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质量管理学基础]课程综合练习题

综合练习题

一、 填空

1. 产品是指过程的( ) 。

2. 质量控制的基本过程包括产品的:( ) 、 ( ) 和( ) 。

3. 质量波动的原因,可归纳为( )、( ) 、( ) 、

( ) 和( ) 等方面因素的影响。

4. 可以用量具、仪表进行测量而得出的连续型数值称为:( )。

5. 不可以用量具、仪表进行度量的,一般用计数的方法得到的非连续性的正整数值称为:

( )。

26. 知总体为N(μ、σ) ,质量特性数据落在μ±3σ范围内的概率为( ),落

在μ±2σ范围内的概率为( ),落在μ±σ范围内的概率为( )。

27. 知总体为N(μ、σ) ,则样本平均数的数字特征值与总体的数字特征值的关系是:E(样

本平均数)=( ) ,D(样本平均数)=( )。

8. 因果图大体上有三种类型,既( )、( ) 和( ) 。

9. 产品质量散差从数理统计的观点加以分类,可以分为( )和

( ) 。

10. 描述直方图的特征数据有两个,一个是( )另一个是( )。

11. 描述直方图的特征数据中,平均值的计算公式是:( );标准偏差的计算

公式是:( )。

12. 所有取值能一一列出的随机变量称为( )。

13. 不能将可能的结果一一列出的随机变量称为( )。

14. 泊松分布是二项分布当( )时的极限形式。

15. 工序能力B=( ) 。

16. 工序能力指数的计算公式为:C P =( )。

17. 正态分布曲线与( )所围成的面积为1。

18. 在质量管理中, 质量分布确定的 ( ) 参数越大, 表明质量越差。

19. 当变量x 增大时,变量y 却有减小的趋势,说明两变量之间呈( )关系。

20. 我们将5M1E 的微小变化所产生的误差称为( ) ,引起这种误差的因

素称为 ( ) 。

21. 我们将5M1E 的大变化所产生的误差称为( ),引起这种误差的因素称为

( ) 。

22. 中心极限定理说明,不论总体的分布状态如何,当( ) 足够大时,它

的样本平均数总是趋于( ) 。

23. 表示(相邻观察数据)相差的绝对值被称为移差,计算公式是:( ) 。

24. 控制图采用( ) 为控制界限,是因为在该点错发警报的错误和漏发警

报的错误造成的总损失最小。

25. x 单值控制图是用来反映和控制产品质量数据( )的变化的。

26. X 控制图是用来反映和控制产品质量数据( ) 的变化的。

27. R 控制图是用来反映、分析和控制总体的( ) 的。

28. X 控制图的优点是( ) ,( ) 。

29. R 控制图的分布特点是( )。

30. P 控制图的标准偏差等于( )。

31. Pn 控制图的数学期望等于( )。

32. Pn 控制图的标准偏差等于( )。

33. C 控制图的标准偏差等于( )。

34. U 控制图的标准偏差等于( )。

35. 计点值控制图主要包括( )和( )。

36. 计件值控制图主要包括( )和( )。

37. 计数值控制图可分为( )和( )两类。

38. X 控制图的控制上限为( )。

39. x 单值控制图的控制上限为( )。

40. X 控制图的控制上限为( )。

41. U 控制图的控制上限为( )。

42. P 控制图的控制上限为( )。

43. Pn 控制图的控制上限为( )。

44. C 控制图的控制上限为( )。

45. 计数值数据通常服从( ) 分布和( ) 分布。

46. 工序大体上处于控制状态,则在控制图上打点( )。

47. ( ) 维护方式的特点是:平时不对设备进行主动维护,只在设备出了

故障后才检修。

48. ( ) 维护方式的特点是:定期全面进行预检预修工作。

49. 受控纠正性维护方式的特点是:可以对设备进行( ) 监控。

50. 现行的邮电通信设备的三种维护方式中,( ) 是以控制图为根据的。

51. ( ) 的概念是将系统因素进一步划分为:非控系统因素和欲控系统因素。

52. 抽样后在控制图上打点,出现连续 7点上升,被称为:( ) 。

53. 抽样后在控制图上打点,连续3点中有2点超过2σ线,被称为:( ) 。

54. 抽样后在控制图上打点,连续11点中有10点在中心线同一侧,被称为:

