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寸天地 名校百年

方寸天地  名校百年

宝血汗马的博客http://blog.sina.com.cn/yuanfan220

中国邮政发行的校庆纪念邮票

中国的综合性大学最早出现在十九世纪末,也就是“京师大学堂”。辛亥革命后的1912年,京师大学堂改名“北京大学”。北京大学始终保持“爱国、进步、民主、科学”的传统和“勤奋、严谨、求实、创新”的学风,成为中国最著名的名校之一。1952年全国高等院校进行院系调整,集中了原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燕京大学的文理科专业,使北京大学成为了一所以文理教学和研究为主的综合性大学。2000年4月北京大学和北京医科大学合并成立新的“北京大学”。

《北京大学建校一百年》

到了1998年5月4日,北京大学第一个渡过了“百年生日”。同时也开创了新中国邮票发行史上的一个新的题材门类——“校庆”邮票。这一天,国家邮政总局第一次为中国的大学校庆发行了纪念邮票《北京大学建校一百年》纪念邮票一枚,志号“1998-11J”。邮票以北大百年历程中三组具有历史意义的元素——京师大学堂章程、沙滩红楼、燕园西校门为图案,生动体现了北京大学的光荣传统,展示了北京大学的崭新风貌。

《复旦大学建校一百周年》

复旦大学创建于我国废除科举制度的1905年,原名“复旦公学”,是一所历史悠久的国际知名大学,也是由中国人自主创办的第一所私立大学。1917年复旦公学改名为“私立复旦大学”。1941年改为“国立复旦大学”。2000年4月27日上海医科大学与复旦大学合并,成立新的“复旦大学”。

《复旦大学建校一百周年》小版张

2005年5月27日,国家邮政总局第二次为中国的大学校庆发行纪念邮票,这就是《复旦大学建校一百周年》,志号“2005-11J”。整张邮票以形象的图形“100”揭示了邮票的主题。“100”由三部分组成:“1”似条幅般撰写了“日月光华,旦复旦兮”(《尚书·大传·虞夏传》)的点题之笔;一个“0”用近似印章的手法承载了复旦校徽图形,上面书有“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论语·子张》)的校训;另一个“0”则是百年校庆徽标图形。另外还发行了邮票小版张,每张上面共有10枚邮票,错落排列,边饰复旦校园古老建筑图案,显得古朴厚重。

《同济大学建校一百周年》

同济大学创建于1907年,早期为德国医生在上海创办的德文医学堂,取名"同济"意蕴合作共济。1912年增设工学堂,1927年正式定名为“国立同济大学”。1952年院系调整后,同济大学成为国内土木建筑领域最大、专业最全的工科大学。1996年并入了原上海城市建设学院和上海建筑材料工业学院,2000年4月又与上海铁道大学合并,组建成新的同济大学。同济大学在建校一百年间,发扬“同舟共济、自强不息”的精神,树立“严谨、求实、团结、创新”的校风,为培养优秀人才和中华民族振兴做出了巨大贡献。

同济大学校徽和百年校庆标志

2007年5月20日,国家邮政总局第三次为中国的大学校庆发行纪念邮票,这就是《同济大学建校一百周年》,志号“2005-11J”。在邮票画面上,设计者用同济校徽中三人划船造型和变形成为波浪形状的“100”巧妙组合,表现了“三人成众,同舟共济”的精神理念。构图简洁、言简意赅,立意精准,让人过目不忘!但是让人唯一感到遗憾的是,著名书法家舒同先生手书的“同济大学”没有被表现出来。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建校五十周年》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于1958年9月创建于北京,是借助中国科学院的雄厚力量和实验室的优越条件,采取“全院办校,所系结合”方针创办一所新型的社会主义大学,初建时设置原子核物理和原子核工程系、技术物理系、化学物理系、物理热工系、无线电电子学系、自动化系、力学和力学工程系、放射化学和辐射化学系、地球化学和稀有元素系、高分子化学和高分子物理系、应用数学和计算技术系、生物物理系等12个系,首任校长由郭沫若兼任,最初的系主任也都是由中国科学院各个学科的领军科学家担任。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是全国唯一由中国科学院直属管理的全国重点大学,其创办被称为“我国教育史和科学史上的一项重大事件”。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后于1970年迁至安徽合肥重建。经过四十年发展,成为全国唯一得到“211工程”、“985工程”、“知识创新工程”三大工程重点建设的大学。

