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恩节语文综合实践活动

做研究和做工作一样,都需要志同道合者,物以类聚,人以群分。志同道合者,方能长远。在实践中采撷文字的芬芳:档案袋促进语文主题实践--济宁学院第二附属小学  孔庆龙
  
  在去年曲阜会议,我结识了档案袋。档案袋这种注重学生、小组纵向发展,尊重学生个性体验和主体地位的理念深深吸引了我,促使我不断反思自己的教学,在抓住课堂的同时,引导学生走向生活,挖掘语言文字的魅力关于语文主题实践,一可以围绕教材单元主题开展,如六年级上册第一单元走进自然、第四单元环保、第六单元轻叩诗歌大门、下册第二单元各地民风民俗、第六单元毕业之歌、自编书等。二可以围绕节假日开展,如春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重阳节、国庆节、感恩节等。下面我重点以感恩节为例与大家一起分享。
  
心存感恩润泽心灵
——《感恩节》综合实践活动
  
  一、缘起:
  
  结识档案袋,我意识到要引导学生运用多种方法收集资料,对知识进行归类整理,学生在活动体验、分享、反思中,综合素养得以提升。
  
  而在一次“关爱”的习作训练中,一位学生没有按时上交习作。随后得知,原来他感到生活没有关爱的素材,感到无从下手。
  
  当时正值感恩节前夕,何不借“感恩节”让学生寻找身边“关爱”的事例。在活动体验中锻炼学生的实际动手、动脑、合作能力,同时将活动过程记录下来,又达到习作训练的目的,更重要的是让学生感受到别人对自己的关爱,要怀有一颗感恩的心去对待他人。于是我组织学生开展了这次“心存感恩润泽心灵”的感恩节综合实践活动。
  
  二、实施方案:
  
  1、进入十一月份,布置活动要求(给学生充分的准备时间):
  
  (1)、收集有关“感恩节”的资料,以ppt、手抄报形式展示。
  
  (2)、体验生活:开展给父母炒一次菜、洗一次脚、做一些家务、体验父母一天的生活等实践活动。
  
  (3)、对父母、老师以及关心、帮助自己的同学,发自肺腑的说一段话。
  
  2、汇报前夕,宣传委员负责布置教室,营造氛围。
  
  感恩节当天汇报:各小组汇报员将自己以及小组活动的经过、活动体验,用文字、照片、视频等形式呈现出来。
  
  3、用文字详细记录活动过程中的精彩瞬间,在周五会客室与大家分享。
  
  三、活动过程、评价分享
  
  本环节以三个阶段进行呈现:
  
  第一阶段:组织学生收集有关感恩的资料,一周后我拿出专门时间,开展了感恩节资料分享会,让学生对感恩节有一个清晰的认识。
  
  第二阶段:分享会后,各小组制定计划、合理分工,课下开展一系列生活体验活动,用文字、照片、视频等形式呈现出来。感恩节当天组织学生开展了感恩活动汇报会,通过活动体验、分享,加深学生对感恩的认识。
  
  第三阶段:汇报会后,学生将活动过程中的精彩瞬间、自己的体验详细记录下来。一段时间后,安排在周五会客室与大家一起分享。
  
  第一阶段:感恩节资料分享会
  
  一周后拿出专门时间,开展了感恩节资料分享会。各小组汇报员就各自收集的资料进行汇报。我节选了一些精彩瞬间,与大家一起分享:感恩节的由来、感恩节特色名菜——烤火鸡、这个小组还收集了有关感恩的名人名言等。还有的小组绘制了手抄报,在班级内进行张贴展示。第二阶段:小组感恩活动汇报会
  
