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诗人荷尔德林

说起荷尔德林

长江

很多同行同事可能怎么也想不到,我今年选择来德国图宾根做交流的一个重要原因,并不是考虑学术水平名气之类(尽管这里出了黑格尔、腾尼斯和达伦道夫),而是因为这里有诗人荷尔德林。我对荷尔德林,有一种莫名奇妙的感觉,总觉得好像曾经是朋友,但他突然消失到另一个世纪中去了,好像我正想对他继续说什么,“哎,我觉得„„”,但转过身发现他已经不见了,这种感觉怎么来的?我常常问自己,好像又是一种什么“潜意识”或“情结”。

我最早是从海子那里听说“荷尔德林”这个名字的,说到海子,又引发出一些燕园旧事的回忆。我和海子不算真正“认识”,只是在当时高校文学圈的某些聚会中见过面,他年龄并不比我大多少,但因为年级高,总好像属于另一拨人,看我们都是俯视。按北大当时的分类,我当时不算 “搞文学的”,但我给他们的整个感觉可能很可靠,他们就不拿我当外人,当着我什么都说,什么都骂,什么都干„„现在我常常感到有点滑稽的是,这些好像刚刚发生的事情突然就变成“回忆”了,而实际上不过是当时日常杂七杂八胡闹的故事,现在的人们,还要从“风入松”之类大书店浩瀚的精美的书籍中去解读和继承,而很多有趣的的当事人们,这些年好像都沉到海底去了,反而很少出来讲述那些事情。

海子很喜欢荷尔德林,严格地说,是“最”喜欢荷尔德林。海子死后,一天傍晚,大家在北大29楼前搞露天纪念会,会上还提到荷尔德林,有的人认为荷氏的影响,是他自杀的原因之

一。海子纪念会,实际上是89年那个多事之春北大的第一次集会(但当时不是圈内人,未必知道此事)。我还记得当时有一个穷追某女生未遂的学生干部,情绪沮丧又不愿流露,不知什么心理机制作用,那天打扮极夸张,穿一深蓝色长风衣,大黑墨镜,很另类地站在人群后面,这和他平时春风少年的服装风格迥异。我还和另一个哥们儿站在离他十几米远的地方,私下议论,某某这身打扮也太“全副武装”了„„

海子的死,大家吃惊,但又不完全意外。他生命的精彩,就是一直和死亡融为一体,只可惜当时的政治激情,使得这一精彩的生与死,被涂鸦一样涂抹了浅薄短命的政治油彩,以至于等到激烈的争斗散去,海子的生死,也这么稀里糊涂地随风而散了,好像一个本来严肃的葬礼,大家正抬着棺木向墓地走,突然来了卖彩票的,人们纷纷放下棺木,蜂拥而去,赢了的吃喝玩乐,输了的落草为寇,而那口棺木就扔在半道上„„

可话也说回来,只因为那是棺材,如果是一个结婚坐骄子的,又会如何,坐轿的也会跳出来随大家一起奔过去,或自己步行回家?可能这就是“活着”的好处,中国的婚礼和葬礼都是几个人抬着一个人,唯一区别就是一个是死人,另一个是活人。为什么结婚是“喜事”,不过因为是活着罢了!

后来很多年,这种意像,总在我脑中浮现,每每遇到抬棺木,就想到海子,我那年在云南做田野调查,参加过几次当地的那种葬礼,也都要抬棺木。当地的礼仪很严,一切都按各种关系排序,本来我是外人,没有角色,但族长对我说,你就按本家亲戚算吧。当地“本家亲戚”就是一个爷爷的,要披全孝,就是用白布从头到脚都披上,腰上也系白布,站成两排,举松明火把,天亮后要轮流抬棺材爬几个小时的山路,沿途鸣枪等。当时在摇曳的光影里和抬棺的路上,我就闪念联想到海子。

