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临床医护人员手卫生依从性论文

提高临床医护人员手卫生依从性的探讨

【中图分类号】r614【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

3783(2011)08-0397-01

【摘要】总结相关文献报道认识临床医护人员手卫生现状, 分析影响临床医护人员手卫生依从性的因素,探讨提高手卫生依从性的对策。

【关键词】医院感染;手卫生; 洗手; 依从性;

多数医院感染为接触性传播所导致的病原体感染,主要出现在侵入性检查和治疗,以及医务工作者和患者的手污染或携带病原体而导致感染[1]。医务工作者手传播病菌所致感染占医院感染发生率约30 %。可见,手卫生是预防微生物交叉传播从而防止医院感染的重要因素之一。因此,强化手卫生,防止外来菌定植及传播是非常必要和可行的预防感染的重要手段。 手卫生是指可清除或破坏手表皮肤微生物的任何方法,是一类包括洗手、杀菌洗手、杀菌手凝胶或外科手杀菌在内的通用术语[2]。本文就提高医护人员手卫生依从性的探讨,以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的看法如下。

1 临床医护人员手卫生现状

临床医护人员手卫生依从性差。国外资料显示[3],医护人员手卫生行为的依从率一般波动在5%~80%,平均约为40%。我国尚少梅[4]等调查4所综合医院178名护士,其洗手率为(16.95±12.95)%;王艳红调查177名临床一线护士(手术室、传染科护士除外)的手卫生状况,结果显示手卫生依从率仅为(14.94±

21.30)%[5]。操作前与操作后手卫生依从性也不同。黄菊如[6]等随机观察院内104名护士的洗手情况,结果显示,其操作前洗手率为28,3%,操作后洗手率为36.32%。吴欣娟[7]等选取重症监护室、急诊、妇产科、儿科、普通内科、普通外科6个科室,采用隐蔽性观察法,观察护理人员操作前后的洗手情况,结果显示,操作前的洗手依从率仅为3.6%,操作后的洗手依从率也仅有30.9%。可见护理人员操作前的洗手依从性明显低于操作后。黄菊如[6]等发现护理人员在进行同类型的无菌技术操作或侵人性操作时(如静脉输液、肌内注射、 6皮内注射等),往往忽略两位患者之间洗手这一环节。临床护士与医生及其他医技人员的手卫生状况也有差别。徐敏和熊薇[8]采用问卷方式随机对260名医护人员进行手卫生知识调查,结果显示,护士接受过手卫生培训者占92%,医生的培训率为42%。周艳霞[9]等对临床医生和护士的调查显示,护士手卫生相关防护知识知晓率与执行率明显高于医生。近年来,随着快速手消毒剂的出现和临床应用,手卫生的执行效率有所改善。

2 影响临床医护人员手卫生依从性的因素

2.1 主观因素

2.1.1 手卫生知识缺乏 刘玉琼[10]等对184名医务人员进行洗手知识的问卷调查,发现医务人员普遍存在洗手知识缺乏,特别是对手清洁和消毒的指征、手采样时间、中和剂的使用等问题缺乏正确认识。王艳红[5]等调查显示,只有20.3%的护士手卫生知识

达到满分,52%的护士手卫生指征知识达到满分。周艳霞[9]等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要求被调查对象对手卫生概念、标准隔离措施、自我防护原则和洗手方法的掌握等问题进行回答,结果显示,临床护士对手卫生各调查项目知晓率最高为61.0%,最低为

44.06%。另外医务人员对手部清洁、消毒认识上存在误区。有的医务人员认为“手上无明显的污迹不需洗手”;“未接触患者明显污染部位如伤口脓液、排泄物、分泌物等不需洗手”;“接触同一患者不需洗手”;“不接触患者非完整皮肤或黏膜则不需洗手,戴手套操作不需要洗手”[11]。由此可见,临床护士手卫生相关知识缺乏,是导致其手卫生依从性差的主要原因。

2.1.2 手卫生技术掌握差 有很大一部分医护人员手卫生技术掌握较差,医院感染意识淡薄,再污染现象严重。吴淑梅[12]等报道,95%的内科医生和90%的护士认为自己的洗手方法正确,然而通过客观观察结果显示其实际洗手技术并不符合要求。徐敏[8]等对260名医务人员问卷调查显示,只有70.38%的医务人员掌握六步洗手法。崔霞[11]等的研究结果显示,操作后洗手率为

