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州市城市规划发展态势研究分析报告
第一部分、《泰州市城市规划(2002-2020)》解读
四、市域城镇体系规划
(一)、城镇发展规划目标
1、2010年城市化的主要目标是是“一大四中”,即中心城市跨入大城市行列,4个县级市区建成中等城市;远期或远景城市化的目标是“一特大三中”,即中心城市进一步发展成为特大城市,空间上形成组团式泰州都市区。 2、建成10个重点发展中心镇和一大批一般镇。重点发展的中心镇规划期镇区人口规模都要达到3万以上是,一部分中心镇镇区达到5万人以上;一般镇镇区人口规划期都要达到1万人以上。 (二)、城镇体系人口规模结构
通过城市化进程和城镇体系建设,并通过规划期一步的乡镇合并到位,使泰州市城镇体系规模结构有重大变化。到2010年,中心城市建成大城市规模,4个县级市为中等城市民,并有5人口以上的3个小城镇及48个1~4.5万人的小
城镇;到2020年,中心城市和4个县级市规进一步扩大,5万人以上的小城镇增至5个。
规划期以公路、铁路、水运交通干线及产业布局为导向,泰州城市域体系空间格局将在现有基础上,形成包括大多数城镇和所有重要城镇在内的1个C 型城镇密带和2条纵向的城镇发展轴带。 1、“C ”型城镇密集带
依托现有的宁通高速公路、328国道、泰高公路、平江公路、新通扬运河、泰州引江河以及长江岸线,规划期还可依托宁启铁路上、泰高高速公路、沿江公路上、新长铁路等,其地域范围包括泰州市区,宁通高速公路沿线以及南至长江岸线以及328国道沿线两侧的靖江、泰兴、姜堰城区以及众多的建制镇。 2、盐靖城镇发展轴
盐靖城镇发展轴以盐靖高速公路和盐靖公路为纽带,在市域东部纵贯南北,穿过“C ”型城镇密集带,向南可过广靖高速公路和江阴长江大桥接入苏南高速公路网,向北可连接盐城、连云港等苏北区,是泰州市域东部交通干线。盐靖轴沿线经过姜堰城区、靖江城区、以及丰、载南、溱潼、黄桥、季市等5 个重点中心城镇。
3、兴泰城镇发展轴
兴泰轴依托一级公路(现兴泰公路为超二级公路) ,沿线经过泰州主城区、兴化城区,以及周庄重点中心镇。兴泰公路向南接入泰高高速公路(规划) 和328国道,与“C ”型城镇密带相接;泰高高速公路向南连接规划的泰州——扬中过江通道通往镇江、常州。兴泰公路向北规划新建至建湖、阜宁的一级公路,向西北经沙沟镇新建至宝应、金湖的一级公路。
五、市域综合交通体系规划
(一)、交通网规划目标
以泰州市经济社会和城镇发展战略目标为依据,结合交通运输的需求预测,确立泰州作为长江三角洲北冀经济中心之一和交通枢纽城市的地位,建成以高等级公路、铁路、长江和内河干线航道为骨架,长江港口为依托,中心城市为枢纽,铁公水管并举,与周边城市良好衔接,与市域内各城市(镇)通达性强的内联外
通、高速便捷的综合交通网络系统。
(二)、主干公路网
市域内外联系的主干路网由“三纵八横”的高速公路和一级公路组成。
一纵:盐靖高速公路和广靖高速公路,经江阴长江大桥沟通长江南北,为省高速公路主骨架的“四联”之一;
二纵:兴(化)盐(城)一级公路、兴泰一级公路上、泰(州)高(港) 高速公路,经规划的泰州一扬中长江大桥沟通长江南北;
三纵:盐靖一级公路上,与盐靖高速公路平行,为沿线产业和城镇服务; 一横:规划新建的沿江一级公路上,为沿江工业带服务; 二横:江(都)平(潮)一级公路和 三横:宁通高速公路上,为省高速公路主骨架“四横”之一,从苏通大桥沟通长江南北; 四横:如(皋)泰(兴)一级公路; 五横:328国道一级公路;
六横:规划新建的海(安)溧(阳)高速公路上,为省高速公路主骨架的“四联”之一,以润扬大桥沟通长江南北;