前几天,在这边帮助别人准备一个关于中国文化讲座,我建议其中播放几部中国电影片断,包括《我的父亲母亲》(德语译成“回家的路”),其中后来在夜色雪野上抬棺送葬的人群,又唤起我这一类联想。我总觉得,海子的棺材,还扔在1989年的路上„„

总感到一种“造孽”的心情,这种感受,和现在人们每每提到的他的“面朝大海,春暖花开„„”相去很远。

常常觉得欣慰的,就是在那一年,为了纪念海子,《世界文学》发表了他的遗作《我喜爱的诗人荷尔德林》,那篇文章我读过多次,好像前不久和朋友喝酒,谈起荷尔德林,还拿出来读过,但现在说起来,什么也想不起来,只记得他引述了几段荷尔德林的诗,“英雄在铁铸的摇篮中长成„„诗人何为,在神圣的黑夜,他走遍大地„„”。

后来读赫尔德林的诗,因为翻译的不同,这些话变成了好像不相关的另一些话,简直令我绝望,从此几乎不再读翻译的诗了。我后来屡屡产生过学德语的念头,深层意识里就是为了读荷尔德林的诗,这种说法可能有人会觉得很离谱,但却是我真实的想法,最重要的证明,就是我事实上一直没有真正学会德语。如果不是为了这样一个不着边际的缥缈的动机,而是什么现实的目的,那凭着目前的便利条件,早就学会了。

今年做交流项目,本来有很多选择,美国英国法国韩国印度都有,包括哈佛的项目,学校还专门打来电话说我今年肯定能去云云,但我一看到图宾根,想到荷尔德林,别的选择其实已经没有任何吸引力了。一次和朋友喝酒的时候,我说“我想去图宾根看看荷尔德林究竟是怎么回事儿”。

但来到图宾根后,我一直没有去参观荷尔德林故居。距离很近,就在Neckar河边,从我办公室随便走几步就到了,平时也常常路过,今天下午去火车站那边办事还路过。其实,我刚到图宾根那天就按照旅游手册的指点,找到了那里,到了门前,在那个建筑旁看了半天,看到很多外地来的游人在门口等,我没有进去,因为觉得不是那种心情,太像个旅游的。我想另找一个时间,确实没有别的事情,花一个整天去,细细看看。现在每天去研究所,如果坐公交车,都是在“大学-荷尔德林街”(Uni-Hoelderlinstrasse)那一站下车,天天如此,就觉得一切都很近,不会失去,好像就是我的生活的一部分。

今天去他们德语培训中心,听到一个女教师在介绍图宾根时,很动感情地谈到荷尔德林,我感到她好像对荷尔德林的东西很熟,也情有独钟,就找她问,她说她就是学日耳曼文学出身的,喜欢荷尔德林。我就问她能不能帮我介绍几首荷尔德林的诗,有时间给我讲一讲,我想读一读德语原文,看看究竟是怎么回事儿,她很高兴地一口答应。我也问她在德语世界,人们是不是觉得荷尔德林的东西有什么特别的导向,因为在中国我认识的一个最好的诗人,和我的一个最好的朋友,都是喜欢荷尔德林,结果都自杀了,我这次来图宾根,其实很大程度就是来寻访荷尔德林的,她怎么看?她说,荷尔德林的东西,确实很特别,在德国也不是人人都懂,他执著地追寻古希腊精神的真谛,他的语言,非常复杂,深受他所诠释的古希腊古典文化影响,他的东西,实际上非常深刻反映近现代德国精神文化内涵,后来精神失常后,亲属把他接回来,住在这里,他的文风也变了很多,更为复杂。

