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同富裕没有错

  在中国企业界,孙大午是个很特别的人:他既是一家农牧企业的老板,又“不以赢利为最终目的”;他既是一个行动者,又是一个思想者和言说者;他敢于向传统势力开炮,哪怕遭遇厄难亦在所不惜,但提到家人因此不得不为他担心时,他又常常热泪盈眶。他的企业其实并不大,但当他落难时,从学界、传媒界、法律界到企业界自发掀起了一场声势浩大的声援营救行动,并最终使他走出囹圄。“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孙大午成于此,落难于此,也获救于此。  萧三匝和孙大午相识相交多年,了解、理解“大午集团”的独特价值。他们的心灵对话,或许值得当今的企业家展卷一读。  企业家应该是独立的、创新的  萧( 萧三匝,下同):有人说你是企业家,也有人说你的知识分子情怀太重,没有企业家“趋利避害”的意识。抛开理论上的定义,在你看来何为企业家?  孙(孙大午,下同):我们现在还没能给“企业家”下定义,很多人通常都把资本家、实业家、企业家甚至商人、买卖人混为一谈。  在历史上,商人多,买卖人、生意人多,但不应该说他们是企业家。企业家在市场经济社会出现。也就是说,在工商时代才能出现企业家。即使在工商时代,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挣钱的、搞企业的也未必就是企业家,比如资本家。我们教科书上说:企业是以赚钱为目的的组织。赚钱就是市场经济条件下资本家的工作。资本家只做加法,想的是如何增加自身的财富,有时甚至不择手段,冒很大风险,就是为了聚拢财富、掠夺财富、积累财富。所以马克思描述过,在资本主义初级阶段,有100%的利润,资本家会铤而走险;有200%的利润,他会不顾道德和法律。这就是资本家的原始积累状态。他们很少谈社会责任,或者淡化社会责任。  再就是实业家。我们历史上有不少的实业家。工商时代也出现过很多实业家。实业家以兴国为目的,他们是做大事的。他们中有些人是有国家或者政府背景的,从严格意义上看,也不能被称为企业家。当初孙中山先生就是想以实业救国。现在很多国有企业的董事长、总经理,你说他们是企业家?好像也不是。我认为他们是实业家,他们手里掌握着大量的资源,做的不仅仅是加法,还有乘法,是垄断性的放大。  我所认为的企业家应该是独立的、创新的,不仅仅是自主经营、独立核算,也可以说在精神和物质上没有上级。在市场经济中纵横捭阖,没有界限。经济上是独立的,思想上也是自由的、前沿的。因为他是自主的,甚至是野生的,完全在市场竞争条件下生存下来,发展壮大。没有自由之身,就没有自由之声;没有赤子之身,就没有赤子之心。再讲创新——企业家不仅仅是为了挣钱、积累财富,而是一种创造性的职业。不管是物质的、精神的、科技的,他都会投入创新热情,他有忧国忧民的胸怀。所以我认为企业家精神用四个字来概括就是“独立、创新”。  美国有一任总统说过:美国什么物质财富都可以失去,唯独不能失去企业家精神。