托培养、定向培养、订单式培养,开展工学结合、弹性学制、模块化教学。寻求优秀合作企业,找到与企业的对接口、切入点。  (1)采用“订单式招生”培养新模式。与太阳纸业、华勤集团、五征集团山拖农机装备有限公司、联城集团、齐鲁特钢等企业签订订单培养协议,根据企业特点需求调整专业设置,开设所需课程,学生进校就签订就业协议,培训合格后直接进入企业,解决学生就业的后顾之忧。2010年底,“太阳纸业”二期班已顺利毕业进入太阳纸业。2011年3月,学校与“华勤集团” 签订定向招生培养协议,培训共四期学生,第四期班已经毕业到企业就业。2011年4月,学校专为刚开业的“银座商城(兖州店)”定向招生培训的一期开班。2011年5月,学校负责的联城公司中层员工的拓展训练也已圆满结束。目前,“五征山拖” 定向培训一期班、“太阳纸业”定向培训正在进行中。  学校还在企业中开展了“金蓝领”技师培训,深受各企业欢迎。学校根据实际情况,灵活运用长、中、短期的不同模式,为联城集团、翔宇化纤,益海嘉里等企业培训员工上千人次,做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实现企业、学校、学生三赢。  (2)“顶岗实习”培养模式。随着校企合作不断深入,实习教学内容与企业需求要“无缝”对接。学校选择设备先进、技术力量雄厚的企业,建立对口专业实训基地。学校与企业联合制订培养计划,共同制订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调整课程专业设置。学生在企业实习期间,严格按照“七定”(定课题、定学时、定岗位、定师傅、定期考核、定期转换实习岗位、定期交流学生实习情况)安排实习,把因需施教落实到实处,使人才的培养更贴近市场需求。企业根据生产情况提供实习生的实习场地、设备和实习作业岗位,提供专业技师、高级技师进行指导,派专业技术人员定期或不定期地对学生进行专业理论与实际操作的系统培训和考核。学生在校完成理论和基本技能训练后,到实训基地顶岗实习,实习期满后与用人单位签订用人合同继续留用,将实习与就业连体,实习生即是“准员工”。  2.制度文化对接——实行工作项目主管制  实行工作项目主管制,是借鉴企业管理模式的一种全新的岗位责任制,主要目的是调动更多教职工干事创业的积极性,也是事业单位去行政化改革的发展方向。为确保学校“校企合作、工学一体”模式培养的技能人才适应区域经济发展需求,在学校“四制改革”的基础上,推行并完善以“工作责任项目化、业绩考核指标化、岗位管理契约化”为标志的学校工作项目主管制改革,使岗位职责更清晰,工作项目更明确,管理层次更简单,培养的技能人才更符合企业发展要求。具体分为校级主管、教学部主管、科室主管、校企合作课程创新主管、校企一体化教学创新主管等50多个主管,每位主管都编写工作项目责任合同书,制定各自的任期核心指标,主要内容有:主管岗位职责、主要工作项目、创新拓展项目、责任指标、事业发展思路与措施等。全面实行聘任制度和岗位管理制度,确立科学的考核评价和激励机制。采取上述举措后,教师的工作效率大幅度提高。  3.制度文化对接——班级企业化管理  按照企业技术岗位标准,制定《班级企业化管理制度》。学校相当于企业,各班级相当于下属分公司或车间,在班级中模拟企业车间管理。采用“千分制”对学生进行考核,从思想、纪律、学习成绩、劳动态度、团结协作等方面量化赋分,且与奖学金挂钩,让学生提前熟悉并适应企业管理模式;全力推进实训车间“6S”管理制度,让学生接受企业管理制度,培养良好的工作习惯,缩短与企业的距离,实现“零距离”对接。   