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英语教学中的情感态度培养
摘要:英语教学改革的主要任务是实施课程改革和优化课堂教学模式、学生是教学活动的主体,教师、教材、教学策略都应为学生的学习服务。而实现这一任务离不开学生情感态度的培养。本文从英语情感教学的三方面体现入手分析粗浅的得出“如何培养学的生积极情感态度”结论,希望能对小学英语教学中的情感态度培养有所帮助。
关键词:小学英语;情感态度;培养
新课改倡导素质教育,强调课程要促进每个学生身心健康的发展,培养学生良好的品质和终身学习的能力;倡导建设性学习,注重探性学习,关注体验性学习,提倡交流合作、自主创新。因此,在小学英语教学中情感态度的培养非常重要,情感态度是指兴趣、动机、自信、意志和合作精神等影响学生学习过程和学习效果的相关因素,而这些因素与学生语言学习及自身发展都有着密切的联系。在教学过程中,合理并科学地引导学生的情感,将有利于进一步深化素质教育,促进学生的均衡发展。而传统的教学理论比较注重认知方面的研究,片面地理解获取知识的手段是灌输系统化,没有将知识的获取放在学生身上,忽视了学生心理发展的整体作用,夸大了认知的单一作用,从本质上否定了学生心理发展的整体性。
一个带着积极情感学习的学生,比那些缺乏情感、乐趣和兴趣的学生或者那些对学习感到焦虑和恐惧的学生学得更轻松,更迅速。作为一门外语学科,如果英语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忽视学生的情感态度,单纯地为教而教,没有情境渗入,作为小学生不容易接受,而且很容易引起厌学情绪,达不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一、英语情感教学的体现
英语情感教学是利用语言教学中的情感因素进行的教学活动。这种情感因素可以分为二大类:第一类是学生的个别因素,包括动机、兴趣、自信、意志、焦虑等;第二类是学生和学生之间以及学生和老师之间的情感关系,包括合作、移情等。在英语教学中,应尊重英语学科作为一门语言学科的特征,采取适当的语言情感态度渗入教学法,引起学生的共鸣,增强他们的自信心。
(一) 利用教材,创设情景,体验生活。
英语教材是教师备课的依据。善于结合教学实际需要,充分运用自己的聪明才智,调动自己的知识积累、文化积淀,在不影响教材的完整性和系统性的原则下灵活、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对教材的内容、编排顺序等进行适当的取舍或调整。创造一个特定的能使学生产生共鸣的学习环境,在特定的情境下学习特定的语言。在教学中,要注意帮助学生创设“真实”的情境,让学生在情境中感受,
感悟出英语的真实意义。使学生在逼真的情景中触景生情,见情思意。学生的英语学习过程,是让他们独立思考去发现、去感知语言的过程。
(二)因势利导,体验异国文化。
教师不但要注意自己语言的正确形式,而且还必须重视语言运用是否恰当。有意地展示两种交际文化的共性和差异,使学生逐步培养这种跨文化意识,加深对异族文化的理解。如西方人在谈论时,避免涉及个人隐私,如年龄(女士)、收入(男士)、婚否及住址等。学生知道中西文化的差异,在语言活动环境中,表演会更加惟妙惟肖。
(三)学生动手做,积极参与,大胆体验。
心理学家布鲁纳认为:“知识的获得是一个主动的过程。学习者不应是信息的被动接受者,而应该是知识获取过程的主要参与者。”让学生参与教学其实就是让学生最大限度地参加到学习的全过程里来,并在老师的指导下,建立一种有意义的学习向往,成为认识的主体,学习的主人。如:在各班的黑板报,宣传栏,布置与教学进度相一致的英语儿童画系列。例如,教学问候语时,就让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画出相关图,这些画面随着教学进度的不同而改变。这样,课前学生精心准备、收集资料,经过自己加工后进行语言实践,体验了丰富的异国文化。
二、如何培养学生的积极情感态度
(一)融洽和谐的师生关系,是积极情感的土壤
教学活动是教师和学生的双边活动,教师只是教学活动的组织者、指导者,学生才是这一活动的主体。学生对学科的情感常取决于对任课教师的喜好,古人云:" 亲其师,信其道。" 小学生在这方面表现尤为突出。如果教师在课堂上笑容可掬,亲切和蔼,对全班每个学生都一视同仁,抱着积极、热情、信任的态度;在课间,尽量创造条件,与学生进行接触,与学生谈心,与学生游戏。当学生在学习中遇到困难时,教师要耐心地帮助他们分析原因,找到解决困难的方法,而不是指责批评。这样不管在课堂内外,还是学习生活中,都让学生从老师那里感受到真诚的关怀和热爱,积极的期待和希望,他们就会有一种受到信赖、鼓舞与激励的内心情感体验,从而从内心升腾起对老师的信任和爱戴,由喜欢老师而喜欢他所任的学科,从而乐于接受教师的教诲,并努力将教诲转为行为,实现老师的期望。在教学中,不难发现,小学生对自己喜欢的老师所传授的学科,会产生浓厚的兴趣,从而产生良好的情感兴趣,提高教学效果,因此融洽和谐的师生关系,是学生积极情感的土壤。
(二)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是积极情感的源泉
心理学研究表明,小学生的年龄特点是:好奇心强、模仿性强、生性好动、