七横:高(邮)兴(化)东(台)一级公路; 八横:李(中)合(陈)一级公路。
(一)、长江港口规划
泰州长江港口由泰州港口和靖江港两个港口群组成,泰州港包括扬湾、高港、永安、过船4个港区;靖江港包括夹港、八圩、天生、新港4个港区。规划泰州港新建4个万吨级海轮泊位和一批江轮泊位,形成1000万吨和1万吨标准集装箱的年吞吐能力。过船港和靖江港建成万吨级码头,规划期末泰州长江港口吞吐能力达到1200吨以上。
(四)、内河航道规划
内河航道通过整治和疏浚形成“四纵五横”的干线网格局。四纵即建(湖)口(岸) 线(5级航道)、盐(城)邵(伯)线(5级)、泰东河一引江河(3级)、兴(化)姜(堰)一姜(堰)十(圩)线(5级);五横即兴(化)东(台)线(5级)、高(邮)东(台)线(5级)、新通扬运河(4级)、老通扬运河(6级)、如泰运河(5级)。
(五)、铁路规划
规划期内建成新长铁路(即将通车)、宁启铁路(在建)、并建成高港港口支线。新长铁路为我国沿海铁路通道的组成部分,在兴化合陈镇东部、泰兴黄桥镇东部、靖江市区东部建三个车站。宁启铁路在新通扬云河北侧建设,且与新通扬运河平行,在泰州市区设客货分开的中间站,在姜堰市区西北部高客货混合的中间站。规划宁启铁路通往港口的支线在引江河西侧接轨,与引江河平行向南直通扬湾港区。
(六)、管道运输规划
规划泰州市的管道运输主要有两条,一条是宁启输油管,从启东连兴港输入海上石油,经海门、南通、泰州、扬州至南京,另一条是结国家“西气东输”工程,修建南京、扬州、泰州、南通的天然气输送主干道,根据需要,建立一级天然气门站和各县级二级门站。
(七) 、民航机场规划
泰州航空运输近期主要依靠上海浦东、虹桥机场、和南京碌口机场。规划期泰州市有必要与扬州市合建一个机场,机场选址以在扬州市区和泰州市区的江都市境内为宜。
六、城市建设用地布局规划
(一)、城市结构布局
城市结构形态变组团结构。由城区和港区两大组团组成。城区中心在主城区。
(二)、功能分区
1、主城区 (1)、工业用地
主要集中在高科技工业园、春兰工业园、化工区三大块;其中周山河以北高科技园以南官河为界,向西发展。搬迁环城河内工业,整合零星工业用地。 (2)、商业用地
在保留坡子街,济川路商业中心的基础上,在328国道以南泰高路以东规划新区商务中心。
(3)、居住用地
在保留老城区用地性质和新区府南街区用地性质不变的基础上,调整老城区局部工业用地,新增东风路以东、以西、新328国道以南地块。 (4)、科教文化用地
扩大规模,向南延伸。主体范围:东起春兰路、西至东风路,北起五一东路、南至永泰路。 (5)、新城商务区
范围:北起梅兰路、南至周山路河,东起鼓楼路、西至海陵路,规划建设以行政商贸文化娱乐服务为主的高标准、高水平的新城中枢。 1、港区 (1)、工业用地
主要集中在滨江工业园区,调整原江平线北侧南官河东侧工业用地,整合扬子江药业集团用地,工业发展用地以许庄科技创业园为主发展。 (2)、居住用地
在保留原有的居住用地的基础上,新增龙窝东路南侧居住用地和府后路以北居住用地。 (3)、商务区用地
以区行政中心为核心,主要向南规划建设高港商务区。
2、各类用地规划指标 (1)、居住用地:规划居住用地2475.8ha. 人均34.5平方米,占城市建设用地的30.8%. (2)、公共设施用地:规划用地1155.3ha. 人均16.5平米。占城市建设用地14.4%。 (3)、工业用地:规划工业用地1757.5ha. 人均25.1平方米,占城市建设用地21.9%. (4)、仓储用地:规划仓储用地144.8ha. 人均2.1平方米。占城市建设用地1.8%.