4.校企文化活动对接——企业文化有机融入校园  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将企业文化有机融入校园文化中,让师生感受企业文化。  “细节决定成败”是联城集团企业文化的核心。联城集团对待员工实习“三留人”,即情感留人、待遇留人、事业留人。“要做就做太阳人”是世界造纸百强之一的太阳纸业员工的名言,“工厂是我家,爱护靠大家”深入到每个人心里。太阳期刊《你在为谁工作》《为自己工作》对员工有着强大的激励作用,“珍惜每一天,太阳每天都是新的”, 让每一个太阳人都无比骄傲和自豪。华勤集团内部杂志《倍耐力之音》中提到“眼到、手到、心到,一个不良也逃不掉”“违章操作等于自杀,违章指挥等于杀人”“正常的加以保持,异常的加以纠正”“没有完美的个人,只有完美的团队”……企业文化真可谓内容丰富,内涵深刻。  笔者学校把这些企业的文化引入校园,多层次、多形式、全方位地借鉴和传播企业文化,利用教室、车间、校园里的“文化角”营造企业文化空间。学校还邀请企业高级管理人员来校介绍企业的用人观,指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择业观和价值观;邀请企业相关人员到学校对学生进行授课讲座,内容包括管理规章制度、生产经营发展、产品知识、质量标准、机械设备知识以及技术指导等等。通过企业文化进校园、进课堂、进车间,实现学生与企业“零适应”对接。  四、后续实施方案  1.进一步完善、深化、扩展  继续贯彻落实教师参加企业实践的制度并进一步完善、深化、扩展。学校通过教师到企业实践,了解了企业员工技能水平,为其开展专业理论与技术的培训,承担企业委托项目。目前已有多家企业与学校签订了培训合作协议。  2.开展调研活动,了解市场需求  在校企合作过程中,开展了兖州市“高技能人才在企业现状调研”活动。学校专门成立了调研工作小组,制定实施方案。通过填写调查报表、实地走访等形式,全面调查了解兖州市企业的人才培养需求,重点掌握了各有关企业的人才现状、人才项目需求情况、人才队伍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从而有效地指导了学校的人才培养计划。学校根据所了解的培训对象、内容、形式、课时以及师资等方面的需求情况,制订了切实可行的人才培养计划、培训方向,并逐步实施。  3.通过大赛,引导学生尊重劳动、重视技能  学校成功举办了两届“兖州市职工职业技能大赛”,通过展示各行业能工巧匠的精湛技艺和企业深厚的文化底蕴,引导学生尊重劳动、重视技能、苦练技能,加深对企业的了解,增强对企业的适应能力。  总之,文化是制度之母,文化是改革的先导。要全面推进校企合作,改革人才培养模式,需要在总结经验的基础上进行先进文化引导下的制度创新。不仅要解决校企双方在物质层面的资源互补、利益共享问题,也要解决双方在精神层面的一系列文化差异、文化冲突和文化融合问题,使校企合作不仅具有坚实的经济利益基础,也具有深厚的共同文化基础。按照“把工业文化融入职业学校,产业文化进教育,工业文化进校园,企业文化进课堂”的发展方向,建立新形势下校企合作新的理论框架,实现校企双方从物质文化合作到精神和制度文化共建的飞跃。  (作者单位:山东省兖州市高级技工学校)

