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教师教材教法生物试题

教师教材教法考试初中生物试卷

第一部分 教育理论与实践(20分)

一、 填空(每空1分,共10分)

1、教育部于2012年2月颁布的《中学教师专业标准》的基本理念是师德为先、学生为本、能力为重、终身学习。

2、教师岗位练兵纪实手册中教师岗位专业能力必练模块中包含:教学设计能力 、教学实施能力、 教学评价能力、教研、科研能力。

3、2013年中央一套节目播出的“开学第一课”的主题是中国梦(或与梦想有关的的词语即可).

4、生物学是自然科学中的基础学科之一,是研究生命现象和生命活动规律的一

门科学。

5、生物学的根本任务是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特别是一个普通公民终身发展所需的生物科学素养。

二、选择题(单选或多选,每小题2分,共10分)

6、( )是人们获取科学知识认识世界的重要途径。

A 、科学探究 B、自主学习 C、合作学习 D、探究学习

7、下列选项中不是生物学课程资源开发可以利用的模式是 ( )

A 、“实践-体验”式 B、“问题-探究”式

C 、“情境-陶冶”式 D“功能情景”式

8.教材内容的选择应当符合学生的那些方面的要求?( )

A 知识基础 B心理特点 C认知规律 D课标要求

9. 课程内容综合考虑了那几个方面,选取了10个一级主题 ( )

A 学生发展的需要 B社会需求 C生物科学的发展 D经济利益

10、新课程的核心理念是( )。

A 、尊重学生的自主选择 B、进行双基教学

C 、以学科为主教育 D、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

第二部分 专业基础知识(80分)

一、选一选(下列各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每题1分共25分)

1.“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籽”,该诗句描述的生命现象主要体现的生物特征是

( )

A .生物能够由小长大 B.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

C .生物能够繁殖后代 D.生物能够适应环境

2.下列选项中,不属于生物的是 ( )

A .病毒 B.飞机 C.草履虫 D.细菌

3. “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造成这一差异的生态因素是( )

A . 温度 B. 光照 C.湿度 D.空气

4. 在设计“探究温度对鼠妇生活的影响”实验时,除了( )条件外,其他条

件的选择都应相同。

A.温度 B.湿度 C.食物 D.光照

5.自然界中的每一种生物都受到环境周围其他生物的影响。水稻地里长出杂草,

水稻与杂草的关系是 ( )

A .寄生 B.捕食 C.竞争 D.合作

6.有些动物在冬天要进行冬眠,这体现了( )

A. 环境影响生物 B.生物适应环境 C.生物影响环境 D.生物依赖环境

7.在用低倍显微镜观察人的口腔上皮细胞实验中,四位同学在视野中看到的物

像分别如下图所示。你认为观察效果最好的是(B )

8. 一个西瓜有许多粒种子,这取决于( )

A .一朵花中有许多子房 B.一朵花中有许多雌蕊

C .一个子房中有许多胚珠 D.一朵花中有许多雄蕊

9. 许多动物具有一系列社会行为。下列具有社会行为的动物是( )

A .花盆下的一群鼠妇 B.丛林中摘果子的狒狒群

C .水中嬉戏的鸭群 D.啃食桑叶的一群家蚕

10.植物的根既能吸收土壤中的氮、磷、钾等营养物质,又能把其它不需要的物

质挡在外面,这主要是由于( )

A .细胞壁具有保护细胞的功能 B.细胞膜具有保护细胞的功能

C .细胞壁具有控制物质进出细胞的功能

D .细胞膜具有控制物质进出细胞的功能

11.炸麻花要用到面粉和豆油,它们分别来自( )

A .小麦的子叶 黄豆的子叶 B.小麦的胚乳 黄豆的子叶

C .小麦的子叶 黄豆的胚乳 D.小麦的胚乳 黄豆的胚乳

12.细细咀嚼米饭,会感到有一丝丝的甜味。这说明唾液( )

