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民办学校教师管理中的激励艺术

  1、保健需要的强化

  民办学校教师与公办学校教师的最大区别是收入的不稳定性,工作生活条件的佣工性和病有无所医、老有无所养的不确定性。尽管在法律上赋予二者同等的地位,但客观现实上在一段时间内是难以平等的。民办学校要发展,先要稳定师资,发展教师,要做到这一点,首先要满足教师的保健需要,而且要强化这种需要。目前一些民办学校给教师以高工资,但劳动量很大,有的教师一周要上30多节课,其生活工作条件也艰苦,更多的情况是生老病死等后顾之忧得不到解决。因此要让教师动心先要让教师安心。“安心工程”主要是指稳定教师的三个物质条件即提薪、安居、养老。民办学校要让教师获得的保健需要比公办学校教师获得的保健需要更丰富、更满足,一句话就是要让民办学校教师在待遇上真正优越于公办学校教师。

  2、期望因素的设置

  公办学校教师在“大锅饭”体制下,完成了本职工作,拿到当月的财政工资已经高兴了,没有更多的人去理会他的效价和期望值,更没有多少管理者去经营激励机制。民办学校则不同,他是有企业管理性质的,应采用期望理论去激励教师,使教师的精神需要和物质需要都必须得到最大的满足。弗鲁姆的期望理论可以用下列公式表示:

  激励力量(m)=效价(v)×期望值(e)

  效价是指个人对他所要达到目标的估价,有正值、零值、负值之分,但其含意仅指大小、高低的不同。期望值是指一个人对某个目标能够实现的概率的估价,期望值在0(最小)—1(最大)之间。

  效价和期望值的不同结合,便会产生不同的激励力量。其情况大致如下:

  m高=v高×e高

  m中=v中×e中

  m低=v低×e低

  m低=v低×e高

  m低=v高×e低

  从上可见,只有当效价和期望值均高时,产生的激励力量会最大。给民办学校管理者的启示是:第一、制定适当的目标。适当的目标给人以期望,使人产生心理动力。如学生综合素质提高率、升学率、就业率、招生数量等目标的确定与奖励挂钩,这样给人以成就期望和物质的期望;第二、提高目的的效价,如对教师进行能岗合理匹对,不让效价错位,对教师进行资源分享,提高自身竞争能力;第三、采取措施创造条件增强教师信心、提高期望值。

  3、不可忽视的公平公正因素

  美国的亚当斯早在20世纪60年代就提出了“公平理论”,它主要研究工资报酬分配的合理性,公平性对职工积极性影响。公平理论认为职工们的工作动机,不仅受绝对工资报酬影响,而且也受相对工资报酬影响。也就是说,一个人不仅关心自己收入的绝对值,而且关心自己收入的期望值。每个人会把自己付出的劳动和所得的报酬与他人付出的劳动和所得的报酬进行社会比较,把自己现在所付出的劳动和所得的报酬进行历史比较,认为人们需要保持一种分配上的公正感。

  公平理论可用以下公式表示:

  op/ip=oo/io

  op代表一个人对所得报酬的感觉

  ip代表一个人所付出劳动的感觉

  oo代表这个人对比较对象所得报酬的感觉

  io代表这个人对比较对象所付出劳动的感觉

  这个等式表明:当感到比值相等时,就有了公平公正感,产生激励作用,如果二者比值不等时,就会产生不对称的感觉,失去公平感,降低积极性。

  公平理论对加强学校管理,提高教师积极性有一定的作用。在公办学校里往往忽视了公平公正的分配理念,如在同等条件下,一个中级教师的教学效果比一个高级教师的教学效果要好得多,结果这个中级教师的工资待遇却比这个高级教师要低得多,这就是不公平。民办学校的管理体制为公平理论的应用创造了条件。因此民办学校管理者在经营激励艺术时一定做到能者多劳,多劳多得,优质优酬。

  4、科学的评价体系

  激励机制的长效性还需建立科学的评价体系予以保证。民办学校教师与公办学校教师在心理倾向上有很大的区别,他们的心理需求是争取物质利益的最大化、人格与自尊的最优化。但由于民办学校与教师存在“雇佣性”、生源不足与质量差的劣根性、教师教学的成功感的弱化性以及人事关系的松散性等因素制约了激励作用的长效发挥。因此建立一套适合民办学校办学特点的评价体系既是现代学校管理的特征也是民办学校求发展的需求所决定的。

