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哲学,史笔记,

西方哲学史笔记 2011-03-04 23:20:12| 分类: 学在华工 | 标签: |字号大

小 订阅

按,此笔记作于2010年底至2011年初。主要参考了邓晓芒、赵林《西方哲学史》,Stumpf&Fieser《a history of philosophy》,赵敦华《西方哲学简史》等。 间出己意。未竟,不知何时续之。

山人

2011.3.4

西方哲学史笔记:古希腊

一、总论

(一)外缘

1.社会政治背景:(1)城邦政治与奴隶制;(2)交通便利

2.思想背景:(1)海洋文化;(2)神话与史诗

(二)总体特征

1.思辨性:重视逻辑

2.超越性:形上学指向

(三)发展脉络

1.自然哲学:万物本原及其有无定形问题

2.形上学:存在于恒一问题,超越了经验自然的同时开始了人间伦理的探讨

3.伦理学:人世间的幸福境界问题,自然哲学、形上学都降于次要地位

二、米利都派

(一)泰勒斯

1.第一个哲学家,即以哲学的眼光看世界,提出“世界本原”的问题

2.水本原说

(二)阿纳克西曼德

1.以原始混沌的“无定形”为本原,即以时空上的有限物不能作为有限物之本原

2.从否定(具体有限物)的立场来把握世界,说明世界本原,因其无限故而绝对、普遍

3.“无定形”中潜在着对立面(冷热干湿),由此对立面在永恒运动中的分离与冲突,形成了宇宙必然的成、毁过程

(三)阿纳克西美尼

1.扬弃、融合前二者的观点,提出气本原说

2.气的性质:(1)与水一样属于可感的自然物;(2)与“无定形”一样普遍存在,自身无定形而具有变化为有定形之物的能力;(3)气的冷热两性质造成的凝聚、稀散两运动构成了万物及其变化;(4)气并非纯粹的质料,兼有一定的精神性,表现了朴素的物质与精神未分化的观念

三、毕达哥拉斯派

(一)数本原说

1.数的特征:(1)数既是抽象原理,又可以构成形体(从点到线面体);(2)以十为最完满与和谐之数,并由奇偶对立引出十对基本的对立范畴;(3)具体存在在物、事是对数的模仿,因而必须与数相合

2.为杂多是世界寻求一种具体的规定性,而非无规定(水)或仅有笼统的规定(冷热聚散)

3.超越感性世界(阿德只是反感性实在,但并未超越),数作为万物本原具有抽象原则的含义,开创了理性主义的哲学路向,由此发展出抽象的形式系统(逻辑学)与超越感性思维(本质先于存在)的形上学

4.数不仅可以用来解释具体事物,也可以用来解释抽象事物

(二)灵魂学说

1.灵肉对立

2.灵魂不死与轮回转世

四、赫拉克利特(爱非斯派)

(一)火本原说

1.世界本原:永远是一团永恒的活火,火的升

降(稠化、稀化)形成万物及其变化

2.火的属性:无定形的火的燃烧有自身的分寸(规定性,有定形),即逻各斯

(二)逻各斯

1.内涵:话语、规律、命运、尺度、比例、必然性,是一种以太的物体,是创生世界的种子,是恒一的

2.火的永恒运动反显出逻各斯的恒一

3.是灵魂固有的自我尺度,既有客观规律的含义,也有主观理性的含义,因为“语言”本身即是主客观统一的

4.因为万物包括人都是火生成的,所以人人都有逻各斯,对于逻各斯的听从就是智慧

5.逻各斯相对毕达哥拉斯之数而言,不仅有量的必然性,更包含了质的必然性

6.逻各斯是语言、思想把握的对象,有唯理主义倾向,也标志着西方哲学语言精神的出现

(三)辩证法的奠基人之一

1.“万物流变,无物常住”,由此导致“我们既存在又不存在”的悖论

2.运动变化的依据在于矛盾双方的对立统一、相反相成,之前的对立观如毕达哥拉斯都未注重统一的一面

3.事物的相对性和认识的相对性

五、埃利亚派

(一)克赛诺芬尼

1.一神的宗教观:(1)神是一不是多;(2)神超越时空而具有普遍性、绝对性;(3)冲击了当时的多神世界观

2.逻辑的进展:论证中运用归谬法,这在后来演变为包含深刻思辨内容的诡辩

(二)巴门尼德

1.存在与非存在:(1)(概念)存在物存在,始终是其所是,这成为西方形上学的基石;(2)(属性)存在是完整、统一、连续、不动的恒一,“居留在自身之内”;(3)存在像滚圆的球形一样(这表明巴的存在论尚未完全摆脱形体的理解而上升到纯粹概念思辨)是有定形的,被必然性所包围;(4)(非存在的概念)(被感官所了解的)流变、杂多是非存在,不能是其所是

2.真理与意见:(1)(概念)真理是理性通过逻各斯对存在的表述和思想,意见则是感官知觉关于非存在的幻见;(2)(关系)存在与非存在截然对立,对二者的混淆也属于意见,如“既是又不是”;(3)对意见的研究有助于对真理的认识

3.思维与存在的同一性:通过逻各斯得以建立

4.认识基本立场:逻辑推理比感性经验更可靠,这是唯理主义的认识路线

(三)芝诺

1.立论基本模式及其本质:通过归谬法使常识(多、动)陷入矛盾、悖论,从而反证巴门尼德存在论的正确性;其本质在于用逻辑推理(理性)来否定经验观察(感性)

2.内容:(1)否定运动(四大悖论:二分法、阿喀琉斯追兔子、飞箭不动、运动场);(2)否定杂多(存在不是由多构成,具体如“大小的悖论”论证既非有限的多构成又非无限的多构成)

3.意义:

(1)涉及一系列深刻问题,如时空的连续性与间断性、运动与静止、有限与无限等;(2)亚里士多德称其为辩证法的创始人

(四)麦里梭

1.“存在”内涵的变化:从有限(有定形)到无限(其认为如果存在还受到他物限制那就成了二或者多,但没有注意到存在可以是自我限制)

2.“非存在”内涵的变化:不再将存在与感性事物对立起来,认为后者不是不存在,而只是不真实的存在,并不影响前者的不动不变与自身同一

3.存在是充实的,故不动(已经看到了“运动”需要有空虚的虚空才能成立,后来的结构自然观取此)

六、结构自然观:原子论者及其先驱

(一)恩培多克勒

1.四根说:(1)万物由水火土气四种基本元素(而非单一的本原)按不同的比例构成;(2)每种元素各自都是永恒不变的有定形的“一”;(3)万物的生灭只是四种元素的混合与分离,没有真正的生灭,也不是某种本原在不同形态之间的转换;(4)这种坚实不变的元素构成万物的观念,意味着本原问题在经过埃利亚派的“存在”论批判之后,转化成为“元素”及其“结构”的问题(原子论的雏形),历时的生成观转换为共时的结构观,而元素的观念又事实上吸收了“存在”的性质,在“多”中保持了“一”的特性(从另一面说,也是“一”在与自然哲学结合中自我分化为多)

2.爱与恨:(1)爱与恨是在四根之独立的动力本原;(2)爱令四根聚,恨令四根散;(3)爱恨作为独立 的动力因,虽有一定的精神性,但尚未从性质上与物质元素完全区别开来

3.流射说(认识如何发生,认识主体与客体的关系):(1)客观事物发出一种流射,作用于人的感官;(2)“同类相知”,即由不同的元素构成的不同的人类感官认识客观事物中的相应元素;(3)这是第一个较为系统的认识论

(二)阿那克萨戈拉

1.种子说:(1)种子构成了万物;(2)种子的种类和数量都无限多,体系无限小,不同类的种子在性质上彼此相异而又各自恒一;(3)每一具体事物都含有其他一切事物的种子,其中占优势地位的桌子使之成其为该特殊事物(一物的本性);(4)不同种子通过漩涡运动从宇宙的原始混沌状态中分离出来,所以相互包含,“一切中包含一切”(如此一方面便从事物的内部结构上说明了宇宙万物的统一性和多样性,另一方面这种事物之间仍然有一种质的关联);(5)种子说相对四根说而言更加彻底,用无线多的种子来说明无限多的万物,由此导向原子论

2.心灵(努斯):(1)在宇宙之外为宇宙运动变化提供动力的纯粹精神,并将主观目的注入客

观世界的进程之中,有目的论的倾向;(2)努斯是单一、能动、自在自为的,有知识与力量;(3)哲学史上第一次明确地将精神和物质区分开来,终结了朴素的“物活论”

3.心物关系:并非绝对分离的两个世界(这是后来柏拉图的发展),心灵存在于每一个事物存在的地方

(三)原子论(留基波与德谟克利特)

1.世界观:(1)原子在虚空中的运动构成了世界,不同形状的原子相互结合构成万物;(2)否定世界具有外在精神性原因,将世界诶的物质统一性建立在原子与虚空上,成为结构自然观的完备形态;(3)没有精神也就意味着没有目的因,世界受绝对的机械必然性支配(但这绝对的必然性本身即成为最大的偶然性);(4)第一个严格意义上的无神论与唯物主义体系

2.原子的性质:(1)原子是构成一切事物的最后单位;(2)原子是内部充实的、不可分和不可入的永恒(不生不灭)的基本粒子(具有巴门尼德“存在”的性质);(3)原子数量无限但性质相同,相互之间只有形状、秩序和位置方面的差别(与毕达哥拉斯的“数”很类似,一则都只具有量的规定性,二则结构观与其以点为基础的万物构成方式相似);(4)原子没有重量;(5)灵魂也是原子构成的,只是更加精细和活跃,故没有不死的灵魂(这又与毕达哥拉斯不同);(6)原子与虚空一样,都是不可感知的,要通过理性才能认识

3.虚空的性质:(1)虚空作为“非存在”也是存在的,存在不一定是物质性存在;(2)虚空使得运动成为可能

4.运动的性质:(1)原子具有能动性,运动是原子固有的属性或在众原子间传递(但未说明这是自发产生的还是外来推动的,为避免无穷回溯而悬置了运动的最终来源问题);(2)没有质量的原子可以朝任意方向运动;(3)每个原子都在做直线运动,故原子间发生碰撞从而形成漩涡运动,原子结合后重的凝结为大地,轻的抛向外层空间;(4)运动受机械的因果必然性支配

5.影像说(认识论):(1)物体发出与自身形状等特性相似的影像,在我们的眼睛等感官里留下印记,从而形成感觉和思想(朴素的唯物反映论);(2)理性认识只与认识对象本身有关,是精致的认识工具,得到的是真理性的认识(也只有通过它才能认识原子和虚空),比喻为“嫡出”;(3)感官认识是暗昧的认识,因人而异,受众多经验因素影像,比喻为“私生”;(4)(关系)一方面两种认识并无正误之别,而只有精确程度的差异,另一方面理性认识也离不开影像对感官的刺激;(5)相较而言,德谟克利特更看重理性认识

6.伦理学:(1)

人生的目标是愉快;(2)活动快乐的方式是遵循必然性

7.政治学:民主、法治

七、智者派

(一)概说:开始关注人的道德世界而非自然界,对真理与价值的绝对性持怀疑态度,重视修辞学与辩论术并以此为业,他们导致了古希腊辩证法的最终确立

(二)普罗泰格拉

1.人是万物的尺度:(1)每个人以自己的逻各斯(尺度)为终极准绳去描述和衡量万物的存在与否以及其他属性;(2)这是将逻各斯的“一”的绝对性转化成了个体的“多”的相对性,从而消解了真理标准的普遍性;(3)这实际上恰恰根源于普罗泰格拉对个体有限性的认识,尺度本身是受限于个体感知的相对性的,每个人都不能完全把握事物,而只能以自身的尺度去衡量,也不存在外在于每个个体的另外标准

2.知识论:(1)知识受限于感知的有限性(单个个体)和多样性(无数个体),而成为相对的;(2)事物可以因无数的有限感知者的存在而有无数多的性质(感性的丰富性),因而不能发现其“本性”所在,这意味着人不能区分现象与实在或者说不能认识现象背后的实在;(3)逻各斯依附于每个有限个体之后,即便是逻辑论证也再不能建立任何真理的普遍性

3.主观辩证法:(1)“一切理论都有其对立的说法”;(2)这是把赫拉克利特所发现的客观世界的对立引入到思想中,而形成思想的矛盾(逻各斯作为逻辑就是有矛盾的,不管是在客观世界还是主观世界皆然,前已述普罗泰格拉将逻各斯依附于个体);(3)因为矛盾在仅于主观方面,所以只要言之成理都可成立,导致“一切皆真”的相对主义

4.伦理学:(1)否定“自然法”,认为伦理法制都有相对性,基于社会习俗;(2)由于强调伦理法制的社会性,因而普罗泰格拉也就成为社会契约论的先驱

(三)高尔吉亚

1.逻辑的进展;(1)普罗泰格拉用主观判断的多样性(逻各斯的个人性)来否定埃利亚派通过逻辑论证建立起来的唯一性,高尔吉亚则严格坚持埃利亚派的逻辑论证方法,从理论上证伪埃利亚派的主张;(2)芝诺用逻辑证明经验的不可靠,高尔吉亚则用逻辑揭示了理性在形式上将会出现的悖论(也许他自己并未意识到)

2.三大命题:(1)用归谬法证伪“有物存在”,而得出“无物存在”;(2)由于前在运用归谬法时穷尽一切可能也没有认识到存在,得出“即使有物存在,也无法认识”,否定思维与存在的同一性(思想中的东西可以不存在,不存在的东西也能被思想到);(3)以语言的符号性揭示思想在人际间传达的局限性,得出“即使有物存在并可以认识,也无法把它告诉别

人”

3.批评:纯粹在语言和逻辑的层面展开自己的论证,对于所使用的相关概念(如存在、有无、无限)的界定就非常关键,否则便可能沦为自说自话

(四)色拉叙霍马斯:强权即公理,完全否认超越的价值信仰

八、苏格拉底

(一)人的理论

1.问题的缘起:自然哲学转向伦理学之后,“人”的问题就不可避免被提出,以将思想建立在对人的真实认识之基础上

2.与普罗泰格拉的相对主义理解不同,苏格拉底认为人是具有普遍本质(逻各斯、定义)的理性思维主体且具有精神性和道德性,因而提出“认识你自己”(重建本质)

3.人的有限性:人只能“爱智慧”,承认自己的无知(智者派也承认自己的无知,但止步于此,走入相对主义,苏格拉底进而寻求“知”)

4.灵魂观:(1)灵魂不是某种特殊实体;(2)灵魂使得认识与实践活动成为可能;(3)灵魂不朽,向死而生的唯灵主义,此上承毕达哥拉斯

5.人的目的(人神关系):(1)神把自然安排为一个以人为目的的系统;(2)人以认识神为最终目的;(3)此是上帝存在的设计论证明的雏形

(二)美德即知识

1.内容:(1)美德是关于善的概念的知识;(2)知识即美德

2.真、善的同一性:(1)善本身(善的概念)具有绝对性、普遍性、永恒性,有着不可改变的绝对内容,也就获得了客观的规定性,因而可以成为知识的对象(善化为真);(2)具体行为都是相对的,本身不足以构成美德,因为“分有”了善本身而成其为善;(3)善行之为善,还建立在人对善的自觉认识上,无意中做出“善行”称不上美德;(4)知识可以区分表象上的善和实际的善

3.人求善的必然性:美德带来灵魂的内在幸福,一切善都是有益的,恶的都是有害的,所以“无人有意作恶”,作恶都是出于无知

4.成德的先验基础与现实道路:(1)美德是心灵内在、潜在的原则和渴望,成德是本性的圆满;(2)但又需要后天的教育将其揭示出来(柏拉图将其发展为“回忆说”)

(三)精神助产术(苏格拉底对话法)

1.是一种从有规则的对话中获得可靠真理的方式

2.过程:(1)对话开始于苏格拉底以无知的立场,从对方所承认的前提出发提问;(2)在不断追问中,让对方从自己的前提中引出自相矛盾的结论;(3)再一步步剥离出个别事物背后掩藏着的普遍原则,归纳出关于所论对象的一般意义

