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我家还缺啥
教学要求:
1、学会课文八个生字和词语,会用“议论”,“期望”造句。
2、理解渴望内内容,使学生懂得随着社会的发展,生活水平的提高要科学文化知识。
3、能按课文提示给课文分段。
4、能分角色朗读课文。背诵和默写课文第二段。
5、练习仿写一篇短文,记叙一次议论。
6、能按要求预习课文。
教具准备:
挂图 放大课文
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是理解课文内容,使学生懂得养鱼也需要科学知识,需要专家。这也是本课的教学难点。
教学时间:
5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教师:同学们,你们说说自己家里有电冰箱、彩电、洗衣机吗?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第14课 板书 :14、我家还缺啥
(缺啥:就是缺少什么的意思。)
二、新授。
1、让学生按预习要求预习课文。
(1)让学生看课后我预习要求:读课文,想一想“我家还缺啥”这个问题是谁什么情况下提出来的,“我”是怎样回答的。
查字典自己学习生字词语,联系上下文理解下列词语。
询问 发愁 议论
(2)让学生按预习要求预习。
(3)检查预习效果。
“我家还缺啥”这个问题是爸爸在想买完家里所需的东西后提出来的,“我说我家缺啥知识,缺少一个养鱼专家。”
2、教师范读课文。
3、学生读课文,要求:读通、读顺,不添字漏字。
4、按下面的大意把课文分成三段。
(1)“我”家买了电冰箱,给生活带来了方便。
(2)从付电费引起的议论。
(3)爸爸问:“你们要的东西都买齐了,咱家还缺啥?”我“作了劝驾满意的回答。
5、让学生在老师指导下给课文分段。
6、指名按分的段读课文。
7、教学第一段(第1、2自然段)
(1)让学生读课文。
(2)让学生说说第一段讲了什么。(讲“我“家买了电冰箱,给生活带
来了方便。)
(3)让小说边读边思考:“我“家买了一台冰箱,使小小的渔村轰动了。从课文哪些语句可以看出来?(教师指导学生找出其中的句子,理解意思。) 电冰箱为我家带来了哪些方便?(学生自己找出句子说说)
(4)理解内容。“吃在嘴里,甜在心上”是说吃到自己制作的棒冰,心里很高兴。
“希奇”一词说明在当时的渔村里,电冰箱还很少有。
“有„„有„„也有„„”可见看出渔民都准备买了 看出人民的生活富裕了。
(5)指导学生朗读这一段。
三、巩固练习。
让学生读课文。
四、课堂小结。
这节课我们把课文分了段并重点学习了第一段,讲了“我” 家买
了电冰箱,给生活带来了很多方便,那由于电冰箱又引出了什么问题呢?请同学们课后读课文。
五、作业。
1、书写生字词语。
2、流畅地朗读课文。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 让学生说说:“我”家有电冰箱,小小的渔村轰动了,从哪写语句看出来?
(2)电冰箱给“我”家带来哪些方便?
二、新授。
教学第二段(第3━9自然段)
1、让学生读课文第二段。
2、让学生思考:
(1)有了电冰箱,电费增加了,引发了家里的议论,每个人是怎样说的?(妈妈说把冰箱卖了买洗衣机,弟弟说买彩电,“我”说买录音机。)
(2)议论的结果怎么样?(议论的结果:电冰箱不卖了,别的一样一样买。)
(3)爸爸为什么都答应买了呢?哪来那么多钱?(爸爸说:“今年鱼塘搞承包,搞得好,到年底,一个男劳动力的收入可能超过五千元。这不是有钱了吗?”)
3、让学生结合挂图理解内容,特别是理解第八自然段中爸爸说的话。(爸爸的话含有对“承包”这项政策的赞扬,也说明生产搞上去,收入就会增加,购买各种家电的愿望就能实现,生活就会更幸福。因此“越说越高兴”。)
4、指导学生读这一段。
5、说说这段的 主要意思。(讲有了电冰箱,电费增加了,在家里引起的议论。
6、让学生自由朗读这一段。
三、巩固练习。
让学生读第二段,说说:大家是怎样议论的?议论的结果怎么样?
四、课堂小结: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课文第二段,讲了有了电冰箱,电费增加了,在家中引发的议论,议论的结果:电冰箱不卖了,别的一样一样的买。
五、作业。
有表情地朗读课文第一、二段。
第三课时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让学生说说“我”家买了电冰箱,给生活带来了哪些方便?
