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名经济学家成思危逝世,被称为"中国风投之父"盛世依旧思危言

成思危 新华社发

据新华社电  著名的经济学家和社会活动家,中国民主建国会和中华职业教育社的杰出领导人,中国共产党的亲密朋友,第九届、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副委员长,中国民主建国会第六届、七届、八届中央委员会主席,中华职业教育社第八届、九届理事会理事长成思危同志,因病于7月12日0时34分在北京逝世,享年80岁。

成思危的广东情

曾就职广东省总工会,17岁进入华工学习,说得一口流利广东话,心系广东转型升级发展

上周,处在崩溃边缘的中国股市刚刚上演一出惊心动魄的绝地反击,化险为夷。却在周末,传来了有“中国风险投资之父”、“创业板之父”之称的著名经济学家成思危先生,因病与世长辞的消息。

成思危与广东也曾有过一段缘,说得一口流利的广东话。1951年,16岁的成思危怀揣着一颗报国心,从香港回到广州。随后,成思危进入南方大学学习,毕业后被分配至广东省总工会工作,1952年11月,17岁的成思危又进入华南理工大学前身华南工学院学习。

被誉为“创业板之父”

46岁才弃化工转学经济的成思危,在1998年全国政协九届一次会议上,代表民建中央提交了被人称为“一号提案”的《关于尽快发展我国风险投资事业的提案》。该提案引发了一场高科技产业新高潮,国内风险投资的热潮也由此掀起。

成思危一再强调,风险投资的重点领域应当是高技术领域,支持的重点阶段应是创业阶段。

对此,他提出了中国发展风险投资事业的“三步走”战略:首先是建立风险投资公司,为国内外投资者提供咨询与服务管理;第二步是建立风险投资基金,并制定相应的法规及管理办法,从国内外吸收资金;第三步是建立包括二板市场在内的风险投资体系。

2004年6月,深圳中小企业板正式开盘,迈出了“三步走”战略中的一步;2009年10月23日创业板开板仪式正式举行。至此,成思危提出的风险投资事业从一纸文书,经过10年酝酿,已变成一颗鲜活的种子在中国大地上落地生根。

由于成思危为我国新兴的风险投资业做出奠基性贡献,业内人士亲切地称他为“中国风险投资之父”和“创业板之父”。

心系广东“腾笼换鸟”

64年前,一心报国的成思危响应中央号召,从第二故乡香港回到祖国大陆,第一个落脚点便在广州,广州南方大学工人学院、广东省总工会组织科、华南工学院,均记录着年轻的成思危成长的足迹。虽然成思危在广东学习、工作时间不足5年,但他一直关心着广东的发展,近两年更为广东的发展支了不少招。1952年11月,17岁的成思危作为广东省总工会调干生,考入华南工学院化工系学习,后转到华东化工学院。

2013年9月,中国(上海)自由贸易示范区获批,让改革开放以来习惯于喝“头啖汤”的广东人感到了危机。2013年年底,成思危出现在深圳举行的“前海论坛”上,并对深圳前海提出忠告,“金融的大政策是国家的,我们不能去改变,但是可以做好准备,前海有可能作为今后自由贸易区的一个点,是要提前做好准备的。”

2014年4月,成思危又受广东省总工会之邀,出席广东职工大讲堂。在谈及广东发展现状时,成思危提到,广东现在遇到的问题是产业转型升级。

“腾笼换鸟计划,也就是产业转型升级,是广东迫切需要推动的工作。现在要做的是,用先进技术改造传统产业,提高劳动生产率;另外是发展新能源产业、现代服务业、文化产业,这是未来的重要发展方向。”

此后,成思危还马不停蹄赶赴深圳腾讯公司,调研互联网金融项目。

记者 黄璨

成思危谈中国股市:股市改革,必须把“坏孩子”赶出去

成思危被誉为“创业板之父”,同时也因为首倡风险投资而被称为“中国风险投资之父”,他在政治领域身居要职,经济领域著述颇多,他的一言一行往往引发股市震动。股市火热时,他理性地提醒民众;市场低迷时,他却表现出信心。在争议声中,他以审慎乐观、理性敢言的姿态把脉中国经济。

