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教育-中国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战略选择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警曼 墼旦璺兰  2 [ .  O】 2 2与蓬 拘哉赂避耨   口董立山  我们  伴随人类历史的发展, 我们的社会已由农业经济、 国在创新人才培养体制中存在着许多严重的问题, 工  业经济步^了知识经济时代。面对科技进步 日新月异、 还缺乏适台创新人才培养的土壤,   还没有形成系统有效  经济全球化进程加快和综合国力的竞争 日 趋激烈的国际  的创新人才培养运行机制。要改变这种状况, 就必须加  环境 , 怎样提高中华民族的创新能力 , 怎样从教育着手使  大教育体制改革的步伐, 全面推行创新教育。   我们的学生富有创新精神 , 已经成为我国教育改革面临   从世界教育发展的趋势来看, 为了迎接知识经济的   的一个重大历史使命=在这一背景下, 我们把 目 光投向 挑战,   许多国家早已认识到了教育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   了创新教育 , 并从战略上选择了创新教育。   基础性作用, 早就开始了对创新能力培养的研究和实践。  日 车政府已把提高人的创新能力作为“ 面向2 世纪的保  1一、载人政府白皮书, 从幼儿起就开始进行创新意识训练  创新教育是知识经济对教育提出的时代  证”要求 和创新方法的教育, 以培养人的独立性、 探索性和创新能   力。 美国 93 在19 年颁布的《 美国2 0 0 年教育目 0 标法》   中 知识经济作为一种  知识和信息的生产、 扩散以及 专门设置了思维技艺、   创 应用为基础的经济形态, 它依靠新的发明、 发现、 研究和 增加了培养学生创造力的课程,   很多大学建立 了“ 创新中心 。穗国则把    创新 , 是一种知识密集型和智慧型的经济, 其核心在于创  造技艺等课程, 教育创新定为刨新体系的基础。   新。它强调人力资源的创新素质是经济发展的主要增长  随着教育的社会地位不断提升, 我们逐渐意识到我  因素, 主张包括知识创新, 观念创新、 技术创新、 管理创新 在总体上还是比较落后的, 不能适应加快改革开  等等在内的全面创新, 以此带动经济的持续、 并 快速、 国教育“ 健  放和 现代化建设的需要”于是, 1 5 中 , 在 9 年《 共中央关  8 康、 发展。   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 中明确指出:教师的任务不仅 》 “   中华民族曾经是世界上最富有创新精神和创造成就  于 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能力, 尤其是创造  的民旅之一, 对世界文明做出了卓越 的贡献。当西方还  仅是传授知识,”99年 在第三次全教会上, 江泽民总书记  在黑暗的中世纪摸索的时候, 我国的科学技术已经有了 能力。19 6月,   长足的发展=从宋元到明初 . 在世界重大科技成就中.   指出:教育是知识创新、 由 “ 传播和应用的主要基地, 也是培  ,必须转变那种妨  中国^创造的约占5 %, 8 至到 1 世纪以前. 8 中国总体经  养创新精神和创新^才的重要摇篮”“教育模式,   济水平一直位于世界前列。15 年, 70 中国制造业产量在  碍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发展的教育观念、 世界制造业产量中所占的份额为 3  %, 2 8 直到 13   特别是由教师单向灌输知识, 80年, 以考试分数作为衡量教育 中国占2 l%, 9 8 仍为世界之最。但是近现代以来我们落  成果的唯一标准以及过于简单划一呆板的教育教学制   度。应该说, ” 在我国, 从倡导培养^的创新精神, 到提出   后了。我们在当代世界的尖端科学成就中所占的份额与 创新工程”进而规划和构建创新体系, , 反映了当代中华   1亿人口的泱泱大国的地位很不相称。原因是各方面  “ 2 的. 教育落后也是重要原因。传统的教育方式在很大程  民族创新意识的历史性升华, 反映了知识经济时代的迫   度上窒息 了中华民旗的创新精神 , 压抑了的创新才能 切要求,   意味着创新教育的春天真正来临了。   仔细审视我国的教育体制和人才培养模式, 不难发现, 我 l7 1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南砒合斟学 2 0 .  