中国科大校徽和校庆标志

2008年9月20日,国家邮政总局为中国的大学校庆发行了第四枚纪念邮票,这就是《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建校五十周年》,志号:2008-23 J。邮票的主图是被卫星轨迹环绕的“中国科大”的新校徽,背景是数字“50”。新校徽是将老校徽进行了精加工,除了保留主图外,在外圈又新添了“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的中文全称和英文全称“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of China”。

《兰州大学建校一百周年》

兰州大学是中国最杰出的大学之一,是中国西北地区除陕西省以外唯一一所教育部直属全国重点综合性大学,也是国家“985工程”和“211工程”重点建设高校之一。学校创建于1909年,始为甘肃法政学堂,历经百年沧桑,如今成为现代化综合大学。曾用名:甘肃法政学堂,甘肃公立法政专门学校,兰州中山大学,甘肃大学,省立甘肃学院,国立甘肃学院,国立兰州大学。兰州大学的发展对于中国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具有重要意义。

兰州大学校徽和校庆标志

2009年9月17日,国家邮政总局发行《兰州大学建校一百周年》纪念邮票一枚,志号:2009-21 J,这是第五次发行大学校庆纪念邮票。邮票背景采用的是喜庆的大红色调。图案上载有兰大的校训“自强不息、独树一帜”,主图基本采用了兰大百年校庆标志的元素,是由阿拉伯数字“100”变形而来,“1”和末尾的“0”采用书稿形状的金色浪花图样,中间的一个“0”采用的是兰州大学的校徽,寓意兰州大学从1909年建校至2009年的百年办学历程。校徽主图为兰州大学图书馆,外圈衬以“兰州大学”及英文“Lanzhou University”字样。

其实,在这五枚校庆邮票之前,国家邮政管理部门还为另外一所学校建校发行过一枚纪念邮票。这所学校在中国近现代史上曾经赫赫有名,它是由伟大的民主革命先行者孙中山先生创立于第一次国共合作的1924年,孙中山先生亲自兼任校总理,蒋介石任校长,廖仲恺任国民党党代表,中国共产党人周恩来、熊雄先后担任军校政治部主任。这所学校就是设在广州黄埔的“陆军军官学校”,史称“黄埔军校”。黄埔军校走出来的著名人物,就其数量、成就和影响而言,可以和世界上任何著名的军事学校相媲美,对中国近现代历史发展的影响巨大。

《纪念黄埔军校建校七十周年》

“黄埔军校”虽然已经完成其历史使命,然而就在“黄埔军校”建校七十周年的时候,当时的邮电部于1994年6月16日发行了《纪念黄埔军校建校七十周年》纪念邮票,志号:1994-6J,全套一枚。整张邮票以赭红色为主基调,图案为版画风格的“黄埔军校”大门。朴实无华的大门,粉墙尖顶的校门,配上由清末才子谭延岂先生所书的“陆军军官学校”几个大字,显现出凝重的历史厚重感。

清华大学百年校庆标志

2011年4月24日将是清华大学建校一百周年校庆。清华大学是是中国高层次人才培养和科学技术研究的重要基地之一,是享有国际声誉的著名综合性大学。清华大学的前身是清华学堂,始建于1911年。1912年更名为清华学校。1925年设立大学部,开始招收四年制大学生,并开设国学研究院。1928年更名为“国立清华大学”,拥有文、法、理、工等院系,盛极一时。

因为历史变迁的原因,1956年在台湾新竹也建立了一所“清华大学”,首任校长是曾在清华大学担任十七年校长的梅贻琦先生。经过五十五年的发展,台湾新竹清华大学同样成为台湾地区的一所名校,校友中有三位诺贝尔奖及一位数学伍尔夫奖得主。进入二十一世纪以来,两岸清华大学秉承“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校训和“行胜于言”的校风,加强在教学、科研各个领域的交流与合作,共同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

