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生供需见面会总结

 xxxx年2月22日至23日,当春风又拂风雨湖畔的时候,一年一度的毕业生供需见面会如期举行。这是继年来我校举办的第四次毕业生供需见面会。在全校师生的共同努力下,此次毕业生供需见面会无论从质和量与前三次毕业生供需见面会都有了一定的提高:用人单位的数量创历年来的新记录,突破xxx家,需求人数达xxx人。会后统计:毕业生与用人单位达成意向协议xxx余人,实际签定就业协议的就有xxx人,预计可达xxx人左右。

  未雨绸缪 精心准备

  学生工作部、团委在此次毕业生供需见面会前后做了大量认真细致的工作。首先是正确认识就业指导的定位,在总结过去经验的基础上,加强了就业指导的实践操作,为毕业生搭建一个良好的就业平台。从去年9月份,中心工作人员就开始筹划见面会的具体事宜,并向学校申报了此项活动。毕业生就业指导中心及各院系派专人分五批共六小组xxx人次外出联系用人单位,先后到了广东、广西、云南、贵州、重庆、福建、浙江、上海、江苏、河北、山东、吉林、新疆等省市,并发出邀请函1000余份。2月18日,马书记、田国祥委员组织召开了毕业生供需见面会工作的联系会,对见面会作了详细介绍。

  特点鲜明 难点凸现

  第一,毕业生就业引起社会全面关注,学校影响不断扩大

  届毕业生是全国高校扩招后的第一届。从中央到地方,从高校到社会,各界都予以极大的关注。与往年不同的是,不少家长亲自来校观察子女就业情况。在本次毕业生供需见面会上,不少学生家长跟随子女与用人单位洽谈,这是过去从未有过的情形。这样的情况,一是加强了学生家长对学校的了解,二是对学生的求职选择提供了较为理性的指导,避免了学生的盲从,一定程度上减轻了学校对单个学生就业指导的压力。

  另外,此次供需见面会还引来了湖南师大、湘潭大学、常德师院、怀化学院的应届毕业生前来求职,说明我校供需见面会的影响在不断扩大。

  第二,“老朋友”情深,“新朋友”增多

  据《吉首大学毕业生工作问卷调查》反馈上来的信息,参加本次招聘会的90多家单位中,绝大多数是我校的“老客户”,显示了其对我校毕业生质量的肯定。其中不少用人单位是连续三四年来我校招聘毕业生。如广州羊城铁路公司、新疆乌鲁木齐铁路公司、怀化铁路公司、96301部队等。与此同时,新用人单位数量达28家之多,他们多是慕名而来,他们的到来不仅为我校就业工作开展注入新鲜血液,更为毕业生就业市场的不断拓宽和传统专业外学生的就业创造了条件。但我们也清醒地看到,这些单位在选择人才方面更多的是挑选那种具备扎实专业知识和较强的综合素质且具有“三证”的优秀毕业生,而我校毕业生的情况是:学生的知识水平、实践经验和能力参差不齐,优秀毕业生占毕业生的总量较少。这就使他们的要求与我们的毕业生整体素质存在差异,这也是我们就业指导工作所面临的难点。如何提高我校学生的综合素质,让学生在实践中锻炼自我,使所学和所用有机地结为一体,成了我们教育工作者亟待解决的问题。

  第三,师范与非师范就业形势反差大

  在以往的毕业生供需见面会上,非教育系统的用人单位来我校选拔毕业生较少,一直是我们工作的重点也是难点,今年虽然有所突破,但是效果不是很理想。本届本、专科毕业生共2572人,其中专科930人(张家界校区711人),本科专业中师范类人数为834人,非师范人数1032人,然而此次前来的用人单位绝大多数是教育系统,非教育系统用人单位仅21家。关于非师范生就业问题,除了学生本人和我中心要加大力度外,教学也应增强针对性和应用性,特别是要加强实践教学这一重要环节。