02 2二、 创新教育的概念及基本特征 ( 创新教育的概念 一)  具”而是学生成长路上的引路人。 ,   3 民主性。心理学研究表明, . 一个人的创新能力只  心理安全” 心理 自由” 条件下才能获  和“ 的 何谓创新教育?一般认为创新教育的本质是指培养  有在他感觉到“ 得最大限度的表现和发展。“ 心理安全” 是指不需要有任  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人的教育, 以培养人的创新精  不担心别人会指责和批评 自己, 有一种安全  神和创新能力为基本债值取向的教育, 其棱心是在全面 何的戒备心,   心理 自由” 是指学生在思考问题时不必受太多的条  实施素质教育的过程中, 为了迎接知识经济时代的挑战, 感。“   条框框的约束, 能够充分展开想象的翅膀 自由自在地思  着重研究和解决教育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创新精 宽松的环境与  神和创新能力的问题。在理解这一概念时. 需要注意几  维和表达。创新教育要求创设一种民主、 氛围, 让学生在融洽、 愉悦、 自由、 坦然的气氛中学习知  种倾向:   识, 增长才干。在刨新教育模式下, 教师与学生的关系不  是“ 创新” 不能等同于创造发明。创造发明是指发 一而是一种“ 朋友” 关  明人创造的前人所{有的、 ! 殳 先进的、 经过实践证明可以应  再是一种教育者与受教育者的关系, 系、伙伴” “ 关系, 学生对所有的知识 和命题部可以无所顾  用的科学技术新成就, 它强调新颖性、 创造性和实用性。   正是这一特  创新教育的“ 创新  则是指求异的思维能力、 丰富的想象  忌地发表见解。这就是创新教育的民主性, 激发学生创新潜能的   与联想能力以及与此相联的能力和习惯等, 它强调创新  性使创新教育具有培养学生个性、功能 。   精神和创新意识。   4 开放性。这种开放性首先体现在教育内容上, . 既  二是创新教育不能只局限于中小学教育阶段, 职业  包括现有的“ 历史” 知识, 也包括学科知识的最新成果, 既  教育、 高等教育以 及其他层级、 其他形式的教育都需要创  也包括社会知识, 既包括事实知识、 原理  新教育。事实上, 创新教育是一项系统工程, 它的实施, 包括书本知识,   也包括技能知识、 人力知识等各个方面, 要通过对  依赖于全社会的共同关心, 依赖于各级各类教育机构的 知识,   多种知识的学习、 融合, 开拓学生的视野, 活跃学生的思  共同重视:因此, 不管是什么层级、 什么类型的教育机构  维=同时, 这种开放性还体现在教学手段上。传统的教   都得转变教育观念, 革新人才培养模式。  限制于教师的指导与布置的圈   三是创新教育不仅是特长教育。应该说 特长教育 学手段只局限于课堂上、   子内。创新教育则打破了这种传统, 把课堂教师与课外  属于创新教育的一项内容, 但仅仅是其 中的一项内容。   教师讲授与学生自学、 传统手段与现代教育技术手   片面认为创新教育就是特长教育, 实质上是把创新教育 活动,  狭窄化、 简单化。  ( 创新教育的基本特征  二) 1 全面性。一方面, . 刨新教育是面向全体受教育者   的, 相信每个人都有一定的创新潜能, 只要给予适当的培   养, 都可以成为某一方面的创新性人才。在知识经济时  段结合起来。此外, 创新教育的开放性还体现在教育观   念上, 要把握时代脉搏, 跟随国际潮流。  三、 实施创新教育重在教育创新 创新是知识经挤的核心与发展动力, 知识经挤时代  代, 创新是全方位的, 既包括知识、 技术的创新, 也包括铡  的综合国力越来越体现在国民素质的高低与创新人才的   度、 管理的创新, 还包括生活的创新, 这就需要各种类型、 数量和质量上,   越来越体现在一个 国家的创新能力上。   各种层级的创新性人才。另一方面, 创新教育要求引导受 联台国   教科文组织 国际教 育发展委员会在《 学会生存》   的 教育者掌握全面的、 百科全书式的基础知识, 充分调动他  报告中曾指出:教育具有开发创造精神和窒息创造精神  “ 们各方面的潜能, 使之在德、 体、 劳等方面协调发 这样双重的力量。由于传统的教育观念、 智、 美、   ” 教育体制、 教育 展 模式存在着种种弊端, 已不能担负起培养创新人才的历  2 主体性。创新教育是一种重视人的主体性, . 弘扬  史使命, 为此, 我们必须倡导和实施创新教育。实施创新 人的主体精神, 以人为本, 以人的发展为本的新型教育模  教育重在教育创新。   式, 它要求教师的教学、 学校的管理一切以学生为中心, 提  ( 树立创新教育观  一) 倡保护和培养学生的个性。