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

12.2 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

一、 自主探究

1.读一读:明确学习目标,通读教材第99—102页。

【课标内容要求】

识别事实判断与价值判断的表现,说明价值判断的意义,理解价值观对人们行为的导向作用。剖析生活实例,说明人们的社会地位不同、认识事物的角度不同,时间、地点、条件不同,会形成不同的价值判断。剖析价值冲突的实例;体验价值比较、鉴别、选择的过程;认同人民的利益为最高价值标准,树立为人民服务的思想。

【教学目标分析】

• 1、知识:识记价值判断的含义、如何正确地进行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理解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

的社会历史性、自觉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进行选择。

• 2、能力:初步具有进行正确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的能力。

• 3、情感:树立群众观念,坚持群众路线,正确处理好个人与他人、集体的关系。

2.填一填:

(1)人们对事物能否满足主体的需要以及满足的程度作出判断,是______。

(2)人们的价值选择是在______的基础上作出的。

(3)各种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都是_____在不同人的头脑中反映的产物,是在_____的基础上形成的。

(4) 要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作出正确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就必须坚持真理,遵循社会发展的_____,走历史的必由之路。

(5)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会因___、___和___的变化而不同,这就是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的______特征。

(6)把握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的______,有助于我们作出正确的价值判断,进行正确的价值选择。

(7)在阶级社会中,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具有____。 (8)我们要自觉站在_________的立场上,把___________作为最高的价值标准。

(9)______________是最紧要和最具有决定性的因素。当个人的利益同人民群众的利益发生冲突时,要自觉站在__________立场上进行选择。

3.想一想:

(1)什么是价值判断?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有什么关系?

(2)正确价值观的标准是什么?

(3)如何进行正确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

二、合作学习

1、合作探究

 合作探究一:价值判断的客观因素1

:符合客观规律

• 思考:

1、为什么永动机做不出来? 2、为什么袁世凯复辟帝制最终失败?

 合作探究二:价值判断的客观因素2:符合客观条件

• 思考:

同样是遵循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作出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为什么我们党在不同历史阶段为自己确立的目标和完成的历史任务不同?

 合作探究三:价值判断的主观因素1:立场不同

• “桑条无叶土生烟,箫管迎龙水庙前。朱门几处看歌舞,犹恐春阴咽管弦。”

• 思考:

(1)在这首诗中,农民的价值选择是什么?地主的价值选择是什么?

(2)为什么同时同地的人会有不同的价值选择?

 综合探究四:符合人民的利益

1、案例分析:

2006年9月24日,上海市原市委书记陈良宇因涉及上海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违

规使用社保资金、为一些不法企业主谋取利益、袒护有严重违纪违法问题的身边工作

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为亲属谋取不正当利益等严重违纪问题被免职。

陈良宇的价值观正确吗?为什么?

2、(媒体演示丁晓兵抗洪事迹)丁晓兵的价值观正确吗?讨论一下,

如何才能作出真确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呢?

2、释疑解难

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关系是什么?

(1)区别:①含义不同。世界观是人们对整个世界以及人与世界关系的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人生观是指人们对于人生目的、人生意义的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价值观是指人们在认识各种具体事物的价值的基础上,形成的对事物价值的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②范畴不同。在三个概念中,世界观的外延最大,层次最高,具有统率意义。

(2)联系:①世界观支配人生观。世界观包括人生观,人生观是世界观的一个组成部分。世界观决定人生观,有什么样的世界观,就会有什么样的人生观。而人生观反过来又会影响人们的世界观。正确的人生观有利于树立科学的世界观。②世界观是形成价值观的基础。世界观决定价值观,有什么样的世界观就会有什么样的价值观。世界观发生变化,价值观也会随之发生变化。反过来,正确的价值观的建立,又会使科学的世界观更丰富、更完善。世界观和价值观是统一的。③人生观与价值观是相互影响的。正确的人生观,有利于指导人们从集体和社会的整体需要出发,去看待事物对人的效用关系,以形成科学的、合理的价值评价。正确的价值观,有利于人们客观分析人自身的价值,从而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尤其是正确的人生价值观。

3.巧建结构

三、水平测试

(一)单项选择题:

1、

“既然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会因人而异,那么,人们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就无所谓对错。