3.作为对话的目的、贯穿整个对话过程的是对普遍定义的寻求

4.即便最终没有得出结论(通常如此),也(1)使得问题更加明晰而为进一步讨论提供了更好的基础,而(2)对话本身作为一

个通过具体事例揭示思想中的矛盾、并试图解决矛盾而上升到事物本质定义的过程,具有重要的方法论意义,(表面上看只是一种推理和定义的技巧,实际上更)是思维在矛盾逼迫下飞跃到更高层次的方法,即“辩证法”

(四)普遍定义(共相)

1.内涵:特殊现实背后具有普遍性的东西,使某物成为某物的东西(本质、事物本身)

2.承上:与智者的相对主义相反,这是在形式上对自然哲学(宇宙论)时期形上学追求的一种回归,但注入了新的时代内涵,即“善”

3.启下:苏格拉底的共相还只是主观辨析获得的抽象概念,并未脱离个别事物而为独立存在的客观实体,其客观实在化在柏拉图的“理念论”中完成

4.隐含的向度:本质论(经验与超验的横向统一)若再跨一步即可进入目的论(经验与超验的纵向统一),因为“本质”必然意味着参与某种实践活动、进入某种关系系统的能力与可能性,甚至潜在意欲,这在柏拉图“善”论中完成

(五)小苏格拉底派

1.麦加拉派:(1)欧几里得、欧布里德;(2)将“善”与埃利亚派意义上的“存在”、“一”结合起来,而成为宇宙的普遍法则;(3)只有普遍“存在”是绝对真实的,对个别事物(非存在)的判断会使人们的思维陷入矛盾(悖论)

2.昔尼克(犬儒)派:(1)安提斯泰尼、第欧根尼;(2)鄙弃一切社会习俗和道德规范,主张回到人的自然本性

3.昔勒尼派:(1)亚里斯提卜;(2)从感觉论的方面发展“善”,用情感体验取代客观真实,主张快乐主义

九、柏拉图

(一)理念论

1.内涵:普遍的概念、共相或形式,是思维或理智的对象

2.与可感事物的关系:

(1)作为个别事物的普遍本质,具有独立于个别事物以及人的思维的客观实在性,也因而是永恒的

(2)理念是自身同一的,可感事物通过摹仿或分有理念而获得各自的实在性和本质,但永远不能如理念一样完美

3.理念之间的关系:

(1)由于万物都各有自己的理念,所以各理念本身又构成一个独立于经验世界的“理念世界”

(2)理念世界中的理念有一种种属关系

(3)理念之间还具有从低到高的层次性,从自然物、人造物、数学、范畴、道德与审美等类型的理念最后到作为最高目的的“善”的理念,是不断向上趋向的,形成有秩序的世界模式和本体论体系

4.认识理念:回忆说(依据)、辩证法(方法)、求知欲(动力)

5.与苏格拉底“定义”的关系:

(1)所运用的对象从主要在审美与伦理实践领域,扩展到世界的一切方面

(2)苏格拉底意义上的定义对于柏拉图而言,只是从经

验物过渡到对理念的认识的一个中介

(3)具有了客观实在性并构成一个独立的理念世界(个别事物与普遍概念之间二元分立的“分离说”)

(二)作为最高原则的“善”与神创世界

1.善的理念不仅限于伦理领域,也是整个世界的最高原则,代表圆满

2.善一方面将真理赋予客观对象,又使认识主体获得了认识能力

3.善是创造世界的根本动力,使一切理念(并通过理念使一切事物)获得了实在性和本质(形式),也是万物的终极目的

4.作为至善的神,以善的理念为指导,赋予原始混沌的“物质”(非存在)以本质或形式(因之得以“存在”),现实中的可感具体事物介乎存在与非存在之间(这体现了本质先存在)

(三)知识论

1.回忆说:

(1)灵魂堕入肉体之前居住在理念世界,故而本有对理念的知识

(2)知识受肉体的遮蔽而暂时忘记,而又在感觉经验的刺激下回忆起来(肯定了感性经验对知识的激发作用)

(3)学习与教育也是建立在回忆的基础上

(4)知识从根本上说得于回忆,回忆的过程是灵魂的净化,完全摆脱感性肉体的束缚后则可达到一种“理性的迷狂”

(5)回忆是灵魂(努斯)调动自身主体能动性,不断上升的过程

(6)以先验论的方式表达了认识主体的能动性原则,是西方哲学史上第一个系统阐发的唯心主义先验论的认识论思想

2.洞穴喻:

(1)内容

(2)洞外事物之于洞内阴影,正如理念之于可感事物,太阳之于世间万物,正如“善”的理念之于理念世界

(3)除了比喻人的认识内容,还比喻了人的认识过程,它表示对人的现实困境的自觉与反思而非认假为真,并展现了一条通过不断地反思(“转向”)而最终认识真理的上升之路,这与“线喻”是一致的

3.线喻:

(1)从对可感世界的知识即“意见”(想象、信念)到对可知世界的知识即“真理”(理智、理性),清晰程度和真实程度渐次增强

(2)意见与真理一样都是知识,而不是无知,只是确定性不及后者

(3)理智的不足是因为还不能完全摆脱感性的辅助,又把一些假设作为绝对的出发点,这两点导致理智的认识还不够圆满

(4)理性是关于纯粹理念是认识,超越了理智的局限,并通过辩证法使理念世界联接为一个整体(在科学理智中世界是割裂的)

4.辩证法:

(1)柏拉图的辩证法不涉及抽象概念与经验事物的关系,而研究纯粹理念(哲学范畴)的逻辑联系与相互转化

(2)柏拉图发现了纯粹哲学范畴自我否定的必然性与范畴间的对立统一关系

(3)为了解决概念的矛盾本性,提出“通种论”,即用

一个第三者概念作为更高、更普遍的“种”将矛盾对立面统一起来,理念世界也因之成为一个严密的有层次的逻辑体系

(4)这超出了埃利亚派与智者派(分别是两个极端)带有诡辩色彩的“消极的辩证法”,而上升到了黑格尔意义上的积极的辩证法,即从对立面的冲突中提升出一个更高的概念而使之产生积极的结果

(四)伦理学

1.灵魂学说:

(1)理性、激情、欲望

(2)理性是造物主创造,后两者是一般的天神创造

(3)灵魂是身体的主宰,灵魂内部应当寻求一种和谐,即让理性做主宰

2.善恶:

(1)灵魂非理性部分的非完美性意味着堕落的必然性

(2)灵肉结合后灵魂在理念世界中的和谐被打破,并遗忘了关于理念的知识

(3)与苏格拉底一样,认为知识即美德,故为善即是要求得真知

(4)求知即是回忆,回忆的前提是对“无知”的自觉,这可由主动的或被动的方式达到

3.目的论的德性观:

(1)某物之德性在于对本质的圆满、目的的完成,人也是如此,灵魂也是如此

(2)灵魂的德性在于三部分各自圆满德性而达到“正义”

(五)理想国

1.国家是放大了的个人,统治者、保卫者、劳动者,三个阶级各自恪守德性,即是“正义”

2.与理念世界的秩序井然相应,理想国也等级森严、分工明确

3.哲学王:掌握了“善”的知识的哲学家来统治国家,因为在理念世界中善是最高的

4.这是按照严格的理性来设计人类社会合理结构的尝试

十、亚里士多德

(一)存在论

1.第一哲学:

(1)即形而上学,与逻辑学、物理学构成理论科学

(2)第一哲学的基本宗旨是阐明事物的一般原理和原因,普遍地研究存在本身(即作为存在的存在)而非具体的存在物

(3)“存在”不能被定义(因为没有更高的种属),只能研究存在的种类(be的用法),偶性与范畴为两种主要意义,确定性与潜在性两种意义为其次

(4)十大范畴作为任何一个事物身上必然的、本质的存在,其内部又以实体范畴为核心,实体是一切存在的中心,因而其存在论的核心问题就成为了实体论

2.实体

(1)实体作为最基本的范畴是第一性和独立存在的,一切其他范畴都必须依实体而存在

(2)实体既不作为谓词,也不依附于一个主体而存在

(3)实体是具体、个别的东西,而非抽象、普遍

(4)实体没有与之相反的东西,与属性不同(如大与小)

(5)实体没有程度的差别,没有一个东西比另外一个东西更是实体

(6)每个实体都是自身同一的,与变化的属性不同

(7)以上都是严格意义上的实体(第一实体),

尚有作为第二实体的种属,它们虽然不依存于一个主体,但可以作为谓词

3.四因说(实体存在或产生的原因)

(1)质料、形式、动力、目的,在自然有机物中后三者可以归结为形式因

(2)形式是积极、能动、决定性的因素,是主动的现实性,质料则相反,是被动的可能性

(3)形式是能动的活动,给质料赋形,使自己在质料中实现出来

(4)实体的形式比质料更为本质,代表了一个实体的个别性,因而真正的实体就是形式

(5)形式与质料的规定是相对的,低一级事物的形式可以成为高一级事物的质料,整个宇宙构成一个从纯质料到纯形式的上升序列,纯形式是一切事物追求的终极目的、不动的推动者、神,但神是没有意志和目的的

4.潜能与现实

(1)潜能与现实是同一事物的两种不同存在状态

(2)任何实体都在从潜在到实现的运动过程中,运动的动力则是形式对质料的吸引

(3)潜能与现实的关系对应于质料与形式的关系,实现就是质料获得了某种确定的形式

(4)实体的生成过程就是从潜能向现实的转化过程

(二)逻辑学

1.逻辑形式和规律是客观事物存在的形式和规律在主观思维中的反映,相应的,主谓判断即表现了实体与属性的关系

2.范畴是语言和逻辑的基本单位,也是客观存在的最基本形式和最普遍的联系,将主观逻辑与客观逻辑统一起来,辩证表述了思维与存在的同一性

(三)认识论

1.认识的经验过程:由感觉经验经过记忆等过程上升到科学技术以及关于一般原理和原因的哲学认识

2.认识的本质:感觉经验激发后,理性灵魂直观到本来潜在其中的普遍知识(前者是经验的一面,后者是先验的一面,虽然前者是必要触媒,但后者才是普遍知识的根本依据)

3.蜡块说:

(1)像蜡块只接纳图章的印迹一样,感觉经验能感觉事物的可感形式而不能把握其实质、本质

(2)(感觉与对象的关系)彼此外在,感觉完全被动,且只能感觉个别

(3)知识是普遍的,普遍存在于理性灵魂自身之中

(4)这是唯理论的认识路线

(四)伦理学

1.理论理性与实践理性:

(1)理论理性是最高幸福

(2)实践理性强调知识之外还有审慎选择

2.中庸:

(1)是美德的特性,不偏不倚的态度(性格状况)对待激情、官能

(2)不同主体有不同的中庸

(3)中庸(如勇敢)没有过度与不足,过度与不足(如恶)也没有中庸

十一、晚期希腊哲学

(一)伊壁鸠鲁派

1.原子论(VS德谟克利特):

(1)质方面,原子有了质量,而且各原子的质量不同

(2)运动方面,按直线下降的必

然过程中,发生偶然的偏斜,从而碰撞组成万物

(3)神也是原子组成的,无神论

(4)进步之处首先在于原子之间有了质的差别,其次原子运动的原因也明确归于其内部,高扬了个体能动性与自由意志

2.认识论:感觉是理性的准则

3.快乐论的幸福观:(1)快乐是身体的无痛苦和灵魂的无纷扰;(2)达到快乐的方法是清醒的静观

(二)斯多亚派

1.人以及万物都应遵循同一个世界理性,亦即服从自己的理性,这就是自由

2.顺应自然本性才是有德性的生活,亦即幸福的生活

3.具体则是通过理性节制欲望,求得心灵的安宁(不动心)

(三)怀疑主义

1.怀疑主义的目标与其他各家一致,都为求得心灵的平静,但他们将心灵不宁静的原因归结为一个认识问题,即出于对事物的杂乱、独断的认识,而其他各派都认为主要是实践问题(情感、欲望等)

2.他们自视为各种倾向(肯定或否定知识)与各种基础的独断论(伊壁鸠鲁的感性、斯多亚的理性)的对立面,提倡“悬置判断”,并为一切判断找到其对立面

3.怀疑在他们自身看来是一种积极的方法

4.怀疑主义在逻辑方面提出的“论式”揭示了理性自身的矛盾,为辩证法进入认识论开辟了道路

(四)新柏拉图主义

1.斐洛:结合哲学与犹太神学,将理念视作天使

2.普罗提诺(太一流溢说):

(1)太一超越于万物、时空,是不可言说、规定的神

(2)太一因自身充盈而流溢出努斯、灵魂、物质,是一个不断下降的过程

(3)太一通过努斯获得了自身的规定性,努斯是体现为一的太一

(4)太一、努斯、灵魂三个概念是神秘的统一

(5)纯粹的物质是没有形式的非存在,是纯粹的黑暗

(6)人的灵魂在迷狂中与神合一,得到拯救

3.波菲利(共相三问题)

(1)共相是独立实体或仅存在于思想中

(2)如是实体,是有形或无形

(3)如无形,是与可感物分离或寓于其中

西方哲学史笔记:中世纪

一、总论

(一)外缘

1.帝国分裂,教会成为统一的至上权力中心

2.亚里士多德哲学的东流与回归

(二)特征

1.哲学依附于神学

2.通过对灵魂(主观精神)和上帝(客观精神)的探讨,而深入到具有人-神结构的个体意识及一般精神的能动的本质

(三)源流

1.教父哲学与经院哲学

2.实在论与唯名论

3.信仰与理性

(四)影响:哲学精神的内部深化,构成哲学发展的必要环节

二、教父哲学

(一)理性与信仰

1.理性辩护主义:

(1)一方面吸取哲学中的资源,一方面又说基督教是真正的哲学,得以认识绝对的真理

(2)查士丁认

为,希腊哲学家所说的逻各斯就是基督,希腊的一切哲学都是指向基督教哲学这一最高的目的,信仰与理性之间具有一致性,但他们与基督徒的不同在于,只是部分地认识了“道”

2.超理性的信仰主义:

(1)否定哲学,用信仰贬抑理性

(2)德尔图良等认为,理性是人类制定的准则,信仰则是基督制定的准则

(二)奥古斯丁

1.上帝存在的知识论证明:

(1)反驳怀疑主义,在形逻辑和语言中重寻确定性,在明确了确定性是可能的之后,便要为确定性寻求依据,即真理的来源

(2)另一方面,通过对人的认识的分析,认为理性拥有严格意义上的知识,但这还未说明真理的来源

(3)真理不能来自于理性之下、之中,于是只能来源于理性之上,即上帝

2.上帝存在的本体论证明:

(1)关于上帝的观念已先在于心中

(2)这个观念一定是被某物给予的

(3)这个某物可称之为真理,即高于我们的东西,这证明了上帝的存在

3.时间观:

(1)把时间归于心灵,用以解释上帝创始的问题

(2)时间不是永恒和客观的实在,而是心灵对外物的知觉之持续

(3)流逝的时间只能被知觉的运动所度量

(4)“现在”不是时间的一部分,而是时间的全部,过去知识过去的事物的现在(记忆),未来只是将来事物的现在(期望),现在的现在则是直接感觉

(5)人所知觉的时间是上帝心灵瞬间创造的“现在”理念的模仿(这又保证了上帝的权威,避免了将时间完全个体化)

4.光照说:

(1)由于经验对象和感官都是有限的,人类理性在奥古斯丁看来也是有限的,这就导致了普遍知识的来源问题

(2)他认为真理来源于上帝,上帝既提供真理,又提供人类理性认识真理的条件,即光照

(3)理性依其本性自然地趋向于上帝的光照(光就是上帝本身)而认识真理,但只有基督徒才能自觉、充分地认识真理

(4)在灵魂摆脱肉体之后才能以更完善的形式面对着光,才能最终透彻认识真理

(5)光照说即使对人类知识先决条件的哲学说明,又是关系人如何认识上帝的神学说明

(6)光照说有柏拉图“太阳喻”的影响,也包含后来“天赋观念论”的因素

5.意志自由与恶

(1)人有意志自由是为保证上帝惩恶扬善的公正性的必然要求

(2)恶是人类滥用自由意志背离了善,不追求高于灵魂的上帝而追求地狱灵魂的身体(趋向于非存在)产生的意志的悖逆活动

(3)后来他修正了这一观点,认为恶来自原罪,只能依靠恩典才能得到拯救

6.上帝之城

三、早期经院哲学

(一)实在论与唯名论(波菲利共相问题)

