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平的祈祷单元写作学案

单元写作学案[学生用书P 46]

天衣无缝巧变换——恰当选用叙述的角度

【题目展示】

(教材60页写作实践) 前辈讲述往事,常能展现人生画卷与时代记忆,为我们打开一扇人生之窗。以“记忆”或“岁月”为话题,记录那些曾触动你心灵的讲述,整理时尽可能保留讲述者的叙事语言。

【思路导引】

从作文要求来看,我们首先要恰当选用叙述的角度。“前辈讲述往事”,我们可以选择用第一人称记叙,即用当事人的口吻来记叙,让作者在文章里以“我”的身份直接出现,所记叙的都是“我”的所见、所闻、所做、所感;同时,也可以选择用第三人称——即局外人的身份进行记叙,作者站在旁观者的立场,用“第三者”的口吻,将“他”或“她”的经历和事情的变化过程告诉读者。

在立意方面,要抓住话题的内涵,关键是写出新意。美国哲学家罗伊斯说:“希望和记忆不断促使我们延长,扩大自我,这在我们日常生活中起着极大的作用。”记忆是人类的朋友,扶助着我们一起走过生命的岁月。所以“叙述者”的记忆不应该是泛泛之谈,要重在其“为我们打开一扇人生之窗”——对于我们的影响,也就是之于我们的意义。这样,写出来有实有虚,不但主题得到了有效的开拓,而且在表达的层次上也更为鲜明,“记忆”的魅力也就会从文字中散逸开来了。

【佳作赏析】

岁月留痕

在博物馆的书法展览中,我被那些极具气韵的展品震住了,一时间有些不知所措。突然间一幅作品映入眼帘,它单个字看似歪歪斜斜,但总体却别有味道,形神俱佳。我有些看呆了。

“那是郑燮的字。”一个沉沉的声音。我转过头去,是一个笑眯眯的老爷爷。

我禁不住感叹道:“这字太美了,虽然不似柳体欧体的正统,但不妨碍它独特而一体的美,真不愧为扬州八怪之首郑板桥之作。”

老人笑了起来:“这就是中国和而不同的大智慧啊。单是从一副小小的书法便可看出。每一个字歪歪斜斜,似乎并不美观,但将其融为一体,却具有极强的包涵一切,蕴藏万物的能量。”

“这是一种具体意义上的大同,即容纳一切不相同的和吧,”我说道,“这种和不是强制所有事物的同一,反倒是名美其美,美人所美。”

老人点点头,指着面前一幅幅作品:“你看,板桥的字,用隶书参以行楷,非隶非楷,中华智慧又何尝不是如此。它从没有具体的范式,没有统一的索求,古人将他们的智慧,放开于我们面前,任由我们一窥其所有,将各种文化,各种元素吸收并存于其中,最终臻于一种和的境界。看看你眼前每一幅传世佳作吧。每一幅都拥有其特殊的韵味,即使如板桥这般非隶非楷,非古非今,也是脱胎于最本源的精神。”他突然停下笑笑,“大概从仓颉造字就赋予了这种能量吧。”

我思索着,说道:“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一个人应该也是如此吧。只有获得和的力量,才能如此地将个性极强的字,幻化为一体。和而不同,就意味着存在不同,不,必须是不同,只有如此,才能不刚愎自用,局限于自己狭小的空间内,看不到一切,也没有气度感受这一切。”

“所以有人说郑燮的书法是不可无一,也不可有二的。”老人回答道,“他便是那个唯一,便是那个不同。你看看那些大家的字,金农、八大山人、张旭,狂放与收敛并存,刚健与阴柔并存,看似如此个性鲜明,但他们同是中国书法史上一个个脚印,一脉相承。中国文化以其独有的气度包容着这些匠心独具的存在。”

“和而不同,我从没如此认真地思考过这样一幅字画所藏有的智慧。”我感慨道。

老人拍拍我的肩:“中华智慧从来不是什么虚幻的东西,它早已渗入每一个具象之中了。你好好看看。”