在教学双边活动中, 学生可以   传统的教育观其基本特征是以知识的传播为中心,   多侧面、 多角度地运用发散思维去分析和认识问题,   并由此形成了教师以教材和课堂为中心的教学模式。这 可以   运用多种方法, 通过多种途径去寻求任何一个可能的答  种教学模式重知识传授, 轻能力培养 ; 重统一要求,   轻个 案。在创新教育模式下, 学生不再是填充知识的“ 仓库” 性发展, ,   其实质就是“ 应试教育  “ 、淘汰教育”它完全忽 ,   而是学习活动的 积极参与者, 教师不再是传递知识的“   视了 工 学生的主体能动性, 铡约了学生个性的张扬, 最终阻 18 1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墅勉  2 o .  022碍了学生创新意识的形成和创新能力的发展:“ 国运兴  思维迟钝, 循规蹈矩, 唯唯诺诺。杨振宁教授在对中外留   衰, 系于教育” 1 。2 世纪人力资源的素质、 知识的创新将  学生的比较中发现, 中国留学生学习成绩都非常出色, 但  成为经济发展的最核心的要素。要提高我国的国际竞争  是胆子小, 老师投讲过的不敢想, 老师投教过的不敢做  能力, 就必须培养大批有创新能力的人才, 有创新能力的 因此,   实施创新教育必须改革旧的考试制度, 建立新的考  人才必须依靠创新教育来培养。因此, 我们必须改变传  试机制, 在考试内容上更注重考查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  统的教育观念 , 树立“ 以人为本”“ 、师生平等”“ 、高分并非  和探索精神, 在考试方式上 , 灵活多样 , 不拘一格。   人才”“ 、循规蹈矩并非好生” 的创新教育观。要关心、 爱  3 教学方法创新:在传统的教学关系中, . 重教师讲  护、 支持每一位学生, 激发“ 人人求新” 的教望, 提供“ 人人  授, 轻学生参与. 强调教师的主导性, 忽视学生的主体性,  动手” 的机会, 给予“ 人人成功” 的条件, 营造宽松和谐、   反映在课堂教学上, 活 一言堂, 满堂灌, 老师讲什么, 学生抄  泼自由的教育氛围, 创设有利于培养学生创新精神、 创新  什么, 无提问启发, 无讨论争辩, 其结果是学生固然是在学  能力的适宜“ 气候” 土壤   和“ 。 科学知识, 但对科学本质却往往并不十分了解。黑格尔曾   ( 创建有利于学生创新的环境  二) 说过, 科学的方法是“ 知识范围内一切真正科学知识的灵  学生创新意识的形成与创新能力的培养 . 始终是与  魂。实施创新教育必须改革传统的教学方法,   推广旨在激 教学活动相联系的, 这就要求我们深化教学改革, 创建有  发学生兴趣, 重视培养思维能力的愉快教学法、 启发教学  利于学生创新的教学环境 , 主要包括课程设计、 考试制 法、   尝试教学法、 异步教学法、 问题教学法等科学教学方  度、 教学方法和学校管理四个方面。   法, 真正将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渗透于各种教  1 课程创新。课程创新是中国教育改革的基础性工  学活动之中。实践证明, . 教学方法对于教育质量的提高.   作: 要开展创新教育, 首先要在课程设计上创新, 使课程  学生智力和刨造力的开发, 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设计达到“ 结构合理化、 内容立体化、 形式多样化” 的要求。   4 学校管理创新。教学与管理是学校工作中一对孪  . 所谓结构台理化, 一是指课程中知识结构的完整性。按国 生兄弟,   教学离不开管理, 管理服务于教学:管理模式、   管 际 合作 经济 发展组织 1 6 以 在 9 年《 知识为基 9 础的 经济》   理水平直接影响学生培养质量:目 我国的学校管理工  报 前, 告中的分类, 人类所有的知识可分为事实知识原 理知识、 作普遍存在着管理模式落后,   管理水平低下, 条条框框过  技能知识和人力知识四类 显然, 我国现有教学课程是以 多,   统得过死, 管得太严的弊端。这种管理模式严重压抑   前两类知识的记忆和复现为基本 目标的。由此培养出来  学生个性发展 , 不利于创新人才的培养。实箍创新教育就  的“ 仓库” 型人才, 已有悖于知识经济社会对人才的要求。 必须改革这种管理模式, 人管人” 制度管人”变专    变“ 为“ ,二是体现课程的非知识性结构, 即要有利于激活学生的非  横管理为民主管理, 封闭式” 变“ 办学的“ 开放式  办学, 充  智力因素. 重视对学生主体精神的激励。