44.64%,其中有效洗手率仅为23.21%。张晓春[13]等研究显示洗手后用白大衣、公用毛巾擦手者高达86.5%。这些都反映了医务人员手卫生技术掌握较差,因此也不能达到预防医院感染的目。

2.2 客观因素

2.2.1 洗手设施不完善 洗手池数量不足,护士在病房完成操作后洗手不方便,从而影响洗手的顺应性。洗手池水龙头开关细菌污染

严重等导致手卫生有效性差。缺乏干手设备。国内仅少部分医院的医护人员使用一次性擦手巾或纸巾擦干手,绝大部分医护人员使用的是公用大毛巾或者是个人使用的小毛巾干手,而且用白大衣两腋下或内面擦手的人也不少[14]。有研究表明[15],擦手毛巾是环境中一个储菌源,其染菌量100%超过部颁标准,是标准的30.7倍,其中最多可达标准的101.3倍,最少也是标准的2倍。

2.2.2 洗手对局部皮肤产生刺激。经常洗手会使皮肤含水量减少而出现皮肤发干、皲裂等现象。这也是影响医护人员手卫生依从性的原因之一。周艳霞[9]的研究发现,有少数医护人员惧怕长期洗手或手消毒会损伤皮肤。张晓春[13]等调查显示,15%的护士认为经常性洗手会使皮肤粗糙;31.5%的护士认为化学消毒剂具有腐蚀性,不宜过多使用。

2.2.3 人力资源不足 工作繁忙是影响医护人员洗手依从性的重要因素。护理人力资源不足是当前我国医院的一个共同问题。2004年,卫生部对全国400所医院的人员配置状况进行调查,发现全国护理人员与病房床位比为1:0.33[16],尚未达到我国1978年卫生部颁布的《综合医院组织编制原则(试行草案)》规定的床位与病房护理人员比例为1:0.4的标准[17]。护理人员严重缺编、护士工作量大、急诊和危重患者多等,导致护理人员没时间做好手卫生。工作越忙的病区,医护人员手接触患者的次数越多,手污染越严重,但实际上洗手次数却越少。有调查显示,57.5%的护士认为工作忙,没时间洗手[13]”,临床护理人力资源不足是导致手卫

生依从性差的主要原因之一。

2.2.4 手卫生相关教育、监督、管理机制不完善 有些医院对手部卫生清洁重要性的推广不力,没有手卫生规范相关制度。有研究显示[18],在培训与宣教的层面上,医院进行手卫生知识和法规培训与宣教的程度,决定了医务人员手卫生防护知识知晓率和手卫生执行率的高低。王艳红[6]等的研究显示,60.45%的护士认为“未对洗手或擦手的效果进行有效监控”及 54.23%的护士认为“没有针对洗手或擦手的奖惩措施” 影响手卫生的执行。 3 提高手卫生依从性的对策

3.1 加强手卫生培训、宣传和管理 提供系统化的培训教育,包括全员集中培训、重点科室专题培训和新上岗人员岗前培训。做好手部卫生的宣传工作,使临床医务人员对手卫生知识从初步了解到全面掌握;同时,医院感染管理部门应制定本院的手卫生标准,成立手卫生管理小组并确定目标,制订工作计划,进行阶段总结及效果评价[19]。明确手卫生指征,包括15项[20]:(1)接触患者前;

(2)接触患者后;(3)静脉抽血和动脉采血前;(4)肌内注射、皮下与皮内注射前;(5)周围静脉置管和中心静脉置管前;(6)测量血糖、灌肠、导尿等其他侵入性操作前;(7)双手从患者身体的污染部位移至清洁部位前;(8)双手接触患者的黏膜及不完整皮肤后;(9)接触患者的体液、排泄物、分泌物或伤口敷料后;(10)接触患者周围物体后;(11)处理完被患者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等污物污染的被服、器械、设备、物品后;(12)护士去卫生间前;(13)使用