我沉浸于那黑与白的交替与岁月的流淌之中。当回过神时,转头再寻,老人已不见踪影。

【我的跟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病文呈现】

南京的梧桐

记得那段日子,从网上看到南京梧桐树被砍的图片。曾经枝干挺拔、满树碧绿的梧桐只剩下了光秃秃的躯干,孤零零地躺在冰凉的马路上。满地的断枝残叶,仿佛城市记忆的碎片。“你离开了南京,从此没人和我说话”,看到这般伤感的留言,眼眶终不由得有些润湿,对这个城市的记忆涌上心头。

姑姑家在南京,所以经常去那儿。碧绿硕大的叶子摇曳着赏心悦目的青翠,为夏日火炉般的南京注入一潭诱人的清凉。粗壮挺拔的树杆,繁茂舒展的树冠,它似一条绿色的长廊,浓荫覆盖,苍翠盎然,生机无限,增添了南京都城的勃勃生机。齐齐向外张开的枝干仿佛一只只有力的臂膀,共同撑起这千年古城的浩荡长空。

梧桐与南京是一体的。梧桐,让我喜欢上了南京这座千年古城。

姑姑说,这些梧桐都有近百年的历史了。我记得作家苏童曾经说自己就是因为这满城的梧桐树才定居南京。梧桐与南京人有着割不断的情缘。

可是,这些年,南京的梧桐被砍了。取而代之的,是一条条地铁,一座座摩天大楼。在福布斯公布的《中国变化最大十大城市》中,南京位列第七。六朝古都被描述为“中国重要的综合性工业城市”。

我看见南京的网友在网上的留言,“梧桐在南京住了七八十年了啊,它们被‘斩首’了,剩下的我们这群南京人是不是也快了?”或许我这个外地人终不能有切肤的感受,只有那些在南京生活了几十年的老街坊有最深的感触。我看到网友们在网上大声疾呼,我看到南京人自发走上街头,在一条条枝干上系上绿丝带。

茂密高大的梧桐,是南京这座古老而现代的城市的标志性符号,是南京无形的物质资产和精神财产,承载着历史、人文和情感内涵,它带给人们心灵的温润和滋养,是永恒的。我喜欢满街高大壮硕、葱郁如盖的梧桐树。梧桐树,是南京城市的标志,也是我对这座城市的精神寄托。梧桐,留下了不少。希望你能继续生根,发芽„„

请你诊断病因:

上面的作文有多处不合理的地方,你觉得问题出在何处?请你来诊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提示) 标题大众化,不够醒目和传神。“姑姑”这一“有限视角”的第三人称的叙述过于粗略,因缺少生活细节的支撑而不能很好地表现出南京人对梧桐树的依赖和留恋。文中的第一人称叙述人“我”对梧桐的喜爱体现不够,倒数第二段只是对“网上大声疾呼”“一条条枝干上系上绿丝带”进行平淡描述而缺少必要的议论,使文章的情感浓度大大降低。结尾对梧桐的赞美与前文重复,以空洞的愿望收束全文,看上去寄意深远,其实苍白无力,影响整篇文章的表达效果。

【成功升格】

你若安好,便是晴天

在古都南京,满眼碧绿的梧桐是一道亮丽的风景,苍翠盎然,生机无限,增添了南京都城的勃勃生机,很多人把梧桐树和对南京的美好印象紧紧联系在一起。(以人们熟悉的昔日南京的景色描写入题,自然顺畅;如此美好的事物被毁,也为下文的抒情和议论做铺垫)

然而有一天,我从网上看到南京梧桐树被砍的图片。曾经枝干挺拔、满树碧绿的梧桐只剩下了光秃秃的躯干,孤零零地躺在冰凉的马路上。满地的断枝残叶,仿佛城市记忆的碎片。“你离开了南京,从此没人和我说话”,看到这般伤感的留言,眼眶终不由得有些润湿。

姑姑家在南京,所以经常去那儿。让我印象最深的不是庄严雄伟的中山陵,也不是烟柳

繁华的秦淮河畔,而是那一棵棵挺拔秀美、矗立在街头两旁的梧桐树。(增添梧桐与“中山陵”和“秦淮河”的对比,表现出“我”对梧桐的情有独钟) 碧绿硕大的叶子摇曳着赏心悦目的青翠,为夏日火炉般的南京注入一潭诱人的清凉。齐齐向外张开的枝干仿佛一只只有力的臂膀,共同撑起这千年古城的浩荡长空。

