诚实守信,是一切道德的基础和根本,几千年来,中华民族形成了重承诺、守信义的道德传统,留下了“一诺千金”的美谈佳话。然而近年来,弄虚作假的风气在社会上弥漫,这股歪风也早已刮进了校园。考试作弊、恶意拖欠学费、撒慌骗人……学生诚信危机越来越多地浮出水面。这就给学校思想政治工作提出了新的课题――开展学生诚信教育。 首先教师必须诚信。教师“为人师表”、“言传身教”,对教育教学工作要忠于职守、认真负责。决不能敷衍塞责、弄虚作假。“诚实守信”既是一种道德品质,更是一种“高尚人格”。每一个教师,不但要以自己的知识、智慧和才能来教育学生,而且要以自己的“人格魅力”来启迪学生、感召学生。 其次。要发挥好课堂教学的主渠道作用,强化诚信教育课程。学校诚信教育在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是以思想品德课等形式进行的。由于学校教育长时期处于封闭状态,诚信教育显得较为抽象。但是近年来学生的信用受到来自家庭、学校乃至全社会的广泛关注。在这种条件下,闭门进行诚信教育显得远远不够。各级学校可以根据不同的特点实施不同的教育手段,把诚信道德教育的内容融入有关课程的讲授中。 再次,诚信教育要与校园基础文明建设相结合。学校素质教育强调以德育为首位,首先教育学生要学会做人。学生的诚信教育应密切结合学校的基础文明建设,从不抄袭作业、考试不作弊、明礼守纪、拾金不昧等最基本的日常行为规范和道德要求抓起,循序渐进,持之以恒,逐渐培养学生的文明意识和为人处事的道理。把“诚”和“信”作为学生行为的基本准则,通过积极开展诸如学生文明礼仪教育,自省、慎独教育,青年志愿者活动等,培养学生的自律意识,养成良好的诚信习惯,在校园内形成崇尚诚信的氛围。 诚信素质的培养,仅仅靠诚信教育是不够的,必须辅之以信用评价。没有规矩不成方圆。从我们的教育实践来看,建立诚信的关键是在人和制度之间建立一套良性的互动机制,即建立一个诚信体系,营造良好的信用环境和信用机制。通过制定必要的规章制度和赏罚纪律,建立科学的体系,每学年进行评估,以其作为操行测评、奖学金评定、三好生评选、入党申请人考察等的主要依据。加强对“诚信”者的奖励、褒扬和对“失信”者的惩罚与贬斥,形成浓厚的“诚信”氛围。以前评价一个学生的好坏,主要看他的学习成绩及有无特长。随着社会发展的需要,评价学生在校的表现。不仅应关注这个学生的学习成绩,而且应关注学生的操行。现在许多学校已经在试行“信用档案”,即使用《学生素质教育证书》,通过对学生在校期间历练自身综合素质的重要经历和主要成绩的客观记载,建立对学生素质评价和社会认同机制。证书可作为学生评优、综合测评、高校录取和参加工作的重要参考依据,日益受到学校、学生、家长和社会的普遍欢迎。 构建诚信体系是一项社会系统工程。现实生活中,信用危机正浸渗在我们的政治、经济、文化等各方面。诚信的缺失正严重败坏着我们社会健康的肌体。某新闻媒体曾作过调查,信用危机已成为位居腐败之后阻碍经济发展的第二大因素,信用危机导致企业生产经营成本增长了15%,我国每年由于信用问题造成的经济损失高达6000多亿元,由于诚信缺失使得人们心理自危而造成的各种损失更是无法估计。个人失信,贻害数人;社会失信,则人人自危。因此,必须在全社会营造人人讲诚信的良好氛围。 一是要开展相应的宣传教育活动,使全社会都认识到诚信的重要性,强化诚信光荣、失信可耻的观念:形成诚信者受尊重、不诚信者遭鄙视的社会氛围。对那些不讲诚信的人进行道德鞭挞、舆论谴责。渐渐确立人人讲诚信的良好社会风气。 二是要建立健全社会信用机制。逐步形成全社会的诚信体系。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深入发展的今天,受经济利益的驱动,人们的价值观念发生很大的冲突,要建立和营造良好的诚信氛围,首先必须要有一个诚信体系。目前,我国北京、上海等许多大城市已开始建立公民“个人资信制度”,并且推出个人“信用身份证”,建立个人电子信用档案。随着这一制度的推广及发展,今后若某人信用违规,信用机制将会令他在社会上寸步难行。 诚信是立身之本,诚信更是立国之基。作为肩负着育人使命的学校教育,必须站在时代前列。培养一代具有信用素质、诚信精神的世纪人才。