A. 含有消化蛋白质的酶 B.含有消化淀粉的酶

C. 含有消化脂肪的酶 D.能提高味觉

13. 在我们家乡的山上,有一种名叫鬼针草的植物,当人们在草丛中行走时,裤

脚上常常被粘上一些带倒刺的“针”,下面对这一现象解释正确的是( ) A .鬼针草的“针”能粘在衣服上,这种结构防止人们毁坏它,有利于保护自己

B .鬼针草的“针”有利于让其他生物帮助传播种子和果实

C .人在这一过程中对鬼针草不会产生任何作用

D .以上说法都不对

14. 孙老师把链球菌永久装片与洋葱内表皮细胞永久装片交给张冰同学,让其观

察。但是标签严重磨损无法分辨哪一个是链球菌永久装片。请你用显微镜帮她区

别:链球菌无( )

A. 细胞壁 B.细胞膜 C.成形的细胞核 D.细胞质

15. 大病初愈的患者,十分的消瘦。他体内消耗最明显的是( )

A. 蛋白质 B.糖类 C.皮下脂肪 D.维生素

16. 有些对胃有较大刺激的药物,都装在用淀粉制成的胶囊中服用,以避免对胃

产生刺激。原因是( )

A. 为了服药方便,便于吞咽

B. 为了让药物在胃中慢慢地渗透出来,减轻突然刺激

C. 胃对胶囊不起消化作用,胶囊可以顺利经胃进入小肠 D.以上几点都不对

17.张老师到西藏贡噶参加支教工作,半年后体检时发现,血液中有一种成分显著

增加。增加的成分最可能是( )

A.白细胞 B.红细胞 C.血小板 D.血浆

18.在科学研究和社会调查中,常采用五点取样法,正确的五点取样法是(D ) 19. 艾滋病被称为“人类的杀手”,它是由艾滋病病毒引起并主要通过血液进行传

播,至今人类还没有找到根治该病的办法。从理论上讲,研制疫苗并进行预防接

种是根除该病的最好对策,该对策的作用在于( )

A .控制传染源 B.切断传播途径 C.保护易感者 D.探究病毒结构

20. 下列属于相对性状的一组是( )

A .人的身高与体重 B.玉米的白粒与黄粒

C .兔的长毛与黑毛 D .家兔的白毛与北极狐的白毛

21. 人的双眼皮是显性性状(由显性基因A 控制) ,单眼皮是隐性性状(由隐性基

因a 控制)。如果父母双方控制该性状的基因组成都是Aa ,其子女是单眼皮的可

能性为( ) A. 100% B. 75% C.50% D.25%

22. 在农业生产中人们常常通过种植豆科植物来提高土壤肥力, 因为豆科植物的

根中有( )

A. 乳酸菌 B.根瘤菌 C.白僵菌 D.大肠杆菌

23. 下列哪项是人类特有的反射活动?( )

A .闻到芒果的气味分泌唾液 B.排尿反射

C .谈起北京奥运会,心情激动 D. 眨眼反射 24. 随着我国航空科技的发展,宇航服也受到了大家的关注。宇航服可以保证宇

航员在失重条件下血液能正常运输,这是受到了哪种动物的启示?( )

A. 蝙蝠 B.长颈鹿 C.乌龟 D.萤火虫

25.关注食品、药品安全,维护我们的健康。下列常见做法,你认同的是( )

A. 用水浸泡叶类蔬菜,可以减少农药的残留B. 发芽的马铃薯去芽后可食用

C. 食品、药品只要包装完整,可根据需要食用或服用

D. “OTC

”标志的药物可以随意加大服药用量

二、填一填:(每空1分共10分)

26. 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是生物圈。

27. 尿的形成主要与肾单位有关。当血液流经肾小球时,通过肾小球和肾小囊壁的过滤作用形成原尿;原尿流经肾小管时,经过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形成尿液。

正常人的尿液中不含葡萄糖,但如果人体内胰岛素分泌不足时,

一部分血糖就会

28.温室效应是由于全球二氧化碳等气体的排放量不断增加引起的。

29. 法国科学家巴斯德被誉为“微生物学之父”。

30. 在我们生活中许多食品的制作都要利用某些细菌和真菌。如制作馒头或面包

时,酵母菌产生的二氧化碳气体会在面团中形成许多小孔,使馒头或面包膨大和

松软。

31. 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

32. 研究生物进化过程中最直接最可靠的证据是化石。

33. 生物分类是研究生物的一种基本方法,分类的基本单位是种。

三、识图分析:(每空1分共30分)