卫生间完毕后;(14)执行无菌操作需要戴无菌手套前;(15)戴手套的护士每接触一位患者脱手套后。

3.2 完善手卫生设施 病房及诊疗室应设有专用洗手池,数量足够,使用方便。洗手采用流动水,开关采用脚踏式、肘触式或感应式,洗手水池旁有正确洗手方法的文字说明和图示,配有足够的抗菌洗手液,并根据科室需要选用纸巾、风干机、擦手毛巾等,科室备有工作人员使用的指甲剪。在治疗车、洗手池等处摆放快速手消毒剂,以提高医务人员洗手的依从性[21]。在选择消毒剂时,应尽量选用医护人员感觉舒适、易接受的手部消毒剂,并提供手护理霜,加强手部护理[19]。

3.3 合理配置护理人力资源 在现有的人力资源基础上进行科学

配置,以减轻护理人员工作强度,从而改善护理人员的洗手依从性。

4 小结

洗手是必不可少的预防医院感染的重要措施之一。在实际工作中应严格掌握普通洗手和手消毒的指征:当手部有可视灰尘或接触血液、体液和蛋白质等污物后,应使用含消毒剂的清洁剂或普通肥皂流水洗手;如果手部无可视灰尘,在某些临床操作中可以使用免水洗手液进行常规的手部清洁;而含消毒剂的清洁剂加流水洗手适合于所有的临床操作[1]。洗手这一措施对临床医护人员仍然非常必要。目前洗手方法较常使用七步洗手法。正确掌握洗手指征,正确

洗手,才能更好的避免医院内感染。

参考文献

[1] 牟玉英, 王新, 李君. 不同病区医护手监测调查与分析[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03 ,13 (5) : 4402441.

[2] widmer af. replace hand washing wit h use of a waterless alcohol hand rub[j]. clin infect dis , 2000 , 31 (1) : 136-143.

[3] boyce j m,pit ter d-guideline for haild hygiene in healthcaresettings[j].am j infect cont rol。2002,30:510—546.

[4] 尚少梅。郑修霞,王宜芝。等.临床护理人员洗手行为的观察与分析[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01,11(6):455—456. [5] 王艳红,刘素珍,钟慧仪,等.护士手卫生认知的现状调查[j].中国循证医学杂志,2006,6(9):641—645.

[6] 黄菊如,钟春娇,肖凤兰,等.护士洗手行为调查[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04,14(12):1352.

[7] 吴欣娟,马丽莉,贾朝霞.护理人员洗手依从性现状及影响因素研究[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05,21(7):11—12. [8] 徐敏,熊薇.医务人员手卫生状况的调查[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07,23(4):58.

[9] 周艳霞,钟元河。尹云清.关于医务人员手卫生质量管理调查报告[j].中国消毒学杂志,2007。24(2):166.

[10] 刘玉琼,蒋莉玲,李辉.医务人员洗手认知及监测现状[j].护理研究,2(h)4,18(3):525.

[11] 崔霞,曹晋桂。路琴。等.医护人员洗手和手部带菌现状调查与分析[j].空军总医院学报,2(x)5,21(4):228—231. [12] 吴淑梅,薛国文.医务人员手卫生现状与免水洗手前景[j].现代医药卫生,2006,22(2):204—206.

[13] 张晓春,林树德,吴建明.200名护士洗手的调查[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01,11(4):261.

[14] 李文玉.某医院312名医护人员洗手情况调查[j].解放军预防医学杂志,2001,19(4):303.

[15] 田洪明。舒逸萍,王莉.擦手毛巾染菌量与潜在医源性感染分析[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1996,6(3);162—163. [16] 郭燕红.发展护理事业维护和促进人民群众健康[j].中华护理杂志,2005,40(5):322—323.

[17] 石兰萍,韩祺,王小花,等.护理人力资源配置方法研究进展[j].护理研究,2005,19(4):573—574.

[18] 黄雪珍.医护人员手消毒效果监测结果报告[j].中国消毒学杂志。2006,23(1):79.

[19] 张流波,沈瑾.手部卫生与感染的关系及促进策略[j].中国护理管理,2007,7(1):78—79.

[20] boyce jm , pittet d. guideline for hand hygiene in health-care settings. recommendations of t he healt hcare

infection control practices advisory committee and t he

hicpac/ shea/apic/ idsa hand hygiene task force. society for healthcare epidemiology of america/ association for

professionals in infection cont rol/ infectious diseases society of america [j].mmwr recomm rep , 2002 , 51 (rr216) : 1-45.