2、让学生说说由付电费引起哪些议论,结果怎么样?
二、新授。
教学第三段(第10━14自然段)
1、指名读课文第三段。
2、让学生边读边讨论:“我”家还缺啥“这个问题是在什么情况下提出来的?”我“是怎样回答的。(这个问题是爸爸在我们想买的东西都买齐的情况下提出俩的。我说那时“我”家缺少知识、缺少一个养鱼专家。)
3、结合挂图,帮助学生理解内容。
讲爸爸在东西都买齐是情况下提出那时咱家还缺啥的问题,这是因
为爸爸在劳动致富、承包鱼塘的过程中,深切体会到科学掌握文化知识的重要,感到自己只读过小学,文化水平低,殷切希望子女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爸爸的期望还表现在启发月红的一段谈话中和他的目光中。月红在爸爸的教育下,终于说出让父母满意的答案。从月红的回答中看出,她已经懂得养鱼也需要科学知识,需要专家。
4、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5、让学生烁烁或这一段的主要意思。(讲爸爸提出要买的东西“置齐了”,“到那时咱家还缺啥”的问题。)
6、让学生自由读这一段。
7、指导学生有表情、流畅地朗读课文。
三、巩固练习。
让学生有表情、流畅地朗读课文,回答课后“思考.练习”第一题
的问题。
四、课堂小结:
这节课我们重点学习了课文第三段,讲了爸爸提出要买的东西都
买齐了,到那时咱家还缺啥的问题时,我回答是缺少知识和一个养鱼专家,其实,我们无论将来参加什么工作,都需要知识,同学们要趁现在多学知识啊。
五、作业。
练习背诵第三段(第10━14自然段)。
第四课时
教学过程:
一、让学生读课文,回答下列问题。
1、“我”家买了一台电冰箱,使小小的渔村轰动了。从渴望呢的哪些语句看出来?
2、吃晚饭的时候,爸爸为什么越说越高兴了?
3、为什么“听了我的话,爸爸笑了,妈妈也笑了”?
二、指导学生背诵并默写课文第三段。
三、做课后部分练习。
1、选词填空,再说说句子的意思。
买 卖
(1)妈妈的意思是把电冰箱( )了,( )别的东西。
(2)大家议论的结果:电冰箱不( )了,别的东西一样一样( )。 泛 眨
(1)几杯酒下肚,爸爸的脸上( )着红光,越说越高兴。
(2)弟弟( )着眼睛看着我。
(让系说独立完成习题,教师小结)
2、给下面的句子加上标点符号。
(1)冰箱里装满了肉哇 菜啊 还有爸爸爱喝的啤酒 弟弟喜欢喝的冷饮
(2)我心里一动 脱口而出 缺少知识 缺少一个养鱼专家 ①让学生读句子后,独立完成。
②教师巡视后小结。
③让学生读加标点的句子。
3、用下面的词造句。
议论„„
期望„„
(1)让学生从文中找出带有两个词语的句子,体会这两个词语在句子中的意思及用法。
(2)指导学生造句。
(3)让学生写好句子。
第五课时
教学过程:
仿照划分的课文第二段,写一篇短文,记叙在家里或班级里的一次议论。
1、 指导学生认真阅读课文第二段,体会这一段的写法。
(如:第二段清楚地写了“议论”是在什么地方,哪些人参加了。议论是什么,过程怎么样,议论的结果是什么。)
2、指导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选择家里或班级里的一次议论来写。 如:
最近班级负责的清洁区,老是扫不干净。今天早上陈老师和同学们就这件事展开了议论。有的说:“让负责的同学每人各扫一天,拿天不干净就找谁负责一周。”有的说:“安排多人负责。”有的说:“每天有人负责检查。”
议论的结果是:把清洁区分成两块,责任到人,东边一块有刘洋负责,
西边一块有沃佳乐负责。各人随时维护清洁区的卫生。
板书设计:
14、咱家还缺啥
我家买了电冰箱,给生活带来了方便
付电费引起讨论
东西都买齐了咱家还缺啥 我做了全家最满意的回答 教学后记:
本课语言和口语很接近,上课时我让学生多读,同时指导学生分角色朗读,以利于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和知识的积累。
14、我家还缺啥
教学要求:
1、学会课文八个生字和词语,会用“议论”,“期望”造句。
2、理解渴望内内容,使学生懂得随着社会的发展,生活水平的提高要科学文化知识。
3、能按课文提示给课文分段。