台湾《国立清华大学建校百年》纪念邮票图样

根据国家邮政总局的计划,将在4月24日发行《清华大学建校一百周年》纪念邮票一枚。清华大学美术学院为此专门成立了设计小组,经专家组评审后向中国邮政提供了三个设计方案,但最后的结果还未揭晓。而台湾地区邮政部门也将在4月20日发行《国立清华大学建校百年》纪念邮票一套两枚。第一枚主图案为北京清华大学“二校门”,第二枚主图案为台湾新竹清华大学校门。两枚邮票左上方均为台湾清华大学校旗图案。此外,台湾新竹邮局为了配合邮票发行日举行的庆典,还精心制作一枚《国立清华大学建校百年今念邮折》,图案也是北京清华大学著名的“二校门”和一剪红梅。

台湾《国立清华大学建校百年》纪念邮折

邮票是特殊的“名片”,“校庆”题材邮票是随着时代发展而出现的一个新的邮票品种。所有能够发行校庆邮票的学校都是具有悠久传统的名校,因此这类邮票所包含的人文信息一定会非常丰富。然而要在方寸之间浓缩百年历史也是一件不易之事。纵观已经发行的这几套校庆邮票,除了第一枚“北大百年”外,基本上还都是“校徽+数字”的简单图案模式,因此在设计思路上应该还有很大的拓展空间。

此外,从研究邮政史的角度观察这些校庆邮票,又会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那就是邮票面值的变化。而邮票面值由反映出发行时的“邮资”水平,从更深层次看则是当时的物价水平在邮票上的历史体现。“北大百年”邮票的面值是50分,到了“复旦百年”邮票变成了80分,后来的三枚邮票就变成了120分。而最早的“黄埔建校”邮票只有20分。

清华大学百年校庆纪念邮票设计方案之一

衷心希望今后的设计者能够在名校传统精神、校史重大事件、培育出的杰出人才等方面加以充分挖掘,在邮票的方寸天地中,将名校的沧桑风云加以艺术表现,创作出更加优秀的作品。而当下令我们最期待的,当然是即将发行的《清华大学建校一百周年》,但愿这套邮票能够不落俗套,给我们带来文化与艺术的双重享受!

方寸天地  名校百年

宝血汗马的博客http://blog.sina.com.cn/yuanfan220

中国邮政发行的校庆纪念邮票

中国的综合性大学最早出现在十九世纪末,也就是“京师大学堂”。辛亥革命后的1912年,京师大学堂改名“北京大学”。北京大学始终保持“爱国、进步、民主、科学”的传统和“勤奋、严谨、求实、创新”的学风,成为中国最著名的名校之一。1952年全国高等院校进行院系调整,集中了原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燕京大学的文理科专业,使北京大学成为了一所以文理教学和研究为主的综合性大学。2000年4月北京大学和北京医科大学合并成立新的“北京大学”。

《北京大学建校一百年》

到了1998年5月4日,北京大学第一个渡过了“百年生日”。同时也开创了新中国邮票发行史上的一个新的题材门类——“校庆”邮票。这一天,国家邮政总局第一次为中国的大学校庆发行了纪念邮票《北京大学建校一百年》纪念邮票一枚,志号“1998-11J”。邮票以北大百年历程中三组具有历史意义的元素——京师大学堂章程、沙滩红楼、燕园西校门为图案,生动体现了北京大学的光荣传统,展示了北京大学的崭新风貌。

《复旦大学建校一百周年》

复旦大学创建于我国废除科举制度的1905年,原名“复旦公学”,是一所历史悠久的国际知名大学,也是由中国人自主创办的第一所私立大学。1917年复旦公学改名为“私立复旦大学”。1941年改为“国立复旦大学”。2000年4月27日上海医科大学与复旦大学合并,成立新的“复旦大学”。

《复旦大学建校一百周年》小版张

2005年5月27日,国家邮政总局第二次为中国的大学校庆发行纪念邮票,这就是《复旦大学建校一百周年》,志号“2005-11J”。整张邮票以形象的图形“100”揭示了邮票的主题。“100”由三部分组成:“1”似条幅般撰写了“日月光华,旦复旦兮”(《尚书·大传·虞夏传》)的点题之笔;一个“0”用近似印章的手法承载了复旦校徽图形,上面书有“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论语·子张》)的校训;另一个“0”则是百年校庆徽标图形。另外还发行了邮票小版张,每张上面共有10枚邮票,错落排列,边饰复旦校园古老建筑图案,显得古朴厚重。

