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丰台区高三年级第一学期期末语文试卷

2015年丰台区高三年级第一学期期末语文试卷 含答案

2015.1

一、本大题共6小题,共26分。

1.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10分)

初学为文,常觉文思枯涩难以为继。有人认为疗治之方是多读书。“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甲 (虽然/固然)可以充实学问增广见闻,主要的还是有利于思想的启发,否则纵然腹笥便便,搜章摘句,也不过是诠释之学,不见得就能达到“文如春华,思若涌泉”的地步。想象不充,分析不精,辞藻不富,这是造成文思不畅的主要原因。度过枯涩的阶段,便又是一种境界。提起笔来,有个我在,“ ① 。”对于什么都有意见, 乙(而且/况且)触类旁通,波澜壮阔,有时一事未竟而枝节横生,有时逸出题外而莫知所届,有时旁证博引而轻重倒置,有时竟至“骂题”,洋洋洒洒,拉拉杂杂。也许有人喜欢这种“ ② ”式的文章,觉得里面有一股豪放恣肆的气魄。不过就作文的艺术而论,似乎尚大有改进的余地。作文知道割爱,才是进入第三个阶段的征象。须知敝帚究竟不值珍视,需要大刀阔斧地加以削删。芟除枝蔓之后,才能显着 丙(整洁/整齐)而有精神,简单而有力量。所谓“ ③ ”,就是这种境界。

1. 文中加点字的注音和字形都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 腹(f ǔ)笥 豪放恣肆 B.诠(qu án )释 波澜壮阔

C. 辞藻(z ǎo ) 逸出题外 D.枝蔓(w àn ) 旁证博引

2. 依次填入甲、乙、丙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2分)

A .虽然 况且 整洁 B.固然 而且 整洁

C .虽然 而且 整齐 D.固然 况且 整齐

3. 在文中①②③处依次填入语句,恰当的一项是(3分)

A. ①绚烂之极趋于平淡 ②长江大河一泻千里 ③纵横自有凌云笔,俯仰随人亦可怜

B. ①长江大河一泻千里 ②纵横自有凌云笔,俯仰随人亦可怜 ③绚烂之极趋于平淡

C. ①纵横自有凌云笔,俯仰随人亦可怜 ②长江大河一泻千里 ③绚烂之极趋于平淡

D. ①纵横自有凌云笔,俯仰随人亦可怜 ②绚烂之极趋于平淡 ③长江大河一泻千里

4. 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修辞手法,与画线句中“敝帚”修辞手法相同的一项是(3分)

A. 人际交往中,巧妙的沟通、机智的表达可以获得良好的结果,而用拳头代替舌头的愚蠢行为则常常葬送一切。

B. 中央开展的专项巡视工作,直面问题,落实问责,这把切除腐败毒瘤的手术刀,使反腐工作取得了实质性成效。

C. 随着iPad 、手机等电子产品的广泛使用,学校里的“小眼镜”越来越多, 近视已成为学生健康方面的大问题。

D. 语文教材里的鲁迅作品被替换一事引发社会争议,“我们这个时代是否还需要鲁迅”的话题也被炒得沸沸扬扬。

5.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①-④题。(9分)

以象形为基础的汉字,包含了中国人对世界的丰富体验。例如,“旦”,甲骨文写作 “”。《说文》解释说“旦,明也”,意为早晨日出。后引申为早晨,成语 甲 中的“旦”即为此意。“日月光华,旦复旦兮”中的“旦”是“明亮”之意,复旦大学取此意来命名。旦则光明可见,古人对天明誓,表示光明磊落、诚实可信,例如,“ 乙 ,不思其反。”古人还用“旦”来表示时间。“正月朔日,谓之元旦,俗呼为新年。”“元旦”即农历正月初一,也称“春节”。1912年1月1日,民国采用公元纪年,才有了现代的元旦——公历1月1日。 ①在甲、乙两处依次填入的成语是 和 。(2分)

②下列句子中,加点字“旦”的含义与甲处成语中“旦”的含义不同的一项是(2分)

A. 蒲苇一时纫,便作旦夕间。

B. 旦辞爷娘去,暮宿黄河边。

C. 一旦不能有,输来其间。

D. 左右邻械系入老监,号呼达旦。

③下列与选段内容相关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 甲骨文是中国已知的最早的成体系的文字形式,现代汉字是由甲骨文演变而来的。

B. 《说文》是《说文解字》的简称,由东汉的许慎编著而成,是世界上最早的字典之一。

C. 古人归纳出的六种汉字构成方式称“六书”,即象形、指事、会意、形声、转注、假借。

1

D. “旦”指农历正月初一,又称朔日,与朔日相对的月末称晦日,而每月十五则称望日。

④下列诗句中,与古代“元旦”无关的诗句是(3分)

A. 北风吹雪四更初,嘉瑞天教及岁除。半盏屠苏犹未举,灯前小草写桃符。

B. 玉颗珊珊下月轮,殿前拾得露华新。至今不会天中事,应是嫦娥掷与人。

C. 造物无言却有情,每于寒尽觉春生。千红万紫安排著,只待新雷第一声。

D.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6. 在下面语段的横线处填写诗文原句。(7分)

古人以“马牛羊鸡犬豕”为六畜,马居其首。马不仅具有代步、耕田、拉车等实用价值,还具有多重的文化意义。马多与军事有关。《国殇》“凌余阵兮躐余行, ① 。 ② ,援玉枹兮击鸣鼓”句对战马的描写表现了战争的惨烈;而陆游和辛弃疾分别用“楼船夜雪瓜洲渡, ③ ”和“想当年, ④ ,气吞万里如虎”的诗句追忆了各自早年的战争生活。马还带给人们“跃马扬鞭,自强不息”的精神启示。《劝学》就以“ ⑤ ,不能十步; ⑥ , ⑦ ”激励人们不断进取。

二 本大题共6小题,共22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7-12题。

裴让之传

裴让之,字士礼。年十六丧父,殆不胜哀,其母辛氏泣抚之曰:“弃我灭性,得为孝子乎?”由是自勉。辛氏,高明妇则,又闲礼度。夫丧,诸子多幼弱,广延师友,或亲自教授。内外亲属有吉凶礼制,多取则焉。

让之少好学有文情清明俊辩早得声誉魏天平中举秀才对策高第累迁屯田主客郎中省中语曰能赋诗裴让之为太原公开府记室。与杨愔友善,相遇则清谈竟日。愔每云:“此人风流警拔,裴文季为不亡矣。”梁使至,帝令让之摄主客郎。

①第二弟诹之奔关右,兄弟五人皆拘系。神武问曰:“诹之何在?”答曰:“昔吴、蜀二国,诸葛兄弟各得

遂心,况让之老母在,君臣分定,失忠与孝,愚夫不为。伏愿明公以诚信待物,若以不信处物,物亦安能自信?以此定霸,犹却行而求道耳。”神武善其言,兄弟俱释。历文襄大将军主簿,兼中书舍人,后兼散骑常侍,聘梁。文襄尝入朝,让之导引,容仪蕴藉,文襄目之曰:“士礼佳舍人。”迁长兼中书侍郎,领舍人。

②齐受禅,静帝逊居别宫,与诸臣别,让之流涕歔欷。以参掌仪注,封宁都县男。帝欲以为黄门郎,或言其

体重,不堪趋侍,乃除清河太守。至郡未几,杨愔谓让之诸弟曰:“我与贤兄交欵,企闻善政。适有人从清河来,云奸吏敛迹,盗贼清靖。期月之期,翻然更速。”清河有二豪吏田转贵、孙舍兴久吏奸猾,多有侵削,因事遂胁人取财。计赃依律不至死。让之以其乱法,杀之。时清河王岳为司州牧,遣部从事案之。侍中高德政旧与让之不协,案奏言:“当陛下受禅之时,让之眷恋魏朝,呜咽流涕,比为内官,情非所愿。”既而杨愔请救之,云:“罪不合死。”文宣大怒,谓愔曰:“欲得与裴让之同冢耶!”于是无敢言者。事奏,竟赐死于家。

(取材于《北齐书·卷三十五》)

【注】①神武:北齐开国皇帝高洋之父高欢,高洋(文宣帝,550-560在位)即位后被封为神武皇帝,实并未在位。②静帝:东魏皇帝元善见,550年静帝禅位于高洋。

7.用斜线(/)给上面文言文画波浪线的部分断句。(5分)

