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读后感之袭人莫轻看

“枉自温柔和顺,空云似桂如兰。堪羡优伶有福,谁知公子无情。”

记得几年前初读《红楼梦》时,对于书中人物,除了我们那位多情的玉兄之外,印象最深的就是袭人了。

这么说来自己也觉得十分奇怪,而此话叫大家听了自不免更加称奇了罢,莫不都要问:读罢“红楼”,不仔细记忆“十二钗”中的女子,反而对一个丫鬟念念不忘,怕不是也受了宝玉之染而犯了呆劲罢?然而当时我确实就是这样,只是“呆呆”地喜爱袭卿一个。

有些朋友听说我如此,总是要怀上一种同我辩驳的态度来对我说:“袭人那么讨厌,你还喜欢她,有毛病!”甚至有时还会因为这事同我争个面红耳赤,总之是要我“放弃”袭人、要我同他们一般地去厌恶袭人。但我却始终“固执己见”,从不曾动摇过分毫,闹到最后,此事在我与友人们之间也就不了了之。

其实说到朋友们嫌恶袭卿的根本原因,我却也知道并且理解——那全是由于“高某人”之故,事情的根由,只是我们那时所读到的还都是百廿回通行本《红楼梦》(其时我也尚还不知“石头”的其他版本),在思想上大大受到了后面伪续四十回中“高兄”劣笔的“感染”。

说句实话,当我将百廿回通读过一遭之后,也曾多少对我以前的想法产生了质疑,觉得是否自己从前“看错” 这“丫头”了?但由于我实在是爱喜她在先,而且爱得深、喜得切,所以,念头挣扎了一回,也就不再去理会袭卿后来的“大转型”了,只还将她当作心中的最爱。之后的几年,这等念想一直不改,无论旁人如何嗔谤于她。这或许就是我的“恋到痴处尽包容”罢。

直到后来,我由于受了“红潮”的影响,也开始自行“钻研”(不过也就是自娱自乐罢了)起《红楼梦》,这才逐渐对它有了略深一层的了解,得知了它竟还有许多异本、晓得了“程高本”的伪劣之处。如此,我便更加确定了自家先时对于袭卿的看法与“爱恋”,我便更加不再“惧怕”于朋友们的争驳了。

记得最开始喜欢上袭人,还只是因为从书中看到她温柔贤惠、知事通理,处处都从宝玉一面设想,总觉同双儿(金庸先生《鹿鼎记》中人物)有些相似,但她又比双儿有过人的地方,便是她对于宝玉的一些“不是”总不会像双儿那样过分地去迁就,并非事事都大顺其意而行之。

后来,在读到了附带“脂砚斋”批语的“石头”以后,通过那些夹杂在正文字里行间的小字,我更加深入地了解了袭人其女,她在我的眼中、心里似乎更渐清晰了,我竟好像是曾经同她终日相处过一般。

重读“石头”,我因了先前对袭卿的“恋”,对于书中有关她的文字就决意不再轻易放过,总都是反复读之再四,包括“脂批”。只觉得此女越读越能见出她的不平凡处,越“探究”得仔细就越感到她不像个丫鬟,以为她简直就该名列“十二钗”中才好,“十二钗”中无她,实在可惜!等到得见“脂批”点醒,被“告知”袭卿该是“十二钗副册”之首,我才略觉释怀——想她既出身丫鬟,自不好当真与“十二金钗”并列,但将她列于“副册”之首,却也再合适不过,试问舍她其谁?

再想想袭卿于书中的种种行事,套用“脂砚”一话,曰:爱煞!

爱煞,当真令人爱煞也!我只想再跟“批”一句:堪得此女为伴,夫复何求哉!

若还有不能理解我者,且随我仔细回忆袭卿种种。

可还记得“枫露茶”与“奶油酥酪”两节文字,特别是后事,旁个丫头子对那李嫫嫫擅吃玉兄特为袭卿所留吃食时的态度如何?而后来袭卿自家却又是如何从中调停而过的?——她只说虽然爱吃那些,但因早前吃多了闹肚子,倒是不敢吃了,之后就要宝玉替她剥栗子,就此将事情揭过,恐怕宝玉再像“枫露茶”那回一般,一怒之下摔出什么东西来惊动贾母。“脂砚”则在此处批曰:通部袭人皆是如此,一丝不错。足可见,后文之中袭卿性情依旧这等温柔和顺,根本不是“高某人”所“续”那般的“招人嫌恶”!

