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山水画与西方风景画

《中国古代山水画与西方风景画》 教学设计

一、学习目标:

(1)知识目标:使学生初步了解中西描绘景物题材美术作品的审美理想与绘画创作手法的不同,从而更进一步地理解中西文化的特点。 (2)能力目标:通过学习提高学生对中国山水画与西方风景画的欣赏能力,提高艺术鉴赏水平,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念。

(3)情感目标:通过本课学习培养学生热爱民族优良的传统文化,尊重世界多元文化。

二、学习重难点:

1、中国山水画的“三远法”;中国绘画表现空间的“虚实相生”手法。

2、了解焦点透视的基本原理和色彩空间表现原理。

3、 教学难点:领会中国山水画意境。

三、学习过程

(一)导入新课

找几名同学爬电子白版,画立方体盒子。

讨论:这些盒子哪些舒服?哪些画的不舒服?为什么?

引出透视的概念:透而视之。举例说明,透过教室的玻璃窗把窗外的景物描绘在玻璃上所形成的影像。

这节课我们学习透视在中西绘画中都有什么样的应用?还有那些知识?板书标题:中国山水画与西方风景画。

(二)学习新课

1. 观察方法:

霍贝玛《乡间村道》

通过这幅作品的学习,讨论,作者是在哪个位置完成了这幅作品?它是利用了透视的什么原理观察完成作品的?

近大远小、近高远低、近宽远窄、近实远虚

总结出:这种透视也称为焦点透视,有一个固定的点,又可分平行透视和成角透

视。焦点透视的例子在我们的生活中随处可见。

老师语:西方的风景画观察的方法采用的是焦点透视。那么中国的山水画采用的

是什么透视呢?

什么是中国山水画?(概念)

山水画:以自然风景为主要描写对象的中国传统画科。

根据画风分类:青绿山水 水墨山水 浅绛山水 没骨山水

欣赏:

王希孟 《千里江山图卷》

《千里江山图》给人“竖划三寸,当千仞之高;横墨数尺,体千里之迥”之感,像乘坐飞机浏览祖国的大好河山一样,这种感觉是怎么得来的呢?画家在哪个位置画的?学生讨论思考,基本找到答案。

也就是说,边走边画,没有固定的点,是移动的,我们把这种透视称为散点透视。 通过以上中西比较:我们知道了中国山水画与西方风景画有不同的观察方法。

2.表现方法:

欣赏西方部分风景画,让学生观察透视变化说一说,空间感是怎么样表现出来的? 空间表达:焦点透视

色彩空间透视:用图片引导的方式加强理解。(利用光的明暗对比与色彩的空气透视冷暖变化)

学生练习:①让学生找景色远近的色彩空间透视,②利用《干草车》有光没光条件的变化,巩固对于西方古典绘画空间透视的理解。

不借助于西方式的观察方法与表现方法,中国画家是如何获得空间效果的呢?

欣赏:范宽的《溪山行旅图》

高远:自山下而仰山巅,突兀; 虚实相生 层次交错

倪瓒的《渔庄秋霁图》

平远:自近山而望远山,缥缈。留白

郭熙的《早春图》

深远:自山前而窥山后,重叠;虚实相生 计白当黑

学生归纳总结,中西表现手法的差异。

3. 创作思路:(为什么要这样画呢)

(1、)欣赏作品:王希孟(北宋)《千里江山图》

“搜尽奇峰打草稿” —— 清•石涛

中国画家则通过“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而获得对自然山水的感受体验,通过层次交错,虚实相生、随类赋彩,借山水形象抒发自己的诗意情怀。游名山大川结合感受,融记于心后,再根据自己的审美眼光和心灵感受去整理,进而达到借景抒情,从而完成创作。

马远《寒江独钓图》。设问:大家在这幅画上都看到了一些什么?你能想到那首诗呢?表达了作者一种什么样的感情?

《中国古代山水画与西方风景画》 教学设计

一、学习目标:

(1)知识目标:使学生初步了解中西描绘景物题材美术作品的审美理想与绘画创作手法的不同,从而更进一步地理解中西文化的特点。 (2)能力目标:通过学习提高学生对中国山水画与西方风景画的欣赏能力,提高艺术鉴赏水平,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念。

(3)情感目标:通过本课学习培养学生热爱民族优良的传统文化,尊重世界多元文化。

二、学习重难点:

1、中国山水画的“三远法”;中国绘画表现空间的“虚实相生”手法。

2、了解焦点透视的基本原理和色彩空间表现原理。

3、 教学难点:领会中国山水画意境。

三、学习过程

(一)导入新课

找几名同学爬电子白版,画立方体盒子。

讨论:这些盒子哪些舒服?哪些画的不舒服?为什么?

引出透视的概念:透而视之。举例说明,透过教室的玻璃窗把窗外的景物描绘在玻璃上所形成的影像。

这节课我们学习透视在中西绘画中都有什么样的应用?还有那些知识?板书标题:中国山水画与西方风景画。

(二)学习新课

1. 观察方法:

霍贝玛《乡间村道》

通过这幅作品的学习,讨论,作者是在哪个位置完成了这幅作品?它是利用了透视的什么原理观察完成作品的?

近大远小、近高远低、近宽远窄、近实远虚

总结出:这种透视也称为焦点透视,有一个固定的点,又可分平行透视和成角透

视。焦点透视的例子在我们的生活中随处可见。

老师语:西方的风景画观察的方法采用的是焦点透视。那么中国的山水画采用的

是什么透视呢?