《同济大学建校一百周年》

同济大学创建于1907年,早期为德国医生在上海创办的德文医学堂,取名"同济"意蕴合作共济。1912年增设工学堂,1927年正式定名为“国立同济大学”。1952年院系调整后,同济大学成为国内土木建筑领域最大、专业最全的工科大学。1996年并入了原上海城市建设学院和上海建筑材料工业学院,2000年4月又与上海铁道大学合并,组建成新的同济大学。同济大学在建校一百年间,发扬“同舟共济、自强不息”的精神,树立“严谨、求实、团结、创新”的校风,为培养优秀人才和中华民族振兴做出了巨大贡献。

同济大学校徽和百年校庆标志

2007年5月20日,国家邮政总局第三次为中国的大学校庆发行纪念邮票,这就是《同济大学建校一百周年》,志号“2005-11J”。在邮票画面上,设计者用同济校徽中三人划船造型和变形成为波浪形状的“100”巧妙组合,表现了“三人成众,同舟共济”的精神理念。构图简洁、言简意赅,立意精准,让人过目不忘!但是让人唯一感到遗憾的是,著名书法家舒同先生手书的“同济大学”没有被表现出来。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建校五十周年》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于1958年9月创建于北京,是借助中国科学院的雄厚力量和实验室的优越条件,采取“全院办校,所系结合”方针创办一所新型的社会主义大学,初建时设置原子核物理和原子核工程系、技术物理系、化学物理系、物理热工系、无线电电子学系、自动化系、力学和力学工程系、放射化学和辐射化学系、地球化学和稀有元素系、高分子化学和高分子物理系、应用数学和计算技术系、生物物理系等12个系,首任校长由郭沫若兼任,最初的系主任也都是由中国科学院各个学科的领军科学家担任。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是全国唯一由中国科学院直属管理的全国重点大学,其创办被称为“我国教育史和科学史上的一项重大事件”。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后于1970年迁至安徽合肥重建。经过四十年发展,成为全国唯一得到“211工程”、“985工程”、“知识创新工程”三大工程重点建设的大学。

中国科大校徽和校庆标志

2008年9月20日,国家邮政总局为中国的大学校庆发行了第四枚纪念邮票,这就是《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建校五十周年》,志号:2008-23 J。邮票的主图是被卫星轨迹环绕的“中国科大”的新校徽,背景是数字“50”。新校徽是将老校徽进行了精加工,除了保留主图外,在外圈又新添了“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的中文全称和英文全称“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of China”。

《兰州大学建校一百周年》

兰州大学是中国最杰出的大学之一,是中国西北地区除陕西省以外唯一一所教育部直属全国重点综合性大学,也是国家“985工程”和“211工程”重点建设高校之一。学校创建于1909年,始为甘肃法政学堂,历经百年沧桑,如今成为现代化综合大学。曾用名:甘肃法政学堂,甘肃公立法政专门学校,兰州中山大学,甘肃大学,省立甘肃学院,国立甘肃学院,国立兰州大学。兰州大学的发展对于中国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具有重要意义。

兰州大学校徽和校庆标志

2009年9月17日,国家邮政总局发行《兰州大学建校一百周年》纪念邮票一枚,志号:2009-21 J,这是第五次发行大学校庆纪念邮票。邮票背景采用的是喜庆的大红色调。图案上载有兰大的校训“自强不息、独树一帜”,主图基本采用了兰大百年校庆标志的元素,是由阿拉伯数字“100”变形而来,“1”和末尾的“0”采用书稿形状的金色浪花图样,中间的一个“0”采用的是兰州大学的校徽,寓意兰州大学从1909年建校至2009年的百年办学历程。校徽主图为兰州大学图书馆,外圈衬以“兰州大学”及英文“Lanzhou University”字样。

其实,在这五枚校庆邮票之前,国家邮政管理部门还为另外一所学校建校发行过一枚纪念邮票。这所学校在中国近现代史上曾经赫赫有名,它是由伟大的民主革命先行者孙中山先生创立于第一次国共合作的1924年,孙中山先生亲自兼任校总理,蒋介石任校长,廖仲恺任国民党党代表,中国共产党人周恩来、熊雄先后担任军校政治部主任。这所学校就是设在广州黄埔的“陆军军官学校”,史称“黄埔军校”。黄埔军校走出来的著名人物,就其数量、成就和影响而言,可以和世界上任何著名的军事学校相媲美,对中国近现代历史发展的影响巨大。