8.下列语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 .殆不胜哀 胜:禁得住

B .广延师友 延:邀请

C .遣部从事案之 案:追究,查办

D .竟赐死于家 竟:竟然

9.下列对文中语句的理解,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3分)

A .内外亲属有吉凶礼制,多取则焉

——内外亲属有吉凶礼制之事,大都效法她。

B .君臣分定,失忠与孝,愚夫不为。

——你我君臣之间的职分已定,丢弃忠心和孝心,连愚夫都不为。

C .以此定霸,犹却行而求道耳

——这样就能成就霸业,却还前行去寻找别的办法。

D .云奸吏敛迹,盗贼清靖。

2

——(那个人)说奸邪的官吏收敛了恶迹,盗贼也被清除干净。

10.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文章的一项是(3分)

A .裴让之的母亲是一位既懂礼仪又会教育子女的人,为了使自己的孩子们成材,她含辛茹苦抚养幼弱的孩子,

为他们请老师,有时候还亲自教授孩子们。

B .裴让之与杨愔关心很好,如果二人见面,就会整天清谈;杨愔常夸赞裴让之,并希望好友有好政绩。后杨

愔因替裴让之说情而被文宣帝埋在裴让之墓中。

C .裴让之受二弟牵连被捕入狱,神武帝审问他时,他用三国时期诸葛亮兄弟分侍二主的例子,表达自己既能

尽忠又可尽孝的思想,并从侧面为弟弟开罪。

D .裴让之在齐立国时参与制定礼仪制度,皇帝想封他黄门郎,因有人说他身体肥胖而没被任用,就作了清河

太守,短短一个月,就使清河管界安定,政治清明。

11.“昔吴、蜀二国,诸葛兄弟各得遂心”句中“弟”是指自称“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 ”

“后值倾覆, , ”的诸葛亮。(3分)

12. 裴让之受二弟牵连被审时做了辩解,《北齐书》与《北史》的记述有两处不同:一是《北齐书》说“诸葛兄

弟各得遂心”,《北史》中为“诸葛兄弟各得尽心”;一是《北齐书》说“况让之老母在”,《北史》“在”后有“此”。你认为《北齐书》与《北史》的记述哪个更好,请任选一处,简要说明理由。(5分)

三、本大题共1小题,共10分。

13. 阅读下面唐诗,完成①-③题。

送人之军

贺知章

常经绝脉塞,复见断肠流。

送子成今别,令人起昔愁。

陇云晴半雨,边草夏先秋。

①万里长城寄,无贻汉国忧。

【注释】①汉国:指唐王朝。唐人多以汉喻唐。

①下列对本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 .首联写边塞险要。“绝脉塞”指长城险塞,“断肠流”指陇头流水,分别以“绝脉”和“断肠”称之,使人感受到边塞的险要、荒凉、凄苦。

B .首联颔联写送别。“常经”应“昔愁”,“复见”应“今别”,两相对照呼应,不仅加深了眼前的送别之愁,也可以看出当时战争的频繁。

C .颈联写景物节候。“晴半雨”“夏先秋”,写出了边塞环境气候的恶劣,同时“晴半雨”让人联想到“道是无情还有情”,表达挽留之意。

D .全诗以时空传情。今昔相映,“复见”了“常经”,使“今别”再添“昔愁”;塞内塞外对比,塞内尚夏而塞外就已经有了秋意。无不言愁。

②这是首送别诗,也是一首边塞诗。下列唐诗与这首诗在题材类别上不一致的是(3分)

A .雁山横代北,狐塞接云中。勿使燕然上,惟留汉将功。(陈子昂《送魏大从军》)

B .上马带吴钩,翩翩度陇头。小来思报国,不是爱封侯。(岑参《送人赴安西》)

C .沙平连白云,蓬卷入黄云。慷慨倚长剑,高歌一送君。(王维《送张判官赴河西》)

D .官桥祭酒客,山木女郎祠。别后同明月,君应听子规。(王维《送杨长史赴果州》)

③尾联常为人称道,请你赏析尾联的妙处。(4分)

四、本大题共3小题,共13分。

阅读下列材料,完成14-16题。

【材料一】

3

2014年以来,西非暴发的埃博拉出血热疫情震惊了全球。罹患此病,会出现发烧、呕吐、疼痛、出血等症状,绝大多数患者最后会因失血过多、多发性器官衰竭死去。埃博拉病毒是人类有史以来所知道的最可怕的病毒之一,其生物安全等级为4级(艾滋病为3级,SARS 为3级,级数越大防护越严格),埃博拉出血热在最初流行时,几乎造成90%以上的患者死亡。

传染病的传染性常常用“基本传染数”来描述,基本传染数越高,传染性越强。2003年SARS 的基本传染数大约为2~4,麻疹为15~20,天花为3~5,埃博拉出血热为1.3~2.7。

非洲人好食丛林中的野味,打猎得来的果蝠和猴子,容易寄生埃博拉病毒,从而增加感染机会。埃博拉病毒主要传播途径是接触传播,比如接触感染者的血液、分泌物、器官和其他体液等。而当地民众不知道病毒是如何传播的,因此仍然举行传统的土葬仪式。拥抱尸体,向死者祝福,然后入殓,使病毒有了一个更快捷的传播途径。因西非公共医疗系统的缺失,医院医疗条件差,多数情况下,诊治病人不在医院,而是在家里。这也是埃博拉出血热大规模流行的原因。

2014年,世界很多医疗机构都投入到埃博拉出血热的防治工作中。然而无论医生们多么努力,埃博拉出血热依旧在蔓延。“埃博拉出血热完全不存在,是政府为了获得国际援助而编造的谎言”,这样的谣言使深信谣言的人们继续食用可能被病毒感染的“野味”;“埃博拉病毒是由外国人传进非洲的”,这样的谣言使竭力防止疫情扩散的“无国界医生”无法进入疫区工作;“医生因恐惧不顾病人的死活”“医院会主动杀死埃博拉出血热患者”等谣言更使病人四处逃离,进一步加剧了疫情防控的难度。

随着研究的深入,科学家发现埃博拉出血热虽然造成惊人的病死率,会使人急性发病且无药可医,但并不是不可防控的。

【材料二】

SARS 病毒是冠状病毒的一个变种, 是引起非典型肺炎的病原体。它通过呼吸道分泌物排出体外,并通过空气飞沫传播。研究证明,人们喜欢吃的果子狸是SARS 的一个重要传染源。非典刚暴发时没有什么防控措施,导致大面积扩散开来。认识到这一问题后,政府开始坚持公开透明的原则,及时发现、报告和公布疫情。针对疫情,中国进入了全民防控阶段。

为了及早发现疫情,政府建立了一个覆盖全国的疫情监测网络,一旦发现疫情,会通过网络直报系统直接上报卫生部。同时在车站、机场、医院、学校等公共场所采取检疫措施,使用红外热成像摄像机筛查发热人员,一旦发现疑似携带者,及早隔离。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处理机制,在防治非典疫情中逐步建立。SARS 危机后, 政府还斥资加强CDC (疾病控制和预防中心)的硬件建设,同时重视应急人才的培训。

SARS 患者的平均死亡率为9.6%左右,最高可能达到14%~15%。非典爆发之初,谣言四起,人们在恐惧心理下纷纷抢购口罩、板蓝根„„面对民众的恐慌,河南计生委印制了18万份宣传手册,利用县站、乡所、村室、学校、流动服务车等阵地,把正确的预防知识普及开来,为抗击非典斗争提供了良好的社会和舆论环境。而香港抗击非典最实用也是最管用的经验就是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经常洗手,咳嗽时掩上嘴,不用不干净的手指摸鼻子和揉眼睛。

仅仅用了两个月时间,中国就控制住了疫情。

14. 下列有关埃博拉病毒和SARS 病毒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3分)

A. 埃博拉病毒是人类有史以来所知道的最可怕的病毒之一,可致90%的患者死亡。

B. 埃博拉病毒的生物安全等级为4级,基本传染数高,是世界上传染性最强的病毒。

C. 疫情暴发时,若不接触携带病毒的野生动物,人就不会染上埃博拉出血热和非典。

D. 埃博拉病毒主要是接触传播,SARS 病毒通过空气飞沫传播。所以都要重视防控。

15. 阅读材料一,概括埃博拉出血热在非洲肆虐的原因。(4分)