成思危生前对中国股市一直有着独到见解。今年5月,他就曾撰文驳斥国际金融阴谋论。成思危认为,对于金融安全问题,“我们既不能麻木不仁、丧失警惕,也不能神经过敏、草木皆兵。如果把所有的国际金融活动都当成是阴谋,本身就不符合当前国际金融的实际情况”。

成思危分析最近几年的中国股市认为,“中国股市会上升,因为中国的经济基本面摆在这里”,但中国股市现在最大的问题是投资者的信心受挫,出现了一些虚假信息,内幕交易,恶意操纵市场的情况,而惩罚的力度相对来说比较弱,“所以,股市上升的时候,投资者没赚什么钱。股市下跌的时候,首先赔的就是中小投资者。”

因此,成思危一直建言推动股市改革,建立退市制度。“股市改革必须把‘坏孩子’赶出去。”他曾在采访中表示,“建立退市制度难在哪里?我们原来的股市是审批制,上市公司就是一个资源,谁也不愿意退,所以要从根本上改成注册制。”

他还建议改变上市公司一股独大的情况:“因为一股独大,大股东就容易操纵,能不能国有企业互相换股、参股,比如中石油、中石化互相参股,那就会有互相的监督。”

创业板启动两年后,面临估值过高、高管离职套现等问题,成思危曾对此进行了反思。“有人说,创业板是造富板。我觉得如果真的是依靠科技,对国家建设起了很大作用,这些科技的创新人、发明人,在实现他的社会价值的同时得到高额回报是合理的。但如果是为了圈钱,发布虚假信息造富,我们是绝对反对的。”成思危说。

但他同时认为,对年轻的创业板不必太过苛求。“问题要认真地解决,要认真地完善,但是从长远看来,它还是往上走的,这就是我作为一个审慎的客观主义者的观点。”

记者 莫谨榕

十余年后再回味先生言论越有味

12日早上,一打开手机便看到著名经济学家成思危先生去世的消息。此时,一幅十几年前我采访成思危先生的工作照浮现在我脑海。

那是2003年。“世界经济发展宣言”系列活动于当年的11月6日-7日在珠海举行,1500多家企业领袖、跨国公司首脑及中外政要、经济界名流将聚集珠海,会上将发表由6名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和中国著名的6位经济学家联合起草的《珠海宣言》。如此重大的活动,记者当然要提前介入,做足“功课”。

于是,我将一些需要采访的经济学家、大会组委会相关人士列了一个采访名单和采访提纲,分别与他们联系。时任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的成思危先生第一个给了我回复,并安排了在北京接受采访的时间,他当时担任组委会主席。我立即打点行装上了北京。

按照事先约定的时间,我赶到了人民大会堂。在门口等候时,意外地见到一批珠海同行,原来,珠海市委宣传部得知我约到成思危副委员长专访,就招呼了当地媒体记者上北京,来个集体采访。

成思危先生的秘书很准点地出现在我们面前。他首先问:“哪位是羊城晚报的记者林丹?”见我举手,他说:“跟我来,你先采访。”我顿时很感动,他给了我单独采访的机会,虽然时间不长,但却体现了对羊城晚报和我本人工作的尊重。

虽然成思危是人大副委员长,但令我意外的是,他一点也没有“官架子”,就像我常在校园里看到的那些学者。他让我坐在他旁边,我们竟是从拉家常开始的。我很好奇,他明明是个化学家,怎么串行成了经济学家,他说,他觉得中国更需要经济学人才,所以去美国留学时改了行。

留给我的“独家”时间不多,我很快切入主题。他告诉我,之所以要发表《珠海宣言》,就是要让世界倾听发自中国的声音。“我们对经济全球化的认识和期望是平等、诚信、合作、发展。我们所说的平等不是财富的平等,不是劫富济贫,而是权利的平等,是不分国家、种族、贫富都有平等的发言权,而不是以某些发达国家为主导。全球化不是变相掠夺,而是发挥比较优势,更好地实现机会成本。”

当时我问他:中国的声音到底有多大?他说:“一个宣言发表容易,实现很难,但它是一个开始。”

十几年后,回味成思危先生这些话,越咂越有味道,今天,中国的声音不是越来越大了吗?