[21] 刘晖.行为教育干预对基层医院医务人员手卫生依从性的研究[j].家庭护士.2007,5(5):6—7.

作者单位:浙江省富阳市人民医院重症医学科

提高临床医护人员手卫生依从性的探讨

【中图分类号】r614【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

3783(2011)08-0397-01

【摘要】总结相关文献报道认识临床医护人员手卫生现状, 分析影响临床医护人员手卫生依从性的因素,探讨提高手卫生依从性的对策。

【关键词】医院感染;手卫生; 洗手; 依从性;

多数医院感染为接触性传播所导致的病原体感染,主要出现在侵入性检查和治疗,以及医务工作者和患者的手污染或携带病原体而导致感染[1]。医务工作者手传播病菌所致感染占医院感染发生率约30 %。可见,手卫生是预防微生物交叉传播从而防止医院感染的重要因素之一。因此,强化手卫生,防止外来菌定植及传播是非常必要和可行的预防感染的重要手段。 手卫生是指可清除或破坏手表皮肤微生物的任何方法,是一类包括洗手、杀菌洗手、杀菌手凝胶或外科手杀菌在内的通用术语[2]。本文就提高医护人员手卫生依从性的探讨,以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的看法如下。

1 临床医护人员手卫生现状

临床医护人员手卫生依从性差。国外资料显示[3],医护人员手卫生行为的依从率一般波动在5%~80%,平均约为40%。我国尚少梅[4]等调查4所综合医院178名护士,其洗手率为(16.95±12.95)%;王艳红调查177名临床一线护士(手术室、传染科护士除外)的手卫生状况,结果显示手卫生依从率仅为(14.94±

21.30)%[5]。操作前与操作后手卫生依从性也不同。黄菊如[6]等随机观察院内104名护士的洗手情况,结果显示,其操作前洗手率为28,3%,操作后洗手率为36.32%。吴欣娟[7]等选取重症监护室、急诊、妇产科、儿科、普通内科、普通外科6个科室,采用隐蔽性观察法,观察护理人员操作前后的洗手情况,结果显示,操作前的洗手依从率仅为3.6%,操作后的洗手依从率也仅有30.9%。可见护理人员操作前的洗手依从性明显低于操作后。黄菊如[6]等发现护理人员在进行同类型的无菌技术操作或侵人性操作时(如静脉输液、肌内注射、 6皮内注射等),往往忽略两位患者之间洗手这一环节。临床护士与医生及其他医技人员的手卫生状况也有差别。徐敏和熊薇[8]采用问卷方式随机对260名医护人员进行手卫生知识调查,结果显示,护士接受过手卫生培训者占92%,医生的培训率为42%。周艳霞[9]等对临床医生和护士的调查显示,护士手卫生相关防护知识知晓率与执行率明显高于医生。近年来,随着快速手消毒剂的出现和临床应用,手卫生的执行效率有所改善。

2 影响临床医护人员手卫生依从性的因素

2.1 主观因素

2.1.1 手卫生知识缺乏 刘玉琼[10]等对184名医务人员进行洗手知识的问卷调查,发现医务人员普遍存在洗手知识缺乏,特别是对手清洁和消毒的指征、手采样时间、中和剂的使用等问题缺乏正确认识。王艳红[5]等调查显示,只有20.3%的护士手卫生知识

达到满分,52%的护士手卫生指征知识达到满分。周艳霞[9]等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要求被调查对象对手卫生概念、标准隔离措施、自我防护原则和洗手方法的掌握等问题进行回答,结果显示,临床护士对手卫生各调查项目知晓率最高为61.0%,最低为

44.06%。另外医务人员对手部清洁、消毒认识上存在误区。有的医务人员认为“手上无明显的污迹不需洗手”;“未接触患者明显污染部位如伤口脓液、排泄物、分泌物等不需洗手”;“接触同一患者不需洗手”;“不接触患者非完整皮肤或黏膜则不需洗手,戴手套操作不需要洗手”[11]。由此可见,临床护士手卫生相关知识缺乏,是导致其手卫生依从性差的主要原因。