1.分野:

(1)实在论近于柏拉图,认为共相是独立于个别事物的客观实在,以爱留根纳为先驱,其极端者认为共相与个别相离,温和者认为相即

(2)唯名论近于亚里士多德,认为只有个别才是真正的实体,共相只是抽象概念或符号,以波爱修为先驱,其极端者认为共相只是名词甚至声响,温和者认为是不能独立存在的一般概念与普遍本质

2.安瑟尔谟(本体论证明):

(1)以“能被设想到的最完满存在”的观念为核心

(2)这个挂念蕴含了存在的必然性

(3)人人皆有此观念

3.罗瑟林(极端唯名论):

(1)共相只是代表个别事物的“记号、词语、名称”,甚至声响

(2)这导致“三神论”

4.阿伯拉尔(概念论、温和唯名论):

(1)共相表述众多事物共处的存在状态,作为普遍名词只能存在于思想之中

(2)共相既可以从它有关事物本性方面称作有形体的,也可以从它的意义方面称作无形的

(3)共相作为普遍本性或状态寓于感性中,但作为一个概念只能被理智把握,表现为心灵中的一般印象

(4)(新问题)共相所命名的可感事物消失后,共相依然具有概念的意义

(二)理性与信仰

1.辩证法能否运用于神学:

(1)图尔的贝伦伽尔认为,辩证法是理性的杰作,应该用于一切地方

(2)达米安认为,辩证法不依赖天启、信仰,不适用于上帝

2.信仰与理性的先后:

(1)安瑟尔谟,信仰寻求理解

(2)阿伯拉尔,理解导致信仰

四、托马斯·阿奎那

(一)五路证明

1.内容:第一推动、第一原因、绝对必然、至善完满、全知目的

2.基本思路:从有限者上溯到无限者,采用了亚里士多德的框架,摒弃了本体论证明用前提证明前提的模式

3.证明的难点:

(1)需要设定因果链具有连续(共时)性、单线性(而非相互作用的网络)并且必终于某一点

(2)即使证明了这个某一点的存在,也并不必然具有人格和意志(即基督信仰的上帝)

(3)上述两点仍要诉诸信仰

4.就目的(设计)论证明而言,实际上并未意识到目的、秩序是依于人的主体意识而存在,世界在人的眼中显现出一幅有秩序有目的的图景,这表现了一种经典倾向,即为了保证普遍知识的成立,而求助于其客观性,进而将客观性理解为具有客观实在的对象,康德不这样看

5.虽然在理性与信仰的关系问题上仍然坚持信仰至上,但这种经验而非先验的证明方式,已经表明了不通过信仰而仅凭理性就“认识上帝”的可能性,抬高了理性地位,为后来理性主义转而批判宗教埋下了伏笔

(二)哲学(理性)与神学(信仰)

1.

总体上是一种调和的态度,及承认理性的正当性,又为其划定界限并最终置于信仰之下

2.二者同中之异:

(1)二者都研究上帝、救赎等对象,但研究方式不同,哲学通过理性,神学通过天启

(2)二者内容有重合之处,但有一部分真理不能在理性范围内得到证明,只能诉诸天启,由此区分自然神学、理性真理和教理神学、天启真理

3.天启真理高于理性真理,哲学的任务只是运用理性证明那些可以被证明的天启真理

4.这种关系实际上意味着哲学研究本身有了独立的地位,而这种“为理性划界”的做法似乎影响了康德

(三)灵魂学说

1.精神实体:灵魂在与肉体结合之前和分离之后,都是独立的精神实体

2.灵魂的个别性:每一个灵魂都是个别的、单一的

3.身心关系:

(1)对人而言,作为质料的肉体与作为形式的灵魂是不可分的,如此结合而成的完整的人是一个实体

(2)灵魂充满肉体的每一个部分,赋予肉体生命、理性

(3)灵魂的纯粹活动不受肉体影响,具有独立性

(四)共相问题(温和实在论)

1.与个别的关系:

(1)创世之前,作为理念存在于上帝的理性中

(2)创世之后,作为事物的形式或本质寓于个别物中

(3)作为人在感性认识基础上建立的普遍概念,后于个别物而存在于人的理性中

2.评价:

(1)与阿伯拉尔一样,运用了辩证法,而不是笼统地给出答案

(2)把共相问题放入更大的背景之中来考虑,把个体与其来源即上帝有目的的创世,以及人的经验认识活动联系起来(分别与其基督信仰与亚里士多德主义有关),一方面如此则能全面、辩证地把握问题,另一方面也在事实上是把共时的问题转换成了历时的问题

(五)认识论

1.认识的过程:

(1)从外感觉到内感觉(其中包含了想象的抽象)是形成知识的第一步

(2)“主动的理智”从感性材料中,运用抽象、判断、推理等方法得到个别物的普遍知识

(3)这是一个从感性到理性从个别到一般的深化过程

2.认识的可能性:

(1)必须结合感性活动与理智能力才能形成知识

(2)理智的能力是上帝先天地赋予灵魂的

(六)评价

1.经验路向的认识论,实际意味着人不能从上帝那里直接得到普遍知识(如光照说),而必须经过一个经验过程,并且运用理性才可以得到,这意外地为知识脱离天启开辟了道路

2.对亚里士多德主义的提倡,带来两方面的“不良”后果:(1)由于认为哲学与神学之间存在着一致性,理性主义在神学的掩护下,借论证信仰的名义发展起来,水不一定能载舟,但定能覆舟;(2)亚里士多德的

实体学说实际上是否定共相的独立存在性的,这导致了注重个别事物、弱化共相观念的经验主义,实在论走向唯名论,这在方济各会的诸位哲学家那里得到了展开,最终导致经院哲学的衰落

五、英国经院哲学(方济各会)

(一)罗吉尔·培根

1.提倡经验科学:“双重经验”说调和科学与宗教的矛盾

2.共相与实体问题:

(1)共相表示同一类事物之间的相似性,与个体不分离

(2)个别事物以“自身的原则”为基础,不需外在的共相作为存在的基础

(3)个体是形式与质料统一的完整实体,也是唯一的实体,不存在纯粹的形式或质料

(二)约翰·邓斯·司各特

1.意志主义:

(1)上帝虽然在意志与理性方面都是无限的,但上帝的本质是自由意志,是绝对自由的、高于理性,人的灵魂也是如此

(2)意志不受外部对象支配、没有动力因(理智主义认为意志以理智对象为外在动因)

(3)神学命题不能用理性证明,只能诉诸神秘信仰

(4)严格区分哲学与神学,神学走向神秘主义,却使得哲学彻底从神学中解放出来

2.物质观:

(1)任何被造物、包括灵魂都是物质的

(2)物质总是形式与质料的统一

(3)物质可以由上帝赋予思维能力

3.共相问题:“形式的区别”

(三)奥卡姆的威廉

1.奥卡姆的剃刀(思维经济原则):

(1)如无必要,切勿增加实体

(2)针对经院哲学凡事都寻求双重原因的做法,也为其共相理论提供支撑

2.共相问题:

(1)共相是具有某种实质的一般概念或“心智记号”,属于主观思维

(2)共相不可能既是一个独立实体,又同时存在于许多物体中,那样是矛盾的

(四)评价

1.意志高于理性的思想是一个重大转换,以意志的绝对自由为依据,他们在神学方面反对托马斯用理性论证信仰而走向神秘主义、意志主义

2.在这项方面,将托马斯用以建立起这项根机的亚里士多德主义继续发扬,而成为与托马斯相异的唯名论者

3.科学方面,由经验的立场提倡经验科学

西方哲学史笔记:近代经验论与唯理论

一、总论

(一)外缘

(二)源流

1.经验论

2.唯理论

3.比较:两派的共同点是从经验出发重新建立理性的大厦,前者是外在经验,后者是内在经验(自我意识)

二、培根

(一)四假相说

1.族类的假象:即人们总是以自身的尺度而非自然本身的尺度来对待世界。这从思想史上说是回到了普罗泰格拉的观点(但培根却是要否定其相对主义而确立科学的地位),触及了人类认识自然界以及实践活动的根本问题,即“人化的自然”,但当时还上升不到这样的

高度,而且其否定态度也限制了自己

2.洞穴的假象:从作为类的人进入作为个体的人,强调个体习性、环境对认识的影响。这显然是借用了柏拉图的名词(但柏拉图那里主要是类的探讨),也更接近了普罗泰格拉的认识。当然,态度仍然是批评性的

3.市场的假象:用以形容人们通过语言概念进行交流时,由于语词的误用造成的理解障碍,这与中世纪以来的唯名论传统有关,从人类知识的沟通方面批评

4.剧场的假象:这产生于对那些并不可靠的哲学体系的不加批判的接受。这是从人类知识的传承方面批评

5.评价:

(1)前三项涉及到了人类认识的一般方面,相当于结合了认识论和语言学,后一项涉及到了知识的历史继承性方面。纵横交互,几乎是对整个人类知识的基础进行反思

(2)虽然指出了各种假象,但仍不彻底,有着对于普遍知识之可能性以及朴素唯物主义的预设(或者说是一种信念)。就前者而言,他虽然重视感性经验,即力图将其与理性调和(这由其对科学归纳法的研究可见),似乎其真正目的只是在于将原来的不可靠的理性哲学体系在新的基础上重建,这应当是与康德接近的;就后者而言,应当与他同时作为一名自然科学家这个身份有关,这也是后来康德所要面对的问题

(二)新工具(科学归纳法)

1.主旨:把握单纯现象间3的本质联系,寻找事物的“形式”

2.特点:强调感官经验而非“继感官活动而起的心灵动作”,强调归纳而非演绎

3.过程:(1)三表法;(2)种属

(三)朴素唯物主义

三、霍布斯

(一)哲学观

1.内容:以处在过程中并具有某种特性之物(包括自然界和人类的国家)为对象,进行区分、命名、判断、推理(重视因果关系),而以服务人生为目的

2.评价:此见得仍然是在唯物主义的立场调和经验与理性之间的矛盾

(二)机械论

1.从培根所具有的朴素辩证法倒退,不再具有质的多样性,自我的多样运动也成了外力推动下的简单位移

2.从经验论导出了机械论,与唯理论导出僵化的莱布尼兹沃尔夫体系一致,这是由于他们的最初目的本来是要为理性重新奠基,但却没有对理性本身进行批判,这在康德完成了;而对于沿着经验主义的方法继续前行的贝克莱等人来说,为了避免矛盾而不得不对理性原则和唯物立场加以据斥,以休谟为顶峰。由此见出经验主义实际有两派,一则直接发展到休谟,一则进入机械唯物论

(三)利维坦

1.国家的世俗起源(私利)

2.君权民授与绝对君权

3.社会契约论

四、笛卡尔

线索述评

1.普遍怀疑→我怀疑(思:1.理智直观、内在

经验2.怀疑表明自身的一种不完满)故我在→清楚分明成为真理原则(1.公理和推理规则2.伽桑迪认为,这个标准本身是相对的,因人而异)→心中完满的上帝观念正符合这一标准(1.这个观念必然蕴含其存在2.这个观念一定是比我更完善的东西放进心里来的,即上帝赋予)

(1)这个观念必然蕴含其存在→是在安瑟伦本体论证明之前加入了由自我意识确立的真理标准(认识论)→上帝实际上被矮化了,完满性也降低了

(2)这个观念一定是比我更完善的东西放进心里来的,即上帝赋予→由此可进一步说明所有的“天赋观念”的可靠性来源→一切知识的可靠性和真实性都由上帝保证

(3)公理和推理规则→理性演绎法→获取真理的唯一途径、普遍必然性、以数学(语言、方法)为基础→一切知识的可靠性和真实性都由上帝保证

2.一切知识的可靠性和真实性都由上帝保证=上述推论都只在认识论(观念与知识)范围内进行,而由于对上帝的“无限大能”的规定,其存在便可以同时成为整个世界(物质界与精神界)得以确立的逻辑基点,即从认识论转向本体论(典型展现了近代哲学的认识论转向)→在上帝及其天赋观念与无限大能的保证下,经验论难以确立的“实体”得到了确立→(自因的绝对实体)上帝和(他因的相对实体)精神与物质(思维、自由意志与广延、自然规律)→在论物质一面带有机械唯物主义倾向

3.思维与广延的古典二元论→自相矛盾的身心交感说→处理这一问题(1.伽桑迪将精神物质化2.马勒伯朗士将物质精神化3.斯宾诺莎一元泛神论下的身心平行说4.莱布尼兹单子论)

五、斯宾诺莎

(一)思想承继:对笛卡尔的前提进行了批评,实际上是将其原则彻底化,即认为“清楚明白”是自身的清楚明白(自明、直接呈现),不需要经由“怀疑”这个过程来推出,也不需要由“我”来保证(避免无穷后退),这个最清楚明白(直观)的真观念就是“神”,有些回到了安瑟伦的立场

(二)实体观

1.实体(自然、神):在自身内并通过自身而被认识的东西,唯一,无限,万物由以产生,内在于万物之中,自由(仅仅由自身本性的必然性而存在、行为仅仅由它自身决定),必然,永恒,万物唯一的第一因和普遍因,是能动的自然

2.属性:

(1)实体具有无限多的属性,人能认识的是思维与广延,二者是相互独立的、先定协调的

(2)笛卡尔那里两种实体的外在对立成了实体内部的平行关系,这种身心平行论与黑格尔的历史与逻辑一致论相类

3.样式:

(1)在他物内并通过他物而被认识,具有被决定的必然性,

是实体的分殊(特殊的存在状态),具实体所固有的属性,即理智(思维)与运动(广延),前者是逻辑必然性、后者是机械因果,严格合乎必然性法则,没有偶然与自由,必须通过理智的逻辑推理认识

(2)观念与事物两个系列,各自遵循自己的次序,又完全同一,万物都是一体两面

(三)知识论

1.理性认识:关于自然及其样式的知识不是通过对其感觉经验,而是通过对观念(真观念)系统的理性推理获得,思维和存在的同一性也在身形平行论下得到了说明

2.四类知识:

(1)想象或意见(传闻或任意名称、泛泛经验),理性知识(推理、本质的认识),推理的可靠来源于本质的认识,即直观知识

(2)直观知识是最可靠的知识,是真观念,甚至摆脱了笛卡尔的内在经验,而进入纯粹的超验领域

(3)直观知识位于推理之上,即是对知性的超越,这种分层法可以上溯到柏拉图,但在当时而言是一个突破,只是未将其贯彻下去,或可以用苏格拉底批评阿那克萨戈拉的话来批评斯宾诺莎

3.真理观:

(1)在理智直观中呈现的真观念是自身的标准,不依靠外在经验,但由于身形平行论,故又是符合事物的。这分别是真理的内在标志和外在标志,但从根源上说真理是自身符合的,依靠知性自身的力量和性质

(2)虽然有独断论色彩,但“真理即是真理自身的标准”的说法已经有了辩证法(自我与自我的关系)的因素

(四)伦理学:自由是对必然的认识

六、莱布尼兹

(一)单子论

1.承继:

(1)经验论无法为实体给出保证(甚至不承认实体),莱布尼兹继承了笛卡尔到斯宾诺莎的实体主义传统,而对笛卡尔的二元论及斯宾诺莎抽象笼统的一元论感到不满,便提出了以单子为基础的多元论如果不考虑后来的前定和谐说,单子几乎完全是斯宾诺莎实体的无限个别化(赋予个体以“唯一实体”才能有的自由)

(2)相对于古老的原子说而言,单子只有质的差异(伊壁鸠鲁对德谟克利特的推进就在于使原子有了质的差别和主动性,莱布尼兹则干脆只保留了质的差别而将其完全形而上学化)

(3)相对于当时的机械自然观而言,单子具有能动性,其运动具有多样性。沿此路一直下去本来可以突破知行的思维方式(机械论本身就是知性思维方式在物理学上的反映),但最终仍走向了“前定和谐”的宿命论

(4)相对于笛卡尔的实体观而言,将精神实体的范围大大扩展了,不存在所谓的物质实体,这在一方面使得通常所谓物质也具有了精神性、能动性、活力,突破了惰性的物质观,相比当时的唯物主义来说是很大的进

步,而这又并非古老的万物有灵论

2.单子的特征:

(1)无广延、无部分、无量的规定、能动(构成事物的绝对的最初本源与事物运动的终极根源)、形而上学的点(兼物理学的实在性与数学的精确性)