记者 林丹

金句频出,不少人都直呼“过瘾”

1998年,成思危提出“一号提案”时已是63岁,但近20年来,成思危仍活跃在中国经济的舞台上。他多次来到广东与业界人士交流,有趣、时尚、亲切、不打官腔、率直可爱……是与他接触过的人对他的评价。

2014年4月,成思危出席广东职工大讲堂。据当时与会人士向羊城晚报记者回忆,当时的他虽已头发花白,但精神矍铄,思维十分敏捷。“他是一个有趣、时髦的老头儿,幽默风趣的话语体系,说话不打官腔,十分直率可爱。”该人士回忆道,记得当时有人问他年轻人要不要买房的问题,他很真诚地回答道,刚毕业的大学生都能够买起房,这是不可能的,除非是“啃老”。“整个演讲中,成老‘金句’频出,让现场不少人都直呼‘过瘾’”。

此前,2013年5月成思危也到访过广州,和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罗伯特·蒙代尔一齐出席某经济论坛进行主旨演讲。曾任羊城晚报记者的李晓莉回忆道,虽然已近80岁高龄,但成思危演讲时仍思路清晰、深入浅出、言简意赅。当时,中国黄金金价不断飙升,中国大妈纷纷抢购黄金,成思危认为这是由于中国居民手上货币太多导致的。“当时成老用了一句比喻,称‘超发的货币就像关在笼子里的老虎,迟早要被放出来’,令人印象十分深刻,也做了文章的标题”。

此外,财经媒体人孟德思旧昨天一早撰文回忆,多年来多次采访成思危,也见证了成思危身体状况的变化。据其回忆,去年7月在民建中央办公室的专访时,“老爷子身体状况已经不太好了”,而采访进行到一半时,“老爷子已经满头大汗”。

记者 黄璨

成思危 新华社发

据新华社电  著名的经济学家和社会活动家,中国民主建国会和中华职业教育社的杰出领导人,中国共产党的亲密朋友,第九届、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副委员长,中国民主建国会第六届、七届、八届中央委员会主席,中华职业教育社第八届、九届理事会理事长成思危同志,因病于7月12日0时34分在北京逝世,享年80岁。

成思危的广东情

曾就职广东省总工会,17岁进入华工学习,说得一口流利广东话,心系广东转型升级发展

上周,处在崩溃边缘的中国股市刚刚上演一出惊心动魄的绝地反击,化险为夷。却在周末,传来了有“中国风险投资之父”、“创业板之父”之称的著名经济学家成思危先生,因病与世长辞的消息。

成思危与广东也曾有过一段缘,说得一口流利的广东话。1951年,16岁的成思危怀揣着一颗报国心,从香港回到广州。随后,成思危进入南方大学学习,毕业后被分配至广东省总工会工作,1952年11月,17岁的成思危又进入华南理工大学前身华南工学院学习。

被誉为“创业板之父”

46岁才弃化工转学经济的成思危,在1998年全国政协九届一次会议上,代表民建中央提交了被人称为“一号提案”的《关于尽快发展我国风险投资事业的提案》。该提案引发了一场高科技产业新高潮,国内风险投资的热潮也由此掀起。

成思危一再强调,风险投资的重点领域应当是高技术领域,支持的重点阶段应是创业阶段。

对此,他提出了中国发展风险投资事业的“三步走”战略:首先是建立风险投资公司,为国内外投资者提供咨询与服务管理;第二步是建立风险投资基金,并制定相应的法规及管理办法,从国内外吸收资金;第三步是建立包括二板市场在内的风险投资体系。