梧桐与南京是一体的。芳华既在之时,风姿绰约,潇洒不凡;芳华摇落之后,寂寞宁静,疏朗苍远。(添补对梧桐形象的描述,形象直观。用整句的形式写出,增加文采) 梧桐,让我喜欢上了南京这座千年古城。

这些梧桐都有近百年的历史了。梧桐伴着南京,走过百年的沧桑,一起静看岁月的流逝。我记得作家苏童曾经说自己就是因为这满城的梧桐树才定居南京。梧桐与南京人有着割不断的情缘。

姑姑说,南京人喜欢春天到梅花山去看梅花,秋天到栖霞山去赏枫叶,冬天到玄武湖去看雪景,而南京的梧桐一年四季都有它独特的风景。春天它绿意盎然,使满城一派春色;冬天它挺拔兀立,漫天的飞雪让它自成另一番情致;尤其是夏天,以前没空调时,人们便坐在梧桐树下乘凉,或聊天或打麻将,人们的生活已经与它密不可分。(用“姑姑”这一人物的话语写出南京人与梧桐有关的生活习俗,有总括,有细节,更好地表现出梧桐之于南京人的意义)

可是,这些年,南京的梧桐被砍了。取而代之的,是一条条地铁,一座座摩天大楼。在福布斯公布的《中国变化最大十大城市》中,南京位列第七。六朝古都被描述为“中国重要的综合性工业城市”。或许,一些东西终抵挡不了时代的滚滚潮流,可为什么站在繁华的新街口,我的心里会涌出丝丝淡淡的忧伤?(写出作者的感受,明确作者的感情倾向)

我看见南京的网友在网上的留言,“梧桐在南京住了七八十年了啊,它们被‘斩首’了,剩下的我们这群南京人是不是也快了?”或许我这个外地人终不能有切肤的感受,只有那些在南京生活了几十年的老街坊有最深的感触。我看到网友们在网上大声地疾呼,一条条灼热的微博包含满满的对梧桐的关切。我看到南京人自发走上街头,一条条枝干上飞扬的绿丝带,蕴含着南京人对自己城市的无限的爱。(对两种现象进行评论,表现南京人对梧桐的痛惜和不舍,增加文章的感染力)

因为深爱,所以忧伤;因为伤痛,所以更爱。在这花开的季节,我唯愿人们的呼唤能留住你远去的脚步。因为你若安好,便是晴天„„

【名师指点】

叙述角度是指作者叙述的观察点、立足点,即作者是以什么身份,站在一个什么位置上来进行叙述的。写人叙事,总是存在一个最佳的叙述角度。如《一个人的遭遇(节选) 》,重点选用第一人称,在形象叙述索科洛夫的悲剧命运的同时,真实地展现了他内心一波三折的情感变化,使读者深受震撼。

叙述角度通常可分为三种。以当事人的口吻来叙述的,是第一人称的叙述角度。作者站在旁观者的立场,以局外人的身份展开叙述的,是第三人称的叙述角度。第二人称的叙述角度,相对比较特殊,建议可先不考虑运用。恰当选用叙述角度,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加以考虑。

1.理清作者、叙述人及叙述角度的关系。

第三人称的叙述角度,叙述人往往就是作者,即作者是以旁观者的身份叙述他人的事情。第一人称的叙述角度,叙述人不一定是作者,如果是叙述作者亲历的真人真事,叙述人既是作者也是故事中的人物;如果作品中的“我”只是作者虚构创作的人物,那故事的叙述人就不是作者。如《流浪人,你若到斯巴„„》中的“我”是故事的叙述人,但不是作者。其次,叙述人也不等于叙述角度,以“我”为叙述人的作品,可以是第一人称的叙述角度,此时叙述人是作品的主要人物或作者;也可以是第三人称的叙述角度,如果叙述人仅仅是作品的次要人物。

