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受[二泉映月]

  有一种只有两根弦、一张弓的乐器,它的名字叫二胡;有一位用二胡演绎自己悲惨的人生遭际的艺人,他的名字叫阿炳;有一首让维也纳的金色大厅都为之动容的曲子,它的名字叫《二泉映月》。  曾几何时,在清冷的月光下,我想象眼前是一片波光粼粼的湖水,自己就是那位历尽人生磨难的失明艺人。  乐曲缓缓而出,一弓五音的序幕把我带到了上个世纪,那如泣如诉的旋律在向人们诉说着阿炳无忧无虑的少年、颓废的青年、潦倒的中年、凄惨的老年。  3岁丧母,8岁随父在雷尊殿当小道士,跟父亲学习演奏鼓、笛、二胡、琵琶等乐器,12岁时已能演奏多种乐器,18岁时被无锡道教音乐界誉为演奏能手,22岁时父亲去世,34岁时双目先后失明。为谋生计,他身背二胡,走上街头,自编自唱,沦为街头艺人。54岁时,肺病发作,他因吐血而卧床,从此不再上街卖艺,以修理胡琴为业。他在黑暗和贫困中苦苦挣扎了几十年,尝尽了人间的悲苦辛酸,在饥寒交迫中艰难度日。  琴音变奏三次,一次比一次荡气回肠、催人泪下。我仿佛看到阿炳在无锡的街道上摸索着前行,一次次被别人挤倒,又一次次无助地爬起。他变卖过家产,却始终不曾放弃他的二胡、琵琶。那两把油漆斑驳的乐器,正是使他的生命得以延续的一点微弱的烛光。  华彩在第三次变奏之后自然、从容地出现,此时曲调激昂,正是阿炳生命透支的表现。月光下,他蹒跚着走向惠山泉边,向无边的草木倾诉心里的悲苦。他挣扎、呐喊,在现实那无边的夜色中,在内心无边的黑暗里,他写下了生命的乐章——《二泉映月》。这是一首用生命谱写而成的曲子,每一个音符都浸染了他的血和泪。难怪世界著名指挥家小泽征尔在听完这首曲子后双膝跪地,失声痛哭,说阿炳写尽了世间的悲苦哀愁。也许命运给阿炳的磨难,正好成就了他的那些动人心魄的乐曲吧。  传说古代的铸剑大师只有把自己的心灵与鲜血一起投入熊熊燃烧的炉火中,才能铸出一把千古神兵。音乐家大概也是如此,只有把自己的心灵与灵魂一起融进乐曲中,才能引起听众强烈的共鸣……  书店里摆放着评论《二泉映月》的书籍,我曾经翻阅过,但从那些文字中,我却找不到听《二泉映月》时的那种感觉了。或许真正的音乐是不能用文字来表现的,只能用心去体会吧。  (指导老师:侯守斌)  【简评】这是一篇谈自己对乐曲的感受的文章。写这类文章,重要的一点是不能将感受写成介绍,要融入自己的观点和感情。作者在这方面做得就很好,他仿佛在一个寂静的空间里品味着《二泉映月》,回顾阿炳的人生历程,内心的波澜时而被激荡,深深地感染了读者。哪怕是介绍阿炳,也充满了感情。音乐作品是有生命力的,当你用心去品味时,你的文字也会变得鲜活起来。

  有一种只有两根弦、一张弓的乐器,它的名字叫二胡;有一位用二胡演绎自己悲惨的人生遭际的艺人,他的名字叫阿炳;有一首让维也纳的金色大厅都为之动容的曲子,它的名字叫《二泉映月》。  曾几何时,在清冷的月光下,我想象眼前是一片波光粼粼的湖水,自己就是那位历尽人生磨难的失明艺人。  乐曲缓缓而出,一弓五音的序幕把我带到了上个世纪,那如泣如诉的旋律在向人们诉说着阿炳无忧无虑的少年、颓废的青年、潦倒的中年、凄惨的老年。  3岁丧母,8岁随父在雷尊殿当小道士,跟父亲学习演奏鼓、笛、二胡、琵琶等乐器,12岁时已能演奏多种乐器,18岁时被无锡道教音乐界誉为演奏能手,22岁时父亲去世,34岁时双目先后失明。为谋生计,他身背二胡,走上街头,自编自唱,沦为街头艺人。54岁时,肺病发作,他因吐血而卧床,从此不再上街卖艺,以修理胡琴为业。他在黑暗和贫困中苦苦挣扎了几十年,尝尽了人间的悲苦辛酸,在饥寒交迫中艰难度日。  琴音变奏三次,一次比一次荡气回肠、催人泪下。我仿佛看到阿炳在无锡的街道上摸索着前行,一次次被别人挤倒,又一次次无助地爬起。他变卖过家产,却始终不曾放弃他的二胡、琵琶。那两把油漆斑驳的乐器,正是使他的生命得以延续的一点微弱的烛光。  华彩在第三次变奏之后自然、从容地出现,此时曲调激昂,正是阿炳生命透支的表现。月光下,他蹒跚着走向惠山泉边,向无边的草木倾诉心里的悲苦。他挣扎、呐喊,在现实那无边的夜色中,在内心无边的黑暗里,他写下了生命的乐章——《二泉映月》。这是一首用生命谱写而成的曲子,每一个音符都浸染了他的血和泪。难怪世界著名指挥家小泽征尔在听完这首曲子后双膝跪地,失声痛哭,说阿炳写尽了世间的悲苦哀愁。也许命运给阿炳的磨难,正好成就了他的那些动人心魄的乐曲吧。  传说古代的铸剑大师只有把自己的心灵与鲜血一起投入熊熊燃烧的炉火中,才能铸出一把千古神兵。音乐家大概也是如此,只有把自己的心灵与灵魂一起融进乐曲中,才能引起听众强烈的共鸣……  书店里摆放着评论《二泉映月》的书籍,我曾经翻阅过,但从那些文字中,我却找不到听《二泉映月》时的那种感觉了。或许真正的音乐是不能用文字来表现的,只能用心去体会吧。  (指导老师:侯守斌)  【简评】这是一篇谈自己对乐曲的感受的文章。写这类文章,重要的一点是不能将感受写成介绍,要融入自己的观点和感情。作者在这方面做得就很好,他仿佛在一个寂静的空间里品味着《二泉映月》,回顾阿炳的人生历程,内心的波澜时而被激荡,深深地感染了读者。哪怕是介绍阿炳,也充满了感情。音乐作品是有生命力的,当你用心去品味时,你的文字也会变得鲜活起来。