什么是中国山水画?(概念)

山水画:以自然风景为主要描写对象的中国传统画科。

根据画风分类:青绿山水 水墨山水 浅绛山水 没骨山水

欣赏:

王希孟 《千里江山图卷》

《千里江山图》给人“竖划三寸,当千仞之高;横墨数尺,体千里之迥”之感,像乘坐飞机浏览祖国的大好河山一样,这种感觉是怎么得来的呢?画家在哪个位置画的?学生讨论思考,基本找到答案。

也就是说,边走边画,没有固定的点,是移动的,我们把这种透视称为散点透视。 通过以上中西比较:我们知道了中国山水画与西方风景画有不同的观察方法。

2.表现方法:

欣赏西方部分风景画,让学生观察透视变化说一说,空间感是怎么样表现出来的? 空间表达:焦点透视

色彩空间透视:用图片引导的方式加强理解。(利用光的明暗对比与色彩的空气透视冷暖变化)

学生练习:①让学生找景色远近的色彩空间透视,②利用《干草车》有光没光条件的变化,巩固对于西方古典绘画空间透视的理解。

不借助于西方式的观察方法与表现方法,中国画家是如何获得空间效果的呢?

欣赏:范宽的《溪山行旅图》

高远:自山下而仰山巅,突兀; 虚实相生 层次交错

倪瓒的《渔庄秋霁图》

平远:自近山而望远山,缥缈。留白

郭熙的《早春图》

深远:自山前而窥山后,重叠;虚实相生 计白当黑

学生归纳总结,中西表现手法的差异。

3. 创作思路:(为什么要这样画呢)

(1、)欣赏作品:王希孟(北宋)《千里江山图》

“搜尽奇峰打草稿” —— 清•石涛

中国画家则通过“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而获得对自然山水的感受体验,通过层次交错,虚实相生、随类赋彩,借山水形象抒发自己的诗意情怀。游名山大川结合感受,融记于心后,再根据自己的审美眼光和心灵感受去整理,进而达到借景抒情,从而完成创作。

马远《寒江独钓图》。设问:大家在这幅画上都看到了一些什么?你能想到那首诗呢?表达了作者一种什么样的感情?


相关内容

  • 独树一帜古代中国画
  • 独树一帜--古代中国画 课题类型:鉴赏 教学设备:教材.课件.多媒体设备 教学目标: 认知目标:深入理解中国画传神写照的内涵, 中国古代山水画的艺术特色和中国花鸟画的种类及寓意. 能力目标:运用欣赏方法,欣赏分析其他作品. 情感目标:学生在自我感受,自我激励和相互合作中大胆想象,讲出自己的主观感受, ...

  • 中西美术史中的"形神观"
  • 中西美术史中"形神观"的分化与融合 绪论:千古冤家--"形"和"神" "形似"和"神似",一个是理性的对待对象:一个是感性的对待对象.在绘画领域是一个永恒的话题.在这种问题前,挚着是不行的.尺寸问题是 ...

  • 美术基础理论知识
  • 美术基础理论知识 一.填空题: 1.油画的正式传入也在(20世纪初). 2.在南齐时期, 画家(谢赫)就提出了"六法"理论,其具体内容为:(气韵生动).(骨法用笔).(应物象形).(随类赋彩).(经营位置).(传移摹写). 3.良渚文化遗址中的贵族大墓都随葬有大量玉器,其中最重要 ...

  • 浅谈中国油画风景的发展概况
  • 摘 要:在中国油画发展的历程中,中国油画家经过多种创作实践和传统理论探索,将"写意"融入油画创作中是许多画家挥之不去的情节.写意油画所注重表达的是人的本质和价值,注重信仰与尊严,并且强调艺术的情感化.在中国的历史背景下,画家如何从传统文化中汲取精髓,从而形成自己的美学特色. 中国 ...

  • #中西方写实绘画差异
  • 中西方绘画中的美学差异 要谈中西方绘画中美学的差异,必须要从它们的根源说起.中国绘画脱胎于工艺装饰艺术, 古代中国绘画三大体系中的院体画.文人画.民间画都不同程度地传承了装饰艺术的典型特质,即平面性与装饰性的审美趣味,画者将表现对象依照自己的理解进行美化加工,而非追求写实的准确性.而西方绘画则溯源于 ...

  • 素描表现中铅笔的运用研究
  • 素描表现中铅笔的运用研究 黄向荣(江苏省启东中等专业学校江苏南通226200) 摘要:素描作为独立的艺术表现形式的同时还能直接或者间接结构进行具体处理.最后,结合所描绘对象的具体性通过铅笔技的对其它艺术产生一定的作用.本文从素描与铅笔的概述入手,在对巧的应用来实现作品核心内容的展示.素描表现中铅笔的 ...

  • 油画风景中的意境及其价值
  • 油画风景中的意境及其价值 摘要:意境是中国传统美学思想的重要范畴,在传统绘画中是作品通过对物象的描绘,把作者之情与表现之景高度融汇后所体现出来的艺术境界.它对中国艺术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山水画是一门讲究意境的艺术,对意境的自觉追求是它的一个特点,同时也是品评作品重要的审美标准.在西方油画传入中国 ...

  • 中外园林史试题版
  • 中外园林史试题版 --"小兵印务"(1#318)整理 8分钱打印,[1**********] 一.名词解释: 1.意境:意,即主观的理念.感情,境即客观的生活.景物.意境产生于艺术创作中两者的结合,即创作者把自己的感情.理念熔铸于客观生活.景物之中,从而引发鉴赏者之类似的情感激动 ...

  • [美的历程]读后感
  • <美的历程>读后感 摘要:<美的历程>是由中国现代著名的哲学家.美学家李泽厚先生撰写的一本美学著作,让你能整体感知中国传统美学精髓的书,从宏观鸟瞰的角度对中国古典文艺的数千年历史进行了一次"匆匆巡礼",全书共分为十个章节.一.龙飞凤舞:二.青铜饕餮:三.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