2.以题材、体裁及叙述效果为依据恰当选用。

选用哪一种叙述角度,并非作者随意为之。从题材上看,真实而范围较小的题材,尤其是作者所亲历的事件多用第一人称;虚构或范围较广的题材多用第三人称。从体裁上看,日记、书信、自传、回忆录等叙述性散文常用第一人称,其余则以第三人称为主。就叙述效果

而言,第一人称能使文章自然真切,易打动读者;第三人称方便叙述,且几乎不受限制,但易使读者产生距离感。

3.应保证叙述角度的统一和清晰。

在文章中,要特别注意叙述角度的统一,因此最好选用一种叙述角度,否则出现叙述的头绪不清、脉络混乱等现象。确实需要交替使用叙述角度,也不能过于频繁,而且在角度转换时,必须用过渡句等方式交待清楚,以提醒读者。此外,在第三人称的叙述角度中,若故事涉及两个以上的人物,最好不用人称而应直呼其名以免引起读者的混乱。

写作时要注意前后人称的一致和视角的转换,以免造成叙述角度的混乱,影响表达效果。我们在使用两种人叙述事件时应注意:①不得频繁改换;②改换时要交代清楚,不能打断叙述线索。

【写作练习】

1.请以“________无价”为题,写一篇记叙文。

要求:①将题目补充完整;②不少于800字;③不得抄袭和套作。

2.阅读下面一首小诗,根据要求作文。

错 觉

泰戈尔

河的此岸暗自叹息——

“我相信,一切欢乐都在对岸。”

河的彼岸一声长叹:

“唉,也许,幸福尽在对岸。”

你品读这首诗产生了哪些联想或感悟呢?请根据你的联想或感悟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记叙文。

要求:①必须符合文体要求;②角度自选,立意自定,标题自拟;③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④不得抄袭,不得套作。

3.阅读下面的材料,按照要求作文。

爱默生说:虽然我们走遍世界去寻找美,但是美这东西要不是存在于我们内心,就无从寻找。

请以“美在心中”为题,写一篇记叙文。

要求:①立意自定;②角度自选;③不少于800字。

4.平常大家关注更多的也许是“我们”,如果把视线转向“他们”,你会看到什么,又会想到什么?请以“他们”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记叙文。

要求:文章的主题鲜明,内容清楚,脉络清晰,结构完整。

单元写作学案[学生用书P 46]

天衣无缝巧变换——恰当选用叙述的角度

【题目展示】

(教材60页写作实践) 前辈讲述往事,常能展现人生画卷与时代记忆,为我们打开一扇人生之窗。以“记忆”或“岁月”为话题,记录那些曾触动你心灵的讲述,整理时尽可能保留讲述者的叙事语言。

【思路导引】

从作文要求来看,我们首先要恰当选用叙述的角度。“前辈讲述往事”,我们可以选择用第一人称记叙,即用当事人的口吻来记叙,让作者在文章里以“我”的身份直接出现,所记叙的都是“我”的所见、所闻、所做、所感;同时,也可以选择用第三人称——即局外人的身份进行记叙,作者站在旁观者的立场,用“第三者”的口吻,将“他”或“她”的经历和事情的变化过程告诉读者。

在立意方面,要抓住话题的内涵,关键是写出新意。美国哲学家罗伊斯说:“希望和记忆不断促使我们延长,扩大自我,这在我们日常生活中起着极大的作用。”记忆是人类的朋友,扶助着我们一起走过生命的岁月。所以“叙述者”的记忆不应该是泛泛之谈,要重在其“为我们打开一扇人生之窗”——对于我们的影响,也就是之于我们的意义。这样,写出来有实有虚,不但主题得到了有效的开拓,而且在表达的层次上也更为鲜明,“记忆”的魅力也就会从文字中散逸开来了。

【佳作赏析】

岁月留痕

在博物馆的书法展览中,我被那些极具气韵的展品震住了,一时间有些不知所措。突然间一幅作品映入眼帘,它单个字看似歪歪斜斜,但总体却别有味道,形神俱佳。我有些看呆了。

“那是郑燮的字。”一个沉沉的声音。我转过头去,是一个笑眯眯的老爷爷。

我禁不住感叹道:“这字太美了,虽然不似柳体欧体的正统,但不妨碍它独特而一体的美,真不愧为扬州八怪之首郑板桥之作。”