《纪念黄埔军校建校七十周年》

“黄埔军校”虽然已经完成其历史使命,然而就在“黄埔军校”建校七十周年的时候,当时的邮电部于1994年6月16日发行了《纪念黄埔军校建校七十周年》纪念邮票,志号:1994-6J,全套一枚。整张邮票以赭红色为主基调,图案为版画风格的“黄埔军校”大门。朴实无华的大门,粉墙尖顶的校门,配上由清末才子谭延岂先生所书的“陆军军官学校”几个大字,显现出凝重的历史厚重感。

清华大学百年校庆标志

2011年4月24日将是清华大学建校一百周年校庆。清华大学是是中国高层次人才培养和科学技术研究的重要基地之一,是享有国际声誉的著名综合性大学。清华大学的前身是清华学堂,始建于1911年。1912年更名为清华学校。1925年设立大学部,开始招收四年制大学生,并开设国学研究院。1928年更名为“国立清华大学”,拥有文、法、理、工等院系,盛极一时。

因为历史变迁的原因,1956年在台湾新竹也建立了一所“清华大学”,首任校长是曾在清华大学担任十七年校长的梅贻琦先生。经过五十五年的发展,台湾新竹清华大学同样成为台湾地区的一所名校,校友中有三位诺贝尔奖及一位数学伍尔夫奖得主。进入二十一世纪以来,两岸清华大学秉承“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校训和“行胜于言”的校风,加强在教学、科研各个领域的交流与合作,共同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

台湾《国立清华大学建校百年》纪念邮票图样

根据国家邮政总局的计划,将在4月24日发行《清华大学建校一百周年》纪念邮票一枚。清华大学美术学院为此专门成立了设计小组,经专家组评审后向中国邮政提供了三个设计方案,但最后的结果还未揭晓。而台湾地区邮政部门也将在4月20日发行《国立清华大学建校百年》纪念邮票一套两枚。第一枚主图案为北京清华大学“二校门”,第二枚主图案为台湾新竹清华大学校门。两枚邮票左上方均为台湾清华大学校旗图案。此外,台湾新竹邮局为了配合邮票发行日举行的庆典,还精心制作一枚《国立清华大学建校百年今念邮折》,图案也是北京清华大学著名的“二校门”和一剪红梅。

台湾《国立清华大学建校百年》纪念邮折

邮票是特殊的“名片”,“校庆”题材邮票是随着时代发展而出现的一个新的邮票品种。所有能够发行校庆邮票的学校都是具有悠久传统的名校,因此这类邮票所包含的人文信息一定会非常丰富。然而要在方寸之间浓缩百年历史也是一件不易之事。纵观已经发行的这几套校庆邮票,除了第一枚“北大百年”外,基本上还都是“校徽+数字”的简单图案模式,因此在设计思路上应该还有很大的拓展空间。

此外,从研究邮政史的角度观察这些校庆邮票,又会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那就是邮票面值的变化。而邮票面值由反映出发行时的“邮资”水平,从更深层次看则是当时的物价水平在邮票上的历史体现。“北大百年”邮票的面值是50分,到了“复旦百年”邮票变成了80分,后来的三枚邮票就变成了120分。而最早的“黄埔建校”邮票只有20分。

清华大学百年校庆纪念邮票设计方案之一

衷心希望今后的设计者能够在名校传统精神、校史重大事件、培育出的杰出人才等方面加以充分挖掘,在邮票的方寸天地中,将名校的沧桑风云加以艺术表现,创作出更加优秀的作品。而当下令我们最期待的,当然是即将发行的《清华大学建校一百周年》,但愿这套邮票能够不落俗套,给我们带来文化与艺术的双重享受!


相关内容

  • 百年校庆对联集锦
  • 励精图治铸辉煌缔造百年名校 与时俱进谱新篇培育一代英才 作者:胡  玉 山锁两江学府宏开载天地精华成一方气象 校争一流贤俊毕至集中西文明创千秋伟业 作者:刘平华 源出晴川风雨沧桑薪火不绝成就百年三中 学贯中西上下求索诗书自华润泽万世九洲 作者:刘平华 聚涓积跬搏浪前行成就百年名校 砺志树人与时俱进托 ...

