团结拼搏 奋勇争先
推动全镇经济社会更好更快发展
——在全镇经济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许忠胜
(2011年2月18日)
同志们:
春回大地,春意盎然。今天,镇党委、政府在这里隆重召开全镇经济工作会议,这次会议是在圆满完成“十一五”规划、全面开启“十二五”新征程的重要时刻,召开的一次重要会议。会议的主要任务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十七届五中全会和中央、省、市、县经济工作会议精神,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回顾总结2010年和“十一五”经济工作,表彰先进,分析形势,展望“十二五”,全面部署2011年经济社会发展各项任务,动员全镇上下进一步解放思想,准确把握形势、统一思想认识、坚定发展信心、奋力拼搏、真抓实干,为 “做优特色产业、实现错位发展、发扬龙舟精神、建设幸福乌溪”打下坚实的基础。会上许书记还要作重要讲话。下面,我就2010年经济工作和2011年主要任务措施,讲两个方面的意见。
一、克难攻坚,全力冲刺,2010年全镇经济社会实现平稳较快发展,实现“十一五”圆满收官
2010年,在县委、县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全镇上下坚持以科学
发展观为统领,紧紧围绕“做优特色产业、实现错位发展、发扬龙舟精神、建设幸福乌溪”的总体思路,以“项目推进年”、“城乡环境整治提升年”活动为抓手,以“干部作风大整顿,工作效能大提升”活动为保障,自我加压,大干快上,强力推进各项工作落实,较好地完成了全年各项目标任务,全镇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实现了平稳较快发展。全年实现工农业总产值8.36亿元,增长34.8 %;固定资产投资4.43亿元,增长19.9%,其中工业性固定资产投资2.64亿元,增长30.9%;财政收入达3100万元,同比略有增长,农民人均纯收入达9000元,增长12.6%。
(一)经济持续快速增长,综合实力明显提升。工业经济得到快速增长,全年实现规模工业产值3.06亿元。全年新增工业企业7家、规模工业企业3家,支持信友服装、金桥服装、浩宇仪表等3个企业项目的实施扩建,开工新建马鞍山市湖滨无纺布生产项目。美华制衣、长平制衣、信友服饰、衣之美制衣、豪格时装、金桥制衣、瑞东仪表、东方仪表等重点骨干企业发展进一步加快,支撑作用进一步凸显。
(二)招商引资力度加大,对外开放不断推进。坚持把招商引资作为加快工业发展的“一号工程”不动摇,紧盯苏浙,组织驻点招商,突出企业招商的主体作用,紧紧围绕服装加工、仪表制造两大产业,立足乌溪的区位优势、产业优势、丰富而熟练的产业工人三大优势,以项目招商、环境招商、诚意招商、资源招商,积极开展招商引资活动,全年共引进项目18个,其中工业项目15 个,农
业项目3个,协议引资2.99亿元,实际到位资金2.8亿元,占完成全年目标任务的152.9 %。同时完成了200亩的乌溪大桥工业集中区征迁及主干道路的路基铺设任务,集中区建设已初见雏形。目前已有1家企业进驻,2家企业正准备落户。
(三)瓶颈制约不断破解,项目推进力度加大。坚持把土地置换作为推进项目建设的第一抓手,全年完成土地置换项目申报1批次229.36亩,可新增建设用地229.36亩,目前,土地复垦已全部到位,等待省国土部门验收。深入开展“项目推进年”活动,有效投入持续增加。全年新建、续建项目34 个,已竣工项目34个,实现固定资产投资4.43亿元。3个县重点项目完成投资0.56亿元,占年度目标任务的100%,信友服装、金桥服装、浩宇仪表已全面竣工投产。
(四)大力发展现代农业,农业增效农民增收成效明显。一是稳定发展粮食生产。实施“万亩水稻标准化示范工程”和“万亩小麦高产攻关工程”,全镇的水稻种植面积稳定在2万亩左右,小麦种植面积突破1万亩。二是加快蟹苗产业发展,以七房村蟹苗标准化培育基地为核心,辐射扩大蟹苗培育面积达8000亩,并积极申报“中华蟹苗第一镇”、“一镇一业”和千亩核心区建设等项目,七房村蟹苗培育基地被确定为市级农业科技示范园,产量、效益再创新高。成立了乌溪乌龙蟹苗专业合作社。三是大力发展畜牧业生产。全镇生猪等家禽家畜养殖规模不断扩大,肉鸽和芦花鸡的规模养殖填补了乌溪特禽养殖的空白。四是全面提升水产生态养殖水平。建立以乌溪大港、南圩为核心的千亩水产品生态健康养殖示范基地,培育
的成蟹,获得当涂县“石臼湖”螃蟹节“蟹王、蟹后”称号。五是发展高效农业。南圩7539亩的土地得到有效流转,由长江钢铁聘请上海交大的专家规划设计,拟投资8000万元,改善南圩基础设施,建立现代农业示范园。