34. 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的绿色植物利用太阳的光能,制造有机物,

不仅养活了自己,还养活了虫和鸟,所以它是生态系统中的生产者。

(2)图中的虫和鸟是生态系统中的消费者,它们不仅能帮助植物传粉和传播种子,而且直接或间接地以绿色植物为食,促进生物圈的物质循环。

(3)图中的细菌和真菌是生态系统中的分解者,通过①、②、③可以看出,它们的生活依赖于动植物遗体中的有机物;通过④可以看出,动植物遗体被分解后产生的二氧化碳、水、无机盐又能够被植物重新利用。

35. 右图是一张血涂片,请据图回答:

(1)在显微镜下看到,数量最多的血细胞是[ A ]红细胞。该细胞数量过少时,会引起贫血。贫血的人应该多吃含铁

和蛋白质丰富的食物。

(2)在显微镜下看到,数量少、个体比A 大的血细胞是

[ B ]白细胞。当人体有炎症时,该细胞的数量会增多。

(3)形状不规则,在低倍显微镜下,看不见的血细胞是血小板。

(4)脓的主要成分是死亡的【B 】白细胞。

(5)能促进人止血和凝血的是血小板。

(6)能运载血细胞和运输养料、废物的是血浆。

36. 某日,黑龙江省某煤矿一遇险矿工被困井下11天后成功获救。下面是在救

援及救治过程中的有关问题,请结合图示分析解答:

(1)遇险矿工的“求救

声”刺激救援队员[ 6 ]

耳蜗内的听觉感受

器,产生神经冲动,

神经冲动被传递到

(大脑皮层的) 听觉中枢形成听觉。

(2)矿工被救出时

需用黑布遮住眼睛,因为突见光亮后[ A ]瞳孔不能迅速调节进人眼内光线的多

少,导致[D]视网膜受到损伤。适应后去掉黑布,光线经晶状体的调节在 视网膜上成像,在(大脑皮层的) 视觉中枢形成视觉。

(3) 被救矿工排便、排尿功能正常,说明脊髓的反射和传导功能正常。

(4) 给矿工注射某些抗生素前要进行“过敏”试验,以防出现“过敏反应”。引起“过敏反应”的抗生素在免疫学上称为抗原。抗生素是由真菌产生的。

四、实验探究 (每空1分共15分)

37.某生物小组的同学,为了验证细菌和真菌对植物的残枝败叶有分解作用,提

出了三种实验方案。三种实验方案的共同特点是:

将同一种树的落叶分成甲乙两

组。实验过程中都滴加蒸馏水,使树叶保持湿润。

方案1:将甲组放在无菌条件下,乙组放在自然条件下(暴露在空气中)。

方案2:将甲组灭菌后放在无菌条件下,乙组放在自然条件下。

方案3:将甲乙两组都进行灭菌处理,甲组放在无菌条件下,乙组接种细菌和真

菌后放在无菌条件下。

请分析:

(1)这个实验的变量是细菌和真菌,两组要用相同的树叶,原因是为了保证对

照实验除了变量不同外,其他条件都相同。要保持树叶的湿润,说明细菌和真菌的生活需要水。

(2)请找出三个实验设计中的实验组和对照组。 方案一中,甲为对照组,乙为实验组; 方案二中,甲为对照组,乙为实验组; 方案三中,甲为对照组,乙为实验组;

哪个方案更加严密,更能说明问题 。

38、发展生态农业是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某年轻农民在驻村干部的帮助下,在自家菜园搞了一个小型农业生态系统:地面养蘑菇,空中架

箱养蚯蚓,顶上搭架种葡萄,同时用蚯蚓养鸡,鸡粪、猪粪汇集沼气池,沼气作

燃料,沼渣当肥料,最大限度的利用了物质和能量,使0.25亩的土地产生了年

产值几万元的收入。

⑴蘑菇的营养方式是 。

⑵在蚯蚓养殖过程中,要保持架箱内一定的湿度,原因是 。

⑶该农民的“自家菜园”可被称为“生态型菜园”,是因为鸡、猪粪尿先进

入沼气池,利用 消除人粪尿中的病菌和虫卵,进行

了无害化处理;同时在沼气池没有氧气的环境中,一些杆菌和甲烷通过 把这些物质分解,产生的沼气可以用于做饭、照明、发电等;残渣、残液又是

很好无公害的有机肥料,可供植物吸收和利用,最大限度的实现了物质资源化。

⑷生态型农业要求环保. 、安全. 、无毒害。种植葡萄时,白粉虱会严重危害葡萄,为减轻葡萄虫害,又生产无公害葡萄的目的。那么,我们就可以用性外激素

来代替农药杀灭害虫,它可以干扰雌雄虫的 ,使雄虫无

法辨别雌虫的位置,从而不能交配,达到防治害虫的目的。

教师教材教法考试初中生物试卷

第一部分 教育理论与实践(20分)