  摘 要:为贯彻落实人社部《关于推进技工院校改革发展的意见》精神,笔者学校制定了《专业教师参加企业实践活动实施办法》,有计划地组织专业教师参加企业实践,建设高素质教师队伍,提高教师业务水平,以实现“校企一体、工学一体、理实一体”的目标。  关键词:校企合作 文化对接 教师 企业实践  一、实施步骤  1.第一步  教师提交个人申请,部门负责人审定签字,学校汇总,选派教师到相应企业相应岗位参加实践。  2.第二步  教师将实践中了解到的情况和思考、心得、成果写成实践日志,每天不少于300字。  3.第三步  实践结束后,教师要写出企业实践报告,不少于3000字,内容充实,观点新颖,要提出合理化建议,对学校工作有指导意义。教师要填写企业实践鉴定表,由企业人事部门加盖公章,填写评语。  4.第四步  由学校和企业共同考核教师,量化赋分,纳入工作量,职称评聘时加分,对实践中有突出成果者进行奖励。  二、实施过程  培养教育教学骨干、“双师型”教师、学科带头人,造就一批教学名师和学科领军人物,对教师实行每三年一周期的全员培训。  以“双师型”教师为重点,建立并完善教师定期到企业实践的制度。教师要了解企业文化、企业精神,深入生产第一线,熟悉行业、企业的生产环节和操作工艺,了解最新的技术信息,及时将行业、企业的新观念、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引入教学过程,有效解决理论与实践脱节的问题,“针对市场设专业,针对企业定课程,针对岗位练技能”,提高技工教育的实效性。以实现“校企一体、工学一体、理实一体”的目标,强力推进校企合作。  从2010年起,笔者学校已先后选派出10批次共32名教师分别到兖州太阳纸业、华勤集团、光磊钢构、联城集团、五征集团、永华公司等10多家优秀企业进行历时2个月的生产实践活动。通过近两个月的学习,教师在企业文化、企业精神、企业管理、经营理念、工作理念、质量理念、团队理念、发展理念、现代工艺、先进技术等方面有了很多收获。在实践中,教师细心观察、深入思考,感受了企业文化内涵,熟悉了企业的生产环节,了解了先进的操作工艺及最新的技术信息,并参与了企业技术革新,丰富了实践经验,增强了专业技能,开阔了视野,充实了社会实践知识,使自己原有的理论知识得到了一定的升华,回校教学时能及时反映生产现场的新技术、新工艺,改进实训课题,充实了相关内容,提高了课堂教学效果。  三、经验总结  1.校企课程文化对接——强力推进教学模式改革  以推进校企合作为重点,探索部门、行业、企业参与办学的机制,开展委托培养、定向培养、订单式培养,开展工学结合、弹性学制、模块化教学。寻求优秀合作企业,找到与企业的对接口、切入点。  (1)采用“订单式招生”培养新模式。与太阳纸业、华勤集团、五征集团山拖农机装备有限公司、联城集团、齐鲁特钢等企业签订订单培养协议,根据企业特点需求调整专业设置,开设所需课程,学生进校就签订就业协议,培训合格后直接进入企业,解决学生就业的后顾之忧。2010年底,“太阳纸业”二期班已顺利毕业进入太阳纸业。2011年3月,学校与“华勤集团” 签订定向招生培养协议,培训共四期学生,第四期班已经毕业到企业就业。2011年4月,学校专为刚开业的“银座商城(兖州店)”定向招生培训的一期开班。2011年5月,学校负责的联城公司中层员工的拓展训练也已圆满结束。目前,“五征山拖” 定向培训一期班、“太阳纸业”定向培训正在进行中。  学校还在企业中开展了“金蓝领”技师培训,深受各企业欢迎。学校根据实际情况,灵活运用长、中、短期的不同模式,为联城集团、翔宇化纤,益海嘉里等企业培训员工上千人次,做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实现企业、学校、学生三赢。  (2)“顶岗实习”培养模式。随着校企合作不断深入,实习教学内容与企业需求要“无缝”对接。学校选择设备先进、技术力量雄厚的企业,建立对口专业实训基地。学校与企业联合制订培养计划,共同制订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调整课程专业设置。学生在企业实习期间,严格按照“七定”(定课题、定学时、定岗位、定师傅、定期考核、定期转换实习岗位、定期交流学生实习情况)安排实习,把因需施教落实到实处,使人才的培养更贴近市场需求。企业根据生产情况提供实习生的实习场地、设备和实习作业岗位,提供专业技师、高级技师进行指导,派专业技术人员定期或不定期地对学生进行专业理论与实际操作的系统培训和考核。学生在校完成理论和基本技能训练后,到实训基地顶岗实习,实习期满后与用人单位签订用人合同继续留用,将实习与就业连体,实习生即是“准员工”。  2.