(五)城镇建设有序进行,对外形象初步凸显。坚持以科学规划为龙头,大力推进小城镇建设。投资1000万元、占地200亩的当高大桥工业项目起步区已完成征地200余亩,工业区内的主干道路路基铺设已完成,供水、供电等配套设施的设计工作已启动;投资1亿元的乌溪货运码头项目,已委托省交通勘察设计院进行规划设计,即将通过专家评审后,进行对外招商引,予以开工建设;府前路市政广场项目已完成9600平方米的商住楼及道路、广场、排水、亮化、绿化等工程建设任务;完成了一心新村住宅楼项目小区内的亮化、绿化等配套设施等工程;完成了创新路、跨港路的绿化、亮化工程;完成了月牙路陈垾段的市政化改造和墨溪路的改建工程,并投入使用;中岗路陈垾段的拓宽和亮化工程已全面结束。深入开展“城乡环境整治提升年”活动,投入资金80多万元,新建垃圾池96座、添置垃圾箱(桶)26个,配置垃圾车42辆,配备保洁员54人,清扫工具配备到位,实现全镇农村生活垃圾集中处理全覆盖。
(六)加大财政监管力度,财政运行不断平稳。进一步完善和落实财政收入责任,加大资金调度力度,同时,大力开展耕地占用税征管工作,强化对零散小税种和一次性税种的征管。全年完成财政税收 3100万元,同比略有增长,较好地保障了工资、民生工程等重
点支出。成功发包乌溪大港,取得较为满意的效果。
(七)民生工作扎实开展,社会事业取得全面进步。完善了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实行动态调整机制,2010年,纳入全镇最低生活保障的困难群众875户共974人,全年累计发放低保资金161.6万余元,发放民政救助资金18.3万元,共450人,发放大病医疗救助资金19.4万元,共42人。新农保工作扎实推进,全年累计参保人数为12161人,参保率为81.6%。新建农民体育健身工程3个,建成了一心、永保、王潭村卫生室,实现全镇村级卫生室的全覆盖。投资60万元完成了阳江水厂与中天水厂的对接,新建了加压泵站,解决了港西的居民饮水问题,全年完成改厕1011座。开展了在岗农民职业技能培训,培训农民工328名,举办引导性培训6期,参训人数605人,超额完成全年目标任务。全面完成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筹资、政策性农业保险、贫困白内障患者复明工程等工作。教育基础设施得到进一步改善,投资50万元的乌溪中心学校教学楼加固工程项目已完工,并投入使用;投资199万元新建的乌溪中学教学楼主体工程已全面结束。我镇2010年被评为当涂县“教育强(乡)镇”。在计划生育工作方面,加大工作力度,突出重点狠抓孕情管理和流动人口管理,强化社会抚养费征收力度,计生工作整体水平得到了提升。同时,完成了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工作。2010年全县社会治安综合治理考核评比位次前移,实现了争先进位的目标。安全生产和信访维稳工作得到了进一步加强,经济和社会保持和谐稳定。文化体育事业进一步繁荣发展,乌溪龙舟队荣获全县第三届龙舟锦
标赛冠军。武装、残疾人、妇女儿童、统计、关心下一代等工作均取得了明显进步。
过去的一年,我镇各项工作虽然取得了一些成绩,但与发达乡镇相比、与县委县政府的要求相比,已显落后,存在很多的问题与不足,具体表现在:一是经济总量小,骨干型企业不多,服装加工企业仍停留在来料加工贴牌生产,没有自主品牌;二是招商引资氛围不浓、质量不高,缺少大项目、好项目;三是财政实力不强,财政可支配收入增速不快,与其他发达工业型乡镇相比仍有相当大的距离。四是集镇建设进程还不够快,解决征地、拆迁等制约因素影响的办法不多。五是有的同志工作责任心不强,抓落实的能力不强,行政服务水平不高、行政效率不高的问题没有彻底解决。上述问题,已引起我们高度重视,我们将采取有效措施,切实加以解决。
二、咬定目标,强力推进,全力夺取2011年全镇经济社会发展新胜利,为“十二五”发展开好局、起好步
2011年,是实施“十二五”规划的开局之年,做好今年的各项工作,对开启“十二五”新征程,全面实现“十二五”所确定的各项目标任务,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2011年全镇经济社会发展的指导思想是: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做优特色产业、实现错位发展、发扬龙舟精神、建设幸福乌溪”的总体思路,以大桥工业园区为载体,以开展“项目建设推进年”、“招商引资突破年”活动为抓手,以深入开展“机关作风整顿提升年”
活动为保障,着力壮大工业总量,着力做优特色产业,着力保障改善民生,着力促进社会和谐,着力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进程,努力实现经济社会更好更快发展。