2004年6月,深圳中小企业板正式开盘,迈出了“三步走”战略中的一步;2009年10月23日创业板开板仪式正式举行。至此,成思危提出的风险投资事业从一纸文书,经过10年酝酿,已变成一颗鲜活的种子在中国大地上落地生根。

由于成思危为我国新兴的风险投资业做出奠基性贡献,业内人士亲切地称他为“中国风险投资之父”和“创业板之父”。

心系广东“腾笼换鸟”

64年前,一心报国的成思危响应中央号召,从第二故乡香港回到祖国大陆,第一个落脚点便在广州,广州南方大学工人学院、广东省总工会组织科、华南工学院,均记录着年轻的成思危成长的足迹。虽然成思危在广东学习、工作时间不足5年,但他一直关心着广东的发展,近两年更为广东的发展支了不少招。1952年11月,17岁的成思危作为广东省总工会调干生,考入华南工学院化工系学习,后转到华东化工学院。

2013年9月,中国(上海)自由贸易示范区获批,让改革开放以来习惯于喝“头啖汤”的广东人感到了危机。2013年年底,成思危出现在深圳举行的“前海论坛”上,并对深圳前海提出忠告,“金融的大政策是国家的,我们不能去改变,但是可以做好准备,前海有可能作为今后自由贸易区的一个点,是要提前做好准备的。”

2014年4月,成思危又受广东省总工会之邀,出席广东职工大讲堂。在谈及广东发展现状时,成思危提到,广东现在遇到的问题是产业转型升级。

“腾笼换鸟计划,也就是产业转型升级,是广东迫切需要推动的工作。现在要做的是,用先进技术改造传统产业,提高劳动生产率;另外是发展新能源产业、现代服务业、文化产业,这是未来的重要发展方向。”

此后,成思危还马不停蹄赶赴深圳腾讯公司,调研互联网金融项目。

记者 黄璨

成思危谈中国股市:股市改革,必须把“坏孩子”赶出去

成思危被誉为“创业板之父”,同时也因为首倡风险投资而被称为“中国风险投资之父”,他在政治领域身居要职,经济领域著述颇多,他的一言一行往往引发股市震动。股市火热时,他理性地提醒民众;市场低迷时,他却表现出信心。在争议声中,他以审慎乐观、理性敢言的姿态把脉中国经济。

成思危生前对中国股市一直有着独到见解。今年5月,他就曾撰文驳斥国际金融阴谋论。成思危认为,对于金融安全问题,“我们既不能麻木不仁、丧失警惕,也不能神经过敏、草木皆兵。如果把所有的国际金融活动都当成是阴谋,本身就不符合当前国际金融的实际情况”。

成思危分析最近几年的中国股市认为,“中国股市会上升,因为中国的经济基本面摆在这里”,但中国股市现在最大的问题是投资者的信心受挫,出现了一些虚假信息,内幕交易,恶意操纵市场的情况,而惩罚的力度相对来说比较弱,“所以,股市上升的时候,投资者没赚什么钱。股市下跌的时候,首先赔的就是中小投资者。”

因此,成思危一直建言推动股市改革,建立退市制度。“股市改革必须把‘坏孩子’赶出去。”他曾在采访中表示,“建立退市制度难在哪里?我们原来的股市是审批制,上市公司就是一个资源,谁也不愿意退,所以要从根本上改成注册制。”

他还建议改变上市公司一股独大的情况:“因为一股独大,大股东就容易操纵,能不能国有企业互相换股、参股,比如中石油、中石化互相参股,那就会有互相的监督。”

创业板启动两年后,面临估值过高、高管离职套现等问题,成思危曾对此进行了反思。“有人说,创业板是造富板。我觉得如果真的是依靠科技,对国家建设起了很大作用,这些科技的创新人、发明人,在实现他的社会价值的同时得到高额回报是合理的。但如果是为了圈钱,发布虚假信息造富,我们是绝对反对的。”成思危说。

但他同时认为,对年轻的创业板不必太过苛求。“问题要认真地解决,要认真地完善,但是从长远看来,它还是往上走的,这就是我作为一个审慎的客观主义者的观点。”