制度文化对接——实行工作项目主管制  实行工作项目主管制,是借鉴企业管理模式的一种全新的岗位责任制,主要目的是调动更多教职工干事创业的积极性,也是事业单位去行政化改革的发展方向。为确保学校“校企合作、工学一体”模式培养的技能人才适应区域经济发展需求,在学校“四制改革”的基础上,推行并完善以“工作责任项目化、业绩考核指标化、岗位管理契约化”为标志的学校工作项目主管制改革,使岗位职责更清晰,工作项目更明确,管理层次更简单,培养的技能人才更符合企业发展要求。具体分为校级主管、教学部主管、科室主管、校企合作课程创新主管、校企一体化教学创新主管等50多个主管,每位主管都编写工作项目责任合同书,制定各自的任期核心指标,主要内容有:主管岗位职责、主要工作项目、创新拓展项目、责任指标、事业发展思路与措施等。全面实行聘任制度和岗位管理制度,确立科学的考核评价和激励机制。采取上述举措后,教师的工作效率大幅度提高。  3.制度文化对接——班级企业化管理  按照企业技术岗位标准,制定《班级企业化管理制度》。学校相当于企业,各班级相当于下属分公司或车间,在班级中模拟企业车间管理。采用“千分制”对学生进行考核,从思想、纪律、学习成绩、劳动态度、团结协作等方面量化赋分,且与奖学金挂钩,让学生提前熟悉并适应企业管理模式;全力推进实训车间“6S”管理制度,让学生接受企业管理制度,培养良好的工作习惯,缩短与企业的距离,实现“零距离”对接。   4.校企文化活动对接——企业文化有机融入校园  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将企业文化有机融入校园文化中,让师生感受企业文化。  “细节决定成败”是联城集团企业文化的核心。联城集团对待员工实习“三留人”,即情感留人、待遇留人、事业留人。“要做就做太阳人”是世界造纸百强之一的太阳纸业员工的名言,“工厂是我家,爱护靠大家”深入到每个人心里。太阳期刊《你在为谁工作》《为自己工作》对员工有着强大的激励作用,“珍惜每一天,太阳每天都是新的”, 让每一个太阳人都无比骄傲和自豪。华勤集团内部杂志《倍耐力之音》中提到“眼到、手到、心到,一个不良也逃不掉”“违章操作等于自杀,违章指挥等于杀人”“正常的加以保持,异常的加以纠正”“没有完美的个人,只有完美的团队”……企业文化真可谓内容丰富,内涵深刻。  笔者学校把这些企业的文化引入校园,多层次、多形式、全方位地借鉴和传播企业文化,利用教室、车间、校园里的“文化角”营造企业文化空间。学校还邀请企业高级管理人员来校介绍企业的用人观,指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择业观和价值观;邀请企业相关人员到学校对学生进行授课讲座,内容包括管理规章制度、生产经营发展、产品知识、质量标准、机械设备知识以及技术指导等等。通过企业文化进校园、进课堂、进车间,实现学生与企业“零适应”对接。  四、后续实施方案  1.进一步完善、深化、扩展  继续贯彻落实教师参加企业实践的制度并进一步完善、深化、扩展。学校通过教师到企业实践,了解了企业员工技能水平,为其开展专业理论与技术的培训,承担企业委托项目。目前已有多家企业与学校签订了培训合作协议。  2.开展调研活动,了解市场需求  在校企合作过程中,开展了兖州市“高技能人才在企业现状调研”活动。学校专门成立了调研工作小组,制定实施方案。通过填写调查报表、实地走访等形式,全面调查了解兖州市企业的人才培养需求,重点掌握了各有关企业的人才现状、人才项目需求情况、人才队伍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从而有效地指导了学校的人才培养计划。学校根据所了解的培训对象、内容、形式、课时以及师资等方面的需求情况,制订了切实可行的人才培养计划、培训方向,并逐步实施。  3.通过大赛,引导学生尊重劳动、重视技能  学校成功举办了两届“兖州市职工职业技能大赛”,通过展示各行业能工巧匠的精湛技艺和企业深厚的文化底蕴,引导学生尊重劳动、重视技能、苦练技能,加深对企业的了解,增强对企业的适应能力。  总之,文化是制度之母,文化是改革的先导。要全面推进校企合作,改革人才培养模式,需要在总结经验的基础上进行先进文化引导下的制度创新。不仅要解决校企双方在物质层面的资源互补、利益共享问题,也要解决双方在精神层面的一系列文化差异、文化冲突和文化融合问题,使校企合作不仅具有坚实的经济利益基础,也具有深厚的共同文化基础。按照“把工业文化融入职业学校,产业文化进教育,工业文化进校园,企业文化进课堂”的发展方向,建立新形势下校企合作新的理论框架,实现校企双方从物质文化合作到精神和制度文化共建的飞跃。  (作者单位:山东省兖州市高级技工学校)