( ) 。

55. 抽样后在控制图上打点,连续7点在中心线同一侧,被称为:( ) 。

56. 休哈特图未告警,同时相应的选控图未告警,说明( )。

57. 休哈特图告警,同时相应的选控图告警,说明( )。

58. 休哈特图( ),同时相应的选控图告警,理论上是不可能的。

59. 推动PDCA 循环的关键是( )阶段。

60. 现象之间的相关关系按相关的程度分为( ) 、( ) 和( ) 。

61. 现象之间的相关关系按相关的性质分为( ) 和( ) 。

62. 现象之间的相关关系按相关的形式分为( ) 和( ) 。

63. 两个相关现象之间,当一个现象的数量由小变大,另一个现象的数量( ) ,这

种相关称为正相关,当一个现象的数量由小变大,另一个现象的数量( ) ,这种相关称为负相关。

64. 相关系数的取值范围是( ) 。

65. 相关系数是在( ) 相关条件下,表明( ) 变量之间

( ) 的统计分析指标。

66. 直线相关系数等于零,说明两变量之间( ) ;直线相关系数等于1,说明两变

~

量之间( ) ;直线相关系数等于 − 1,说明两变量之间( ) 。

二. 单项选择题

1. 传统质量管理的主要特征是( )。

A 按照规定的技术要求,对产品进行严格的质量检验

B 按照过去的经验进行质量检验

C 按照领导的意图进行质量检验

2. 2000年版ISO9000族标准中——ISO9001是:( )。

A 质量管理体系—要求

B 质量管理体系—指南

C 质量体系审核指南

D 质量管理体系—概念和术语

3. 2000年版ISO9000族标准中——ISO10011是:( )。

A 质量管理体系—要求

B 质量管理体系—指南

C 质量体系审核指南

D 质量管理体系—概念和术语

4. 操作者精心加工,一批产品的质量( )。

A 是可以做到完全一致的

B 也是做不到完全一致的

C 有时是可以做到完全一致的

5. 通信质量指标中,体现迅速性的指标有( )。

A 给据邮件损失率

B 邮件处理不合格率

C 邮件全程时限逾限率

6. 通信质量指标中,体现准确性的指标有( )。

A 电报服务差错率

B 邮件处理不合格率

C 邮件全程时限逾限率

7. 通信质量指标中,体现安全性的指标有( )。

A 邮件处理不合格率

B 机要文件失密丢损率

C 邮件全程时限逾限率

8. 通信质量指标中,体现方便性的指标有( )。

A 电报服务差错率

B 机要文件失密丢损率

C 邮电局所的平均服务人口数

9. 找影响质量的关键因素用( ) 。

A 直方图 B 控制图 C 排列图

10. 分析质量数据的分布情况通常用( )。

A 直方图 B 控制图 C 排列图

11. 比较准确地描述数据离散程度的特征值是( )。

A 极差 B 移差 C 标准偏差

12. 直方图的主要用途之一是( )。

A 掌握产品质量分布状态

B 确保工序处于受控状态

C 计算平均值

13. 直方图出现瘦型是因为( )。

A 工序能力不足

B 工序能力过剩

C 分布中心偏离公差中心

14. 直方图出现双峰可能是因为( )。

A 分组过多 B 读数误差 C 两台设备加工的产品

215. 知总体为N(μ、σ) ,质量特性数据落在μ±2σ范围内的概率为 ( ) 。

A 99.73% B 68.27% C 95.45%

16. 对某工序进行产品质量抽样检验,其样本平均数的数学期望为:20;标准偏差为:1。

已知样本量为:4,则本工序产品的平均数为( )。

A 5 B 20 C 4

17. 对某工序进行产品质量抽样检验,其样本平均数的数学期望为:20;标准偏差为:1。

以知样本量为:4,则本工序的产品标准偏差为( )。

A 1/2 B 2 C 4

18. 有一批产品共10万件,现采用重复抽样的方法n=10,计算出p=1%,则其标准偏差为

( )。

A 0.1 B 0.03 C 0.05

19. 中心极限定理说明,不论总体的分布状态如何,当n 足够大时,它的样本平均数总是趋

于正态分布。这里n 是指( )。

A 产品批量 B 抽样次数 C 抽样样本量

20. 用于表示相邻两个观察数据相差的绝对值的是( )。

A 极差 B 移差 C 标准偏差

21. 造成产品质量异常波动的原因是( )。

A 偶然性原因 B 系统性原因 C 不可避免的原因

22. 生产过程处于稳定状态,指( )。

A 产品质量没有波动

B 消除了偶然因素的影响

C 消除了系统因素的影响

23. 偶然因素是一种( )。

A 偶然起作用的因素

B 经常起作用的因素

C 容易被发现的因素

24. 系统因素的特点是( ) 。

A 难以排除 B 对质量影响小 C 有时存在

25. 样本平均数表示数据的( )。

A 离散程度 B 分布集中位置 C 分布区间

26. 控制图在生产过程中应用时,抽样打点出界,一般表明生产过程中存在有( )。 A 偶然因素 B 系统因素 C 既有偶然因素又有系统因素

27. 正态分布确定的参数σ, 在质量管理中σ越小,表明质量( ) 。

A 越好 B 越不好 C 无法确定

28. 用样本中位数表示总体的集中趋势,一般来说( ) 。

A 不如平均数那样准确 B 比平均数 C 和平均数一样准确

29. 不合格品数的分布常表现为( )。

A 正态分布 B 二项分布 C 泊松分布

30. 障碍数是计数值,其分布常表现为( )。

A 正态分布 B 二项分布 C 泊松分布

31. 已知某市话机群周障碍数服从泊松分布,设其周障碍数的数学期望值为4,则其标准偏

差为( )。

A 4 B 16 C 2

32. 二项分布的数学期望值为( ) 时,理论上认为二项分布近似于正态分布。

A np ≥5 B np ≥3 C np 为任意值

33. 泊松分布的数学期望值为( ) 时,理论上认为泊松分布近似于正态分布。

A λ≥3 B λ≥5 C λ为任意值

34. 工序处于稳定状态时,生产过程中存在( ) 。

A 非控系统因素 B 欲控系统因素 C 偶然因素

35. 在控制图上,连续6个点中有3个在2σ和3σ线之间此时应判断( )。

A 生产过程正常 B 生产过程异常 C 无法作出判断

36. 现有一组数据:61, 37, 41, 33, 8, 36, 44 ,58其中位数为( )。

A 8 B 37 C 39

37. 现有一组数据:4, 7, 6, 2, 5, 8, 3其标准偏差为( )。

A 2 B 1.54 C 3.08

38. 计量值控制图主要包括( )。

A P 控制图 B X 控制图 C U 控制图

39. 休哈特控制图和单因素选控图在生产过程中联合使用时,休哈特控制图告警,选控图未

告警。说明( )。

A 欲控系统因素发生发生

B 非控系统因素发生发生

C 其它因素发生。

40. 某营业室电报内部处理时长服从正态分布,平均值为30分钟,标准偏差为15分钟,上

级规定超过60分钟为逾限,则该室电报内部处理时长逾限的概率为( )。

A 4.55% B 2.275% C 0.27%

41. 某营业室电报内部处理时长服从正态分布,平均值为45分钟,标准偏差为15分钟,上

级规定超过60分钟为逾限,则该室电报内部处理时长逾限的概率为( )。

A 4.55% B 31.73% C 15.865%

42. 推动PDCA 循环的关键在于( )。

A 计划阶段 B 检查阶段 C 处理阶段

43. 某局邮件处理时长服从正态分布,平均值为55分钟,标准偏差为5分钟,上级规定的

赶发时限为70分钟。则其工序能力指数为( )。

A 1.33 B 0.67 C 1

44. 某局邮件处理时长服从正态分布,平均值为40分钟,标准偏差为10分钟,上级规定的

赶发时限为60分钟。则其工序能力指数为( )。

A 1.33 B 0.67 C 1

45. 某局邮件处理时长服从正态分布,平均值为30分钟,标准偏差为10分钟,上级规定的

赶发时限为70分钟。则其工序能力指数为( ) 。

A 1.33 B 0.67 C 1

46. 工序能力指数C P =1.34时,说明工序能力( )。

A 不足 B 充分 C 尚可

47. 工序能力指数C P =1.11时,说明工序能力( )。

A 不足 B 充分 C 尚可

48. 工序能力指数C P =0.91时,说明工序能力( )。

A 不足 B 充分 C 尚可

49. 相关分析是( ) 的统计分析方法

A 研究变量之间的相互关系

B 研究变量之间的依存关系

C 研究变量之间的因果关系

D 研究变量之间的函数关系

50. 判定现象之间线性相关关系密切程度的主要方法是( ) 。

A 对客观现象作定性分析

B 编制相关表

C 计算相关系数

51. 相关关系是( ) 。

A 现象之间客观存在的某种联系

B 现象之间客观存在,关系数值是固定的依存关系

C 现象之间客观存在,关系数值是不固定的依存关系

D 函数关系

52. 现象之间的相关关系按相关的形式分为( )。

A 正相关和负相关

B 单相关和复相关

C 线性相关和非线性相关

53. 相关系数的取值范围是( ) 。

A 0≤γ<1 B 0≤γ≤1

C − 1≤γ≤0 D − 1≤γ≤1

54. 表明两个变量之间存在密切相关的相关系数值是( ) 。

A 0≤|r |≤1 B 0.8≤|r |≤1

C 0.3≤|r |≤0.8 D 1≤|r |≤2

55. 相关系数可以说明( ) 。

A 线性相关还是非线性相关

B 相关关系的方向和密切程度

C 变量之间的因果数量关系

D 变量之间的相互依存关系

56. 产品产量与单位成本的相关系数是−0.88,单位成本与利润率的相关系数是−0.94,产量

与利润之间的相关系数是0.81,因此( ) 。

A 产量与利润的相关程度最高

B 单位成本与利润率的相关程度最高

C 产量与单位成本的相关程度最高

D 看不出哪对变量间的相关程度高

57. 相关关系与函数关系的区别就在于( ) 。

A 相关关系是指变量之间存在的相互依存关系,而函数关系是因果关系

B 相关关系是指两个变量之间的具体关系值确定,而函数关系则是不确定的

C 相关关系是指两个变量之间的具体关系值不确定,而函数关系值是确定的

D 相关关系是模糊的,函数关系是确定的

58. 配合回归直线的前提条件是( ) 。

A 必须是对两个变量配合回归直线

B 两个变量必须有明确的依存关系

C 两个变量必须具备显著的线性关系

D 两个变量必须具备线性函数关系

59. 在回归方程中( ) 。

A 因变量是给定的、自变量是随机的

B 自变量是给定的、因变量是随机的

C 自变量和因变量都是随机的

D 自变量和因变量都不是随机的

60. 配合回归直线最合理的方法是( ) 。

A 随手画线法 B 半数平均法

C 最小平方法 D 移动平均法

61. 每吨铸件成本(元) 和每一工人劳动生产率(吨) 之间回归方程为y=270-0.5x。这意味着劳动

生产率每提高1吨,单位成本( ) 。

A 降低269.5元 B 提高269.5元

C 降低0.5元 D 提高0.5元

62. 为及时发现企业自身的质量活动所存在的问题,质量管理活动效果如何,于是产生了

( ) 。

A 质量审核 B 抽样检验

C 质量保证 D 责任制阶段

63. 确定质量活动和有关结果是否符合计划安排,以及这些安排是否有效地实施并适合于达

到目标的有系统的、独立的检查。这是关于( )的概念。

A 抽样检验 B 质量保证

C 质量审核 D 质量责任制

64. 从顾客的观点出发,由已经加工完毕并通过检查和试验、等待发运的产品中,抽取少量

样品并对其质量进行检查和评价,以确定可能达到的顾客满意度称为( )。

A 质量保证检验 B 产品质量审核

C 质量体系审核 D 产品质量责任制

65. 企业本身或外部对企业实施质量体系(或其要素) 能否有效地达到规定的质量目标和顾客

的要求,所进行的有计划的、独立的、定期的检查和评价活动称为( )。

A 质量保证检验 B 产品质量审核

C 质量体系审核 D 产品质量责任制

66. 可以用于获准认证的产品上的标记是( )。

A 质量体系认证证书 B 质量体系认证标记

C 产品质量认证证书 D 产品质量认证标志

67. ( )要求企业编制质量手册。

A 只有质量体系认证

B 只有典型的产品认证

C 无论是典型的产品认证,还是质量体系认证,都

68. ( )是一个组织为了实现自己规定的质量目标,建立质量管理体系,遵照GB/T

19000—ISO 9000族标准,结合本组织情况编制的手册。

A 质量手册

B 质量管理手册

C 质量保证手册

69. 兼有内部质量管理和外部质量保证两种目的手册被称为( )。

A 质量手册

B 质量管理手册

C 质量保证手册

70. ΔI 总为由于质量改善所得到的经营总收益,其计算公式为( )。

A ΔI 总=E总 / ΔC 总

B ΔI 总=ΔI 使+ΔI 生

C ΔI 总=ΔI 市 +ΔI 使+ΔI 生

71. ( )损失是指可以通过价值计算的直接损失,如废品损失、返修损失,销售中的

包装修理、退货、赔偿、降级降价损失;辅助生产中的仓储、运输及采购中的某些损失等。

A 机会

B 有形

C 社会

D 消费者

72. 损失函数L(y)=k(y - m)2=k σ2中:m 为( )。

A 比例常数 B 实际的质量特性值

C 理想的目标值 D 质量波动的标准差

73. 质量成本包括确保满意质量所发生的费用以及未达到满意质量的( )损失。

A 有形

B 无形

C 有形与无形

74. 预防成本、鉴定成本、外部故障成本这些都属于( )。

A 内部故障成本 B 产品的试验成本

C 运行质量成本 D 外部质量保证成本

75. 质量成本按( )分为:显见成本和隐含成本。

A 作用 B 存在的形式

C 形成过程 D 与产品的联系

76. 最适合质量水平的点(适质点) ,应该是( )。

A 质量水平最高的点 B 产品等级最高的点

C 制造成本最底的点 D 利润最大的点

77. 广告费用所带来的利润正好等于广告费用时称为( )。

A 广告宣传费用

B 最大广告费用

C 最佳广告费用

三. 多项选择题

1. 质量管理的发展大体经历了三个阶段,其中包括 ( ) 。

A 建立质量责任制阶段

B 统计质量控制阶段

C 推行质量保证体系阶段

D 质量检验阶段

2. 质量管理的发展大体经历了三个阶段,其中质量检验阶段的特点是( ) 。

A 少数人参与

B 对产品进行逐件检验

C 建立质量责任制

D 重在符合规格的事后检验

3. 质量管理的发展大体经历了三个阶段,其中质量控制阶段的特点是( ) 。

A 推行质量保证体系

B 对产品进行抽样检验

C 大量应用数理统计技术

D 重视生产过程的控制,做到以预防为主

4. 全面质量管理的特点是它管理的全面性:包括( ) 。

A 对生产制造过程进行管理 B 全过程的质量管理

C 按既定质量标准进行控制 D 综合性的质量管理

5. 全面质量管理的特点是它管理的全面性:包括( ) 。

A 质量的含义是全面的 B 对生产制造过程进行管理

C 全员性的质量管理 D 按既定质量标准进行控制

6. 全面质量管理阶段的新理论有很多,其中包括 ( ) 。

A 质量保证理论

B 质量经济学

C 质量控制理论

D 产品质量责任理论

7. 全面质量管理阶段的新理论有很多,其中包括 ( ) 。

A 质量文化

B 质量检验理论

C QFD(质量功能展开) 理论

D 质量改进理论与田口方法

8. 产品质量,即产品的使用价值表现为满足使用者一定的需求特性,包括: (

A 适用性 B 寿命

C 安全性 D 环境

9. 产品质量,即产品的使用价值表现为满足使用者一定的需求特性,包括: (

A 检验 B 可靠性

C 经济性 D 维修性

10. 产品质量赖以形成的工作质量,包括员工所做的 ( ) 工作的好坏。

A 技术 B 组织

C 服务 D 维修

11. 产品质量赖以形成的工作质量,包括员工所做的 ( ) 工作的好坏。

A 安全 B 检验

C 管理 D 思想沟通

12. 全面质量管理的目标包括 ( ) 。

A 要保证必要的产量

B 做好技术服务工作,让用户满意

C 要不断降低产品成本,提高企业经济效益

D 要保证生产出用户认为具有足够质量水平的产品

) 。 ) 。

13. 全面质量管理的基本观点主要有:( ) 。 A 质量第一的观点 B 综合性的质量管理的观点

C 用户至上的观点 D 开展质量教育的观点

14. 全面质量管理的基本观点主要有:( ) 。

A 用数据说话的观点

B 重视质量检验工作的观点

C 重视人的积极因素的观点

D 重视设计制造过程的观点服务工作

15. 全面质量管理的基础工作有( ) 。

A 标准化工作 B 质量检验工作

C 统计计量工作 D 管理工作

16. 全面质量管理的基础工作有( ) 。

A 质量检验工作 B 质量信息工作

C 质量责任制 D 质量教育工作

17. 与质量相关的信息包括 ( ) 。

A 用户的需求信息

B 企业自身状况的信息

C 新技术发展的信息

D QFD 信息

18. 与质量相关的信息包括 ( ) 。

A 广告信息

B 竞争对手的信息

C 自变量和因变量的信息

D 供应链状况的信息

19. 质量责任制的主要内容包括 ( ) 。

A 建立各职能机构的质量责任制

B 建立企业各级行政领导的质量责任制

C 建立车间、班组和个人的质量责任制

D 建立供应链的质量责任制

20. 质量管理标准与质量保证标准的差异包括:(

A 标准的性质不同

B 质量体系的要素数量不同

C 相同要素的内涵不同

D 叙述的语气不同

21. 服务的提供可涉及:( ) 。

A 无形产品的交付

B 为顾客创造氛围

C 在顾客提供的有形产品上所完成的活动

D 在顾客提供的无形产品上所完成的活动

22. 产品有下述哪些通用的产品类别:( ) 。

A 服务 B 软件

C 硬件 D 流程性材料

23. 质量策划包括两个主要方面:( ) 。

A 产品或服务策划 B 质量检验工作策划

C 质量标准化工作策划 D 管理和操作策划

) 。

24. 质量体系中的“资源”包括:( ) 。

A 人才资源和专业技能 B 检验和试验设备

C 设计和研制设备 D 仪器、仪表和电脑软件的观点

25. 检验是指对产品或服务的一种或多种特性进行( ) ,并将这些特性与制定的要求

进行比较以确定其符合性的活动。

A 测量 B 检查 C 试验 D 计量

26. 特性可以有各种类别,包括:( ) 。?