4、能分角色朗读课文。背诵和默写课文第二段。
5、练习仿写一篇短文,记叙一次议论。
6、能按要求预习课文。
教具准备:
挂图 放大课文
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是理解课文内容,使学生懂得养鱼也需要科学知识,需要专家。这也是本课的教学难点。
教学时间:
5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教师:同学们,你们说说自己家里有电冰箱、彩电、洗衣机吗?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第14课 板书 :14、我家还缺啥
(缺啥:就是缺少什么的意思。)
二、新授。
1、让学生按预习要求预习课文。
(1)让学生看课后我预习要求:读课文,想一想“我家还缺啥”这个问题是谁什么情况下提出来的,“我”是怎样回答的。
查字典自己学习生字词语,联系上下文理解下列词语。
询问 发愁 议论
(2)让学生按预习要求预习。
(3)检查预习效果。
“我家还缺啥”这个问题是爸爸在想买完家里所需的东西后提出来的,“我说我家缺啥知识,缺少一个养鱼专家。”
2、教师范读课文。
3、学生读课文,要求:读通、读顺,不添字漏字。
4、按下面的大意把课文分成三段。
(1)“我”家买了电冰箱,给生活带来了方便。
(2)从付电费引起的议论。
(3)爸爸问:“你们要的东西都买齐了,咱家还缺啥?”我“作了劝驾满意的回答。
5、让学生在老师指导下给课文分段。
6、指名按分的段读课文。
7、教学第一段(第1、2自然段)
(1)让学生读课文。
(2)让学生说说第一段讲了什么。(讲“我“家买了电冰箱,给生活带
来了方便。)
(3)让小说边读边思考:“我“家买了一台冰箱,使小小的渔村轰动了。从课文哪些语句可以看出来?(教师指导学生找出其中的句子,理解意思。) 电冰箱为我家带来了哪些方便?(学生自己找出句子说说)
(4)理解内容。“吃在嘴里,甜在心上”是说吃到自己制作的棒冰,心里很高兴。
“希奇”一词说明在当时的渔村里,电冰箱还很少有。
“有„„有„„也有„„”可见看出渔民都准备买了 看出人民的生活富裕了。
(5)指导学生朗读这一段。
三、巩固练习。
让学生读课文。
四、课堂小结。
这节课我们把课文分了段并重点学习了第一段,讲了“我” 家买
了电冰箱,给生活带来了很多方便,那由于电冰箱又引出了什么问题呢?请同学们课后读课文。
五、作业。
1、书写生字词语。
2、流畅地朗读课文。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 让学生说说:“我”家有电冰箱,小小的渔村轰动了,从哪写语句看出来?
(2)电冰箱给“我”家带来哪些方便?
二、新授。
教学第二段(第3━9自然段)
1、让学生读课文第二段。
2、让学生思考:
(1)有了电冰箱,电费增加了,引发了家里的议论,每个人是怎样说的?(妈妈说把冰箱卖了买洗衣机,弟弟说买彩电,“我”说买录音机。)
(2)议论的结果怎么样?(议论的结果:电冰箱不卖了,别的一样一样买。)
(3)爸爸为什么都答应买了呢?哪来那么多钱?(爸爸说:“今年鱼塘搞承包,搞得好,到年底,一个男劳动力的收入可能超过五千元。这不是有钱了吗?”)
3、让学生结合挂图理解内容,特别是理解第八自然段中爸爸说的话。(爸爸的话含有对“承包”这项政策的赞扬,也说明生产搞上去,收入就会增加,购买各种家电的愿望就能实现,生活就会更幸福。因此“越说越高兴”。)
4、指导学生读这一段。
5、说说这段的 主要意思。(讲有了电冰箱,电费增加了,在家里引起的议论。
6、让学生自由朗读这一段。
三、巩固练习。
让学生读第二段,说说:大家是怎样议论的?议论的结果怎么样?
四、课堂小结: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课文第二段,讲了有了电冰箱,电费增加了,在家中引发的议论,议论的结果:电冰箱不卖了,别的一样一样的买。
五、作业。
有表情地朗读课文第一、二段。
第三课时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让学生说说“我”家买了电冰箱,给生活带来了哪些方便?