一、 填空(每空1分,共10分)

1、教育部于2012年2月颁布的《中学教师专业标准》的基本理念是师德为先、学生为本、能力为重、终身学习。

2、教师岗位练兵纪实手册中教师岗位专业能力必练模块中包含:教学设计能力 、教学实施能力、 教学评价能力、教研、科研能力。

3、2013年中央一套节目播出的“开学第一课”的主题是中国梦(或与梦想有关的的词语即可).

4、生物学是自然科学中的基础学科之一,是研究生命现象和生命活动规律的一

门科学。

5、生物学的根本任务是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特别是一个普通公民终身发展所需的生物科学素养。

二、选择题(单选或多选,每小题2分,共10分)

6、( )是人们获取科学知识认识世界的重要途径。

A 、科学探究 B、自主学习 C、合作学习 D、探究学习

7、下列选项中不是生物学课程资源开发可以利用的模式是 ( )

A 、“实践-体验”式 B、“问题-探究”式

C 、“情境-陶冶”式 D“功能情景”式

8.教材内容的选择应当符合学生的那些方面的要求?( )

A 知识基础 B心理特点 C认知规律 D课标要求

9. 课程内容综合考虑了那几个方面,选取了10个一级主题 ( )

A 学生发展的需要 B社会需求 C生物科学的发展 D经济利益

10、新课程的核心理念是( )。

A 、尊重学生的自主选择 B、进行双基教学

C 、以学科为主教育 D、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

第二部分 专业基础知识(80分)

一、选一选(下列各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每题1分共25分)

1.“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籽”,该诗句描述的生命现象主要体现的生物特征是

( )

A .生物能够由小长大 B.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

C .生物能够繁殖后代 D.生物能够适应环境

2.下列选项中,不属于生物的是 ( )

A .病毒 B.飞机 C.草履虫 D.细菌

3. “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造成这一差异的生态因素是( )

A . 温度 B. 光照 C.湿度 D.空气

4. 在设计“探究温度对鼠妇生活的影响”实验时,除了( )条件外,其他条

件的选择都应相同。

A.温度 B.湿度 C.食物 D.光照

5.自然界中的每一种生物都受到环境周围其他生物的影响。水稻地里长出杂草,

水稻与杂草的关系是 ( )

A .寄生 B.捕食 C.竞争 D.合作

6.有些动物在冬天要进行冬眠,这体现了( )

A. 环境影响生物 B.生物适应环境 C.生物影响环境 D.生物依赖环境

7.在用低倍显微镜观察人的口腔上皮细胞实验中,四位同学在视野中看到的物

像分别如下图所示。你认为观察效果最好的是(B )

8. 一个西瓜有许多粒种子,这取决于( )

A .一朵花中有许多子房 B.一朵花中有许多雌蕊

C .一个子房中有许多胚珠 D.一朵花中有许多雄蕊

9. 许多动物具有一系列社会行为。下列具有社会行为的动物是( )

A .花盆下的一群鼠妇 B.丛林中摘果子的狒狒群

C .水中嬉戏的鸭群 D.啃食桑叶的一群家蚕

10.植物的根既能吸收土壤中的氮、磷、钾等营养物质,又能把其它不需要的物

质挡在外面,这主要是由于( )

A .细胞壁具有保护细胞的功能 B.细胞膜具有保护细胞的功能

C .细胞壁具有控制物质进出细胞的功能

D .细胞膜具有控制物质进出细胞的功能

11.炸麻花要用到面粉和豆油,它们分别来自( )

A .小麦的子叶 黄豆的子叶 B.小麦的胚乳 黄豆的子叶

C .小麦的子叶 黄豆的胚乳 D.小麦的胚乳 黄豆的胚乳

12.细细咀嚼米饭,会感到有一丝丝的甜味。这说明唾液( )