再看一事,此事兴许该是大家对于袭人一生行事之印象最深的一处了,非他,便是第十九回“良宵花解语”及第廿一回“娇嗔箴宝玉”的两段遥相呼应的文字。——袭卿先以“自己要给家人赎身出去”为端唬宝玉,之后假意以“要玉兄答应自己那三条警戒之言”为交换“自己留下”的条件,玉兄万般舍不得袭卿,自然满口答应,诸君可还记得他当时那话:“我都依你。好姐姐,好亲姐姐,别说两三件,就是两三百件,我也依……”跟着,袭卿即提出数件玉兄平日里“不成话”的行径,要其一一改正。

值得注意的是,在这里又有“脂批”曰:大家听听可是丫鬟说的话?——试想“脂砚”此笔是何意思?余谓,这绝非是说袭人“僭越”,反该是在赞她明白道理。

待宝玉将那些事情都答应了之后,宝、袭二人又是如何一番对答?——袭人笑道:“……你若果都依了,便拿八人轿也抬不出我去了。”宝玉笑道:“你这里长远了,不怕没八人轿你坐。”袭人冷笑道:“……有那个福气,没那个道理……”——仅这一对答,试问如何能不使人爱煞、怜煞袭卿,“脂砚”更批曰:袭人能作是语,实可爱可敬可服之至!

以上这都是“花解语”一回。

再至后来,隔了一回文字,又写袭人因见宝玉大早起便一劲跑去黛玉那里,同黛玉、湘云二人一起梳洗、“浑闹”,全没把自己前日所警之话记在心上,于是便又假意同玉兄赌气,几番“折腾”,总算又使得玉兄收敛了些,“这一日也不大出房,也不和姊妹丫头等厮闹……拿书解闷,或弄笔墨。”最后又迫得玉兄摔簪起誓并说出了心里话儿,方才算合好了——宝玉道:“你那里知道我心里急!”袭人笑道:“你也知道着急么!可知道我心里怎么样?”试问二人仅这般一应一对,却又道尽了多少绵绵情义,难怪十九回上要用“情切切”来定那“良宵花解语”!

如此诸般,足能见袭人此女并非哪等凡钗俗裙,就连宝钗不是都暗忖道:“倒别看错了这丫头,听说话,倒有些识见。”——这虽是宝钗心内之语,余以为,实在是雪芹警示天下看官之言耳!

至于后面袭卿的许多行为处事,却也不消多提了,通过前文这许多作者的精心勾勒以及“脂砚”的精妙点批,后文可见一斑,绝非程高伪续中那等“曲解芹旨”的文字所录,那些拙文烂笔,实在唐突玷污我袭卿也!

题曰:兰桂之馥扑人鼻,
温存情意甚堪惜。
袭卿岂能作俗眼,
未免唐突谤佳妮。

“枉自温柔和顺,空云似桂如兰。堪羡优伶有福,谁知公子无情。”

记得几年前初读《红楼梦》时,对于书中人物,除了我们那位多情的玉兄之外,印象最深的就是袭人了。

这么说来自己也觉得十分奇怪,而此话叫大家听了自不免更加称奇了罢,莫不都要问:读罢“红楼”,不仔细记忆“十二钗”中的女子,反而对一个丫鬟念念不忘,怕不是也受了宝玉之染而犯了呆劲罢?然而当时我确实就是这样,只是“呆呆”地喜爱袭卿一个。

有些朋友听说我如此,总是要怀上一种同我辩驳的态度来对我说:“袭人那么讨厌,你还喜欢她,有毛病!”甚至有时还会因为这事同我争个面红耳赤,总之是要我“放弃”袭人、要我同他们一般地去厌恶袭人。但我却始终“固执己见”,从不曾动摇过分毫,闹到最后,此事在我与友人们之间也就不了了之。

其实说到朋友们嫌恶袭卿的根本原因,我却也知道并且理解——那全是由于“高某人”之故,事情的根由,只是我们那时所读到的还都是百廿回通行本《红楼梦》(其时我也尚还不知“石头”的其他版本),在思想上大大受到了后面伪续四十回中“高兄”劣笔的“感染”。

说句实话,当我将百廿回通读过一遭之后,也曾多少对我以前的想法产生了质疑,觉得是否自己从前“看错” 这“丫头”了?但由于我实在是爱喜她在先,而且爱得深、喜得切,所以,念头挣扎了一回,也就不再去理会袭卿后来的“大转型”了,只还将她当作心中的最爱。之后的几年,这等念想一直不改,无论旁人如何嗔谤于她。这或许就是我的“恋到痴处尽包容”罢。