  分享会后,学生开展了一系列生活体验活动,他们用文字、照片、视频等形式将活动过程呈现出来。感恩节当天由小组汇报员对活动的开展进行展示、汇报。

  
  分享的目的在于更全面、更深入的认识。学生有了各自的活动体验、对感恩也有了新的认识,心中一定会有许多话想说。思维碰撞,更容易点燃理性的火花。
  
  汇报完毕,各小组就汇报员的表现、活动内容、课件制作、小组特色等方面进行讨论。
  
  学生评价:
  
  l二组活动分工合理,有计划性,全员参与。让周翎月奶奶参与到活动中去,更容易去体验亲情。汇报时张笑妍思路清晰,声音洪亮,值得我们大家学习。
  
  l七组课件做得最为精美,更难得可贵的是张通的电子菜,充分发挥了他电脑方面的特长。
  
  第三阶段:走进周五会客室
  
  “问渠那得清如许,唯有源头活水来”,活动的开展让学生找到了身边的关爱事例,学生经历的活动过程、内心的活动体验,更是一笔无形的财富。
  
  汇报会后,我让学生将活动过程中的精彩瞬间、自己的体验详细记录下来。一段时间后,在周五会客室与大家一起分享。
  
  其中我摘录了几个片段:
  
  “啊----好烫呀!”妈妈那如雷震耳的尖叫声马上钻进了我的耳朵里。妈妈平时是怎么给我兑水的,不热不凉正合适,我正后悔自己的草率。这次我先放一些凉水,用手试一试,直至调兑好水温,小心翼翼地端了过去,再将妈妈的脚放入水中。看到妈妈满意地闭上眼睛,尽情享受着这温馨时刻,我感到无比的幸福。(颜晓萌)
  
  我用刀在藕上“拉曲子”,刚将藕两头削掉,一股水流迎面而来,开始先给了我一个下马威。我用削皮刀耐心地把藕上面的皮一点一点的刮去,可并不像我想象中那么容易,我的手已经麻了,才刮完一半。唉!没想到每天吃饭时一夹一送的动作背后,原来这么费劲!(李锡泽)
  
  二、组活动体验:
  
  通过我们几位同学的共同协作,第一次尝试,能够把菜做出来,感觉到做饭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每一个环节都要掌握好,才能做出美味可口的饭菜;
  
  这次亲身尝试,体会到爸爸妈妈、爷爷奶奶的辛苦,我们也要多体谅家长,帮忙做家务,不浪费粮食。
  
  平常要多观察、多尝试,有了个人的生活体验,写作文原来并不是一件难事。
  
  四、活动收获
  
  1、通过开展本次活动,对学生进行一次思想的洗礼:引导学生要有一双发现感恩的眼睛,要怀有一颗感恩的心,对待身边的人,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意识。
  
  2、生活是一本百科全书,将语文引向生活,为学生引来了“源头活水”。在实践过程中,锻炼了学生的生活自理能力,同时他们的动手、动脑、口头表达、习作、合作能力都得以提升。
  
  3、将语文与美术、信息技术等学科有机地结合起来,努力实现学科间的融合。
  
  当然,这仅仅是其中的一个案例分享,在语文综合实践活动中学生能力的提升,还需要我们长期的坚持、积累。但我相信经历一段时间后,比如一个学期,当学生回顾自己这段时间的表现时,他们就会切身感受到自己的进步,甚至一些学生在活动中就已经感受到自己的成长。这本自编书是我的第一本书,这次是第一次尝试。我觉得也是一次挑战,继上一次的小组诗集制作后,我积累一些经验,所以我相信这次做得一定会更好。希望大家可以喜欢!(刘晓洋)
  
  打开这本作文集,当我们用心去触摸这些稚嫩的文字,内心充满着感动,被童心的真诚、美好、善良感动。每一滴水都闪着太阳的真诚,而每一篇作文都会折射出我们纯洁的心灵。虽然我们还不能写出很好的文章,但坚信只要有童年的相伴,在我们身边每天都有无穷的事物我们去发现、去探索。(陈璐)
  
  总之,以“培养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促进学生语文综合能力的提高”为宗旨,组织学生开展丰富多彩的语文综合实践活动,促使语文教学走向生活、走向互动、走向整合、走向智慧。
  
  最后有三句话想与大家一起共勉:
  