九、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
(一)、保护基本原则:充分协调保护与发展的,创造具有可持续发展意义规划。 (二)、保护主题:具江淮水乡之风韵,集明清民居之佳构,显吴楚文化之奇丽,展革命史迹之风采 。 (三)、基本保护区:光孝寺宗教文化区、日涉园、城河、西山寺历史文化保护区,城中、涵西街及五巷传统民居文化保护区。
十、城市中心景观规划
(一)、城市风貌的总体构
以环城水系及历史文化保护区为核心的传统文化风光区和以新的市政中心为核心诉现代文明风光区,以城市道路、城市河道为景观轴,联结各景观特色的城市风貌区和景观集聚点,构成城市总体风格局。
(二)、城市文脉与城市格局
景观轴——沿环城河形成的历史景观轴和沿引江河、凤凰河、周山河形成的生态、绿色景观轴,以及城市的青年(泰高路)、东风路、和凤凰路形成的都市景观轴。
风貌区——主经有老城的历史文化风貌区,新区的环行政中心广场的现代城市风貌区、引江河的自然生态景观风貌区、城市公园娱乐区(如泰山、人民、梅柳桃公园),及城外田园风光与人文景观相结合风貌区(如长江旅游度假区)等。
景观聚集点——主要分布在刁铺立交等城市出入口中,城市要交叉口,城市广场以及中心等地段。
(三)、城市风貌特色的培育
老城要继承和保持历史名城的格局、风貌,新区建设要力求创具有地方文化蕴意现代化新城的形象。强化沿江及开城市主要干道沿线生态和水乡城市形象。 十四、郊区规划
1、用地范围
为了便于统一管理,有利于城市的健康发展,将郊区与规划区划定为同一范围。泰州市城市郊区即指该范围内除去泰州市至规划期末已规划用地以外的用地,面积为280平方公里。
2、主要空间节点
寺巷是城市的南大门,着重加强泰高路两侧的环境建设,体现南大门的形象。 九龙是泰州的西大门,镇区主要发展方向向引江河及泰州市区发展,为市区及镇区的发展提供服务。
泰东是泰州的东大门,它与市区的衔接主要靠几个专业市场及春兰工业园来带动泰东镇的第三产业的发展及小型工业的发展。
塘湾其发展的方向主要向西、向北发展,应该实现以城带乡,协调发展。
第二部分、泰州市城市规划评估
1、主城区过于强调和港口的沟通,城市北部地区被忽视, 火车站经济圈突显
2、城市规划朴实、传统、无创意
3、城市规划对大势的借助不足、分析不足、依靠不够
4、城市规划无明确定位则无灵魂,未有鲜明城市定位的意识则丧失机遇
5、城市定位战略没有,则必然是泛泛的规划,规划细则体现的是战术,则是泛泛的战术
6、只讲城市战略定位这一点,足够。泰州的规划应该从更广泛视野来寻求,以规划促进城市更高效的发展
第三部分、泰州市城市趋势预测
1、火车站经济必将超越规划发展,火车站——城市北部的交通经济必将成为重要板块
2、城市北部的强大动力被规划忽略。火车站——城市北部的交通经济,必将首先成为强大动力源产生“北部商贸”板块,该板块是第三产业,从而比南部二产板块、港口板块更具长远性
3、城市北部‘商贸板块’,是真正的泰州市三产,是未来核心的泰州市
4、所以,我们建议,我们认为,泰州北部的交通经济启动的三产板块,必须作为战略来考虑。针对北部板块的整体策划,我们将在下文予以陈述
5、北部板块,作为泰州更长远重要的城市核心,要好好策划。加上溱潼地区,这几十平方公里,应该是泰州未来的核心区、三产区、商贸区——旅游休闲居住度假——未来二十年后,泰州真正的城市特色灵魂区
泰州市城市规划发展态势研究分析报告
第一部分、《泰州市城市规划(2002-2020)》解读
四、市域城镇体系规划