A. 含有消化蛋白质的酶 B.含有消化淀粉的酶

C. 含有消化脂肪的酶 D.能提高味觉

13. 在我们家乡的山上,有一种名叫鬼针草的植物,当人们在草丛中行走时,裤

脚上常常被粘上一些带倒刺的“针”,下面对这一现象解释正确的是( ) A .鬼针草的“针”能粘在衣服上,这种结构防止人们毁坏它,有利于保护自己

B .鬼针草的“针”有利于让其他生物帮助传播种子和果实

C .人在这一过程中对鬼针草不会产生任何作用

D .以上说法都不对

14. 孙老师把链球菌永久装片与洋葱内表皮细胞永久装片交给张冰同学,让其观

察。但是标签严重磨损无法分辨哪一个是链球菌永久装片。请你用显微镜帮她区

别:链球菌无( )

A. 细胞壁 B.细胞膜 C.成形的细胞核 D.细胞质

15. 大病初愈的患者,十分的消瘦。他体内消耗最明显的是( )

A. 蛋白质 B.糖类 C.皮下脂肪 D.维生素

16. 有些对胃有较大刺激的药物,都装在用淀粉制成的胶囊中服用,以避免对胃

产生刺激。原因是( )

A. 为了服药方便,便于吞咽

B. 为了让药物在胃中慢慢地渗透出来,减轻突然刺激

C. 胃对胶囊不起消化作用,胶囊可以顺利经胃进入小肠 D.以上几点都不对

17.张老师到西藏贡噶参加支教工作,半年后体检时发现,血液中有一种成分显著

增加。增加的成分最可能是( )

A.白细胞 B.红细胞 C.血小板 D.血浆

18.在科学研究和社会调查中,常采用五点取样法,正确的五点取样法是(D ) 19. 艾滋病被称为“人类的杀手”,它是由艾滋病病毒引起并主要通过血液进行传

播,至今人类还没有找到根治该病的办法。从理论上讲,研制疫苗并进行预防接

种是根除该病的最好对策,该对策的作用在于( )

A .控制传染源 B.切断传播途径 C.保护易感者 D.探究病毒结构

20. 下列属于相对性状的一组是( )

A .人的身高与体重 B.玉米的白粒与黄粒

C .兔的长毛与黑毛 D .家兔的白毛与北极狐的白毛

21. 人的双眼皮是显性性状(由显性基因A 控制) ,单眼皮是隐性性状(由隐性基

因a 控制)。如果父母双方控制该性状的基因组成都是Aa ,其子女是单眼皮的可

能性为( ) A. 100% B. 75% C.50% D.25%

22. 在农业生产中人们常常通过种植豆科植物来提高土壤肥力, 因为豆科植物的

根中有( )

A. 乳酸菌 B.根瘤菌 C.白僵菌 D.大肠杆菌

23. 下列哪项是人类特有的反射活动?( )

A .闻到芒果的气味分泌唾液 B.排尿反射

C .谈起北京奥运会,心情激动 D. 眨眼反射 24. 随着我国航空科技的发展,宇航服也受到了大家的关注。宇航服可以保证宇

航员在失重条件下血液能正常运输,这是受到了哪种动物的启示?( )

A. 蝙蝠 B.长颈鹿 C.乌龟 D.萤火虫

25.关注食品、药品安全,维护我们的健康。下列常见做法,你认同的是( )

A. 用水浸泡叶类蔬菜,可以减少农药的残留B. 发芽的马铃薯去芽后可食用

C. 食品、药品只要包装完整,可根据需要食用或服用

D. “OTC

”标志的药物可以随意加大服药用量

二、填一填:(每空1分共10分)

26. 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是生物圈。

27. 尿的形成主要与肾单位有关。当血液流经肾小球时,通过肾小球和肾小囊壁的过滤作用形成原尿;原尿流经肾小管时,经过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形成尿液。

正常人的尿液中不含葡萄糖,但如果人体内胰岛素分泌不足时,

一部分血糖就会

28.温室效应是由于全球二氧化碳等气体的排放量不断增加引起的。

29. 法国科学家巴斯德被誉为“微生物学之父”。

30. 在我们生活中许多食品的制作都要利用某些细菌和真菌。如制作馒头或面包

时,酵母菌产生的二氧化碳气体会在面团中形成许多小孔,使馒头或面包膨大和

松软。

31. 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

32. 研究生物进化过程中最直接最可靠的证据是化石。

33. 生物分类是研究生物的一种基本方法,分类的基本单位是种。

三、识图分析:(每空1分共30分)