  第四,专科学生面临市场“空白”了吗

  这次招聘会邀请到21家非教育系统用人单位,而需求专科的仅有两家。需求毕业生共17人(医学院9人,张家界校区8人)只占专科毕业生总数1.8%。表明来我们专科毕业生的就业形势比本科生要更为严峻,在寻求人才市场问题上,必须主动出击;另一方面还是就业观念的问题,先有立足之地,积累知识和经验,然后抓住机遇,生根开花。据医学院王书记介绍,该院的毕业生有许多这样成功的范例。

  收获不大 遗憾多多

  第一,这次外省单位虽然有所增加,但还是不能满足毕业生到外省单位积极应聘的要求,许多外省单位招聘摊位前甚至出现了爆棚的现象。而与其形成鲜明对比的一些省内小单位却是门庭罗雀。究其原因,毕业生“择高树而栖”、“非公不嫁”、“一次到位”等就业观念占了主导因素。当然,省外单位提供优厚的待遇,工资也相对高于省内单位,许多毕业生对省外单位总有一种美好的憧憬,认为外省无论从工作环境、发展空间和发展机遇都要比省内好得多,于是蜂拥而上、盲目应聘这种做法只会让自己碰一鼻子灰,因为外省用人单位他们的需求人数有限,需要的生源质量也较高。中国有句古话“知彼知己,百战不殆,”知彼就是要了解择业的社会环境和工作单位,正确认识面临的就业形势,了解社会需要什么样的大学毕业生;而知己就是要实事求是的评价自己,自己的优点和长处、缺点和短处,量体裁衣。当“先就业再择业”的口号在大多数高校频繁出现的时候,我校的毕业生也应该悟出其中的深刻含义。

  第二,在今年的毕业生供需见面会上,部分学生素质不全面、基本功不扎实也暴露出来。“三字一话”本来是教育专业毕业生最基本的要求,不少毕业生虽然成绩不错,但在面试和试教中却因为这些功底不扎实而败下阵来,双方都为此遗憾。还有极少数毕业生怯场,面对用人单位竟然不敢说话。某院的一男生与其女友到某单位面谈,用人单位提问时,全由其女友代答,叫人哭笑不得。

  第三,毕业生求职前的书面材料准备“广种博收”本来是应该的,也是我们所提倡的,但在此次毕业生供需见面会上,我们所看到的是:部分毕业生推荐材料不真实,班主任、院系推荐意见只有优点而缺点只字不提。学工部下发的《关于加强毕业生就业指导规范化管理通知》[学生()18号]要求:“院系所写的推荐意见必须客观、公正,一定要指出毕业生的不足。”这些都很少体现。造成的后果不仅不利于毕业生在供需见面会上的公平竞争,而且严重影响到学校在社会上的形象。试想一家单位今年在这里招了一名表现平平,而推荐材料上却天花乱坠的学生,他明年还会来么?值得思考!更有甚者,不少毕业生推荐材料中的各种奖励证书是自己编造的,有的私制学校公章,这种行为,这样的“产品”进入市场,其后果可想而知。

  第四,今年与去年相比,在供需见面会临近时,不少毕业生才临时请求补发协议书。其中多数是遗失了—天知道是真的遗失了?另外少数毕业生对签就业协议书的严肃性认识不足,当天与用人单位签定协议书,第二天又找到用人单位违约,使我们和用人单位十分尴尬。这一现象,我们不能就其表面看表面,应从内在的实质上看这个问题。“诚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生存和发展的根本,也是一个单位,一个人的根本。如果我们培养的学生做不到这一点,又怎么能得到市场的承认呢?

  第五,关于“教育产业化、市场化”,我们认为:今天给学生找“饭碗”就是保我们明天“饭碗”。如此规模的人才招聘会在我校举行,来校招聘毕业生至少包含了现有的各个专业。大好良机为何不深入现场直观了解我们的学生专业素质、综合能力等到底存在哪些不足,了解某专业在市场上的供求情况,了解自己的学生怎样才能适应和达到市场要求,了解专业设置、课程设置乃至教学方式的合理性等等。认真研究一下教育面向市场的适应性和超前性问题。