(一)、城镇发展规划目标
1、2010年城市化的主要目标是是“一大四中”,即中心城市跨入大城市行列,4个县级市区建成中等城市;远期或远景城市化的目标是“一特大三中”,即中心城市进一步发展成为特大城市,空间上形成组团式泰州都市区。 2、建成10个重点发展中心镇和一大批一般镇。重点发展的中心镇规划期镇区人口规模都要达到3万以上是,一部分中心镇镇区达到5万人以上;一般镇镇区人口规划期都要达到1万人以上。 (二)、城镇体系人口规模结构
通过城市化进程和城镇体系建设,并通过规划期一步的乡镇合并到位,使泰州市城镇体系规模结构有重大变化。到2010年,中心城市建成大城市规模,4个县级市为中等城市民,并有5人口以上的3个小城镇及48个1~4.5万人的小
城镇;到2020年,中心城市和4个县级市规进一步扩大,5万人以上的小城镇增至5个。
规划期以公路、铁路、水运交通干线及产业布局为导向,泰州城市域体系空间格局将在现有基础上,形成包括大多数城镇和所有重要城镇在内的1个C 型城镇密带和2条纵向的城镇发展轴带。 1、“C ”型城镇密集带
依托现有的宁通高速公路、328国道、泰高公路、平江公路、新通扬运河、泰州引江河以及长江岸线,规划期还可依托宁启铁路上、泰高高速公路、沿江公路上、新长铁路等,其地域范围包括泰州市区,宁通高速公路沿线以及南至长江岸线以及328国道沿线两侧的靖江、泰兴、姜堰城区以及众多的建制镇。 2、盐靖城镇发展轴
盐靖城镇发展轴以盐靖高速公路和盐靖公路为纽带,在市域东部纵贯南北,穿过“C ”型城镇密集带,向南可过广靖高速公路和江阴长江大桥接入苏南高速公路网,向北可连接盐城、连云港等苏北区,是泰州市域东部交通干线。盐靖轴沿线经过姜堰城区、靖江城区、以及丰、载南、溱潼、黄桥、季市等5 个重点中心城镇。
3、兴泰城镇发展轴
兴泰轴依托一级公路(现兴泰公路为超二级公路) ,沿线经过泰州主城区、兴化城区,以及周庄重点中心镇。兴泰公路向南接入泰高高速公路(规划) 和328国道,与“C ”型城镇密带相接;泰高高速公路向南连接规划的泰州——扬中过江通道通往镇江、常州。兴泰公路向北规划新建至建湖、阜宁的一级公路,向西北经沙沟镇新建至宝应、金湖的一级公路。
五、市域综合交通体系规划
(一)、交通网规划目标
以泰州市经济社会和城镇发展战略目标为依据,结合交通运输的需求预测,确立泰州作为长江三角洲北冀经济中心之一和交通枢纽城市的地位,建成以高等级公路、铁路、长江和内河干线航道为骨架,长江港口为依托,中心城市为枢纽,铁公水管并举,与周边城市良好衔接,与市域内各城市(镇)通达性强的内联外
通、高速便捷的综合交通网络系统。
(二)、主干公路网
市域内外联系的主干路网由“三纵八横”的高速公路和一级公路组成。
一纵:盐靖高速公路和广靖高速公路,经江阴长江大桥沟通长江南北,为省高速公路主骨架的“四联”之一;
二纵:兴(化)盐(城)一级公路、兴泰一级公路上、泰(州)高(港) 高速公路,经规划的泰州一扬中长江大桥沟通长江南北;
三纵:盐靖一级公路上,与盐靖高速公路平行,为沿线产业和城镇服务; 一横:规划新建的沿江一级公路上,为沿江工业带服务; 二横:江(都)平(潮)一级公路和 三横:宁通高速公路上,为省高速公路主骨架“四横”之一,从苏通大桥沟通长江南北; 四横:如(皋)泰(兴)一级公路; 五横:328国道一级公路;
六横:规划新建的海(安)溧(阳)高速公路上,为省高速公路主骨架的“四联”之一,以润扬大桥沟通长江南北;
七横:高(邮)兴(化)东(台)一级公路; 八横:李(中)合(陈)一级公路。