  过程比结果更重要。
  
  尊重学生的个性体验,在活动中彰显个性。
  
  相信学生的潜能,一定会带来更多的惊喜。

做研究和做工作一样,都需要志同道合者,物以类聚,人以群分。志同道合者,方能长远。在实践中采撷文字的芬芳:档案袋促进语文主题实践--济宁学院第二附属小学  孔庆龙
  
  在去年曲阜会议,我结识了档案袋。档案袋这种注重学生、小组纵向发展,尊重学生个性体验和主体地位的理念深深吸引了我,促使我不断反思自己的教学,在抓住课堂的同时,引导学生走向生活,挖掘语言文字的魅力关于语文主题实践,一可以围绕教材单元主题开展,如六年级上册第一单元走进自然、第四单元环保、第六单元轻叩诗歌大门、下册第二单元各地民风民俗、第六单元毕业之歌、自编书等。二可以围绕节假日开展,如春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重阳节、国庆节、感恩节等。下面我重点以感恩节为例与大家一起分享。
  
心存感恩润泽心灵
——《感恩节》综合实践活动
  
  一、缘起:
  
  结识档案袋,我意识到要引导学生运用多种方法收集资料,对知识进行归类整理,学生在活动体验、分享、反思中,综合素养得以提升。
  
  而在一次“关爱”的习作训练中,一位学生没有按时上交习作。随后得知,原来他感到生活没有关爱的素材,感到无从下手。
  
  当时正值感恩节前夕,何不借“感恩节”让学生寻找身边“关爱”的事例。在活动体验中锻炼学生的实际动手、动脑、合作能力,同时将活动过程记录下来,又达到习作训练的目的,更重要的是让学生感受到别人对自己的关爱,要怀有一颗感恩的心去对待他人。于是我组织学生开展了这次“心存感恩润泽心灵”的感恩节综合实践活动。
  
  二、实施方案:
  
  1、进入十一月份,布置活动要求(给学生充分的准备时间):
  
  (1)、收集有关“感恩节”的资料,以ppt、手抄报形式展示。
  
  (2)、体验生活:开展给父母炒一次菜、洗一次脚、做一些家务、体验父母一天的生活等实践活动。
  
  (3)、对父母、老师以及关心、帮助自己的同学,发自肺腑的说一段话。
  
  2、汇报前夕,宣传委员负责布置教室,营造氛围。
  
  感恩节当天汇报:各小组汇报员将自己以及小组活动的经过、活动体验,用文字、照片、视频等形式呈现出来。
  
  3、用文字详细记录活动过程中的精彩瞬间,在周五会客室与大家分享。
  
  三、活动过程、评价分享
  
  本环节以三个阶段进行呈现:
  
  第一阶段:组织学生收集有关感恩的资料,一周后我拿出专门时间,开展了感恩节资料分享会,让学生对感恩节有一个清晰的认识。
  
  第二阶段:分享会后,各小组制定计划、合理分工,课下开展一系列生活体验活动,用文字、照片、视频等形式呈现出来。感恩节当天组织学生开展了感恩活动汇报会,通过活动体验、分享,加深学生对感恩的认识。
  
  第三阶段:汇报会后,学生将活动过程中的精彩瞬间、自己的体验详细记录下来。一段时间后,安排在周五会客室与大家一起分享。
  
  第一阶段:感恩节资料分享会
  
  一周后拿出专门时间,开展了感恩节资料分享会。各小组汇报员就各自收集的资料进行汇报。我节选了一些精彩瞬间,与大家一起分享:感恩节的由来、感恩节特色名菜——烤火鸡、这个小组还收集了有关感恩的名人名言等。还有的小组绘制了手抄报,在班级内进行张贴展示。第二阶段:小组感恩活动汇报会
  