  毕业生供需见面会在我校已连续举办了四届,从尝试到成熟,其几多风雨、几多辛酸。当我们送走一批批风华正茂的毕业生时,面对他们深情的笑容,我们感到自豪,但再望望一批批即将毕业的学子,看着他们那一双双渴望机遇、渴望伯乐的眼神,我们又感到自己身上的责任重大。因此,我们要呼吁:“学生就业,我的责任;学生就业,我们的责任

 xxxx年2月22日至23日,当春风又拂风雨湖畔的时候,一年一度的毕业生供需见面会如期举行。这是继年来我校举办的第四次毕业生供需见面会。在全校师生的共同努力下,此次毕业生供需见面会无论从质和量与前三次毕业生供需见面会都有了一定的提高:用人单位的数量创历年来的新记录,突破xxx家,需求人数达xxx人。会后统计:毕业生与用人单位达成意向协议xxx余人,实际签定就业协议的就有xxx人,预计可达xxx人左右。

  未雨绸缪 精心准备

  学生工作部、团委在此次毕业生供需见面会前后做了大量认真细致的工作。首先是正确认识就业指导的定位,在总结过去经验的基础上,加强了就业指导的实践操作,为毕业生搭建一个良好的就业平台。从去年9月份,中心工作人员就开始筹划见面会的具体事宜,并向学校申报了此项活动。毕业生就业指导中心及各院系派专人分五批共六小组xxx人次外出联系用人单位,先后到了广东、广西、云南、贵州、重庆、福建、浙江、上海、江苏、河北、山东、吉林、新疆等省市,并发出邀请函1000余份。2月18日,马书记、田国祥委员组织召开了毕业生供需见面会工作的联系会,对见面会作了详细介绍。

  特点鲜明 难点凸现

  第一,毕业生就业引起社会全面关注,学校影响不断扩大

  届毕业生是全国高校扩招后的第一届。从中央到地方,从高校到社会,各界都予以极大的关注。与往年不同的是,不少家长亲自来校观察子女就业情况。在本次毕业生供需见面会上,不少学生家长跟随子女与用人单位洽谈,这是过去从未有过的情形。这样的情况,一是加强了学生家长对学校的了解,二是对学生的求职选择提供了较为理性的指导,避免了学生的盲从,一定程度上减轻了学校对单个学生就业指导的压力。

  另外,此次供需见面会还引来了湖南师大、湘潭大学、常德师院、怀化学院的应届毕业生前来求职,说明我校供需见面会的影响在不断扩大。

  第二,“老朋友”情深,“新朋友”增多

  据《吉首大学毕业生工作问卷调查》反馈上来的信息,参加本次招聘会的90多家单位中,绝大多数是我校的“老客户”,显示了其对我校毕业生质量的肯定。其中不少用人单位是连续三四年来我校招聘毕业生。如广州羊城铁路公司、新疆乌鲁木齐铁路公司、怀化铁路公司、96301部队等。与此同时,新用人单位数量达28家之多,他们多是慕名而来,他们的到来不仅为我校就业工作开展注入新鲜血液,更为毕业生就业市场的不断拓宽和传统专业外学生的就业创造了条件。但我们也清醒地看到,这些单位在选择人才方面更多的是挑选那种具备扎实专业知识和较强的综合素质且具有“三证”的优秀毕业生,而我校毕业生的情况是:学生的知识水平、实践经验和能力参差不齐,优秀毕业生占毕业生的总量较少。这就使他们的要求与我们的毕业生整体素质存在差异,这也是我们就业指导工作所面临的难点。如何提高我校学生的综合素质,让学生在实践中锻炼自我,使所学和所用有机地结为一体,成了我们教育工作者亟待解决的问题。

  第三,师范与非师范就业形势反差大

  在以往的毕业生供需见面会上,非教育系统的用人单位来我校选拔毕业生较少,一直是我们工作的重点也是难点,今年虽然有所突破,但是效果不是很理想。本届本、专科毕业生共2572人,其中专科930人(张家界校区711人),本科专业中师范类人数为834人,非师范人数1032人,然而此次前来的用人单位绝大多数是教育系统,非教育系统用人单位仅21家。关于非师范生就业问题,除了学生本人和我中心要加大力度外,教学也应增强针对性和应用性,特别是要加强实践教学这一重要环节。