34. 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的绿色植物利用太阳的光能,制造有机物,

不仅养活了自己,还养活了虫和鸟,所以它是生态系统中的生产者。

(2)图中的虫和鸟是生态系统中的消费者,它们不仅能帮助植物传粉和传播种子,而且直接或间接地以绿色植物为食,促进生物圈的物质循环。

(3)图中的细菌和真菌是生态系统中的分解者,通过①、②、③可以看出,它们的生活依赖于动植物遗体中的有机物;通过④可以看出,动植物遗体被分解后产生的二氧化碳、水、无机盐又能够被植物重新利用。

35. 右图是一张血涂片,请据图回答:

(1)在显微镜下看到,数量最多的血细胞是[ A ]红细胞。该细胞数量过少时,会引起贫血。贫血的人应该多吃含铁

和蛋白质丰富的食物。

(2)在显微镜下看到,数量少、个体比A 大的血细胞是

[ B ]白细胞。当人体有炎症时,该细胞的数量会增多。

(3)形状不规则,在低倍显微镜下,看不见的血细胞是血小板。

(4)脓的主要成分是死亡的【B 】白细胞。

(5)能促进人止血和凝血的是血小板。

(6)能运载血细胞和运输养料、废物的是血浆。

36. 某日,黑龙江省某煤矿一遇险矿工被困井下11天后成功获救。下面是在救

援及救治过程中的有关问题,请结合图示分析解答:

(1)遇险矿工的“求救

声”刺激救援队员[ 6 ]

耳蜗内的听觉感受

器,产生神经冲动,

神经冲动被传递到

(大脑皮层的) 听觉中枢形成听觉。

(2)矿工被救出时

需用黑布遮住眼睛,因为突见光亮后[ A ]瞳孔不能迅速调节进人眼内光线的多

少,导致[D]视网膜受到损伤。适应后去掉黑布,光线经晶状体的调节在 视网膜上成像,在(大脑皮层的) 视觉中枢形成视觉。

(3) 被救矿工排便、排尿功能正常,说明脊髓的反射和传导功能正常。

(4) 给矿工注射某些抗生素前要进行“过敏”试验,以防出现“过敏反应”。引起“过敏反应”的抗生素在免疫学上称为抗原。抗生素是由真菌产生的。

四、实验探究 (每空1分共15分)

37.某生物小组的同学,为了验证细菌和真菌对植物的残枝败叶有分解作用,提

出了三种实验方案。三种实验方案的共同特点是:

将同一种树的落叶分成甲乙两

组。实验过程中都滴加蒸馏水,使树叶保持湿润。

方案1:将甲组放在无菌条件下,乙组放在自然条件下(暴露在空气中)。

方案2:将甲组灭菌后放在无菌条件下,乙组放在自然条件下。

方案3:将甲乙两组都进行灭菌处理,甲组放在无菌条件下,乙组接种细菌和真

菌后放在无菌条件下。

请分析:

(1)这个实验的变量是细菌和真菌,两组要用相同的树叶,原因是为了保证对

照实验除了变量不同外,其他条件都相同。要保持树叶的湿润,说明细菌和真菌的生活需要水。

(2)请找出三个实验设计中的实验组和对照组。 方案一中,甲为对照组,乙为实验组; 方案二中,甲为对照组,乙为实验组; 方案三中,甲为对照组,乙为实验组;

哪个方案更加严密,更能说明问题 。

38、发展生态农业是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某年轻农民在驻村干部的帮助下,在自家菜园搞了一个小型农业生态系统:地面养蘑菇,空中架