老人笑了起来:“这就是中国和而不同的大智慧啊。单是从一副小小的书法便可看出。每一个字歪歪斜斜,似乎并不美观,但将其融为一体,却具有极强的包涵一切,蕴藏万物的能量。”

“这是一种具体意义上的大同,即容纳一切不相同的和吧,”我说道,“这种和不是强制所有事物的同一,反倒是名美其美,美人所美。”

老人点点头,指着面前一幅幅作品:“你看,板桥的字,用隶书参以行楷,非隶非楷,中华智慧又何尝不是如此。它从没有具体的范式,没有统一的索求,古人将他们的智慧,放开于我们面前,任由我们一窥其所有,将各种文化,各种元素吸收并存于其中,最终臻于一种和的境界。看看你眼前每一幅传世佳作吧。每一幅都拥有其特殊的韵味,即使如板桥这般非隶非楷,非古非今,也是脱胎于最本源的精神。”他突然停下笑笑,“大概从仓颉造字就赋予了这种能量吧。”

我思索着,说道:“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一个人应该也是如此吧。只有获得和的力量,才能如此地将个性极强的字,幻化为一体。和而不同,就意味着存在不同,不,必须是不同,只有如此,才能不刚愎自用,局限于自己狭小的空间内,看不到一切,也没有气度感受这一切。”

“所以有人说郑燮的书法是不可无一,也不可有二的。”老人回答道,“他便是那个唯一,便是那个不同。你看看那些大家的字,金农、八大山人、张旭,狂放与收敛并存,刚健与阴柔并存,看似如此个性鲜明,但他们同是中国书法史上一个个脚印,一脉相承。中国文化以其独有的气度包容着这些匠心独具的存在。”

“和而不同,我从没如此认真地思考过这样一幅字画所藏有的智慧。”我感慨道。

老人拍拍我的肩:“中华智慧从来不是什么虚幻的东西,它早已渗入每一个具象之中了。你好好看看。”

我沉浸于那黑与白的交替与岁月的流淌之中。当回过神时,转头再寻,老人已不见踪影。

【我的跟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病文呈现】

南京的梧桐

记得那段日子,从网上看到南京梧桐树被砍的图片。曾经枝干挺拔、满树碧绿的梧桐只剩下了光秃秃的躯干,孤零零地躺在冰凉的马路上。满地的断枝残叶,仿佛城市记忆的碎片。“你离开了南京,从此没人和我说话”,看到这般伤感的留言,眼眶终不由得有些润湿,对这个城市的记忆涌上心头。

姑姑家在南京,所以经常去那儿。碧绿硕大的叶子摇曳着赏心悦目的青翠,为夏日火炉般的南京注入一潭诱人的清凉。粗壮挺拔的树杆,繁茂舒展的树冠,它似一条绿色的长廊,浓荫覆盖,苍翠盎然,生机无限,增添了南京都城的勃勃生机。齐齐向外张开的枝干仿佛一只只有力的臂膀,共同撑起这千年古城的浩荡长空。

梧桐与南京是一体的。梧桐,让我喜欢上了南京这座千年古城。

姑姑说,这些梧桐都有近百年的历史了。我记得作家苏童曾经说自己就是因为这满城的梧桐树才定居南京。梧桐与南京人有着割不断的情缘。

可是,这些年,南京的梧桐被砍了。取而代之的,是一条条地铁,一座座摩天大楼。在福布斯公布的《中国变化最大十大城市》中,南京位列第七。六朝古都被描述为“中国重要的综合性工业城市”。

我看见南京的网友在网上的留言,“梧桐在南京住了七八十年了啊,它们被‘斩首’了,剩下的我们这群南京人是不是也快了?”或许我这个外地人终不能有切肤的感受,只有那些在南京生活了几十年的老街坊有最深的感触。我看到网友们在网上大声疾呼,我看到南京人自发走上街头,在一条条枝干上系上绿丝带。