  建立民办学校教师管理中的评价体系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评价的内容上要讲究全面性。通过对教师的全面评价来体现学校工作的全面性、全员性和全程性,使教师们感受到教师在学校工作中的主体性。对教师的评价要体现在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环境育人、实践育人等方面的内容,在教师的职业道德、思想追求、教学能力、德育方法、科研水平、协作精神、工作成效等方面确定合理的评价标准和评价权重。

  (2)、评价方法上要讲究艺术性。在评价方法上要充分考虑到教师的个性与共性和教师职业的特点,要体现人本性、民主性、客观性和公开性。将“必行性”评价和“可行性”评价结合起来,将“硬性”评价和“软性”评价结合起来,比如对教师的教学能力的评价,不但要看教师所教的学生考试成绩、升学率等显性指标,也要通过每堂课学生对该教师的认可程度和考察该教师平时精神投入的多少等隐性指标。

  (3)、评价结果上要有发展性。民办学校评价结果往往注重与教师的工资、奖金、福利等物质利益挂钩,这本无可非议,但这远远不够,评价的结果还要体现对教师的再激励作用以及评价结果的导向性和规范性,特别是评价结果是否有利于教师的发展。比如有的民办学校将优秀教师送到名牌大学学习、培训,实行学校资源分享制,为优秀教师构建自我实现的平台,这些做法都不失为有利于教师发展的好方法。

  (4)、考核指标要做到精确性。任何评价都必须以准确的考核为前提。因此,考核要准要细。考核不准不细,奖惩就难以公平,管理者就难下决心。若主观臆断进行奖惩,必然挫伤教师的积极性,因此要让每个教师明确考核标准,职能部门做好日常原始记录、计量和档案管理,同时应将评价结果根据需要通知本人或公诸于众。

  5、情感激励是激励艺术的最高境界

  与公办学校相比,民办学校教师更需要情感激励。第一,民办学校的管理体制中的等级壁垒与举办者主观要求教师发挥主观能动性相矛盾,解决矛盾的主要方式是打破壁垒,实现与教师的情感沟通;第二,民办学校要增强竞争力的愿望与竞争力的主体—教师队伍的不稳定性之间的矛盾决定了管理要加大对教师的情感投入;第三,民办学校教师队伍构成的成份特殊,他们既自卑又自矜,他们内心深处有这样或那样的“伤口”,他们更需要情感关怀,更需要尊重和信任。情感激励的主要途径是沟通。一般来说,公办学校管理者与教师之间的经济地位平等,学校体制决定着他们之间的人格也趋向平等,在此基础上进行沟通就较为容易。民办学校则不同,从事的事业是公益的,经济基础是“民”有的,民办学校教师的生活依靠不再是人民政府,他们与董事长、校长签协约,然后就凭一纸协约与“民”有者建立了“雇佣关系”,且不说经济地位不可能平等,就人格来说就造成客观上的很多不平等。人除了满足基本的生活需要外,最重要的就是赢得自尊和人格的平等了。因此,情感的沟通也就非常必要了。

  正因为这样,民办学校管理者在运用情感激励时要把握下面几种艺术方式:

  (1)在人格平等的基础上沟通。尊重人格是民办学校现代管理中极为宝贵、极为丰富、急需高度重视、亟待强化开发的情感“资源”,国务委员吴仪说:“协调、融合的人际关系也是生产力”真是一语中的。就民办学校而言,管理者与教师如果情感融合,则可以提升学校发展力。民办学校尊重教师的人格具体表现在领导者始终尊重、信任、关心、爱护每一位教师,达到“相识满天下,到处是知已”的境界,这也是激励艺术的最高境界。

  (2)沟通方式的垂直性。一些民办学校实行企业化管理,在沟通上最常见的是书面报告及口头传达,但前者最容易掉进层层报表、文山文海,层级壁垒里而失去沟通的时效性;后者则易为个人主观意识所左右或是信息失真,无法客观地传达沟通内容。这样很难将领导者的决策转化为教师的行动。沟通方式应是垂直的,领导者尽可能直接与教师沟通,比如茶余饭后、家庭探访、同室办公、共同教研、假日郊游、个别交流、圆桌座谈会等等都是垂直沟通的方式。