  第四,专科学生面临市场“空白”了吗

  这次招聘会邀请到21家非教育系统用人单位,而需求专科的仅有两家。需求毕业生共17人(医学院9人,张家界校区8人)只占专科毕业生总数1.8%。表明来我们专科毕业生的就业形势比本科生要更为严峻,在寻求人才市场问题上,必须主动出击;另一方面还是就业观念的问题,先有立足之地,积累知识和经验,然后抓住机遇,生根开花。据医学院王书记介绍,该院的毕业生有许多这样成功的范例。

  收获不大 遗憾多多

  第一,这次外省单位虽然有所增加,但还是不能满足毕业生到外省单位积极应聘的要求,许多外省单位招聘摊位前甚至出现了爆棚的现象。而与其形成鲜明对比的一些省内小单位却是门庭罗雀。究其原因,毕业生“择高树而栖”、“非公不嫁”、“一次到位”等就业观念占了主导因素。当然,省外单位提供优厚的待遇,工资也相对高于省内单位,许多毕业生对省外单位总有一种美好的憧憬,认为外省无论从工作环境、发展空间和发展机遇都要比省内好得多,于是蜂拥而上、盲目应聘这种做法只会让自己碰一鼻子灰,因为外省用人单位他们的需求人数有限,需要的生源质量也较高。中国有句古话“知彼知己,百战不殆,”知彼就是要了解择业的社会环境和工作单位,正确认识面临的就业形势,了解社会需要什么样的大学毕业生;而知己就是要实事求是的评价自己,自己的优点和长处、缺点和短处,量体裁衣。当“先就业再择业”的口号在大多数高校频繁出现的时候,我校的毕业生也应该悟出其中的深刻含义。

  第二,在今年的毕业生供需见面会上,部分学生素质不全面、基本功不扎实也暴露出来。“三字一话”本来是教育专业毕业生最基本的要求,不少毕业生虽然成绩不错,但在面试和试教中却因为这些功底不扎实而败下阵来,双方都为此遗憾。还有极少数毕业生怯场,面对用人单位竟然不敢说话。某院的一男生与其女友到某单位面谈,用人单位提问时,全由其女友代答,叫人哭笑不得。

  第三,毕业生求职前的书面材料准备“广种博收”本来是应该的,也是我们所提倡的,但在此次毕业生供需见面会上,我们所看到的是:部分毕业生推荐材料不真实,班主任、院系推荐意见只有优点而缺点只字不提。学工部下发的《关于加强毕业生就业指导规范化管理通知》[学生()18号]要求:“院系所写的推荐意见必须客观、公正,一定要指出毕业生的不足。”这些都很少体现。造成的后果不仅不利于毕业生在供需见面会上的公平竞争,而且严重影响到学校在社会上的形象。试想一家单位今年在这里招了一名表现平平,而推荐材料上却天花乱坠的学生,他明年还会来么?值得思考!更有甚者,不少毕业生推荐材料中的各种奖励证书是自己编造的,有的私制学校公章,这种行为,这样的“产品”进入市场,其后果可想而知。

  第四,今年与去年相比,在供需见面会临近时,不少毕业生才临时请求补发协议书。其中多数是遗失了—天知道是真的遗失了?另外少数毕业生对签就业协议书的严肃性认识不足,当天与用人单位签定协议书,第二天又找到用人单位违约,使我们和用人单位十分尴尬。这一现象,我们不能就其表面看表面,应从内在的实质上看这个问题。“诚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生存和发展的根本,也是一个单位,一个人的根本。如果我们培养的学生做不到这一点,又怎么能得到市场的承认呢?