只要企业家精神存在,我们在任何一个地方都可以再造一个美国。我相信这个说法。  相当部分民营企业家生活在煎熬里  萧:有人说企业家阶层在当下中国也是弱势群体,你是否认可这种判断?  孙:我们现在所说的“弱势群体的企业家”,主要是说以经营民营企业为主的企业家。我在微博上说过:相当部分民营企业家生活在煎熬里。尤其是在融资、行政审批、证照办理以及其他一些审批过程中,这些企业家大部分精力要耗费在人事关系上面,而不是生产创新上。这种关系让你不得不低下头弯下腰,以谄媚的姿态去祈求人家帮你办本该很合理很光明很正大的事。你说他是不是弱势群体?人家可以办,有时就不给你办,所以才出现了“寻租”现象。  为什么会这样呢?因为我们现在是穿着计划经济管理体制的鞋,走市场经济的路。我们过去的一些部门,比如农业部门,农业局、林业局、水利局、土地局、畜牧局等都立了法,它们还都在依法管理。实际上,这些部门本身就是计划经济的产物。在这种环境下,审批、年检,是让很多企业家都头痛的事。德国等许多国家就没有工商行政管理局,也没有审批、年检的概念,都是实行注册制、备案制。甚至汽车和驾照都没有年检,汽车坏了自己修,开车上路出了事自己负责。企业只需要在年底申报注册就可以了。我们国家的年检、审批,给政府造成很大的负担。比如说汽车年检,年检的时候是好的,但过了一两个月汽车坏了,你能负责吗?车上路了还得自己修。企业一年一检,但能保证检后就不发生其他事了吗?如亏损、倒闭,何必让政府负这么大的责任!在层层的年检、审批下,在计划经济管理体制下,企业家心力交瘁。我的体会就很深。就像我们每次申报贷款,材料都整成山一样高。“礼下于人,必有所求”。企业家在这时怎能不是弱势群体?  还有第二点,看我们的经济环境。比如说资源。就金融方面来说,我们的民营企业家大都是中小企业,很难融资贷款。证监会主席郭树清讲得好,我们的企业是“两多两难”:一是企业多、贷款难。企业多就是民营企业多,贷款难主要是中小企业贷款难。二是资金多、投资难。就是老百姓手里有钱,但没办法投资。  我们的企业家在行政管理、融资、土地、资源等方面是弱势群体,企业家是很悲壮的群体,遍体鳞伤者多,成功者寥寥无几。尽管他们有时候为了面子上的光鲜,开豪车、住好房、抽好烟、喝好酒,大把大把地花钱,实际上他们常常为几十万甚至几万块钱而发愁。没有出路,求告无门,这种现象很普遍。发不出工资还要硬撑门面,借高利贷,不能自拔。  农村金融合作领域尚未破题  萧:近年来,舆论比较关注民营企业遭遇“天花板”的问题。能否结合你的经历谈谈?  孙:民营企业在土地使用、创业、金融创新方面都面临“天花板”,这是一个普遍现象,也具有必然性。我的企业能活下来,活在自主的金融创新上。大午“粮食银行”就是大午集团因地制宜成功实践的一种农村金融合作创新。  大午集团从养鸡、养猪起步,建有一个小型的饲料加工厂。随着养殖规模扩大,企业需要大量饲料粮。由于地处偏僻,周围地广人稀,土地多,粮食就多,附近村民就把余粮借给企业,企业则相当于办了一个便民的“粮食银行”。粮食银行的发展成熟经历了三个阶段:

  在中国企业界,孙大午是个很特别的人:他既是一家农牧企业的老板,又“不以赢利为最终目的”;他既是一个行动者,又是一个思想者和言说者;他敢于向传统势力开炮,哪怕遭遇厄难亦在所不惜,但提到家人因此不得不为他担心时,他又常常热泪盈眶。他的企业其实并不大,但当他落难时,从学界、传媒界、法律界到企业界自发掀起了一场声势浩大的声援营救行动,并最终使他走出囹圄。“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孙大午成于此,落难于此,也获救于此。  萧三匝和孙大午相识相交多年,了解、理解“大午集团”的独特价值。他们的心灵对话,或许值得当今的企业家展卷一读。  企业家应该是独立的、创新的  萧( 萧三匝,下同):有人说你是企业家,也有人说你的知识分子情怀太重,没有企业家“趋利避害”的意识。抛开理论上的定义,在你看来何为企业家?  孙(孙大午,下同):我们现在还没能给“企业家”下定义,很多人通常都把资本家、实业家、企业家甚至商人、买卖人混为一谈。  在历史上,商人多,买卖人、生意人多,但不应该说他们是企业家。企业家在市场经济社会出现。也就是说,在工商时代才能出现企业家。即使在工商时代,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挣钱的、搞企业的也未必就是企业家,比如资本家。我们教科书上说:企业是以赚钱为目的的组织。赚钱就是市场经济条件下资本家的工作。资本家只做加法,想的是如何增加自身的财富,有时甚至不择手段,冒很大风险,就是为了聚拢财富、掠夺财富、积累财富。所以马克思描述过,在资本主义初级阶段,有100%的利润,资本家会铤而走险;有200%的利润,他会不顾道德和法律。这就是资本家的原始积累状态。他们很少谈社会责任,或者淡化社会责任。  再就是实业家。我们历史上有不少的实业家。工商时代也出现过很多实业家。实业家以兴国为目的,他们是做大事的。他们中有些人是有国家或者政府背景的,从严格意义上看,也不能被称为企业家。当初孙中山先生就是想以实业救国。现在很多国有企业的董事长、总经理,你说他们是企业家?好像也不是。我认为他们是实业家,他们手里掌握着大量的资源,做的不仅仅是加法,还有乘法,是垄断性的放大。  我所认为的企业家应该是独立的、创新的,不仅仅是自主经营、独立核算,也可以说在精神和物质上没有上级。在市场经济中纵横捭阖,没有界限。经济上是独立的,思想上也是自由的、前沿的。因为他是自主的,甚至是野生的,完全在市场竞争条件下生存下来,发展壮大。没有自由之身,就没有自由之声;没有赤子之身,就没有赤子之心。再讲创新——企业家不仅仅是为了挣钱、积累财富,而是一种创造性的职业。不管是物质的、精神的、科技的,他都会投入创新热情,他有忧国忧民的胸怀。所以我认为企业家精神用四个字来概括就是“独立、创新”。  美国有一任总统说过:美国什么物质财富都可以失去,唯独不能失去企业家精神。只要企业家精神存在,我们在任何一个地方都可以再造一个美国。我相信这个说法。  相当部分民营企业家生活在煎熬里  萧:有人说企业家阶层在当下中国也是弱势群体,你是否认可这种判断?  孙:我们现在所说的“弱势群体的企业家”,主要是说以经营民营企业为主的企业家。我在微博上说过:相当部分民营企业家生活在煎熬里。尤其是在融资、行政审批、证照办理以及其他一些审批过程中,这些企业家大部分精力要耗费在人事关系上面,而不是生产创新上。这种关系让你不得不低下头弯下腰,以谄媚的姿态去祈求人家帮你办本该很合理很光明很正大的事。你说他是不是弱势群体?人家可以办,有时就不给你办,所以才出现了“寻租”现象。  为什么会这样呢?因为我们现在是穿着计划经济管理体制的鞋,走市场经济的路。我们过去的一些部门,比如农业部门,农业局、林业局、水利局、土地局、畜牧局等都立了法,它们还都在依法管理。实际上,这些部门本身就是计划经济的产物。在这种环境下,审批、年检,是让很多企业家都头痛的事。德国等许多国家就没有工商行政管理局,也没有审批、年检的概念,都是实行注册制、备案制。甚至汽车和驾照都没有年检,汽车坏了自己修,开车上路出了事自己负责。企业只需要在年底申报注册就可以了。我们国家的年检、审批,给政府造成很大的负担。比如说汽车年检,年检的时候是好的,但过了一两个月汽车坏了,你能负责吗?车上路了还得自己修。企业一年一检,但能保证检后就不发生其他事了吗?如亏损、倒闭,何必让政府负这么大的责任!在层层的年检、审批下,在计划经济管理体制下,企业家心力交瘁。我的体会就很深。就像我们每次申报贷款,材料都整成山一样高。“礼下于人,必有所求”。企业家在这时怎能不是弱势群体?  还有第二点,看我们的经济环境。比如说资源。就金融方面来说,我们的民营企业家大都是中小企业,很难融资贷款。证监会主席郭树清讲得好,我们的企业是“两多两难”:一是企业多、贷款难。企业多就是民营企业多,贷款难主要是中小企业贷款难。二是资金多、投资难。就是老百姓手里有钱,但没办法投资。  我们的企业家在行政管理、融资、土地、资源等方面是弱势群体,企业家是很悲壮的群体,遍体鳞伤者多,成功者寥寥无几。尽管他们有时候为了面子上的光鲜,开豪车、住好房、抽好烟、喝好酒,大把大把地花钱,实际上他们常常为几十万甚至几万块钱而发愁。没有出路,求告无门,这种现象很普遍。发不出工资还要硬撑门面,借高利贷,不能自拔。  农村金融合作领域尚未破题  萧:近年来,舆论比较关注民营企业遭遇“天花板”的问题。能否结合你的经历谈谈?  孙:民营企业在土地使用、创业、金融创新方面都面临“天花板”,这是一个普遍现象,也具有必然性。我的企业能活下来,活在自主的金融创新上。大午“粮食银行”就是大午集团因地制宜成功实践的一种农村金融合作创新。  大午集团从养鸡、养猪起步,建有一个小型的饲料加工厂。随着养殖规模扩大,企业需要大量饲料粮。由于地处偏僻,周围地广人稀,土地多,粮食就多,附近村民就把余粮借给企业,企业则相当于办了一个便民的“粮食银行”。粮食银行的发展成熟经历了三个阶段:


相关内容

  • 关于贫富差距与共同富裕的思考
  • 关于共同富裕与贫富差距的思考(初稿) 中国民航大学 机场学院 李秀芬 [摘要]共同富裕,是千百年来人类孜孜以求的理想目标.在通向共同富裕的道路上,古今中外无数仁人志士进行过虽九死而犹未悔的艰辛探索.时至今日,共同富裕仍是一个全球性的人类难题.在邓小平共同富裕理论指导下,改革开放三十多年,中国人民进入 ...

  • 全面理解共同富裕思想的科学内涵
  • 作者:任立新陈宝松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 2003年11期 [中图分类号]A84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6470(2003)05-0066-04 共同富裕思想是邓小平社会主义本质论的核心,是邓小平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全面 准确地理解邓小平共同富裕思想的内涵,对于我们高举邓小平理论 ...

  • 完整准确地理解共同富裕理论
  • 作者:钟健能 特区理论与实践 1999年05期 共同富裕理论是邓小平经济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邓小平同志多次强调:"社会主义最大的优越性就是共同富裕,这是体现社会主义本质的一个东西."(注:<邓小平文选>第3卷,第364页.)"社会主义原则,第一是发展生产,第 ...

  • 如何实现共同富裕
  • 毛概作业 --如何实现共同富裕 现在,其人很多人都有疑问--这就是我们的共产主义吗?这就是我们的共同富裕吗? 有这样的疑问也不奇怪,要知道,现在的中国,经济是飞速发展起来了,但贫富悬殊.两极分化的趋势越来越严重.目前,中国内地的贫富差距已经达到了政府不愿意公开的地步.与之相比,想美国等资本主义国家, ...

  • 制约"共同富裕"目标实现的经济学分析
  • 摘要:改革开放三十年,让一部分人先富裕起来的目标基本实现,但共同富裕的目标还没有显现,因而当代大学经济学学生中普遍质疑共同富裕理论的科学性.非均衡发展理论的负面效应,"文明的野蛮"分配方式的选择,政策多变且受益度偏移,制度创新空间太少是制约共同富裕目标实现的主要因素. 关键词:共 ...

  • 收入分配差距较大与共同富裕矛盾的解决
  • 收入分配差距较大与共同富裕矛盾的解决 摘要:共同富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目标与追求,改革开放三十多年的飞速发展,在收入水平总体提高的基础上,我国的贫富差距却在不断的扩大,不和谐的因素出现在社会当中,只有解决收入分配差距较大与共同富裕的矛盾,才能实现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目标,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关键词: ...

  • 坚定不移走共同富裕道路
  • 2014年07月31日 07:30:51 来源:<求是>2014/15    作者:魏礼群 字号:[大中小 ] 核心要点: ■ 让13亿多人都过上好日子,就是实现共同富裕.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也是中国共产党始终不渝的奋斗目标. ■ 在我国人口众多.不发达.发展又不平衡的特 ...

  • 社会主义本质论
  • 社会主义本质 基本认识以邓小平同志为核心的中国共产党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探索并初步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1992年初,邓小平在"南方谈话"中提出:"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 ...

  • 毛概论文-共同富裕
  • 论社会主义本质.两极分化与共同富裕 班级:学号: 专业 级 课程:<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 摘要:"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除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而当今我国不仅在收入方面,而且在教育.医疗.就业等各个方面,东西部之 ...

  • 发展.收入差距与共同富裕
  • 作者:丘挺 现代哲学 1996年12期 近几年,神州大地出现"贫富差距拉大"的幽灵,引起了人们的普遍关注,可谓赞许者有之,疑虑者有之,诅咒者有之,挞伐者有之.如此种种,都是可以理解的.这种现象告诉我们,当前,应当严正对待发展差距.收入差距拉大与共同富裕问题. 要全面准确地把握邓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