(2)是精神性的实体(又称形式、灵魂),其本性在于一种“原始的力”(类似于感觉和欲望,导致运动),每一个单子都是自由的自因并且以自身中的自发能动性作为内在活动的源泉

(3)每个单子都是自身封闭、相互孤立的,其运动只能从内部加以说明

(4)单子在质的方面的差别表现为“知觉”能力的差异,即“反映”宇宙全体(对宇宙的表象)的清晰性的不同,差别形成一个连续的、由无限多的单子充满(不可分的点与连续性的辩证统一)的序列,以至高无上的上帝为最高、最清晰

(5)单子不能以自然的方式合成或解散,只能在突然之间凭借创造、毁灭而生灭

(6)空间与时间实际上是单子的知觉表象世界的一种方式

3.前定和谐:

(1)所有的单子都在彼此孤立的情况下根据自身固有的内在原则而运动变化,由上帝保证其一致性与普遍规律,即在创生时就安排好一切

(2)但这种安排与“外在推动”不一样,它是通过 赋予每一个单子以内在本性(具有多样性)而达到的,超越了自然神论

(二)天赋观念论(有纹路的大理石)

1.天赋观念:

(1)潜在于心中而非现实的存在,感性是使这潜能、倾向实现即完全显现出来

(2)一方面这是对经验论的一种形式上的妥协,对“天赋观念”的含义进行了新解,另一方面既然如此,也就否定了笛卡尔与斯宾诺莎直接从当下“清楚分明”的观念中建立知识体系的可能性

2.微知觉:

(1)天赋观念并不是他的主观臆造,而是有其根据(相应于笛卡尔由我思得出的清楚分明以及斯宾诺莎理智直观到的自足),即诉诸单子的知觉能力

(2)单子的微知觉在我们对其注意到并进行反省(即洛克的反省,借用其术语而批评其白板说的观点)之前就早已存在

(3)微知觉即是天赋倾向,反省的结果则是明晰的知觉或“统觉”,也即现实显现出来的天赋观念

3.在单子的封闭性和微知觉观念下,也就打破了笛卡尔天赋观念与经验观念的界限,划归为清晰程度的差别

(三)两类真理与逻辑原则

1.根据理性而来的推理的(逻辑的、其反面是不可能的)必然真理,以及从感性经验而来的事实的(感性的、反面是可能的)偶然真理

2.与在斯宾诺莎的身心平行说下,真观念在符合自身的同时就与对象符合这样的思维与存在同一立场一致,但莱布尼兹发现了人理性的有限

性(这与他们不同的本体论基础有关,斯宾诺莎是从神出发、莱布尼兹则是从差别的单子出发),因而承认岁原则上可以弄清感觉经验中那些无限微妙的逻辑关系,但事实上只有上帝才具有那样的一目了然的理性(康德的理性直观),对人来说不得不把感性的事实当做包含有真理的事实接受下来,这即是事实真理,实际上是尚未展示出来的推理真理

3.实际上莱布尼兹已经从笛卡尔与斯宾诺莎过于乐观的唯理论立场下降了,而将全知的可能性留给了上帝(人神关系也有了变化),上帝再次成为一个(认识论的)设定

4.由两类真理而有两大逻辑原则,矛盾原则与充足理由原则,分别运用于分析命题和综合命题,充足理由原则建立起事实真理

5.充足理由即是从事物纷繁的偶然性联系中找出某一事物的动力因和目的因,真正的、全部的充足理由实际上也就是矛盾原则,但这不可能达到,因此充足理由律建立的事实真理也就只是或然的

6.这种或然性源于人的有限性,而人的有限性鸳鸯浴单子知觉能力的有限性

7.对作为整个世界的充足理由的上帝来说,一切都是根据矛盾原则必然演绎出来的

(四)最好世界:恶衬托了善,也给人选择的自由

(五)莱布尼兹的三大创见:单子世界观、个体自由、人类理性的有限性

(六)莱布尼兹-沃尔夫体系

1.莱布尼兹哲学的系统化和刻板化,成为形而上学的独断论顶峰

2.遵循严格几何学形式,通过定义、公理、定理等推理环节,从先验的抽象范畴中演绎出整个知识论体系

3.分为理论哲学、实践哲学两大部分,理论哲学包括形上学、理性心理学、宇宙论、理性神学

4.表面上高扬了理性,实际是把知行思维方式的弱点完全暴露

5.表面上是继承莱布尼兹,实际上并未抓住莱布尼兹的精髓

6.对德语哲学有创建之功

七、洛克

(一)观念

1.对知识的经验基础进行了一定论证二不只是独断地运用,批判一切天赋观念

2.观念的两个来源:

(1)感觉与反省,分别以外物或心灵自身为对象

(2)经验派与唯理论都相信内在经验在一定程度上的可靠性,但对他们的地位认识不同,而且经验派的特质还在于强调感性经验

(3)反省观念在后,因为心灵必须在对外物的感知基础上才能反观自身

3.两种观念:

(1)简单观念,心灵被动接受的

(2)复杂观念,组合、比较、抽象简单观念而得出,样式、实体、关系

(3)除实体观念外的其他观念一般都与其原型相称

4.唯理论与经验论的观念:

(1)唯理论的天赋观念论虽然有时(莱布尼兹)也认同经验的作用,但认为经验所刺激的

是本来已有的潜在形态的观念,而且刺激后显现、产生出来的观念是人人一致的(普遍必然性)

(2)经验论有时承认一种反省或综合的能力,但这与潜在的天赋观念并不是一回事,而且从根本上说是不承认有所谓普遍必然性的知识的

(二)第一性质与第二性质

1.性质是物体中能够产生观念的能力

2.第一性质是与物不相分离的,反映其客观状态

3.第二性质是第一性质派生出来的,因认识主体而有异

4.此外还有一种物体之间相互作用的第三种性质

(三)两种实体

1.实体是假定的作为简单观念的基质(依托)的东西,有精神实体与物质实体

2.这就把实体观念化了,至于实体是否存在则不可知

3.精神实体或受笛卡尔影响

(四)两种本质

1.实在本质是潜藏在物体各种属性背后作为支撑而无法被认识的实在构造

2.名义本质是人民为传达知识而制造出来的抽象观念

(五)三个等级的知识

1.直觉、证明、感觉,分别可提供自我、上帝、外物存在的知识

2.作为最高等级的直觉即是观念之间的符合,即形式逻辑的同一律,推理也是形式逻辑,这说明其思维方式根本上仍是知行的

3.感性知识不仅具有直觉与证明的确定性(这与唯理论追求的相同),而且有实在性(观念与外物的符合),由此区分了“口头的真理”和“实在的真理”,这是认同感性的立场,但由于实体及实在本质已被认为是不可知的,这种符合就是根本达不到的,因此后来的经验论走向主观唯心主义其来有自

八、贝克莱

(一)存在即被感知

1.思路:存在→事物→可感物→可感性质(不能离开感觉独自存在)→观念(被感知的可感性质,事实上把可感性质主观化了)→感知→→事物是观念的集合(观念化)→→存在即被感知(主观化)

2.这个命题有两点关键:(1)一则它不是对人们通常所认为的“存在”所做的新解释(那样很明显是矛盾的),而是对“存在”的一个新的界定,即“如此才叫存在”,他反对预设“实体”(这就是经验论的立场),从“观念”出发,他只承认精神实体及“可感物”(他将其与物质实体严格区分)的存在,他拒绝承认物质实体的存在是合理的(后来康德吸收了这一点但未照搬),他肯定精神实体的存在又不是从感知,而是另辟蹊径(直觉),这也并不矛盾,以上是所谓的“存在”,总结而言,一是在语句中的意义不同,而是所面对的只是物质实体;(2)二则“即”的意思是“不离开”(不脱离心灵而独立存在),并非是完全等同,他这里明确地将哲学思考限定在自我意识之内,他也说如果有外物存在也不可能

知道,这也是坚持了经验论的立场,实际上也是为人类知识划定了界限

3.总结:他所真正要确立的,只是精神相对物质的绝对主导地位(即便有所谓“物质实体”也被观念化了),上帝也只是为了确保这一地位而作的设定(这与莱布尼兹为确保知识的可能性而设定上帝是一致的),他要反对的敌人来自两方面,一个是从精神出发反对唯物论者(包括唯理论者),二是从经验立场出发反对一切的天赋观念(就连上帝也是后天经验中推理出的)

(二)实体

1.在“存在(惰性)即被感知(能动)”这个命题里,实际已经预设了一个能动的感知主体的存在,即观念(作为可感性质与感觉的统一)不能无根据地存在,必须有一个原因或支撑者,他便将之归于“精神实体”而非物质实体(因为后者已经被否定了),这与“我思故我在”具有相同的逻辑结构,即心灵或自我

2.关于精神实体有两点补充:(1)一则精神实体本身不是被感知的,只是被直觉到(自我心灵)或反省推理到(上帝),(2)二则精神实体并不仅仅是个人的心灵,也指上帝的心灵(以跳出唯我论)

3.关于上帝,其观念不是先天赋予的,也不是目的论的假定(莱布尼兹的天赋观念的基础已经不是上帝直接放入,而是单子本身的知觉,即通过单子间接赋予),同洛克一样是后天经验推理的结果,不同只在于,洛克是宇宙论的,贝克莱是完善性的(把人的精神完善化)

4.批评洛克的实体观:(1)既然承认不可知,就不应断定存在;(2)观念来源之一的“反省”不依靠外物;(3)第一性质与第二性质不可分,因而也可主观化,即没有了支撑偶性的基质;(4)观念只能与观念相似(这与斯宾诺莎一致),物质实体要么被观念化,要么不可知

5.当时的“实体”观念可能已经有了能动性(莱布尼兹和斯宾诺莎的实体观都是如此),因而便决不能承认“物质实体”的存在,否则会走向无神论,这是作为大主教的他不能接受的

九、休谟

(一)贝克莱原则的彻底化

1.贝克莱由于还有自己坚持的立场,所以为精神实体在“感知”之外找了两条出路(直觉、推理),实际上是肯定了知识的其他来源,休谟则坚守感性经验的知识论立场(没有关于外物的经验,也没有关于外物与我们知觉的关系的经验),必然导致对包括上帝在内的精神实体的否定(虽然他承认上帝观念是反省得来的,但并不以此为知识的合法来源,这个观念实际上是缺乏基础或虚构的),这种彻底的经验论立场一方面可以说隔绝了思维与“存在”一方面却是更加接近了康德物自体的立场,即“实体”是不可知

2.当贝克莱与笛卡尔一样,还在为思维、观念寻找一个作为支撑的实体(洛克也是如此,但洛克的实体的观念的客体方面,贝克莱与笛卡尔是主观方面)时,休谟已经超越了这一思维模式,认为思维并不一定依赖于某个实体,因为对于实体(超出了印象或观念的范围)根本就没办法认识。这种突破实际上也是知性思维方式的突破,但他这还是被动的(由坚持经验原则导出的必然结果)突破,而非主动积极的肯定

3.对“自我”这个精神实体的否定引出了人格同一性的问题,他认为“自我”是不可知的,我们所能经验到的只是一些具体的知觉、反省印象

4.其结果是整个世界(物质实体和精神实体)都被知觉(印象和观念)化了,成了一堆不知从哪里来也不知道是什么的知觉的集合

(二)因果观

1.首先将“联系”析分为三类,即相似(resemblance)、时空相近(contiguity)、因果,接着他不仅将前两类关系归为联想的作用,也把因果归为联想

2.他分别否定了因果的必然性(在原因中看不到结果,这与其两类知识的区分有关)、客观性(只是我们对事物之间经常出现的先后、接近关系的一种习惯性联想或心理错觉),即从主体和客体方面对“因果”进行了解构,甚至“必然性”本身也被归为人思想中的一种“决定作用”,这样一来,一切实在性、因果性、必然性都被主观化了

(三)实体

1.如果是贝克莱把一切都归于观念背后的精神实体,休谟则可说是把一切都归于知觉(观念与印象)本身,而不再诉诸任何实体

2.如此,在实体基础上建立的种种关系也就只能依附于知觉,实体内部联系成为外在附加上去的联系(康德吸收了这一思路)

3.由于不可知论,思维与存在也就不存在同一性的问题

4.总的说来,理性与经验两派那里,思维是知性的、存在是机械的(与牛顿物理学有关),都没意识到辩证法,所以根本不可能同一,休谟正是要与知性彻底决裂而又未找到新的出路

(四)两种真理

1.知识的两类对象:观念的关系(纯形式、普遍必然性)与实际的事情(内容、或然性)

2.他们各只具有一面,所以都不是真正的知识(可以理解为,休谟还未找到将普遍必然性这一利器运用在经验内容之上以建立知识的方式),这是后来康德先天知性范畴所要解决的问题

(五)批判理性神学

1.神不在经验可及范围之内(经验不能到达形上学领域),故不能证明

2.目的论证明只是人的类比推理,宇宙论证明则因为因果的不可靠而失效

3.他的目的并非否定信仰,而是将其建立在良知与情感而非理性上

西方哲学史笔记:德国

古典哲学

一、康德

(一)承继

1.面对理性派、经验派(二者都同时远离了知识和自由)、自然科学三者

2.休谟从经验的杂多性推出普遍知识的不可能,康德则首先肯定知识是主客观双方完成的、并且主体在认识过程中是主动的,再把这种主动能力赋予一切有理性者,则虽然经验不到所有,已经能够使普遍知识成立,即在主体方面建立普遍必然性

(二)先天综合判断

1.先天综合判断一举解决了休谟的因果问题

2.先天直观形式(数学如何可能):

(1)认识(最初级的感性、直观)得以发生→必然有主观上先天的认识形式(能力、条件,可以使后天经验材料“变质”,而莱布尼兹的单子则只是反映,是一种量的关系)→时空(作为主体的先天认识形式而非自在之物或它的形式)就是使之可能的条件

(2)自在之物刺激感官在我们的直观中形成现象时,时空形式即把感官的杂多表象纳入到自身秩序之中构成一个个有限的感性对象

(3)这对经验实际上是一种限制,休谟说是经验限制了知识,康德则说是主体的认识形式自我限制

西方哲学史笔记 2011-03-04 23:20:12| 分类: 学在华工 | 标签: |字号大

小 订阅

按,此笔记作于2010年底至2011年初。主要参考了邓晓芒、赵林《西方哲学史》,Stumpf&Fieser《a history of philosophy》,赵敦华《西方哲学简史》等。 间出己意。未竟,不知何时续之。

山人

2011.3.4

西方哲学史笔记:古希腊

一、总论

(一)外缘

1.社会政治背景:(1)城邦政治与奴隶制;(2)交通便利

2.思想背景:(1)海洋文化;(2)神话与史诗

(二)总体特征

1.思辨性:重视逻辑

2.超越性:形上学指向

(三)发展脉络

1.自然哲学:万物本原及其有无定形问题

2.形上学:存在于恒一问题,超越了经验自然的同时开始了人间伦理的探讨

3.伦理学:人世间的幸福境界问题,自然哲学、形上学都降于次要地位

二、米利都派

(一)泰勒斯

1.第一个哲学家,即以哲学的眼光看世界,提出“世界本原”的问题

2.水本原说

(二)阿纳克西曼德

1.以原始混沌的“无定形”为本原,即以时空上的有限物不能作为有限物之本原

2.从否定(具体有限物)的立场来把握世界,说明世界本原,因其无限故而绝对、普遍

3.“无定形”中潜在着对立面(冷热干湿),由此对立面在永恒运动中的分离与冲突,形成了宇宙必然的成、毁过程

(三)阿纳克西美尼

1.扬弃、融合前二者的观点,提出气本原说

2.气的性质:(1)与水一样属于可感的自然物;(2)与“无定形”一样普遍存在,自身无定形而具有变化为有定形之物的能力;(3)气的冷热两性质造成的凝聚、稀散两运动构成了万物及其变化;(4)气并非纯粹的质料,兼有一定的精神性,表现了朴素的物质与精神未分化的观念

三、毕达哥拉斯派

(一)数本原说

1.数的特征:(1)数既是抽象原理,又可以构成形体(从点到线面体);(2)以十为最完满与和谐之数,并由奇偶对立引出十对基本的对立范畴;(3)具体存在在物、事是对数的模仿,因而必须与数相合