A 功能的 (如:飞机的最高速度)

B 行为的 (如:礼貌、诚实、正直)

C 时间的 (如:准时性、可靠性、可用性)

D 人体工效的 (如:生理的特性或有关人身安全的特性)

27. 与质量有关的系统活动包括( ) 。

A 教育活动 B 质量计划、

C 评价 D 资源分配。

28. 质量波动的原因,可归纳为( )等方面因素的影响。

A 方法 B 检验

C 教育 D 环境

29. 质量波动的原因,可归纳为( )等方面因素的影响。

A 教育 B 设备

C 评价 D 材料

30. 常见的离散型随机变量有( )。

A 二项分布 B 泊松分布

C 正态分布 D 高斯分布

31. 工业企业产品在制造过程中,产品质量( ) 等方面因素的影响。

A 材料 B 设备 C 教育 D 操作环境。

32. 工业企业产品在制造过程中,产品质量( ) 等方面因素的影响。

A 计量 B 人 C 检验方法 D 操作方法

33. 质量管理中与质量有关的系统活动包括( ) 。

A 质量检验 B 策略计划

C 质量教育 D 资源分配

34. 质量手册至少要记载:( ) 。

A 质量方针 B 影响质量的人员的责任权

C 质量体系程序和指导书 D 评审和修改质量手册的方法

35. 标准所要求的质量体系文件应包含以下文件:( ) 。

A 质量手册 B 质量方针

C 质量计划 D 详细作业文件

36. 标准所要求的质量体系文件应包含以下文件:( ) 。

A 质量手册 B 程序文件

C 质量记录 D 质量检验计划

37. 质量体系的建立一般要经历:( ) 。

A 质量体系策划与设计 B 评审和修改质量手册

C 质量体系文件的编制 D 质量体系试运行及改进

38. 外部质量保证所开展的活动包括:需方对供方质量体系进行 ( ) 。

A 验证 B 审核 C 评价 D 修改

39. 质量管理中常用的七种工具有 ( ) 。

A 相关图 B 分层法 C PDCA循环 D 排列图。

40. 质量管理中常用的七种工具有 ( ) 。

A 因果图 B 调查表 C 直方图 D PDCA循环。

41. 质量管理中常用的七种工具有 ( ) 。

A 控制图 B PDCA循环 C 调查表 D 直方图。

42. 排列图上各项目的排列有以下特点: ( ) 。

A 按频数大小从左到右排列 B 其他一项排在最后

C 按频数大小从右到左排列 D 其他一项排列位置由其频数大小决定

43. 因果图大体上有三种类型,包括 ( ) 。

A 原因调查型 B 问题分析型

C 原因罗列型 D 工序分类型

44. 产品质量散差从数理统计的观点加以分类,可以分为 ( ) 。

A 随机误差 B 平均误差 C 系统误差 D 抽样误差

45. 描述直方图的特征数据有两个,包括 ( ) 。

A 移差 B 平均值

C 标准偏差 D 中位数

46. 具有 ( ) 特征的直方图属于正常型直方图。

A 呈锯齿型 B 有一个高峰,

C 有两个高峰 D 对称分布。

47. 具有 ( ) 特征的直方图属于非正常型直方图。

A 偏向型 B 有一个平顶高峰

C 两边单调降 D 分布不对称

48. 引起产品质量波动的偶然因素的特点是 ( ) 。

A 不经常存在 B 影响微小

C 各件不同 D 与质量标准相关

49. 引起产品质量波动的偶然因素的特点是 ( ) 。

A 经常存在 B 影响较大、

C 各件相同 D 难以排除。

50. 引起产品质量波动的系统因素的特点是 ( ) 。

A 经常存在 B 影响较大、

C 各件相同 D 难以排除。

51. 引起产品质量波动的系统因素的特点是 ( ) 。

A 不经常存在 B 影响较小、

C 各件不同 D 不难排除。

52. 直方图的作用包括 ( ) 。

A 考察工序能力 B 了解质量特性分布状态

C 进行质量诊断 D 检验单位缺陷数

53. 样本中位数控制图的特点有( ) 。

A 计算简便 B 不受个别极端值的影响

C 应用广泛 D 便于采取措施

54. 常用的计数值控制图有 ( ) 。

A 不合格品率控制图、 B 中位数控制图、

C x 单值控制图、 D 缺陷数控制图。

55. 常用的计数值控制图有 ( ) 。

A 样本平均数控制图、 B 单位缺陷数控制图、

C 极差控制图、 D 不合格品数控制图。

56. 常用的计量值控制图有 ( ) 。

A 不合格品数控制图、 B 样本平均数控制图、

C 单位缺陷数控制图、 D 中位数控制图。

57. 以下 ( ) 是属于样本平均数控制图的特点。

A 敏感性强, B 不受极端值的影响,

C 应用范围广, D 便于采取措施。

58. 样本中位数控制图比X 控制图 ( ) 。

A 计算简便, B 应用范围广,

C 检出功效差, D 需要的数据量大。

59. 样本平均数控制图比x 单值控制图 ( ) 。

A 适用于离散变量, B 计算繁琐,

C 常用于诊断, D 需要的数据量大

60. x 单值控制图适用于 ( ) 。

A 数据不易获取时、 B 大批量快速生产的工序、

C 数据不需分组值、 D 工序中只能获得一个测定。

61. 样本平均数控制图适用于 ( ) 。

A 分析不合格品率、 B 质量特征数据为计量值的场合、

C 容易获取大量数据的场合、 D 总体服从爱尔兰分布

62. P 控制图适用于 ( ) 。

A 分析不合格品率、 B 服从二项分布的总体、

C 服从正态分布的总体、 D 检验单位缺陷数。

63. 不合格品数控制图的特点有( ) 。

A 样本量不固定 B 建立在二项分布基础上

C 下控制线不起实际控制作用 D 上控制线凹凸不平

64. Pn 控制图适用于 ( ) 。

A 分析不合格品数、 B 服从泊松分布的总体、

C 服从二项分布的总体、 D 分析不合格品率。

65. C 控制图适用于 ( ) 。

A 进行相关分析、 B 服从二项分布的总体、

C 服从泊松分布的总体、 D 检验缺陷数。

66. U 控制图适用于 ( ) 。

A 服从泊松分布的总体 B 检验单位缺陷数

C 服从正态分布的总体 D 进行相关分析

67. 选控图适用于( ) 。

A 服从正态分布的总体 B 服从二项分布的总体

C 排除上道工序的影响 D 检验单位缺陷数

68. 抽样后在控制图上打点,其中 ( ) 点的排列分布上有缺陷。

A 点子服从正态分布 B 连续 7点上升,

C 有1点超过2σ线 D 点子呈周期波动。

69. 抽样后在控制图上打点,其中 ( ) 点的排列分布上有缺陷。

A 点子随机分布 B 连续3点中有2点超过2σ线

C 连续 5点上升 D 连续11点中有10点在中心线同一侧

70. 抽样后在控制图上打点,其中 ( ) 点的排列分布上有缺陷。

A 点子服从正态分布 B 连续7点中有3点超过2σ线

C 连续7点在中心线同一侧 D 连续 5点上升

71. PDCA 循环的特点是 ( ) 。

A 大环套小环,相互促进 B 非综合性的循环

C 爬楼梯似的上升式的循环 D 由专业人员进行监控

72. PDCA 循环的四个阶段中,( ) 。

A P 表示计划阶段 B D 表示指导阶段

C C 表示检查阶段 D A 表示制定质量目标阶段

73. PDCA 循环的四个阶段中,( ) 。

A P 表示不合格品率 B D 表示执行阶段

C A 表示处理阶段 D C 表示清除质量隐患阶段

74. PDCA 循环的八个步骤中有( )。

A 分析现状,找出质量问题 B 执行措施计划;

C 清除质量隐患 D 开展质量教育。

75. PDCA 循环的八个步骤中有( )。

A 找出影响质量的主要因素; B 制定质量标准;

C 调查效果;D 提出尚未解决的问题。

76. PDCA 循环的八个步骤中有 ( ) 。

A 分析产生质量问题的原因 B 制定措施计划;

C 总结经验,巩固成果 D 开展质量统计工作。

77. 在PDCA 循环中的P 阶段, 可采用( )。

A 因果图、 B 直方图、 C 排列图、 D 控制图等工具。

78. 在PDCA 循环中的C 阶段, 可采用 ( ) 。

A 因果图、 B 排列图、 C 检查表、 D 控制图等工具。

79. 影响工序能力的因素主要有( )。

A 操作人员、 B 设备、 C 材料、 D 方法仪表和工具的状态。

80. 属于相关关系的现象是( )。

A 家庭收入愈多,其消费支出也愈多

B 一个国家或地区的文化水平愈高,则人口的平均寿命也愈长

C 商品价格愈高,则需求量也愈低

D 在一定的限度内,施肥量愈多,降雨量愈大,农作物产量愈高

E 商品销售额愈高,流通费用率愈低

81. 判定现象之间有无相关关系的方法是( )。

A 对客观现象作定性分析 B 编制相关表

C 计算相关系数 D 绘制相关图E 计算估计标准误

82. 当现象完全相关时,相关系数为( )。

A 0 B -1 C 0.5 D 1

83. 在直线回归方程中的两个变量x 和y ( )。

A 一个是自变量,一个是因变量

B 一个是给定的变量,一个是随机变量

C 两个都是随机变量

D 两个都是给定的变量

E 两个是相关的变量

84. 配合直线回归方程是为了( )。

A 确定两个变量之间的变动关系

B 用因变量推算自变量

C 用自变量推算因变量

D 两个变量互相推算

E 确定两个变量间的相关程度

85. 在相关关系的现象之间( )。

A 一定存在严格的依存关系

B 存在一定的相互关系,但关系数值不确定

C 存在着不严格的因果关系

D 存在不固定的依存关系

E 存在着明显的因果关系

86. 工人的工资(元) 依劳动生产率(千元) 的回归方程为y=10+70x,这意味着( )。

A 如果劳动生产率等于1000元,则工人工资为70元

B 如果劳动生产率每增加1000元,则工人工资增长80元

C 如果劳动生产率不变,则工人工资为80元

D 如果劳动生产率增加1000元,则工人工资提高70元

E 如果劳动生产率减少500元,则工人工资减少35元

87. 如果x 和y 之间相关系数等于1,那么( )。

A 观察值和理论值的离差不存在

B y 的所有理论值同它的平均值一致

C x 与y 是函数关系

D x 与y 是完全的正相关

E x 与y 不相关

88. 直线相关分析与直线回归分析的区别在于( )。

A 相关的两个变量都是随机的,而回归分析中自变是给定的数值,因变量是随机的

B 回归分析中的两个变量都是随机的,而相关中的自变量是给定的数值,因变量是随机的

C 相关系数有正负号,而回归系数只能取正值

D 相关的两个变量是对等关系,而回归分析中的两个变量不是对等关系

E 相关分析中根据两个变量只能计算出一个相关系数,而回归分析中根据两个变量可以求出

两个回归方程

89. 在直线回归方程中( )。

A 在两个变量中须确定自变量和因变量

B 一个回归方程只能作一种推算

C 回归系数只能取正值

D 要求两个变量都是随机的

E 要求因变量是随机的,而自变量是给定的数值

90. “质量管理新七种工具”是日本科学技术联盟提出的。其内容有:( )。

A 关联图法

B PDPC 法

C 系统图法

D 矩阵数据分析法

91. “质量管理新七种工具”是日本科学技术联盟提出的。其内容有:( )。

A 亲和图法

B 矩阵图法

C 矢线图法

D 过程决策图法

四. 判断题

1. 质量就是适用性。

2. 产品包括有形产品(装配型产品或流程型材料) 和无形产品(情报或概念) 。

3. “质量”可使用形容词如差、好或优秀来修饰。

4. 人们普遍把“质量”理解为“符合性”,即产品符合规定要求,或者说符

合设计要求。

5. 产品质量就是产品的使用价值。

6. 工作质量就是生产过程的质量。

7. 质量管理是企业管理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8. 产品技术标准,标志着产品质量特性应达到的要求。

9. 产品质量的好坏,最终要通过用户的使用来评价。

10. 质量策划可以是编制质量计划的一部分。

11. 质量方针是公司方针的一个组成部分,由最高管理者批准。

12. 虽然质量管理的职责由最管理者承担,但是为了获得期望的质量,要求组

织的全体人员承担义务并参与。

13. 全面质理管理以包括质量在内的所有管理目标为对象。

14. 全面质量管理与消费者没有关系。

15. QC 小组活动是日本式质量管理的基础和重要支柱。

16. ISO-9000是国际标准化组织颁布的一系列质量管理和质量保证标准。

17. ISO10011不是ISO9000族标准中的系列标准之一。

18. 当样本量n →∞时,二项分布以泊松分布为极限形式。

19. 产品质量的概念具有一定的绝对性。

20. 以数值表示的数量化的质量特征是质量特征值。

21. 产品或服务的质量是一个组织业绩的主要因素。

22. 一个组织的质量体系只有一个。

23. 适宜的质量体系应能满足现实质量目标的需要,同时也是经济而有效的。

24. 质量审核的结果可作为管理评审的一种输入。

25. 管理评审可以包括质量方针评审。

26. 当p ≥5时,二项分布与正态分布相近似。

27. 当np ≥5时,二项分布变成了正态分布。

28. 当λ≥5时,泊松分布与正态分布相近似。

29. “最高管理者”指的是其质量体系受到评审的组织的管理者。

30. 正态分布是一种离散型分布。

31. 二项分布是一种离散型分布。

32. 泊松分布是一种离散型分布。

33. 不论总体分布状态如何,当总量足够大时,它的样本平均数总是趋于正态分布。

34. 不论总体分布状态如何,当n 足够大时,它的样本平均数总是趋于正态分布。

35. 用以分析质量特性与原因关系的图叫排列图。

36. 排列图在质量管理中的作用主要是用来抓质量的关键性问题。

37. 排列图主要是用来找产生质量问题的原因的。

38. 排列图的作用,是寻找影响产品质量的主要因素的一种工具。

39. 要由粗到细地追究最原始的质量因素,因果图正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有效工具。

