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新时期中国外交的新思想

关于新时期中国外交的新思想、新理念,胡锦涛总书记在中共十七大的报告里面已经作了全面的阐述,温家宝总理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再次予以强调。我想就和平发展、交流沟通、互利共赢、合作和谐对中国外交思想的重要性谈几点看法。

一要讲和平发展。中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发展任务很艰巨,中国将始终不渝地走和平发展道路。同时,我们认为世界各国,不管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都应该走和平发展道路,以和平方式解决彼此之间的问题,以实现和睦相处,共同发展。

二要讲交流沟通。虽然我们生活在信息化社会,但这并不必然等于人们之间能进行有效沟通。我觉得国家之间一定要怀着换位思考的意识,抱着公正客观的态度,承认和照顾彼此合理利益需要,这样才能够增进互信,加强合作,增加共识。中国向来有礼尚往来、子诚我信的优良传统,我们愿意同各国交朋友,话沟通,谋合作。

三要讲互利共赢。不仅在经贸领域,在政治、安全、文化、教育等领域,国家之间都应该讲互利共赢,这样国家之间关系才有坚实的基础,才能保持其活力和旺盛生命力。

四要讲合作和谐。中国提出建设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的目标,我认为这也是全人类追求的目标。中国古人讲要“和合而谐”,我们一定要加强沟通,密切合作,使得世界上和谐的成分能够增加一些,不和谐的成分减少一些,这样有利于加深和扩大各国之间的合作。

推动建设和谐世界,不仅是中国外交的长远目标,也是现实的任务。我们愿意同世界各国一起,为推动建设和谐世界,使世界更美好作出更大的努力 一是“谋大局”。始终把国家的主权和安全放在首位,积极为国内经济社会发展服好务,同时要有力地维

护海外中国公民和法人的正当权益,坚定维护国家的主权安全和发展利益。

二是“求合作”。加强同世界各国和国际及地区组织的友好合作,政治、经济、文化互动,双多边结合,开创同各国合作共赢的新局面。

三是“促改革”。积极参与全球治理,引导国际体系和国际格局朝着更加有利于广大发展中国家的方向发展,扩大中国和广大发展中国家在国际事务中的代表权和影响力。

四是“树形象”。借助我国领导人出访和外国领导人来访,借助北京奥运会、上海世博会等重要平

台,积极开展公共和人文外交,增进中外人民之间的友谊,充分展示中国文明、民主、开放、进步的形象。

五是“做贡献”。就是积极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我们已经日益成为解决国际地区热点问题的建设性参与者和拉动世界经济增长的重要贡献者。

当前,国际形势的变化深刻复杂,和平、发展、合作的时代潮流更加强劲。但与此同时,国际金融危机深层次的影响正在显现,世界经济复苏缓慢。气候变化、能源安全、粮食安全等问题也相当突出。这些问题都会对今后一个时期的国际形势发展和外交工作产生深刻的影响。

今年我们要继续开展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外交工作,要坚持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不断推进外交实践和理论创新,为迎接党的十八大胜利召开、为全面实施“十二五”规划作出积极贡献。

具体来讲,我们今年外交工作的重点:

一是要服务发展。就是要围绕为我国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服好务这条主线,妥善应对外部各种风险和挑战,为我们国家的经济和社会发展争取更多有利的外部环境。

二是维护和平。坚定维护国家主权和安全,更加积极地倡导通过对话、协商、谈判的方式来处理和解决国际和地区问题,特别是热点问题,发挥中国负责任的大国作用。

三是促进合作。我们要进一步加强同世界各国、各个国际和地区组织之间的友好合作,深化共同利益,携手应对全球性挑战,以更好地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

关于新时期中国外交的新思想、新理念,胡锦涛总书记在中共十七大的报告里面已经作了全面的阐述,温家宝总理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再次予以强调。我想就和平发展、交流沟通、互利共赢、合作和谐对中国外交思想的重要性谈几点看法。

一要讲和平发展。中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发展任务很艰巨,中国将始终不渝地走和平发展道路。同时,我们认为世界各国,不管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都应该走和平发展道路,以和平方式解决彼此之间的问题,以实现和睦相处,共同发展。

二要讲交流沟通。虽然我们生活在信息化社会,但这并不必然等于人们之间能进行有效沟通。我觉得国家之间一定要怀着换位思考的意识,抱着公正客观的态度,承认和照顾彼此合理利益需要,这样才能够增进互信,加强合作,增加共识。中国向来有礼尚往来、子诚我信的优良传统,我们愿意同各国交朋友,话沟通,谋合作。

三要讲互利共赢。不仅在经贸领域,在政治、安全、文化、教育等领域,国家之间都应该讲互利共赢,这样国家之间关系才有坚实的基础,才能保持其活力和旺盛生命力。

四要讲合作和谐。中国提出建设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的目标,我认为这也是全人类追求的目标。中国古人讲要“和合而谐”,我们一定要加强沟通,密切合作,使得世界上和谐的成分能够增加一些,不和谐的成分减少一些,这样有利于加深和扩大各国之间的合作。

推动建设和谐世界,不仅是中国外交的长远目标,也是现实的任务。我们愿意同世界各国一起,为推动建设和谐世界,使世界更美好作出更大的努力 一是“谋大局”。始终把国家的主权和安全放在首位,积极为国内经济社会发展服好务,同时要有力地维