2.为杂多是世界寻求一种具体的规定性,而非无规定(水)或仅有笼统的规定(冷热聚散)

3.超越感性世界(阿德只是反感性实在,但并未超越),数作为万物本原具有抽象原则的含义,开创了理性主义的哲学路向,由此发展出抽象的形式系统(逻辑学)与超越感性思维(本质先于存在)的形上学

4.数不仅可以用来解释具体事物,也可以用来解释抽象事物

(二)灵魂学说

1.灵肉对立

2.灵魂不死与轮回转世

四、赫拉克利特(爱非斯派)

(一)火本原说

1.世界本原:永远是一团永恒的活火,火的升

降(稠化、稀化)形成万物及其变化

2.火的属性:无定形的火的燃烧有自身的分寸(规定性,有定形),即逻各斯

(二)逻各斯

1.内涵:话语、规律、命运、尺度、比例、必然性,是一种以太的物体,是创生世界的种子,是恒一的

2.火的永恒运动反显出逻各斯的恒一

3.是灵魂固有的自我尺度,既有客观规律的含义,也有主观理性的含义,因为“语言”本身即是主客观统一的

4.因为万物包括人都是火生成的,所以人人都有逻各斯,对于逻各斯的听从就是智慧

5.逻各斯相对毕达哥拉斯之数而言,不仅有量的必然性,更包含了质的必然性

6.逻各斯是语言、思想把握的对象,有唯理主义倾向,也标志着西方哲学语言精神的出现

(三)辩证法的奠基人之一

1.“万物流变,无物常住”,由此导致“我们既存在又不存在”的悖论

2.运动变化的依据在于矛盾双方的对立统一、相反相成,之前的对立观如毕达哥拉斯都未注重统一的一面

3.事物的相对性和认识的相对性

五、埃利亚派

(一)克赛诺芬尼

1.一神的宗教观:(1)神是一不是多;(2)神超越时空而具有普遍性、绝对性;(3)冲击了当时的多神世界观

2.逻辑的进展:论证中运用归谬法,这在后来演变为包含深刻思辨内容的诡辩

(二)巴门尼德

1.存在与非存在:(1)(概念)存在物存在,始终是其所是,这成为西方形上学的基石;(2)(属性)存在是完整、统一、连续、不动的恒一,“居留在自身之内”;(3)存在像滚圆的球形一样(这表明巴的存在论尚未完全摆脱形体的理解而上升到纯粹概念思辨)是有定形的,被必然性所包围;(4)(非存在的概念)(被感官所了解的)流变、杂多是非存在,不能是其所是

2.真理与意见:(1)(概念)真理是理性通过逻各斯对存在的表述和思想,意见则是感官知觉关于非存在的幻见;(2)(关系)存在与非存在截然对立,对二者的混淆也属于意见,如“既是又不是”;(3)对意见的研究有助于对真理的认识

3.思维与存在的同一性:通过逻各斯得以建立

4.认识基本立场:逻辑推理比感性经验更可靠,这是唯理主义的认识路线

(三)芝诺

1.立论基本模式及其本质:通过归谬法使常识(多、动)陷入矛盾、悖论,从而反证巴门尼德存在论的正确性;其本质在于用逻辑推理(理性)来否定经验观察(感性)

2.内容:(1)否定运动(四大悖论:二分法、阿喀琉斯追兔子、飞箭不动、运动场);(2)否定杂多(存在不是由多构成,具体如“大小的悖论”论证既非有限的多构成又非无限的多构成)

3.意义:

(1)涉及一系列深刻问题,如时空的连续性与间断性、运动与静止、有限与无限等;(2)亚里士多德称其为辩证法的创始人

(四)麦里梭

1.“存在”内涵的变化:从有限(有定形)到无限(其认为如果存在还受到他物限制那就成了二或者多,但没有注意到存在可以是自我限制)

2.“非存在”内涵的变化:不再将存在与感性事物对立起来,认为后者不是不存在,而只是不真实的存在,并不影响前者的不动不变与自身同一

3.存在是充实的,故不动(已经看到了“运动”需要有空虚的虚空才能成立,后来的结构自然观取此)

六、结构自然观:原子论者及其先驱

(一)恩培多克勒

1.四根说:(1)万物由水火土气四种基本元素(而非单一的本原)按不同的比例构成;(2)每种元素各自都是永恒不变的有定形的“一”;(3)万物的生灭只是四种元素的混合与分离,没有真正的生灭,也不是某种本原在不同形态之间的转换;(4)这种坚实不变的元素构成万物的观念,意味着本原问题在经过埃利亚派的“存在”论批判之后,转化成为“元素”及其“结构”的问题(原子论的雏形),历时的生成观转换为共时的结构观,而元素的观念又事实上吸收了“存在”的性质,在“多”中保持了“一”的特性(从另一面说,也是“一”在与自然哲学结合中自我分化为多)

2.爱与恨:(1)爱与恨是在四根之独立的动力本原;(2)爱令四根聚,恨令四根散;(3)爱恨作为独立 的动力因,虽有一定的精神性,但尚未从性质上与物质元素完全区别开来

3.流射说(认识如何发生,认识主体与客体的关系):(1)客观事物发出一种流射,作用于人的感官;(2)“同类相知”,即由不同的元素构成的不同的人类感官认识客观事物中的相应元素;(3)这是第一个较为系统的认识论

(二)阿那克萨戈拉

1.种子说:(1)种子构成了万物;(2)种子的种类和数量都无限多,体系无限小,不同类的种子在性质上彼此相异而又各自恒一;(3)每一具体事物都含有其他一切事物的种子,其中占优势地位的桌子使之成其为该特殊事物(一物的本性);(4)不同种子通过漩涡运动从宇宙的原始混沌状态中分离出来,所以相互包含,“一切中包含一切”(如此一方面便从事物的内部结构上说明了宇宙万物的统一性和多样性,另一方面这种事物之间仍然有一种质的关联);(5)种子说相对四根说而言更加彻底,用无线多的种子来说明无限多的万物,由此导向原子论

2.心灵(努斯):(1)在宇宙之外为宇宙运动变化提供动力的纯粹精神,并将主观目的注入客

观世界的进程之中,有目的论的倾向;(2)努斯是单一、能动、自在自为的,有知识与力量;(3)哲学史上第一次明确地将精神和物质区分开来,终结了朴素的“物活论”

3.心物关系:并非绝对分离的两个世界(这是后来柏拉图的发展),心灵存在于每一个事物存在的地方

(三)原子论(留基波与德谟克利特)

1.世界观:(1)原子在虚空中的运动构成了世界,不同形状的原子相互结合构成万物;(2)否定世界具有外在精神性原因,将世界诶的物质统一性建立在原子与虚空上,成为结构自然观的完备形态;(3)没有精神也就意味着没有目的因,世界受绝对的机械必然性支配(但这绝对的必然性本身即成为最大的偶然性);(4)第一个严格意义上的无神论与唯物主义体系

2.原子的性质:(1)原子是构成一切事物的最后单位;(2)原子是内部充实的、不可分和不可入的永恒(不生不灭)的基本粒子(具有巴门尼德“存在”的性质);(3)原子数量无限但性质相同,相互之间只有形状、秩序和位置方面的差别(与毕达哥拉斯的“数”很类似,一则都只具有量的规定性,二则结构观与其以点为基础的万物构成方式相似);(4)原子没有重量;(5)灵魂也是原子构成的,只是更加精细和活跃,故没有不死的灵魂(这又与毕达哥拉斯不同);(6)原子与虚空一样,都是不可感知的,要通过理性才能认识

3.虚空的性质:(1)虚空作为“非存在”也是存在的,存在不一定是物质性存在;(2)虚空使得运动成为可能

4.运动的性质:(1)原子具有能动性,运动是原子固有的属性或在众原子间传递(但未说明这是自发产生的还是外来推动的,为避免无穷回溯而悬置了运动的最终来源问题);(2)没有质量的原子可以朝任意方向运动;(3)每个原子都在做直线运动,故原子间发生碰撞从而形成漩涡运动,原子结合后重的凝结为大地,轻的抛向外层空间;(4)运动受机械的因果必然性支配

5.影像说(认识论):(1)物体发出与自身形状等特性相似的影像,在我们的眼睛等感官里留下印记,从而形成感觉和思想(朴素的唯物反映论);(2)理性认识只与认识对象本身有关,是精致的认识工具,得到的是真理性的认识(也只有通过它才能认识原子和虚空),比喻为“嫡出”;(3)感官认识是暗昧的认识,因人而异,受众多经验因素影像,比喻为“私生”;(4)(关系)一方面两种认识并无正误之别,而只有精确程度的差异,另一方面理性认识也离不开影像对感官的刺激;(5)相较而言,德谟克利特更看重理性认识

6.伦理学:(1)

人生的目标是愉快;(2)活动快乐的方式是遵循必然性

7.政治学:民主、法治

七、智者派

(一)概说:开始关注人的道德世界而非自然界,对真理与价值的绝对性持怀疑态度,重视修辞学与辩论术并以此为业,他们导致了古希腊辩证法的最终确立

(二)普罗泰格拉

1.人是万物的尺度:(1)每个人以自己的逻各斯(尺度)为终极准绳去描述和衡量万物的存在与否以及其他属性;(2)这是将逻各斯的“一”的绝对性转化成了个体的“多”的相对性,从而消解了真理标准的普遍性;(3)这实际上恰恰根源于普罗泰格拉对个体有限性的认识,尺度本身是受限于个体感知的相对性的,每个人都不能完全把握事物,而只能以自身的尺度去衡量,也不存在外在于每个个体的另外标准

2.知识论:(1)知识受限于感知的有限性(单个个体)和多样性(无数个体),而成为相对的;(2)事物可以因无数的有限感知者的存在而有无数多的性质(感性的丰富性),因而不能发现其“本性”所在,这意味着人不能区分现象与实在或者说不能认识现象背后的实在;(3)逻各斯依附于每个有限个体之后,即便是逻辑论证也再不能建立任何真理的普遍性

3.主观辩证法:(1)“一切理论都有其对立的说法”;(2)这是把赫拉克利特所发现的客观世界的对立引入到思想中,而形成思想的矛盾(逻各斯作为逻辑就是有矛盾的,不管是在客观世界还是主观世界皆然,前已述普罗泰格拉将逻各斯依附于个体);(3)因为矛盾在仅于主观方面,所以只要言之成理都可成立,导致“一切皆真”的相对主义

4.伦理学:(1)否定“自然法”,认为伦理法制都有相对性,基于社会习俗;(2)由于强调伦理法制的社会性,因而普罗泰格拉也就成为社会契约论的先驱

(三)高尔吉亚

1.逻辑的进展;(1)普罗泰格拉用主观判断的多样性(逻各斯的个人性)来否定埃利亚派通过逻辑论证建立起来的唯一性,高尔吉亚则严格坚持埃利亚派的逻辑论证方法,从理论上证伪埃利亚派的主张;(2)芝诺用逻辑证明经验的不可靠,高尔吉亚则用逻辑揭示了理性在形式上将会出现的悖论(也许他自己并未意识到)

2.三大命题:(1)用归谬法证伪“有物存在”,而得出“无物存在”;(2)由于前在运用归谬法时穷尽一切可能也没有认识到存在,得出“即使有物存在,也无法认识”,否定思维与存在的同一性(思想中的东西可以不存在,不存在的东西也能被思想到);(3)以语言的符号性揭示思想在人际间传达的局限性,得出“即使有物存在并可以认识,也无法把它告诉别

人”

3.批评:纯粹在语言和逻辑的层面展开自己的论证,对于所使用的相关概念(如存在、有无、无限)的界定就非常关键,否则便可能沦为自说自话

(四)色拉叙霍马斯:强权即公理,完全否认超越的价值信仰

八、苏格拉底

(一)人的理论

1.问题的缘起:自然哲学转向伦理学之后,“人”的问题就不可避免被提出,以将思想建立在对人的真实认识之基础上

2.与普罗泰格拉的相对主义理解不同,苏格拉底认为人是具有普遍本质(逻各斯、定义)的理性思维主体且具有精神性和道德性,因而提出“认识你自己”(重建本质)

3.人的有限性:人只能“爱智慧”,承认自己的无知(智者派也承认自己的无知,但止步于此,走入相对主义,苏格拉底进而寻求“知”)

4.灵魂观:(1)灵魂不是某种特殊实体;(2)灵魂使得认识与实践活动成为可能;(3)灵魂不朽,向死而生的唯灵主义,此上承毕达哥拉斯

5.人的目的(人神关系):(1)神把自然安排为一个以人为目的的系统;(2)人以认识神为最终目的;(3)此是上帝存在的设计论证明的雏形

(二)美德即知识

1.内容:(1)美德是关于善的概念的知识;(2)知识即美德

2.真、善的同一性:(1)善本身(善的概念)具有绝对性、普遍性、永恒性,有着不可改变的绝对内容,也就获得了客观的规定性,因而可以成为知识的对象(善化为真);(2)具体行为都是相对的,本身不足以构成美德,因为“分有”了善本身而成其为善;(3)善行之为善,还建立在人对善的自觉认识上,无意中做出“善行”称不上美德;(4)知识可以区分表象上的善和实际的善

3.人求善的必然性:美德带来灵魂的内在幸福,一切善都是有益的,恶的都是有害的,所以“无人有意作恶”,作恶都是出于无知

4.成德的先验基础与现实道路:(1)美德是心灵内在、潜在的原则和渴望,成德是本性的圆满;(2)但又需要后天的教育将其揭示出来(柏拉图将其发展为“回忆说”)

(三)精神助产术(苏格拉底对话法)

1.是一种从有规则的对话中获得可靠真理的方式

2.过程:(1)对话开始于苏格拉底以无知的立场,从对方所承认的前提出发提问;(2)在不断追问中,让对方从自己的前提中引出自相矛盾的结论;(3)再一步步剥离出个别事物背后掩藏着的普遍原则,归纳出关于所论对象的一般意义

3.作为对话的目的、贯穿整个对话过程的是对普遍定义的寻求

4.即便最终没有得出结论(通常如此),也(1)使得问题更加明晰而为进一步讨论提供了更好的基础,而(2)对话本身作为一

个通过具体事例揭示思想中的矛盾、并试图解决矛盾而上升到事物本质定义的过程,具有重要的方法论意义,(表面上看只是一种推理和定义的技巧,实际上更)是思维在矛盾逼迫下飞跃到更高层次的方法,即“辩证法”

(四)普遍定义(共相)

1.内涵:特殊现实背后具有普遍性的东西,使某物成为某物的东西(本质、事物本身)

2.承上:与智者的相对主义相反,这是在形式上对自然哲学(宇宙论)时期形上学追求的一种回归,但注入了新的时代内涵,即“善”

3.启下:苏格拉底的共相还只是主观辨析获得的抽象概念,并未脱离个别事物而为独立存在的客观实体,其客观实在化在柏拉图的“理念论”中完成

4.隐含的向度:本质论(经验与超验的横向统一)若再跨一步即可进入目的论(经验与超验的纵向统一),因为“本质”必然意味着参与某种实践活动、进入某种关系系统的能力与可能性,甚至潜在意欲,这在柏拉图“善”论中完成

(五)小苏格拉底派

1.麦加拉派:(1)欧几里得、欧布里德;(2)将“善”与埃利亚派意义上的“存在”、“一”结合起来,而成为宇宙的普遍法则;(3)只有普遍“存在”是绝对真实的,对个别事物(非存在)的判断会使人们的思维陷入矛盾(悖论)

2.昔尼克(犬儒)派:(1)安提斯泰尼、第欧根尼;(2)鄙弃一切社会习俗和道德规范,主张回到人的自然本性

3.昔勒尼派:(1)亚里斯提卜;(2)从感觉论的方面发展“善”,用情感体验取代客观真实,主张快乐主义

九、柏拉图

(一)理念论

1.内涵:普遍的概念、共相或形式,是思维或理智的对象

2.与可感事物的关系:

(1)作为个别事物的普遍本质,具有独立于个别事物以及人的思维的客观实在性,也因而是永恒的

(2)理念是自身同一的,可感事物通过摹仿或分有理念而获得各自的实在性和本质,但永远不能如理念一样完美

3.理念之间的关系:

(1)由于万物都各有自己的理念,所以各理念本身又构成一个独立于经验世界的“理念世界”