16. 阅读材料一和材料二,从中国政府抗击非典的经验中,提取可用于抗击埃博拉病毒的方法。(6分)

五、本大题共4小题,共19分。

阅读下面作品,完成17-20题。

雪花落在皇城根儿下

4

王丹枫

北京的冬天很神秘,用着猫样的轻柔,踩着猫样的细步,就这么悄无声息地来了。

许多南方的朋友跟我谈起北京时,总拿冬天的萧瑟和气候说事,特别是那些光秃秃的树枝,还有那冷得没心没肺的北风,让他们望而却步。当他们在盛赞南方一年四季绿意盎然的时候,说不定一场如幻如梦的大雪就悄然飘落在皇城根儿下。

每到深秋,我总喜欢踩在秋的尾巴上,把目光伸进冬天,北京的冬天,期待一场大雪落满京城。在北京,雪花哪天落下是不会提前告诉你的。说不准儿就在你一觉醒来之后,透过无字的窗户,发现一切都发生了变化:树裹银装,路没边界,远处的高楼大厦、树木河流,隐隐约约如在云里雾里,妙不可言。连平日里最不起眼的小矮屋,也变得漂亮异常,就像童话里的小房子,神秘而美丽。空气中飘浮着甜甜的味道,沁人肺腑;天空是少有的蔚蓝,清澈透亮,没有了灰蒙蒙的雾霭;人们瑟瑟发抖,却个个精神抖擞,像是集体遇到了什么喜事,笑逐颜开。这个时候虚伪与真实不再竞争,也不再粉饰,整个世界都沉浸在晶莹剔透的冰雪里。

很多客居北京的人都承认,自己是从北京的第一场雪开始爱上这座城市的。因为雪可以让所有的建筑在一夜间变得沉静下来,让人有机会走进这座城市的内核,去真切认知每一种与温暖相关或者曾经相关的事物。

冬天的北京,雪花落下来之后,有许多地方值得我们把玩和回味。逛故宫最好的时候是下雪的午后,那时游人稀少,恰好显示出一个居住过二十四个皇帝的皇宫本有的威严和肃穆。踩着软绵绵的雪,走在通往午门空旷的大石板路上,仿佛可以和那些曾经生活在这里的人们对话。有的时候,或许还能看到那些帝王将相,还有他们的嫔妃,浩浩荡荡地一路走来,向你微笑,跟你点头示好,好像自己就是他们其中的一个,曾经一起住在这美丽的皇城里,没有勾心斗角,只有薄纱般美丽简单的日子。

落雪后的什刹海似乎永远都是北京最有情调的地方。树上挂着白雪,把枝条勾勒得很帅。坐在岸边某个酒吧的窗前,来一杯浓浓的热咖啡,毫无顾忌地想一些远远近近的事情,也可以什么都不想。总之,在雪的抚慰里,时间已了无皱纹。

雪后的胡同最有老北京的气质。当白雪铺檐挂树,九曲胡同中生息的生命,总能勾起人万千联想。闲步其间,你可以听见那透着老北京风情的一声声京腔京韵,或者迎面遇见一个小伙子推着一车红彤彤的糖葫芦走过。再或许,就在某个拐弯处,一枚“炮弹”突然袭来,让你冷不防地就找回童年的时光。孩子们堆着雪人、打着雪仗,欢呼声、叫好声、拍掌声,一阵高过一阵的嬉闹声,震落了树上的积雪。

北京冬天的夜晚是一天中最美的时光。盏盏柔和的灯光挂了起来,外面依旧是雪花飞舞,穿着衬衫薄裤坐在暖气片儿旁,饮着一杯清幽的绿茶,手里再捧一本自己喜欢的书,你就是全世界最幸福的那个人。窗外无声无息的雪在夜的灵魂上轻盈走动,那种圣洁那种净美如海潮般向你涌来,慢慢浸入你的灵魂深处。

不过,在北京落雪的冬天,和朋友们在家里大口大口吃冰淇淋,就着花生米和几碟小菜,一盅一盅喝二锅头,最为过瘾。如果酒后能再来一只烤番薯,那就更妙不可言了。曾经只为等那勾起胃虫的喷香的烤番薯,我还在瑟瑟的北风中排起长队。买到番薯时,掰开一半,黄嫩黄嫩的番薯瓤,悠悠上扬的袅袅热气,顿时一种幸福的温暖流遍全身,直至血液的每一个分子。

在我的潜意识里,有雪的冬天,北京才能淋漓尽致地散发出它特有的魅力。我喜欢在雪停之后,“全副武装”,穿上厚厚的棉袄,漫步在雪的世界里,听脚下咯吱作响。我还喜欢把一片片雪花放到舌尖上,然后感受它在嘴里丝丝化尽,最后细细回味雪的味道。我更喜欢在身子很凉的时候,吃上一锅涮羊肉,即使撑得肚圆,也毫不理会吃后容易发胖的身体„„

北京的冬天没有定义,只有因人而异。北京的冬天可以是寒冷的,寒冷到把心冰封,寒冷到把痛凝固,寒冷到连眼泪都会干涸。北京的冬天又可以是温暖的,温暖到让你想拥抱面前走过的每一个人。

冬天的脚印已经走得很深了,可雪还没有来。空劳牵挂这么久,耗不起了,等不及了,听之任之吧。但心底里却翘首企盼着和它随时相遇,然后大声说:北京的雪,你终于回来了!然后牵手坐下,在温馨舒适的幽居里坐下,听雪絮语,和雪交谈,于无意间聊起,雪,那几乎失踪了一个冬天的传奇。

17. 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两项是(4分)

A .第二段写南方朋友总拿北京的冬说事,表明他们看到的只是北京冬天的寒冷和不近人情的表面,这就为下

文做了铺垫。

B .文章运用了比喻、拟人、想象等多种手法,不仅把雪落皇城写得形神兼备,而且还强化了作者所要表现的

欢悦和喜爱。

5

C .散文以时间为序,组串北京人细碎的冬天生活。从早晨一觉醒来到夜晚盏盏柔和的灯光挂起,叙述分明,

线索十分清晰。

D .雪冷反倒处处透出入心的温馨,因为唯其冷才促人去寻觅暖、追求暖、营造暖。还因大雪的沉静和覆盖让

人不见了寒凉。

E .雪是北京冬天的传奇。作者以欣赏的眼光和拥抱的姿态,描写了雪落皇城根儿的温馨画面,表现出北京冬

日独有的情味。

18. 请分条概括作者所感受到的雪落北京的暖意。(6分)

19. 文章前面细腻地描写了雪落皇城的景致,末尾却说“可雪还没有来”,这是否矛盾?请提出你的观点并阐释理由。(5分)

20. 结合事例,谈谈你对文中画线句“北京的冬天没有定义,只有因人而异”的理解。(4分)

六、本大题共2小题,共60分。

21.微写作(10分)

从下面三个题目中任选一题,按要求作答,不超过150字。

为了迎接APEC 会议在北京召开,使饱受雾霾困扰的举办地有一个良好环境,中国政府采取了停产、休假、限号、周边配合等有力措施,广大市民也予以理解支持,“人工”地创造出了被网民戏称的“APEC 蓝”,展现了北京作为国际交往中心的魅力和风采。

①描写你眼中的“APEC 蓝”。要求描写具体,富有文采。

②代北京市政府拟一封致全体市民的感谢信。要求简明得体,感情真挚。

③写出“APEC 蓝”带给你的思考或启示。要求观点明确,有理有据。

22. 作文(50分)

从下面两个题目中任选一题,按要求作文。

①有一种消失令人无可奈何:淡出生活的邮筒,终将老去的亲人,一段无法挽回的错过„„

对此你有何体验和感慨,请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文体不限(除诗歌外),不少于700字。 ②有人问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丁肇中:“在你实验的某一领域,专家们曾经给出了200余种理论。要确定哪个是对的,该怎么办?”“不怎么办,继续做实验。”他说。

又有一次,有人问他:“如果实验结果与预期不同怎么办?”他的回答是:“那就对了!”