2.1.2 手卫生技术掌握差 有很大一部分医护人员手卫生技术掌握较差,医院感染意识淡薄,再污染现象严重。吴淑梅[12]等报道,95%的内科医生和90%的护士认为自己的洗手方法正确,然而通过客观观察结果显示其实际洗手技术并不符合要求。徐敏[8]等对260名医务人员问卷调查显示,只有70.38%的医务人员掌握六步洗手法。崔霞[11]等的研究结果显示,操作后洗手率为

44.64%,其中有效洗手率仅为23.21%。张晓春[13]等研究显示洗手后用白大衣、公用毛巾擦手者高达86.5%。这些都反映了医务人员手卫生技术掌握较差,因此也不能达到预防医院感染的目。

2.2 客观因素

2.2.1 洗手设施不完善 洗手池数量不足,护士在病房完成操作后洗手不方便,从而影响洗手的顺应性。洗手池水龙头开关细菌污染

严重等导致手卫生有效性差。缺乏干手设备。国内仅少部分医院的医护人员使用一次性擦手巾或纸巾擦干手,绝大部分医护人员使用的是公用大毛巾或者是个人使用的小毛巾干手,而且用白大衣两腋下或内面擦手的人也不少[14]。有研究表明[15],擦手毛巾是环境中一个储菌源,其染菌量100%超过部颁标准,是标准的30.7倍,其中最多可达标准的101.3倍,最少也是标准的2倍。

2.2.2 洗手对局部皮肤产生刺激。经常洗手会使皮肤含水量减少而出现皮肤发干、皲裂等现象。这也是影响医护人员手卫生依从性的原因之一。周艳霞[9]的研究发现,有少数医护人员惧怕长期洗手或手消毒会损伤皮肤。张晓春[13]等调查显示,15%的护士认为经常性洗手会使皮肤粗糙;31.5%的护士认为化学消毒剂具有腐蚀性,不宜过多使用。

2.2.3 人力资源不足 工作繁忙是影响医护人员洗手依从性的重要因素。护理人力资源不足是当前我国医院的一个共同问题。2004年,卫生部对全国400所医院的人员配置状况进行调查,发现全国护理人员与病房床位比为1:0.33[16],尚未达到我国1978年卫生部颁布的《综合医院组织编制原则(试行草案)》规定的床位与病房护理人员比例为1:0.4的标准[17]。护理人员严重缺编、护士工作量大、急诊和危重患者多等,导致护理人员没时间做好手卫生。工作越忙的病区,医护人员手接触患者的次数越多,手污染越严重,但实际上洗手次数却越少。有调查显示,57.5%的护士认为工作忙,没时间洗手[13]”,临床护理人力资源不足是导致手卫

生依从性差的主要原因之一。

2.2.4 手卫生相关教育、监督、管理机制不完善 有些医院对手部卫生清洁重要性的推广不力,没有手卫生规范相关制度。有研究显示[18],在培训与宣教的层面上,医院进行手卫生知识和法规培训与宣教的程度,决定了医务人员手卫生防护知识知晓率和手卫生执行率的高低。王艳红[6]等的研究显示,60.45%的护士认为“未对洗手或擦手的效果进行有效监控”及 54.23%的护士认为“没有针对洗手或擦手的奖惩措施” 影响手卫生的执行。 3 提高手卫生依从性的对策

3.1 加强手卫生培训、宣传和管理 提供系统化的培训教育,包括全员集中培训、重点科室专题培训和新上岗人员岗前培训。做好手部卫生的宣传工作,使临床医务人员对手卫生知识从初步了解到全面掌握;同时,医院感染管理部门应制定本院的手卫生标准,成立手卫生管理小组并确定目标,制订工作计划,进行阶段总结及效果评价[19]。明确手卫生指征,包括15项[20]:(1)接触患者前;

(2)接触患者后;(3)静脉抽血和动脉采血前;(4)肌内注射、皮下与皮内注射前;(5)周围静脉置管和中心静脉置管前;(6)测量血糖、灌肠、导尿等其他侵入性操作前;(7)双手从患者身体的污染部位移至清洁部位前;(8)双手接触患者的黏膜及不完整皮肤后;(9)接触患者的体液、排泄物、分泌物或伤口敷料后;(10)接触患者周围物体后;(11)处理完被患者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等污物污染的被服、器械、设备、物品后;(12)护士去卫生间前;(13)使用