诚实守信,是一切道德的基础和根本,几千年来,中华民族形成了重承诺、守信义的道德传统,留下了“一诺千金”的美谈佳话。然而近年来,弄虚作假的风气在社会上弥漫,这股歪风也早已刮进了校园。考试作弊、恶意拖欠学费、撒慌骗人……学生诚信危机越来越多地浮出水面。这就给学校思想政治工作提出了新的课题――开展学生诚信教育。 首先教师必须诚信。教师“为人师表”、“言传身教”,对教育教学工作要忠于职守、认真负责。决不能敷衍塞责、弄虚作假。“诚实守信”既是一种道德品质,更是一种“高尚人格”。每一个教师,不但要以自己的知识、智慧和才能来教育学生,而且要以自己的“人格魅力”来启迪学生、感召学生。 其次。要发挥好课堂教学的主渠道作用,强化诚信教育课程。学校诚信教育在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是以思想品德课等形式进行的。由于学校教育长时期处于封闭状态,诚信教育显得较为抽象。但是近年来学生的信用受到来自家庭、学校乃至全社会的广泛关注。在这种条件下,闭门进行诚信教育显得远远不够。各级学校可以根据不同的特点实施不同的教育手段,把诚信道德教育的内容融入有关课程的讲授中。 再次,诚信教育要与校园基础文明建设相结合。学校素质教育强调以德育为首位,首先教育学生要学会做人。学生的诚信教育应密切结合学校的基础文明建设,从不抄袭作业、考试不作弊、明礼守纪、拾金不昧等最基本的日常行为规范和道德要求抓起,循序渐进,持之以恒,逐渐培养学生的文明意识和为人处事的道理。把“诚”和“信”作为学生行为的基本准则,通过积极开展诸如学生文明礼仪教育,自省、慎独教育,青年志愿者活动等,培养学生的自律意识,养成良好的诚信习惯,在校园内形成崇尚诚信的氛围。 诚信素质的培养,仅仅靠诚信教育是不够的,必须辅之以信用评价。没有规矩不成方圆。从我们的教育实践来看,建立诚信的关键是在人和制度之间建立一套良性的互动机制,即建立一个诚信体系,营造良好的信用环境和信用机制。通过制定必要的规章制度和赏罚纪律,建立科学的体系,每学年进行评估,以其作为操行测评、奖学金评定、三好生评选、入党申请人考察等的主要依据。加强对“诚信”者的奖励、褒扬和对“失信”者的惩罚与贬斥,形成浓厚的“诚信”氛围。以前评价一个学生的好坏,主要看他的学习成绩及有无特长。随着社会发展的需要,评价学生在校的表现。不仅应关注这个学生的学习成绩,而且应关注学生的操行。现在许多学校已经在试行“信用档案”,即使用《学生素质教育证书》,通过对学生在校期间历练自身综合素质的重要经历和主要成绩的客观记载,建立对学生素质评价和社会认同机制。证书可作为学生评优、综合测评、高校录取和参加工作的重要参考依据,日益受到学校、学生、家长和社会的普遍欢迎。 构建诚信体系是一项社会系统工程。现实生活中,信用危机正浸渗在我们的政治、经济、文化等各方面。诚信的缺失正严重败坏着我们社会健康的肌体。某新闻媒体曾作过调查,信用危机已成为位居腐败之后阻碍经济发展的第二大因素,信用危机导致企业生产经营成本增长了15%,我国每年由于信用问题造成的经济损失高达6000多亿元,由于诚信缺失使得人们心理自危而造成的各种损失更是无法估计。个人失信,贻害数人;社会失信,则人人自危。因此,必须在全社会营造人人讲诚信的良好氛围。 一是要开展相应的宣传教育活动,使全社会都认识到诚信的重要性,强化诚信光荣、失信可耻的观念:形成诚信者受尊重、不诚信者遭鄙视的社会氛围。对那些不讲诚信的人进行道德鞭挞、舆论谴责。渐渐确立人人讲诚信的良好社会风气。 二是要建立健全社会信用机制。逐步形成全社会的诚信体系。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深入发展的今天,受经济利益的驱动,人们的价值观念发生很大的冲突,要建立和营造良好的诚信氛围,首先必须要有一个诚信体系。目前,我国北京、上海等许多大城市已开始建立公民“个人资信制度”,并且推出个人“信用身份证”,建立个人电子信用档案。随着这一制度的推广及发展,今后若某人信用违规,信用机制将会令他在社会上寸步难行。 诚信是立身之本,诚信更是立国之基。作为肩负着育人使命的学校教育,必须站在时代前列。培养一代具有信用素质、诚信精神的世纪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