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建海:中国经济面临的风险与挑战

作者:曹建海    文章发于:乌有之乡    点击数: 701    更新时间:2010-4-8         荐  ★★★ 【字体:小 大】

【复制本文】 【下载本文】

北师大2010年4月7日讲座提纲

《中国经济面临的风险与挑战》

曹建海

(中国社会科学院)

背景:美国金融危机给中国粗放经济增长模式造成了巨大冲击,为了救市,中国实施了令世界震惊的积极财政政策和与之相适应的超级宽松货币政策,大力扶植为公众不耻的房地产业,放任地方政府以地生财,形成了当今全球最大的资产泡沫。

一、失去民生意义的中国国内生产总值核算

(一)国内生产总值在中国表现为“挖坑经济”,无关社会净财富的增加

专栏1:挖坑理论:凯恩斯在1936年所写的《通论》曾经提出一个非常著名的“挖坑”理论,这是一个有助于经济景气但实际上耗散社会资源的谬误学说。

专栏2:中国建筑平均寿命30年,年产数亿吨垃圾。“尘土飞扬”是当前中国经济最生动的写照。

(二)当前GDP核算扣减严重不足

专栏3:绿色GDP核算推进困难重重:绿色经济GDP的简称。从GDP中扣除自然资源耗减价值与环境污染损失价值后剩余的国内生产总值,称可持续发展国内生产总值。1993年联合国经济和社会事务部在修订的《国民经济核算体系》中提出。

(三)由于扣减不足,特别是对物价上涨的刻意隐瞒,导致货币注入型GDP占比大幅度提高

专栏4:中国CPI的核算问题和国家统计局公信力问题

专栏5:中国的低粮价政策,对广大农民增收的根本抑制作用。

二、严重失衡的中国经济结构

(一)宏观经济结构:政府投资主导下经济增长,消费率下降,投资和出口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基本动力

1、              居民消费需求萎靡不振

2、高速增长、刹不住车的固定资产投资

2004年以来,中国的固定资产投资总额名义增长率,始终保持在30%左右,远远超过同期名义GDP16%的增长率。

专栏6:我国的储蓄形成机制为投资提供了源源不断的资金来源:银行的货币创造+财政手段(税收、支出、发债),可以扩大货币供给量。这就决定了投资可以有很大的扩张弹性,投资扩张在增加总产出、总收入的同时,也必然增加储蓄。在这里储蓄是被动的,是跟随投资的“自然”补齐,无须等到储蓄够了才投资。投资决定储蓄,是政府主导型经济在投资领域的一种反映而已。

专栏7:扩大投资保增长存在长期的经济运行风险

专栏8:暴利推动下的房地产投资高速增长

3、中国的出口依赖症:与过度投资相匹配,形成过高的出口依赖症

专栏9:2009年全年货物进出口总额22072亿美元,比上年下降13.9%。其中,货物出口12017亿美元,下降16.0%;货物进口10056亿美元,下降11.2%。进出口差额(出口减进口)1961亿美元,比上年减少1020亿美元。

(二)失衡的产业结构:一枝独秀的房地产业

专栏10:2009年房地产业大约盈利2.72万亿,占当年GDP的8.12%

(三)由特权决定的地区结构差异

专栏11:珠三角、海峡西岸、江苏沿海、关中天水、辽宁沿海、横琴、图们江、中部、鄱阳湖、黄河三角洲、海南11个区域振兴规划的出台,由此带来的区域板块轮动,也成为国内资产市场热点。

(四)实体经济和虚拟经济的关系

专栏12:中国的股市泡沫

专栏13:坚硬、庞大的中国房地产泡沫

专栏14:78家央企退出房地产业务

专栏15:中国房地产崩盘时间表

(五)个人收入分配严重失衡

1、政府投资扩张加剧收入分配分化:征地拆迁中的掠夺机制、工程承包中的腐败问题、政府项目经营中的公司化倾向;

2、企业投资中的资本收益扩大化倾向:GDP情结导致政府对企业投资的大范围补贴

3、资产泡沫化导致的大规模弱势群体财产转移

4、不具备有效的工资协商机制

专栏16:劳动工资偏低影响经济转型。如果不尽快改善劳动工资偏低的情况,受过良好教育的劳动力就将长期严重短缺,中国将永远丧失经济转型的历史机遇。

三、中国经济面临的主要风险

(一)资产泡沫破灭与银行大规模不良信贷

(二)地方政府债务危机

专栏17:10省市贷款债务率超过100%,政府强硬抵制监管

(三)产能过剩与信贷风险

专栏18:中国存在世界上最严重的产能过剩问题:形成机制和越治越重的政府治理政策。

专栏19:庞大的钢铁工业与国际铁矿石涨价

四、后危机时代中国经济面临的严峻挑战

(一)经济增长的内生动力严重不足,成为世界上独一无二的、失去生产目的的巨大经济体

专栏20:从世界各国经济发展和工业化进程看,消费结构和产业结构的逐步提升,引起的投资率呈现从低到高、再从高到低并趋于相对稳定的变动过程,总体的比重介于20%~30%之间。例如,2004年世界低收入国家投资率为26.6%,中等收入国家为26%,高收入国家为20%左右。