直到后来,我由于受了“红潮”的影响,也开始自行“钻研”(不过也就是自娱自乐罢了)起《红楼梦》,这才逐渐对它有了略深一层的了解,得知了它竟还有许多异本、晓得了“程高本”的伪劣之处。如此,我便更加确定了自家先时对于袭卿的看法与“爱恋”,我便更加不再“惧怕”于朋友们的争驳了。

记得最开始喜欢上袭人,还只是因为从书中看到她温柔贤惠、知事通理,处处都从宝玉一面设想,总觉同双儿(金庸先生《鹿鼎记》中人物)有些相似,但她又比双儿有过人的地方,便是她对于宝玉的一些“不是”总不会像双儿那样过分地去迁就,并非事事都大顺其意而行之。

后来,在读到了附带“脂砚斋”批语的“石头”以后,通过那些夹杂在正文字里行间的小字,我更加深入地了解了袭人其女,她在我的眼中、心里似乎更渐清晰了,我竟好像是曾经同她终日相处过一般。

重读“石头”,我因了先前对袭卿的“恋”,对于书中有关她的文字就决意不再轻易放过,总都是反复读之再四,包括“脂批”。只觉得此女越读越能见出她的不平凡处,越“探究”得仔细就越感到她不像个丫鬟,以为她简直就该名列“十二钗”中才好,“十二钗”中无她,实在可惜!等到得见“脂批”点醒,被“告知”袭卿该是“十二钗副册”之首,我才略觉释怀——想她既出身丫鬟,自不好当真与“十二金钗”并列,但将她列于“副册”之首,却也再合适不过,试问舍她其谁?

再想想袭卿于书中的种种行事,套用“脂砚”一话,曰:爱煞!

爱煞,当真令人爱煞也!我只想再跟“批”一句:堪得此女为伴,夫复何求哉!

若还有不能理解我者,且随我仔细回忆袭卿种种。

可还记得“枫露茶”与“奶油酥酪”两节文字,特别是后事,旁个丫头子对那李嫫嫫擅吃玉兄特为袭卿所留吃食时的态度如何?而后来袭卿自家却又是如何从中调停而过的?——她只说虽然爱吃那些,但因早前吃多了闹肚子,倒是不敢吃了,之后就要宝玉替她剥栗子,就此将事情揭过,恐怕宝玉再像“枫露茶”那回一般,一怒之下摔出什么东西来惊动贾母。“脂砚”则在此处批曰:通部袭人皆是如此,一丝不错。足可见,后文之中袭卿性情依旧这等温柔和顺,根本不是“高某人”所“续”那般的“招人嫌恶”!

再看一事,此事兴许该是大家对于袭人一生行事之印象最深的一处了,非他,便是第十九回“良宵花解语”及第廿一回“娇嗔箴宝玉”的两段遥相呼应的文字。——袭卿先以“自己要给家人赎身出去”为端唬宝玉,之后假意以“要玉兄答应自己那三条警戒之言”为交换“自己留下”的条件,玉兄万般舍不得袭卿,自然满口答应,诸君可还记得他当时那话:“我都依你。好姐姐,好亲姐姐,别说两三件,就是两三百件,我也依……”跟着,袭卿即提出数件玉兄平日里“不成话”的行径,要其一一改正。

值得注意的是,在这里又有“脂批”曰:大家听听可是丫鬟说的话?——试想“脂砚”此笔是何意思?余谓,这绝非是说袭人“僭越”,反该是在赞她明白道理。

待宝玉将那些事情都答应了之后,宝、袭二人又是如何一番对答?——袭人笑道:“……你若果都依了,便拿八人轿也抬不出我去了。”宝玉笑道:“你这里长远了,不怕没八人轿你坐。”袭人冷笑道:“……有那个福气,没那个道理……”——仅这一对答,试问如何能不使人爱煞、怜煞袭卿,“脂砚”更批曰:袭人能作是语,实可爱可敬可服之至!