记者 莫谨榕

十余年后再回味先生言论越有味

12日早上,一打开手机便看到著名经济学家成思危先生去世的消息。此时,一幅十几年前我采访成思危先生的工作照浮现在我脑海。

那是2003年。“世界经济发展宣言”系列活动于当年的11月6日-7日在珠海举行,1500多家企业领袖、跨国公司首脑及中外政要、经济界名流将聚集珠海,会上将发表由6名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和中国著名的6位经济学家联合起草的《珠海宣言》。如此重大的活动,记者当然要提前介入,做足“功课”。

于是,我将一些需要采访的经济学家、大会组委会相关人士列了一个采访名单和采访提纲,分别与他们联系。时任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的成思危先生第一个给了我回复,并安排了在北京接受采访的时间,他当时担任组委会主席。我立即打点行装上了北京。

按照事先约定的时间,我赶到了人民大会堂。在门口等候时,意外地见到一批珠海同行,原来,珠海市委宣传部得知我约到成思危副委员长专访,就招呼了当地媒体记者上北京,来个集体采访。

成思危先生的秘书很准点地出现在我们面前。他首先问:“哪位是羊城晚报的记者林丹?”见我举手,他说:“跟我来,你先采访。”我顿时很感动,他给了我单独采访的机会,虽然时间不长,但却体现了对羊城晚报和我本人工作的尊重。

虽然成思危是人大副委员长,但令我意外的是,他一点也没有“官架子”,就像我常在校园里看到的那些学者。他让我坐在他旁边,我们竟是从拉家常开始的。我很好奇,他明明是个化学家,怎么串行成了经济学家,他说,他觉得中国更需要经济学人才,所以去美国留学时改了行。

留给我的“独家”时间不多,我很快切入主题。他告诉我,之所以要发表《珠海宣言》,就是要让世界倾听发自中国的声音。“我们对经济全球化的认识和期望是平等、诚信、合作、发展。我们所说的平等不是财富的平等,不是劫富济贫,而是权利的平等,是不分国家、种族、贫富都有平等的发言权,而不是以某些发达国家为主导。全球化不是变相掠夺,而是发挥比较优势,更好地实现机会成本。”

当时我问他:中国的声音到底有多大?他说:“一个宣言发表容易,实现很难,但它是一个开始。”

十几年后,回味成思危先生这些话,越咂越有味道,今天,中国的声音不是越来越大了吗?

记者 林丹

金句频出,不少人都直呼“过瘾”

1998年,成思危提出“一号提案”时已是63岁,但近20年来,成思危仍活跃在中国经济的舞台上。他多次来到广东与业界人士交流,有趣、时尚、亲切、不打官腔、率直可爱……是与他接触过的人对他的评价。

2014年4月,成思危出席广东职工大讲堂。据当时与会人士向羊城晚报记者回忆,当时的他虽已头发花白,但精神矍铄,思维十分敏捷。“他是一个有趣、时髦的老头儿,幽默风趣的话语体系,说话不打官腔,十分直率可爱。”该人士回忆道,记得当时有人问他年轻人要不要买房的问题,他很真诚地回答道,刚毕业的大学生都能够买起房,这是不可能的,除非是“啃老”。“整个演讲中,成老‘金句’频出,让现场不少人都直呼‘过瘾’”。

此前,2013年5月成思危也到访过广州,和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罗伯特·蒙代尔一齐出席某经济论坛进行主旨演讲。曾任羊城晚报记者的李晓莉回忆道,虽然已近80岁高龄,但成思危演讲时仍思路清晰、深入浅出、言简意赅。当时,中国黄金金价不断飙升,中国大妈纷纷抢购黄金,成思危认为这是由于中国居民手上货币太多导致的。“当时成老用了一句比喻,称‘超发的货币就像关在笼子里的老虎,迟早要被放出来’,令人印象十分深刻,也做了文章的标题”。

此外,财经媒体人孟德思旧昨天一早撰文回忆,多年来多次采访成思危,也见证了成思危身体状况的变化。据其回忆,去年7月在民建中央办公室的专访时,“老爷子身体状况已经不太好了”,而采访进行到一半时,“老爷子已经满头大汗”。

记者 黄璨


相关内容

  • 精神懈怠与人亡政息
  • 精 神 懈 怠 与 人 亡 政 息 巩联军 2011年10月31日16:53 来源:<党建研究> 胡锦涛同志在"七一"讲话中把"精神懈怠"摆在党面临的四大危险之首.党中央的这一睿智明察.清醒洞见,无疑是向全党发出的盛世危言.警世之语. 精神懈怠是一 ...