(2)理念世界中的理念有一种种属关系

(3)理念之间还具有从低到高的层次性,从自然物、人造物、数学、范畴、道德与审美等类型的理念最后到作为最高目的的“善”的理念,是不断向上趋向的,形成有秩序的世界模式和本体论体系

4.认识理念:回忆说(依据)、辩证法(方法)、求知欲(动力)

5.与苏格拉底“定义”的关系:

(1)所运用的对象从主要在审美与伦理实践领域,扩展到世界的一切方面

(2)苏格拉底意义上的定义对于柏拉图而言,只是从经

验物过渡到对理念的认识的一个中介

(3)具有了客观实在性并构成一个独立的理念世界(个别事物与普遍概念之间二元分立的“分离说”)

(二)作为最高原则的“善”与神创世界

1.善的理念不仅限于伦理领域,也是整个世界的最高原则,代表圆满

2.善一方面将真理赋予客观对象,又使认识主体获得了认识能力

3.善是创造世界的根本动力,使一切理念(并通过理念使一切事物)获得了实在性和本质(形式),也是万物的终极目的

4.作为至善的神,以善的理念为指导,赋予原始混沌的“物质”(非存在)以本质或形式(因之得以“存在”),现实中的可感具体事物介乎存在与非存在之间(这体现了本质先存在)

(三)知识论

1.回忆说:

(1)灵魂堕入肉体之前居住在理念世界,故而本有对理念的知识

(2)知识受肉体的遮蔽而暂时忘记,而又在感觉经验的刺激下回忆起来(肯定了感性经验对知识的激发作用)

(3)学习与教育也是建立在回忆的基础上

(4)知识从根本上说得于回忆,回忆的过程是灵魂的净化,完全摆脱感性肉体的束缚后则可达到一种“理性的迷狂”

(5)回忆是灵魂(努斯)调动自身主体能动性,不断上升的过程

(6)以先验论的方式表达了认识主体的能动性原则,是西方哲学史上第一个系统阐发的唯心主义先验论的认识论思想

2.洞穴喻:

(1)内容

(2)洞外事物之于洞内阴影,正如理念之于可感事物,太阳之于世间万物,正如“善”的理念之于理念世界

(3)除了比喻人的认识内容,还比喻了人的认识过程,它表示对人的现实困境的自觉与反思而非认假为真,并展现了一条通过不断地反思(“转向”)而最终认识真理的上升之路,这与“线喻”是一致的

3.线喻:

(1)从对可感世界的知识即“意见”(想象、信念)到对可知世界的知识即“真理”(理智、理性),清晰程度和真实程度渐次增强

(2)意见与真理一样都是知识,而不是无知,只是确定性不及后者

(3)理智的不足是因为还不能完全摆脱感性的辅助,又把一些假设作为绝对的出发点,这两点导致理智的认识还不够圆满

(4)理性是关于纯粹理念是认识,超越了理智的局限,并通过辩证法使理念世界联接为一个整体(在科学理智中世界是割裂的)

4.辩证法:

(1)柏拉图的辩证法不涉及抽象概念与经验事物的关系,而研究纯粹理念(哲学范畴)的逻辑联系与相互转化

(2)柏拉图发现了纯粹哲学范畴自我否定的必然性与范畴间的对立统一关系

(3)为了解决概念的矛盾本性,提出“通种论”,即用

一个第三者概念作为更高、更普遍的“种”将矛盾对立面统一起来,理念世界也因之成为一个严密的有层次的逻辑体系

(4)这超出了埃利亚派与智者派(分别是两个极端)带有诡辩色彩的“消极的辩证法”,而上升到了黑格尔意义上的积极的辩证法,即从对立面的冲突中提升出一个更高的概念而使之产生积极的结果

(四)伦理学

1.灵魂学说:

(1)理性、激情、欲望

(2)理性是造物主创造,后两者是一般的天神创造

(3)灵魂是身体的主宰,灵魂内部应当寻求一种和谐,即让理性做主宰

2.善恶:

(1)灵魂非理性部分的非完美性意味着堕落的必然性

(2)灵肉结合后灵魂在理念世界中的和谐被打破,并遗忘了关于理念的知识

(3)与苏格拉底一样,认为知识即美德,故为善即是要求得真知

(4)求知即是回忆,回忆的前提是对“无知”的自觉,这可由主动的或被动的方式达到

3.目的论的德性观:

(1)某物之德性在于对本质的圆满、目的的完成,人也是如此,灵魂也是如此

(2)灵魂的德性在于三部分各自圆满德性而达到“正义”

(五)理想国

1.国家是放大了的个人,统治者、保卫者、劳动者,三个阶级各自恪守德性,即是“正义”

2.与理念世界的秩序井然相应,理想国也等级森严、分工明确

3.哲学王:掌握了“善”的知识的哲学家来统治国家,因为在理念世界中善是最高的

4.这是按照严格的理性来设计人类社会合理结构的尝试

十、亚里士多德

(一)存在论

1.第一哲学:

(1)即形而上学,与逻辑学、物理学构成理论科学

(2)第一哲学的基本宗旨是阐明事物的一般原理和原因,普遍地研究存在本身(即作为存在的存在)而非具体的存在物

(3)“存在”不能被定义(因为没有更高的种属),只能研究存在的种类(be的用法),偶性与范畴为两种主要意义,确定性与潜在性两种意义为其次

(4)十大范畴作为任何一个事物身上必然的、本质的存在,其内部又以实体范畴为核心,实体是一切存在的中心,因而其存在论的核心问题就成为了实体论

2.实体

(1)实体作为最基本的范畴是第一性和独立存在的,一切其他范畴都必须依实体而存在

(2)实体既不作为谓词,也不依附于一个主体而存在

(3)实体是具体、个别的东西,而非抽象、普遍

(4)实体没有与之相反的东西,与属性不同(如大与小)

(5)实体没有程度的差别,没有一个东西比另外一个东西更是实体

(6)每个实体都是自身同一的,与变化的属性不同

(7)以上都是严格意义上的实体(第一实体),

尚有作为第二实体的种属,它们虽然不依存于一个主体,但可以作为谓词

3.四因说(实体存在或产生的原因)

(1)质料、形式、动力、目的,在自然有机物中后三者可以归结为形式因

(2)形式是积极、能动、决定性的因素,是主动的现实性,质料则相反,是被动的可能性

(3)形式是能动的活动,给质料赋形,使自己在质料中实现出来

(4)实体的形式比质料更为本质,代表了一个实体的个别性,因而真正的实体就是形式

(5)形式与质料的规定是相对的,低一级事物的形式可以成为高一级事物的质料,整个宇宙构成一个从纯质料到纯形式的上升序列,纯形式是一切事物追求的终极目的、不动的推动者、神,但神是没有意志和目的的

4.潜能与现实

(1)潜能与现实是同一事物的两种不同存在状态

(2)任何实体都在从潜在到实现的运动过程中,运动的动力则是形式对质料的吸引

(3)潜能与现实的关系对应于质料与形式的关系,实现就是质料获得了某种确定的形式

(4)实体的生成过程就是从潜能向现实的转化过程

(二)逻辑学

1.逻辑形式和规律是客观事物存在的形式和规律在主观思维中的反映,相应的,主谓判断即表现了实体与属性的关系

2.范畴是语言和逻辑的基本单位,也是客观存在的最基本形式和最普遍的联系,将主观逻辑与客观逻辑统一起来,辩证表述了思维与存在的同一性

(三)认识论

1.认识的经验过程:由感觉经验经过记忆等过程上升到科学技术以及关于一般原理和原因的哲学认识

2.认识的本质:感觉经验激发后,理性灵魂直观到本来潜在其中的普遍知识(前者是经验的一面,后者是先验的一面,虽然前者是必要触媒,但后者才是普遍知识的根本依据)

3.蜡块说:

(1)像蜡块只接纳图章的印迹一样,感觉经验能感觉事物的可感形式而不能把握其实质、本质

(2)(感觉与对象的关系)彼此外在,感觉完全被动,且只能感觉个别

(3)知识是普遍的,普遍存在于理性灵魂自身之中

(4)这是唯理论的认识路线

(四)伦理学

1.理论理性与实践理性:

(1)理论理性是最高幸福

(2)实践理性强调知识之外还有审慎选择

2.中庸:

(1)是美德的特性,不偏不倚的态度(性格状况)对待激情、官能

(2)不同主体有不同的中庸

(3)中庸(如勇敢)没有过度与不足,过度与不足(如恶)也没有中庸

十一、晚期希腊哲学

(一)伊壁鸠鲁派

1.原子论(VS德谟克利特):

(1)质方面,原子有了质量,而且各原子的质量不同

(2)运动方面,按直线下降的必

然过程中,发生偶然的偏斜,从而碰撞组成万物

(3)神也是原子组成的,无神论

(4)进步之处首先在于原子之间有了质的差别,其次原子运动的原因也明确归于其内部,高扬了个体能动性与自由意志

2.认识论:感觉是理性的准则

3.快乐论的幸福观:(1)快乐是身体的无痛苦和灵魂的无纷扰;(2)达到快乐的方法是清醒的静观

(二)斯多亚派

1.人以及万物都应遵循同一个世界理性,亦即服从自己的理性,这就是自由

2.顺应自然本性才是有德性的生活,亦即幸福的生活

3.具体则是通过理性节制欲望,求得心灵的安宁(不动心)

(三)怀疑主义

1.怀疑主义的目标与其他各家一致,都为求得心灵的平静,但他们将心灵不宁静的原因归结为一个认识问题,即出于对事物的杂乱、独断的认识,而其他各派都认为主要是实践问题(情感、欲望等)

2.他们自视为各种倾向(肯定或否定知识)与各种基础的独断论(伊壁鸠鲁的感性、斯多亚的理性)的对立面,提倡“悬置判断”,并为一切判断找到其对立面

3.怀疑在他们自身看来是一种积极的方法

4.怀疑主义在逻辑方面提出的“论式”揭示了理性自身的矛盾,为辩证法进入认识论开辟了道路

(四)新柏拉图主义

1.斐洛:结合哲学与犹太神学,将理念视作天使

2.普罗提诺(太一流溢说):

(1)太一超越于万物、时空,是不可言说、规定的神

(2)太一因自身充盈而流溢出努斯、灵魂、物质,是一个不断下降的过程

(3)太一通过努斯获得了自身的规定性,努斯是体现为一的太一

(4)太一、努斯、灵魂三个概念是神秘的统一

(5)纯粹的物质是没有形式的非存在,是纯粹的黑暗

(6)人的灵魂在迷狂中与神合一,得到拯救

3.波菲利(共相三问题)

(1)共相是独立实体或仅存在于思想中

(2)如是实体,是有形或无形

(3)如无形,是与可感物分离或寓于其中

西方哲学史笔记:中世纪

一、总论

(一)外缘

1.帝国分裂,教会成为统一的至上权力中心

2.亚里士多德哲学的东流与回归

(二)特征

1.哲学依附于神学

2.通过对灵魂(主观精神)和上帝(客观精神)的探讨,而深入到具有人-神结构的个体意识及一般精神的能动的本质

(三)源流

1.教父哲学与经院哲学

2.实在论与唯名论

3.信仰与理性

(四)影响:哲学精神的内部深化,构成哲学发展的必要环节

二、教父哲学

(一)理性与信仰

1.理性辩护主义:

(1)一方面吸取哲学中的资源,一方面又说基督教是真正的哲学,得以认识绝对的真理

(2)查士丁认

为,希腊哲学家所说的逻各斯就是基督,希腊的一切哲学都是指向基督教哲学这一最高的目的,信仰与理性之间具有一致性,但他们与基督徒的不同在于,只是部分地认识了“道”

2.超理性的信仰主义:

(1)否定哲学,用信仰贬抑理性

(2)德尔图良等认为,理性是人类制定的准则,信仰则是基督制定的准则

(二)奥古斯丁

1.上帝存在的知识论证明:

(1)反驳怀疑主义,在形逻辑和语言中重寻确定性,在明确了确定性是可能的之后,便要为确定性寻求依据,即真理的来源

(2)另一方面,通过对人的认识的分析,认为理性拥有严格意义上的知识,但这还未说明真理的来源

(3)真理不能来自于理性之下、之中,于是只能来源于理性之上,即上帝

2.上帝存在的本体论证明:

(1)关于上帝的观念已先在于心中

(2)这个观念一定是被某物给予的

(3)这个某物可称之为真理,即高于我们的东西,这证明了上帝的存在

3.时间观:

(1)把时间归于心灵,用以解释上帝创始的问题

(2)时间不是永恒和客观的实在,而是心灵对外物的知觉之持续

(3)流逝的时间只能被知觉的运动所度量

(4)“现在”不是时间的一部分,而是时间的全部,过去知识过去的事物的现在(记忆),未来只是将来事物的现在(期望),现在的现在则是直接感觉

(5)人所知觉的时间是上帝心灵瞬间创造的“现在”理念的模仿(这又保证了上帝的权威,避免了将时间完全个体化)

4.光照说:

(1)由于经验对象和感官都是有限的,人类理性在奥古斯丁看来也是有限的,这就导致了普遍知识的来源问题

(2)他认为真理来源于上帝,上帝既提供真理,又提供人类理性认识真理的条件,即光照

(3)理性依其本性自然地趋向于上帝的光照(光就是上帝本身)而认识真理,但只有基督徒才能自觉、充分地认识真理

(4)在灵魂摆脱肉体之后才能以更完善的形式面对着光,才能最终透彻认识真理

(5)光照说即使对人类知识先决条件的哲学说明,又是关系人如何认识上帝的神学说明

(6)光照说有柏拉图“太阳喻”的影响,也包含后来“天赋观念论”的因素

5.意志自由与恶

(1)人有意志自由是为保证上帝惩恶扬善的公正性的必然要求

(2)恶是人类滥用自由意志背离了善,不追求高于灵魂的上帝而追求地狱灵魂的身体(趋向于非存在)产生的意志的悖逆活动

(3)后来他修正了这一观点,认为恶来自原罪,只能依靠恩典才能得到拯救

6.上帝之城

三、早期经院哲学

(一)实在论与唯名论(波菲利共相问题)

1.分野:

(1)实在论近于柏拉图,认为共相是独立于个别事物的客观实在,以爱留根纳为先驱,其极端者认为共相与个别相离,温和者认为相即

(2)唯名论近于亚里士多德,认为只有个别才是真正的实体,共相只是抽象概念或符号,以波爱修为先驱,其极端者认为共相只是名词甚至声响,温和者认为是不能独立存在的一般概念与普遍本质

2.安瑟尔谟(本体论证明):

(1)以“能被设想到的最完满存在”的观念为核心

(2)这个挂念蕴含了存在的必然性

(3)人人皆有此观念

3.罗瑟林(极端唯名论):

(1)共相只是代表个别事物的“记号、词语、名称”,甚至声响

(2)这导致“三神论”

4.阿伯拉尔(概念论、温和唯名论):

(1)共相表述众多事物共处的存在状态,作为普遍名词只能存在于思想之中

(2)共相既可以从它有关事物本性方面称作有形体的,也可以从它的意义方面称作无形的

(3)共相作为普遍本性或状态寓于感性中,但作为一个概念只能被理智把握,表现为心灵中的一般印象

(4)(新问题)共相所命名的可感事物消失后,共相依然具有概念的意义

(二)理性与信仰

1.辩证法能否运用于神学:

(1)图尔的贝伦伽尔认为,辩证法是理性的杰作,应该用于一切地方

(2)达米安认为,辩证法不依赖天启、信仰,不适用于上帝

2.信仰与理性的先后:

(1)安瑟尔谟,信仰寻求理解

(2)阿伯拉尔,理解导致信仰

四、托马斯·阿奎那

(一)五路证明

1.内容:第一推动、第一原因、绝对必然、至善完满、全知目的

2.基本思路:从有限者上溯到无限者,采用了亚里士多德的框架,摒弃了本体论证明用前提证明前提的模式

3.证明的难点:

(1)需要设定因果链具有连续(共时)性、单线性(而非相互作用的网络)并且必终于某一点

(2)即使证明了这个某一点的存在,也并不必然具有人格和意志(即基督信仰的上帝)

(3)上述两点仍要诉诸信仰

4.就目的(设计)论证明而言,实际上并未意识到目的、秩序是依于人的主体意识而存在,世界在人的眼中显现出一幅有秩序有目的的图景,这表现了一种经典倾向,即为了保证普遍知识的成立,而求助于其客观性,进而将客观性理解为具有客观实在的对象,康德不这样看

5.虽然在理性与信仰的关系问题上仍然坚持信仰至上,但这种经验而非先验的证明方式,已经表明了不通过信仰而仅凭理性就“认识上帝”的可能性,抬高了理性地位,为后来理性主义转而批判宗教埋下了伏笔

(二)哲学(理性)与神学(信仰)

1.