卫生间完毕后;(14)执行无菌操作需要戴无菌手套前;(15)戴手套的护士每接触一位患者脱手套后。

3.2 完善手卫生设施 病房及诊疗室应设有专用洗手池,数量足够,使用方便。洗手采用流动水,开关采用脚踏式、肘触式或感应式,洗手水池旁有正确洗手方法的文字说明和图示,配有足够的抗菌洗手液,并根据科室需要选用纸巾、风干机、擦手毛巾等,科室备有工作人员使用的指甲剪。在治疗车、洗手池等处摆放快速手消毒剂,以提高医务人员洗手的依从性[21]。在选择消毒剂时,应尽量选用医护人员感觉舒适、易接受的手部消毒剂,并提供手护理霜,加强手部护理[19]。

3.3 合理配置护理人力资源 在现有的人力资源基础上进行科学

配置,以减轻护理人员工作强度,从而改善护理人员的洗手依从性。

4 小结

洗手是必不可少的预防医院感染的重要措施之一。在实际工作中应严格掌握普通洗手和手消毒的指征:当手部有可视灰尘或接触血液、体液和蛋白质等污物后,应使用含消毒剂的清洁剂或普通肥皂流水洗手;如果手部无可视灰尘,在某些临床操作中可以使用免水洗手液进行常规的手部清洁;而含消毒剂的清洁剂加流水洗手适合于所有的临床操作[1]。洗手这一措施对临床医护人员仍然非常必要。目前洗手方法较常使用七步洗手法。正确掌握洗手指征,正确

洗手,才能更好的避免医院内感染。

参考文献

[1] 牟玉英, 王新, 李君. 不同病区医护手监测调查与分析[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03 ,13 (5) : 4402441.

[2] widmer af. replace hand washing wit h use of a waterless alcohol hand rub[j]. clin infect dis , 2000 , 31 (1) : 136-143.

[3] boyce j m,pit ter d-guideline for haild hygiene in healthcaresettings[j].am j infect cont rol。2002,30:510—546.

[4] 尚少梅。郑修霞,王宜芝。等.临床护理人员洗手行为的观察与分析[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01,11(6):455—456. [5] 王艳红,刘素珍,钟慧仪,等.护士手卫生认知的现状调查[j].中国循证医学杂志,2006,6(9):641—645.

[6] 黄菊如,钟春娇,肖凤兰,等.护士洗手行为调查[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04,14(12):1352.

[7] 吴欣娟,马丽莉,贾朝霞.护理人员洗手依从性现状及影响因素研究[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05,21(7):11—12. [8] 徐敏,熊薇.医务人员手卫生状况的调查[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07,23(4):58.

[9] 周艳霞,钟元河。尹云清.关于医务人员手卫生质量管理调查报告[j].中国消毒学杂志,2007。24(2):166.

[10] 刘玉琼,蒋莉玲,李辉.医务人员洗手认知及监测现状[j].护理研究,2(h)4,18(3):525.

[11] 崔霞,曹晋桂。路琴。等.医护人员洗手和手部带菌现状调查与分析[j].空军总医院学报,2(x)5,21(4):228—231. [12] 吴淑梅,薛国文.医务人员手卫生现状与免水洗手前景[j].现代医药卫生,2006,22(2):204—206.

[13] 张晓春,林树德,吴建明.200名护士洗手的调查[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01,11(4):261.

[14] 李文玉.某医院312名医护人员洗手情况调查[j].解放军预防医学杂志,2001,19(4):303.

[15] 田洪明。舒逸萍,王莉.擦手毛巾染菌量与潜在医源性感染分析[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1996,6(3);162—163. [16] 郭燕红.发展护理事业维护和促进人民群众健康[j].中华护理杂志,2005,40(5):322—323.

[17] 石兰萍,韩祺,王小花,等.护理人力资源配置方法研究进展[j].护理研究,2005,19(4):573—574.

[18] 黄雪珍.医护人员手消毒效果监测结果报告[j].中国消毒学杂志。2006,23(1):79.

[19] 张流波,沈瑾.手部卫生与感染的关系及促进策略[j].中国护理管理,2007,7(1):78—79.

