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共第三次合作有没有可能

和平解决台湾问题,最终实现祖国完全统一,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体现,也是中国共产党与中国国民党共同肩负的历史重任。在现阶段的新形势下,国共两党都应从民族大义这一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出发,并借鉴前两次国共合作的实践经验,展开积极的对话与谈判,最终能以“第三次国共合作”的形式和平解决台湾问题,实现祖国完全统一。马克思主义的统一战线理论,是中国共产党制定统一战线策略与国共两党实现合作的重要理论基础。两次国共合作成功的实践经验对实现第三次合作有着重要借鉴作用。

第一次国共合作掀起了第一次大革命的高潮,取得了北伐战争的胜利。第二次国共合作取得了抗日战争的完全胜利。历史的经验告诉我们,实现国共第三次合作将对国家、民族有利,是解决两岸问题的根本之道,不合作则相互抵消、损伤元气。翻开历史的画卷,国共两次合作都有很多共同性,国民党和共产党合作的本质是不变的,我们可以从前面两次合作中看出。

国共第一次合作的原因:。

国共两党的第一次合作之所以能够实现,具体原因和条件包括如下几点:

一. 从当时的社会背景和主要任务看,第一次国共合作具有必要性

一战后,帝国主义加紧掠夺中国,他们各自支持依附自己的军阀,争权夺利,并联合起来干涉和镇压中国革命;在其策动下的军阀混战规模越来越大,战火弥漫全国大多数省份,国内经济萧条,人民生活痛苦不堪。这一时期中国社会的根本矛盾突出地表现为中国人民同帝国主义支持的北洋军阀的矛盾。中国革命的敌人是帝国主义和封建军阀的联合,力量强大而且残暴。“打倒列强,除军阀”成为全国人民的共同愿望。

二、国共合作可以满足共产党和国民党各自的利益。

. 从共产党的角度看,国共合作有利于实现国民革命的目标

二七惨案使中国共产党认识到,要领导中国革命取得胜利,单单依靠工人阶级的力量是不够的。中国共产党建立革命统一战线,首先谋求和国民党合作

三. 从国民党的角度看,国共合作有利于实现国民党的改造,当时国民党需要培养武装力量,因此必须借助于苏俄的援助,中共与俄共属于同样性质的革命政党;另外,国共两党当时都以打倒军阀为共同目标,联合起来属于互惠;孙中山也想借共产党之力从组织上改造国民党

四. 两党各自召开代表会议,为实现第一次合作作了政策准备

在上述的历史条件和原因下,促成了国共两党的第一次合作。国共第一次合作是历史发展条件下必然的结果,但是国共第二次合作的形成也不是偶然的社会现象,它是中国特定历史发展阶段中的必然产物,是中国共产党制定并实施正确的统一战线政策的结果,同时也和当时国民党的政策的转变分不开的。

国共第二次合作主要有一下几点原因:

1国共第二次合作的形成是中国社会基本矛盾发展变化的结果。是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中国革命发展的必然产物。随着日本帝国主义先后制造的九一八事变、一、二八事变和华北事变以后,民族存亡迫在眉睫的严峻形势,迫使中国社会各阶级、阶层和党派迅速作出抉择和反应。争取中华民族的独立、自由和解放,已成为当时除了亲日派以外的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共同要求,国共两党的第二次合作,也正是适应了这个要求而建立起来的。

2中共制定并实施了正确的统一战线政策的结果。也是国民党政策的转变的结果。前者是国共合作形成的关键,后者是国共合作形成不可缺少的条件,而国民党政策的转变,又是我党坚持正确的原则同它斗争的结果。自九一八事变以后,我党多次提出抗日口号和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号召,有力的动员了广大人民群众,使全国很快形成抗日反蒋浪潮。西安事变的和平处理,也促进了国共两党的合作。

两次合作成功的背景因素:

1,都是面对着重要的民族危机,不得不携手,国共两党虽然一直存在本质上的矛盾,当时当面临封建财阀和外国侵入时,国共两党有了共同的奋斗目标,他们才会一致携手先解决主要矛盾。毕竟,如果民族都不再处于一个安全的环境,那么他们之间的斗争又有何意义。 ,2.在政策实施问题上恰当处理。第一次合作的西安事变,是共产党发起的,但是国民党和共产党的和平处理最终促成国共合作。

国共第三次合作的环境与形式:

1:从中国的国际形式来看,国共两党需要合作共同以求更好的发展。

中国现阶段已经得到了很大的发展,现在最主要的矛盾就是国家统一,而对中国而言,现在也面对着很严峻的国际形式。和日本的钓鱼岛问题,某些大国大力资助邻国,不断挑起争端,王图打压我国,侵犯我国领土主权等根本利益。

2.一些政策的实施推动了他们的合作。

新中国成立后,国共两党致力于祖国统一的努力进一步推动了国共两党再次走向合作。新世纪新阶段,国共两党关系的积极发展为实现再次合作奠定了良好基础,特别是2005年的“胡连”会晤一方面标志着国共两党开始协同抵制“台独”势力,另一方面也标志着国共两党第三次合作的实质性工作已经展开。当前,国民党重掌台湾政权又为最终实现第三次合作带来了重要机遇。

、3,,国共合作对双方都有很大的利益。

国共第三次合作刚开始,主要是经济合作,实现两岸和平发展。就国民党来说,国民党可以通过与共产党合作,给台湾工商界和农民带来很大实惠,大得民心,赢得三合一选举胜利,有望重新上台当政。

就中国共产党来说 ,初步形成反“台独”统一战线 ,沉重打击了“台独”分裂势力,但远未达到终止“台独”,和平统一中国之目的。中国一日不统一,“台独”就实存在一日,两岸和平发展便没有坚实的长久的基础。

因此,第三次国共合作是最终能够实现的。第三次国共合作的可能性分析对马克思主义统一战线理论的运用,对国共两党关系研究的进一步展开,对当前国共两党通过对话与协商,和平解决台湾问题,最终实现祖国统一这一重大实践的理论分析,有着重要的理论意义与实践意义。

和平解决台湾问题,最终实现祖国完全统一,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体现,也是中国共产党与中国国民党共同肩负的历史重任。在现阶段的新形势下,国共两党都应从民族大义这一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出发,并借鉴前两次国共合作的实践经验,展开积极的对话与谈判,最终能以“第三次国共合作”的形式和平解决台湾问题,实现祖国完全统一。马克思主义的统一战线理论,是中国共产党制定统一战线策略与国共两党实现合作的重要理论基础。两次国共合作成功的实践经验对实现第三次合作有着重要借鉴作用。

第一次国共合作掀起了第一次大革命的高潮,取得了北伐战争的胜利。第二次国共合作取得了抗日战争的完全胜利。历史的经验告诉我们,实现国共第三次合作将对国家、民族有利,是解决两岸问题的根本之道,不合作则相互抵消、损伤元气。翻开历史的画卷,国共两次合作都有很多共同性,国民党和共产党合作的本质是不变的,我们可以从前面两次合作中看出。

国共第一次合作的原因:。

国共两党的第一次合作之所以能够实现,具体原因和条件包括如下几点:

一. 从当时的社会背景和主要任务看,第一次国共合作具有必要性

一战后,帝国主义加紧掠夺中国,他们各自支持依附自己的军阀,争权夺利,并联合起来干涉和镇压中国革命;在其策动下的军阀混战规模越来越大,战火弥漫全国大多数省份,国内经济萧条,人民生活痛苦不堪。这一时期中国社会的根本矛盾突出地表现为中国人民同帝国主义支持的北洋军阀的矛盾。中国革命的敌人是帝国主义和封建军阀的联合,力量强大而且残暴。“打倒列强,除军阀”成为全国人民的共同愿望。