总体上是一种调和的态度,及承认理性的正当性,又为其划定界限并最终置于信仰之下

2.二者同中之异:

(1)二者都研究上帝、救赎等对象,但研究方式不同,哲学通过理性,神学通过天启

(2)二者内容有重合之处,但有一部分真理不能在理性范围内得到证明,只能诉诸天启,由此区分自然神学、理性真理和教理神学、天启真理

3.天启真理高于理性真理,哲学的任务只是运用理性证明那些可以被证明的天启真理

4.这种关系实际上意味着哲学研究本身有了独立的地位,而这种“为理性划界”的做法似乎影响了康德

(三)灵魂学说

1.精神实体:灵魂在与肉体结合之前和分离之后,都是独立的精神实体

2.灵魂的个别性:每一个灵魂都是个别的、单一的

3.身心关系:

(1)对人而言,作为质料的肉体与作为形式的灵魂是不可分的,如此结合而成的完整的人是一个实体

(2)灵魂充满肉体的每一个部分,赋予肉体生命、理性

(3)灵魂的纯粹活动不受肉体影响,具有独立性

(四)共相问题(温和实在论)

1.与个别的关系:

(1)创世之前,作为理念存在于上帝的理性中

(2)创世之后,作为事物的形式或本质寓于个别物中

(3)作为人在感性认识基础上建立的普遍概念,后于个别物而存在于人的理性中

2.评价:

(1)与阿伯拉尔一样,运用了辩证法,而不是笼统地给出答案

(2)把共相问题放入更大的背景之中来考虑,把个体与其来源即上帝有目的的创世,以及人的经验认识活动联系起来(分别与其基督信仰与亚里士多德主义有关),一方面如此则能全面、辩证地把握问题,另一方面也在事实上是把共时的问题转换成了历时的问题

(五)认识论

1.认识的过程:

(1)从外感觉到内感觉(其中包含了想象的抽象)是形成知识的第一步

(2)“主动的理智”从感性材料中,运用抽象、判断、推理等方法得到个别物的普遍知识

(3)这是一个从感性到理性从个别到一般的深化过程

2.认识的可能性:

(1)必须结合感性活动与理智能力才能形成知识

(2)理智的能力是上帝先天地赋予灵魂的

(六)评价

1.经验路向的认识论,实际意味着人不能从上帝那里直接得到普遍知识(如光照说),而必须经过一个经验过程,并且运用理性才可以得到,这意外地为知识脱离天启开辟了道路

2.对亚里士多德主义的提倡,带来两方面的“不良”后果:(1)由于认为哲学与神学之间存在着一致性,理性主义在神学的掩护下,借论证信仰的名义发展起来,水不一定能载舟,但定能覆舟;(2)亚里士多德的

实体学说实际上是否定共相的独立存在性的,这导致了注重个别事物、弱化共相观念的经验主义,实在论走向唯名论,这在方济各会的诸位哲学家那里得到了展开,最终导致经院哲学的衰落

五、英国经院哲学(方济各会)

(一)罗吉尔·培根

1.提倡经验科学:“双重经验”说调和科学与宗教的矛盾

2.共相与实体问题:

(1)共相表示同一类事物之间的相似性,与个体不分离

(2)个别事物以“自身的原则”为基础,不需外在的共相作为存在的基础

(3)个体是形式与质料统一的完整实体,也是唯一的实体,不存在纯粹的形式或质料

(二)约翰·邓斯·司各特

1.意志主义:

(1)上帝虽然在意志与理性方面都是无限的,但上帝的本质是自由意志,是绝对自由的、高于理性,人的灵魂也是如此

(2)意志不受外部对象支配、没有动力因(理智主义认为意志以理智对象为外在动因)

(3)神学命题不能用理性证明,只能诉诸神秘信仰

(4)严格区分哲学与神学,神学走向神秘主义,却使得哲学彻底从神学中解放出来

2.物质观:

(1)任何被造物、包括灵魂都是物质的

(2)物质总是形式与质料的统一

(3)物质可以由上帝赋予思维能力

3.共相问题:“形式的区别”

(三)奥卡姆的威廉

1.奥卡姆的剃刀(思维经济原则):

(1)如无必要,切勿增加实体

(2)针对经院哲学凡事都寻求双重原因的做法,也为其共相理论提供支撑

2.共相问题:

(1)共相是具有某种实质的一般概念或“心智记号”,属于主观思维

(2)共相不可能既是一个独立实体,又同时存在于许多物体中,那样是矛盾的

(四)评价

1.意志高于理性的思想是一个重大转换,以意志的绝对自由为依据,他们在神学方面反对托马斯用理性论证信仰而走向神秘主义、意志主义

2.在这项方面,将托马斯用以建立起这项根机的亚里士多德主义继续发扬,而成为与托马斯相异的唯名论者

3.科学方面,由经验的立场提倡经验科学

西方哲学史笔记:近代经验论与唯理论

一、总论

(一)外缘

(二)源流

1.经验论

2.唯理论

3.比较:两派的共同点是从经验出发重新建立理性的大厦,前者是外在经验,后者是内在经验(自我意识)

二、培根

(一)四假相说

1.族类的假象:即人们总是以自身的尺度而非自然本身的尺度来对待世界。这从思想史上说是回到了普罗泰格拉的观点(但培根却是要否定其相对主义而确立科学的地位),触及了人类认识自然界以及实践活动的根本问题,即“人化的自然”,但当时还上升不到这样的

高度,而且其否定态度也限制了自己

2.洞穴的假象:从作为类的人进入作为个体的人,强调个体习性、环境对认识的影响。这显然是借用了柏拉图的名词(但柏拉图那里主要是类的探讨),也更接近了普罗泰格拉的认识。当然,态度仍然是批评性的

3.市场的假象:用以形容人们通过语言概念进行交流时,由于语词的误用造成的理解障碍,这与中世纪以来的唯名论传统有关,从人类知识的沟通方面批评

4.剧场的假象:这产生于对那些并不可靠的哲学体系的不加批判的接受。这是从人类知识的传承方面批评

5.评价:

(1)前三项涉及到了人类认识的一般方面,相当于结合了认识论和语言学,后一项涉及到了知识的历史继承性方面。纵横交互,几乎是对整个人类知识的基础进行反思

(2)虽然指出了各种假象,但仍不彻底,有着对于普遍知识之可能性以及朴素唯物主义的预设(或者说是一种信念)。就前者而言,他虽然重视感性经验,即力图将其与理性调和(这由其对科学归纳法的研究可见),似乎其真正目的只是在于将原来的不可靠的理性哲学体系在新的基础上重建,这应当是与康德接近的;就后者而言,应当与他同时作为一名自然科学家这个身份有关,这也是后来康德所要面对的问题

(二)新工具(科学归纳法)

1.主旨:把握单纯现象间3的本质联系,寻找事物的“形式”

2.特点:强调感官经验而非“继感官活动而起的心灵动作”,强调归纳而非演绎

3.过程:(1)三表法;(2)种属

(三)朴素唯物主义

三、霍布斯

(一)哲学观

1.内容:以处在过程中并具有某种特性之物(包括自然界和人类的国家)为对象,进行区分、命名、判断、推理(重视因果关系),而以服务人生为目的

2.评价:此见得仍然是在唯物主义的立场调和经验与理性之间的矛盾

(二)机械论

1.从培根所具有的朴素辩证法倒退,不再具有质的多样性,自我的多样运动也成了外力推动下的简单位移

2.从经验论导出了机械论,与唯理论导出僵化的莱布尼兹沃尔夫体系一致,这是由于他们的最初目的本来是要为理性重新奠基,但却没有对理性本身进行批判,这在康德完成了;而对于沿着经验主义的方法继续前行的贝克莱等人来说,为了避免矛盾而不得不对理性原则和唯物立场加以据斥,以休谟为顶峰。由此见出经验主义实际有两派,一则直接发展到休谟,一则进入机械唯物论

(三)利维坦

1.国家的世俗起源(私利)

2.君权民授与绝对君权

3.社会契约论

四、笛卡尔

线索述评

1.普遍怀疑→我怀疑(思:1.理智直观、内在

经验2.怀疑表明自身的一种不完满)故我在→清楚分明成为真理原则(1.公理和推理规则2.伽桑迪认为,这个标准本身是相对的,因人而异)→心中完满的上帝观念正符合这一标准(1.这个观念必然蕴含其存在2.这个观念一定是比我更完善的东西放进心里来的,即上帝赋予)

(1)这个观念必然蕴含其存在→是在安瑟伦本体论证明之前加入了由自我意识确立的真理标准(认识论)→上帝实际上被矮化了,完满性也降低了

(2)这个观念一定是比我更完善的东西放进心里来的,即上帝赋予→由此可进一步说明所有的“天赋观念”的可靠性来源→一切知识的可靠性和真实性都由上帝保证

(3)公理和推理规则→理性演绎法→获取真理的唯一途径、普遍必然性、以数学(语言、方法)为基础→一切知识的可靠性和真实性都由上帝保证

2.一切知识的可靠性和真实性都由上帝保证=上述推论都只在认识论(观念与知识)范围内进行,而由于对上帝的“无限大能”的规定,其存在便可以同时成为整个世界(物质界与精神界)得以确立的逻辑基点,即从认识论转向本体论(典型展现了近代哲学的认识论转向)→在上帝及其天赋观念与无限大能的保证下,经验论难以确立的“实体”得到了确立→(自因的绝对实体)上帝和(他因的相对实体)精神与物质(思维、自由意志与广延、自然规律)→在论物质一面带有机械唯物主义倾向

3.思维与广延的古典二元论→自相矛盾的身心交感说→处理这一问题(1.伽桑迪将精神物质化2.马勒伯朗士将物质精神化3.斯宾诺莎一元泛神论下的身心平行说4.莱布尼兹单子论)

五、斯宾诺莎

(一)思想承继:对笛卡尔的前提进行了批评,实际上是将其原则彻底化,即认为“清楚明白”是自身的清楚明白(自明、直接呈现),不需要经由“怀疑”这个过程来推出,也不需要由“我”来保证(避免无穷后退),这个最清楚明白(直观)的真观念就是“神”,有些回到了安瑟伦的立场

(二)实体观

1.实体(自然、神):在自身内并通过自身而被认识的东西,唯一,无限,万物由以产生,内在于万物之中,自由(仅仅由自身本性的必然性而存在、行为仅仅由它自身决定),必然,永恒,万物唯一的第一因和普遍因,是能动的自然

2.属性:

(1)实体具有无限多的属性,人能认识的是思维与广延,二者是相互独立的、先定协调的

(2)笛卡尔那里两种实体的外在对立成了实体内部的平行关系,这种身心平行论与黑格尔的历史与逻辑一致论相类

3.样式:

(1)在他物内并通过他物而被认识,具有被决定的必然性,

是实体的分殊(特殊的存在状态),具实体所固有的属性,即理智(思维)与运动(广延),前者是逻辑必然性、后者是机械因果,严格合乎必然性法则,没有偶然与自由,必须通过理智的逻辑推理认识

(2)观念与事物两个系列,各自遵循自己的次序,又完全同一,万物都是一体两面

(三)知识论

1.理性认识:关于自然及其样式的知识不是通过对其感觉经验,而是通过对观念(真观念)系统的理性推理获得,思维和存在的同一性也在身形平行论下得到了说明

2.四类知识:

(1)想象或意见(传闻或任意名称、泛泛经验),理性知识(推理、本质的认识),推理的可靠来源于本质的认识,即直观知识

(2)直观知识是最可靠的知识,是真观念,甚至摆脱了笛卡尔的内在经验,而进入纯粹的超验领域

(3)直观知识位于推理之上,即是对知性的超越,这种分层法可以上溯到柏拉图,但在当时而言是一个突破,只是未将其贯彻下去,或可以用苏格拉底批评阿那克萨戈拉的话来批评斯宾诺莎

3.真理观:

(1)在理智直观中呈现的真观念是自身的标准,不依靠外在经验,但由于身形平行论,故又是符合事物的。这分别是真理的内在标志和外在标志,但从根源上说真理是自身符合的,依靠知性自身的力量和性质

(2)虽然有独断论色彩,但“真理即是真理自身的标准”的说法已经有了辩证法(自我与自我的关系)的因素

(四)伦理学:自由是对必然的认识

六、莱布尼兹

(一)单子论

1.承继:

(1)经验论无法为实体给出保证(甚至不承认实体),莱布尼兹继承了笛卡尔到斯宾诺莎的实体主义传统,而对笛卡尔的二元论及斯宾诺莎抽象笼统的一元论感到不满,便提出了以单子为基础的多元论如果不考虑后来的前定和谐说,单子几乎完全是斯宾诺莎实体的无限个别化(赋予个体以“唯一实体”才能有的自由)

(2)相对于古老的原子说而言,单子只有质的差异(伊壁鸠鲁对德谟克利特的推进就在于使原子有了质的差别和主动性,莱布尼兹则干脆只保留了质的差别而将其完全形而上学化)

(3)相对于当时的机械自然观而言,单子具有能动性,其运动具有多样性。沿此路一直下去本来可以突破知行的思维方式(机械论本身就是知性思维方式在物理学上的反映),但最终仍走向了“前定和谐”的宿命论

(4)相对于笛卡尔的实体观而言,将精神实体的范围大大扩展了,不存在所谓的物质实体,这在一方面使得通常所谓物质也具有了精神性、能动性、活力,突破了惰性的物质观,相比当时的唯物主义来说是很大的进

步,而这又并非古老的万物有灵论

2.单子的特征:

(1)无广延、无部分、无量的规定、能动(构成事物的绝对的最初本源与事物运动的终极根源)、形而上学的点(兼物理学的实在性与数学的精确性)

(2)是精神性的实体(又称形式、灵魂),其本性在于一种“原始的力”(类似于感觉和欲望,导致运动),每一个单子都是自由的自因并且以自身中的自发能动性作为内在活动的源泉

(3)每个单子都是自身封闭、相互孤立的,其运动只能从内部加以说明

(4)单子在质的方面的差别表现为“知觉”能力的差异,即“反映”宇宙全体(对宇宙的表象)的清晰性的不同,差别形成一个连续的、由无限多的单子充满(不可分的点与连续性的辩证统一)的序列,以至高无上的上帝为最高、最清晰

(5)单子不能以自然的方式合成或解散,只能在突然之间凭借创造、毁灭而生灭

(6)空间与时间实际上是单子的知觉表象世界的一种方式

3.前定和谐:

(1)所有的单子都在彼此孤立的情况下根据自身固有的内在原则而运动变化,由上帝保证其一致性与普遍规律,即在创生时就安排好一切

(2)但这种安排与“外在推动”不一样,它是通过 赋予每一个单子以内在本性(具有多样性)而达到的,超越了自然神论

(二)天赋观念论(有纹路的大理石)

1.天赋观念:

(1)潜在于心中而非现实的存在,感性是使这潜能、倾向实现即完全显现出来

(2)一方面这是对经验论的一种形式上的妥协,对“天赋观念”的含义进行了新解,另一方面既然如此,也就否定了笛卡尔与斯宾诺莎直接从当下“清楚分明”的观念中建立知识体系的可能性

2.微知觉:

(1)天赋观念并不是他的主观臆造,而是有其根据(相应于笛卡尔由我思得出的清楚分明以及斯宾诺莎理智直观到的自足),即诉诸单子的知觉能力

(2)单子的微知觉在我们对其注意到并进行反省(即洛克的反省,借用其术语而批评其白板说的观点)之前就早已存在

(3)微知觉即是天赋倾向,反省的结果则是明晰的知觉或“统觉”,也即现实显现出来的天赋观念

3.在单子的封闭性和微知觉观念下,也就打破了笛卡尔天赋观念与经验观念的界限,划归为清晰程度的差别

(三)两类真理与逻辑原则

1.根据理性而来的推理的(逻辑的、其反面是不可能的)必然真理,以及从感性经验而来的事实的(感性的、反面是可能的)偶然真理

2.与在斯宾诺莎的身心平行说下,真观念在符合自身的同时就与对象符合这样的思维与存在同一立场一致,但莱布尼兹发现了人理性的有限

性(这与他们不同的本体论基础有关,斯宾诺莎是从神出发、莱布尼兹则是从差别的单子出发),因而承认岁原则上可以弄清感觉经验中那些无限微妙的逻辑关系,但事实上只有上帝才具有那样的一目了然的理性(康德的理性直观),对人来说不得不把感性的事实当做包含有真理的事实接受下来,这即是事实真理,实际上是尚未展示出来的推理真理

3.实际上莱布尼兹已经从笛卡尔与斯宾诺莎过于乐观的唯理论立场下降了,而将全知的可能性留给了上帝(人神关系也有了变化),上帝再次成为一个(认识论的)设定

4.由两类真理而有两大逻辑原则,矛盾原则与充足理由原则,分别运用于分析命题和综合命题,充足理由原则建立起事实真理

5.充足理由即是从事物纷繁的偶然性联系中找出某一事物的动力因和目的因,真正的、全部的充足理由实际上也就是矛盾原则,但这不可能达到,因此充足理由律建立的事实真理也就只是或然的

6.这种或然性源于人的有限性,而人的有限性鸳鸯浴单子知觉能力的有限性

7.对作为整个世界的充足理由的上帝来说,一切都是根据矛盾原则必然演绎出来的

(四)最好世界:恶衬托了善,也给人选择的自由

(五)莱布尼兹的三大创见:单子世界观、个体自由、人类理性的有限性

(六)莱布尼兹-沃尔夫体系

1.莱布尼兹哲学的系统化和刻板化,成为形而上学的独断论顶峰

2.遵循严格几何学形式,通过定义、公理、定理等推理环节,从先验的抽象范畴中演绎出整个知识论体系

3.分为理论哲学、实践哲学两大部分,理论哲学包括形上学、理性心理学、宇宙论、理性神学

4.表面上高扬了理性,实际是把知行思维方式的弱点完全暴露

5.表面上是继承莱布尼兹,实际上并未抓住莱布尼兹的精髓

6.对德语哲学有创建之功

七、洛克

(一)观念

1.对知识的经验基础进行了一定论证二不只是独断地运用,批判一切天赋观念

2.观念的两个来源:

(1)感觉与反省,分别以外物或心灵自身为对象

(2)经验派与唯理论都相信内在经验在一定程度上的可靠性,但对他们的地位认识不同,而且经验派的特质还在于强调感性经验

(3)反省观念在后,因为心灵必须在对外物的感知基础上才能反观自身

3.两种观念:

(1)简单观念,心灵被动接受的

(2)复杂观念,组合、比较、抽象简单观念而得出,样式、实体、关系

(3)除实体观念外的其他观念一般都与其原型相称

4.唯理论与经验论的观念:

(1)唯理论的天赋观念论虽然有时(莱布尼兹)也认同经验的作用,但认为经验所刺激的

是本来已有的潜在形态的观念,而且刺激后显现、产生出来的观念是人人一致的(普遍必然性)

(2)经验论有时承认一种反省或综合的能力,但这与潜在的天赋观念并不是一回事,而且从根本上说是不承认有所谓普遍必然性的知识的

(二)第一性质与第二性质

1.性质是物体中能够产生观念的能力

2.第一性质是与物不相分离的,反映其客观状态

3.第二性质是第一性质派生出来的,因认识主体而有异

4.此外还有一种物体之间相互作用的第三种性质

(三)两种实体

1.实体是假定的作为简单观念的基质(依托)的东西,有精神实体与物质实体

2.这就把实体观念化了,至于实体是否存在则不可知

3.精神实体或受笛卡尔影响

(四)两种本质

1.实在本质是潜藏在物体各种属性背后作为支撑而无法被认识的实在构造

2.名义本质是人民为传达知识而制造出来的抽象观念

(五)三个等级的知识

1.直觉、证明、感觉,分别可提供自我、上帝、外物存在的知识

2.作为最高等级的直觉即是观念之间的符合,即形式逻辑的同一律,推理也是形式逻辑,这说明其思维方式根本上仍是知行的

3.感性知识不仅具有直觉与证明的确定性(这与唯理论追求的相同),而且有实在性(观念与外物的符合),由此区分了“口头的真理”和“实在的真理”,这是认同感性的立场,但由于实体及实在本质已被认为是不可知的,这种符合就是根本达不到的,因此后来的经验论走向主观唯心主义其来有自

八、贝克莱

(一)存在即被感知

1.思路:存在→事物→可感物→可感性质(不能离开感觉独自存在)→观念(被感知的可感性质,事实上把可感性质主观化了)→感知→→事物是观念的集合(观念化)→→存在即被感知(主观化)

2.这个命题有两点关键:(1)一则它不是对人们通常所认为的“存在”所做的新解释(那样很明显是矛盾的),而是对“存在”的一个新的界定,即“如此才叫存在”,他反对预设“实体”(这就是经验论的立场),从“观念”出发,他只承认精神实体及“可感物”(他将其与物质实体严格区分)的存在,他拒绝承认物质实体的存在是合理的(后来康德吸收了这一点但未照搬),他肯定精神实体的存在又不是从感知,而是另辟蹊径(直觉),这也并不矛盾,以上是所谓的“存在”,总结而言,一是在语句中的意义不同,而是所面对的只是物质实体;(2)二则“即”的意思是“不离开”(不脱离心灵而独立存在),并非是完全等同,他这里明确地将哲学思考限定在自我意识之内,他也说如果有外物存在也不可能

知道,这也是坚持了经验论的立场,实际上也是为人类知识划定了界限

3.总结:他所真正要确立的,只是精神相对物质的绝对主导地位(即便有所谓“物质实体”也被观念化了),上帝也只是为了确保这一地位而作的设定(这与莱布尼兹为确保知识的可能性而设定上帝是一致的),他要反对的敌人来自两方面,一个是从精神出发反对唯物论者(包括唯理论者),二是从经验立场出发反对一切的天赋观念(就连上帝也是后天经验中推理出的)

(二)实体

1.在“存在(惰性)即被感知(能动)”这个命题里,实际已经预设了一个能动的感知主体的存在,即观念(作为可感性质与感觉的统一)不能无根据地存在,必须有一个原因或支撑者,他便将之归于“精神实体”而非物质实体(因为后者已经被否定了),这与“我思故我在”具有相同的逻辑结构,即心灵或自我

2.关于精神实体有两点补充:(1)一则精神实体本身不是被感知的,只是被直觉到(自我心灵)或反省推理到(上帝),(2)二则精神实体并不仅仅是个人的心灵,也指上帝的心灵(以跳出唯我论)

3.关于上帝,其观念不是先天赋予的,也不是目的论的假定(莱布尼兹的天赋观念的基础已经不是上帝直接放入,而是单子本身的知觉,即通过单子间接赋予),同洛克一样是后天经验推理的结果,不同只在于,洛克是宇宙论的,贝克莱是完善性的(把人的精神完善化)

4.批评洛克的实体观:(1)既然承认不可知,就不应断定存在;(2)观念来源之一的“反省”不依靠外物;(3)第一性质与第二性质不可分,因而也可主观化,即没有了支撑偶性的基质;(4)观念只能与观念相似(这与斯宾诺莎一致),物质实体要么被观念化,要么不可知

5.当时的“实体”观念可能已经有了能动性(莱布尼兹和斯宾诺莎的实体观都是如此),因而便决不能承认“物质实体”的存在,否则会走向无神论,这是作为大主教的他不能接受的

九、休谟

(一)贝克莱原则的彻底化

1.贝克莱由于还有自己坚持的立场,所以为精神实体在“感知”之外找了两条出路(直觉、推理),实际上是肯定了知识的其他来源,休谟则坚守感性经验的知识论立场(没有关于外物的经验,也没有关于外物与我们知觉的关系的经验),必然导致对包括上帝在内的精神实体的否定(虽然他承认上帝观念是反省得来的,但并不以此为知识的合法来源,这个观念实际上是缺乏基础或虚构的),这种彻底的经验论立场一方面可以说隔绝了思维与“存在”一方面却是更加接近了康德物自体的立场,即“实体”是不可知

2.当贝克莱与笛卡尔一样,还在为思维、观念寻找一个作为支撑的实体(洛克也是如此,但洛克的实体的观念的客体方面,贝克莱与笛卡尔是主观方面)时,休谟已经超越了这一思维模式,认为思维并不一定依赖于某个实体,因为对于实体(超出了印象或观念的范围)根本就没办法认识。这种突破实际上也是知性思维方式的突破,但他这还是被动的(由坚持经验原则导出的必然结果)突破,而非主动积极的肯定

3.对“自我”这个精神实体的否定引出了人格同一性的问题,他认为“自我”是不可知的,我们所能经验到的只是一些具体的知觉、反省印象

4.其结果是整个世界(物质实体和精神实体)都被知觉(印象和观念)化了,成了一堆不知从哪里来也不知道是什么的知觉的集合

(二)因果观

1.首先将“联系”析分为三类,即相似(resemblance)、时空相近(contiguity)、因果,接着他不仅将前两类关系归为联想的作用,也把因果归为联想

2.他分别否定了因果的必然性(在原因中看不到结果,这与其两类知识的区分有关)、客观性(只是我们对事物之间经常出现的先后、接近关系的一种习惯性联想或心理错觉),即从主体和客体方面对“因果”进行了解构,甚至“必然性”本身也被归为人思想中的一种“决定作用”,这样一来,一切实在性、因果性、必然性都被主观化了

(三)实体

1.如果是贝克莱把一切都归于观念背后的精神实体,休谟则可说是把一切都归于知觉(观念与印象)本身,而不再诉诸任何实体

2.如此,在实体基础上建立的种种关系也就只能依附于知觉,实体内部联系成为外在附加上去的联系(康德吸收了这一思路)

3.由于不可知论,思维与存在也就不存在同一性的问题

4.总的说来,理性与经验两派那里,思维是知性的、存在是机械的(与牛顿物理学有关),都没意识到辩证法,所以根本不可能同一,休谟正是要与知性彻底决裂而又未找到新的出路

(四)两种真理

1.知识的两类对象:观念的关系(纯形式、普遍必然性)与实际的事情(内容、或然性)

2.他们各只具有一面,所以都不是真正的知识(可以理解为,休谟还未找到将普遍必然性这一利器运用在经验内容之上以建立知识的方式),这是后来康德先天知性范畴所要解决的问题

(五)批判理性神学

1.神不在经验可及范围之内(经验不能到达形上学领域),故不能证明

2.目的论证明只是人的类比推理,宇宙论证明则因为因果的不可靠而失效

3.他的目的并非否定信仰,而是将其建立在良知与情感而非理性上

西方哲学史笔记:德国

古典哲学

一、康德

(一)承继

1.面对理性派、经验派(二者都同时远离了知识和自由)、自然科学三者

2.休谟从经验的杂多性推出普遍知识的不可能,康德则首先肯定知识是主客观双方完成的、并且主体在认识过程中是主动的,再把这种主动能力赋予一切有理性者,则虽然经验不到所有,已经能够使普遍知识成立,即在主体方面建立普遍必然性

(二)先天综合判断

1.先天综合判断一举解决了休谟的因果问题

2.先天直观形式(数学如何可能):

(1)认识(最初级的感性、直观)得以发生→必然有主观上先天的认识形式(能力、条件,可以使后天经验材料“变质”,而莱布尼兹的单子则只是反映,是一种量的关系)→时空(作为主体的先天认识形式而非自在之物或它的形式)就是使之可能的条件

(2)自在之物刺激感官在我们的直观中形成现象时,时空形式即把感官的杂多表象纳入到自身秩序之中构成一个个有限的感性对象

(3)这对经验实际上是一种限制,休谟说是经验限制了知识,康德则说是主体的认识形式自我限制


相关内容

  • 现代西方哲学思潮(课堂笔记及期末试题)
  • 现代西方哲学思潮(课堂笔记) 目录 绪论 一现代西方哲学思潮的基本态势···············二现代西方哲学的基本特征·················第一章实证主义 一实证主义概况·······················(一)实证主义的形成 (二)实证主义的基本特征 二早期实证主义·· ...

  • 赵敦华[西哲史]笔记
  • 北大赵敦华<西方哲学简史>笔记 第一章希腊哲学的精神和问题 一.希腊哲学在西方哲学史的地位 1.希腊哲学奠定了一切后来的西方思想体系的基础. 2.希腊哲学几乎提出和提供了两千年来欧洲文明所探索的所有的问题和答案. 3.希腊哲学提供了人类思想从神话式的原始形式演进到复杂多样的体系的一个最好 ...

  • 马克思晚年哲学创新的思想升华
  • [关键词] 晚年笔记:唯物史观:世界史观:<资本论> [摘 要] 马克思留下的晚年笔记群是一个巨大的理论宝库,对这些笔记群的考察有利于我们更好地把握马克思晚年思想的理论内容和精神实质,更深入地了解马克思晚年思想所实现的哲学创新.晚年马克思既没有放弃.中断<资本论>的写作,更没 ...

  • 读书笔记16:感悟哲学与人生 --读冯友兰[中国哲学简史]
  • 欢迎您输入推送日期提取历史消息 通常,大家们所撰写的文章书目,不仅有广博见解,亦含深厚底蕴.故而,阅读之时常怀谦卑之心,常持敬畏之情.即使如此,读冯友兰先生所著的,亦未敢自认领会一二,恐自身理解狭隘而有所误读,仅就哲学与人生有三四感受言之,以作记录. 一.追问哲学与反思人生 既然书名是,自然要追问何 ...

  • 哲学考研复习笔记暨试题作法
  • 名词解释: 量必须很大,参考书有的重点准备,参考书上没有的,至少能写出东西来,不能一点不会. 名词解释的答题模式 一:写出其出处,出自什么哲学家,什么著作,什么原典,还可以补充其来历 二:写出其哲学意思,深挖出重点含义. 三: 拓展其哲学含义,分析其延伸意义,最好从哲学家本人来拓展. 四:这条最核心 ...

  • 理想国导读 读书笔记
  • <理想国>导读 读书笔记 姓名: 专业:国际经济与贸易 学号: 题目:哲学与意见所涉及的东西有何差别?政治生涯涉及的与以上两者有何关系?为何最好的政治家应当是哲人? 广义地说,哲学是系统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它的目的是解释世界本质和规律并最终回归到人的本身,要求我们更深刻地理解人类本身的起源 ...

  • 如何学好哲学
  • 1. 只有热爱哲学, 才能学好哲学 2. 哲学的概念 --难以明确.清晰定义的概念; 希腊人的启迪:从智慧到爱智慧.智慧 --合理的.独特的. 超群的.卓越的观念(视角.视野.思路) .它不是具体的经验知识, 而是帮你获取经验知识的帮手.--怎样才 能获得智慧?他要求一个人应当对世界和人生充满好奇心 ...

  • 异化的扬弃与共产主义_读马克思_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
  • 异化的扬弃与共产主义 -读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 11周可.} 摘要: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马克思通过对经济学的哲学批判,提出 了"异化劳动"的概念,并把人的自由的有愈识的活动视为人的类本质,认为共产主义 是通过异化的扬弃所实现的人 ...

  • 海南大学资料
  • 海南大学 遗传学(634) 1.遗传学 (参考书目:<遗传学>第三版 朱军 中国农业出版社2002 ) (1)笔记80元 (2)讲义80元 (3)复习题90元 (4)近2-3年期末题共30元 (5)2套模拟试卷共30元 (6)2012考研专业课精准复习方案(视频)50元 (7)专业就业解 ...

  • 猜想与反驳读书笔记大全(3篇)
  • 猜想与反驳读书笔记大全(3篇) [篇一:猜想与反驳读书笔记] 要判断一个理论(或者说法)是否正确,首先要分析它的陈述是否科学.如果它对概念的定义以及它作出的结论模棱两可,你就没有办法针对其定义和结论进行反驳或验证.用卡尔波普尔的话说,这样的理论就是不科学的(不可验证,不可证伪,不可反驳). 例如古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