我和他提到的中国的诗人,当然就是海子了,而另一个我最好的朋友,就是指去年自杀的吴

涛。原来能和我谈荷尔德林最多的,就是吴涛。他有一些关于荷尔德林的书,也有诗集,有时来我家这边,还带过来,议论几句,记得他在那里感叹,“铁铸的摇篮,铁铸的,是铸的,不是用铁丝什么的编的,你说,他刚出生就要放到铁铸的摇篮里,这种力度,你说就咱们现在这帮人怎么能„„”。 朋友们大多觉得吴涛是一个内向、拘谨、沉默的人,其实我的印象完全不是这样,吴涛来我这里,总是滔滔不绝地讲述一些让你意想不到的感受,妙语连珠,总是在用一种他本人仅有的语言,表达一种仅仅他本人才有的想法。记得有一天,从下午开始,偶然谈到他的一位亲戚,本来是一个随便一带而过的话题,但不知怎么就由此展开,他一直在用各种方式从各种角度描述这位亲戚,居然从下午一直谈到我们出去吃晚饭,喝酒,又回到住处,到了半夜,但一点都不觉得重复和厌倦,像我这么个能侃的人,竟然完全沦为地地道道的听众,而且一再捧腹大笑,乐不可支。

吴涛的最后一个春节,是和我在我家过的,除夕夜,只有我和他两个人,在我家席地而坐,喝白酒,听蒙古民歌,还谈到荷尔德林。

铁锋说,他死的前一天,还躺在柏油路上,看天上的星星,这就是那个“神圣的黑夜”么?

我至今觉得奇怪的是,给吴涛收拾遗物的时候,我负责整理保存他的书,但我在收拾他的房间的时候,怎么也找不到那些关于荷尔德林的书,这一直让我疑惑。他带着这些书走了,为什么呢?去了哪里呢?

其实我只读过很少几首荷尔德林的诗,都是翻译的,现在越来越拿不准那就是荷尔德林本人的作品。假如那位德语教师真的帮忙,我想读一读原文,听荷尔德林本人怎么说,他毕竟是在疯狂的精神病状态下生活了36年的人,比尼采的10年长多了,差不多赶上我现在的年龄了,他懂的事情肯定比我多,而他的作品,恐怕要再疯狂360年,3600年,谁知道呢?

说起荷尔德林

长江

很多同行同事可能怎么也想不到,我今年选择来德国图宾根做交流的一个重要原因,并不是考虑学术水平名气之类(尽管这里出了黑格尔、腾尼斯和达伦道夫),而是因为这里有诗人荷尔德林。我对荷尔德林,有一种莫名奇妙的感觉,总觉得好像曾经是朋友,但他突然消失到另一个世纪中去了,好像我正想对他继续说什么,“哎,我觉得„„”,但转过身发现他已经不见了,这种感觉怎么来的?我常常问自己,好像又是一种什么“潜意识”或“情结”。

我最早是从海子那里听说“荷尔德林”这个名字的,说到海子,又引发出一些燕园旧事的回忆。我和海子不算真正“认识”,只是在当时高校文学圈的某些聚会中见过面,他年龄并不比我大多少,但因为年级高,总好像属于另一拨人,看我们都是俯视。按北大当时的分类,我当时不算 “搞文学的”,但我给他们的整个感觉可能很可靠,他们就不拿我当外人,当着我什么都说,什么都骂,什么都干„„现在我常常感到有点滑稽的是,这些好像刚刚发生的事情突然就变成“回忆”了,而实际上不过是当时日常杂七杂八胡闹的故事,现在的人们,还要从“风入松”之类大书店浩瀚的精美的书籍中去解读和继承,而很多有趣的的当事人们,这些年好像都沉到海底去了,反而很少出来讲述那些事情。

海子很喜欢荷尔德林,严格地说,是“最”喜欢荷尔德林。海子死后,一天傍晚,大家在北大29楼前搞露天纪念会,会上还提到荷尔德林,有的人认为荷氏的影响,是他自杀的原因之