[20] boyce jm , pittet d. guideline for hand hygiene in health-care settings. recommendations of t he healt hcare

infection control practices advisory committee and t he

hicpac/ shea/apic/ idsa hand hygiene task force. society for healthcare epidemiology of america/ association for

professionals in infection cont rol/ infectious diseases society of america [j].mmwr recomm rep , 2002 , 51 (rr216) : 1-45.

[21] 刘晖.行为教育干预对基层医院医务人员手卫生依从性的研究[j].家庭护士.2007,5(5):6—7.

作者单位:浙江省富阳市人民医院重症医学科


相关内容

  • 临床医护人员手卫生研究进展
  • ・65・ .综述. 临床医护人员手卫生研究进展 Researchprogress 马文波(MAWen-bo)1 on handhygieneofclinicalhealth韩静(HANJing)2,李蔚华(LTWei-hua)1 care workers 综述审校 (1额敏兵团农九师医院,新疆塔城8 ...

  • 医务工作者的手卫生
  • [摘要] 随着医疗条件的逐步改善,医院感染越来越受到医务工作人员的重视.中国每年由于医院感染造成的损失巨大.如何做好手卫生管理是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提高医疗质量的关键,也是医务人员自我保护的重要方法.很多医务工作者的洗手技术不规范,医院手部清洁器械.用品易被微生物污染.目前本院已淘汰肥皂作为手清洁用 ...

  • 医护人员手卫生依从性低对策
  • [中图分类号] R197.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83(2011)05-0352-01 [摘要]约30%的医院感染是由医务人员的手传播细菌而造成的,因此手卫生是控制医院感染传播的重要措施之一;医务人员的手卫生问题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本文对手卫生依从性低之现状加以阐述,并结 ...

  • 手卫生依从性不断提高
  • 目的:探讨提高医护人员洗手依从性的方法,进而降低院内感染的发生率. 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调查问卷并结合现场观察洗手过程,随机调查门诊.病房 及辅助科室工作人员对洗手的认识情况和执行情况. 结果:医护人员对洗手有正确认识,但未能切实贯彻到行动中,知行分离. 结论:通过加强医护人员洗手的教育和监督,改善 ...

  • 儿科护理论文(最新文集)
  • 儿科护理论文(最新文集) 论文(一)儿科护理问题及对策 摘要:儿科在医院是一个比较特殊的科室,儿科护士更需要有精湛的技术和良好的业务能力和职业素养,但是目前很多医院儿科护理人员面临着各种护理问题,影响到这个职业的健康发展,作为护理人员如何更好的提高自己水平,获得医院和患儿家长的认可,是我们平时工作过 ...

  • 手卫生依从性,预防医院感染
  • [摘要]手卫生在控制医院感染控制中是最重要的,也是最简单易行的,但至今为止,种种迹象证实手依从性执行的都不尽如人意.通过我院实际工作推荐几点建议. [关键词]手卫生:预防医院感染:成效 doi:10.3969/j.issn.1004-7484(s).2014.01.294文章编号:1004-7484 ...

  • 护理综述论文
  • 癌症患者疼痛护理进展 孙丽霞 北京地坛医院 肿瘤科 [关键词]:癌症患者 疼痛 护理 疼痛是晚期恶性肿瘤患者最常见的临床症状之一,严重危害患者的生理和心理健康,甚至造成功能障碍.在临床工作中,疼痛已成为四大生命体征之后的第五大生命体征[1],日益受到重视.尽管癌痛的处理手段不断的更新.改进,但据美国 ...

  • 2015年第一季度手卫生调查总结分析
  • 2015年第一季度手部卫生调查结果反馈 一. 调查人员及方法: 1.调查人员:院感科人员于每周五医院大查房时到相应科室对科室内医务人员及其它工作人员进行手卫生依从性随机跟踪暗访. 2.调查方法:①院感科制定统一的手部卫生遵从率及正确率稽核表②对院感科调查人员进行手卫生规范.手卫生时机.正确方法等知识 ...

  • 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低钠饮食依从性影响因素的研究进展论文
  • 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6年4月1日第32卷第10期Chin J Prac Nurs,April 1 2016,Vol.32,No.10 ·789· ·综述· 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低钠饮食依从性影响因素的研究进展 高欣毕清泉王盼盼 [摘要]低钠饮食是慢性心力衰竭患者非药物治疗的重要部分,本文在文献回顾的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