2011年,全镇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安排为:工农业生产总值达10亿元,其中工业总产值达7亿元;新增各类企业10户,其中工业企业6户;新增规模企业3家,规模工业产值4.8亿元,招商引资到位资金确保完成3亿元;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5.3亿元,增长19%,其中工业性固定资产投资3.5亿元;增长32%以上,财政收入突破4200万元,增长35.5%;农民人均纯收入达1万元,增长11%;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县下达指标范围内。
为实现上述目标,我们将重点做好以下几个方面工作:
(一)抓好招商引资,为科学发展注入强大动力和活力。牢固树立大开放的理念,坚持把招商引资作为推动乌溪发展的助推器,突出重点区域,有针对性地开展产业招商,进一步提高招商实效。一要坚持招商引资“一号工程”不动摇,紧抓当前经济形势好转态势,沿海发达地区结构调整后,产业梯度转移加速的机遇,充分发挥本地区位优势、交通优势、自然资源优势、劳动力资源优势,打造发展平台,优化发展环境,主动承接江浙地区产业梯度转移。二要突出与乌溪服装、仪表两大主导产业相近项目,力促两大主导产业延伸增粗,形成产业链,增强企业抗风险能力。通过围绕积聚的产业,大力引进相关联的企业,重点做好马鞍山市湖滨无纺布生产等项目的跟踪服务,紧盯上海顺朝钢铁集团、上海诚言实业、宁波
阳光工贸、宁波勤业机械、上海青西食品、无锡鸿翔法兰制造、上海印氏纺织等七个项目不放,力争有3-4个项目落户乌溪。三要突出企业招商的主体作用,鼓励现有企业抓住机遇,以企引企,以商招商,增资扩股,做大主导产业。四要创新思路,利用老乡、老友,以商招商,网络招商,通过优质高效的服务,促进客商和老乡、老友主动推荐其他客商落户本镇,千方百计开辟新的引资渠道,借助外力加快本镇发展。
(二)加大有效投入,确保重点项目顺利实施。牢固树立“一切工作项目化、一切项目责任化”的工作理念,把精力集中到项目上,把资源配置到项目上,加大有效投入,增强发展后劲。一要坚持项目带动,全力争取项目。积极寻求项目争取与政策支持的结合点,调整充实项目储备库,全年力争完成15个项目储备,二要坚持投资拉动,全力建设项目。突出推进工业、服务业项目,通过对外招商开工建设投资1亿元的乌溪货运码头,重点做好乌溪服装商贸城、府前路旧城改造二期等商住楼建设项目村镇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扎实府前路中段、工业园区新园路、创新路延伸等基础项目的建设项目。三要坚持机制推动,全力服务项目。坚持一切为项目服务,服务一切项目,为项目服务一切,继续强化重点项目“三定四包”责任制,建立健全“五个一”推进机制,落实领导责任,加强调度督查,严格考核奖惩。各部门要想企业之所想,急企业之所急,为项目建设提供最快、最优、最便捷的服务,在全镇上下营造关心支持项目建设的浓厚氛围。
(三)继续帮扶企业,促进工业经济平稳较快发展。深入实施工业强镇战略,按照上规模、扩总量的要求,以培育壮大支柱产业为目标,增强工业发展活力。一要加大培育力度,壮大支柱产业。充分发挥乌溪服装行业协会的作用,以美华、长兴、信友、衣之美、豪格、金桥等规模企业作为“产业集聚龙头企业”的培育对象,整合各种资源,给予重点扶持,鼓励他们创建自主品牌,由来料加工型向自主品牌发展。积极支持友信、七房、鹏程、崇德等小企业与外贸服装企业合作,增资扩股扩大规模。引导新上项目与服装生产关联配套,延长增粗产业链。以瑞东、东方为龙头,鼓励仪表企业增加科技投入,与科研机构、高等院校合作,成立研发机构,积极采用新工艺、新设备和新技术,不断开发新产品。对求是、浩宇、振华、恒旺等成长型、经营发展意识强的仪表企业,给予相应的扶持,努力培养骨干企业后备梯队。二要搭建服务平台,营造良好发展环境。加大银企对接力度,引进信用担保公司,千方百计拓宽企业融资渠道,积极主动的为企业协调解决融资问题。加强与部门之间的协作,解决企业招工、技术、信息、市场等方面的困难和问题。积极向上级有关部门争取各类企业扶持奖励资金,扶助、激励企业扩张规模,提速增效。
(四)打造发展平台,加快工业集中区建设步伐。强势推动资本、财力、精力、人力向工业集中区集中,抽调专人分项目跟踪服务,让项目尽早、尽快落地,努力把乌溪大桥工业集中区打造成为支撑全镇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拓宽渠道,加快融资平台建设,进一步