心理学家布希尔  分发挥教师、 学生在学校管理工作中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说过, 创造力是架在才能与个性之间的一座桥梁, 而才能 创设一种宽松、   民主、 和谐、 自由的创新环境。   与个性是桥梁的两座基石 。这里所说 的“ 个性 ” 的就是  指 ( ) - 建设一支高素质的创新型教师队 伍  非智力因素。所谓课程内容立体化是指随着科学技术的   创新型教师是实施创新教育的关键。创新型教师就 迅猛发展, 学科的分化和综合的趋势越来越明显, 课程内 是善于吸收最新教学科研成果 ,   将其运用于教学中, 并且  容的设计要有利于学生掌握更多的综合学科 、 交叉学科、 有独创的见解,   能够发现行之有效的新教学方法的教师:   边缘学科和新兴学科知识 , 给学生提供一个合理的认知结  教师要敢于突破权威思想, 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 鼓励学   构, 使他们能全面、 自觉地认识世界, 培养他们的综合思维  生大胆质疑和创新: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指出:一个有创 “   能力和创新才能。所谓课程形式多样化则是指学校的课  造性的教师, 应能帮助学生在自 学的道路上迅速前进,   教 程不仅要有以学科为本的结构形式, 而且还要有个别化、 会学生怎样对付大量的信息,   他更多的是一名向导和顾  处方化的课程结构形式。过对于困材施教, 培养学生的个  问, 而不是机械传递知识的简单工具” 。教师本身应具备  性和兴趣爱好有着积极的作用。   强烈的创新欲望, 不断充实提高 自己, 更新知识结构, 探  2 考试制度创新。长期以来 , . 我国的教育特别是基  索新的教学方法。教师的创新精神将对学生起着潜移默   础教育形成了以考试为中心的教育活动机制 , 一切教育  化的作用。   教学活动围绕考试转, 考试考什么, 教师教什么, 学生学  什幺, 到头来老师成了考试的仆人, 学生成了考试的奴  隶. 其结果学生得到的太多是一些尚未消化、 尚未理解和  不真实的知识。受这种运行机制的影响, 学生视野狭窄,  l9 1 作者系湘潭师范学院讲师)   责任编辑 董 树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警曼 墼旦璺兰  2 [ .  O】 2 2与蓬 拘哉赂避耨   口董立山  我们  伴随人类历史的发展, 我们的社会已由农业经济、 国在创新人才培养体制中存在着许多严重的问题, 工  业经济步^了知识经济时代。面对科技进步 日新月异、 还缺乏适台创新人才培养的土壤,   还没有形成系统有效  经济全球化进程加快和综合国力的竞争 日 趋激烈的国际  的创新人才培养运行机制。要改变这种状况, 就必须加  环境 , 怎样提高中华民族的创新能力 , 怎样从教育着手使  大教育体制改革的步伐, 全面推行创新教育。   我们的学生富有创新精神 , 已经成为我国教育改革面临   从世界教育发展的趋势来看, 为了迎接知识经济的   的一个重大历史使命=在这一背景下, 我们把 目 光投向 挑战,   许多国家早已认识到了教育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   了创新教育 , 并从战略上选择了创新教育。   基础性作用, 早就开始了对创新能力培养的研究和实践。  日 车政府已把提高人的创新能力作为“ 面向2 世纪的保  1一、载人政府白皮书, 从幼儿起就开始进行创新意识训练  创新教育是知识经济对教育提出的时代  证”要求 和创新方法的教育, 以培养人的独立性、 探索性和创新能   力。 美国 93 在19 年颁布的《 美国2 0 0 年教育目 0 标法》   中 知识经济作为一种  知识和信息的生产、 扩散以及 专门设置了思维技艺、   创 应用为基础的经济形态, 它依靠新的发明、 发现、 研究和 增加了培养学生创造力的课程,   很多大学建立 了“ 创新中心 。穗国则把    创新 , 是一种知识密集型和智慧型的经济, 其核心在于创  造技艺等课程, 教育创新定为刨新体系的基础。   新。它强调人力资源的创新素质是经济发展的主要增长  随着教育的社会地位不断提升, 我们逐渐意识到我  因素, 主张包括知识创新, 观念创新、 技术创新、 管理创新 在总体上还是比较落后的, 不能适应加快改革开  等等在内的全面创新, 以此带动经济的持续、 并 快速、 国教育“ 健  放和 现代化建设的需要”于是, 1 5 中 , 在 9 年《 共中央关  8 康、 发展。   