你对丁肇中的回答有什么感想和思考?请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文体不限(诗歌除外),不少于700字。

丰台区2014~2015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练习

高三语文参考答案 2015.1

6

一、本大题共6小题,共26分。

1.D (枝蔓m àn 旁征博引) (2分)

2.B (“固然”,表示确认某一事实,接着说同时也应该承认另一事实。前后意思不矛盾,转折较轻,重在突出后一小句;“虽然”,只用于前后分句意思矛盾、转折意味重的句子。“而且”,可以连接词、短语或者分句,强调意思进一层,重点在后一句;“况且”,只连接分句,表示追加补充说明,重点在前一个分句。“整洁”,整齐清洁;“整齐”,有秩序,不凌乱。) (2分)

3.C (3分)

4.B (3分)

5. ①枕戈待旦、通宵达旦、秉烛待旦、危在旦夕等,只要是含有“旦”字且“旦”的意思为早晨的成语均可;信誓旦旦

(2分。一空1分。错字、漏字、别字不给分。)

② C(2分)

③ D(2分)

④ B(3分)

6. ①左骖殪兮右刃伤 ②霾两轮兮絷四马 ③铁马秋风大散关 ④金戈铁马

⑤骐骥一跃 ⑥驽马十驾 ⑦功在不舍

(7分。一空1分。错字、漏字、别字不给分。)

二 本大题共6小题,共22分。

7.让之少好学/有文情/清明俊辩/早得声誉/魏天平中//举秀才/对策高第/累迁屯田主客郎中/省中语曰/能赋诗/裴让之/为太原公开府记室。

(5分。断对2处得1分;断错2处扣1分,扣完5分为止。“/”必断,“//”可断可不断。)

8.D (竟,最终。)

(3分)

9.C (却,退。“犹却行而求道耳”意为好像倒退着去寻找道路。)

(3分)

10.B (“杨愔因替裴让之说情而被文宣帝埋在裴让之墓中”错误。)

(3分)

11.不求闻达于诸侯 受任于败军之际 奉命于危难之间

(3分。一空1分。错字、漏字、别字不给分。)

12.答案示例:

①《北齐书》的表达更好。遂,顺,完成;遂心,即顺从自己的心意。“遂心”,是说诸葛两兄弟顺应自己的心意选择各自效忠的君主,彼此间并无勾连。言外之意是说,自己五兄弟也会像诸葛两兄弟一样,既然是顺应自己的本心作出的选择,就不会因血缘关系而改变各自的选择和立场。“遂心”较之“尽心”更强调常人常情。

或:

《北史》的表达更好。尽,竭尽;尽心,即竭尽自己的忠心。言外之意是,自己五兄弟也会像诸葛两兄弟一样,对各自所选择的君主竭尽忠心,不会暗中勾结和背弃原主。“尽心”较之“遂心”表达忠诚之心更为深入。 ②《北齐书》的表达更好。“老母在”,这里“在”应为健在,即还活着。老母健在,我要尽孝心,就不会不顾老母的安危恣意行事,强调老母在不远游的孝情。“老母在”语言更为简洁,既有“活着”,还有“在这里”的意思。

或:

《北史》的表达更好。《北史》中的“老母在此”,强调老母尚在他身边,尚在此地,自己绝不会离老母而去,置她于险境。“在此”的情感表达中更有一种急切和诚恳。

(5分。观点,1分,理解,1分,联系文本说明理由,3分。言之成理即可。)

三、本大题共1小题,共10分。

13. ① C(3分)

② D(3分)

③答案示例:

7

尾联是勉励之辞,诗人寄望戍边的男儿应像万里长城一样抵御外敌入侵,保家卫国,让大唐不再有后顾之忧。“万里长城”既是写景,又是用典,妙在虚实之间。“万里长城”除写眼前景外,又暗用了檀道济的典故,在这里以长城比喻军队,表达了诗人对祖国安全的关切和对之军戍边之人的期望。

(4分。诗句理解,2分;手法,1分;情感,1分。)

四、本大题共3小题,共13分。

14. D (3分)

15. ①食用寄生了埃博拉病毒的果蝠等野生动物。

②传统的丧葬仪式,使人们与感染了疫病的死者直接接触。

③在家治病,增加接触传播的概率。

④无知和恐惧心理,使人们抵触科学的防控措施。

(4分。四个要点,一点1分。)

16. ①建立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处理机制。

②加强医疗硬件设施的建设,重视医疗应急人才的培养。

③加强公众舆论宣传,尤其是加强埃博拉出血热知识的宣传。

(6分。三个要点,每点2分。)

五、本大题共4小题,共19分。

17.C D(4分)

18. 答案要点:

①故宫:平等、亲切;简单、美丽

②什刹海:有情调;闲适、惬意

③胡同:透着老百姓的风情;找回童年的时光

④雪夜饮茶读书:圣洁静美;净化灵魂

⑤冬日:日常饮食,平凡生活;幸福温馨

(6分。共5个要点;每个要点分两个小点,每个小点1分;答出6个小点即可满分。)

19.答案示例:

①不矛盾。前文描写的是记忆中的雪,是历年雪落皇城的场景。今年的雪还没有来,表现对雪的渴盼。正因为雪落皇城的美好记忆和认识,才更增添了对落雪的渴望之情,情感上水到渠成,自然圆融,文章也有了曲致跌宕之美。这样写既可突出前面回忆的情深,又可以加强后面渴望的意切,起到深化作者热爱北京冬天的主旨的作用。

②矛盾。文章前面描绘的场景真实可感,后面突然提到雪却未来,给人“上当受骗”的感觉,不仅缺乏过渡,显得突然,还打断了行文的脉络,有断裂之嫌。

(5分。观点,1分;联系文章阐述理由,3分,语言表达,1分。言之成理即可。)

20.参考示例:

这里所说的“没有定义”“因人而异”,是指人们会因个体因素而对万物感知各异。所谓“万物皆着我之色彩”。情绪、经历、遭遇等会影响人们对同一事物的观察和认知。如,同是花鸟,在漂泊作客的诗人杜甫眼里是“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而在对江南景物无限赞美与神往的诗人杜牧眼里却是“千里莺啼绿映红”。 (4分。句子理解,2分;结合事例分析,2分。)

六、本大题共2小题,共60分。

21.微写作(10分)

(1)符合题目要求,以6分为基准分向上浮动。

(2)超过字数不扣分。

22. 作文(50分)

8

9

10

2015年丰台区高三年级第一学期期末语文试卷 含答案

2015.1

一、本大题共6小题,共26分。

1.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10分)

初学为文,常觉文思枯涩难以为继。有人认为疗治之方是多读书。“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甲 (虽然/固然)可以充实学问增广见闻,主要的还是有利于思想的启发,否则纵然腹笥便便,搜章摘句,也不过是诠释之学,不见得就能达到“文如春华,思若涌泉”的地步。想象不充,分析不精,辞藻不富,这是造成文思不畅的主要原因。度过枯涩的阶段,便又是一种境界。提起笔来,有个我在,“ ① 。”对于什么都有意见, 乙(而且/况且)触类旁通,波澜壮阔,有时一事未竟而枝节横生,有时逸出题外而莫知所届,有时旁证博引而轻重倒置,有时竟至“骂题”,洋洋洒洒,拉拉杂杂。也许有人喜欢这种“ ② ”式的文章,觉得里面有一股豪放恣肆的气魄。不过就作文的艺术而论,似乎尚大有改进的余地。作文知道割爱,才是进入第三个阶段的征象。须知敝帚究竟不值珍视,需要大刀阔斧地加以削删。芟除枝蔓之后,才能显着 丙(整洁/整齐)而有精神,简单而有力量。所谓“ ③ ”,就是这种境界。

1. 文中加点字的注音和字形都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 腹(f ǔ)笥 豪放恣肆 B.诠(qu án )释 波澜壮阔

C. 辞藻(z ǎo ) 逸出题外 D.枝蔓(w àn ) 旁证博引

2. 依次填入甲、乙、丙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2分)

A .虽然 况且 整洁 B.固然 而且 整洁

C .虽然 而且 整齐 D.固然 况且 整齐

3. 在文中①②③处依次填入语句,恰当的一项是(3分)