加大投入,促进大桥工业集中区进一步提升承载发展的能力与水平。千方百计筹集资金,完善园区内水、电、路、通信管网等基础设施。严格执行国家产业政策,结合乌溪产业特色,选准项目,高起点规划,使其特色明显,布局合理,资源集约,连片发展。
(五)发展现代农业,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以发展高效、生态、规模农业为重点,以促进农民持续增收为目标。一是继续突出农业标准化基地建设,加快发展现代农业。重点做好蟹苗培育特色文章,新建永保千亩蟹苗培育标准化示范园区。二是加大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组织申报实施中低产田改造、优势农产品基地建设和农业产业化经营项目,积极支持长江钢铁,分期投资1亿元改善南圩基础设施,建设8000亩的现代农业示范园,发展高效农业。三是抓好150亩芦笋示范区建设;秀珍菇工厂化生产扩大示范规模达到50万包;钢架大棚蔬菜生产在现有20亩基础上扩大到50亩;百亩葡萄园建设,力争收效明显。四是加快发展特种畜禽养殖。鼓励和支持养殖户扩大现有的养殖规模。五是加快土地流转,强力推进农业规模经营。按照“依法、自愿、有偿”的原则,以各类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为龙头,积极探索土地有效流转模式,发展多种形式适度规模经营,提高农业机械化程度,力争全年土地流转面积达1万亩。
(六)加强集镇基础实施建设,促进生活环境根本改善。以城乡一体化发展为目标,以基础设施建设为重点,坚持一手抓建设,一手抓管理,全面改善集镇和农村环境面貌。一要加快镇区道路基
础设施建设,继续实施府前路、创新北路建设,二要加大城镇公共设施建设,进一步完善污水处理、排水消防设施。三要加快房地产开发,重点实施投资5000万的乌溪商贸城一期工程建设,投资420万元建设建筑面积4000平方米的一心新村三期工程建设。完成荷月小区三期、府前路旧城改造二期等商住楼建设项目,完善跨港路商业带,扩大集镇规模。四要继续开展“环境建设提升年”活动,加大环境整治力度,投资100万元建设乌溪压缩式垃圾中转站,加快推进垃圾集中收集处理。抓好集镇管理、交通干道周边环境整治和水污染治理,建立健全净化、绿化、亮化、美化的长效机制,使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环境得到有效改善。积极稳妥地做好南广村整村推进工作,坚持把新农村示范村建设与工业集中区建设、整村推进、征迁控违有机结合起来。
(七)坚持以人为本,推进民生工程建设和社会事业发展。积极深入实施民生工程,真正地把好事办好、实事办实,让改革发展成果惠及全镇广大群众。多渠道筹集资金,确保保障类民生工程资金及时足额发放到位,工程类民生工程加快建设步伐,按时完成建设任务。加强村级劳动保障工作平台建设,扎实做好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和农村合作医疗工作,确保参保率分别达90%和100%。规范实施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健全健全“应保尽保、动态管理”的有效机制,完善城乡特困群众医疗救助制度,扎实做好残疾人生活救助工作,切实提高低收入群体的生活水平。进一步加大教育投入,做好中心幼儿园的选址规划工作,确保按时开工建设,完成乌
溪中心小学、第二小学、第三小学的标准化建设任务,做好七房小学布局调整工作。扎实开展计划生育工作,强化责任,全力以赴提高计划生育工作水平和服务水平。巩固提升村务公开和民主监督管理水平,积极做好“阳光村务”及“三资”代理工作,扶持和规范各类社会组织发展。加大工作力度,尽快完成港东水厂与中天水厂的对接,彻底解决港东居民的饮用水问题。大力推进平安乌溪建设,以公平正义为抓手,充分发挥镇维稳综治中心和村维稳综治站的作用,扎实开展矛盾纠纷排查和调处工作。积极化解社会不稳定因素,切实维护正常信访秩序,依法处理非正常上访,妥善处理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矛盾。加强安全生产监督,防范安全事故发生。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深入开展精神文明创建工作。
同志们,今年是“十二五”规划的开局之年,也是乌溪镇经济工作持续提升、持续突破的一年。我们要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县的决策部署,同心同德、锐意进取、真抓实干,确保完成和超额完成全年各项工作任务,为实现幸福和谐乌溪的奋斗目标而不懈奋斗!以优异的成绩向建党90周年献礼!
