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导学案

【学习目标】:

1.识记:(1)矛盾的含义(2)矛盾同一性、斗争性的含义(3)矛盾普遍性、特殊性

的含义

2.理解:(1)矛盾同一性与斗争性的关系(2)矛盾普遍性原理(3)矛盾特殊性是区

别不同事物、区分事物发展不同阶段的根据(4)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辩证关系

【学习重点】:

矛盾普遍性、特殊性:普遍性和特殊性的辩证关系

【学习难点】:

矛盾的概念、普遍性和特殊性的辩证关系

【预习案】:教材疏理

1.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

(1)矛盾就是反映事物内部 的哲学范畴,简言之,矛盾就

是 。

(2)矛盾的 和 是矛盾固有的相反相成的两种基

本属性。

(3)矛盾的同一性,是矛盾双方 、 的属性和趋势,

矛盾的斗争性是指矛盾双方 、 的属性。

(4)同一以差别和对立为 ,没有 ,就没有矛盾双方的

相互依存和相互贯通,事物就不能存在和发展;斗争性寓于 之中,

并为 所制约。

2.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

(1)矛盾的普遍性,即 有矛盾, 有矛盾,承认矛盾的 是坚持唯物辩证法的前提。

(2)矛盾的特殊性,是指 。

(3)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关系,也就是矛盾的 和 、 和 的关系。

(4)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辩证关系原理,是关于事物矛盾问题

的 ,是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

的 ,是我们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 。

【探究案】:习题演练:(探究、合作、展示与点评)

探究一:塞翁失马给我们什么哲学启示?

探究二:史伯说:“和实生物,同则不继”孔子说:“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

而不和。”上述名言体现了什么哲学道理?

探究三: 1、“桃花源”真的一点矛盾也不存在吗?

2、为什么“他们的理想只能是一种空想” ?我们应如何对待现实生活存在的矛盾?

【小结与反思】:

1.知识归纳

2.我的感悟

【当堂检测】:

1.下列说法中,最能体现矛盾同一性的是( )

A.量体裁衣 B.因材施教 C.积劳成疾 D.居安思危

2.《老子·二章》中说:“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矣;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矣。”意思是说天下的人都知道美的东西是美的,丑就产生了;天下的人都知道善的东西是善的,恶就产生了。这说明( )

A.善和恶不是客观的,是人们头脑里主观自生的东西

B.美与丑、善与恶是对立统一的关系

C.在美丑、善恶的矛盾中,美与善是矛盾的主要方面

D.美与丑、善与恶的矛盾各有其特殊性

3. 经济全球化在促进墨西哥经济、文化与各国交流合作的同时,也使得当前甲型H1N1流感病毒成为全球性灾难的风险大大提高。这说明( )

A.矛盾不可捉摸,甲型H1N1流感病毒无法控制

B.矛盾具有斗争性,防止甲型H1N1流感病毒就要遏制全球化

C.矛盾具有普遍性,事物都是一分为二的

D.矛盾双方相互转化,要注意分析转化的条件

4. 据专家分析,人类基因用于医学之后,病人到医院就诊,同样的病情医生根据各人不同的基因可以采用不同的药物和治疗方法。这是因为( )

A.事物矛盾的双方各有不同的特点 B.同一事物在不同的发展阶段各有其特点

C.不同事物的矛盾没有共同之处 D.不同事物的矛盾具有不同的特点

5. 我们党在长期的革命和建设的实践中,刨造了许多科学的工作方法,如一般号召和个别指导相结合,“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解剖麻雀”抓好典型”这些都是对( )原理的具体运用

A.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B.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的辩证关系

C.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的辩证关系 D.矛盾特殊性

【学习目标】:

1.识记:(1)矛盾的含义(2)矛盾同一性、斗争性的含义(3)矛盾普遍性、特殊性

的含义

2.理解:(1)矛盾同一性与斗争性的关系(2)矛盾普遍性原理(3)矛盾特殊性是区

别不同事物、区分事物发展不同阶段的根据(4)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辩证关系

【学习重点】:

矛盾普遍性、特殊性:普遍性和特殊性的辩证关系

【学习难点】:

矛盾的概念、普遍性和特殊性的辩证关系

【预习案】:教材疏理

1.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

(1)矛盾就是反映事物内部 的哲学范畴,简言之,矛盾就

是 。

(2)矛盾的 和 是矛盾固有的相反相成的两种基

本属性。

(3)矛盾的同一性,是矛盾双方 、 的属性和趋势,

矛盾的斗争性是指矛盾双方 、 的属性。

(4)同一以差别和对立为 ,没有 ,就没有矛盾双方的

相互依存和相互贯通,事物就不能存在和发展;斗争性寓于 之中,

并为 所制约。

2.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

(1)矛盾的普遍性,即 有矛盾, 有矛盾,承认矛盾的 是坚持唯物辩证法的前提。

(2)矛盾的特殊性,是指 。

(3)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关系,也就是矛盾的 和 、 和 的关系。

(4)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辩证关系原理,是关于事物矛盾问题

的 ,是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

的 ,是我们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 。

【探究案】:习题演练:(探究、合作、展示与点评)

探究一:塞翁失马给我们什么哲学启示?

探究二:史伯说:“和实生物,同则不继”孔子说:“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

而不和。”上述名言体现了什么哲学道理?

探究三: 1、“桃花源”真的一点矛盾也不存在吗?

2、为什么“他们的理想只能是一种空想” ?我们应如何对待现实生活存在的矛盾?