  (3)变单向沟通为双向沟通。学校与教师的诸方面存在认同感的差异,只有善于运用沟通的力量,及时调整双方利益,才能够使双方更好地发展,互为推动。如果沟通只是单向的,即只是领导者向教师传达要求和指令,教师只是象征性地反馈意见,或领导者只是垂直询问,教师只是一问一答,这样的沟通不仅无助于决策层的监督与管理,也无助于领导者与教师们的情感融合,时间长了,必然挫伤教师们的积极性及归属感。所以单向的沟通必须变为双向沟通。双向沟通的方式有许多种,其中关键的是领导者要尊重教师的意见表达,无论是正确的还是错误的,切忌公开批评,即使不能采纳甚至要纠正错误,也要肯定其主动性,如果建议是正确的,可行的,则要公开表扬、奖励以示鼓劲。

  6、反激励艺术的探究

  民办学校在管理上注重与工资待遇挂钩,时间一长只能使教师心中认定与学校的关系为纯契约关系,给多少钱,干多少活。当有其变化时,如果其他学校提供更多的薪水,有些教师就义无反顾地去投奔。再则即使提高薪水,当薪水高到一定时候,其对教师的意义就会下降,如由一千元增长到两千元,这多出来的一千元对教师意义极大;如果当工资由两千元涨到三千元时,这一千元就不如前面的一千元重要,再涨一千元意义就小多了。这就叫做教师心目中的价值曲线。第三,民办学校教师一般宁愿受指挥,希望逃避责任,较少有野心,对安全的需要较高,因此缺少危机感。基于以上三点,学校采取严格的管理制度,在一定的时间内能有稳定教师的作用,但怎样使教师有危机感又不至于逃离,相反还要增强教师的竞争意识呢?不妨试试反激励艺术。所谓反激励艺术就是学校要采取思维竞赛、适度淘汰制。淘汰是竞争的结果,实际上就是一种反刺激、反激励手段。使教师有一种紧迫感和危机感,促使教师提高自身素质,加强自我管理,以主人翁的思想为学校发挥创造力。比如有的学校在建立科学的评价体系时,采取5—10%的淘汰制,这个比例有效地激励了教师。淘汰制在民办学校管理上不是新鲜事,但如何适度是值得探讨的。

  激励艺术是一门科学。在民办教育不断走向规范化、法制化的今天,民办学校的优胜劣汰更是一种必然。民办学校的举办者和管理者要使自己的学校立足于不败之地,不妨借助激励艺术这门科学,从而提升学校的竞争力和发展力。本文只是一管之见。

  1、保健需要的强化

  民办学校教师与公办学校教师的最大区别是收入的不稳定性,工作生活条件的佣工性和病有无所医、老有无所养的不确定性。尽管在法律上赋予二者同等的地位,但客观现实上在一段时间内是难以平等的。民办学校要发展,先要稳定师资,发展教师,要做到这一点,首先要满足教师的保健需要,而且要强化这种需要。目前一些民办学校给教师以高工资,但劳动量很大,有的教师一周要上30多节课,其生活工作条件也艰苦,更多的情况是生老病死等后顾之忧得不到解决。因此要让教师动心先要让教师安心。“安心工程”主要是指稳定教师的三个物质条件即提薪、安居、养老。民办学校要让教师获得的保健需要比公办学校教师获得的保健需要更丰富、更满足,一句话就是要让民办学校教师在待遇上真正优越于公办学校教师。

  2、期望因素的设置

  公办学校教师在“大锅饭”体制下,完成了本职工作,拿到当月的财政工资已经高兴了,没有更多的人去理会他的效价和期望值,更没有多少管理者去经营激励机制。民办学校则不同,他是有企业管理性质的,应采用期望理论去激励教师,使教师的精神需要和物质需要都必须得到最大的满足。弗鲁姆的期望理论可以用下列公式表示:

  激励力量(m)=效价(v)×期望值(e)

  效价是指个人对他所要达到目标的估价,有正值、零值、负值之分,但其含意仅指大小、高低的不同。期望值是指一个人对某个目标能够实现的概率的估价,期望值在0(最小)—1(最大)之间。