A. ①绚烂之极趋于平淡 ②长江大河一泻千里 ③纵横自有凌云笔,俯仰随人亦可怜

B. ①长江大河一泻千里 ②纵横自有凌云笔,俯仰随人亦可怜 ③绚烂之极趋于平淡

C. ①纵横自有凌云笔,俯仰随人亦可怜 ②长江大河一泻千里 ③绚烂之极趋于平淡

D. ①纵横自有凌云笔,俯仰随人亦可怜 ②绚烂之极趋于平淡 ③长江大河一泻千里

4. 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修辞手法,与画线句中“敝帚”修辞手法相同的一项是(3分)

A. 人际交往中,巧妙的沟通、机智的表达可以获得良好的结果,而用拳头代替舌头的愚蠢行为则常常葬送一切。

B. 中央开展的专项巡视工作,直面问题,落实问责,这把切除腐败毒瘤的手术刀,使反腐工作取得了实质性成效。

C. 随着iPad 、手机等电子产品的广泛使用,学校里的“小眼镜”越来越多, 近视已成为学生健康方面的大问题。

D. 语文教材里的鲁迅作品被替换一事引发社会争议,“我们这个时代是否还需要鲁迅”的话题也被炒得沸沸扬扬。

5.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①-④题。(9分)

以象形为基础的汉字,包含了中国人对世界的丰富体验。例如,“旦”,甲骨文写作 “”。《说文》解释说“旦,明也”,意为早晨日出。后引申为早晨,成语 甲 中的“旦”即为此意。“日月光华,旦复旦兮”中的“旦”是“明亮”之意,复旦大学取此意来命名。旦则光明可见,古人对天明誓,表示光明磊落、诚实可信,例如,“ 乙 ,不思其反。”古人还用“旦”来表示时间。“正月朔日,谓之元旦,俗呼为新年。”“元旦”即农历正月初一,也称“春节”。1912年1月1日,民国采用公元纪年,才有了现代的元旦——公历1月1日。 ①在甲、乙两处依次填入的成语是 和 。(2分)

②下列句子中,加点字“旦”的含义与甲处成语中“旦”的含义不同的一项是(2分)

A. 蒲苇一时纫,便作旦夕间。

B. 旦辞爷娘去,暮宿黄河边。

C. 一旦不能有,输来其间。

D. 左右邻械系入老监,号呼达旦。

③下列与选段内容相关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 甲骨文是中国已知的最早的成体系的文字形式,现代汉字是由甲骨文演变而来的。

B. 《说文》是《说文解字》的简称,由东汉的许慎编著而成,是世界上最早的字典之一。

C. 古人归纳出的六种汉字构成方式称“六书”,即象形、指事、会意、形声、转注、假借。

1

D. “旦”指农历正月初一,又称朔日,与朔日相对的月末称晦日,而每月十五则称望日。

④下列诗句中,与古代“元旦”无关的诗句是(3分)

A. 北风吹雪四更初,嘉瑞天教及岁除。半盏屠苏犹未举,灯前小草写桃符。

B. 玉颗珊珊下月轮,殿前拾得露华新。至今不会天中事,应是嫦娥掷与人。

C. 造物无言却有情,每于寒尽觉春生。千红万紫安排著,只待新雷第一声。

D.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6. 在下面语段的横线处填写诗文原句。(7分)

古人以“马牛羊鸡犬豕”为六畜,马居其首。马不仅具有代步、耕田、拉车等实用价值,还具有多重的文化意义。马多与军事有关。《国殇》“凌余阵兮躐余行, ① 。 ② ,援玉枹兮击鸣鼓”句对战马的描写表现了战争的惨烈;而陆游和辛弃疾分别用“楼船夜雪瓜洲渡, ③ ”和“想当年, ④ ,气吞万里如虎”的诗句追忆了各自早年的战争生活。马还带给人们“跃马扬鞭,自强不息”的精神启示。《劝学》就以“ ⑤ ,不能十步; ⑥ , ⑦ ”激励人们不断进取。

二 本大题共6小题,共22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7-12题。

裴让之传

裴让之,字士礼。年十六丧父,殆不胜哀,其母辛氏泣抚之曰:“弃我灭性,得为孝子乎?”由是自勉。辛氏,高明妇则,又闲礼度。夫丧,诸子多幼弱,广延师友,或亲自教授。内外亲属有吉凶礼制,多取则焉。

让之少好学有文情清明俊辩早得声誉魏天平中举秀才对策高第累迁屯田主客郎中省中语曰能赋诗裴让之为太原公开府记室。与杨愔友善,相遇则清谈竟日。愔每云:“此人风流警拔,裴文季为不亡矣。”梁使至,帝令让之摄主客郎。

①第二弟诹之奔关右,兄弟五人皆拘系。神武问曰:“诹之何在?”答曰:“昔吴、蜀二国,诸葛兄弟各得

遂心,况让之老母在,君臣分定,失忠与孝,愚夫不为。伏愿明公以诚信待物,若以不信处物,物亦安能自信?以此定霸,犹却行而求道耳。”神武善其言,兄弟俱释。历文襄大将军主簿,兼中书舍人,后兼散骑常侍,聘梁。文襄尝入朝,让之导引,容仪蕴藉,文襄目之曰:“士礼佳舍人。”迁长兼中书侍郎,领舍人。

②齐受禅,静帝逊居别宫,与诸臣别,让之流涕歔欷。以参掌仪注,封宁都县男。帝欲以为黄门郎,或言其

体重,不堪趋侍,乃除清河太守。至郡未几,杨愔谓让之诸弟曰:“我与贤兄交欵,企闻善政。适有人从清河来,云奸吏敛迹,盗贼清靖。期月之期,翻然更速。”清河有二豪吏田转贵、孙舍兴久吏奸猾,多有侵削,因事遂胁人取财。计赃依律不至死。让之以其乱法,杀之。时清河王岳为司州牧,遣部从事案之。侍中高德政旧与让之不协,案奏言:“当陛下受禅之时,让之眷恋魏朝,呜咽流涕,比为内官,情非所愿。”既而杨愔请救之,云:“罪不合死。”文宣大怒,谓愔曰:“欲得与裴让之同冢耶!”于是无敢言者。事奏,竟赐死于家。

(取材于《北齐书·卷三十五》)

【注】①神武:北齐开国皇帝高洋之父高欢,高洋(文宣帝,550-560在位)即位后被封为神武皇帝,实并未在位。②静帝:东魏皇帝元善见,550年静帝禅位于高洋。

7.用斜线(/)给上面文言文画波浪线的部分断句。(5分)

8.下列语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 .殆不胜哀 胜:禁得住

B .广延师友 延:邀请

C .遣部从事案之 案:追究,查办

D .竟赐死于家 竟:竟然

9.下列对文中语句的理解,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3分)

A .内外亲属有吉凶礼制,多取则焉

——内外亲属有吉凶礼制之事,大都效法她。

B .君臣分定,失忠与孝,愚夫不为。

——你我君臣之间的职分已定,丢弃忠心和孝心,连愚夫都不为。

C .以此定霸,犹却行而求道耳

——这样就能成就霸业,却还前行去寻找别的办法。

D .云奸吏敛迹,盗贼清靖。

2

——(那个人)说奸邪的官吏收敛了恶迹,盗贼也被清除干净。

10.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文章的一项是(3分)

A .裴让之的母亲是一位既懂礼仪又会教育子女的人,为了使自己的孩子们成材,她含辛茹苦抚养幼弱的孩子,

为他们请老师,有时候还亲自教授孩子们。

B .裴让之与杨愔关心很好,如果二人见面,就会整天清谈;杨愔常夸赞裴让之,并希望好友有好政绩。后杨

愔因替裴让之说情而被文宣帝埋在裴让之墓中。

C .裴让之受二弟牵连被捕入狱,神武帝审问他时,他用三国时期诸葛亮兄弟分侍二主的例子,表达自己既能

尽忠又可尽孝的思想,并从侧面为弟弟开罪。

D .裴让之在齐立国时参与制定礼仪制度,皇帝想封他黄门郎,因有人说他身体肥胖而没被任用,就作了清河

太守,短短一个月,就使清河管界安定,政治清明。

11.“昔吴、蜀二国,诸葛兄弟各得遂心”句中“弟”是指自称“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 ”

“后值倾覆, , ”的诸葛亮。(3分)