  • 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 盆景于庭院,不可或缺
  • 每个人的心灵深处,大抵都有一方诗意的庭院.庭院中鸟语花香,花红柳绿,于喧闹的尘世中独得一隅清幽,静观四时往复,神游天地之间.暜航 庭院如同一纸画卷:春来,莺飞草长,海棠庭院初过雨,春草池塘诗梦里,不必搜肠刮肚,下笔即是歌行:夏到,浮瓜沉李,庭院芭蕉碎绿阴,高山一曲寄瑶琴,三五好友小酌,何等惬意自在: ...

  • 河南大学百年校庆宣传标语.对联
  • 1.热烈庆祝河南大学建校100周年 2.深化改革,加快发展,努力把河南大学建设成为国内一流大学 3.热烈欢迎广大校友荣归母校共商发展大计 4.向关心支持河南大学发展的海内外校友和各界人士致以崇高的敬意 5. 春风化雨,打造人文河大 润物无声,坚持以德育人 6. 厚德载物为学欲酬报国志 明耻强邦执业犹 ...

  • 乔迁新居对联(二)
  • 乔迁新居对联(二) 横批:秋辉碧阁 方值运享 新居贺日 主福新居 德占仁里 乔木莺迁 栋宇聿新 主恩盈屋 择处得仁 此处为家 添喜进福当鸿运,栋梁结彩贺乔迁 横批:方值运享 添居室金玉满堂 栋梁起流芳百世 横批:方寸福地 莺声到此鸣金谷 麟趾于今步玉堂 三阳日照平安宅 五福星临吉庆门 门迎春夏秋冬福 ...

  • 小学校庆80周年标语或口号
  • 大连理工大学60周年校庆标语 1.热烈庆祝大连理工大学建校60周年 2.大连理工大学欢迎校友荣归母校 3.海纳百川 自强不息 厚德笃学 知行合一 4.求知问真 追求卓越 修身悟道 引领未来 5.团结进取 求实创新 为建设国际知名的高水平研究型大学努力奋斗 6.实施精英教育,培育精英人才 7.衷心感谢 ...

  • 房地产广告文案(精选范文)
  • 购物篇 主标:格调,居所有物质之上 正文: 时尚是物质的流行 格调才是天然的品性 从不尾随品牌的虚伪表象 我只追崇 精致生活的纯粹本质 随文:?倾城名筑,昆明首席繁华核心所在?全城顶级便利生活配套中心圆点,即刻抵达生活挚爱所在? 饮食篇 主标:品味,居所有欲望之上 正文: 盛宴是一场奢华的角斗 健康 ...

  • 国有成均,在浙之滨--走进吴越钱塘名校浙江大学
  • 若你在一个崭新的八月乘上那辆接驳巴士,穿过西子湖畔的繁盛树荫,驶过武林广场的车水马龙,眼见着京杭古运河之上运输船悠然划开水面--一路朝着西北驶去,在夏日醉人的暖风中,我想,你会从生命最深处感受到这个江南水城的温厚与善意.而当巴士缓缓进入一道开放式的大门,来到你面前的,便是半个世纪前李约瑟眼中的&qu ...

  • 2016年结婚对联大全
  • 2016年结婚对联大全 上联:鸳鸯相戏水色美 下联:琴瑟偕弹福音多 上联:好鸟双栖时时好 下联:红花并蒂日日红 上联:热吻百回犹觉少 下联:优生一个不需多 上联:嘱金鸡迟点报晓 下联:愿玉燕早些投怀 上联:花径未曾缘客扫 下联:蓬门今始为君开 上联:眼角眉梢都是爱 下联:花前月下最知情 上联:新婚之 ...

  • 名家扇面:方寸之间天地宽
  • 扇面天地大有看头 扇面虽小,文章却大."尺寸方圆纸半张,舒卷精华随身旁",张大千曾说,扇子并非只是用来纳凉的,一扇在握,文人的身份便显现出来.谁题的诗.谁作的画.谁刻的字,都透露出主人的艺术品位.即将于8月中旬在上海道明举行的成扇专场,将汇聚一大批名家珍藏,像民国著名藏书家李国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