40. 分层法是用来加工整理数据的一种重要方法。

41. 因果图的主要作用是用来抓质量的关键性问题。

42. 因果图中的特性:即生产过程或工作过程中出现的结果。

43. 因果图中的原因:对质量特性产生影响的主要因素。

44. 检查表是利用统计图表进行数据整理和粗略的原因分析的一种工具。

45. 当样本量N →∞时,二项分布以泊松分布为极限形式。

46. 5M1E 的变化是不可避免的。

47. 5M1E 的变化必然引起系统误差。

48. 偶然因素是指对产品质量偶然起作用的因素。

49. 工序处于稳定状态,说明产品质量没有波动。

50. 移差是表示相邻两个观察数据相差的绝对值。

51. 如果预先制定出标准,就没有必要画直方图了。

52. 直方图可以直观的反映出产品质量的分布情况。

53. 相关系数接近―1,说明两变量之间相关关系很弱。

54. 相关系数是检验两变量间非线性关系的密切程度的。

55. 散布图是研究两个确定性变量之间关系的方法。

56. 在进行相关分析时,已知n=3,计算出r=0.95,说明至少有95%的把握认为两变量相关。

57. 标准偏差表示数据与质量标准的差异程度。

58. 数据的最大值和最小值之差叫做极差。

59. 极差的分布是对称的。

60. 缺陷指未满足与预期或规定用途有关的要求。

61. 不合格品数控制图称为P 控制图。

62. 对于不合格品数,其方差为:np(1―p) 。

63. 控制图的控制上限是由上级下达的质量标准决定的。

64. 控制图的控制界限只能采用μ±3σ。

65. 不合格品数控制图的样本量要求是固定的。

66. P 控制图与P n 控制图的区别在于:P 控制图的样本量是固定的。

67. 受控纠正性维护方式,是以控制图为根据,仅在需要维护时采取措施的维护方式。

68. 控制图在生产过程中应用时,只要抽样打点不出界,就表明生产处于控制状态。

69. 在任何情况下,只要出现界外的点就可判断生产过程异常。

70. 如果生产工序有变化,在控制图中必然表现为抽样打点出界。

71. 缺陷数控制图的样本量要求是固定的。

72. 在样本容量相等时,u = ∑ui /k

i =1k

73. 预防周期性维护方式是仅在需要维护时采取措施的维护方式。

74. 抽样后在控制图上打点,若点恰好落在控制界限上,则作界外处理。

75. 没有下限控制指标时,其工序能力指数的计算公式为:C P =(T U ―μ)/6σ

76. 当公差中心发生偏离时,需要对工序能力指数进行修正。

77. 推动PDCA 循环的关键在于做好计划。

78. 产品质量保证,主要是依靠检验员的严格把关。

79. 建立质量体系是从组织上保证企业长期地、稳定地生产和提供用户满意的产品的关键。

80. 质量审核完全是为外部的目的而进行的。

81. 质量体系认证证书和标记可以在产品上使用。

82. 由外部任意的组织进行审核称为第三方审核。

83. 当质量和环境管理体系被一起审核时,称为“一体化审核”。

五. 名词解释

1. 产品:

2. 质量:

3. 服务:

4. 过程:

5. 硬件:

6. 软件:

7. 实体:

8. 能力:

9. 质量管理:

10. 质量目标:

11. 质量保证:

12. 质量改进:

13. 质量特性:

14. 质量要求:

15. 质量方针:

16. 质量策划:

17. 质量控制:

18. 可靠性:

19. 全面质量管理:

20. 措施表:

21. 统计分析表:

22. 产品质量散差:

23. 直方图:

24. 不合格:

25. 缺陷:

26. 规范:

27. 检验:

28. 中心极限定理:

29. 质量管理诊断:

30. 排列图:

31. 因果图:

32. 检查表:

33. 工序能力:

34. 工序能力指数:

35. 分层法:

36. 非控状态:

37. 回归方程:

38. 质量保证:

39. 质量体系:

40. 质量手册:

41. 质量认证:

42. 质量计划:

43. 质量审检:

44. 管理评审:

45. 审核:

六. 简答题

1. 简述质量控制的目的。

2. 简述质量检验阶段的特点。

3. 简述统计质量管理阶段的特点。

4. 什么是质量特征数据?

5. 采用分层法的目的是什么?

6. 简述相关分析在质量管理中的用途。

7. 简述直方图在质量管理中的作用。

8. 简述直方图的作图步骤。

9. 列举出分布不正常的五种直方图。

10. 直方图与质量指标的关系有几种?

11. 怎样选择控制图?

12. 如何分析控制图?

13. 简述R 控制图的作用。

14. 简述控制图的工作原理:

15. 简述选控图的工作原理:

16. 简述X -R 控制图的作图步骤:

17. 为什么样本平均数控制图比x 单值控制图敏感性强?

18. 简述控制图的诊断原理:

19. 控制图的控制界限为什么采用μ±3σ?

20. 举例说明在选控图中是怎样排除非控系统因素的影响的。

21. 样本中位数与样本平均数相比能不能很好的反映数据的集中趋势?

22. 在何种情况下要对工序能力指数进行修正?

23. 质量体系结构有那些要素构成?

24. 什么是相关关系? 它和函数关系有什么不同?

25. 什么叫回归?

26. 相关概念和回归概念之间有何联系和区别?

27. 什么是正相关和负相关? 举例说明

28. 直线回归方程中y=a+bx,参数a 、b 是怎样求得的?

29. 回归方程中y=a+bx,参数a 、b 在社会经济现象中代表什么意义?

30. 什么是质量手册, 它和质量计划有什么不同?

31. 简述ISO9000-2000版标准结构。

32. 简述因果图的作图步骤。

33. 什么是检查表?

34. 什么是排列图?

35. 什么是因果图?

36. 什么叫质量散差?

37. 简述工序能力的用途。

38. 说明Cp>l.67时的工序能力等级及应采取的措施。

七. 计算题

1. 某厂对一周内生产的小电珠进行不合格品统计,其中电流小1件,电流大2件,短路13件,断路22件,歪曲5件,其它3件,共计46件。根据数据作出排列图,并进行ABC 分析。

2. 某支局对进口信函的内部分拣情况进行了调查,质量情况如下:

分拣差错:

根据数据作出排列图,并进行ABC 分析。

4. 已知某产品的技术标准为10—20mm ,现从加工过程中抽出50件进行检验,得到如下数据,试作出质量特征数据的直方图。

5. 已知某局10天内每天赶发某车次邮件的处理时长如下表,试画出x-Rs 控制图的轮廓线。

6. 某长途电话局为了保证长途电话的通信质量,用控制图对长途电话障碍历时(路分) 进行管理。下表是某旬(10天) 的长途电话障碍历时的统计数据。

7. 市局某条市内邮路日趟次4次,要求每次时限不得超过2.5小时,现收集了8天的数据,如下表,试画出X -R 控制图的轮廓线。 (保留2位小数)

第 21页 共25页

8.

10组数据:

试画出X -R 控制图的轮廓线。 (保留2位小数)

9. 某市局某条市内邮路日趟次5次,要求每次时限不得超过2.5小时, 现收集了6天的数据,如下表,试画出X -R 控制图的轮廓线。 (保留

2位小数)

~

10. 某厂要求对汽车引擎活塞环制造过程进行控制,现已取得10个样本,每个样本包含5个活塞环直径的观测值,如下表所示:

第 22页 共25页

试画出X -R 控制图的轮廓线。 (保留2位小数)

~

11. 某邮电局对电报质量经行检查,经过20天得到以下数据,试画出P 图的轮廓线。

12. 某邮局对给据邮件质量进行检查,经过20天得到以下数据,试画出P 图的轮廓线。

13. 某产品2月份的抽查数据如下表,(每天抽取300个样本) ,试画出Pn 图的轮廓线。 (

14. 某支局抽查收寄包裹的规格,每天抽取100个样本,经10天得到以下数据,试画出Pn 图的轮廓线。 (保留2位小数)

15. 对某种型号的导线进行了10次抽样,检验其固定长度的导管气孔数,得到以下数据,

第 23页 共25页

17. 某零件表面缺陷数见下表,试画出U 图的轮廓线。 (保留2位小数)

18. 某长话局现收集了10天的数据,如下表,已求得其回归方程为:y =0.0067×x i 1.573 。

以此回归方程为基础,画出排除了业务量影响的逾限率控制图的轮廓线。

19. 下面是几家百货商店销售额和利润率的资料:

要求: (1)画出散点图,以横轴表示每人月平均销售额,纵轴表示利润率。

(2)观察并说明两变量之间存在何种关系。 (3)计算每人平均销售额与利润率的相关系数。

(4)求出利润率对每人月平均销售额的回归方程,并在散点图中绘出回归直线。 (5)若某商店每人月平均销售额为2万元,试估计其利润率。

20. 第 24页 共25页

要求:(1)建立直线回归方程(单位成本为因变量) ,指出产量每增加1000件时,单位成本下

降多少?

(2)假定产量为6000件时,单位成本为多少元?

建立通信企业运营收入与用户之间关系的回归方程。设用户数为变量X ,运营收入为变量Y ,经计算得回归方程Y=41277+5X。

问:(1) 指出根据上式用户数每增加一户时,运营收入的变化量。

(2) 分析此回归方程的合理性,并说明原因。

22. 某局长途电话通话张数与逾限张数呈幂函数相关,得到如下数据,试求其回归方程。 (保留四位有效数字)

23. 某种温度控制器,按照质量标准规定,当偏差超过±0.5度时必须返修,这时的返修损失为1000元,求损失函数。

24. 已知某电源装置损失函数为:L(y)=14.2(y - m) 2,其中规定输出电压的目标值为m =220±20V ,若企业为节省返修费将实际输出电压只有190 V 的产品作为合格品出厂时,求顾客损失。

第 25页 共25页

综合练习题

一、 填空

1. 产品是指过程的( ) 。

2. 质量控制的基本过程包括产品的:( ) 、 ( ) 和( ) 。

3. 质量波动的原因,可归纳为( )、( ) 、( ) 、

( ) 和( ) 等方面因素的影响。

4. 可以用量具、仪表进行测量而得出的连续型数值称为:( )。

5. 不可以用量具、仪表进行度量的,一般用计数的方法得到的非连续性的正整数值称为:

( )。

26. 知总体为N(μ、σ) ,质量特性数据落在μ±3σ范围内的概率为( ),落

在μ±2σ范围内的概率为( ),落在μ±σ范围内的概率为( )。

27. 知总体为N(μ、σ) ,则样本平均数的数字特征值与总体的数字特征值的关系是:E(样

本平均数)=( ) ,D(样本平均数)=( )。

8. 因果图大体上有三种类型,既( )、( ) 和( ) 。

9. 产品质量散差从数理统计的观点加以分类,可以分为( )和

( ) 。

10. 描述直方图的特征数据有两个,一个是( )另一个是( )。

11. 描述直方图的特征数据中,平均值的计算公式是:( );标准偏差的计算

公式是:( )。

12. 所有取值能一一列出的随机变量称为( )。

13. 不能将可能的结果一一列出的随机变量称为( )。

14. 泊松分布是二项分布当( )时的极限形式。

15. 工序能力B=( ) 。

16. 工序能力指数的计算公式为:C P =( )。

17. 正态分布曲线与( )所围成的面积为1。

18. 在质量管理中, 质量分布确定的 ( ) 参数越大, 表明质量越差。

19. 当变量x 增大时,变量y 却有减小的趋势,说明两变量之间呈( )关系。

20. 我们将5M1E 的微小变化所产生的误差称为( ) ,引起这种误差的因

素称为 ( ) 。

21. 我们将5M1E 的大变化所产生的误差称为( ),引起这种误差的因素称为

( ) 。

22. 中心极限定理说明,不论总体的分布状态如何,当( ) 足够大时,它

的样本平均数总是趋于( ) 。

23. 表示(相邻观察数据)相差的绝对值被称为移差,计算公式是:( ) 。

24. 控制图采用( ) 为控制界限,是因为在该点错发警报的错误和漏发警

报的错误造成的总损失最小。

25. x 单值控制图是用来反映和控制产品质量数据( )的变化的。

26. X 控制图是用来反映和控制产品质量数据( ) 的变化的。

27. R 控制图是用来反映、分析和控制总体的( ) 的。

28. X 控制图的优点是( ) ,( ) 。

29. R 控制图的分布特点是( )。

30. P 控制图的标准偏差等于( )。

31. Pn 控制图的数学期望等于( )。

32. Pn 控制图的标准偏差等于( )。

33. C 控制图的标准偏差等于( )。

34. U 控制图的标准偏差等于( )。

35. 计点值控制图主要包括( )和( )。

36. 计件值控制图主要包括( )和( )。

37. 计数值控制图可分为( )和( )两类。

38. X 控制图的控制上限为( )。

39. x 单值控制图的控制上限为( )。

40. X 控制图的控制上限为( )。

41. U 控制图的控制上限为( )。

42. P 控制图的控制上限为( )。

43. Pn 控制图的控制上限为( )。

44. C 控制图的控制上限为( )。

45. 计数值数据通常服从( ) 分布和( ) 分布。

46. 工序大体上处于控制状态,则在控制图上打点( )。

47. ( ) 维护方式的特点是:平时不对设备进行主动维护,只在设备出了

故障后才检修。

48. ( ) 维护方式的特点是:定期全面进行预检预修工作。

49. 受控纠正性维护方式的特点是:可以对设备进行( ) 监控。

50. 现行的邮电通信设备的三种维护方式中,( ) 是以控制图为根据的。

51. ( ) 的概念是将系统因素进一步划分为:非控系统因素和欲控系统因素。

52. 抽样后在控制图上打点,出现连续 7点上升,被称为:( ) 。

53. 抽样后在控制图上打点,连续3点中有2点超过2σ线,被称为:( ) 。

54. 抽样后在控制图上打点,连续11点中有10点在中心线同一侧,被称为:

( ) 。

55. 抽样后在控制图上打点,连续7点在中心线同一侧,被称为:( ) 。

56. 休哈特图未告警,同时相应的选控图未告警,说明( )。

57. 休哈特图告警,同时相应的选控图告警,说明( )。

58. 休哈特图( ),同时相应的选控图告警,理论上是不可能的。

59. 推动PDCA 循环的关键是( )阶段。

60. 现象之间的相关关系按相关的程度分为( ) 、( ) 和( ) 。

61. 现象之间的相关关系按相关的性质分为( ) 和( ) 。

62. 现象之间的相关关系按相关的形式分为( ) 和( ) 。

63. 两个相关现象之间,当一个现象的数量由小变大,另一个现象的数量( ) ,这

种相关称为正相关,当一个现象的数量由小变大,另一个现象的数量( ) ,这种相关称为负相关。

64. 相关系数的取值范围是( ) 。

65. 相关系数是在( ) 相关条件下,表明( ) 变量之间

( ) 的统计分析指标。

66. 直线相关系数等于零,说明两变量之间( ) ;直线相关系数等于1,说明两变

~

量之间( ) ;直线相关系数等于 − 1,说明两变量之间( ) 。

二. 单项选择题

1. 传统质量管理的主要特征是( )。

A 按照规定的技术要求,对产品进行严格的质量检验

B 按照过去的经验进行质量检验

C 按照领导的意图进行质量检验

2. 2000年版ISO9000族标准中——ISO9001是:( )。

A 质量管理体系—要求

B 质量管理体系—指南

C 质量体系审核指南

D 质量管理体系—概念和术语

3. 2000年版ISO9000族标准中——ISO10011是:( )。

A 质量管理体系—要求

B 质量管理体系—指南

C 质量体系审核指南

D 质量管理体系—概念和术语

4. 操作者精心加工,一批产品的质量( )。

A 是可以做到完全一致的

B 也是做不到完全一致的

C 有时是可以做到完全一致的

5. 通信质量指标中,体现迅速性的指标有( )。

A 给据邮件损失率

B 邮件处理不合格率

C 邮件全程时限逾限率

6. 通信质量指标中,体现准确性的指标有( )。

A 电报服务差错率

B 邮件处理不合格率

C 邮件全程时限逾限率

7. 通信质量指标中,体现安全性的指标有( )。

A 邮件处理不合格率

B 机要文件失密丢损率

C 邮件全程时限逾限率

8. 通信质量指标中,体现方便性的指标有( )。

A 电报服务差错率

B 机要文件失密丢损率

C 邮电局所的平均服务人口数

9. 找影响质量的关键因素用( ) 。

A 直方图 B 控制图 C 排列图

10. 分析质量数据的分布情况通常用( )。

A 直方图 B 控制图 C 排列图

11. 比较准确地描述数据离散程度的特征值是( )。

A 极差 B 移差 C 标准偏差

12. 直方图的主要用途之一是( )。

A 掌握产品质量分布状态

B 确保工序处于受控状态

C 计算平均值

13. 直方图出现瘦型是因为( )。

A 工序能力不足

B 工序能力过剩

C 分布中心偏离公差中心

14. 直方图出现双峰可能是因为( )。

A 分组过多 B 读数误差 C 两台设备加工的产品

215. 知总体为N(μ、σ) ,质量特性数据落在μ±2σ范围内的概率为 ( ) 。

A 99.73% B 68.27% C 95.45%

16. 对某工序进行产品质量抽样检验,其样本平均数的数学期望为:20;标准偏差为:1。

已知样本量为:4,则本工序产品的平均数为( )。

A 5 B 20 C 4

17. 对某工序进行产品质量抽样检验,其样本平均数的数学期望为:20;标准偏差为:1。

以知样本量为:4,则本工序的产品标准偏差为( )。

A 1/2 B 2 C 4

18. 有一批产品共10万件,现采用重复抽样的方法n=10,计算出p=1%,则其标准偏差为

( )。

A 0.1 B 0.03 C 0.05

19. 中心极限定理说明,不论总体的分布状态如何,当n 足够大时,它的样本平均数总是趋

于正态分布。这里n 是指( )。

A 产品批量 B 抽样次数 C 抽样样本量

20. 用于表示相邻两个观察数据相差的绝对值的是( )。

A 极差 B 移差 C 标准偏差

21. 造成产品质量异常波动的原因是( )。

A 偶然性原因 B 系统性原因 C 不可避免的原因

22. 生产过程处于稳定状态,指( )。

A 产品质量没有波动

B 消除了偶然因素的影响

C 消除了系统因素的影响

23. 偶然因素是一种( )。

A 偶然起作用的因素

B 经常起作用的因素

C 容易被发现的因素

24. 系统因素的特点是( ) 。

A 难以排除 B 对质量影响小 C 有时存在

25. 样本平均数表示数据的( )。

A 离散程度 B 分布集中位置 C 分布区间

26. 控制图在生产过程中应用时,抽样打点出界,一般表明生产过程中存在有( )。 A 偶然因素 B 系统因素 C 既有偶然因素又有系统因素

27. 正态分布确定的参数σ, 在质量管理中σ越小,表明质量( ) 。

A 越好 B 越不好 C 无法确定

28. 用样本中位数表示总体的集中趋势,一般来说( ) 。

A 不如平均数那样准确 B 比平均数 C 和平均数一样准确

29. 不合格品数的分布常表现为( )。

A 正态分布 B 二项分布 C 泊松分布

30. 障碍数是计数值,其分布常表现为( )。

A 正态分布 B 二项分布 C 泊松分布

31. 已知某市话机群周障碍数服从泊松分布,设其周障碍数的数学期望值为4,则其标准偏

差为( )。

A 4 B 16 C 2

32. 二项分布的数学期望值为( ) 时,理论上认为二项分布近似于正态分布。

A np ≥5 B np ≥3 C np 为任意值

33. 泊松分布的数学期望值为( ) 时,理论上认为泊松分布近似于正态分布。

A λ≥3 B λ≥5 C λ为任意值

34. 工序处于稳定状态时,生产过程中存在( ) 。

A 非控系统因素 B 欲控系统因素 C 偶然因素

35. 在控制图上,连续6个点中有3个在2σ和3σ线之间此时应判断( )。

A 生产过程正常 B 生产过程异常 C 无法作出判断

36. 现有一组数据:61, 37, 41, 33, 8, 36, 44 ,58其中位数为( )。

A 8 B 37 C 39

37. 现有一组数据:4, 7, 6, 2, 5, 8, 3其标准偏差为( )。

A 2 B 1.54 C 3.08

38. 计量值控制图主要包括( )。

A P 控制图 B X 控制图 C U 控制图

39. 休哈特控制图和单因素选控图在生产过程中联合使用时,休哈特控制图告警,选控图未

告警。说明( )。

A 欲控系统因素发生发生

B 非控系统因素发生发生

C 其它因素发生。

40. 某营业室电报内部处理时长服从正态分布,平均值为30分钟,标准偏差为15分钟,上

级规定超过60分钟为逾限,则该室电报内部处理时长逾限的概率为( )。

A 4.55% B 2.275% C 0.27%

41. 某营业室电报内部处理时长服从正态分布,平均值为45分钟,标准偏差为15分钟,上

级规定超过60分钟为逾限,则该室电报内部处理时长逾限的概率为( )。

A 4.55% B 31.73% C 15.865%

42. 推动PDCA 循环的关键在于( )。

A 计划阶段 B 检查阶段 C 处理阶段

43. 某局邮件处理时长服从正态分布,平均值为55分钟,标准偏差为5分钟,上级规定的

赶发时限为70分钟。则其工序能力指数为( )。

A 1.33 B 0.67 C 1

44. 某局邮件处理时长服从正态分布,平均值为40分钟,标准偏差为10分钟,上级规定的

赶发时限为60分钟。则其工序能力指数为( )。

A 1.33 B 0.67 C 1

45. 某局邮件处理时长服从正态分布,平均值为30分钟,标准偏差为10分钟,上级规定的

赶发时限为70分钟。则其工序能力指数为( ) 。

A 1.33 B 0.67 C 1

46. 工序能力指数C P =1.34时,说明工序能力( )。

A 不足 B 充分 C 尚可

47. 工序能力指数C P =1.11时,说明工序能力( )。

A 不足 B 充分 C 尚可

48. 工序能力指数C P =0.91时,说明工序能力( )。

A 不足 B 充分 C 尚可

49. 相关分析是( ) 的统计分析方法

A 研究变量之间的相互关系

B 研究变量之间的依存关系

C 研究变量之间的因果关系

D 研究变量之间的函数关系

50. 判定现象之间线性相关关系密切程度的主要方法是( ) 。

A 对客观现象作定性分析

B 编制相关表

C 计算相关系数

51. 相关关系是( ) 。

A 现象之间客观存在的某种联系

B 现象之间客观存在,关系数值是固定的依存关系

C 现象之间客观存在,关系数值是不固定的依存关系

D 函数关系

52. 现象之间的相关关系按相关的形式分为( )。

A 正相关和负相关

B 单相关和复相关

C 线性相关和非线性相关

53. 相关系数的取值范围是( ) 。

A 0≤γ<1 B 0≤γ≤1

C − 1≤γ≤0 D − 1≤γ≤1

54. 表明两个变量之间存在密切相关的相关系数值是( ) 。

A 0≤|r |≤1 B 0.8≤|r |≤1

C 0.3≤|r |≤0.8 D 1≤|r |≤2

55. 相关系数可以说明( ) 。

A 线性相关还是非线性相关

B 相关关系的方向和密切程度

C 变量之间的因果数量关系

D 变量之间的相互依存关系

56. 产品产量与单位成本的相关系数是−0.88,单位成本与利润率的相关系数是−0.94,产量

与利润之间的相关系数是0.81,因此( ) 。

A 产量与利润的相关程度最高

B 单位成本与利润率的相关程度最高

C 产量与单位成本的相关程度最高

D 看不出哪对变量间的相关程度高

57. 相关关系与函数关系的区别就在于( ) 。

A 相关关系是指变量之间存在的相互依存关系,而函数关系是因果关系

B 相关关系是指两个变量之间的具体关系值确定,而函数关系则是不确定的

C 相关关系是指两个变量之间的具体关系值不确定,而函数关系值是确定的

D 相关关系是模糊的,函数关系是确定的

58. 配合回归直线的前提条件是( ) 。

A 必须是对两个变量配合回归直线

B 两个变量必须有明确的依存关系

C 两个变量必须具备显著的线性关系

D 两个变量必须具备线性函数关系

59. 在回归方程中( ) 。

A 因变量是给定的、自变量是随机的

B 自变量是给定的、因变量是随机的

C 自变量和因变量都是随机的

D 自变量和因变量都不是随机的

60. 配合回归直线最合理的方法是( ) 。

A 随手画线法 B 半数平均法

C 最小平方法 D 移动平均法

61. 每吨铸件成本(元) 和每一工人劳动生产率(吨) 之间回归方程为y=270-0.5x。这意味着劳动

生产率每提高1吨,单位成本( ) 。

A 降低269.5元 B 提高269.5元

C 降低0.5元 D 提高0.5元

62. 为及时发现企业自身的质量活动所存在的问题,质量管理活动效果如何,于是产生了

( ) 。

A 质量审核 B 抽样检验

C 质量保证 D 责任制阶段

63. 确定质量活动和有关结果是否符合计划安排,以及这些安排是否有效地实施并适合于达

到目标的有系统的、独立的检查。这是关于( )的概念。

A 抽样检验 B 质量保证

C 质量审核 D 质量责任制

64. 从顾客的观点出发,由已经加工完毕并通过检查和试验、等待发运的产品中,抽取少量

样品并对其质量进行检查和评价,以确定可能达到的顾客满意度称为( )。

A 质量保证检验 B 产品质量审核

C 质量体系审核 D 产品质量责任制

65. 企业本身或外部对企业实施质量体系(或其要素) 能否有效地达到规定的质量目标和顾客

的要求,所进行的有计划的、独立的、定期的检查和评价活动称为( )。

A 质量保证检验 B 产品质量审核

C 质量体系审核 D 产品质量责任制

66. 可以用于获准认证的产品上的标记是( )。

A 质量体系认证证书 B 质量体系认证标记

C 产品质量认证证书 D 产品质量认证标志

67. ( )要求企业编制质量手册。

A 只有质量体系认证

B 只有典型的产品认证

C 无论是典型的产品认证,还是质量体系认证,都

68. ( )是一个组织为了实现自己规定的质量目标,建立质量管理体系,遵照GB/T

19000—ISO 9000族标准,结合本组织情况编制的手册。

A 质量手册

B 质量管理手册

C 质量保证手册

69. 兼有内部质量管理和外部质量保证两种目的手册被称为( )。

A 质量手册

B 质量管理手册

C 质量保证手册

70. ΔI 总为由于质量改善所得到的经营总收益,其计算公式为( )。

A ΔI 总=E总 / ΔC 总

B ΔI 总=ΔI 使+ΔI 生

C ΔI 总=ΔI 市 +ΔI 使+ΔI 生

71. ( )损失是指可以通过价值计算的直接损失,如废品损失、返修损失,销售中的

包装修理、退货、赔偿、降级降价损失;辅助生产中的仓储、运输及采购中的某些损失等。

A 机会

B 有形

C 社会

D 消费者

72. 损失函数L(y)=k(y - m)2=k σ2中:m 为( )。

A 比例常数 B 实际的质量特性值

C 理想的目标值 D 质量波动的标准差

73. 质量成本包括确保满意质量所发生的费用以及未达到满意质量的( )损失。

A 有形

B 无形

C 有形与无形

74. 预防成本、鉴定成本、外部故障成本这些都属于( )。

A 内部故障成本 B 产品的试验成本

C 运行质量成本 D 外部质量保证成本

75. 质量成本按( )分为:显见成本和隐含成本。

A 作用 B 存在的形式

C 形成过程 D 与产品的联系

76. 最适合质量水平的点(适质点) ,应该是( )。

A 质量水平最高的点 B 产品等级最高的点

C 制造成本最底的点 D 利润最大的点

77. 广告费用所带来的利润正好等于广告费用时称为( )。

A 广告宣传费用

B 最大广告费用

C 最佳广告费用

三. 多项选择题

1. 质量管理的发展大体经历了三个阶段,其中包括 ( ) 。

A 建立质量责任制阶段

B 统计质量控制阶段

C 推行质量保证体系阶段

D 质量检验阶段

2. 质量管理的发展大体经历了三个阶段,其中质量检验阶段的特点是( ) 。

A 少数人参与

B 对产品进行逐件检验

C 建立质量责任制

D 重在符合规格的事后检验

3. 质量管理的发展大体经历了三个阶段,其中质量控制阶段的特点是( ) 。

A 推行质量保证体系

B 对产品进行抽样检验

C 大量应用数理统计技术

D 重视生产过程的控制,做到以预防为主

4. 全面质量管理的特点是它管理的全面性:包括( ) 。

A 对生产制造过程进行管理 B 全过程的质量管理

C 按既定质量标准进行控制 D 综合性的质量管理

5. 全面质量管理的特点是它管理的全面性:包括( ) 。

A 质量的含义是全面的 B 对生产制造过程进行管理

C 全员性的质量管理 D 按既定质量标准进行控制

6. 全面质量管理阶段的新理论有很多,其中包括 ( ) 。

A 质量保证理论

B 质量经济学

C 质量控制理论

D 产品质量责任理论

7. 全面质量管理阶段的新理论有很多,其中包括 ( ) 。

A 质量文化

B 质量检验理论

C QFD(质量功能展开) 理论

D 质量改进理论与田口方法

8. 产品质量,即产品的使用价值表现为满足使用者一定的需求特性,包括: (

A 适用性 B 寿命

C 安全性 D 环境

9. 产品质量,即产品的使用价值表现为满足使用者一定的需求特性,包括: (

A 检验 B 可靠性

C 经济性 D 维修性

10. 产品质量赖以形成的工作质量,包括员工所做的 ( ) 工作的好坏。

A 技术 B 组织

C 服务 D 维修

11. 产品质量赖以形成的工作质量,包括员工所做的 ( ) 工作的好坏。

A 安全 B 检验

C 管理 D 思想沟通

12. 全面质量管理的目标包括 ( ) 。

A 要保证必要的产量

B 做好技术服务工作,让用户满意

C 要不断降低产品成本,提高企业经济效益

D 要保证生产出用户认为具有足够质量水平的产品

) 。 ) 。

13. 全面质量管理的基本观点主要有:( ) 。 A 质量第一的观点 B 综合性的质量管理的观点

C 用户至上的观点 D 开展质量教育的观点

14. 全面质量管理的基本观点主要有:( ) 。

A 用数据说话的观点

B 重视质量检验工作的观点

C 重视人的积极因素的观点

D 重视设计制造过程的观点服务工作

15. 全面质量管理的基础工作有( ) 。

A 标准化工作 B 质量检验工作

C 统计计量工作 D 管理工作

16. 全面质量管理的基础工作有( ) 。

A 质量检验工作 B 质量信息工作

C 质量责任制 D 质量教育工作

17. 与质量相关的信息包括 ( ) 。

A 用户的需求信息

B 企业自身状况的信息

C 新技术发展的信息

D QFD 信息

18. 与质量相关的信息包括 ( ) 。

A 广告信息

B 竞争对手的信息

C 自变量和因变量的信息

D 供应链状况的信息

19. 质量责任制的主要内容包括 ( ) 。

A 建立各职能机构的质量责任制

B 建立企业各级行政领导的质量责任制

C 建立车间、班组和个人的质量责任制

D 建立供应链的质量责任制

20. 质量管理标准与质量保证标准的差异包括:(

A 标准的性质不同

B 质量体系的要素数量不同

C 相同要素的内涵不同

D 叙述的语气不同

21. 服务的提供可涉及:( ) 。

A 无形产品的交付

B 为顾客创造氛围

C 在顾客提供的有形产品上所完成的活动

D 在顾客提供的无形产品上所完成的活动

22. 产品有下述哪些通用的产品类别:( ) 。

A 服务 B 软件

C 硬件 D 流程性材料

23. 质量策划包括两个主要方面:( ) 。

A 产品或服务策划 B 质量检验工作策划

C 质量标准化工作策划 D 管理和操作策划

) 。

24. 质量体系中的“资源”包括:( ) 。

A 人才资源和专业技能 B 检验和试验设备

C 设计和研制设备 D 仪器、仪表和电脑软件的观点

25. 检验是指对产品或服务的一种或多种特性进行( ) ,并将这些特性与制定的要求

进行比较以确定其符合性的活动。

A 测量 B 检查 C 试验 D 计量

26. 特性可以有各种类别,包括:( ) 。?

A 功能的 (如:飞机的最高速度)

B 行为的 (如:礼貌、诚实、正直)

C 时间的 (如:准时性、可靠性、可用性)

D 人体工效的 (如:生理的特性或有关人身安全的特性)