  • 晚清落后挨打的原因1
  • 摘要: 在晚清年间,中国遭受千余年来的最大浩劫,外有列强入侵,内有政府无能,一时间原本辉煌的盛世大国沦为被人随意分割侵占却毫无防抗能力的国家.而致使晚清如此落后挨打的原因, 关键词: 落后挨打 闭关锁国 封建制度 晚清 正文: 晚清年间,在外国资本主义和本国封建势力的联合压迫下, 中国的未来被一片黑 ...

  • _红楼梦_主旨精神论析
  • 第10卷第3期Vol.10No.3潍坊学院学报 JournalofWeifangUniversity2010年6月Jun.2010 <红楼梦>主旨精神论析 徐庆东 (潍坊学院,山东 摘 潍坊 261061) 要:<红楼梦>是一部人文小说,是中华五千年独特文化发展的特殊结果.它 ...

  • 一代大师,星辰陨落;心忧天下,居安思危
  • 编者按: 著名经济学家和社会活动家成思危先生于2015年7月12日与世长辞,享年80岁. 成思危先生主要研究领域为化工系统工程.软科学及管理科学,近年来致力于探索及阐明虚拟经济的特点与发展规律,并积极研究和推动风险投资在中国的发展.由于他为中国新兴的风险投资业做出的奠基性贡献,业内人士亲切地称他为& ...

  • 安而不忘危 中国思想中的忧患意识
  • 发布时间:2015/5/180:14:13来源:中国文化报 "忧患"意识是我国古代思想文化的特色之一,内容丰富,影响深远.关于古代"忧患"意识,已有不少学人作过研究,现在有条件对此进行归纳.同时在某些观点上加以深化,例如关于"忧患"意识的历 ...

  • 中国梦党课领导讲稿
  • 中国梦党课讲稿 同志们: 在很多的可选题目中,为什么我偏偏选中了这样一个耳熟能详的主题呢?这主要是基于三个方面的考虑.一是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人大闭幕式上深刻阐述了中国梦,我们每一个党员干部要深刻理解中国梦.二是我曾经有过许许多多的同国家命运联系在一起的大梦小梦,值得回味.三是我们有责任有义务现在就开 ...

  • 南京地方文化谈
  • 南京简称为"宁",别名"金陵",历史上也曾被称为建业.建康.石头城等.有着6000多年文明史的南京,素有"江南佳丽地,金陵帝王都"的美誉,与北京.西安.洛阳并称为"中国四大古都",历史源远流长,文化底蕴厚重,各类遗存众多 ...

  • 谏太宗十思疏教案
  • 教学目的 1.学习作者反复开导.循循善诱的劝谏艺术: 2.领悟"十思"的积极意义: 3.掌握文中一些实词的词义和虚词的用法. 重点难点 1.诵读.领悟.背诵全文.(重点) 2.翻译难懂的语句.(难点) 教学课时:三课时 教学步骤 : 第一课时 教学要点:初步熟悉课文,疏通字词 一 ...

  • 社会主义国家如何前进
  • 社会主义国家如何前进 本文转自人民论坛杂志(总第375期) ● 高放 当今共产党执政的社会主义国家,只剩下中国.朝鲜.越南.老挝和古巴五国.近20多年来社会主义五国如何在社会主义道路上前进,今后又该如何阔步前行,这是众多国人关切的大事.作为从事世界社会主义专业教研工作63年的民间学者,仅根据我个人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