(二)自然资源和环境日益恶化

专栏21:中国煤矿矿难频发,中国煤炭生产总量2009年达到29.65万亿吨,2008年为26.22万亿吨。

专栏22:四川省连绵不绝的地震现象,历史上没有。

专栏23:百年不遇的西南大旱:云南旱灾最严重的恰好就是速生林面积最大的几个市,云南几千万亩速生林同时快速大量耗水;水电站问题,中方称气候致湄公河水位下降 与中国水电站无关。

专栏24:冰岛火山爆发,全球气候恶化前兆?

(三)科技创新能力严重不足:投机氛围对创新能力的致命影响

专栏25:中国产业升级困难重重。原因在于:一是高技能人才严重短缺;二是结构性障碍。

对于产业升级需要的时间,耶鲁大学校长说,中国制造真正转型尚需15至20年。

吴敬琏:产业升级未必就是做品牌、搞高科技,而是提高附加值,提高赢利能力,说白了,多赚钱,这就叫升级。

温家宝:中国将加快经济结构调整,提高出口产品市场竞争力,使中国在面对新的全球挑战时保持经济稳定增长。

(四)金融战争可能给中国带来的挑战

专栏26:中国庞大外汇储备的意义、最终归属和巨大风险问题

专栏27:中国的转基因粮食问题:贸易问题还是健康问题?

专栏28:郎咸平:中美三大经济战争的新帝国主义本质

五、出路何在?

(一)通过政治体制改革限制各级政府权力、限制政府行政性支出,惩治官员腐败问题,调整收入分配,这一点非常重要;否则,发展经济对于全国人民毫无意义。

(二)挤干泡沫,大力发展实体产业,特别是面向国内居民的消费产业和新型战略产业,通过产业发展促进就业,增加居民收入,扩大居民消费需求,形成具有民生意义的良性循环经济体。

(三)大力推进公共服务均等化,财政支出主要用于有利于民生的领域。

(四)大力鼓励具有民生意义的自助和互助经济,杜绝市场经济对于该领域的强权侵入。

关键字: 房地产

声明: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 ----- 乌有之乡    http://www.wyzxsx.com

作者:曹建海    文章发于:乌有之乡    点击数: 701    更新时间:2010-4-8         荐  ★★★ 【字体:小 大】

【复制本文】 【下载本文】

北师大2010年4月7日讲座提纲

《中国经济面临的风险与挑战》

曹建海

(中国社会科学院)

背景:美国金融危机给中国粗放经济增长模式造成了巨大冲击,为了救市,中国实施了令世界震惊的积极财政政策和与之相适应的超级宽松货币政策,大力扶植为公众不耻的房地产业,放任地方政府以地生财,形成了当今全球最大的资产泡沫。

一、失去民生意义的中国国内生产总值核算

(一)国内生产总值在中国表现为“挖坑经济”,无关社会净财富的增加

专栏1:挖坑理论:凯恩斯在1936年所写的《通论》曾经提出一个非常著名的“挖坑”理论,这是一个有助于经济景气但实际上耗散社会资源的谬误学说。

专栏2:中国建筑平均寿命30年,年产数亿吨垃圾。“尘土飞扬”是当前中国经济最生动的写照。

(二)当前GDP核算扣减严重不足

专栏3:绿色GDP核算推进困难重重:绿色经济GDP的简称。从GDP中扣除自然资源耗减价值与环境污染损失价值后剩余的国内生产总值,称可持续发展国内生产总值。1993年联合国经济和社会事务部在修订的《国民经济核算体系》中提出。

(三)由于扣减不足,特别是对物价上涨的刻意隐瞒,导致货币注入型GDP占比大幅度提高

专栏4:中国CPI的核算问题和国家统计局公信力问题

专栏5:中国的低粮价政策,对广大农民增收的根本抑制作用。

二、严重失衡的中国经济结构

(一)宏观经济结构:政府投资主导下经济增长,消费率下降,投资和出口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基本动力