相关内容

  • 2012-2013校企合作工作总结
  • 校企联合办学,彰显办学特色 ----张艺谋漓江艺术学校校企一体化办学总结 张艺谋漓江艺术学校办学14年来积极探索校企一体化合作办学内涵,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以质量为核心,深化校企一体化办学,改革人才培养模式"为办学指导思想,遵循职教发展规律.通过校企一体化人才培养模 ...

  • 探索高职院校校企合作的双赢模式
  • [摘要]本文以我院机电技术系与天健集团的实践为例,探索了高职院校与企业合作双赢模式的构建,并指出了在校企合作的过程中,需要找到校企双方利益的对接点,促使双方积极互动,并搭建多方面合作的平台. [关键词]校企合作:双赢模式 目前随着高职办学竞争的日益激烈,很多高职院校都在努力创建自身的办学特色,不断创 ...

  • 探索校企合作育人模式
  • 探索校企合作育人模式,培养高素质技能人才 校企合作教育是一种以市场和社会就业需求为导向的运行机制,是学校和企业双方共同参与人才培养过程的教学模式它的基本内涵是:产学合作.双向参与,实施的途径和方法是产学结合.定岗实践,实现的目标是增强办学活力,提高学生的全面素质,适应市场经济发展对人才综合素质的需要 ...

  • 企业人才培养实施方案
  • 企业人才培养实施方案 [篇一] 在快速发展的21世纪,企业核心竞争力越来越表现为对作为第一资本的人才的培育.拥有和运用能力.人才是推动企业健康发展的力量源泉,无论从宏观角度,还是从微观角度来看,人才是企业发展的决定性因素.因此,只有拥有了充足的人才,高度重视人才的作用,始终坚持以人为本,大力推进人才 ...

  • 挖掘产教融合深度 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 挖掘产教融合深度 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职业教育改革创新实践典型案例 福建省南靖第一职业技术学校 一.实施背景 南靖第一职业技术学校,创办于1990年,是漳州市唯一一所县属国家级重点中职校.学校拥有一个国家级示范专业和两个省级重点专业,是福建省"专业规范化建设和人才培养模式"两项 ...

  • 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的实践与研究
  • 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的实践与研究 郑益仙 (常州铁道高等职业技术学校材料工程系 江苏 常州 213011) 摘 要:分析校企合作人才培养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并对我校校企合作人才培养的具体实 施经验和成效进行探讨,得出结论: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是职业学校办学的核心竞争力 所在,是实现国家.企业.学校.学生各 ...

  • 切实加强专业建设 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下)
  • 切实加强专业建设 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下) 新闻来源: <教育信息报> 点击次数:372 发布时间:2010-11-17 15:39:02 http://www.zjbti.net.cn/mtbd/1585.htm 编者按:自省教育厅举办的2010年高职院校书记校(院)长读书会后,各校 ...

  • 2015年度人才培养质量报告
  • 车辆工程学院 2015年度人才培养质量报告 二O一五年十二月 目 录 1学院基本信息............................................................................................................ ...

  • 湖南省国家骨干高职院校建设规划
  • 湖南省国家骨干高职院校建设规划 根据教育部.财政部<关于进一步推进"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计划"实施工作的通知>(教高„2010‟8号)精神,结合我省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现状,特制定我省国家骨干高职院校建设规划. 一.背景与基础 我省高职以对接地方产业.服务区域经济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