团结拼搏 奋勇争先
推动全镇经济社会更好更快发展
——在全镇经济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许忠胜
(2011年2月18日)
同志们:
春回大地,春意盎然。今天,镇党委、政府在这里隆重召开全镇经济工作会议,这次会议是在圆满完成“十一五”规划、全面开启“十二五”新征程的重要时刻,召开的一次重要会议。会议的主要任务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十七届五中全会和中央、省、市、县经济工作会议精神,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回顾总结2010年和“十一五”经济工作,表彰先进,分析形势,展望“十二五”,全面部署2011年经济社会发展各项任务,动员全镇上下进一步解放思想,准确把握形势、统一思想认识、坚定发展信心、奋力拼搏、真抓实干,为 “做优特色产业、实现错位发展、发扬龙舟精神、建设幸福乌溪”打下坚实的基础。会上许书记还要作重要讲话。下面,我就2010年经济工作和2011年主要任务措施,讲两个方面的意见。
一、克难攻坚,全力冲刺,2010年全镇经济社会实现平稳较快发展,实现“十一五”圆满收官
2010年,在县委、县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全镇上下坚持以科学
发展观为统领,紧紧围绕“做优特色产业、实现错位发展、发扬龙舟精神、建设幸福乌溪”的总体思路,以“项目推进年”、“城乡环境整治提升年”活动为抓手,以“干部作风大整顿,工作效能大提升”活动为保障,自我加压,大干快上,强力推进各项工作落实,较好地完成了全年各项目标任务,全镇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实现了平稳较快发展。全年实现工农业总产值8.36亿元,增长34.8 %;固定资产投资4.43亿元,增长19.9%,其中工业性固定资产投资2.64亿元,增长30.9%;财政收入达3100万元,同比略有增长,农民人均纯收入达9000元,增长12.6%。
(一)经济持续快速增长,综合实力明显提升。工业经济得到快速增长,全年实现规模工业产值3.06亿元。全年新增工业企业7家、规模工业企业3家,支持信友服装、金桥服装、浩宇仪表等3个企业项目的实施扩建,开工新建马鞍山市湖滨无纺布生产项目。美华制衣、长平制衣、信友服饰、衣之美制衣、豪格时装、金桥制衣、瑞东仪表、东方仪表等重点骨干企业发展进一步加快,支撑作用进一步凸显。
(二)招商引资力度加大,对外开放不断推进。坚持把招商引资作为加快工业发展的“一号工程”不动摇,紧盯苏浙,组织驻点招商,突出企业招商的主体作用,紧紧围绕服装加工、仪表制造两大产业,立足乌溪的区位优势、产业优势、丰富而熟练的产业工人三大优势,以项目招商、环境招商、诚意招商、资源招商,积极开展招商引资活动,全年共引进项目18个,其中工业项目15 个,农
业项目3个,协议引资2.99亿元,实际到位资金2.8亿元,占完成全年目标任务的152.9 %。同时完成了200亩的乌溪大桥工业集中区征迁及主干道路的路基铺设任务,集中区建设已初见雏形。目前已有1家企业进驻,2家企业正准备落户。
(三)瓶颈制约不断破解,项目推进力度加大。坚持把土地置换作为推进项目建设的第一抓手,全年完成土地置换项目申报1批次229.36亩,可新增建设用地229.36亩,目前,土地复垦已全部到位,等待省国土部门验收。深入开展“项目推进年”活动,有效投入持续增加。全年新建、续建项目34 个,已竣工项目34个,实现固定资产投资4.43亿元。3个县重点项目完成投资0.56亿元,占年度目标任务的100%,信友服装、金桥服装、浩宇仪表已全面竣工投产。
(四)大力发展现代农业,农业增效农民增收成效明显。一是稳定发展粮食生产。实施“万亩水稻标准化示范工程”和“万亩小麦高产攻关工程”,全镇的水稻种植面积稳定在2万亩左右,小麦种植面积突破1万亩。二是加快蟹苗产业发展,以七房村蟹苗标准化培育基地为核心,辐射扩大蟹苗培育面积达8000亩,并积极申报“中华蟹苗第一镇”、“一镇一业”和千亩核心区建设等项目,七房村蟹苗培育基地被确定为市级农业科技示范园,产量、效益再创新高。成立了乌溪乌龙蟹苗专业合作社。三是大力发展畜牧业生产。全镇生猪等家禽家畜养殖规模不断扩大,肉鸽和芦花鸡的规模养殖填补了乌溪特禽养殖的空白。四是全面提升水产生态养殖水平。建立以乌溪大港、南圩为核心的千亩水产品生态健康养殖示范基地,培育
的成蟹,获得当涂县“石臼湖”螃蟹节“蟹王、蟹后”称号。五是发展高效农业。南圩7539亩的土地得到有效流转,由长江钢铁聘请上海交大的专家规划设计,拟投资8000万元,改善南圩基础设施,建立现代农业示范园。