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 中明确指出:教师的任务不仅 》 “   中华民族曾经是世界上最富有创新精神和创造成就  于 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能力, 尤其是创造  的民旅之一, 对世界文明做出了卓越 的贡献。当西方还  仅是传授知识,”99年 在第三次全教会上, 江泽民总书记  在黑暗的中世纪摸索的时候, 我国的科学技术已经有了 能力。19 6月,   长足的发展=从宋元到明初 . 在世界重大科技成就中.   指出:教育是知识创新、 由 “ 传播和应用的主要基地, 也是培  ,必须转变那种妨  中国^创造的约占5 %, 8 至到 1 世纪以前. 8 中国总体经  养创新精神和创新^才的重要摇篮”“教育模式,   济水平一直位于世界前列。15 年, 70 中国制造业产量在  碍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发展的教育观念、 世界制造业产量中所占的份额为 3  %, 2 8 直到 13   特别是由教师单向灌输知识, 80年, 以考试分数作为衡量教育 中国占2 l%, 9 8 仍为世界之最。但是近现代以来我们落  成果的唯一标准以及过于简单划一呆板的教育教学制   度。应该说, ” 在我国, 从倡导培养^的创新精神, 到提出   后了。我们在当代世界的尖端科学成就中所占的份额与 创新工程”进而规划和构建创新体系, , 反映了当代中华   1亿人口的泱泱大国的地位很不相称。原因是各方面  “ 2 的. 教育落后也是重要原因。传统的教育方式在很大程  民族创新意识的历史性升华, 反映了知识经济时代的迫   度上窒息 了中华民旗的创新精神 , 压抑了的创新才能 切要求,   意味着创新教育的春天真正来临了。   仔细审视我国的教育体制和人才培养模式, 不难发现, 我 l7 1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南砒合斟学 2 0 .  02 2二、 创新教育的概念及基本特征 ( 创新教育的概念 一)  具”而是学生成长路上的引路人。 ,   3 民主性。心理学研究表明, . 一个人的创新能力只  心理安全” 心理 自由” 条件下才能获  和“ 的 何谓创新教育?一般认为创新教育的本质是指培养  有在他感觉到“ 得最大限度的表现和发展。“ 心理安全” 是指不需要有任  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人的教育, 以培养人的创新精  不担心别人会指责和批评 自己, 有一种安全  神和创新能力为基本债值取向的教育, 其棱心是在全面 何的戒备心,   心理 自由” 是指学生在思考问题时不必受太多的条  实施素质教育的过程中, 为了迎接知识经济时代的挑战, 感。“   条框框的约束, 能够充分展开想象的翅膀 自由自在地思  着重研究和解决教育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创新精 宽松的环境与  神和创新能力的问题。在理解这一概念时. 需要注意几  维和表达。创新教育要求创设一种民主、 氛围, 让学生在融洽、 愉悦、 自由、 坦然的气氛中学习知  种倾向:   识, 增长才干。在刨新教育模式下, 教师与学生的关系不  是“ 创新” 不能等同于创造发明。创造发明是指发 一而是一种“ 朋友” 关  明人创造的前人所{有的、 ! 殳 先进的、 经过实践证明可以应  再是一种教育者与受教育者的关系, 系、伙伴” “ 关系, 学生对所有的知识 和命题部可以无所顾  用的科学技术新成就, 它强调新颖性、 创造性和实用性。   正是这一特  创新教育的“ 创新  则是指求异的思维能力、 丰富的想象  忌地发表见解。这就是创新教育的民主性, 激发学生创新潜能的   与联想能力以及与此相联的能力和习惯等, 它强调创新  性使创新教育具有培养学生个性、功能 。   精神和创新意识。   4 开放性。这种开放性首先体现在教育内容上, . 既  二是创新教育不能只局限于中小学教育阶段, 职业  包括现有的“ 历史” 知识, 也包括学科知识的最新成果, 既  教育、 高等教育以 及其他层级、 其他形式的教育都需要创  也包括社会知识, 既包括事实知识、 原理  新教育。事实上, 创新教育是一项系统工程, 它的实施, 包括书本知识,   也包括技能知识、 人力知识等各个方面, 要通过对  依赖于全社会的共同关心, 依赖于各级各类教育机构的 知识,   多种知识的学习、 融合, 开拓学生的视野, 活跃学生的思  共同重视:因此, 不管是什么层级、 什么类型的教育机构  维=同时, 这种开放性还体现在教学手段上。传统的教   都得转变教育观念, 革新人才培养模式。  