12. 裴让之受二弟牵连被审时做了辩解,《北齐书》与《北史》的记述有两处不同:一是《北齐书》说“诸葛兄

弟各得遂心”,《北史》中为“诸葛兄弟各得尽心”;一是《北齐书》说“况让之老母在”,《北史》“在”后有“此”。你认为《北齐书》与《北史》的记述哪个更好,请任选一处,简要说明理由。(5分)

三、本大题共1小题,共10分。

13. 阅读下面唐诗,完成①-③题。

送人之军

贺知章

常经绝脉塞,复见断肠流。

送子成今别,令人起昔愁。

陇云晴半雨,边草夏先秋。

①万里长城寄,无贻汉国忧。

【注释】①汉国:指唐王朝。唐人多以汉喻唐。

①下列对本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 .首联写边塞险要。“绝脉塞”指长城险塞,“断肠流”指陇头流水,分别以“绝脉”和“断肠”称之,使人感受到边塞的险要、荒凉、凄苦。

B .首联颔联写送别。“常经”应“昔愁”,“复见”应“今别”,两相对照呼应,不仅加深了眼前的送别之愁,也可以看出当时战争的频繁。

C .颈联写景物节候。“晴半雨”“夏先秋”,写出了边塞环境气候的恶劣,同时“晴半雨”让人联想到“道是无情还有情”,表达挽留之意。

D .全诗以时空传情。今昔相映,“复见”了“常经”,使“今别”再添“昔愁”;塞内塞外对比,塞内尚夏而塞外就已经有了秋意。无不言愁。

②这是首送别诗,也是一首边塞诗。下列唐诗与这首诗在题材类别上不一致的是(3分)

A .雁山横代北,狐塞接云中。勿使燕然上,惟留汉将功。(陈子昂《送魏大从军》)

B .上马带吴钩,翩翩度陇头。小来思报国,不是爱封侯。(岑参《送人赴安西》)

C .沙平连白云,蓬卷入黄云。慷慨倚长剑,高歌一送君。(王维《送张判官赴河西》)

D .官桥祭酒客,山木女郎祠。别后同明月,君应听子规。(王维《送杨长史赴果州》)

③尾联常为人称道,请你赏析尾联的妙处。(4分)

四、本大题共3小题,共13分。

阅读下列材料,完成14-16题。

【材料一】

3

2014年以来,西非暴发的埃博拉出血热疫情震惊了全球。罹患此病,会出现发烧、呕吐、疼痛、出血等症状,绝大多数患者最后会因失血过多、多发性器官衰竭死去。埃博拉病毒是人类有史以来所知道的最可怕的病毒之一,其生物安全等级为4级(艾滋病为3级,SARS 为3级,级数越大防护越严格),埃博拉出血热在最初流行时,几乎造成90%以上的患者死亡。

传染病的传染性常常用“基本传染数”来描述,基本传染数越高,传染性越强。2003年SARS 的基本传染数大约为2~4,麻疹为15~20,天花为3~5,埃博拉出血热为1.3~2.7。

非洲人好食丛林中的野味,打猎得来的果蝠和猴子,容易寄生埃博拉病毒,从而增加感染机会。埃博拉病毒主要传播途径是接触传播,比如接触感染者的血液、分泌物、器官和其他体液等。而当地民众不知道病毒是如何传播的,因此仍然举行传统的土葬仪式。拥抱尸体,向死者祝福,然后入殓,使病毒有了一个更快捷的传播途径。因西非公共医疗系统的缺失,医院医疗条件差,多数情况下,诊治病人不在医院,而是在家里。这也是埃博拉出血热大规模流行的原因。

2014年,世界很多医疗机构都投入到埃博拉出血热的防治工作中。然而无论医生们多么努力,埃博拉出血热依旧在蔓延。“埃博拉出血热完全不存在,是政府为了获得国际援助而编造的谎言”,这样的谣言使深信谣言的人们继续食用可能被病毒感染的“野味”;“埃博拉病毒是由外国人传进非洲的”,这样的谣言使竭力防止疫情扩散的“无国界医生”无法进入疫区工作;“医生因恐惧不顾病人的死活”“医院会主动杀死埃博拉出血热患者”等谣言更使病人四处逃离,进一步加剧了疫情防控的难度。

随着研究的深入,科学家发现埃博拉出血热虽然造成惊人的病死率,会使人急性发病且无药可医,但并不是不可防控的。

【材料二】

SARS 病毒是冠状病毒的一个变种, 是引起非典型肺炎的病原体。它通过呼吸道分泌物排出体外,并通过空气飞沫传播。研究证明,人们喜欢吃的果子狸是SARS 的一个重要传染源。非典刚暴发时没有什么防控措施,导致大面积扩散开来。认识到这一问题后,政府开始坚持公开透明的原则,及时发现、报告和公布疫情。针对疫情,中国进入了全民防控阶段。

为了及早发现疫情,政府建立了一个覆盖全国的疫情监测网络,一旦发现疫情,会通过网络直报系统直接上报卫生部。同时在车站、机场、医院、学校等公共场所采取检疫措施,使用红外热成像摄像机筛查发热人员,一旦发现疑似携带者,及早隔离。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处理机制,在防治非典疫情中逐步建立。SARS 危机后, 政府还斥资加强CDC (疾病控制和预防中心)的硬件建设,同时重视应急人才的培训。

SARS 患者的平均死亡率为9.6%左右,最高可能达到14%~15%。非典爆发之初,谣言四起,人们在恐惧心理下纷纷抢购口罩、板蓝根„„面对民众的恐慌,河南计生委印制了18万份宣传手册,利用县站、乡所、村室、学校、流动服务车等阵地,把正确的预防知识普及开来,为抗击非典斗争提供了良好的社会和舆论环境。而香港抗击非典最实用也是最管用的经验就是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经常洗手,咳嗽时掩上嘴,不用不干净的手指摸鼻子和揉眼睛。

仅仅用了两个月时间,中国就控制住了疫情。

14. 下列有关埃博拉病毒和SARS 病毒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3分)

A. 埃博拉病毒是人类有史以来所知道的最可怕的病毒之一,可致90%的患者死亡。

B. 埃博拉病毒的生物安全等级为4级,基本传染数高,是世界上传染性最强的病毒。

C. 疫情暴发时,若不接触携带病毒的野生动物,人就不会染上埃博拉出血热和非典。

D. 埃博拉病毒主要是接触传播,SARS 病毒通过空气飞沫传播。所以都要重视防控。

15. 阅读材料一,概括埃博拉出血热在非洲肆虐的原因。(4分)

16. 阅读材料一和材料二,从中国政府抗击非典的经验中,提取可用于抗击埃博拉病毒的方法。(6分)

五、本大题共4小题,共19分。

阅读下面作品,完成17-20题。

雪花落在皇城根儿下

4

王丹枫

北京的冬天很神秘,用着猫样的轻柔,踩着猫样的细步,就这么悄无声息地来了。

许多南方的朋友跟我谈起北京时,总拿冬天的萧瑟和气候说事,特别是那些光秃秃的树枝,还有那冷得没心没肺的北风,让他们望而却步。当他们在盛赞南方一年四季绿意盎然的时候,说不定一场如幻如梦的大雪就悄然飘落在皇城根儿下。

每到深秋,我总喜欢踩在秋的尾巴上,把目光伸进冬天,北京的冬天,期待一场大雪落满京城。在北京,雪花哪天落下是不会提前告诉你的。说不准儿就在你一觉醒来之后,透过无字的窗户,发现一切都发生了变化:树裹银装,路没边界,远处的高楼大厦、树木河流,隐隐约约如在云里雾里,妙不可言。连平日里最不起眼的小矮屋,也变得漂亮异常,就像童话里的小房子,神秘而美丽。空气中飘浮着甜甜的味道,沁人肺腑;天空是少有的蔚蓝,清澈透亮,没有了灰蒙蒙的雾霭;人们瑟瑟发抖,却个个精神抖擞,像是集体遇到了什么喜事,笑逐颜开。这个时候虚伪与真实不再竞争,也不再粉饰,整个世界都沉浸在晶莹剔透的冰雪里。