  分享会后,学生开展了一系列生活体验活动,他们用文字、照片、视频等形式将活动过程呈现出来。感恩节当天由小组汇报员对活动的开展进行展示、汇报。

  
  分享的目的在于更全面、更深入的认识。学生有了各自的活动体验、对感恩也有了新的认识,心中一定会有许多话想说。思维碰撞,更容易点燃理性的火花。
  
  汇报完毕,各小组就汇报员的表现、活动内容、课件制作、小组特色等方面进行讨论。
  
  学生评价:
  
  l二组活动分工合理,有计划性,全员参与。让周翎月奶奶参与到活动中去,更容易去体验亲情。汇报时张笑妍思路清晰,声音洪亮,值得我们大家学习。
  
  l七组课件做得最为精美,更难得可贵的是张通的电子菜,充分发挥了他电脑方面的特长。
  
  第三阶段:走进周五会客室
  
  “问渠那得清如许,唯有源头活水来”,活动的开展让学生找到了身边的关爱事例,学生经历的活动过程、内心的活动体验,更是一笔无形的财富。
  
  汇报会后,我让学生将活动过程中的精彩瞬间、自己的体验详细记录下来。一段时间后,在周五会客室与大家一起分享。
  
  其中我摘录了几个片段:
  
  “啊----好烫呀!”妈妈那如雷震耳的尖叫声马上钻进了我的耳朵里。妈妈平时是怎么给我兑水的,不热不凉正合适,我正后悔自己的草率。这次我先放一些凉水,用手试一试,直至调兑好水温,小心翼翼地端了过去,再将妈妈的脚放入水中。看到妈妈满意地闭上眼睛,尽情享受着这温馨时刻,我感到无比的幸福。(颜晓萌)
  
  我用刀在藕上“拉曲子”,刚将藕两头削掉,一股水流迎面而来,开始先给了我一个下马威。我用削皮刀耐心地把藕上面的皮一点一点的刮去,可并不像我想象中那么容易,我的手已经麻了,才刮完一半。唉!没想到每天吃饭时一夹一送的动作背后,原来这么费劲!(李锡泽)
  
  二、组活动体验:
  
  通过我们几位同学的共同协作,第一次尝试,能够把菜做出来,感觉到做饭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每一个环节都要掌握好,才能做出美味可口的饭菜;
  
  这次亲身尝试,体会到爸爸妈妈、爷爷奶奶的辛苦,我们也要多体谅家长,帮忙做家务,不浪费粮食。
  
  平常要多观察、多尝试,有了个人的生活体验,写作文原来并不是一件难事。
  
  四、活动收获
  
  1、通过开展本次活动,对学生进行一次思想的洗礼:引导学生要有一双发现感恩的眼睛,要怀有一颗感恩的心,对待身边的人,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意识。
  
  2、生活是一本百科全书,将语文引向生活,为学生引来了“源头活水”。在实践过程中,锻炼了学生的生活自理能力,同时他们的动手、动脑、口头表达、习作、合作能力都得以提升。
  
  3、将语文与美术、信息技术等学科有机地结合起来,努力实现学科间的融合。
  
  当然,这仅仅是其中的一个案例分享,在语文综合实践活动中学生能力的提升,还需要我们长期的坚持、积累。但我相信经历一段时间后,比如一个学期,当学生回顾自己这段时间的表现时,他们就会切身感受到自己的进步,甚至一些学生在活动中就已经感受到自己的成长。这本自编书是我的第一本书,这次是第一次尝试。我觉得也是一次挑战,继上一次的小组诗集制作后,我积累一些经验,所以我相信这次做得一定会更好。希望大家可以喜欢!(刘晓洋)
  
  打开这本作文集,当我们用心去触摸这些稚嫩的文字,内心充满着感动,被童心的真诚、美好、善良感动。每一滴水都闪着太阳的真诚,而每一篇作文都会折射出我们纯洁的心灵。虽然我们还不能写出很好的文章,但坚信只要有童年的相伴,在我们身边每天都有无穷的事物我们去发现、去探索。(陈璐)
  
  总之,以“培养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促进学生语文综合能力的提高”为宗旨,组织学生开展丰富多彩的语文综合实践活动,促使语文教学走向生活、走向互动、走向整合、走向智慧。
  