1、              居民消费需求萎靡不振

2、高速增长、刹不住车的固定资产投资

2004年以来,中国的固定资产投资总额名义增长率,始终保持在30%左右,远远超过同期名义GDP16%的增长率。

专栏6:我国的储蓄形成机制为投资提供了源源不断的资金来源:银行的货币创造+财政手段(税收、支出、发债),可以扩大货币供给量。这就决定了投资可以有很大的扩张弹性,投资扩张在增加总产出、总收入的同时,也必然增加储蓄。在这里储蓄是被动的,是跟随投资的“自然”补齐,无须等到储蓄够了才投资。投资决定储蓄,是政府主导型经济在投资领域的一种反映而已。

专栏7:扩大投资保增长存在长期的经济运行风险

专栏8:暴利推动下的房地产投资高速增长

3、中国的出口依赖症:与过度投资相匹配,形成过高的出口依赖症

专栏9:2009年全年货物进出口总额22072亿美元,比上年下降13.9%。其中,货物出口12017亿美元,下降16.0%;货物进口10056亿美元,下降11.2%。进出口差额(出口减进口)1961亿美元,比上年减少1020亿美元。

(二)失衡的产业结构:一枝独秀的房地产业

专栏10:2009年房地产业大约盈利2.72万亿,占当年GDP的8.12%

(三)由特权决定的地区结构差异

专栏11:珠三角、海峡西岸、江苏沿海、关中天水、辽宁沿海、横琴、图们江、中部、鄱阳湖、黄河三角洲、海南11个区域振兴规划的出台,由此带来的区域板块轮动,也成为国内资产市场热点。

(四)实体经济和虚拟经济的关系

专栏12:中国的股市泡沫

专栏13:坚硬、庞大的中国房地产泡沫

专栏14:78家央企退出房地产业务

专栏15:中国房地产崩盘时间表

(五)个人收入分配严重失衡

1、政府投资扩张加剧收入分配分化:征地拆迁中的掠夺机制、工程承包中的腐败问题、政府项目经营中的公司化倾向;

2、企业投资中的资本收益扩大化倾向:GDP情结导致政府对企业投资的大范围补贴

3、资产泡沫化导致的大规模弱势群体财产转移

4、不具备有效的工资协商机制

专栏16:劳动工资偏低影响经济转型。如果不尽快改善劳动工资偏低的情况,受过良好教育的劳动力就将长期严重短缺,中国将永远丧失经济转型的历史机遇。

三、中国经济面临的主要风险

(一)资产泡沫破灭与银行大规模不良信贷

(二)地方政府债务危机

专栏17:10省市贷款债务率超过100%,政府强硬抵制监管

(三)产能过剩与信贷风险

专栏18:中国存在世界上最严重的产能过剩问题:形成机制和越治越重的政府治理政策。

专栏19:庞大的钢铁工业与国际铁矿石涨价

四、后危机时代中国经济面临的严峻挑战

(一)经济增长的内生动力严重不足,成为世界上独一无二的、失去生产目的的巨大经济体

专栏20:从世界各国经济发展和工业化进程看,消费结构和产业结构的逐步提升,引起的投资率呈现从低到高、再从高到低并趋于相对稳定的变动过程,总体的比重介于20%~30%之间。例如,2004年世界低收入国家投资率为26.6%,中等收入国家为26%,高收入国家为20%左右。

(二)自然资源和环境日益恶化

专栏21:中国煤矿矿难频发,中国煤炭生产总量2009年达到29.65万亿吨,2008年为26.22万亿吨。

专栏22:四川省连绵不绝的地震现象,历史上没有。

专栏23:百年不遇的西南大旱:云南旱灾最严重的恰好就是速生林面积最大的几个市,云南几千万亩速生林同时快速大量耗水;水电站问题,中方称气候致湄公河水位下降 与中国水电站无关。

专栏24:冰岛火山爆发,全球气候恶化前兆?

(三)科技创新能力严重不足:投机氛围对创新能力的致命影响

专栏25:中国产业升级困难重重。原因在于:一是高技能人才严重短缺;二是结构性障碍。

对于产业升级需要的时间,耶鲁大学校长说,中国制造真正转型尚需15至20年。

吴敬琏:产业升级未必就是做品牌、搞高科技,而是提高附加值,提高赢利能力,说白了,多赚钱,这就叫升级。

温家宝:中国将加快经济结构调整,提高出口产品市场竞争力,使中国在面对新的全球挑战时保持经济稳定增长。

(四)金融战争可能给中国带来的挑战

专栏26:中国庞大外汇储备的意义、最终归属和巨大风险问题

专栏27:中国的转基因粮食问题:贸易问题还是健康问题?