茂密高大的梧桐,是南京这座古老而现代的城市的标志性符号,是南京无形的物质资产和精神财产,承载着历史、人文和情感内涵,它带给人们心灵的温润和滋养,是永恒的。我喜欢满街高大壮硕、葱郁如盖的梧桐树。梧桐树,是南京城市的标志,也是我对这座城市的精神寄托。梧桐,留下了不少。希望你能继续生根,发芽„„

请你诊断病因:

上面的作文有多处不合理的地方,你觉得问题出在何处?请你来诊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提示) 标题大众化,不够醒目和传神。“姑姑”这一“有限视角”的第三人称的叙述过于粗略,因缺少生活细节的支撑而不能很好地表现出南京人对梧桐树的依赖和留恋。文中的第一人称叙述人“我”对梧桐的喜爱体现不够,倒数第二段只是对“网上大声疾呼”“一条条枝干上系上绿丝带”进行平淡描述而缺少必要的议论,使文章的情感浓度大大降低。结尾对梧桐的赞美与前文重复,以空洞的愿望收束全文,看上去寄意深远,其实苍白无力,影响整篇文章的表达效果。

【成功升格】

你若安好,便是晴天

在古都南京,满眼碧绿的梧桐是一道亮丽的风景,苍翠盎然,生机无限,增添了南京都城的勃勃生机,很多人把梧桐树和对南京的美好印象紧紧联系在一起。(以人们熟悉的昔日南京的景色描写入题,自然顺畅;如此美好的事物被毁,也为下文的抒情和议论做铺垫)

然而有一天,我从网上看到南京梧桐树被砍的图片。曾经枝干挺拔、满树碧绿的梧桐只剩下了光秃秃的躯干,孤零零地躺在冰凉的马路上。满地的断枝残叶,仿佛城市记忆的碎片。“你离开了南京,从此没人和我说话”,看到这般伤感的留言,眼眶终不由得有些润湿。

姑姑家在南京,所以经常去那儿。让我印象最深的不是庄严雄伟的中山陵,也不是烟柳

繁华的秦淮河畔,而是那一棵棵挺拔秀美、矗立在街头两旁的梧桐树。(增添梧桐与“中山陵”和“秦淮河”的对比,表现出“我”对梧桐的情有独钟) 碧绿硕大的叶子摇曳着赏心悦目的青翠,为夏日火炉般的南京注入一潭诱人的清凉。齐齐向外张开的枝干仿佛一只只有力的臂膀,共同撑起这千年古城的浩荡长空。

梧桐与南京是一体的。芳华既在之时,风姿绰约,潇洒不凡;芳华摇落之后,寂寞宁静,疏朗苍远。(添补对梧桐形象的描述,形象直观。用整句的形式写出,增加文采) 梧桐,让我喜欢上了南京这座千年古城。

这些梧桐都有近百年的历史了。梧桐伴着南京,走过百年的沧桑,一起静看岁月的流逝。我记得作家苏童曾经说自己就是因为这满城的梧桐树才定居南京。梧桐与南京人有着割不断的情缘。

姑姑说,南京人喜欢春天到梅花山去看梅花,秋天到栖霞山去赏枫叶,冬天到玄武湖去看雪景,而南京的梧桐一年四季都有它独特的风景。春天它绿意盎然,使满城一派春色;冬天它挺拔兀立,漫天的飞雪让它自成另一番情致;尤其是夏天,以前没空调时,人们便坐在梧桐树下乘凉,或聊天或打麻将,人们的生活已经与它密不可分。(用“姑姑”这一人物的话语写出南京人与梧桐有关的生活习俗,有总括,有细节,更好地表现出梧桐之于南京人的意义)

可是,这些年,南京的梧桐被砍了。取而代之的,是一条条地铁,一座座摩天大楼。在福布斯公布的《中国变化最大十大城市》中,南京位列第七。六朝古都被描述为“中国重要的综合性工业城市”。或许,一些东西终抵挡不了时代的滚滚潮流,可为什么站在繁华的新街口,我的心里会涌出丝丝淡淡的忧伤?(写出作者的感受,明确作者的感情倾向)