二、国共合作可以满足共产党和国民党各自的利益。

. 从共产党的角度看,国共合作有利于实现国民革命的目标

二七惨案使中国共产党认识到,要领导中国革命取得胜利,单单依靠工人阶级的力量是不够的。中国共产党建立革命统一战线,首先谋求和国民党合作

三. 从国民党的角度看,国共合作有利于实现国民党的改造,当时国民党需要培养武装力量,因此必须借助于苏俄的援助,中共与俄共属于同样性质的革命政党;另外,国共两党当时都以打倒军阀为共同目标,联合起来属于互惠;孙中山也想借共产党之力从组织上改造国民党

四. 两党各自召开代表会议,为实现第一次合作作了政策准备

在上述的历史条件和原因下,促成了国共两党的第一次合作。国共第一次合作是历史发展条件下必然的结果,但是国共第二次合作的形成也不是偶然的社会现象,它是中国特定历史发展阶段中的必然产物,是中国共产党制定并实施正确的统一战线政策的结果,同时也和当时国民党的政策的转变分不开的。

国共第二次合作主要有一下几点原因:

1国共第二次合作的形成是中国社会基本矛盾发展变化的结果。是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中国革命发展的必然产物。随着日本帝国主义先后制造的九一八事变、一、二八事变和华北事变以后,民族存亡迫在眉睫的严峻形势,迫使中国社会各阶级、阶层和党派迅速作出抉择和反应。争取中华民族的独立、自由和解放,已成为当时除了亲日派以外的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共同要求,国共两党的第二次合作,也正是适应了这个要求而建立起来的。

2中共制定并实施了正确的统一战线政策的结果。也是国民党政策的转变的结果。前者是国共合作形成的关键,后者是国共合作形成不可缺少的条件,而国民党政策的转变,又是我党坚持正确的原则同它斗争的结果。自九一八事变以后,我党多次提出抗日口号和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号召,有力的动员了广大人民群众,使全国很快形成抗日反蒋浪潮。西安事变的和平处理,也促进了国共两党的合作。

两次合作成功的背景因素:

1,都是面对着重要的民族危机,不得不携手,国共两党虽然一直存在本质上的矛盾,当时当面临封建财阀和外国侵入时,国共两党有了共同的奋斗目标,他们才会一致携手先解决主要矛盾。毕竟,如果民族都不再处于一个安全的环境,那么他们之间的斗争又有何意义。 ,2.在政策实施问题上恰当处理。第一次合作的西安事变,是共产党发起的,但是国民党和共产党的和平处理最终促成国共合作。

国共第三次合作的环境与形式:

1:从中国的国际形式来看,国共两党需要合作共同以求更好的发展。

中国现阶段已经得到了很大的发展,现在最主要的矛盾就是国家统一,而对中国而言,现在也面对着很严峻的国际形式。和日本的钓鱼岛问题,某些大国大力资助邻国,不断挑起争端,王图打压我国,侵犯我国领土主权等根本利益。

2.一些政策的实施推动了他们的合作。

新中国成立后,国共两党致力于祖国统一的努力进一步推动了国共两党再次走向合作。新世纪新阶段,国共两党关系的积极发展为实现再次合作奠定了良好基础,特别是2005年的“胡连”会晤一方面标志着国共两党开始协同抵制“台独”势力,另一方面也标志着国共两党第三次合作的实质性工作已经展开。当前,国民党重掌台湾政权又为最终实现第三次合作带来了重要机遇。

、3,,国共合作对双方都有很大的利益。

国共第三次合作刚开始,主要是经济合作,实现两岸和平发展。就国民党来说,国民党可以通过与共产党合作,给台湾工商界和农民带来很大实惠,大得民心,赢得三合一选举胜利,有望重新上台当政。

就中国共产党来说 ,初步形成反“台独”统一战线 ,沉重打击了“台独”分裂势力,但远未达到终止“台独”,和平统一中国之目的。中国一日不统一,“台独”就实存在一日,两岸和平发展便没有坚实的长久的基础。

因此,第三次国共合作是最终能够实现的。第三次国共合作的可能性分析对马克思主义统一战线理论的运用,对国共两党关系研究的进一步展开,对当前国共两党通过对话与协商,和平解决台湾问题,最终实现祖国统一这一重大实践的理论分析,有着重要的理论意义与实践意义。


相关内容

  • 国共关系的历史
  • 国共关系的历史,发展及未来 以前: 国民党:1894年建立兴中会,1905年建立中国同盟会,1912年改组为国民党 共产党:1921年中共一大标志着中共的成立,1922年中共二大提出彻底的民主革命纲领. 国共关系的演变 第一次国共合作(1924-1927年大革命时期) 合作原因--反帝反封建的共同任 ...