箱养蚯蚓,顶上搭架种葡萄,同时用蚯蚓养鸡,鸡粪、猪粪汇集沼气池,沼气作

燃料,沼渣当肥料,最大限度的利用了物质和能量,使0.25亩的土地产生了年

产值几万元的收入。

⑴蘑菇的营养方式是 。

⑵在蚯蚓养殖过程中,要保持架箱内一定的湿度,原因是 。

⑶该农民的“自家菜园”可被称为“生态型菜园”,是因为鸡、猪粪尿先进

入沼气池,利用 消除人粪尿中的病菌和虫卵,进行

了无害化处理;同时在沼气池没有氧气的环境中,一些杆菌和甲烷通过 把这些物质分解,产生的沼气可以用于做饭、照明、发电等;残渣、残液又是

很好无公害的有机肥料,可供植物吸收和利用,最大限度的实现了物质资源化。

⑷生态型农业要求环保. 、安全. 、无毒害。种植葡萄时,白粉虱会严重危害葡萄,为减轻葡萄虫害,又生产无公害葡萄的目的。那么,我们就可以用性外激素

来代替农药杀灭害虫,它可以干扰雌雄虫的 ,使雄虫无

法辨别雌虫的位置,从而不能交配,达到防治害虫的目的。


相关内容

  • 初中语文教材教法模拟试题(二)
  • 初中语文教材教法模拟试题(一) 2010年6月 一.单项选择题(30分,每小题3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 A.瞬间sùn 啜泣duō 归省xǐnɡ 叱咤chà B.洗濯zhuï 蓦然mî 朔方shuî 妖娆ráo C.黄晕yùn 粼粼línɡ 冗杂rǒnɡ 窥伺ɡuī ...

  • 古坊初中教学常规检查表
  • 古坊初中教学常规检查表 受查教师:                                               时间: 指标 检查内容 检查记录 等第 教学 计划 1.认真制定学期教学计划. 备课 2.备课环节完整,书写清楚规范. 3.教学目标具体.明确.恰当,重难点突出,课时分配合 ...

  • 总结制作并观察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临时装片时易出现的问题PPT
  • 篇一:2. 制作并观察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临时装片 学校 报名号 姓名 成绩 四川省二o一五年初中毕业生升学考试 生物学科实验操作 试题(二) 制作并观察洋葱鳞 片叶内表皮细胞临时装片 (考试时间:10分 钟) 一.实验目的 1.学习制作洋葱鳞 片叶内表皮细胞临时装片. 2.认识植物细胞的基本结构. ...

  • 初中语文教材教法模拟试题(三)
  • 初中语文教材教法模拟试题(三) 2010年6月 一.单项选择题(30分,每小题3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A.苋菜xiàn 谰语lán 颓唐tuí 气冲斗牛dǒu B.凫水fóu 滑稽jī 蟾蜍chú 水波粼粼lín C.撺掇cuàn 藻井zǎo 踌躇chú 周道如砥dǐ D ...

  • 高中生物培训心得体会
  • 经过这一个阶段的高中生物新课程培训,使我感受很多。总的说来通过紧张而又认真的学习所获得的感想与心得体会可概括为以下几点: 1. 新课改必须更新教师观念 课程改革首先是要改变教师教学观念。教师作为课堂的引导者和新课程的执行者,决定着这场教育变革的成败。因此广大教师参与各级培训,优化校本教研,自觉发展专 ...

  • 初中地理教材教法试题及答案
  • 中学地理教学教法 一. 填充题 1.中学地理教材教法是探索(地理教学规律)的学科,从教材内容看具有(地理学)的内容.从教学方法看又具有(教育学)的内容,因此,他的学科层次是介于(地理学)和(教育学)这两大学科之间的一门边缘学科. 2.初中地理教材以(地理科学)知识为主,学习的内容是三大部分,即(人文 ...

  • 初中生物专业课作业
  • 初中生物专业课作业 1.在"互教互学,外化共享"学习课堂中,如何体现"学思结合,知行统一"的教学方针呢? 答:在我们的"互教互学,外化共享"学习课堂中,要体现"学思结合,知行统一"的教学方针,我认为可以从以下三方面做起: ...

  • 初中体育与健康[教材教法]考试试题及答案--教师网会员资料
  • 更多教师考试资料尽在华图教师网(http://www.hteacher.net) 初中体育与健康<教材教法>考试试题及答案--教师网会员资料 1.奥林匹克运动会口号是" ". 2."世界排球三赛"指的是 . . . 3. 年 国家的 从 镇跑到雅典 ...

  • [生物学教学论]试题及答案(大题类)
  • <生物学教学论专题>试题 一.简述题(每小题8分,7小题共56分) 1.一名合格的生物教师应具备哪些基本条件? 答:1. 热爱教育事业 2.了解学生 3.有广泛的生物学专业知识和技能 4.有教育理论和方法的知识技能 5.有教育事业心和改革精神 2.评价的基本功能有哪些? 答:评价具有多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