27. 与质量有关的系统活动包括( ) 。

A 教育活动 B 质量计划、

C 评价 D 资源分配。

28. 质量波动的原因,可归纳为( )等方面因素的影响。

A 方法 B 检验

C 教育 D 环境

29. 质量波动的原因,可归纳为( )等方面因素的影响。

A 教育 B 设备

C 评价 D 材料

30. 常见的离散型随机变量有( )。

A 二项分布 B 泊松分布

C 正态分布 D 高斯分布

31. 工业企业产品在制造过程中,产品质量( ) 等方面因素的影响。

A 材料 B 设备 C 教育 D 操作环境。

32. 工业企业产品在制造过程中,产品质量( ) 等方面因素的影响。

A 计量 B 人 C 检验方法 D 操作方法

33. 质量管理中与质量有关的系统活动包括( ) 。

A 质量检验 B 策略计划

C 质量教育 D 资源分配

34. 质量手册至少要记载:( ) 。

A 质量方针 B 影响质量的人员的责任权

C 质量体系程序和指导书 D 评审和修改质量手册的方法

35. 标准所要求的质量体系文件应包含以下文件:( ) 。

A 质量手册 B 质量方针

C 质量计划 D 详细作业文件

36. 标准所要求的质量体系文件应包含以下文件:( ) 。

A 质量手册 B 程序文件

C 质量记录 D 质量检验计划

37. 质量体系的建立一般要经历:( ) 。

A 质量体系策划与设计 B 评审和修改质量手册

C 质量体系文件的编制 D 质量体系试运行及改进

38. 外部质量保证所开展的活动包括:需方对供方质量体系进行 ( ) 。

A 验证 B 审核 C 评价 D 修改

39. 质量管理中常用的七种工具有 ( ) 。

A 相关图 B 分层法 C PDCA循环 D 排列图。

40. 质量管理中常用的七种工具有 ( ) 。

A 因果图 B 调查表 C 直方图 D PDCA循环。

41. 质量管理中常用的七种工具有 ( ) 。

A 控制图 B PDCA循环 C 调查表 D 直方图。

42. 排列图上各项目的排列有以下特点: ( ) 。

A 按频数大小从左到右排列 B 其他一项排在最后

C 按频数大小从右到左排列 D 其他一项排列位置由其频数大小决定

43. 因果图大体上有三种类型,包括 ( ) 。

A 原因调查型 B 问题分析型

C 原因罗列型 D 工序分类型

44. 产品质量散差从数理统计的观点加以分类,可以分为 ( ) 。

A 随机误差 B 平均误差 C 系统误差 D 抽样误差

45. 描述直方图的特征数据有两个,包括 ( ) 。

A 移差 B 平均值

C 标准偏差 D 中位数

46. 具有 ( ) 特征的直方图属于正常型直方图。

A 呈锯齿型 B 有一个高峰,

C 有两个高峰 D 对称分布。

47. 具有 ( ) 特征的直方图属于非正常型直方图。

A 偏向型 B 有一个平顶高峰

C 两边单调降 D 分布不对称

48. 引起产品质量波动的偶然因素的特点是 ( ) 。

A 不经常存在 B 影响微小

C 各件不同 D 与质量标准相关

49. 引起产品质量波动的偶然因素的特点是 ( ) 。

A 经常存在 B 影响较大、

C 各件相同 D 难以排除。

50. 引起产品质量波动的系统因素的特点是 ( ) 。

A 经常存在 B 影响较大、

C 各件相同 D 难以排除。

51. 引起产品质量波动的系统因素的特点是 ( ) 。

A 不经常存在 B 影响较小、

C 各件不同 D 不难排除。

52. 直方图的作用包括 ( ) 。

A 考察工序能力 B 了解质量特性分布状态

C 进行质量诊断 D 检验单位缺陷数

53. 样本中位数控制图的特点有( ) 。

A 计算简便 B 不受个别极端值的影响

C 应用广泛 D 便于采取措施

54. 常用的计数值控制图有 ( ) 。

A 不合格品率控制图、 B 中位数控制图、

C x 单值控制图、 D 缺陷数控制图。

55. 常用的计数值控制图有 ( ) 。

A 样本平均数控制图、 B 单位缺陷数控制图、

C 极差控制图、 D 不合格品数控制图。

56. 常用的计量值控制图有 ( ) 。

A 不合格品数控制图、 B 样本平均数控制图、

C 单位缺陷数控制图、 D 中位数控制图。

57. 以下 ( ) 是属于样本平均数控制图的特点。

A 敏感性强, B 不受极端值的影响,

C 应用范围广, D 便于采取措施。

58. 样本中位数控制图比X 控制图 ( ) 。

A 计算简便, B 应用范围广,

C 检出功效差, D 需要的数据量大。

59. 样本平均数控制图比x 单值控制图 ( ) 。

A 适用于离散变量, B 计算繁琐,

C 常用于诊断, D 需要的数据量大

60. x 单值控制图适用于 ( ) 。

A 数据不易获取时、 B 大批量快速生产的工序、

C 数据不需分组值、 D 工序中只能获得一个测定。

61. 样本平均数控制图适用于 ( ) 。

A 分析不合格品率、 B 质量特征数据为计量值的场合、

C 容易获取大量数据的场合、 D 总体服从爱尔兰分布

62. P 控制图适用于 ( ) 。

A 分析不合格品率、 B 服从二项分布的总体、

C 服从正态分布的总体、 D 检验单位缺陷数。

63. 不合格品数控制图的特点有( ) 。

A 样本量不固定 B 建立在二项分布基础上

C 下控制线不起实际控制作用 D 上控制线凹凸不平

64. Pn 控制图适用于 ( ) 。

A 分析不合格品数、 B 服从泊松分布的总体、

C 服从二项分布的总体、 D 分析不合格品率。

65. C 控制图适用于 ( ) 。

A 进行相关分析、 B 服从二项分布的总体、

C 服从泊松分布的总体、 D 检验缺陷数。

66. U 控制图适用于 ( ) 。

A 服从泊松分布的总体 B 检验单位缺陷数

C 服从正态分布的总体 D 进行相关分析

67. 选控图适用于( ) 。

A 服从正态分布的总体 B 服从二项分布的总体

C 排除上道工序的影响 D 检验单位缺陷数

68. 抽样后在控制图上打点,其中 ( ) 点的排列分布上有缺陷。

A 点子服从正态分布 B 连续 7点上升,

C 有1点超过2σ线 D 点子呈周期波动。

69. 抽样后在控制图上打点,其中 ( ) 点的排列分布上有缺陷。

A 点子随机分布 B 连续3点中有2点超过2σ线

C 连续 5点上升 D 连续11点中有10点在中心线同一侧

70. 抽样后在控制图上打点,其中 ( ) 点的排列分布上有缺陷。

A 点子服从正态分布 B 连续7点中有3点超过2σ线

C 连续7点在中心线同一侧 D 连续 5点上升

71. PDCA 循环的特点是 ( ) 。

A 大环套小环,相互促进 B 非综合性的循环

C 爬楼梯似的上升式的循环 D 由专业人员进行监控

72. PDCA 循环的四个阶段中,( ) 。

A P 表示计划阶段 B D 表示指导阶段

C C 表示检查阶段 D A 表示制定质量目标阶段

73. PDCA 循环的四个阶段中,( ) 。

A P 表示不合格品率 B D 表示执行阶段

C A 表示处理阶段 D C 表示清除质量隐患阶段

74. PDCA 循环的八个步骤中有( )。

A 分析现状,找出质量问题 B 执行措施计划;

C 清除质量隐患 D 开展质量教育。

75. PDCA 循环的八个步骤中有( )。

A 找出影响质量的主要因素; B 制定质量标准;

C 调查效果;D 提出尚未解决的问题。

76. PDCA 循环的八个步骤中有 ( ) 。

A 分析产生质量问题的原因 B 制定措施计划;

C 总结经验,巩固成果 D 开展质量统计工作。

77. 在PDCA 循环中的P 阶段, 可采用( )。

A 因果图、 B 直方图、 C 排列图、 D 控制图等工具。

78. 在PDCA 循环中的C 阶段, 可采用 ( ) 。

A 因果图、 B 排列图、 C 检查表、 D 控制图等工具。

79. 影响工序能力的因素主要有( )。

A 操作人员、 B 设备、 C 材料、 D 方法仪表和工具的状态。

80. 属于相关关系的现象是( )。

A 家庭收入愈多,其消费支出也愈多

B 一个国家或地区的文化水平愈高,则人口的平均寿命也愈长

C 商品价格愈高,则需求量也愈低

D 在一定的限度内,施肥量愈多,降雨量愈大,农作物产量愈高

E 商品销售额愈高,流通费用率愈低

81. 判定现象之间有无相关关系的方法是( )。

A 对客观现象作定性分析 B 编制相关表

C 计算相关系数 D 绘制相关图E 计算估计标准误

82. 当现象完全相关时,相关系数为( )。

A 0 B -1 C 0.5 D 1

83. 在直线回归方程中的两个变量x 和y ( )。

A 一个是自变量,一个是因变量

B 一个是给定的变量,一个是随机变量

C 两个都是随机变量

D 两个都是给定的变量

E 两个是相关的变量

84. 配合直线回归方程是为了( )。

A 确定两个变量之间的变动关系

B 用因变量推算自变量

C 用自变量推算因变量

D 两个变量互相推算

E 确定两个变量间的相关程度

85. 在相关关系的现象之间( )。

A 一定存在严格的依存关系

B 存在一定的相互关系,但关系数值不确定

C 存在着不严格的因果关系

D 存在不固定的依存关系

E 存在着明显的因果关系

86. 工人的工资(元) 依劳动生产率(千元) 的回归方程为y=10+70x,这意味着( )。

A 如果劳动生产率等于1000元,则工人工资为70元

B 如果劳动生产率每增加1000元,则工人工资增长80元

C 如果劳动生产率不变,则工人工资为80元

D 如果劳动生产率增加1000元,则工人工资提高70元

E 如果劳动生产率减少500元,则工人工资减少35元

87. 如果x 和y 之间相关系数等于1,那么( )。

A 观察值和理论值的离差不存在

B y 的所有理论值同它的平均值一致

C x 与y 是函数关系

D x 与y 是完全的正相关

E x 与y 不相关

88. 直线相关分析与直线回归分析的区别在于( )。

A 相关的两个变量都是随机的,而回归分析中自变是给定的数值,因变量是随机的

B 回归分析中的两个变量都是随机的,而相关中的自变量是给定的数值,因变量是随机的

C 相关系数有正负号,而回归系数只能取正值

D 相关的两个变量是对等关系,而回归分析中的两个变量不是对等关系

E 相关分析中根据两个变量只能计算出一个相关系数,而回归分析中根据两个变量可以求出

两个回归方程

89. 在直线回归方程中( )。

A 在两个变量中须确定自变量和因变量

B 一个回归方程只能作一种推算

C 回归系数只能取正值

D 要求两个变量都是随机的

E 要求因变量是随机的,而自变量是给定的数值

90. “质量管理新七种工具”是日本科学技术联盟提出的。其内容有:( )。

A 关联图法

B PDPC 法

C 系统图法

D 矩阵数据分析法

91. “质量管理新七种工具”是日本科学技术联盟提出的。其内容有:( )。

A 亲和图法

B 矩阵图法

C 矢线图法

D 过程决策图法

四. 判断题

1. 质量就是适用性。

2. 产品包括有形产品(装配型产品或流程型材料) 和无形产品(情报或概念) 。

3. “质量”可使用形容词如差、好或优秀来修饰。

4. 人们普遍把“质量”理解为“符合性”,即产品符合规定要求,或者说符

合设计要求。

5. 产品质量就是产品的使用价值。

6. 工作质量就是生产过程的质量。

7. 质量管理是企业管理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8. 产品技术标准,标志着产品质量特性应达到的要求。

9. 产品质量的好坏,最终要通过用户的使用来评价。

10. 质量策划可以是编制质量计划的一部分。

11. 质量方针是公司方针的一个组成部分,由最高管理者批准。

12. 虽然质量管理的职责由最管理者承担,但是为了获得期望的质量,要求组

织的全体人员承担义务并参与。

13. 全面质理管理以包括质量在内的所有管理目标为对象。

14. 全面质量管理与消费者没有关系。

15. QC 小组活动是日本式质量管理的基础和重要支柱。

16. ISO-9000是国际标准化组织颁布的一系列质量管理和质量保证标准。

17. ISO10011不是ISO9000族标准中的系列标准之一。

18. 当样本量n →∞时,二项分布以泊松分布为极限形式。

19. 产品质量的概念具有一定的绝对性。

20. 以数值表示的数量化的质量特征是质量特征值。

21. 产品或服务的质量是一个组织业绩的主要因素。

22. 一个组织的质量体系只有一个。

23. 适宜的质量体系应能满足现实质量目标的需要,同时也是经济而有效的。

24. 质量审核的结果可作为管理评审的一种输入。

25. 管理评审可以包括质量方针评审。

26. 当p ≥5时,二项分布与正态分布相近似。

27. 当np ≥5时,二项分布变成了正态分布。

28. 当λ≥5时,泊松分布与正态分布相近似。

29. “最高管理者”指的是其质量体系受到评审的组织的管理者。

30. 正态分布是一种离散型分布。

31. 二项分布是一种离散型分布。

32. 泊松分布是一种离散型分布。

33. 不论总体分布状态如何,当总量足够大时,它的样本平均数总是趋于正态分布。

34. 不论总体分布状态如何,当n 足够大时,它的样本平均数总是趋于正态分布。

35. 用以分析质量特性与原因关系的图叫排列图。

36. 排列图在质量管理中的作用主要是用来抓质量的关键性问题。

37. 排列图主要是用来找产生质量问题的原因的。

38. 排列图的作用,是寻找影响产品质量的主要因素的一种工具。

39. 要由粗到细地追究最原始的质量因素,因果图正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有效工具。