我看见南京的网友在网上的留言,“梧桐在南京住了七八十年了啊,它们被‘斩首’了,剩下的我们这群南京人是不是也快了?”或许我这个外地人终不能有切肤的感受,只有那些在南京生活了几十年的老街坊有最深的感触。我看到网友们在网上大声地疾呼,一条条灼热的微博包含满满的对梧桐的关切。我看到南京人自发走上街头,一条条枝干上飞扬的绿丝带,蕴含着南京人对自己城市的无限的爱。(对两种现象进行评论,表现南京人对梧桐的痛惜和不舍,增加文章的感染力)

因为深爱,所以忧伤;因为伤痛,所以更爱。在这花开的季节,我唯愿人们的呼唤能留住你远去的脚步。因为你若安好,便是晴天„„

【名师指点】

叙述角度是指作者叙述的观察点、立足点,即作者是以什么身份,站在一个什么位置上来进行叙述的。写人叙事,总是存在一个最佳的叙述角度。如《一个人的遭遇(节选) 》,重点选用第一人称,在形象叙述索科洛夫的悲剧命运的同时,真实地展现了他内心一波三折的情感变化,使读者深受震撼。

叙述角度通常可分为三种。以当事人的口吻来叙述的,是第一人称的叙述角度。作者站在旁观者的立场,以局外人的身份展开叙述的,是第三人称的叙述角度。第二人称的叙述角度,相对比较特殊,建议可先不考虑运用。恰当选用叙述角度,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加以考虑。

1.理清作者、叙述人及叙述角度的关系。

第三人称的叙述角度,叙述人往往就是作者,即作者是以旁观者的身份叙述他人的事情。第一人称的叙述角度,叙述人不一定是作者,如果是叙述作者亲历的真人真事,叙述人既是作者也是故事中的人物;如果作品中的“我”只是作者虚构创作的人物,那故事的叙述人就不是作者。如《流浪人,你若到斯巴„„》中的“我”是故事的叙述人,但不是作者。其次,叙述人也不等于叙述角度,以“我”为叙述人的作品,可以是第一人称的叙述角度,此时叙述人是作品的主要人物或作者;也可以是第三人称的叙述角度,如果叙述人仅仅是作品的次要人物。

2.以题材、体裁及叙述效果为依据恰当选用。

选用哪一种叙述角度,并非作者随意为之。从题材上看,真实而范围较小的题材,尤其是作者所亲历的事件多用第一人称;虚构或范围较广的题材多用第三人称。从体裁上看,日记、书信、自传、回忆录等叙述性散文常用第一人称,其余则以第三人称为主。就叙述效果

而言,第一人称能使文章自然真切,易打动读者;第三人称方便叙述,且几乎不受限制,但易使读者产生距离感。

3.应保证叙述角度的统一和清晰。

在文章中,要特别注意叙述角度的统一,因此最好选用一种叙述角度,否则出现叙述的头绪不清、脉络混乱等现象。确实需要交替使用叙述角度,也不能过于频繁,而且在角度转换时,必须用过渡句等方式交待清楚,以提醒读者。此外,在第三人称的叙述角度中,若故事涉及两个以上的人物,最好不用人称而应直呼其名以免引起读者的混乱。

写作时要注意前后人称的一致和视角的转换,以免造成叙述角度的混乱,影响表达效果。我们在使用两种人叙述事件时应注意:①不得频繁改换;②改换时要交代清楚,不能打断叙述线索。

【写作练习】

1.请以“________无价”为题,写一篇记叙文。

要求:①将题目补充完整;②不少于800字;③不得抄袭和套作。

2.阅读下面一首小诗,根据要求作文。

错 觉

泰戈尔

河的此岸暗自叹息——

“我相信,一切欢乐都在对岸。”

河的彼岸一声长叹:

“唉,也许,幸福尽在对岸。”

你品读这首诗产生了哪些联想或感悟呢?请根据你的联想或感悟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记叙文。

要求:①必须符合文体要求;②角度自选,立意自定,标题自拟;③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④不得抄袭,不得套作。