(一)、长江港口规划
泰州长江港口由泰州港口和靖江港两个港口群组成,泰州港包括扬湾、高港、永安、过船4个港区;靖江港包括夹港、八圩、天生、新港4个港区。规划泰州港新建4个万吨级海轮泊位和一批江轮泊位,形成1000万吨和1万吨标准集装箱的年吞吐能力。过船港和靖江港建成万吨级码头,规划期末泰州长江港口吞吐能力达到1200吨以上。
(四)、内河航道规划
内河航道通过整治和疏浚形成“四纵五横”的干线网格局。四纵即建(湖)口(岸) 线(5级航道)、盐(城)邵(伯)线(5级)、泰东河一引江河(3级)、兴(化)姜(堰)一姜(堰)十(圩)线(5级);五横即兴(化)东(台)线(5级)、高(邮)东(台)线(5级)、新通扬运河(4级)、老通扬运河(6级)、如泰运河(5级)。
(五)、铁路规划
规划期内建成新长铁路(即将通车)、宁启铁路(在建)、并建成高港港口支线。新长铁路为我国沿海铁路通道的组成部分,在兴化合陈镇东部、泰兴黄桥镇东部、靖江市区东部建三个车站。宁启铁路在新通扬云河北侧建设,且与新通扬运河平行,在泰州市区设客货分开的中间站,在姜堰市区西北部高客货混合的中间站。规划宁启铁路通往港口的支线在引江河西侧接轨,与引江河平行向南直通扬湾港区。
(六)、管道运输规划
规划泰州市的管道运输主要有两条,一条是宁启输油管,从启东连兴港输入海上石油,经海门、南通、泰州、扬州至南京,另一条是结国家“西气东输”工程,修建南京、扬州、泰州、南通的天然气输送主干道,根据需要,建立一级天然气门站和各县级二级门站。
(七) 、民航机场规划
泰州航空运输近期主要依靠上海浦东、虹桥机场、和南京碌口机场。规划期泰州市有必要与扬州市合建一个机场,机场选址以在扬州市区和泰州市区的江都市境内为宜。
六、城市建设用地布局规划
(一)、城市结构布局
城市结构形态变组团结构。由城区和港区两大组团组成。城区中心在主城区。
(二)、功能分区
1、主城区 (1)、工业用地
主要集中在高科技工业园、春兰工业园、化工区三大块;其中周山河以北高科技园以南官河为界,向西发展。搬迁环城河内工业,整合零星工业用地。 (2)、商业用地
在保留坡子街,济川路商业中心的基础上,在328国道以南泰高路以东规划新区商务中心。
(3)、居住用地
在保留老城区用地性质和新区府南街区用地性质不变的基础上,调整老城区局部工业用地,新增东风路以东、以西、新328国道以南地块。 (4)、科教文化用地
扩大规模,向南延伸。主体范围:东起春兰路、西至东风路,北起五一东路、南至永泰路。 (5)、新城商务区
范围:北起梅兰路、南至周山路河,东起鼓楼路、西至海陵路,规划建设以行政商贸文化娱乐服务为主的高标准、高水平的新城中枢。 1、港区 (1)、工业用地
主要集中在滨江工业园区,调整原江平线北侧南官河东侧工业用地,整合扬子江药业集团用地,工业发展用地以许庄科技创业园为主发展。 (2)、居住用地
在保留原有的居住用地的基础上,新增龙窝东路南侧居住用地和府后路以北居住用地。 (3)、商务区用地
以区行政中心为核心,主要向南规划建设高港商务区。
2、各类用地规划指标 (1)、居住用地:规划居住用地2475.8ha. 人均34.5平方米,占城市建设用地的30.8%. (2)、公共设施用地:规划用地1155.3ha. 人均16.5平米。占城市建设用地14.4%。 (3)、工业用地:规划工业用地1757.5ha. 人均25.1平方米,占城市建设用地21.9%. (4)、仓储用地:规划仓储用地144.8ha. 人均2.1平方米。占城市建设用地1.8%.