(五)城镇建设有序进行,对外形象初步凸显。坚持以科学规划为龙头,大力推进小城镇建设。投资1000万元、占地200亩的当高大桥工业项目起步区已完成征地200余亩,工业区内的主干道路路基铺设已完成,供水、供电等配套设施的设计工作已启动;投资1亿元的乌溪货运码头项目,已委托省交通勘察设计院进行规划设计,即将通过专家评审后,进行对外招商引,予以开工建设;府前路市政广场项目已完成9600平方米的商住楼及道路、广场、排水、亮化、绿化等工程建设任务;完成了一心新村住宅楼项目小区内的亮化、绿化等配套设施等工程;完成了创新路、跨港路的绿化、亮化工程;完成了月牙路陈垾段的市政化改造和墨溪路的改建工程,并投入使用;中岗路陈垾段的拓宽和亮化工程已全面结束。深入开展“城乡环境整治提升年”活动,投入资金80多万元,新建垃圾池96座、添置垃圾箱(桶)26个,配置垃圾车42辆,配备保洁员54人,清扫工具配备到位,实现全镇农村生活垃圾集中处理全覆盖。
(六)加大财政监管力度,财政运行不断平稳。进一步完善和落实财政收入责任,加大资金调度力度,同时,大力开展耕地占用税征管工作,强化对零散小税种和一次性税种的征管。全年完成财政税收 3100万元,同比略有增长,较好地保障了工资、民生工程等重
点支出。成功发包乌溪大港,取得较为满意的效果。
(七)民生工作扎实开展,社会事业取得全面进步。完善了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实行动态调整机制,2010年,纳入全镇最低生活保障的困难群众875户共974人,全年累计发放低保资金161.6万余元,发放民政救助资金18.3万元,共450人,发放大病医疗救助资金19.4万元,共42人。新农保工作扎实推进,全年累计参保人数为12161人,参保率为81.6%。新建农民体育健身工程3个,建成了一心、永保、王潭村卫生室,实现全镇村级卫生室的全覆盖。投资60万元完成了阳江水厂与中天水厂的对接,新建了加压泵站,解决了港西的居民饮水问题,全年完成改厕1011座。开展了在岗农民职业技能培训,培训农民工328名,举办引导性培训6期,参训人数605人,超额完成全年目标任务。全面完成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筹资、政策性农业保险、贫困白内障患者复明工程等工作。教育基础设施得到进一步改善,投资50万元的乌溪中心学校教学楼加固工程项目已完工,并投入使用;投资199万元新建的乌溪中学教学楼主体工程已全面结束。我镇2010年被评为当涂县“教育强(乡)镇”。在计划生育工作方面,加大工作力度,突出重点狠抓孕情管理和流动人口管理,强化社会抚养费征收力度,计生工作整体水平得到了提升。同时,完成了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工作。2010年全县社会治安综合治理考核评比位次前移,实现了争先进位的目标。安全生产和信访维稳工作得到了进一步加强,经济和社会保持和谐稳定。文化体育事业进一步繁荣发展,乌溪龙舟队荣获全县第三届龙舟锦
标赛冠军。武装、残疾人、妇女儿童、统计、关心下一代等工作均取得了明显进步。
过去的一年,我镇各项工作虽然取得了一些成绩,但与发达乡镇相比、与县委县政府的要求相比,已显落后,存在很多的问题与不足,具体表现在:一是经济总量小,骨干型企业不多,服装加工企业仍停留在来料加工贴牌生产,没有自主品牌;二是招商引资氛围不浓、质量不高,缺少大项目、好项目;三是财政实力不强,财政可支配收入增速不快,与其他发达工业型乡镇相比仍有相当大的距离。四是集镇建设进程还不够快,解决征地、拆迁等制约因素影响的办法不多。五是有的同志工作责任心不强,抓落实的能力不强,行政服务水平不高、行政效率不高的问题没有彻底解决。上述问题,已引起我们高度重视,我们将采取有效措施,切实加以解决。
二、咬定目标,强力推进,全力夺取2011年全镇经济社会发展新胜利,为“十二五”发展开好局、起好步
2011年,是实施“十二五”规划的开局之年,做好今年的各项工作,对开启“十二五”新征程,全面实现“十二五”所确定的各项目标任务,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2011年全镇经济社会发展的指导思想是: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做优特色产业、实现错位发展、发扬龙舟精神、建设幸福乌溪”的总体思路,以大桥工业园区为载体,以开展“项目建设推进年”、“招商引资突破年”活动为抓手,以深入开展“机关作风整顿提升年”
活动为保障,着力壮大工业总量,着力做优特色产业,着力保障改善民生,着力促进社会和谐,着力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进程,努力实现经济社会更好更快发展。