3.阅读下面的材料,按照要求作文。

爱默生说:虽然我们走遍世界去寻找美,但是美这东西要不是存在于我们内心,就无从寻找。

请以“美在心中”为题,写一篇记叙文。

要求:①立意自定;②角度自选;③不少于800字。

4.平常大家关注更多的也许是“我们”,如果把视线转向“他们”,你会看到什么,又会想到什么?请以“他们”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记叙文。

要求:文章的主题鲜明,内容清楚,脉络清晰,结构完整。


相关内容

  • 生命与和平相爱
  • 生命与和平相爱 教学目标: 1.学会在快速阅读中准确捕捉有价值的信息. 2.学习把人物放在文化背景中展示,以小见大的写作方法,学会逐步深入地描写内容. 3.了解犹太民族重视文化教育,重视培养生存能力的情况,了解犹太民族珍惜生命,向往和平的民族精神. 教学重点及难点: 1.课文较长,在短时间内快速阅读 ...

  • 语文主题学习八上第一单元
  • 初中语文八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整体教学方案 [教材分析]:回顾人类历史,观察时事风云,血与火的战争始终伴随着和平的呼声而不断爆发.战争与和平,永远是人类社会发展进程中二大永恒的主题. 本方案重点处理<新闻两则>.<芦花荡>两篇课文及对应的"语文主题学习"丛书中 ...

  • 八年级语文上第一单元作文世界何时铸剑为犁及范文
  • 第一单元 作文 世界何时铸剑为犁 年级:八年级 科目:语文 课题:综合性学习 主备人: 课型:预习·展示 授课时间: 授课人: 审稿人 : 学习目标:1.提高对战争的认识,培养热爱和平的情感和社会责任感. 2.通过活动开阔文化 视野,增加有关战争的历史知识和文学知识的积累. 3.培养学生资料信息搜集 ...

  • 北师大版高中语文课文目录
  • (北师大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目录 必修一 第一单元 家国情怀 1 我们对香港问题的基本立场 2 诗二首 我爱这土地 故土 3 狱中上母书 第二单元 青春岁月 4 诗二首 预言 相信未来 5 哦,香雪 6 草莓 第三单元 往事悠悠 7 <呐喊>自序 8 项脊轩 ...

  • 转变观念,立足创新
  • 作者:蔡建明 江苏教育:中学教学版 2014年03期 随着课程理念与课程结构的变化,高中语文的新内容大量涌现.这些新内容包罗万象:课程定位.学习方式.评价方式.教材呈现方式.写作训练体系,甚至具体到文本内容的确定.然而,课程实施两轮后的今天,很多"新"依然是"新&quo ...

  • 教学设计方案模板
  • 附件:教学设计方案模板 教学设计方案 课题名称 培养音乐的耳朵 姓名 董美娜 工作单位 河北省唐山市迁安市第一中学 年级学科 十一年级 教材版本 湖南文艺出版社 一.教学内容分析 本课<培养音乐的耳朵>是湖南文艺出版社高中<音乐鉴赏>第一单元<音乐的欣赏>的第二课 ...

  • 战争与和平案例
  • 第六课 战争与和平 ----社会变革与美术作品的关系 伊吾县高级中学 郭华 教学思路:本课题选自普通高中新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艺术鉴赏>的第三单元第六课<战争与和平>,探讨的是一个沉重的话题--战争与和平.本课包含三个方面的内容:1.战争在美术作品中留下的痕迹:2.通过美术作 ...

  • 出塞教案朱鸿雁文档 (2)
  • <出塞>教案 七台河市金河学校 朱鸿雁 教材分析: <出塞>是教科版三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的一首古诗,这首优秀的边塞诗作者是唐朝著名的诗人王昌龄.后人曾把这首诗推为唐人七绝的压卷之作,评价甚高.这首诗的主旨看上去 是一首歌颂守边战士.还念守边名将的诗,但是构思巧妙,把意境引向了深 ...

  • 走进新课改,高中语文怎么学?
  • 走进新课改,高中语文怎么学? 高中语文新课程已在开始推开.它的主要特点是根据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念三个维度来设计教材,特别强调人文性,强调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的主体地位,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着眼于提高全体学生的基本语文素养. 新课程相对于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