限制于教师的指导与布置的圈   三是创新教育不仅是特长教育。应该说 特长教育 学手段只局限于课堂上、   子内。创新教育则打破了这种传统, 把课堂教师与课外  属于创新教育的一项内容, 但仅仅是其 中的一项内容。   教师讲授与学生自学、 传统手段与现代教育技术手   片面认为创新教育就是特长教育, 实质上是把创新教育 活动,  狭窄化、 简单化。  ( 创新教育的基本特征  二) 1 全面性。一方面, . 刨新教育是面向全体受教育者   的, 相信每个人都有一定的创新潜能, 只要给予适当的培   养, 都可以成为某一方面的创新性人才。在知识经济时  段结合起来。此外, 创新教育的开放性还体现在教育观   念上, 要把握时代脉搏, 跟随国际潮流。  三、 实施创新教育重在教育创新 创新是知识经挤的核心与发展动力, 知识经挤时代  代, 创新是全方位的, 既包括知识、 技术的创新, 也包括铡  的综合国力越来越体现在国民素质的高低与创新人才的   度、 管理的创新, 还包括生活的创新, 这就需要各种类型、 数量和质量上,   越来越体现在一个 国家的创新能力上。   各种层级的创新性人才。另一方面, 创新教育要求引导受 联台国   教科文组织 国际教 育发展委员会在《 学会生存》   的 教育者掌握全面的、 百科全书式的基础知识, 充分调动他  报告中曾指出:教育具有开发创造精神和窒息创造精神  “ 们各方面的潜能, 使之在德、 体、 劳等方面协调发 这样双重的力量。由于传统的教育观念、 智、 美、   ” 教育体制、 教育 展 模式存在着种种弊端, 已不能担负起培养创新人才的历  2 主体性。创新教育是一种重视人的主体性, . 弘扬  史使命, 为此, 我们必须倡导和实施创新教育。实施创新 人的主体精神, 以人为本, 以人的发展为本的新型教育模  教育重在教育创新。   式, 它要求教师的教学、 学校的管理一切以学生为中心, 提  ( 树立创新教育观  一) 倡保护和培养学生的个性。在教学双边活动中, 学生可以   传统的教育观其基本特征是以知识的传播为中心,   多侧面、 多角度地运用发散思维去分析和认识问题,   并由此形成了教师以教材和课堂为中心的教学模式。这 可以   运用多种方法, 通过多种途径去寻求任何一个可能的答  种教学模式重知识传授, 轻能力培养 ; 重统一要求,   轻个 案。在创新教育模式下, 学生不再是填充知识的“ 仓库” 性发展, ,   其实质就是“ 应试教育  “ 、淘汰教育”它完全忽 ,   而是学习活动的 积极参与者, 教师不再是传递知识的“   视了 工 学生的主体能动性, 铡约了学生个性的张扬, 最终阻 18 1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墅勉  2 o .  022碍了学生创新意识的形成和创新能力的发展:“ 国运兴  思维迟钝, 循规蹈矩, 唯唯诺诺。杨振宁教授在对中外留   衰, 系于教育” 1 。2 世纪人力资源的素质、 知识的创新将  学生的比较中发现, 中国留学生学习成绩都非常出色, 但  成为经济发展的最核心的要素。要提高我国的国际竞争  是胆子小, 老师投讲过的不敢想, 老师投教过的不敢做  能力, 就必须培养大批有创新能力的人才, 有创新能力的 因此,   实施创新教育必须改革旧的考试制度, 建立新的考  人才必须依靠创新教育来培养。因此, 我们必须改变传  试机制, 在考试内容上更注重考查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  统的教育观念 , 树立“ 以人为本”“ 、师生平等”“ 、高分并非  和探索精神, 在考试方式上 , 灵活多样 , 不拘一格。   人才”“ 、循规蹈矩并非好生” 的创新教育观。要关心、 爱  3 教学方法创新:在传统的教学关系中, . 重教师讲  护、 支持每一位学生, 激发“ 人人求新” 的教望, 提供“ 人人  授, 轻学生参与. 强调教师的主导性, 忽视学生的主体性,  动手” 的机会, 给予“ 人人成功” 的条件, 营造宽松和谐、   反映在课堂教学上, 活 一言堂, 满堂灌, 老师讲什么, 学生抄  泼自由的教育氛围, 创设有利于培养学生创新精神、 创新  什么, 无提问启发, 无讨论争辩, 其结果是学生固然是在学  能力的适宜“ 气候” 土壤   和“ 。 科学知识, 但对科学本质却往往并不十分了解。黑格尔曾   ( 创建有利于学生创新的环境  二) 说过, 科学的方法是“ 知识范围内一切真正科学知识的灵  学生创新意识的形成与创新能力的培养 . 始终是与  魂。