有意注意持续时间较短。为此,小学英语教师在教学中应充分挖掘教材的活动因素,有目的地组织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让学生得到一定的态度体验,激发他们的兴趣。变" 要我学" 为" 我要学" ,使学生与教材之间产生通畅的情感交流。 我国著名教育家陈鹤琴先生说过:" 小孩子生性是好玩的,是以游戏为生命的。" 实践也证明游戏活动可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若能将知识溶于游戏中,让学生在情趣盎然的游戏中学英语,学生就会乐学、快学、多学。正所谓"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
在英语教学时,教师应通过实物展示、图片展现、音乐渲染、多媒体课件等途径,创设出生动逼真的情境,激发学生的积极情感,引起学生对所学内容的关注,产生细致的情感体验。一个场景的创设,把单词教学与会话教学融合在一起,教单词是为了会话,会话是为了巩固单词,这样两者融会贯通,相辅相成。水到渠成,学生当然学得轻松愉快,从想说到会说到乐说,增强了对英语的积极情感。
(三)日积月累的成功体验是积极情感的催化
心理学研究表明:学生在体验成功愉悦的同时会产生积极的情感倾向,从而对学习生产生新的热情,强化兴趣。因此,英语教师应研究学生、了解学生,做到因材施教,注意设置教学内容的层次和梯度,创设更多的机会,让每个学生都能体验成功。
教学活动不仅是一种认知活动,而且是师生的情感交流。在日常的教学活动中,教师要有意识地将情感融入到教育教学中,一切以学生的发展为本,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进而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教学思想。在语言教学中关注学生的情感因素,不仅有利于提高学习效果,并且有利于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让我们共同关注情感态度的培养,培养学生积极的情感态度,从而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培养出更优秀的人才。
【参考文献】
[1]任娜,浅谈小学英语教学中学生情感态度的培养,新课程研究(基础教育)[J],2008-07-15.
[2]黄文源,英语新课程教学模式与教学策略[M],上海教育出版社,2004年10月第1版.
[3]张文菁,刘如平,21世纪小学教育的理念和方法[M],陕西人民出版社,2003年4月第1版.
[4]王艳娥,浅谈新课改下英语教学中情感态度的培养[J],新课程(教研),2010-08-18.
[5]孙颖,浅谈小学英语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积极的情感态度[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09-10-11.
小学英语教学中的情感态度培养
摘要:英语教学改革的主要任务是实施课程改革和优化课堂教学模式、学生是教学活动的主体,教师、教材、教学策略都应为学生的学习服务。而实现这一任务离不开学生情感态度的培养。本文从英语情感教学的三方面体现入手分析粗浅的得出“如何培养学的生积极情感态度”结论,希望能对小学英语教学中的情感态度培养有所帮助。
关键词:小学英语;情感态度;培养
新课改倡导素质教育,强调课程要促进每个学生身心健康的发展,培养学生良好的品质和终身学习的能力;倡导建设性学习,注重探性学习,关注体验性学习,提倡交流合作、自主创新。因此,在小学英语教学中情感态度的培养非常重要,情感态度是指兴趣、动机、自信、意志和合作精神等影响学生学习过程和学习效果的相关因素,而这些因素与学生语言学习及自身发展都有着密切的联系。在教学过程中,合理并科学地引导学生的情感,将有利于进一步深化素质教育,促进学生的均衡发展。而传统的教学理论比较注重认知方面的研究,片面地理解获取知识的手段是灌输系统化,没有将知识的获取放在学生身上,忽视了学生心理发展的整体作用,夸大了认知的单一作用,从本质上否定了学生心理发展的整体性。
一个带着积极情感学习的学生,比那些缺乏情感、乐趣和兴趣的学生或者那些对学习感到焦虑和恐惧的学生学得更轻松,更迅速。作为一门外语学科,如果英语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忽视学生的情感态度,单纯地为教而教,没有情境渗入,作为小学生不容易接受,而且很容易引起厌学情绪,达不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一、英语情感教学的体现
英语情感教学是利用语言教学中的情感因素进行的教学活动。这种情感因素可以分为二大类:第一类是学生的个别因素,包括动机、兴趣、自信、意志、焦虑等;第二类是学生和学生之间以及学生和老师之间的情感关系,包括合作、移情等。在英语教学中,应尊重英语学科作为一门语言学科的特征,采取适当的语言情感态度渗入教学法,引起学生的共鸣,增强他们的自信心。
(一) 利用教材,创设情景,体验生活。
英语教材是教师备课的依据。善于结合教学实际需要,充分运用自己的聪明才智,调动自己的知识积累、文化积淀,在不影响教材的完整性和系统性的原则下灵活、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对教材的内容、编排顺序等进行适当的取舍或调整。创造一个特定的能使学生产生共鸣的学习环境,在特定的情境下学习特定的语言。在教学中,要注意帮助学生创设“真实”的情境,让学生在情境中感受,
感悟出英语的真实意义。使学生在逼真的情景中触景生情,见情思意。学生的英语学习过程,是让他们独立思考去发现、去感知语言的过程。
(二)因势利导,体验异国文化。