  最后有三句话想与大家一起共勉:
  
  过程比结果更重要。
  
  尊重学生的个性体验,在活动中彰显个性。
  
  相信学生的潜能,一定会带来更多的惊喜。


相关内容

  • 2012年小学工作总结
  • 时光荏苒,转眼一年就要过去了,我校在上级领导的关心和支持下,学校以育人为本,发扬开拓进取的精神.有计划.有步骤地开展各项工作.回顾走过的路,既有成功的喜悦,也有不尽人意的地方,现总结如下: 一.德育工作 在学校的工作计划中把德育工作放在首位,开展主题教育活动. 1.三月份开展学雷锋活动月活动和养成教 ...

  • 小学六年级下册语文综合实践"难忘小学生活"计划
  • 六年级综合性学习── "难忘小学生活"活动计划 [设计理念] 教学不仅是学生学习的过程,还应视为师生一生中一段重要的生命经历.语文教学要致力于学生生命的发展和完善,要倾力于对生命的关怀和激励,让学生受到启迪和学会感恩. 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是实际情景下多种能力的综合应用,使语文成为 ...

  • 中学生寒假综合实践活动方案[1]
  • 两城中心初中关于组织学生开展寒假综合实践活动的 通 知 各级部.各班: 2012年寒假将至,为了使同学们过一个充实而有意义寒假,着力培养我校学生的自主创新精神和社会实践能力,促进我校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提高,为学生养成探索自然.亲近社会.发展自我的个性倾向和初步能力积累直接经验,将学校环境与社会.家庭 ...

  • 小学生感恩意识的培养
  • 小学生感恩意识的培养 情靠情感染,心用心沟通.感恩教育必须以活动为载体,营造教育氛围,创设教育情境.新课程标准强化实践能力,力求引用现实生活中有意义.有价值的案例和问题,采用能够启迪思维的活动,促进教学互动,增强学生的综合能力.在语文教学中,由教师引导学生通过参加一些综合性实践活动,使学生的内心产生 ...

  • 思品教案1
  • 北师大版<品德与社会>教学案例 <我要上中学了--记录成长的足迹>教学案例 [教材分析] 本课题选自北师大版<品德与社会>六年级下册的第六单元<成长记录册>,这一主题是依据<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中的相关要求以及小学六年级学生即将毕业进入中学 ...

  • 2010年语文教研组工作总结
  • 2010年年度上学期,在学校领导的正确指导下,在语文教研组全体教师的共同努力下,积极响应学校的工作计划安排部署,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重要思想,圆满地完成了学期教学任务.回顾半年的教学工作,语文教研组作出如下工作总结. 现简单总结汇报如下: 一.教学过程严格规范,强化过程,注重成效 本学期语文组积极 ...

  • 开发校本教材,彰显学校特色
  • 上一篇 / 下一篇  2010-05-13 13:14:24 查看( 175 ) / 评论( 19 ) / 评分( 80 / 0 ) [原创参赛]开发校本教材,彰显学校特色 长春市双阳区城中小学 我们城中小学从2003年进入新课程改革,现已历时7年的时间,多年来,我校以深入实施素质教育为核心,以全面 ...

  • 综合实践活动方案--学会感恩
  • 一.活动的具体目标知识目标: 教育学生留心周围的人和事,学会观察,学会发现,学写观察日记和体验日记,学会以写信等方式表达自己的情感,从而有力地促进学生听说读写的语文综合能力.并与数学的统计方法,科技的手工制作.绘画.音乐等内容有机结合起来,注重学科与社会的沟通,学科与学习者的内在统一,建构一个开放的 ...

  • 学校工作安排2014-2015(1)
  • 明珠学校 2014-2015 学年度第一学期明珠学校工作安排总表 党支部工作 1.制定学期支部工作计划. 2. 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 专题组织生活会及民主评议党 员大会 . 3. 进入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 活动"整改落实.建章立制"环 节. 4. 开展弘扬良好的师德师风活 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