很多客居北京的人都承认,自己是从北京的第一场雪开始爱上这座城市的。因为雪可以让所有的建筑在一夜间变得沉静下来,让人有机会走进这座城市的内核,去真切认知每一种与温暖相关或者曾经相关的事物。

冬天的北京,雪花落下来之后,有许多地方值得我们把玩和回味。逛故宫最好的时候是下雪的午后,那时游人稀少,恰好显示出一个居住过二十四个皇帝的皇宫本有的威严和肃穆。踩着软绵绵的雪,走在通往午门空旷的大石板路上,仿佛可以和那些曾经生活在这里的人们对话。有的时候,或许还能看到那些帝王将相,还有他们的嫔妃,浩浩荡荡地一路走来,向你微笑,跟你点头示好,好像自己就是他们其中的一个,曾经一起住在这美丽的皇城里,没有勾心斗角,只有薄纱般美丽简单的日子。

落雪后的什刹海似乎永远都是北京最有情调的地方。树上挂着白雪,把枝条勾勒得很帅。坐在岸边某个酒吧的窗前,来一杯浓浓的热咖啡,毫无顾忌地想一些远远近近的事情,也可以什么都不想。总之,在雪的抚慰里,时间已了无皱纹。

雪后的胡同最有老北京的气质。当白雪铺檐挂树,九曲胡同中生息的生命,总能勾起人万千联想。闲步其间,你可以听见那透着老北京风情的一声声京腔京韵,或者迎面遇见一个小伙子推着一车红彤彤的糖葫芦走过。再或许,就在某个拐弯处,一枚“炮弹”突然袭来,让你冷不防地就找回童年的时光。孩子们堆着雪人、打着雪仗,欢呼声、叫好声、拍掌声,一阵高过一阵的嬉闹声,震落了树上的积雪。

北京冬天的夜晚是一天中最美的时光。盏盏柔和的灯光挂了起来,外面依旧是雪花飞舞,穿着衬衫薄裤坐在暖气片儿旁,饮着一杯清幽的绿茶,手里再捧一本自己喜欢的书,你就是全世界最幸福的那个人。窗外无声无息的雪在夜的灵魂上轻盈走动,那种圣洁那种净美如海潮般向你涌来,慢慢浸入你的灵魂深处。

不过,在北京落雪的冬天,和朋友们在家里大口大口吃冰淇淋,就着花生米和几碟小菜,一盅一盅喝二锅头,最为过瘾。如果酒后能再来一只烤番薯,那就更妙不可言了。曾经只为等那勾起胃虫的喷香的烤番薯,我还在瑟瑟的北风中排起长队。买到番薯时,掰开一半,黄嫩黄嫩的番薯瓤,悠悠上扬的袅袅热气,顿时一种幸福的温暖流遍全身,直至血液的每一个分子。

在我的潜意识里,有雪的冬天,北京才能淋漓尽致地散发出它特有的魅力。我喜欢在雪停之后,“全副武装”,穿上厚厚的棉袄,漫步在雪的世界里,听脚下咯吱作响。我还喜欢把一片片雪花放到舌尖上,然后感受它在嘴里丝丝化尽,最后细细回味雪的味道。我更喜欢在身子很凉的时候,吃上一锅涮羊肉,即使撑得肚圆,也毫不理会吃后容易发胖的身体„„

北京的冬天没有定义,只有因人而异。北京的冬天可以是寒冷的,寒冷到把心冰封,寒冷到把痛凝固,寒冷到连眼泪都会干涸。北京的冬天又可以是温暖的,温暖到让你想拥抱面前走过的每一个人。

冬天的脚印已经走得很深了,可雪还没有来。空劳牵挂这么久,耗不起了,等不及了,听之任之吧。但心底里却翘首企盼着和它随时相遇,然后大声说:北京的雪,你终于回来了!然后牵手坐下,在温馨舒适的幽居里坐下,听雪絮语,和雪交谈,于无意间聊起,雪,那几乎失踪了一个冬天的传奇。

17. 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两项是(4分)

A .第二段写南方朋友总拿北京的冬说事,表明他们看到的只是北京冬天的寒冷和不近人情的表面,这就为下

文做了铺垫。

B .文章运用了比喻、拟人、想象等多种手法,不仅把雪落皇城写得形神兼备,而且还强化了作者所要表现的

欢悦和喜爱。

5

C .散文以时间为序,组串北京人细碎的冬天生活。从早晨一觉醒来到夜晚盏盏柔和的灯光挂起,叙述分明,

线索十分清晰。

D .雪冷反倒处处透出入心的温馨,因为唯其冷才促人去寻觅暖、追求暖、营造暖。还因大雪的沉静和覆盖让

人不见了寒凉。

E .雪是北京冬天的传奇。作者以欣赏的眼光和拥抱的姿态,描写了雪落皇城根儿的温馨画面,表现出北京冬

日独有的情味。

18. 请分条概括作者所感受到的雪落北京的暖意。(6分)

19. 文章前面细腻地描写了雪落皇城的景致,末尾却说“可雪还没有来”,这是否矛盾?请提出你的观点并阐释理由。(5分)

20. 结合事例,谈谈你对文中画线句“北京的冬天没有定义,只有因人而异”的理解。(4分)

六、本大题共2小题,共60分。

21.微写作(10分)

从下面三个题目中任选一题,按要求作答,不超过150字。

为了迎接APEC 会议在北京召开,使饱受雾霾困扰的举办地有一个良好环境,中国政府采取了停产、休假、限号、周边配合等有力措施,广大市民也予以理解支持,“人工”地创造出了被网民戏称的“APEC 蓝”,展现了北京作为国际交往中心的魅力和风采。

①描写你眼中的“APEC 蓝”。要求描写具体,富有文采。

②代北京市政府拟一封致全体市民的感谢信。要求简明得体,感情真挚。

③写出“APEC 蓝”带给你的思考或启示。要求观点明确,有理有据。

22. 作文(50分)

从下面两个题目中任选一题,按要求作文。

①有一种消失令人无可奈何:淡出生活的邮筒,终将老去的亲人,一段无法挽回的错过„„

对此你有何体验和感慨,请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文体不限(除诗歌外),不少于700字。 ②有人问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丁肇中:“在你实验的某一领域,专家们曾经给出了200余种理论。要确定哪个是对的,该怎么办?”“不怎么办,继续做实验。”他说。

又有一次,有人问他:“如果实验结果与预期不同怎么办?”他的回答是:“那就对了!”

你对丁肇中的回答有什么感想和思考?请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文体不限(诗歌除外),不少于700字。

丰台区2014~2015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练习

高三语文参考答案 2015.1

6

一、本大题共6小题,共26分。

1.D (枝蔓m àn 旁征博引) (2分)

2.B (“固然”,表示确认某一事实,接着说同时也应该承认另一事实。前后意思不矛盾,转折较轻,重在突出后一小句;“虽然”,只用于前后分句意思矛盾、转折意味重的句子。“而且”,可以连接词、短语或者分句,强调意思进一层,重点在后一句;“况且”,只连接分句,表示追加补充说明,重点在前一个分句。“整洁”,整齐清洁;“整齐”,有秩序,不凌乱。) (2分)

3.C (3分)

4.B (3分)

5. ①枕戈待旦、通宵达旦、秉烛待旦、危在旦夕等,只要是含有“旦”字且“旦”的意思为早晨的成语均可;信誓旦旦

(2分。一空1分。错字、漏字、别字不给分。)

② C(2分)

③ D(2分)

④ B(3分)

6. ①左骖殪兮右刃伤 ②霾两轮兮絷四马 ③铁马秋风大散关 ④金戈铁马

⑤骐骥一跃 ⑥驽马十驾 ⑦功在不舍

(7分。一空1分。错字、漏字、别字不给分。)

二 本大题共6小题,共22分。

7.让之少好学/有文情/清明俊辩/早得声誉/魏天平中//举秀才/对策高第/累迁屯田主客郎中/省中语曰/能赋诗/裴让之/为太原公开府记室。

(5分。断对2处得1分;断错2处扣1分,扣完5分为止。“/”必断,“//”可断可不断。)

8.D (竟,最终。)

(3分)

9.C (却,退。“犹却行而求道耳”意为好像倒退着去寻找道路。)

(3分)

10.B (“杨愔因替裴让之说情而被文宣帝埋在裴让之墓中”错误。)

(3分)