  效价和期望值的不同结合,便会产生不同的激励力量。其情况大致如下:

  m高=v高×e高

  m中=v中×e中

  m低=v低×e低

  m低=v低×e高

  m低=v高×e低

  从上可见,只有当效价和期望值均高时,产生的激励力量会最大。给民办学校管理者的启示是:第一、制定适当的目标。适当的目标给人以期望,使人产生心理动力。如学生综合素质提高率、升学率、就业率、招生数量等目标的确定与奖励挂钩,这样给人以成就期望和物质的期望;第二、提高目的的效价,如对教师进行能岗合理匹对,不让效价错位,对教师进行资源分享,提高自身竞争能力;第三、采取措施创造条件增强教师信心、提高期望值。

  3、不可忽视的公平公正因素

  美国的亚当斯早在20世纪60年代就提出了“公平理论”,它主要研究工资报酬分配的合理性,公平性对职工积极性影响。公平理论认为职工们的工作动机,不仅受绝对工资报酬影响,而且也受相对工资报酬影响。也就是说,一个人不仅关心自己收入的绝对值,而且关心自己收入的期望值。每个人会把自己付出的劳动和所得的报酬与他人付出的劳动和所得的报酬进行社会比较,把自己现在所付出的劳动和所得的报酬进行历史比较,认为人们需要保持一种分配上的公正感。

  公平理论可用以下公式表示:

  op/ip=oo/io

  op代表一个人对所得报酬的感觉

  ip代表一个人所付出劳动的感觉

  oo代表这个人对比较对象所得报酬的感觉

  io代表这个人对比较对象所付出劳动的感觉

  这个等式表明:当感到比值相等时,就有了公平公正感,产生激励作用,如果二者比值不等时,就会产生不对称的感觉,失去公平感,降低积极性。

  公平理论对加强学校管理,提高教师积极性有一定的作用。在公办学校里往往忽视了公平公正的分配理念,如在同等条件下,一个中级教师的教学效果比一个高级教师的教学效果要好得多,结果这个中级教师的工资待遇却比这个高级教师要低得多,这就是不公平。民办学校的管理体制为公平理论的应用创造了条件。因此民办学校管理者在经营激励艺术时一定做到能者多劳,多劳多得,优质优酬。

  4、科学的评价体系

  激励机制的长效性还需建立科学的评价体系予以保证。民办学校教师与公办学校教师在心理倾向上有很大的区别,他们的心理需求是争取物质利益的最大化、人格与自尊的最优化。但由于民办学校与教师存在“雇佣性”、生源不足与质量差的劣根性、教师教学的成功感的弱化性以及人事关系的松散性等因素制约了激励作用的长效发挥。因此建立一套适合民办学校办学特点的评价体系既是现代学校管理的特征也是民办学校求发展的需求所决定的。

  建立民办学校教师管理中的评价体系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评价的内容上要讲究全面性。通过对教师的全面评价来体现学校工作的全面性、全员性和全程性,使教师们感受到教师在学校工作中的主体性。对教师的评价要体现在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环境育人、实践育人等方面的内容,在教师的职业道德、思想追求、教学能力、德育方法、科研水平、协作精神、工作成效等方面确定合理的评价标准和评价权重。

  (2)、评价方法上要讲究艺术性。在评价方法上要充分考虑到教师的个性与共性和教师职业的特点,要体现人本性、民主性、客观性和公开性。将“必行性”评价和“可行性”评价结合起来,将“硬性”评价和“软性”评价结合起来,比如对教师的教学能力的评价,不但要看教师所教的学生考试成绩、升学率等显性指标,也要通过每堂课学生对该教师的认可程度和考察该教师平时精神投入的多少等隐性指标。

  (3)、评价结果上要有发展性。民办学校评价结果往往注重与教师的工资、奖金、福利等物质利益挂钩,这本无可非议,但这远远不够,评价的结果还要体现对教师的再激励作用以及评价结果的导向性和规范性,特别是评价结果是否有利于教师的发展。比如有的民办学校将优秀教师送到名牌大学学习、培训,实行学校资源分享制,为优秀教师构建自我实现的平台,这些做法都不失为有利于教师发展的好方法。

  (4)、考核指标要做到精确性。任何评价都必须以准确的考核为前提。因此,考核要准要细。考核不准不细,奖惩就难以公平,管理者就难下决心。若主观臆断进行奖惩,必然挫伤教师的积极性,因此要让每个教师明确考核标准,职能部门做好日常原始记录、计量和档案管理,同时应将评价结果根据需要通知本人或公诸于众。