一。海子纪念会,实际上是89年那个多事之春北大的第一次集会(但当时不是圈内人,未必知道此事)。我还记得当时有一个穷追某女生未遂的学生干部,情绪沮丧又不愿流露,不知什么心理机制作用,那天打扮极夸张,穿一深蓝色长风衣,大黑墨镜,很另类地站在人群后面,这和他平时春风少年的服装风格迥异。我还和另一个哥们儿站在离他十几米远的地方,私下议论,某某这身打扮也太“全副武装”了„„

海子的死,大家吃惊,但又不完全意外。他生命的精彩,就是一直和死亡融为一体,只可惜当时的政治激情,使得这一精彩的生与死,被涂鸦一样涂抹了浅薄短命的政治油彩,以至于等到激烈的争斗散去,海子的生死,也这么稀里糊涂地随风而散了,好像一个本来严肃的葬礼,大家正抬着棺木向墓地走,突然来了卖彩票的,人们纷纷放下棺木,蜂拥而去,赢了的吃喝玩乐,输了的落草为寇,而那口棺木就扔在半道上„„

可话也说回来,只因为那是棺材,如果是一个结婚坐骄子的,又会如何,坐轿的也会跳出来随大家一起奔过去,或自己步行回家?可能这就是“活着”的好处,中国的婚礼和葬礼都是几个人抬着一个人,唯一区别就是一个是死人,另一个是活人。为什么结婚是“喜事”,不过因为是活着罢了!

后来很多年,这种意像,总在我脑中浮现,每每遇到抬棺木,就想到海子,我那年在云南做田野调查,参加过几次当地的那种葬礼,也都要抬棺木。当地的礼仪很严,一切都按各种关系排序,本来我是外人,没有角色,但族长对我说,你就按本家亲戚算吧。当地“本家亲戚”就是一个爷爷的,要披全孝,就是用白布从头到脚都披上,腰上也系白布,站成两排,举松明火把,天亮后要轮流抬棺材爬几个小时的山路,沿途鸣枪等。当时在摇曳的光影里和抬棺的路上,我就闪念联想到海子。

前几天,在这边帮助别人准备一个关于中国文化讲座,我建议其中播放几部中国电影片断,包括《我的父亲母亲》(德语译成“回家的路”),其中后来在夜色雪野上抬棺送葬的人群,又唤起我这一类联想。我总觉得,海子的棺材,还扔在1989年的路上„„

总感到一种“造孽”的心情,这种感受,和现在人们每每提到的他的“面朝大海,春暖花开„„”相去很远。

常常觉得欣慰的,就是在那一年,为了纪念海子,《世界文学》发表了他的遗作《我喜爱的诗人荷尔德林》,那篇文章我读过多次,好像前不久和朋友喝酒,谈起荷尔德林,还拿出来读过,但现在说起来,什么也想不起来,只记得他引述了几段荷尔德林的诗,“英雄在铁铸的摇篮中长成„„诗人何为,在神圣的黑夜,他走遍大地„„”。

后来读赫尔德林的诗,因为翻译的不同,这些话变成了好像不相关的另一些话,简直令我绝望,从此几乎不再读翻译的诗了。我后来屡屡产生过学德语的念头,深层意识里就是为了读荷尔德林的诗,这种说法可能有人会觉得很离谱,但却是我真实的想法,最重要的证明,就是我事实上一直没有真正学会德语。如果不是为了这样一个不着边际的缥缈的动机,而是什么现实的目的,那凭着目前的便利条件,早就学会了。

今年做交流项目,本来有很多选择,美国英国法国韩国印度都有,包括哈佛的项目,学校还专门打来电话说我今年肯定能去云云,但我一看到图宾根,想到荷尔德林,别的选择其实已经没有任何吸引力了。一次和朋友喝酒的时候,我说“我想去图宾根看看荷尔德林究竟是怎么回事儿”。