”观点中的结论

A、正确,因为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属于主观范畴

B、错误,因为衡量人们的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正确与否是有客观标准的

C、正确,因为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具有社会历史性

D、错误,因为人们的社会地位不同,需要不同,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也就不同

2、“桑条无叶土生烟,箫管迎龙水庙前。朱门几处看歌舞,犹恐春阴咽管弦。”由此可以看出

A、在不同的自然条件下,景色是不同的 B、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具有社会历史性

C、社会地位不同,需要不同,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也就不同

D、生活水平和生活方式不同,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也就不同

3、《现代汉语词典》增补本在野生动物条目的释文中删去了“肉可以吃”“皮可以做皮褥”等话语,这表明

①重视保护野生动物是人类价值观的进步 ②辞书编批撰要与时俱进,用正确的价值观引导社会 ③社会价值观的改变促使辞书编撰者转变个人的价值观

④辞书编撰者价值观的转变能够引导社会价值观的进步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4、(06文综重庆卷)价值是人们生活中经常使用的概念。下列属于哲学价值判断的有

①田野上的花儿开了 ②这些花儿很漂亮 ③山上的果树挂满了果实 ④这些水果真香甜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5、(2004 广东卷)同为宋朝的文化名流,苏东坡的《食荔枝》对广东荔枝赞不绝口,说“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蔡襄的《荔枝谱》却说天下的荔枝,以闽中为第一,蜀州次之,岭南为下。这说明

A、价值判断总是有主观性 B、“趣味无商量”,美食评鉴没有客观标准

C、两者的评价都受到乡土观念影响,把自己家乡的荔枝说成是最好的

D、价值判断是有阶级性的,蔡襄是奸臣,所以不能客观地看待广东荔枝的价值

6、读右边漫画。它表明

①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往往会因人而异

②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没有正确与错误之分

③人们站在不同立场上,就会作出不同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

④寻找正确的价值观就是寻找人生的真谛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7、“忧心忡忡的穷人甚至对最美丽的景色都没有什么感受;贩卖矿物的商

人只看到矿物的商业价值,而看不到矿物的美和特征,他没有矿物学的感觉。”马克思的这段话说明

A、穷人和商人们缺少审美观念 B、美因人而异,并无具体标准

C、社会地位和需要的不同,导致人们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的不同

D、对同一事物的认识,不同的人不可能有相同的认识

8、(06文综上海卷)1.对青少年进行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是为了 ①加强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 ②直接保障青少年的合法权益

③提高青少年经济全球化意识 ④促进青少年正确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形成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二)双项选择题:

9、国家主席胡锦涛在联合国成立60周年首脑会议上发表了重要讲话,提出了建立“和谐世界”的新主张。建立“和谐世界”的新主张,体现了一种积极的价值取向。它

A、符合中国、亚洲和世界人民的根本利益 B、是决定个人命运的唯一因素

C、符合事物发展的规律 D、能够杜绝一切违反道德规范的行为

10、下列对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的社会历史性特征的认识,正确的是

A、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会因时间、地点和条件的变化而不同

B、把握这一特征有助于我们正确评价历史和现实中的各种价值观念

C、把握这一特征就能作出正确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

D、对同一事物,不同人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都是不同的

11、(06政治 江苏卷)胡锦涛在看望出席全国政协十届四次会议的委员时提出,要引导广大干部群众特别是青少年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社会主义荣辱观

A.是社会主义价值观的具体体现 B.是精神文明建设的核心

C.符合我国社会发展规律和人民根本利益 D.就是社会主义的价值观全部内涵

12、下列关于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的关系的认识,正确的是

A、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总是一致的 B、二者总是冲突的

(三)辨析题

13.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往往因人而异,因此没有正确的标准。

(四)探究题

14.材料一 世界上大多数国家采用GDP作为衡量经济发展的指标,导致了人们单纯追求GDP的增长而不惜以牺牲资源和环境为代价。伴随工业革命的发展,环境污染、资源短缺等问题日益突出。据此,有关专家提出了绿色GDP的概念。

材料二 简单地说,绿色GDP就是从现行统计的GDP中,扣除由于环境污染、自然资源退化、人口数量失控、管理不善等因素引起的经济损失成本,从而得出真实的国民财富总量,它体现了经济增长与环境保护和谐统一的要求。

(1)材料一是怎样体现物质与意识的辩证关系的?