  5、情感激励是激励艺术的最高境界

  与公办学校相比,民办学校教师更需要情感激励。第一,民办学校的管理体制中的等级壁垒与举办者主观要求教师发挥主观能动性相矛盾,解决矛盾的主要方式是打破壁垒,实现与教师的情感沟通;第二,民办学校要增强竞争力的愿望与竞争力的主体—教师队伍的不稳定性之间的矛盾决定了管理要加大对教师的情感投入;第三,民办学校教师队伍构成的成份特殊,他们既自卑又自矜,他们内心深处有这样或那样的“伤口”,他们更需要情感关怀,更需要尊重和信任。情感激励的主要途径是沟通。一般来说,公办学校管理者与教师之间的经济地位平等,学校体制决定着他们之间的人格也趋向平等,在此基础上进行沟通就较为容易。民办学校则不同,从事的事业是公益的,经济基础是“民”有的,民办学校教师的生活依靠不再是人民政府,他们与董事长、校长签协约,然后就凭一纸协约与“民”有者建立了“雇佣关系”,且不说经济地位不可能平等,就人格来说就造成客观上的很多不平等。人除了满足基本的生活需要外,最重要的就是赢得自尊和人格的平等了。因此,情感的沟通也就非常必要了。

  正因为这样,民办学校管理者在运用情感激励时要把握下面几种艺术方式:

  (1)在人格平等的基础上沟通。尊重人格是民办学校现代管理中极为宝贵、极为丰富、急需高度重视、亟待强化开发的情感“资源”,国务委员吴仪说:“协调、融合的人际关系也是生产力”真是一语中的。就民办学校而言,管理者与教师如果情感融合,则可以提升学校发展力。民办学校尊重教师的人格具体表现在领导者始终尊重、信任、关心、爱护每一位教师,达到“相识满天下,到处是知已”的境界,这也是激励艺术的最高境界。

  (2)沟通方式的垂直性。一些民办学校实行企业化管理,在沟通上最常见的是书面报告及口头传达,但前者最容易掉进层层报表、文山文海,层级壁垒里而失去沟通的时效性;后者则易为个人主观意识所左右或是信息失真,无法客观地传达沟通内容。这样很难将领导者的决策转化为教师的行动。沟通方式应是垂直的,领导者尽可能直接与教师沟通,比如茶余饭后、家庭探访、同室办公、共同教研、假日郊游、个别交流、圆桌座谈会等等都是垂直沟通的方式。

  (3)变单向沟通为双向沟通。学校与教师的诸方面存在认同感的差异,只有善于运用沟通的力量,及时调整双方利益,才能够使双方更好地发展,互为推动。如果沟通只是单向的,即只是领导者向教师传达要求和指令,教师只是象征性地反馈意见,或领导者只是垂直询问,教师只是一问一答,这样的沟通不仅无助于决策层的监督与管理,也无助于领导者与教师们的情感融合,时间长了,必然挫伤教师们的积极性及归属感。所以单向的沟通必须变为双向沟通。双向沟通的方式有许多种,其中关键的是领导者要尊重教师的意见表达,无论是正确的还是错误的,切忌公开批评,即使不能采纳甚至要纠正错误,也要肯定其主动性,如果建议是正确的,可行的,则要公开表扬、奖励以示鼓劲。

  6、反激励艺术的探究

  民办学校在管理上注重与工资待遇挂钩,时间一长只能使教师心中认定与学校的关系为纯契约关系,给多少钱,干多少活。当有其变化时,如果其他学校提供更多的薪水,有些教师就义无反顾地去投奔。再则即使提高薪水,当薪水高到一定时候,其对教师的意义就会下降,如由一千元增长到两千元,这多出来的一千元对教师意义极大;如果当工资由两千元涨到三千元时,这一千元就不如前面的一千元重要,再涨一千元意义就小多了。这就叫做教师心目中的价值曲线。第三,民办学校教师一般宁愿受指挥,希望逃避责任,较少有野心,对安全的需要较高,因此缺少危机感。基于以上三点,学校采取严格的管理制度,在一定的时间内能有稳定教师的作用,但怎样使教师有危机感又不至于逃离,相反还要增强教师的竞争意识呢?不妨试试反激励艺术。所谓反激励艺术就是学校要采取思维竞赛、适度淘汰制。淘汰是竞争的结果,实际上就是一种反刺激、反激励手段。使教师有一种紧迫感和危机感,促使教师提高自身素质,加强自我管理,以主人翁的思想为学校发挥创造力。比如有的学校在建立科学的评价体系时,采取5—10%的淘汰制,这个比例有效地激励了教师。淘汰制在民办学校管理上不是新鲜事,但如何适度是值得探讨的。