专栏28:郎咸平:中美三大经济战争的新帝国主义本质

五、出路何在?

(一)通过政治体制改革限制各级政府权力、限制政府行政性支出,惩治官员腐败问题,调整收入分配,这一点非常重要;否则,发展经济对于全国人民毫无意义。

(二)挤干泡沫,大力发展实体产业,特别是面向国内居民的消费产业和新型战略产业,通过产业发展促进就业,增加居民收入,扩大居民消费需求,形成具有民生意义的良性循环经济体。

(三)大力推进公共服务均等化,财政支出主要用于有利于民生的领域。

(四)大力鼓励具有民生意义的自助和互助经济,杜绝市场经济对于该领域的强权侵入。

关键字: 房地产

声明: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 ----- 乌有之乡    http://www.wyzxsx.com


相关内容

  • 银行业的挑战和竞争来自哪里
  • 南方周末   2005-08-11 15:12:58 王松奇 银行业的挑战和竞争来自哪里 ---专访中国社科院金融研究中心副主任.<银行家>杂志主编王松奇 □本报驻沪记者 胡天舒 由于存量不良资产包袱和营利能力低下等原因,大多数银行还很难达到增资扩股或股份制改造的目标,因此从实用性角度说 ...

  • 新时期下我国经济面临的挑战
  • 宏观经济 | Macroscopic economy 新时期下我国经济面临的挑战 刘博 南开大学 天津 300071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增加的逻辑从根本上的改变,原有的配套经济体制与机制也势必进行全面的转变,以往惯性的路径依赖与资源配置模式的固化都为转型过程中的经济变革带来了难度与风险,中国经济正在 ...

  • 经济时代发展的开题报告例文
  • 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对很多学科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审计也不例外.知识经济对审计 的挑战主要表现为网络审计面临的挑战.那么何谓网络审计?网络审计就是基于互连网,借助现代信息技术,运用专门的方法,通过人机结合,对被审计单位进行远程审计.网络审计是对以往电算化审计的时空观的又一次突破,是现代审计在电子商务时 ...

  • 高校财务管理面临的挑战及创新建议[1]
  • 第12卷第6期2010年12月 黄冈职业技术学院学报JournalofHuanggangPolytechnic Vol.12No.6Dec.2010 高校财务管理面临的挑战及创新建议 刘东山 (黄冈职业技术学院,湖北黄冈438000) 摘要:高校财务管理作为高校教育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新形势下面临 ...

  • 当前保险资金运用的机遇与挑战
  • 2006年第11期(总第78期) 沿海企业与科技 COASTALENTERPRISESANDSCIENCE&TECHNOLOGY NO.11,2006(CumulativelyNO.78) 当前保险资金运用的机遇与挑战 孙家瑜 [摘 要] 证券市场逐步走向成熟和保险业的深入改革,使保险资金的 ...

  • 民营科技企业人才创业面临的关键问题与挑战
  • 中国加入WTO,民营科技企业创业者直接面对经济全球化竞争.进入了一个越来越激烈的竞争环境.如何在国际化与地区化之间寻找平衡,在充满不确定性的商业环境中,在全国各科技园区竟争优势趋同的情况下取得成功,是创业者面临的难题.就中关村而言,潜在创业者.初创阶段的创业者.成长阶段的创业者日前主要面临着四大挑战 ...

  • 采掘业如何化险为夷
  • 译者注:面对能源需求的增加,采掘业(extractive industries)不断地向更深更广处延伸,由此面临的环境,社会和治理(EsG)问题也日益突出.作为从自然界直接开采各种原料,燃料(如煤.石油.天然气等)的工业部门,作为提供人类生活最重要来源之一的行业,应该如何面对?Eurosif与GES ...

  • 保险公司内部审计战略转型初探_王小莉
  • 在变的形势下,现代保险企业 所处的内外部环境发生了重大变化,如国际经济一体化.新技术的迅猛发展.保险企业集中化管理等.这些变化导致传统的内部审计越来越难以适应保险企业经营管理的需求,需要对其进行重新实现从传统的以监督为主向监督与服务转变,从财务审计向管理审计转变,从合规审计向效益审计转变,从手工审计 ...

  • 经济管理系论文题目
  • 经济管理系论文选题 ( 这个范围好广啊.....) 企业管理方面的:企业管理有规律可循--企业运行轨道的探索及其对企业管理的现实意义 张康宁 贵州财经学院学报 2007-05-15 期刊 0 24 2 转型经济中的企业管理--第六届企业跨国经营国际研讨会观点综述 赵曙明; 李乾文; 王文宇 经济管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