40. 分层法是用来加工整理数据的一种重要方法。

41. 因果图的主要作用是用来抓质量的关键性问题。

42. 因果图中的特性:即生产过程或工作过程中出现的结果。

43. 因果图中的原因:对质量特性产生影响的主要因素。

44. 检查表是利用统计图表进行数据整理和粗略的原因分析的一种工具。

45. 当样本量N →∞时,二项分布以泊松分布为极限形式。

46. 5M1E 的变化是不可避免的。

47. 5M1E 的变化必然引起系统误差。

48. 偶然因素是指对产品质量偶然起作用的因素。

49. 工序处于稳定状态,说明产品质量没有波动。

50. 移差是表示相邻两个观察数据相差的绝对值。

51. 如果预先制定出标准,就没有必要画直方图了。

52. 直方图可以直观的反映出产品质量的分布情况。

53. 相关系数接近―1,说明两变量之间相关关系很弱。

54. 相关系数是检验两变量间非线性关系的密切程度的。

55. 散布图是研究两个确定性变量之间关系的方法。

56. 在进行相关分析时,已知n=3,计算出r=0.95,说明至少有95%的把握认为两变量相关。

57. 标准偏差表示数据与质量标准的差异程度。

58. 数据的最大值和最小值之差叫做极差。

59. 极差的分布是对称的。

60. 缺陷指未满足与预期或规定用途有关的要求。

61. 不合格品数控制图称为P 控制图。

62. 对于不合格品数,其方差为:np(1―p) 。

63. 控制图的控制上限是由上级下达的质量标准决定的。

64. 控制图的控制界限只能采用μ±3σ。

65. 不合格品数控制图的样本量要求是固定的。

66. P 控制图与P n 控制图的区别在于:P 控制图的样本量是固定的。

67. 受控纠正性维护方式,是以控制图为根据,仅在需要维护时采取措施的维护方式。

68. 控制图在生产过程中应用时,只要抽样打点不出界,就表明生产处于控制状态。

69. 在任何情况下,只要出现界外的点就可判断生产过程异常。

70. 如果生产工序有变化,在控制图中必然表现为抽样打点出界。

71. 缺陷数控制图的样本量要求是固定的。

72. 在样本容量相等时,u = ∑ui /k

i =1k

73. 预防周期性维护方式是仅在需要维护时采取措施的维护方式。

74. 抽样后在控制图上打点,若点恰好落在控制界限上,则作界外处理。

75. 没有下限控制指标时,其工序能力指数的计算公式为:C P =(T U ―μ)/6σ

76. 当公差中心发生偏离时,需要对工序能力指数进行修正。

77. 推动PDCA 循环的关键在于做好计划。

78. 产品质量保证,主要是依靠检验员的严格把关。

79. 建立质量体系是从组织上保证企业长期地、稳定地生产和提供用户满意的产品的关键。

80. 质量审核完全是为外部的目的而进行的。

81. 质量体系认证证书和标记可以在产品上使用。

82. 由外部任意的组织进行审核称为第三方审核。

83. 当质量和环境管理体系被一起审核时,称为“一体化审核”。

五. 名词解释

1. 产品:

2. 质量:

3. 服务:

4. 过程:

5. 硬件:

6. 软件:

7. 实体:

8. 能力:

9. 质量管理:

10. 质量目标:

11. 质量保证:

12. 质量改进:

13. 质量特性:

14. 质量要求:

15. 质量方针:

16. 质量策划:

17. 质量控制:

18. 可靠性:

19. 全面质量管理:

20. 措施表:

21. 统计分析表:

22. 产品质量散差:

23. 直方图:

24. 不合格:

25. 缺陷:

26. 规范:

27. 检验:

28. 中心极限定理:

29. 质量管理诊断:

30. 排列图:

31. 因果图:

32. 检查表:

33. 工序能力:

34. 工序能力指数:

35. 分层法:

36. 非控状态:

37. 回归方程:

38. 质量保证:

39. 质量体系:

40. 质量手册:

41. 质量认证:

42. 质量计划:

43. 质量审检:

44. 管理评审:

45. 审核:

六. 简答题

1. 简述质量控制的目的。

2. 简述质量检验阶段的特点。

3. 简述统计质量管理阶段的特点。

4. 什么是质量特征数据?

5. 采用分层法的目的是什么?

6. 简述相关分析在质量管理中的用途。

7. 简述直方图在质量管理中的作用。

8. 简述直方图的作图步骤。

9. 列举出分布不正常的五种直方图。

10. 直方图与质量指标的关系有几种?

11. 怎样选择控制图?

12. 如何分析控制图?

13. 简述R 控制图的作用。

14. 简述控制图的工作原理:

15. 简述选控图的工作原理:

16. 简述X -R 控制图的作图步骤:

17. 为什么样本平均数控制图比x 单值控制图敏感性强?

18. 简述控制图的诊断原理:

19. 控制图的控制界限为什么采用μ±3σ?

20. 举例说明在选控图中是怎样排除非控系统因素的影响的。

21. 样本中位数与样本平均数相比能不能很好的反映数据的集中趋势?

22. 在何种情况下要对工序能力指数进行修正?

23. 质量体系结构有那些要素构成?

24. 什么是相关关系? 它和函数关系有什么不同?

25. 什么叫回归?

26. 相关概念和回归概念之间有何联系和区别?

27. 什么是正相关和负相关? 举例说明

28. 直线回归方程中y=a+bx,参数a 、b 是怎样求得的?

29. 回归方程中y=a+bx,参数a 、b 在社会经济现象中代表什么意义?

30. 什么是质量手册, 它和质量计划有什么不同?

31. 简述ISO9000-2000版标准结构。

32. 简述因果图的作图步骤。

33. 什么是检查表?

34. 什么是排列图?

35. 什么是因果图?

36. 什么叫质量散差?

37. 简述工序能力的用途。

38. 说明Cp>l.67时的工序能力等级及应采取的措施。

七. 计算题

1. 某厂对一周内生产的小电珠进行不合格品统计,其中电流小1件,电流大2件,短路13件,断路22件,歪曲5件,其它3件,共计46件。根据数据作出排列图,并进行ABC 分析。

2. 某支局对进口信函的内部分拣情况进行了调查,质量情况如下:

分拣差错:

根据数据作出排列图,并进行ABC 分析。

4. 已知某产品的技术标准为10—20mm ,现从加工过程中抽出50件进行检验,得到如下数据,试作出质量特征数据的直方图。

5. 已知某局10天内每天赶发某车次邮件的处理时长如下表,试画出x-Rs 控制图的轮廓线。

6. 某长途电话局为了保证长途电话的通信质量,用控制图对长途电话障碍历时(路分) 进行管理。下表是某旬(10天) 的长途电话障碍历时的统计数据。

7. 市局某条市内邮路日趟次4次,要求每次时限不得超过2.5小时,现收集了8天的数据,如下表,试画出X -R 控制图的轮廓线。 (保留2位小数)

第 21页 共25页

8.

10组数据:

试画出X -R 控制图的轮廓线。 (保留2位小数)

9. 某市局某条市内邮路日趟次5次,要求每次时限不得超过2.5小时, 现收集了6天的数据,如下表,试画出X -R 控制图的轮廓线。 (保留

2位小数)

~

10. 某厂要求对汽车引擎活塞环制造过程进行控制,现已取得10个样本,每个样本包含5个活塞环直径的观测值,如下表所示:

第 22页 共25页

试画出X -R 控制图的轮廓线。 (保留2位小数)

~

11. 某邮电局对电报质量经行检查,经过20天得到以下数据,试画出P 图的轮廓线。

12. 某邮局对给据邮件质量进行检查,经过20天得到以下数据,试画出P 图的轮廓线。

13. 某产品2月份的抽查数据如下表,(每天抽取300个样本) ,试画出Pn 图的轮廓线。 (

14. 某支局抽查收寄包裹的规格,每天抽取100个样本,经10天得到以下数据,试画出Pn 图的轮廓线。 (保留2位小数)

15. 对某种型号的导线进行了10次抽样,检验其固定长度的导管气孔数,得到以下数据,

第 23页 共25页

17. 某零件表面缺陷数见下表,试画出U 图的轮廓线。 (保留2位小数)

18. 某长话局现收集了10天的数据,如下表,已求得其回归方程为:y =0.0067×x i 1.573 。

以此回归方程为基础,画出排除了业务量影响的逾限率控制图的轮廓线。

19. 下面是几家百货商店销售额和利润率的资料:

要求: (1)画出散点图,以横轴表示每人月平均销售额,纵轴表示利润率。

(2)观察并说明两变量之间存在何种关系。 (3)计算每人平均销售额与利润率的相关系数。

(4)求出利润率对每人月平均销售额的回归方程,并在散点图中绘出回归直线。 (5)若某商店每人月平均销售额为2万元,试估计其利润率。

20. 第 24页 共25页

要求:(1)建立直线回归方程(单位成本为因变量) ,指出产量每增加1000件时,单位成本下

降多少?

(2)假定产量为6000件时,单位成本为多少元?

建立通信企业运营收入与用户之间关系的回归方程。设用户数为变量X ,运营收入为变量Y ,经计算得回归方程Y=41277+5X。

问:(1) 指出根据上式用户数每增加一户时,运营收入的变化量。

(2) 分析此回归方程的合理性,并说明原因。

22. 某局长途电话通话张数与逾限张数呈幂函数相关,得到如下数据,试求其回归方程。 (保留四位有效数字)

23. 某种温度控制器,按照质量标准规定,当偏差超过±0.5度时必须返修,这时的返修损失为1000元,求损失函数。

24. 已知某电源装置损失函数为:L(y)=14.2(y - m) 2,其中规定输出电压的目标值为m =220±20V ,若企业为节省返修费将实际输出电压只有190 V 的产品作为合格品出厂时,求顾客损失。

第 25页 共25页


相关内容

  • 毕业班教学
  • 4月29日,武顺街小学毕业班所有任课教师齐聚一堂,对二00九级毕业班后期管理及复习工作进行了深入研讨.会上,教务处组织学习了<毕业班后期管理及复习工作方案>.针对本班学生实际,老师们对当前班级出现的共通性问题进行了剖析和交流,对复习过程中的科学策略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和深度对话.校长胡文涛强 ...

  • 教学大纲_企业经营统计学
  • <企业经营统计学>教学大纲 (The Statistics for Enterprise Management,02200500) 一.前言 1.课程性质 本课程全面介绍了现代企业经营统计的基本内容和方法.详细介绍了企业统计调查与预测方法.企业投入产出统计指标和技术,企业采购.库存.销售 ...

  • 浙师大附中新课程教学常规管理条例
  • 浙师大附中新课程教学常规管理条例 教学常规是指教师必须遵守,执行的日常教学规范.加强教学常规管理,有利于增强教师在教学计划.备课.课堂教学.作业的布置与批改.辅导.考试.教学研究等方面的能力,使我校教师教学工作走上科学化.规范化.制度化轨道. 一.教学计划 教学计划是开展教学活动的依据,一般包括教学 ...

  • 综合类培训方案
  • 综合类培训方案 培训背景与解决方案 综合管理人员作为银行经营管理的基础力量,也是银行落实发展战略,提高工作效率实现市场快速反应的保障. 我们从银行综合管理岗位工作出发,以培训质量和效果为导向,设置了合理.实效而系统的课程. 注:此课程方案,针对不同层面的培训对象,培训前和培训中会根据具体情况做调整. ...

  • 护理教育作业
  • 4-1 1. 教学过程的基本矛盾是 A) 教师教学思想与现行教育体制之间的矛盾 B) 学生与所学知识.发展能力之间的矛盾 C) 学生知识与能力之间的矛盾 D) 应试教育与素质教育的矛盾 2. 在教育的四个基本要素中,最主要的关系是 A) 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之间的关系 B) 教育者与教育内容之间的关系 ...

  • 人大财务报表分析大纲
  • 财务报表分析课程教学大纲 课 程 编 号 2 0 0 9年 9月 <财务报表分析>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财务报表分析(Analysis of Financial Statements) 课程编号: 课程类型:必修课 适用专业:会计学.财务管理.保险.财政学 学 时:48-64 先行课程 ...

  • 中心校教研工作计划
  • 中心校教研工作计划一:中心学校教研工作计划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按照<xx省教育厅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基础教育教研工作的意见>的精神,积极贯彻落实xx市教育工作会议精神和<xx市教育事业改革和发展"十二五"规划>,根据市教研室的工作要求, ...

  • 高三高考备考方案
  • 卓尼县藏族中学2015届高三年级备考方案 高三教学工作是学校重中之重的工作,关系到学校在社会上的声誉,关系到学校的生存与发展,责任重大.全体高三年级教师责无旁贷,要精诚合作,共同努力,以实干.真干.苦干的态度全身心的投入到教学中去,争取最大限度的让学生满意,家长满意,学校满意,社会满意.高三年级是高 ...

  • [中学生物教学论]实验教学大纲
  • 绵阳师范学院 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 生物科学 专业 <中学生物学教学论>实验教学大纲 课 程 名 称 课 程 性 质 中学生物学教 学论 课程 编号 英文名 称 Biology Teaching Methodology in High School 开课 学期 11416524 5 专业必 ...

  • 大学体育课程标准
  • <大学体育>课程标准 课程代码:121000104 课程类型:公共课 课程性质:必修课 适用专业:各专业 总学时:108 一.课程性质 大学体育课程是以身体练习为主要手段.以增进高职学生健康为主要目的的必修公共课程,是高等职业学校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施素质教育和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