(2)运用认识论和价值观的相关知识说明绿色GDP的科学性。

四、走进生活

请你为下列生活中的行为作一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

(1)你发现有一位同学乱抛纸屑。

(2)你发现一位同学经常上网打游戏。

(3)你发现一位同学考试作弊。

12.2 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

一、 自主探究

1.读一读:明确学习目标,通读教材第99—102页。

【课标内容要求】

识别事实判断与价值判断的表现,说明价值判断的意义,理解价值观对人们行为的导向作用。剖析生活实例,说明人们的社会地位不同、认识事物的角度不同,时间、地点、条件不同,会形成不同的价值判断。剖析价值冲突的实例;体验价值比较、鉴别、选择的过程;认同人民的利益为最高价值标准,树立为人民服务的思想。

【教学目标分析】

• 1、知识:识记价值判断的含义、如何正确地进行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理解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

的社会历史性、自觉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进行选择。

• 2、能力:初步具有进行正确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的能力。

• 3、情感:树立群众观念,坚持群众路线,正确处理好个人与他人、集体的关系。

2.填一填:

(1)人们对事物能否满足主体的需要以及满足的程度作出判断,是______。

(2)人们的价值选择是在______的基础上作出的。

(3)各种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都是_____在不同人的头脑中反映的产物,是在_____的基础上形成的。

(4) 要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作出正确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就必须坚持真理,遵循社会发展的_____,走历史的必由之路。

(5)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会因___、___和___的变化而不同,这就是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的______特征。

(6)把握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的______,有助于我们作出正确的价值判断,进行正确的价值选择。

(7)在阶级社会中,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具有____。 (8)我们要自觉站在_________的立场上,把___________作为最高的价值标准。

(9)______________是最紧要和最具有决定性的因素。当个人的利益同人民群众的利益发生冲突时,要自觉站在__________立场上进行选择。

3.想一想:

(1)什么是价值判断?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有什么关系?

(2)正确价值观的标准是什么?

(3)如何进行正确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

二、合作学习

1、合作探究

 合作探究一:价值判断的客观因素1

:符合客观规律

• 思考:

1、为什么永动机做不出来? 2、为什么袁世凯复辟帝制最终失败?

 合作探究二:价值判断的客观因素2:符合客观条件

• 思考:

同样是遵循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作出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为什么我们党在不同历史阶段为自己确立的目标和完成的历史任务不同?

 合作探究三:价值判断的主观因素1:立场不同

• “桑条无叶土生烟,箫管迎龙水庙前。朱门几处看歌舞,犹恐春阴咽管弦。”

• 思考:

(1)在这首诗中,农民的价值选择是什么?地主的价值选择是什么?

(2)为什么同时同地的人会有不同的价值选择?

 综合探究四:符合人民的利益

1、案例分析:

2006年9月24日,上海市原市委书记陈良宇因涉及上海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违

规使用社保资金、为一些不法企业主谋取利益、袒护有严重违纪违法问题的身边工作

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为亲属谋取不正当利益等严重违纪问题被免职。

陈良宇的价值观正确吗?为什么?

2、(媒体演示丁晓兵抗洪事迹)丁晓兵的价值观正确吗?讨论一下,

如何才能作出真确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呢?

2、释疑解难

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关系是什么?

(1)区别:①含义不同。世界观是人们对整个世界以及人与世界关系的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人生观是指人们对于人生目的、人生意义的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价值观是指人们在认识各种具体事物的价值的基础上,形成的对事物价值的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②范畴不同。在三个概念中,世界观的外延最大,层次最高,具有统率意义。

(2)联系:①世界观支配人生观。世界观包括人生观,人生观是世界观的一个组成部分。世界观决定人生观,有什么样的世界观,就会有什么样的人生观。而人生观反过来又会影响人们的世界观。正确的人生观有利于树立科学的世界观。②世界观是形成价值观的基础。世界观决定价值观,有什么样的世界观就会有什么样的价值观。世界观发生变化,价值观也会随之发生变化。反过来,正确的价值观的建立,又会使科学的世界观更丰富、更完善。世界观和价值观是统一的。③人生观与价值观是相互影响的。正确的人生观,有利于指导人们从集体和社会的整体需要出发,去看待事物对人的效用关系,以形成科学的、合理的价值评价。正确的价值观,有利于人们客观分析人自身的价值,从而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尤其是正确的人生价值观。