2011年,全镇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安排为:工农业生产总值达10亿元,其中工业总产值达7亿元;新增各类企业10户,其中工业企业6户;新增规模企业3家,规模工业产值4.8亿元,招商引资到位资金确保完成3亿元;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5.3亿元,增长19%,其中工业性固定资产投资3.5亿元;增长32%以上,财政收入突破4200万元,增长35.5%;农民人均纯收入达1万元,增长11%;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县下达指标范围内。
为实现上述目标,我们将重点做好以下几个方面工作:
(一)抓好招商引资,为科学发展注入强大动力和活力。牢固树立大开放的理念,坚持把招商引资作为推动乌溪发展的助推器,突出重点区域,有针对性地开展产业招商,进一步提高招商实效。一要坚持招商引资“一号工程”不动摇,紧抓当前经济形势好转态势,沿海发达地区结构调整后,产业梯度转移加速的机遇,充分发挥本地区位优势、交通优势、自然资源优势、劳动力资源优势,打造发展平台,优化发展环境,主动承接江浙地区产业梯度转移。二要突出与乌溪服装、仪表两大主导产业相近项目,力促两大主导产业延伸增粗,形成产业链,增强企业抗风险能力。通过围绕积聚的产业,大力引进相关联的企业,重点做好马鞍山市湖滨无纺布生产等项目的跟踪服务,紧盯上海顺朝钢铁集团、上海诚言实业、宁波
阳光工贸、宁波勤业机械、上海青西食品、无锡鸿翔法兰制造、上海印氏纺织等七个项目不放,力争有3-4个项目落户乌溪。三要突出企业招商的主体作用,鼓励现有企业抓住机遇,以企引企,以商招商,增资扩股,做大主导产业。四要创新思路,利用老乡、老友,以商招商,网络招商,通过优质高效的服务,促进客商和老乡、老友主动推荐其他客商落户本镇,千方百计开辟新的引资渠道,借助外力加快本镇发展。
(二)加大有效投入,确保重点项目顺利实施。牢固树立“一切工作项目化、一切项目责任化”的工作理念,把精力集中到项目上,把资源配置到项目上,加大有效投入,增强发展后劲。一要坚持项目带动,全力争取项目。积极寻求项目争取与政策支持的结合点,调整充实项目储备库,全年力争完成15个项目储备,二要坚持投资拉动,全力建设项目。突出推进工业、服务业项目,通过对外招商开工建设投资1亿元的乌溪货运码头,重点做好乌溪服装商贸城、府前路旧城改造二期等商住楼建设项目村镇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扎实府前路中段、工业园区新园路、创新路延伸等基础项目的建设项目。三要坚持机制推动,全力服务项目。坚持一切为项目服务,服务一切项目,为项目服务一切,继续强化重点项目“三定四包”责任制,建立健全“五个一”推进机制,落实领导责任,加强调度督查,严格考核奖惩。各部门要想企业之所想,急企业之所急,为项目建设提供最快、最优、最便捷的服务,在全镇上下营造关心支持项目建设的浓厚氛围。
(三)继续帮扶企业,促进工业经济平稳较快发展。深入实施工业强镇战略,按照上规模、扩总量的要求,以培育壮大支柱产业为目标,增强工业发展活力。一要加大培育力度,壮大支柱产业。充分发挥乌溪服装行业协会的作用,以美华、长兴、信友、衣之美、豪格、金桥等规模企业作为“产业集聚龙头企业”的培育对象,整合各种资源,给予重点扶持,鼓励他们创建自主品牌,由来料加工型向自主品牌发展。积极支持友信、七房、鹏程、崇德等小企业与外贸服装企业合作,增资扩股扩大规模。引导新上项目与服装生产关联配套,延长增粗产业链。以瑞东、东方为龙头,鼓励仪表企业增加科技投入,与科研机构、高等院校合作,成立研发机构,积极采用新工艺、新设备和新技术,不断开发新产品。对求是、浩宇、振华、恒旺等成长型、经营发展意识强的仪表企业,给予相应的扶持,努力培养骨干企业后备梯队。二要搭建服务平台,营造良好发展环境。加大银企对接力度,引进信用担保公司,千方百计拓宽企业融资渠道,积极主动的为企业协调解决融资问题。加强与部门之间的协作,解决企业招工、技术、信息、市场等方面的困难和问题。积极向上级有关部门争取各类企业扶持奖励资金,扶助、激励企业扩张规模,提速增效。
(四)打造发展平台,加快工业集中区建设步伐。强势推动资本、财力、精力、人力向工业集中区集中,抽调专人分项目跟踪服务,让项目尽早、尽快落地,努力把乌溪大桥工业集中区打造成为支撑全镇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拓宽渠道,加快融资平台建设,进一步