【小结与反思】:

1.知识归纳

2.我的感悟

【当堂检测】:

1.下列说法中,最能体现矛盾同一性的是( )

A.量体裁衣 B.因材施教 C.积劳成疾 D.居安思危

2.《老子·二章》中说:“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矣;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矣。”意思是说天下的人都知道美的东西是美的,丑就产生了;天下的人都知道善的东西是善的,恶就产生了。这说明( )

A.善和恶不是客观的,是人们头脑里主观自生的东西

B.美与丑、善与恶是对立统一的关系

C.在美丑、善恶的矛盾中,美与善是矛盾的主要方面

D.美与丑、善与恶的矛盾各有其特殊性

3. 经济全球化在促进墨西哥经济、文化与各国交流合作的同时,也使得当前甲型H1N1流感病毒成为全球性灾难的风险大大提高。这说明( )

A.矛盾不可捉摸,甲型H1N1流感病毒无法控制

B.矛盾具有斗争性,防止甲型H1N1流感病毒就要遏制全球化

C.矛盾具有普遍性,事物都是一分为二的

D.矛盾双方相互转化,要注意分析转化的条件

4. 据专家分析,人类基因用于医学之后,病人到医院就诊,同样的病情医生根据各人不同的基因可以采用不同的药物和治疗方法。这是因为( )

A.事物矛盾的双方各有不同的特点 B.同一事物在不同的发展阶段各有其特点

C.不同事物的矛盾没有共同之处 D.不同事物的矛盾具有不同的特点

5. 我们党在长期的革命和建设的实践中,刨造了许多科学的工作方法,如一般号召和个别指导相结合,“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解剖麻雀”抓好典型”这些都是对( )原理的具体运用

A.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B.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的辩证关系

C.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的辩证关系 D.矛盾特殊性


相关内容

  • 9.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答案版
  • 即墨实验高中高二政治哲学导学案 编号:5 第Ⅰ部分:夯实基础 1 第Ⅱ部分:课堂探究 [合作探究] (2013年全国高考新课标2)敦煌莫高窟是中华文化宝库中的艺术瑰宝,也是著名的世界文化遗产. 材料一近年来,莫高窟游客逐年增长,2012年全年接待游客量达到80万人次.旅游旺季时,平均每天游客量逾4 ...

  • 辨析题马原
  • 1.马克思主义是19世纪的产物.现在是21世纪了,时代变了.马克思主义已经过时了.此观点是错误的.马克思主义是在实践中产生的,并在实践中不断丰富和发展.它虽然诞生于 19 世纪,但没有停留于 19 世纪:它虽然产生于欧洲,却跨越欧洲影响了全世界. 马克思主义要求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现在的解放思想.事实 ...

  • 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教案
  • 第八课 第一框 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教案 课前准备: [学生分析] 哲学上的矛盾概念高度概括和抽象,对于刚接触这一概念的学生来说,理解有难度,容易将生活中某些矛盾与哲学上的矛盾相混淆,因此 ,教学中应从具体事例入手,遵循由具体到抽象,再由抽象到具体的教学思路. [学生任务] 布置学生进行研究性 ...

  • 对"对立统一原理"的认识
  • 对立统一原理 --对立统一原理的理解 [内容摘要]对立统一规律就是关于事物矛盾运动的规律,它所要研究和揭示的主题就是矛盾双方的同一性和斗争性及其相互联系,进而揭示事物发展的动力和源泉. 世界上任何事物都有其发展规律,我们必须把握其发展规律以便跟好的运用到生活中. [关键词] 矛盾 对立统一 形而上学 ...

  • 马克思考试题
  • 2016年第一学期2010级<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期末考试复习提纲 题型:单选30,每题1分,多选10题,每题2分:简答题4题,每题6分:论述题2题,每题13分. 考试时间:100分钟 选择题类: 第一部分:绪论-第三章 人类社会及其发展规律 1. 马克思主义诞生于哪个时代? 答案: ...

  • 马原单选题--解析 (1)
  • 单项选择题 1.作为中国共产党和社会主义事业指导思想的马克思主义是指 A.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 B.马克思恩格斯以及列宁学说的体系和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 C.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学说的体系 D.马克思恩格斯和列宁的学说体系 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马克思主义的含义.中国共产党 ...

  • 事物发展的原因
  • 事物发展的原因.状态和趋势教案 第一课时 课题:矛盾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 目的:1.理解内.外因的含义及作用,并能运用这一观点,分析具体生活.社会问题.(知识) 2.提高辨证思维能力,提高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提高高考解题能力.(能力) 3.对学生潜移默化地进行思想教育,如正确对待个人成长中的挫折.(德 ...

  • 思想方法与创新意识知识点
  • <生活与哲学>唯物辩证法部分(思想方法与创新意识) 知识点背诵 唯物辩证方法的基本观点(总特征):联系的观点.发展的观点 唯物辩证法的根本观点:矛盾的观点 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对立统一规律 我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矛盾分析法 唯物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对立: ①基本观点上,唯物 ...

  • 辩证法的要素
  • 辩证法的要素 一.历史背景 <辩证法的要素>一文是列宁<哲学笔记>中的一篇珍贵文献.<哲学笔记>是由46篇读书摘要.札记.短文和读书批注构成的.它是列宁1895年一1916年研究前人的哲学著作所写的读书笔记的汇编.除了五篇读书批注外,其余均来自列宁的十个笔记本.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