3.巧建结构

三、水平测试

(一)单项选择题:

1、

“既然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会因人而异,那么,人们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就无所谓对错。

”观点中的结论

A、正确,因为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属于主观范畴

B、错误,因为衡量人们的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正确与否是有客观标准的

C、正确,因为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具有社会历史性

D、错误,因为人们的社会地位不同,需要不同,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也就不同

2、“桑条无叶土生烟,箫管迎龙水庙前。朱门几处看歌舞,犹恐春阴咽管弦。”由此可以看出

A、在不同的自然条件下,景色是不同的 B、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具有社会历史性

C、社会地位不同,需要不同,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也就不同

D、生活水平和生活方式不同,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也就不同

3、《现代汉语词典》增补本在野生动物条目的释文中删去了“肉可以吃”“皮可以做皮褥”等话语,这表明

①重视保护野生动物是人类价值观的进步 ②辞书编批撰要与时俱进,用正确的价值观引导社会 ③社会价值观的改变促使辞书编撰者转变个人的价值观

④辞书编撰者价值观的转变能够引导社会价值观的进步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4、(06文综重庆卷)价值是人们生活中经常使用的概念。下列属于哲学价值判断的有

①田野上的花儿开了 ②这些花儿很漂亮 ③山上的果树挂满了果实 ④这些水果真香甜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5、(2004 广东卷)同为宋朝的文化名流,苏东坡的《食荔枝》对广东荔枝赞不绝口,说“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蔡襄的《荔枝谱》却说天下的荔枝,以闽中为第一,蜀州次之,岭南为下。这说明

A、价值判断总是有主观性 B、“趣味无商量”,美食评鉴没有客观标准

C、两者的评价都受到乡土观念影响,把自己家乡的荔枝说成是最好的

D、价值判断是有阶级性的,蔡襄是奸臣,所以不能客观地看待广东荔枝的价值

6、读右边漫画。它表明

①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往往会因人而异

②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没有正确与错误之分

③人们站在不同立场上,就会作出不同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

④寻找正确的价值观就是寻找人生的真谛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7、“忧心忡忡的穷人甚至对最美丽的景色都没有什么感受;贩卖矿物的商

人只看到矿物的商业价值,而看不到矿物的美和特征,他没有矿物学的感觉。”马克思的这段话说明

A、穷人和商人们缺少审美观念 B、美因人而异,并无具体标准

C、社会地位和需要的不同,导致人们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的不同

D、对同一事物的认识,不同的人不可能有相同的认识

8、(06文综上海卷)1.对青少年进行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是为了 ①加强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 ②直接保障青少年的合法权益

③提高青少年经济全球化意识 ④促进青少年正确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形成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二)双项选择题:

9、国家主席胡锦涛在联合国成立60周年首脑会议上发表了重要讲话,提出了建立“和谐世界”的新主张。建立“和谐世界”的新主张,体现了一种积极的价值取向。它

A、符合中国、亚洲和世界人民的根本利益 B、是决定个人命运的唯一因素

C、符合事物发展的规律 D、能够杜绝一切违反道德规范的行为

10、下列对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的社会历史性特征的认识,正确的是

A、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会因时间、地点和条件的变化而不同

B、把握这一特征有助于我们正确评价历史和现实中的各种价值观念

C、把握这一特征就能作出正确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

D、对同一事物,不同人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都是不同的

11、(06政治 江苏卷)胡锦涛在看望出席全国政协十届四次会议的委员时提出,要引导广大干部群众特别是青少年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社会主义荣辱观

A.是社会主义价值观的具体体现 B.是精神文明建设的核心

C.符合我国社会发展规律和人民根本利益 D.就是社会主义的价值观全部内涵

12、下列关于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的关系的认识,正确的是

A、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总是一致的 B、二者总是冲突的

(三)辨析题

13.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往往因人而异,因此没有正确的标准。

(四)探究题

14.材料一 世界上大多数国家采用GDP作为衡量经济发展的指标,导致了人们单纯追求GDP的增长而不惜以牺牲资源和环境为代价。伴随工业革命的发展,环境污染、资源短缺等问题日益突出。据此,有关专家提出了绿色GDP的概念。

材料二 简单地说,绿色GDP就是从现行统计的GDP中,扣除由于环境污染、自然资源退化、人口数量失控、管理不善等因素引起的经济损失成本,从而得出真实的国民财富总量,它体现了经济增长与环境保护和谐统一的要求。

(1)材料一是怎样体现物质与意识的辩证关系的?