但来到图宾根后,我一直没有去参观荷尔德林故居。距离很近,就在Neckar河边,从我办公室随便走几步就到了,平时也常常路过,今天下午去火车站那边办事还路过。其实,我刚到图宾根那天就按照旅游手册的指点,找到了那里,到了门前,在那个建筑旁看了半天,看到很多外地来的游人在门口等,我没有进去,因为觉得不是那种心情,太像个旅游的。我想另找一个时间,确实没有别的事情,花一个整天去,细细看看。现在每天去研究所,如果坐公交车,都是在“大学-荷尔德林街”(Uni-Hoelderlinstrasse)那一站下车,天天如此,就觉得一切都很近,不会失去,好像就是我的生活的一部分。

今天去他们德语培训中心,听到一个女教师在介绍图宾根时,很动感情地谈到荷尔德林,我感到她好像对荷尔德林的东西很熟,也情有独钟,就找她问,她说她就是学日耳曼文学出身的,喜欢荷尔德林。我就问她能不能帮我介绍几首荷尔德林的诗,有时间给我讲一讲,我想读一读德语原文,看看究竟是怎么回事儿,她很高兴地一口答应。我也问她在德语世界,人们是不是觉得荷尔德林的东西有什么特别的导向,因为在中国我认识的一个最好的诗人,和我的一个最好的朋友,都是喜欢荷尔德林,结果都自杀了,我这次来图宾根,其实很大程度就是来寻访荷尔德林的,她怎么看?她说,荷尔德林的东西,确实很特别,在德国也不是人人都懂,他执著地追寻古希腊精神的真谛,他的语言,非常复杂,深受他所诠释的古希腊古典文化影响,他的东西,实际上非常深刻反映近现代德国精神文化内涵,后来精神失常后,亲属把他接回来,住在这里,他的文风也变了很多,更为复杂。

我和他提到的中国的诗人,当然就是海子了,而另一个我最好的朋友,就是指去年自杀的吴

涛。原来能和我谈荷尔德林最多的,就是吴涛。他有一些关于荷尔德林的书,也有诗集,有时来我家这边,还带过来,议论几句,记得他在那里感叹,“铁铸的摇篮,铁铸的,是铸的,不是用铁丝什么的编的,你说,他刚出生就要放到铁铸的摇篮里,这种力度,你说就咱们现在这帮人怎么能„„”。 朋友们大多觉得吴涛是一个内向、拘谨、沉默的人,其实我的印象完全不是这样,吴涛来我这里,总是滔滔不绝地讲述一些让你意想不到的感受,妙语连珠,总是在用一种他本人仅有的语言,表达一种仅仅他本人才有的想法。记得有一天,从下午开始,偶然谈到他的一位亲戚,本来是一个随便一带而过的话题,但不知怎么就由此展开,他一直在用各种方式从各种角度描述这位亲戚,居然从下午一直谈到我们出去吃晚饭,喝酒,又回到住处,到了半夜,但一点都不觉得重复和厌倦,像我这么个能侃的人,竟然完全沦为地地道道的听众,而且一再捧腹大笑,乐不可支。

吴涛的最后一个春节,是和我在我家过的,除夕夜,只有我和他两个人,在我家席地而坐,喝白酒,听蒙古民歌,还谈到荷尔德林。

铁锋说,他死的前一天,还躺在柏油路上,看天上的星星,这就是那个“神圣的黑夜”么?

我至今觉得奇怪的是,给吴涛收拾遗物的时候,我负责整理保存他的书,但我在收拾他的房间的时候,怎么也找不到那些关于荷尔德林的书,这一直让我疑惑。他带着这些书走了,为什么呢?去了哪里呢?

其实我只读过很少几首荷尔德林的诗,都是翻译的,现在越来越拿不准那就是荷尔德林本人的作品。假如那位德语教师真的帮忙,我想读一读原文,听荷尔德林本人怎么说,他毕竟是在疯狂的精神病状态下生活了36年的人,比尼采的10年长多了,差不多赶上我现在的年龄了,他懂的事情肯定比我多,而他的作品,恐怕要再疯狂360年,3600年,谁知道呢?