  激励艺术是一门科学。在民办教育不断走向规范化、法制化的今天,民办学校的优胜劣汰更是一种必然。民办学校的举办者和管理者要使自己的学校立足于不败之地,不妨借助激励艺术这门科学,从而提升学校的竞争力和发展力。本文只是一管之见。


相关内容

  • 关于校长激励教师的艺术-蔡成祥
  • 2014年邛崃市中小学校长培训会心得体会 --关于校长激励教师的艺术 邛崃市强项实验学校:蔡成祥 激励,是以激发人的动机,使人产生内在动力朝着所期望的目标前进的心理过程.简言之,激励就是调动人的积极性.在学校管理中,激励是调动教职工积极性的重要手段.随着教育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中小学管理者们,特别是 ...

  • 学校素质教育工作总结
  • 我校在过去的工作中,确立了“以人为本,和谐发展”的办学理念,始终坚持学校发展思想先行;学校管理教师为本;学校教育学生为本的办学特色,在原有办学经验逐步科学化的基础上,进行教育科研的研究和实践,在传承中发展,在发展中进一步提炼,深入探索适合学校实际和发展需要的现代学校管理模式,形成自己的办学特色和管理 ...

  • 民办学校人力资源管理问题及对策思考
  • 发展之道 民办学校人力资源管理问题及对策思考 文⊙ 赵少俨(山东东营海培教育学校) 摘要:民办学校已经成为我国教育体系中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并且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并对其人力资源管理提出了新的要求,而民办学校的人力资源管理却存在兼职教师过多.人员结构不合理等问题.民办学校要想解决这些问题,就必须从 ...

  • 素质教育工作经验总结
  • 素质教育工作总结 我校在过去的工作中,确立了"以人为本,和谐发展"的办学理念,始终坚持学校发展思想先行:学校管理教师为本:学校教育学生为本的办学特色,在原有办学经验逐步科学化的基础上,进行教育科研的研究和实践,在传承中发展,在发展中进一步提炼,深入探索适合学校实际和发展需要的现代 ...

  • 学校十三五规划稿
  • 天津市第八十中学 第十三个五年发展规划 2015 年11月 天津第八十中学第十三个五年发展规划 一."十二五"总结回顾 "十二五"期间,在上级教育主管部门的关心帮助下,八十中学始终坚持以人为本的办学模式,坚持"扬长教育"这一先进的办学理念, ...

  • 教育管理学学习笔记
  • 一.名词解释 1.教育管理 教育管理者运用一定的管理原理与方法,在特定的条件下,合理配置教育资源,引导组织教育人员完成教育任务,实现教育目标的一种活动. 2.教育管理体制是教育领域中关于机构的设置.隶属关系以及权限划分等方面的制度. 3.使教职员工和学生人性得到最完美的发展是现代教育管理的核心:为教 ...

  • 小学挂职培训学习研修报告:最美好的记忆
  • 小学挂职培训学习研修报告:最美好的记忆 在这丹桂飘香,硕果累累的十月,我很荣幸作为“国培计划——湖北省农村骨干校长挂职培训项目”的学员,来到了有着百年悠久历史的名校——天门市实验小学,开始了为期一个月的跟岗学习,师从于姚明学校长。 我深知这次机会来之不易,一定要抓住这次千载难逢的机会全身心地投入到跟 ...

  • 校长汇报材料
  • 校长汇报材料 宝坻区林亭口镇高级小学校长 苏玉刚 各位专家.领导,上午好! 林亭口镇高级小学前身为林亭口镇第二初级中学,始建于1970年,1990年因学校规划更名为林亭口镇高级小学.学校占地面积为15600㎡,学校教学楼2003年8月建成并投入使用,建筑面积为1943㎡.共有教学班5个,学生115人 ...

  • 小学2012-2013学年第二学期工作计划
  • 第二学期工作计划 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认真贯彻国家教育方针:坚持"以爱育人,让每个孩子幸福成长:用心教书,把所有学生当成宝贝"的办学理念,以 "质量创新"为主题,以"会做人.会生活.会学习.会健体.会实践.会创新"为育人目标,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