11.不求闻达于诸侯 受任于败军之际 奉命于危难之间

(3分。一空1分。错字、漏字、别字不给分。)

12.答案示例:

①《北齐书》的表达更好。遂,顺,完成;遂心,即顺从自己的心意。“遂心”,是说诸葛两兄弟顺应自己的心意选择各自效忠的君主,彼此间并无勾连。言外之意是说,自己五兄弟也会像诸葛两兄弟一样,既然是顺应自己的本心作出的选择,就不会因血缘关系而改变各自的选择和立场。“遂心”较之“尽心”更强调常人常情。

或:

《北史》的表达更好。尽,竭尽;尽心,即竭尽自己的忠心。言外之意是,自己五兄弟也会像诸葛两兄弟一样,对各自所选择的君主竭尽忠心,不会暗中勾结和背弃原主。“尽心”较之“遂心”表达忠诚之心更为深入。 ②《北齐书》的表达更好。“老母在”,这里“在”应为健在,即还活着。老母健在,我要尽孝心,就不会不顾老母的安危恣意行事,强调老母在不远游的孝情。“老母在”语言更为简洁,既有“活着”,还有“在这里”的意思。

或:

《北史》的表达更好。《北史》中的“老母在此”,强调老母尚在他身边,尚在此地,自己绝不会离老母而去,置她于险境。“在此”的情感表达中更有一种急切和诚恳。

(5分。观点,1分,理解,1分,联系文本说明理由,3分。言之成理即可。)

三、本大题共1小题,共10分。

13. ① C(3分)

② D(3分)

③答案示例:

7

尾联是勉励之辞,诗人寄望戍边的男儿应像万里长城一样抵御外敌入侵,保家卫国,让大唐不再有后顾之忧。“万里长城”既是写景,又是用典,妙在虚实之间。“万里长城”除写眼前景外,又暗用了檀道济的典故,在这里以长城比喻军队,表达了诗人对祖国安全的关切和对之军戍边之人的期望。

(4分。诗句理解,2分;手法,1分;情感,1分。)

四、本大题共3小题,共13分。

14. D (3分)

15. ①食用寄生了埃博拉病毒的果蝠等野生动物。

②传统的丧葬仪式,使人们与感染了疫病的死者直接接触。

③在家治病,增加接触传播的概率。

④无知和恐惧心理,使人们抵触科学的防控措施。

(4分。四个要点,一点1分。)

16. ①建立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处理机制。

②加强医疗硬件设施的建设,重视医疗应急人才的培养。

③加强公众舆论宣传,尤其是加强埃博拉出血热知识的宣传。

(6分。三个要点,每点2分。)

五、本大题共4小题,共19分。

17.C D(4分)

18. 答案要点:

①故宫:平等、亲切;简单、美丽

②什刹海:有情调;闲适、惬意

③胡同:透着老百姓的风情;找回童年的时光

④雪夜饮茶读书:圣洁静美;净化灵魂

⑤冬日:日常饮食,平凡生活;幸福温馨

(6分。共5个要点;每个要点分两个小点,每个小点1分;答出6个小点即可满分。)

19.答案示例:

①不矛盾。前文描写的是记忆中的雪,是历年雪落皇城的场景。今年的雪还没有来,表现对雪的渴盼。正因为雪落皇城的美好记忆和认识,才更增添了对落雪的渴望之情,情感上水到渠成,自然圆融,文章也有了曲致跌宕之美。这样写既可突出前面回忆的情深,又可以加强后面渴望的意切,起到深化作者热爱北京冬天的主旨的作用。

②矛盾。文章前面描绘的场景真实可感,后面突然提到雪却未来,给人“上当受骗”的感觉,不仅缺乏过渡,显得突然,还打断了行文的脉络,有断裂之嫌。

(5分。观点,1分;联系文章阐述理由,3分,语言表达,1分。言之成理即可。)

20.参考示例:

这里所说的“没有定义”“因人而异”,是指人们会因个体因素而对万物感知各异。所谓“万物皆着我之色彩”。情绪、经历、遭遇等会影响人们对同一事物的观察和认知。如,同是花鸟,在漂泊作客的诗人杜甫眼里是“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而在对江南景物无限赞美与神往的诗人杜牧眼里却是“千里莺啼绿映红”。 (4分。句子理解,2分;结合事例分析,2分。)

六、本大题共2小题,共60分。

21.微写作(10分)

(1)符合题目要求,以6分为基准分向上浮动。

(2)超过字数不扣分。

22. 作文(50分)

8

9

10


相关内容

  • (19)2014-2015学年第一学期中小学期末考试安排
  • 乌鲁木齐地区中小学2014-2015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考试安排 通 知 各学校: 为加强教学质量管理和评价,应中学要求,我中心提供期末考试试卷.凡期末考试使用我中心提供试卷的学校,请注意以下事项: 一.考试时间 根据教育局安排,本学期中学期末考试时间定为2015年1月20.21.22.23日四天进行, ...

  • 北京-诗歌鉴赏011
  • 北京市各区试卷分类汇编--诗歌鉴赏专题 北京市西城区2009年5月高三年级抽样测试语文试题 第Ⅱ卷(共120分) 12.读下面这首诗,完成(1)(3)题.(10分) 西江月 题溧阳三塔寺 张孝祥① 问讯湖边春色,重来又是三年. 东风吹我过湖船,杨柳丝丝拂面. 世路如今已惯,此心到处悠然. 寒光亭下水 ...

  • 高三年级教学组长工作汇报
  • 作为年级组长,我对这个职位工作的理解是: 按学校的指示,融合自己的理解扎扎实实地.有成效地贯彻下去.创设一个和谐的工作环境,团结组内所有的老师,帮助他们最大限度地发挥自己的才华和能力,共同朝着同一个目标努力.其实我本人没做什么,成绩归功我们团队的所有老师.归功于校领导每一步的决策. 高三是学校的生命 ...

  • 专题一中国古代的农耕文明
  • (详解版)2013届高考历史<通史复习 专题闯关>精选2013年最新模拟题考前专测:专题一中国古代的农耕文明 一.选择题 1.(2013年黑龙江省哈师大附中高三第一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3题)<新唐书·地理志>载中唐以后全国兴修水利工程83项次,南方有71项次,其中江南一道即独 ...

  • 专题05 句子仿写与修辞
  • 备战2015年中考二轮讲练测 专题5:句子仿写与修辞(测案) 一.期考典测--他山之石 1.(上海浦东新区2013学年第一学期期末初三语文质量测试)下列没有比喻的一句是( )(3分) .. A .额头上一会就滚满了黄豆大的露珠. B .他那张古铜色的脸很像一块青石板. C .那极短的发,似刚收割过的 ...

  • 2015北京各区初三作文汇总
  • 东城区2014-2015学年第一学期期末统一测试 (一)根据情境,按要求写作.(10分) 21.小明生活在一个幸福的大家庭里.面临中考的他,时刻感受到长辈的关心,兄弟姐妹的鼓励.请选择其中的一位,以小明的名义写一段话,表达感谢的心意. 要求: ⑴将你选定的对象填写在答题卡的横线上. ⑵内容要真实具体 ...

  • 学校教研工作会议记录
  • 篇一:2014-2015第一学期教研会议记录 教研会议记录 (2014――2015第一学期) 烈山区前岭学校 2014年9月1日 篇二:学校教研组长会议记录 学校教研组长会议记录 (2013---2014学 年度第二学期) 乔营子学校 学校教研组长会议记录 时间: 2014.3.14 主持: 王远征 ...

  • 教师教务个人工作总结
  •   在教育处和学校领导的正确领导下,在教务处全体同仁共同努力下,在学校各部门的通力配合下,教务处圆满完成了本学期的教学工作任务,取得了一定的工作成绩。现总结如下:   一、抓好新学期的教学常规检查工作,组织好常规教学活动。   从新学期开始,教务处坚持每   天检查上课情况三--四次,做好检查记录。 ...

  • 2015-2016年度二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试卷A
  • 2015-2016年度二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试卷A 一.看拼音写词语,相信一定能写得非常好看.(l0分) 二.给带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画 " ".(4分) 首都n fēn ) .(dōu dū ) 养分.(fè 转n zhuǎn ) 漂o) .动(zhuà.流(piāo pià 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