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勤奋”为话题 写一篇简单议论文
教学目标:
近阶段所学的第二单元是议论文单元,并且是本书设计所要求的,达到“学以致用”。
教学过程:
一、议论文“三段式简快”法
议论文“三段式简快”法,其实正是议论文最基本结构“横式”的体现。议论文的基本结构
是“提出问题(引论)——分析问题(本论)——解决问题(结论)”,其“横式”是“总论——分论——
总论”。“三法”就是这“三段式”的灵活运用。
基(引论、论点、总论、是什么) 论点定位法 简
本 快
(本论、论证、分论、为什么) 理例论证法
结 方
构解决问题(结论、结论、总论、怎么办) 法
二、议论文的中心论点“三要”原则:
中心论点要正确,要符合实际,要经得起实践检验,但受同学们的认识的限制。
中心论点要明确,是肯定还否定,是赞成还是反对,态度要明朗。
中心论点要集中,一篇议论文只能有一个中心论点,用其他事实和道理来论证论点。
三、 关于审题
1、审话题:
“勤奋”:刻苦,顽强,遇到困难不畏缩,碰到疑难不放过,遭到挫折不灰心。勤奋就是持之
以恒,锲而不舍。 (反面:三天打鱼,两天晒网)
2、审体裁——议论文
议论文是以议论为主要表达方式,通过作者阐述自己的见解和主张,达到以理服人的目的。
四、议论文中“概括叙述”的原则:
体现原意,言简意赅,有侧重点。
对许多人都熟悉的,可以少说;对于一下子可以说清楚的,不多说;
可以十个字说的,不用二十个字说;可以一句话说清楚的,不用两句话说。
事例举例:
1、马克思写《资本论》,辛勤劳动,艰苦奋斗了40年,阅读了数量惊人的书籍和刊物,其中
1
做过笔记的就有1500种以上;
2、我国历史巨著《史记》的作者司马迁,从20多岁起就开始漫游生活,足迹遍及黄河、长江
流域,汇集了大量的社会素材和历史素材,为《史记》的创作奠定了基础;
3、德国伟大诗人、小说家和戏剧家歌德,前后花了58年的时间,搜集了大量的材料,写出了
对世界文学和思想界产生很大影响的诗剧《浮士德》。
4、我国年轻的数学家陈景润,在攀登数学高峰的道路上,翻阅了国内外的有关上千本资料,通
宵达旦地看书学习,取得了震惊世界的成就;
五、议论如何以理服人?
方法一:摆事实:用确凿、典型的、充分的事例来论证你的观点。
方法二:讲道理:可以对事件进行合情合理的分析,也可以引用一些名人名言、俗语、警句
等,注意说理的逻辑性,以及名言与观点的吻合。
方法三:作对比:通过正反两方面摆事实、讲道理,使观点更加鲜明突出。
六、标题就是文章的眼睛,一定要让它明亮。
用观点做标题
说勤奋 必成大器的秘诀 勤奋是成功之门 勤奋——打开梦的钥匙
成功的原因 勤奋是成才的条件 玉琢方能成器 勤奋铸造成功
书山有路勤为径 勤奋是成功唯一捷径 天才出于勤奋 勤奋就是财富
附: [勤奋的相关格言]
1、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
2、一勤天下无难。
3、天才在于积累,聪明在于勤奋。
4、天才就是无止刻苦勤奋的能力。
5、天才是百分之一的灵感,加百分之九十九的血汗。
6、在天才和勤奋之间,我毫不迟疑地选择勤奋。
7、凡事勤则易,凡事惰则难。
8、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
9、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乐府诗集》
10、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岳飞
11、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徐特立
12、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七、佳作赏析见“活动单”
2
以“勤奋”为话题 写一篇简单议论文
教学目标:
近阶段所学的第二单元是议论文单元,并且是本书设计所要求的,达到“学以致用”。
教学过程:
一、议论文“三段式简快”法
议论文“三段式简快”法,其实正是议论文最基本结构“横式”的体现。议论文的基本结构
是“提出问题(引论)——分析问题(本论)——解决问题(结论)”,其“横式”是“总论——分论——
总论”。“三法”就是这“三段式”的灵活运用。
基(引论、论点、总论、是什么) 论点定位法 简
本 快
(本论、论证、分论、为什么) 理例论证法
结 方
构解决问题(结论、结论、总论、怎么办) 法
二、议论文的中心论点“三要”原则:
中心论点要正确,要符合实际,要经得起实践检验,但受同学们的认识的限制。
中心论点要明确,是肯定还否定,是赞成还是反对,态度要明朗。
中心论点要集中,一篇议论文只能有一个中心论点,用其他事实和道理来论证论点。
三、 关于审题
1、审话题:
“勤奋”:刻苦,顽强,遇到困难不畏缩,碰到疑难不放过,遭到挫折不灰心。勤奋就是持之
以恒,锲而不舍。 (反面:三天打鱼,两天晒网)
2、审体裁——议论文
议论文是以议论为主要表达方式,通过作者阐述自己的见解和主张,达到以理服人的目的。
四、议论文中“概括叙述”的原则:
体现原意,言简意赅,有侧重点。
对许多人都熟悉的,可以少说;对于一下子可以说清楚的,不多说;
可以十个字说的,不用二十个字说;可以一句话说清楚的,不用两句话说。
事例举例:
1、马克思写《资本论》,辛勤劳动,艰苦奋斗了40年,阅读了数量惊人的书籍和刊物,其中
1
做过笔记的就有1500种以上;
2、我国历史巨著《史记》的作者司马迁,从20多岁起就开始漫游生活,足迹遍及黄河、长江
流域,汇集了大量的社会素材和历史素材,为《史记》的创作奠定了基础;
3、德国伟大诗人、小说家和戏剧家歌德,前后花了58年的时间,搜集了大量的材料,写出了
对世界文学和思想界产生很大影响的诗剧《浮士德》。
4、我国年轻的数学家陈景润,在攀登数学高峰的道路上,翻阅了国内外的有关上千本资料,通
宵达旦地看书学习,取得了震惊世界的成就;
五、议论如何以理服人?
方法一:摆事实:用确凿、典型的、充分的事例来论证你的观点。
方法二:讲道理:可以对事件进行合情合理的分析,也可以引用一些名人名言、俗语、警句
等,注意说理的逻辑性,以及名言与观点的吻合。
方法三:作对比:通过正反两方面摆事实、讲道理,使观点更加鲜明突出。
六、标题就是文章的眼睛,一定要让它明亮。
用观点做标题
说勤奋 必成大器的秘诀 勤奋是成功之门 勤奋——打开梦的钥匙
成功的原因 勤奋是成才的条件 玉琢方能成器 勤奋铸造成功
书山有路勤为径 勤奋是成功唯一捷径 天才出于勤奋 勤奋就是财富
附: [勤奋的相关格言]
1、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
2、一勤天下无难。
3、天才在于积累,聪明在于勤奋。
4、天才就是无止刻苦勤奋的能力。
5、天才是百分之一的灵感,加百分之九十九的血汗。
6、在天才和勤奋之间,我毫不迟疑地选择勤奋。
7、凡事勤则易,凡事惰则难。
8、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
9、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乐府诗集》
10、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岳飞
11、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徐特立
12、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七、佳作赏析见“活动单”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