护海外中国公民和法人的正当权益,坚定维护国家的主权安全和发展利益。

二是“求合作”。加强同世界各国和国际及地区组织的友好合作,政治、经济、文化互动,双多边结合,开创同各国合作共赢的新局面。

三是“促改革”。积极参与全球治理,引导国际体系和国际格局朝着更加有利于广大发展中国家的方向发展,扩大中国和广大发展中国家在国际事务中的代表权和影响力。

四是“树形象”。借助我国领导人出访和外国领导人来访,借助北京奥运会、上海世博会等重要平

台,积极开展公共和人文外交,增进中外人民之间的友谊,充分展示中国文明、民主、开放、进步的形象。

五是“做贡献”。就是积极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我们已经日益成为解决国际地区热点问题的建设性参与者和拉动世界经济增长的重要贡献者。

当前,国际形势的变化深刻复杂,和平、发展、合作的时代潮流更加强劲。但与此同时,国际金融危机深层次的影响正在显现,世界经济复苏缓慢。气候变化、能源安全、粮食安全等问题也相当突出。这些问题都会对今后一个时期的国际形势发展和外交工作产生深刻的影响。

今年我们要继续开展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外交工作,要坚持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不断推进外交实践和理论创新,为迎接党的十八大胜利召开、为全面实施“十二五”规划作出积极贡献。

具体来讲,我们今年外交工作的重点:

一是要服务发展。就是要围绕为我国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服好务这条主线,妥善应对外部各种风险和挑战,为我们国家的经济和社会发展争取更多有利的外部环境。

二是维护和平。坚定维护国家主权和安全,更加积极地倡导通过对话、协商、谈判的方式来处理和解决国际和地区问题,特别是热点问题,发挥中国负责任的大国作用。

三是促进合作。我们要进一步加强同世界各国、各个国际和地区组织之间的友好合作,深化共同利益,携手应对全球性挑战,以更好地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


相关内容

  • 建国以来中国对外关系研究综述
  • 建国以来中国对外关系研究综述 中国近现代史基本问题研究 纪淳 2120111867 一.关于建国初期中国对外关系的研究 1949 年 6 月 30 日,毛泽东在<论人民民主专政>一文中,明确提出了"一边倒"的政策,郑重宣布新中国倒向社会主义阵营一边. 这一政策的提出及 ...

  • 中国近现代外交史复习资料
  • 中国近现代外交史 朝贡体系 以中国为中心的呈放射状的,以朝贡关系为纽带的区域性(东亚)国际体系.内容主要包括:朝贡(外藩君王派贡使向中国皇帝呈表文,进方物,请求封敕,以示输诚.): 册封赏赐(中国皇帝则封.赏外藩君王.): 朝贡贸易(朝贡使团获得在指定通商港口.市场进行贸易的权利.): 礼仪秩序(礼 ...

  • 影视中近代中国与世界的关系
  • 影视中近代中国与世界的关系 1. 你看过哪些关于鸦片战争的影视作品?印象最深的是 哪一部?为什么? 我看了<鸦片战争>这部电影使我对这位一百多年前的这位禁毒英雄――林则徐,产生了无比的敬佩之情.他不为个人利益,不畏强权,不顾个人生死,坚决的打击毒品,他的精神令我激动不已.这部电影里,我记 ...

  • 外交题库5
  • 课程代码:103618〓〓课程名称:中国对外关系专题研究 MA 外交 MA 外交政策 MA 多边外交 MA 求同存异 MA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MA 一国两制 MA 搁置争议 MA 中日关系四原则 MA 中日邦交正常化三原则 MA 长崎国旗事件 MA 九十年代发展中美关系的四原则 MA 中美建交三原则 ...

  • 中国近现代史下框架
  • 第一章 第一节 国共十年对峙 国民政府前期统治(阅读课) 一.知识框架 新旧军阀对立 国民党派系斗争 国民政府 经过二次北伐 评价:形式上统一了全国(①②③④) :以党治国:实质是国民党一党专政,是 颁布"训政纲领" 蒋介石的独裁专制. : 蒋氏巩固独裁统治 建立特务组织: 目的 ...

  • 中美关系缓和的多角度分析
  • 2011年第04期总第282期前沿For w ard Positi on N o 042011 Su m N o 282 中美关系缓和的多角度分析 李潜虞 (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 北京 100871) [摘 要]中美关系缓和的进程可以从多角度进行分析.60年代中后期, 中国安全环境的恶化与中国安全 ...

  • 上海外国语大学
  • 上海外国语大学 国际关系学科 硕士研究生 <中国对外关系史专题讨论>教学大纲(暂定) 2008年9月~2009年2月 教学目标: 本课程是为国际关系学科(含国际关系专业.国际政治专业和外交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开设的专业基础课. 课程教学采用课外阅读.课堂讨论和课程论文相结合的方式,即在课外 ...

  • [精题分解]2010年高考历史热点三:中国端午节"申遗"
  • 世纪金榜 圆您梦想 www.jb1000.com 2010届高考历史热点:中国端午节"申遗" 一. 热点材料展现: 继4年前韩国"江陵端午祭"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宣布为"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后,中国已启动端午节申报世界非遗程序. 据湖 ...

  • 历史人物评价问题--以李鸿章为例
  • 历史人物评价问题--以李鸿章为例 摘要:历史人物评价问题一直是历史研究中的重要问题,本文通过李鸿章这个具体人物,来谈论历史人物评价需要注意的问题.通过李鸿章与太平天国运动,李鸿章与洋务运动及李鸿章的外交活动这些具体事件来对历史人物评价需要注意的问题进行具体阐述,从而来突出评价人物时应注意具体问题具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