2、让学生说说由付电费引起哪些议论,结果怎么样?
二、新授。
教学第三段(第10━14自然段)
1、指名读课文第三段。
2、让学生边读边讨论:“我”家还缺啥“这个问题是在什么情况下提出来的?”我“是怎样回答的。(这个问题是爸爸在我们想买的东西都买齐的情况下提出俩的。我说那时“我”家缺少知识、缺少一个养鱼专家。)
3、结合挂图,帮助学生理解内容。
讲爸爸在东西都买齐是情况下提出那时咱家还缺啥的问题,这是因
为爸爸在劳动致富、承包鱼塘的过程中,深切体会到科学掌握文化知识的重要,感到自己只读过小学,文化水平低,殷切希望子女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爸爸的期望还表现在启发月红的一段谈话中和他的目光中。月红在爸爸的教育下,终于说出让父母满意的答案。从月红的回答中看出,她已经懂得养鱼也需要科学知识,需要专家。
4、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5、让学生烁烁或这一段的主要意思。(讲爸爸提出要买的东西“置齐了”,“到那时咱家还缺啥”的问题。)
6、让学生自由读这一段。
7、指导学生有表情、流畅地朗读课文。
三、巩固练习。
让学生有表情、流畅地朗读课文,回答课后“思考.练习”第一题
的问题。
四、课堂小结:
这节课我们重点学习了课文第三段,讲了爸爸提出要买的东西都
买齐了,到那时咱家还缺啥的问题时,我回答是缺少知识和一个养鱼专家,其实,我们无论将来参加什么工作,都需要知识,同学们要趁现在多学知识啊。
五、作业。
练习背诵第三段(第10━14自然段)。
第四课时
教学过程:
一、让学生读课文,回答下列问题。
1、“我”家买了一台电冰箱,使小小的渔村轰动了。从渴望呢的哪些语句看出来?
2、吃晚饭的时候,爸爸为什么越说越高兴了?
3、为什么“听了我的话,爸爸笑了,妈妈也笑了”?
二、指导学生背诵并默写课文第三段。
三、做课后部分练习。
1、选词填空,再说说句子的意思。
买 卖
(1)妈妈的意思是把电冰箱( )了,( )别的东西。
(2)大家议论的结果:电冰箱不( )了,别的东西一样一样( )。 泛 眨
(1)几杯酒下肚,爸爸的脸上( )着红光,越说越高兴。
(2)弟弟( )着眼睛看着我。
(让系说独立完成习题,教师小结)
2、给下面的句子加上标点符号。
(1)冰箱里装满了肉哇 菜啊 还有爸爸爱喝的啤酒 弟弟喜欢喝的冷饮
(2)我心里一动 脱口而出 缺少知识 缺少一个养鱼专家 ①让学生读句子后,独立完成。
②教师巡视后小结。
③让学生读加标点的句子。
3、用下面的词造句。
议论„„
期望„„
(1)让学生从文中找出带有两个词语的句子,体会这两个词语在句子中的意思及用法。
(2)指导学生造句。
(3)让学生写好句子。
第五课时
教学过程:
仿照划分的课文第二段,写一篇短文,记叙在家里或班级里的一次议论。
1、 指导学生认真阅读课文第二段,体会这一段的写法。
(如:第二段清楚地写了“议论”是在什么地方,哪些人参加了。议论是什么,过程怎么样,议论的结果是什么。)
2、指导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选择家里或班级里的一次议论来写。 如:
最近班级负责的清洁区,老是扫不干净。今天早上陈老师和同学们就这件事展开了议论。有的说:“让负责的同学每人各扫一天,拿天不干净就找谁负责一周。”有的说:“安排多人负责。”有的说:“每天有人负责检查。”
议论的结果是:把清洁区分成两块,责任到人,东边一块有刘洋负责,
西边一块有沃佳乐负责。各人随时维护清洁区的卫生。
板书设计:
14、咱家还缺啥
我家买了电冰箱,给生活带来了方便
付电费引起讨论
东西都买齐了咱家还缺啥 我做了全家最满意的回答 教学后记:
本课语言和口语很接近,上课时我让学生多读,同时指导学生分角色朗读,以利于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和知识的积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