(2)运用认识论和价值观的相关知识说明绿色GDP的科学性。

四、走进生活

请你为下列生活中的行为作一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

(1)你发现有一位同学乱抛纸屑。

(2)你发现一位同学经常上网打游戏。

(3)你发现一位同学考试作弊。


相关内容

  • 价值判断 价值选择 导学案2014.11
  • <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导学案 1. 知识目标:理解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的含义及特征,掌握如何做出正确进行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 2. 能力目标:帮助学生运用唯物史观,初步具有进行正确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在价值冲突中正确处理个人.集体和社会的关系,做出正 ...

  • 12.2_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导学案
  • 第十二课第二框 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导学案) [学习目标] 1. 识记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的基本含义,如何正确地进行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 2. 理解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的社会历史性,自觉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进行选择. 3. 运用所学知识及相关原理,剖析生活实例,说明人的社会地位不同.认识事物的角度不同 ...

  • 2015最新生活与哲学word电子课本人教版第十二课
  • 第十二课 实现人生的价值 生活中,我们时常面临着价值选择,也会产生各种烦恼与困惑.为什么会有不同的价值选择?人 为什么要活着?人活着应该追求什么目标?怎样实现这些目标?为了回答这些问题,我们要了解价值观 的驱动.制约和导向作用,明确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的标准,把握价值实现的正确途径,树立正确的 人生观 ...

  • 生活与哲学第四单元知识点
  • 第四单元 第十一课 寻觅社会的真谛 1.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含义 人类的社会生活,包括社会的物质生活和社会的精神生活. (1)社会存在--指社会生活的物质方面,最主要.最根本的内容是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包括自然地理环境.人口因素,但主要是指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 (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生产力和生产关系 ...

  • 期待可能性之判断
  • 期待可能性之判断 [内容提要] 期待可能性的判断是责任判断的必经阶段,故意.过失.责任能力的判断不能代替之.期待可能性判断的本质在于对意志自由的判断,司法实践中需经历三个步骤:犯罪动因考察--主体选择性考察--规范评价.期待可能性的判断标准众多,各有优劣,且彼此间存在紧密的内在联系.其中,法规范所力 ...

  • 006-唯物史观
  • 006 唯物史观 [测试要求] 1.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辩证关系是怎样的? 2. 我国社会主义改革的根本目的是什么? 3.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的表现有哪些? 4.中国共产党的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的基本内容分别是什么? 5.人的价值的内涵是什么?怎样评价人的价值? 6.价值观导向作用的表现有哪些? 7. ...

  • 韩铁林-如何制定事业战略
  • 如何制定事业战略 韩铁林 学习导航 通过学习本课程,你将能够: ●学会分析产业的价值空间: ●了解如何判断核心资源能力: ●掌握产业进退的两个矩阵: ●对企业经营模式进行准确定位. 如何制定事业战略 一.分析产业价值空间 产业的价值空间是企业进入产业的基本判断,主要包括四个方面:判断市场容量.判断产 ...

  • 2016认识社会与价值选择(选择题)
  • 高二生活与哲学必修4:第四单元 认识社会与价值选择 1.中国古人在生活实践中留下许多富含哲理的名言与诗句.下列对名言和诗句所蕴含的哲理表述正确的是 ①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 ②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人生的价值就是贡献 ③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真理 ...

  • 14福利经济学_171907538
  • 经济思想史 14 福利经济学 Contents • • • • • • •14.0 福利经济学14.1 帕累托:序数效用论,帕累托最优和收入分配14.2 庇古:外部性理论和收入均等化14.0 新福利经济学的发展14.4 阿罗:阿罗不可能定理14.5 布坎南:公共选择理论和宪政经济学14.5 阿马蒂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