相关内容

  • 作文指导-诗意地栖居在大地上
  • 诗意地栖居在大地上 [小引] 诗意,是指像诗里表达的那样给人以美感的意境."诗意地栖居"是指以诗般美好的意境面对生活,投入生活.随着科学的发展,工业文明使人异化了,一些人丧失人的本性,以致"离开了神灵"(荷尔德林语),犹如游子离开自己的故乡,孩童失去了母亲一样 ...

  • 浪漫主义建筑
  • 浪漫主义建筑Romanticism 一种文学艺术的基本创作方法和风格,与现实主义同为文学艺术史上的两大主要思潮.浪漫主义(英语romantic)一词源出南欧一些古罗马省府的语言和文学.这些地区的不同方言原系拉丁语和当地方言混杂而成,后来发展成罗曼系语言(the Romance languages). ...

  • 长文:海子:去建筑祖国的语言
  • 2015-12-18 04:00 | 豆瓣:waits 1 二十五岁的一生.十五岁从皖南农村考入北京大学,毕业后被分配至中国政法大学工作,期间除了两次西北之行和一次南方之旅外,主要是在北京郊区的小城昌平教书度日:大学期间开始诗歌创作,七年之后骤然将生命自行结束:在其短促的.为整个八十年代所覆盖的诗人 ...

  • "愿无违"与"不足惜"
  • 第一环节.前期铺垫 师: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一首田园诗<归园田居其三>.(板书) 师:说到田园风光,同学们,你会想到什么画面呢? 生1:田野麦地.生2:炊烟袅袅.生3:鸡鸣狗叫.生4:绿树环绕的村庄. 师:大家说得不错,那么我们一起来欣赏这首田园诗.(Ppt出示<过故人庄>) ...

  • "可持续发展"可以实现(看汉诺威世博会)
  • "可持续发展"可以实现(看汉诺威世博会) 汉诺威世博会给世人留下的是一种价值观的转变.德国18世纪至19世纪的著名诗人荷尔德林曾有一句名言曰:人诗意地生活在这个世界上.当代人应该套用这句名言说,人要负责地生活在这个世界上. 第一次在德国的土地上举行的世界博览会没有像1889年巴黎 ...

  • 浪漫主义文学的形成和基本特点
  • 二. 浪漫主义文学的形成和基本特点 19世纪浪漫主义文学产生于18世纪末,19世纪上半叶为繁荣时期. 这一阶段,欧洲由封建社会向资本主义社会急剧过渡,上升的资产阶级与没落的封建贵族进行了激烈的.反复的搏斗.1789年爆发的法国大革命不仅彻底摧毁了法国封建制度的根基,而且震撼了几百年来由封建贵族盘踞的 ...

  • _红楼梦_与西方哲学
  • <红楼梦>与西方哲学 ⊙刘再复 法证明上帝存在,因为他认为上帝存在的问题 (一)雅典与耶路撒冷 无论是讲述<红楼梦>文学,还是讲述<红楼梦>哲学,我都使用一种有别于考证与论证即实证的方法,这就是"悟证"的方法.悟的思维方式被禅宗特别是被慧能推向 ...

  • 人,诗意地栖居
  • 去南京,你总不会错过中山陵.然而,在中山陵,游人们却常常会与位于中山陵3号的永丰诗舍失之交臂. 作为中山陵的附属建筑,它有着自己的坎坷历史:1933年由中央陆军学校捐建,抗战时期不幸被毁,值得庆幸的是上世纪90年代它又得以重建新生.如今,它又变身为先锋书店永丰诗舍.同时,也是11家先锋书店中,颇具特 ...

  • 语文教师的第一节课4
  • 让我们拥有诗意 --高中语文第三册(人教版)教学开首语爱语文网 .                                             窦爱君  爱语文网 同学们,你们登过长城吗?  爱语文网 一个小伙子,登上了北京八达岭长城,不觉感慨道:"啊,长城!"旁边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