实施创新教育必须改革传统的教学方法,   推广旨在激 教学活动相联系的, 这就要求我们深化教学改革, 创建有  发学生兴趣, 重视培养思维能力的愉快教学法、 启发教学  利于学生创新的教学环境 , 主要包括课程设计、 考试制 法、   尝试教学法、 异步教学法、 问题教学法等科学教学方  度、 教学方法和学校管理四个方面。   法, 真正将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渗透于各种教  1 课程创新。课程创新是中国教育改革的基础性工  学活动之中。实践证明, . 教学方法对于教育质量的提高.   作: 要开展创新教育, 首先要在课程设计上创新, 使课程  学生智力和刨造力的开发, 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设计达到“ 结构合理化、 内容立体化、 形式多样化” 的要求。   4 学校管理创新。教学与管理是学校工作中一对孪  . 所谓结构台理化, 一是指课程中知识结构的完整性。按国 生兄弟,   教学离不开管理, 管理服务于教学:管理模式、   管 际 合作 经济 发展组织 1 6 以 在 9 年《 知识为基 9 础的 经济》   理水平直接影响学生培养质量:目 我国的学校管理工  报 前, 告中的分类, 人类所有的知识可分为事实知识原 理知识、 作普遍存在着管理模式落后,   管理水平低下, 条条框框过  技能知识和人力知识四类 显然, 我国现有教学课程是以 多,   统得过死, 管得太严的弊端。这种管理模式严重压抑   前两类知识的记忆和复现为基本 目标的。由此培养出来  学生个性发展 , 不利于创新人才的培养。实箍创新教育就  的“ 仓库” 型人才, 已有悖于知识经济社会对人才的要求。 必须改革这种管理模式, 人管人” 制度管人”变专    变“ 为“ ,二是体现课程的非知识性结构, 即要有利于激活学生的非  横管理为民主管理, 封闭式” 变“ 办学的“ 开放式  办学, 充  智力因素. 重视对学生主体精神的激励。心理学家布希尔  分发挥教师、 学生在学校管理工作中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说过, 创造力是架在才能与个性之间的一座桥梁, 而才能 创设一种宽松、   民主、 和谐、 自由的创新环境。   与个性是桥梁的两座基石 。这里所说 的“ 个性 ” 的就是  指 ( ) - 建设一支高素质的创新型教师队 伍  非智力因素。所谓课程内容立体化是指随着科学技术的   创新型教师是实施创新教育的关键。创新型教师就 迅猛发展, 学科的分化和综合的趋势越来越明显, 课程内 是善于吸收最新教学科研成果 ,   将其运用于教学中, 并且  容的设计要有利于学生掌握更多的综合学科 、 交叉学科、 有独创的见解,   能够发现行之有效的新教学方法的教师:   边缘学科和新兴学科知识 , 给学生提供一个合理的认知结  教师要敢于突破权威思想, 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 鼓励学   构, 使他们能全面、 自觉地认识世界, 培养他们的综合思维  生大胆质疑和创新: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指出:一个有创 “   能力和创新才能。所谓课程形式多样化则是指学校的课  造性的教师, 应能帮助学生在自 学的道路上迅速前进,   教 程不仅要有以学科为本的结构形式, 而且还要有个别化、 会学生怎样对付大量的信息,   他更多的是一名向导和顾  处方化的课程结构形式。过对于困材施教, 培养学生的个  问, 而不是机械传递知识的简单工具” 。教师本身应具备  性和兴趣爱好有着积极的作用。   强烈的创新欲望, 不断充实提高 自己, 更新知识结构, 探  2 考试制度创新。长期以来 , . 我国的教育特别是基  索新的教学方法。教师的创新精神将对学生起着潜移默   础教育形成了以考试为中心的教育活动机制 , 一切教育  化的作用。   教学活动围绕考试转, 考试考什么, 教师教什么, 学生学  什幺, 到头来老师成了考试的仆人, 学生成了考试的奴  隶. 其结果学生得到的太多是一些尚未消化、 尚未理解和  不真实的知识。受这种运行机制的影响, 学生视野狭窄,  l9 1 作者系湘潭师范学院讲师)   责任编辑 董 树 


相关内容

  • 科教兴国练习题
  • 科教兴国 测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 1.当今世界,各国之间激烈的经济竞争和综合国力的竞争,归根到底是( ) A.科技和人才的竞争 B.资源和能源的竞争 C.创新和人才的竞争 D.军事和综合国力的竞争 2.现阶段,面对我国科技落后的现实和与发达国家的差距,我国科技的发展战略是( ) A.实施可持续发展 ...