教师不但要注意自己语言的正确形式,而且还必须重视语言运用是否恰当。有意地展示两种交际文化的共性和差异,使学生逐步培养这种跨文化意识,加深对异族文化的理解。如西方人在谈论时,避免涉及个人隐私,如年龄(女士)、收入(男士)、婚否及住址等。学生知道中西文化的差异,在语言活动环境中,表演会更加惟妙惟肖。
(三)学生动手做,积极参与,大胆体验。
心理学家布鲁纳认为:“知识的获得是一个主动的过程。学习者不应是信息的被动接受者,而应该是知识获取过程的主要参与者。”让学生参与教学其实就是让学生最大限度地参加到学习的全过程里来,并在老师的指导下,建立一种有意义的学习向往,成为认识的主体,学习的主人。如:在各班的黑板报,宣传栏,布置与教学进度相一致的英语儿童画系列。例如,教学问候语时,就让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画出相关图,这些画面随着教学进度的不同而改变。这样,课前学生精心准备、收集资料,经过自己加工后进行语言实践,体验了丰富的异国文化。
二、如何培养学生的积极情感态度
(一)融洽和谐的师生关系,是积极情感的土壤
教学活动是教师和学生的双边活动,教师只是教学活动的组织者、指导者,学生才是这一活动的主体。学生对学科的情感常取决于对任课教师的喜好,古人云:" 亲其师,信其道。" 小学生在这方面表现尤为突出。如果教师在课堂上笑容可掬,亲切和蔼,对全班每个学生都一视同仁,抱着积极、热情、信任的态度;在课间,尽量创造条件,与学生进行接触,与学生谈心,与学生游戏。当学生在学习中遇到困难时,教师要耐心地帮助他们分析原因,找到解决困难的方法,而不是指责批评。这样不管在课堂内外,还是学习生活中,都让学生从老师那里感受到真诚的关怀和热爱,积极的期待和希望,他们就会有一种受到信赖、鼓舞与激励的内心情感体验,从而从内心升腾起对老师的信任和爱戴,由喜欢老师而喜欢他所任的学科,从而乐于接受教师的教诲,并努力将教诲转为行为,实现老师的期望。在教学中,不难发现,小学生对自己喜欢的老师所传授的学科,会产生浓厚的兴趣,从而产生良好的情感兴趣,提高教学效果,因此融洽和谐的师生关系,是学生积极情感的土壤。
(二)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是积极情感的源泉
心理学研究表明,小学生的年龄特点是:好奇心强、模仿性强、生性好动、
有意注意持续时间较短。为此,小学英语教师在教学中应充分挖掘教材的活动因素,有目的地组织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让学生得到一定的态度体验,激发他们的兴趣。变" 要我学" 为" 我要学" ,使学生与教材之间产生通畅的情感交流。 我国著名教育家陈鹤琴先生说过:" 小孩子生性是好玩的,是以游戏为生命的。" 实践也证明游戏活动可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若能将知识溶于游戏中,让学生在情趣盎然的游戏中学英语,学生就会乐学、快学、多学。正所谓"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
在英语教学时,教师应通过实物展示、图片展现、音乐渲染、多媒体课件等途径,创设出生动逼真的情境,激发学生的积极情感,引起学生对所学内容的关注,产生细致的情感体验。一个场景的创设,把单词教学与会话教学融合在一起,教单词是为了会话,会话是为了巩固单词,这样两者融会贯通,相辅相成。水到渠成,学生当然学得轻松愉快,从想说到会说到乐说,增强了对英语的积极情感。
(三)日积月累的成功体验是积极情感的催化
心理学研究表明:学生在体验成功愉悦的同时会产生积极的情感倾向,从而对学习生产生新的热情,强化兴趣。因此,英语教师应研究学生、了解学生,做到因材施教,注意设置教学内容的层次和梯度,创设更多的机会,让每个学生都能体验成功。
教学活动不仅是一种认知活动,而且是师生的情感交流。在日常的教学活动中,教师要有意识地将情感融入到教育教学中,一切以学生的发展为本,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进而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教学思想。在语言教学中关注学生的情感因素,不仅有利于提高学习效果,并且有利于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让我们共同关注情感态度的培养,培养学生积极的情感态度,从而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培养出更优秀的人才。
【参考文献】
[1]任娜,浅谈小学英语教学中学生情感态度的培养,新课程研究(基础教育)[J],2008-07-15.
[2]黄文源,英语新课程教学模式与教学策略[M],上海教育出版社,2004年10月第1版.
[3]张文菁,刘如平,21世纪小学教育的理念和方法[M],陕西人民出版社,2003年4月第1版.
[4]王艳娥,浅谈新课改下英语教学中情感态度的培养[J],新课程(教研),2010-08-18.
[5]孙颖,浅谈小学英语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积极的情感态度[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09-1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