  第五,关于“教育产业化、市场化”,我们认为:今天给学生找“饭碗”就是保我们明天“饭碗”。如此规模的人才招聘会在我校举行,来校招聘毕业生至少包含了现有的各个专业。大好良机为何不深入现场直观了解我们的学生专业素质、综合能力等到底存在哪些不足,了解某专业在市场上的供求情况,了解自己的学生怎样才能适应和达到市场要求,了解专业设置、课程设置乃至教学方式的合理性等等。认真研究一下教育面向市场的适应性和超前性问题。

  毕业生供需见面会在我校已连续举办了四届,从尝试到成熟,其几多风雨、几多辛酸。当我们送走一批批风华正茂的毕业生时,面对他们深情的笑容,我们感到自豪,但再望望一批批即将毕业的学子,看着他们那一双双渴望机遇、渴望伯乐的眼神,我们又感到自己身上的责任重大。因此,我们要呼吁:“学生就业,我的责任;学生就业,我们的责任


相关内容

  • 学校XX年就业工作总结
  • 一、我校就业工作的基本情况 (一)、毕业生基本情况 xx年我校共有毕业生4500余人,来自北京、上海、广东、新疆等二十多个省、市、自治区,其中研究生100多人人,本科毕业生近3000人,专科毕业生1500多人。学校所设专业涵盖土木、建筑及其他理学、工学、经济学、管理学等各大门科学类,各专业各具特色、 ...

  • 校就业工作总结
  • 2004年,我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在上级主管部门和学校党委.行政的正确领导下,在毕业生就业工作人员及全体毕业生的共同努力下,克服种种困难,各有关工作顺利进行,达到了预期目标.现将我校2004年就业工作简述如下:  一.我校就业工作的基本情况  (一).毕业生基本情况  2004年我校共有毕业生4500余 ...

  • 2015年大中专毕业生就业工作总结
  • 2015年大中专毕业生就业工作总结 XX年,我们认真贯彻<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引导和鼓励高校毕业生面向基层就业的意见〉的通知>精神和省政府关于高校毕业生就业的各项政策,牢固树立和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把毕业生就业纳入社会就业的系统工程,做为关注民生推动经济社 ...

  • 2009年大中专毕业生就业工作总结
  • xx年,我们认真贯彻《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引导和鼓励高校毕业生面向基层就业的意见〉的通知》精神和省政府关于高校毕业生就业的各项政策,牢固树立和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把毕业生就业纳入社会就业的系统工程,做为关注民生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德政工程和民心工程,加大措施和工作力度, ...

  • 当前高校毕业生就业的形势与任务
  • 作者:王路江 中国高教研究 1997年09期 近年来,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不断完善,在<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及其实施意见的指导下,高等学校毕业生和毕业研究生就业制度的改革,在经历了十几年理论和实践的积极探索后,已经进入一个比较平稳.健康的发展时期,新的毕业生就业体制正 ...

  • 最适合人类居住的地方--威海欢迎您!
  • 山东省2011年秋冬季高校毕业生综合类就业市场 邀 请 函 尊敬的毕业生就业主管部门及用人单位领导: 首先感谢贵单位多年来对我们毕业生就业工作的大力支持!根据山东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关于举办山东省2011年高校毕业生秋冬就业市场的通知要求,我校和哈尔滨工业大学(威海)将于2011年11月24日在山 ...

  • 大学生就业形势与就业市场
  • 大学生就业形势与就业市场 第一节 我国就业制度的历史变迁 伴随着高等教育的发展,我国高校毕业生就业制度改革历程: 包分配-供需见面-双向选择-自主择业 改革是循序渐进的推进过程,是就业政策不断发展完善的过程. 1.包分配阶段 1951年10月1日,当时的政务院决定"高校毕业生的工作由政府分 ...

  • 铁路普通高等院校毕业生就业暂行规定
  • [时效性]:已失效 [发文字号]:铁人[1995]75号 [颁布日期]:1995-06-08 [生效日期]:1995-06-08 [效力级别]:部门规章 [颁布机构]:铁道部(已撤销) 目录 * 1 href="#heading_1" class="txt"& ...

  • 毕业生就业工作计划
  • 根据关于做好XX年我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通知精神,结合我系毕业生的实际情况,特制定我XX届毕业生就业工作计划. 一.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 1.毕业生就业工作要在xx大精神指导下,认真贯彻国务院<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以及<高等教育法>和关于毕业生就业工作意见的精神,积极推进改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