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高效课堂;朗读;多媒体;评价;备课 〔中图分类号〕 G622.4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2)21—0069—01 高效课堂教学是每位教师的执着追求和梦想,是学校、家庭、社会的希望,有了高效的课堂教学,学生学习的负担才会减轻,教师工作的压力才会减轻。那么,怎样实现高效课堂教学呢?从近日听的两节课(兰州市城关区雁滩小学郭玉鹏老师执教的《秋天的雨》、兰州市城关区耿家庄小学赵倩老师的课后说课《桥》)中,笔者有如下思考。 一、 构建高效课堂,“读”是根本 从古到今,我国的语文教学都十分重视朗读,在读的过程中,学生不仅观其形、识其字,而且对字词的意思也能有所理解,对语文课堂来说,琅琅的读书声永远是课堂的主旋律。 自由读、默读、全班读、小组读、分角色读和浏览读……各种形式的读,都会拉近学生与文本的距离。当学生走进文本时,“理解文本”“拓展文本”“词句训练”“说话训练”“写话训练”才会成为可能。正是因为一个“读”字贯穿课堂始终,才让两节课充满活力。 二、 构建高效课堂,多媒体是辅助 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与课堂教学手段的日益结合,人们越来越青睐运用多媒体进行教学,多媒体教学打破了传统的一支粉笔、一块黑板、一张嘴的“三个一”教学方式,使学生兴致盎然地在图、文、声并茂的情境之中接受知识,而且容量大、方便快捷。这种全新的教学新模式让学生耳目一新,学习趣味大增,教学效果显而易见。 在郭老师的课上,我们看到了很多精美的图片,听到了一段段优美舒畅的音乐,二者对文本的补充作用不言自明。但笔者认为多媒体课件在这节课上所占的比例还是多了一些。比如好几个自然段都以课件形式出现,让学生看大屏幕朗读,而不是看教科书朗读,教科书才是我们最直接、最便捷的教育资源。教师在选择多媒体课件时要注意适时、适量、适度,切忌过多过滥。教师要明确一点:任何先进的教学手段都是通过人操作控制的,只能处于辅助地位,教师的讲解在过去、现在和未来都应该是教学的灵魂,是任何教学手段都不能替代的。 三、 构建高效课堂,评价是催化剂 课堂教学离不开教师的评价。教学实践证明,恰挡地使用评价语,能极大地提高教学效益。 如赵倩老师在指导学生们朗读《桥》“山洪咆哮着,像一群受惊的野马,从山谷里狂奔而来,势不可当。”一段时,当有学生朗读不到位,她会艺术地评价:“这哪里是一匹野马?分明是一匹害羞的小马。”有学生再读,仍然不到位时,赵老师继续评价引导:“你这匹野马不是在肆意奔跑,而是在悠闲散步。”多巧妙的评价语啊!既为学生指出了问题所在,又点明了努力的方向,而且为师者对学生作为生命个体的尊重昭然尽显。难怪学生们再读时,就入情入境了。 四、构建高效课堂,备课是关键 备课是上好课的前提,这个道理相信每位教师都知道。前面谈到的“读”“多媒体”“评价”,其实都是建立在认真备课的基础上的,没有认真备课、没有熟悉教材,那三点也会成为无本之木、无源之水。那么备课要“备”什么?教学实践告诉我们,教师备课的重要指导思想不是备教师怎样“教”,而是备学生怎样“学”。教师要关注学生的学习基础、学习状态,精心设计学生学习的过程;要充分预设学生对哪部分内容学习困难大,应该如何实施;学生对哪部分内容易产生分歧或独特见解,如何应对等。要做到这些,教师务必在备课前认真阅读教材、教师用书,对所教授内容的三维目标、教材编写特点等了然于胸,并结合学生的实际制定切实可行的课堂学习目标。教师所拟定的教学目标要具体、可操作,如果目标过高或过低,都容易使学生失去兴趣。如果教师在认真钻研教材的基础上,勇于创新,能根据学情和教学需要大胆对教材进行“再加工”“再创造”,使教材更加切合学生的实际,那构建高效语文课堂将不再是一句空话。 编辑:马德佳