  • 国共两党关系的变化及新中国成立以来国民党军人形象的演变
  • 国共两党关系的变化及新中国成立以来国民党军人形象的演变 国共两党的关系史是中国革命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应该是中国近现代史研究的重点,但是因为各种原因,这一重大课题的研究没有引起学术界应有的重视,所以在这一方面的文献资料数量有限,几乎成为学界的空白点.这就造成大家不了解这段历史,仅仅满足于从历史课本上 ...

  • 高考一轮复习指导:第9讲 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
  • [课标要求] 1.列举侵华日军的罪行,简述中国军民抗日斗争的主要史实,理解全民族团结抗战的重要性探讨抗日战争胜利在中国反抗外来侵略斗争中的历史地位. 2.概述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主要史实,认识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伟大历史意义. [备考指要] 1.中国抗日战争的胜利对弘扬民族精神的作用. ...

  • 第二次国共合作的特点
  • 第二次国共合作的特点 一.第二次国共合作首先是军事.组织.政治上的合作 日本帝国主义侵入华北,促使国民党调整内外政策,也开始转变对共产党的政策.国共双方广泛讨论了国共合作的一系列问题,双方作出了一些相应的让步.就几个主要问题(承认我党的合法地位.红军改编.发表国共合作宣言)达成协议,第二次国共合作正 ...

  • 高中历史教学论文国共两党的关系发展历程高考历史岳麓版
  • 高三历史专题复习四:国共两党的发展历程及两党关系人教版 [同步教育信息] 一. 本周教学内容 专题复习四:国共两党的发展历程及两党关系 二. 重点.难点 1. 重点: 国民党的建立.发展及其性质的变化:国民党"一大":抗战时期国民党正面战场及其评价:国民党政治纲领的演变及其影响: ...

  • 吴稼祥:国共两党的第三次合作
  • 吴稼祥:国共两党的第三次合作有可能在议会 标签: 台湾 国共合作 ● 吴稼祥 美英两国共同拥有的伟大诗人托马斯·斯特恩斯·艾略特(Thomas Stearns Eliot,1888-1965)的名著<荒原>的头几行写道: ( http://www.tecn.cn ) "四月是最 ...

  • 中国历史上国共合作问题
  • 一.中国历史上的国共合作问题 1.20世纪20年代至40年代,国共关系经历了曲折的发展历程.两次国共合作形成的标志分别是什么?两次统一战线的名称分别是什么?结合事实概括制约国共两党关系变化的因素?国共两党在不同时期的关系产生了怎样的影响?从上述各方面你能得到哪些认识?面对目前台独分子的分裂活动我们坚 ...

  • 河北省2010届高三历史总复习专题测试---国共关系及统一战线.doc
  • 河北省2010届高三历史总复习专题测试---国共关系及统一 战线 一.选择题 1. 中共"二大"的决定为国共两党第一次合作提供了可能性,这种可能性表现在 A. 作出了开展工人运动的决定 B. 制定了党在民主革命时期的斗争纲领 C. 作出了同国民党合作的决定 D. 提出了实现社会主 ...

  • 解放战争时期的第三条道路的破产
  • 解放战争时期的第三条道路的发展和破产 姓名:吴艳琴 (B2400050 课堂号 班级会计1202学号1208010131) 摘要:第三条道路又叫中间路线(以下不区分),中国解放战争时期的第三条道路就是一种要求以资产阶级为主体,在中国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的政治路线.抗战胜利后,"中国向何处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