九、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
(一)、保护基本原则:充分协调保护与发展的,创造具有可持续发展意义规划。 (二)、保护主题:具江淮水乡之风韵,集明清民居之佳构,显吴楚文化之奇丽,展革命史迹之风采 。 (三)、基本保护区:光孝寺宗教文化区、日涉园、城河、西山寺历史文化保护区,城中、涵西街及五巷传统民居文化保护区。
十、城市中心景观规划
(一)、城市风貌的总体构
以环城水系及历史文化保护区为核心的传统文化风光区和以新的市政中心为核心诉现代文明风光区,以城市道路、城市河道为景观轴,联结各景观特色的城市风貌区和景观集聚点,构成城市总体风格局。
(二)、城市文脉与城市格局
景观轴——沿环城河形成的历史景观轴和沿引江河、凤凰河、周山河形成的生态、绿色景观轴,以及城市的青年(泰高路)、东风路、和凤凰路形成的都市景观轴。
风貌区——主经有老城的历史文化风貌区,新区的环行政中心广场的现代城市风貌区、引江河的自然生态景观风貌区、城市公园娱乐区(如泰山、人民、梅柳桃公园),及城外田园风光与人文景观相结合风貌区(如长江旅游度假区)等。
景观聚集点——主要分布在刁铺立交等城市出入口中,城市要交叉口,城市广场以及中心等地段。
(三)、城市风貌特色的培育
老城要继承和保持历史名城的格局、风貌,新区建设要力求创具有地方文化蕴意现代化新城的形象。强化沿江及开城市主要干道沿线生态和水乡城市形象。 十四、郊区规划
1、用地范围
为了便于统一管理,有利于城市的健康发展,将郊区与规划区划定为同一范围。泰州市城市郊区即指该范围内除去泰州市至规划期末已规划用地以外的用地,面积为280平方公里。
2、主要空间节点
寺巷是城市的南大门,着重加强泰高路两侧的环境建设,体现南大门的形象。 九龙是泰州的西大门,镇区主要发展方向向引江河及泰州市区发展,为市区及镇区的发展提供服务。
泰东是泰州的东大门,它与市区的衔接主要靠几个专业市场及春兰工业园来带动泰东镇的第三产业的发展及小型工业的发展。
塘湾其发展的方向主要向西、向北发展,应该实现以城带乡,协调发展。
第二部分、泰州市城市规划评估
1、主城区过于强调和港口的沟通,城市北部地区被忽视, 火车站经济圈突显
2、城市规划朴实、传统、无创意
3、城市规划对大势的借助不足、分析不足、依靠不够
4、城市规划无明确定位则无灵魂,未有鲜明城市定位的意识则丧失机遇
5、城市定位战略没有,则必然是泛泛的规划,规划细则体现的是战术,则是泛泛的战术
6、只讲城市战略定位这一点,足够。泰州的规划应该从更广泛视野来寻求,以规划促进城市更高效的发展
第三部分、泰州市城市趋势预测
1、火车站经济必将超越规划发展,火车站——城市北部的交通经济必将成为重要板块
2、城市北部的强大动力被规划忽略。火车站——城市北部的交通经济,必将首先成为强大动力源产生“北部商贸”板块,该板块是第三产业,从而比南部二产板块、港口板块更具长远性
3、城市北部‘商贸板块’,是真正的泰州市三产,是未来核心的泰州市
4、所以,我们建议,我们认为,泰州北部的交通经济启动的三产板块,必须作为战略来考虑。针对北部板块的整体策划,我们将在下文予以陈述
5、北部板块,作为泰州更长远重要的城市核心,要好好策划。加上溱潼地区,这几十平方公里,应该是泰州未来的核心区、三产区、商贸区——旅游休闲居住度假——未来二十年后,泰州真正的城市特色灵魂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