〔关键词〕 高效课堂;朗读;多媒体;评价;备课 〔中图分类号〕 G622.4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2)21—0069—01 高效课堂教学是每位教师的执着追求和梦想,是学校、家庭、社会的希望,有了高效的课堂教学,学生学习的负担才会减轻,教师工作的压力才会减轻。那么,怎样实现高效课堂教学呢?从近日听的两节课(兰州市城关区雁滩小学郭玉鹏老师执教的《秋天的雨》、兰州市城关区耿家庄小学赵倩老师的课后说课《桥》)中,笔者有如下思考。 一、 构建高效课堂,“读”是根本 从古到今,我国的语文教学都十分重视朗读,在读的过程中,学生不仅观其形、识其字,而且对字词的意思也能有所理解,对语文课堂来说,琅琅的读书声永远是课堂的主旋律。 自由读、默读、全班读、小组读、分角色读和浏览读……各种形式的读,都会拉近学生与文本的距离。当学生走进文本时,“理解文本”“拓展文本”“词句训练”“说话训练”“写话训练”才会成为可能。正是因为一个“读”字贯穿课堂始终,才让两节课充满活力。 二、 构建高效课堂,多媒体是辅助 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与课堂教学手段的日益结合,人们越来越青睐运用多媒体进行教学,多媒体教学打破了传统的一支粉笔、一块黑板、一张嘴的“三个一”教学方式,使学生兴致盎然地在图、文、声并茂的情境之中接受知识,而且容量大、方便快捷。这种全新的教学新模式让学生耳目一新,学习趣味大增,教学效果显而易见。 在郭老师的课上,我们看到了很多精美的图片,听到了一段段优美舒畅的音乐,二者对文本的补充作用不言自明。但笔者认为多媒体课件在这节课上所占的比例还是多了一些。比如好几个自然段都以课件形式出现,让学生看大屏幕朗读,而不是看教科书朗读,教科书才是我们最直接、最便捷的教育资源。教师在选择多媒体课件时要注意适时、适量、适度,切忌过多过滥。教师要明确一点:任何先进的教学手段都是通过人操作控制的,只能处于辅助地位,教师的讲解在过去、现在和未来都应该是教学的灵魂,是任何教学手段都不能替代的。 三、 构建高效课堂,评价是催化剂 课堂教学离不开教师的评价。教学实践证明,恰挡地使用评价语,能极大地提高教学效益。 如赵倩老师在指导学生们朗读《桥》“山洪咆哮着,像一群受惊的野马,从山谷里狂奔而来,势不可当。”一段时,当有学生朗读不到位,她会艺术地评价:“这哪里是一匹野马?分明是一匹害羞的小马。”有学生再读,仍然不到位时,赵老师继续评价引导:“你这匹野马不是在肆意奔跑,而是在悠闲散步。”多巧妙的评价语啊!既为学生指出了问题所在,又点明了努力的方向,而且为师者对学生作为生命个体的尊重昭然尽显。难怪学生们再读时,就入情入境了。 四、构建高效课堂,备课是关键 备课是上好课的前提,这个道理相信每位教师都知道。前面谈到的“读”“多媒体”“评价”,其实都是建立在认真备课的基础上的,没有认真备课、没有熟悉教材,那三点也会成为无本之木、无源之水。那么备课要“备”什么?教学实践告诉我们,教师备课的重要指导思想不是备教师怎样“教”,而是备学生怎样“学”。教师要关注学生的学习基础、学习状态,精心设计学生学习的过程;要充分预设学生对哪部分内容学习困难大,应该如何实施;学生对哪部分内容易产生分歧或独特见解,如何应对等。要做到这些,教师务必在备课前认真阅读教材、教师用书,对所教授内容的三维目标、教材编写特点等了然于胸,并结合学生的实际制定切实可行的课堂学习目标。教师所拟定的教学目标要具体、可操作,如果目标过高或过低,都容易使学生失去兴趣。如果教师在认真钻研教材的基础上,勇于创新,能根据学情和教学需要大胆对教材进行“再加工”“再创造”,使教材更加切合学生的实际,那构建高效语文课堂将不再是一句空话。 编辑:马德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