相关内容

  • 语文:13[二泉映月]教案2(鄂教版六年级下)
  • 13. 二泉映月 教学内容: <二泉映月>是鄂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的一篇课文,课文以小学生喜爱的故事形式出现,让学生通过朗读和背诵感受和体验民间艺人阿炳创作不朽名曲<二泉映月>的艰辛历程和<二泉映月>丰富的内涵:学习阿炳热爱生活.热爱音乐 ...

  • [谈礼貌]
  • <谈礼貌>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及重难点: 1.知识和能力目标: (1)学会本课7个生字,理解重点词句,背诵4.5自然段. (2)了解民间音乐家阿炳的经历和创作<二泉映月>的艰辛历程. (3)学习文章"琴声"和"心声"交替的写法. 2.过程 ...

  • [二泉映月]说课稿
  • <二泉映月>说课稿 烽火镇中心小学 刘采利 尊敬的各位老师: 上午好!我说课的题目是:<二泉映月>.下面我将从教材简介,目标预设.重难点.教法.学法.设计理念.教学过程.作业设计.板书设计方面来进行说课. 一.教材简介 <二泉映月>是苏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第三单 ...

  • [二泉映月]教案设计
  • 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苏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第10课<二泉映月>教学要求: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二泉映月>的琴声变化和所表达的丰富内涵: 2.感受阿炳创作不朽名曲<二泉映月>的艰辛,学习他敢于同命抗争.矢志不渝追求美好理想的精神:3.能正 ...

  • 五年级语文下册二泉映月2教案苏教版
  • 二泉映月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绿线中的生字只识不写.理解有生字组成的词语. 2.能联系课文内容,理解文中描写月夜景色和由琴声联想<二泉映月>乐曲丰富内涵的语句的意思,并能选用部分词语写一段话,描绘自己所观察到的月夜景色. 3.感受阿炳创造不朽名曲<二泉映月>的艰辛 ...

  • [二泉映月]的诞生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 <的诞生>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教育科学出版社语文六年级上册第16课< 月>的诞生>第二课时 课 题 <的诞生>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文中的优美词句. 3.了解<二泉映月>这首二胡曲的诞生过程. 4. ...

  • 二泉映月说课稿
  • <二泉映月>说课稿 一.教材分析 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二泉映月>.这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苏教版)五年级下册的一篇精读课文.课文浓缩了民间音乐家阿炳艰辛苦难的一生,记叙了<二泉映月>这首名曲的形成过程.文章文情皆美,适合朗读感悟 ...

  • 中国民族器乐欣赏
  • <中国民族器乐欣赏>论文 摘要: 关键词:二泉映月 二胡 器乐 乐曲 课堂 心 其实,我选这一门选修课,原因也是比较简单的.因为我自己本来就对中国的历史充满了兴趣,对中华民族的文化感到骄傲的同时,很想了解更多关于这一类的信息,以弥补自己某些知识的空白.同时,我自己觉得,上课都可以听音乐, ...

  • 阿炳在1950
  • 18 阿炳在1950 一 教学目标 重点: 1.了解阿炳的人生际遇. 2.了解抢救<二泉映月>等珍贵文化遗产的过程和意义. 难点: 1.体会并学习本文的学作特点,注重学习倒叙.插叙等写作方法. 二 教学过程 (一) 预习 1.在文中划出生字词,给其注音并查字典注释. 2.根据课文提供的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