  • 紧紧抓住教育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
  • 紧紧抓住教育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 2011-04-12 来源:<中国教育报> ■战略机遇期,也是观念转变期,转变观念是先导,要转变观念,切实增强机遇意识 ■战略机遇期,也是改革攻坚期,改革创新是动力,要加大改革创新力度,把改革作为突破口 ■战略机遇期,也是发展转型期,加快发展是关键,要加 ...

  • 新常态下中国经济发展的战略选择
  • LiLunYanJiu理论研究 [经济] 新常态下中国经济发展的战略选择 文/陈江生 无 论人们是否愿意,随着发展的内部要素结构和外部环境的变化,中国经济继续三十多年高速 变成了不合理的一系列规章制度.行政干预进行清理. 当前,伴随着调控思路的转变,新的合理干预战略已经展开.为了推进市场化改革.加快 ...

  • 中国制造2025与技术技能人才培养
  • 中国制造2025与技术技能人才培养 于志晶 刘 海 岳金凤 李玉静 程 宇 张祺午 摘要:职业教育是为制造业等实体经济培养输送技术技能人才的主渠道.对中国制造2025,职业教育要 做出快速有力的反应,一是培养规模要有大幅度提升,二是培养重心要向高端技术技能人才转移,三是培养 专业要向重点领域拓展,四 ...

  • 刘宝存:大变革时代中国比较教育研究的使命与发展道路选择
  • 作者简介:刘宝存(1964- ),男,山东菏泽人,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北京师范大学国际与比较教育研究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北京 100875 来源:<比较教育研究>2014年2期 内容提要:当今时代是一个大变革的时代,国际社会和中国社会的大变革正在推动着教育的大变革,从而为 ...

  • 回应知识经济发展的四大战略
  • 作者:郭志东 晋阳学刊 2000年09期 中图文类号:F06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2987 (2000)03-0030-03 知识经济的发展向世界各国提出了严峻的挑战,同时也为各国提供了发展机遇.我国属于发展中社会主义国家,在面临知识经济挑战上既和发达国家及其他发展中国家具有共 ...

  • 九年级思想品德全一册
  • 九年级思想品德全一册(鲁人版)教案 作者:吴文超 .. 第一单元 在社会生活在承担责任 第一课 公平.公正--人们永恒的追求 第1课时 我们向往公平 教学重点.难点: 良好的合作需要公平.公平有利于社会稳定. [课前预习] 1. 什么是公平? 2. 社会公平的主要表现是什么? 3. 维护社会公平对于 ...

  • 2012年财政"新试验"
  • 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已经成为了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战略任务.如何在"加快"上下功夫,"转变"上出实招,是摆在财政主管部门面前的紧迫性命题. 当前,财政部门正在围绕消费升级.节能减排与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崛起等方面,加快推进有利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

  • 溧阳市产业园区规划及招商引资报告
  • 溧阳市产业园区规划及招商引资策略研究报告 2017-2022年 前 言 产业园区是区域经济发展.产业调整和升级的重要空间聚集形式,担负着聚集创新资源.培育新兴产业.推动城市化建设等一系列的重要使命.园区的具体形式多种多样,主要包括高新区.开发区.科技园.工业区.产业基地.特色产业园等以及近来各地陆续 ...

  • 银川市产业园区规划及招商引资报告
  • 银川市产业园区规划及招商引资策略研究报告 2017-2022年 前 言 产业园区是区域经济发展.产业调整和升级的重要空间聚集形式,担负着聚集创新资源.培育新兴产业.推动城市化建设等一系列的重要使命.园区的具体形式多种多样,主要包括高新区.开发区.科技园.工业区.产业基地.特色产业园等以及近来各地陆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