加大投入,促进大桥工业集中区进一步提升承载发展的能力与水平。千方百计筹集资金,完善园区内水、电、路、通信管网等基础设施。严格执行国家产业政策,结合乌溪产业特色,选准项目,高起点规划,使其特色明显,布局合理,资源集约,连片发展。
(五)发展现代农业,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以发展高效、生态、规模农业为重点,以促进农民持续增收为目标。一是继续突出农业标准化基地建设,加快发展现代农业。重点做好蟹苗培育特色文章,新建永保千亩蟹苗培育标准化示范园区。二是加大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组织申报实施中低产田改造、优势农产品基地建设和农业产业化经营项目,积极支持长江钢铁,分期投资1亿元改善南圩基础设施,建设8000亩的现代农业示范园,发展高效农业。三是抓好150亩芦笋示范区建设;秀珍菇工厂化生产扩大示范规模达到50万包;钢架大棚蔬菜生产在现有20亩基础上扩大到50亩;百亩葡萄园建设,力争收效明显。四是加快发展特种畜禽养殖。鼓励和支持养殖户扩大现有的养殖规模。五是加快土地流转,强力推进农业规模经营。按照“依法、自愿、有偿”的原则,以各类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为龙头,积极探索土地有效流转模式,发展多种形式适度规模经营,提高农业机械化程度,力争全年土地流转面积达1万亩。
(六)加强集镇基础实施建设,促进生活环境根本改善。以城乡一体化发展为目标,以基础设施建设为重点,坚持一手抓建设,一手抓管理,全面改善集镇和农村环境面貌。一要加快镇区道路基
础设施建设,继续实施府前路、创新北路建设,二要加大城镇公共设施建设,进一步完善污水处理、排水消防设施。三要加快房地产开发,重点实施投资5000万的乌溪商贸城一期工程建设,投资420万元建设建筑面积4000平方米的一心新村三期工程建设。完成荷月小区三期、府前路旧城改造二期等商住楼建设项目,完善跨港路商业带,扩大集镇规模。四要继续开展“环境建设提升年”活动,加大环境整治力度,投资100万元建设乌溪压缩式垃圾中转站,加快推进垃圾集中收集处理。抓好集镇管理、交通干道周边环境整治和水污染治理,建立健全净化、绿化、亮化、美化的长效机制,使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环境得到有效改善。积极稳妥地做好南广村整村推进工作,坚持把新农村示范村建设与工业集中区建设、整村推进、征迁控违有机结合起来。
(七)坚持以人为本,推进民生工程建设和社会事业发展。积极深入实施民生工程,真正地把好事办好、实事办实,让改革发展成果惠及全镇广大群众。多渠道筹集资金,确保保障类民生工程资金及时足额发放到位,工程类民生工程加快建设步伐,按时完成建设任务。加强村级劳动保障工作平台建设,扎实做好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和农村合作医疗工作,确保参保率分别达90%和100%。规范实施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健全健全“应保尽保、动态管理”的有效机制,完善城乡特困群众医疗救助制度,扎实做好残疾人生活救助工作,切实提高低收入群体的生活水平。进一步加大教育投入,做好中心幼儿园的选址规划工作,确保按时开工建设,完成乌
溪中心小学、第二小学、第三小学的标准化建设任务,做好七房小学布局调整工作。扎实开展计划生育工作,强化责任,全力以赴提高计划生育工作水平和服务水平。巩固提升村务公开和民主监督管理水平,积极做好“阳光村务”及“三资”代理工作,扶持和规范各类社会组织发展。加大工作力度,尽快完成港东水厂与中天水厂的对接,彻底解决港东居民的饮用水问题。大力推进平安乌溪建设,以公平正义为抓手,充分发挥镇维稳综治中心和村维稳综治站的作用,扎实开展矛盾纠纷排查和调处工作。积极化解社会不稳定因素,切实维护正常信访秩序,依法处理非正常上访,妥善处理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矛盾。加强安全生产监督,防范安全事故发生。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深入开展精神文明创建工作。
同志们,今年是“十二五”规划的开局之年,也是乌溪镇经济工作持续提升、持续突破的一年。我们要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县的决策部署,同心同德、锐意进取、真抓实干,确保完成和超额完成全年各项工作任务,为实现幸福和谐乌溪的奋斗目标而不懈奋斗!以优异的成绩向建党90周年献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