以上这都是“花解语”一回。

再至后来,隔了一回文字,又写袭人因见宝玉大早起便一劲跑去黛玉那里,同黛玉、湘云二人一起梳洗、“浑闹”,全没把自己前日所警之话记在心上,于是便又假意同玉兄赌气,几番“折腾”,总算又使得玉兄收敛了些,“这一日也不大出房,也不和姊妹丫头等厮闹……拿书解闷,或弄笔墨。”最后又迫得玉兄摔簪起誓并说出了心里话儿,方才算合好了——宝玉道:“你那里知道我心里急!”袭人笑道:“你也知道着急么!可知道我心里怎么样?”试问二人仅这般一应一对,却又道尽了多少绵绵情义,难怪十九回上要用“情切切”来定那“良宵花解语”!

如此诸般,足能见袭人此女并非哪等凡钗俗裙,就连宝钗不是都暗忖道:“倒别看错了这丫头,听说话,倒有些识见。”——这虽是宝钗心内之语,余以为,实在是雪芹警示天下看官之言耳!

至于后面袭卿的许多行为处事,却也不消多提了,通过前文这许多作者的精心勾勒以及“脂砚”的精妙点批,后文可见一斑,绝非程高伪续中那等“曲解芹旨”的文字所录,那些拙文烂笔,实在唐突玷污我袭卿也!

题曰:兰桂之馥扑人鼻,
温存情意甚堪惜。
袭卿岂能作俗眼,
未免唐突谤佳妮。


相关内容

  • 最新30篇红楼梦读后感
  • ·红楼梦读后感1500字 ·红楼梦读后感100字 ·红楼梦读后感300字 ·红楼梦读后感200字 ·红楼梦读后感600字2篇 ·红楼梦读后感3500字 ·红楼梦读后感1800字 ·红楼梦读后感2000字 ·红楼梦读后感5000字 ·红楼梦读后感1000字2篇 ·红楼梦读后感400字2篇 ·红楼梦读后 ...

  • 名著读后感:红楼梦的读后感三
  • 标题 名著读后感:红楼梦的读后感三 红楼中,贾府里地位最高的人物不是贾母,而是这位着墨不多的大小姐--贾元春.文中曰 此女才德兼备,因而晋封为凤藻宫尚书,加封贤德妃.因为她,贾府成为皇亲国戚,真正是"白玉为堂金做马",贾元春才选凤藻宫之时,也就是贾府烈火烹油,鲜花着锦的鼎盛时期. ...

  • 红楼梦读后感5篇
  • <红楼梦>不只描写了一个封建贵族家庭由荣华走向衰败的三代生活,而且还大胆地控诉了封建贵族阶级的无耻和堕落,指出他们的种种虚伪.欺诈.贪婪.腐朽和罪恶.下面YJBYS小编整理了5篇红楼梦读后感,以供参考. 红楼梦读后感一 寒假里,老师让我们读两本书.再任选其一,写一篇读后感.我读了一本郑渊 ...

  • 红楼梦读后感200字
  • (一) 周瑞家的回王夫人的话才领得了送宫花的差事,宫花第一个送给了迎春和探春,她俩在下围棋见花送来都欠身道谢,然后给惜春送去惜春正与智能儿开玩笑,我明儿也剃了头同她做姑子去呢.黛玉正在宝玉处解九连环. 作者为写黛玉的脾气故放到最后,黛玉易发脾气宝玉便找借口改了去看宝钗的日期,在宝玉面前黛玉注意的不是 ...

  • 红楼梦读后感600字8篇
  • 红楼梦读后感600字(一): 我在教师的图书角内借了一本书,它就是我国四大名著之一<红楼梦>.<红楼梦>是我国古典文学名著,作家曹雪芹呕尽心血,花了十年的时间,写成了这部长篇小说.全书以贾宝玉和林黛玉的感情故事为主线,讲述了封建大家族由盛而衰的历史过程,描述了众多性格鲜明的人 ...

  • 红楼梦读书笔记300字
  • <红楼梦>读书笔记300字 七月流火的盛夏季节,我拜读了名气高扬的<红楼梦>后,心情却步入了寒风凛冽的严冬时节„„ <红楼梦>通过四大家族由胜而衰的过程和贾宝玉.林黛玉的爱情悲剧,展现了一段错综复杂的家族兴衰史,揭示了封建末世的人间百态.其中元春省亲.宝钗扑蝶.黛 ...

  • [红楼梦]第一回--读后感
  • [<红楼梦>第一回--读后感] <红楼梦>第一回,使我感悟到,1.<红楼梦>的时代背景2.作者简况3.<红楼梦>思想内容,<红楼梦>第一回--读后感. 1.<红楼梦>的时代背景: (1)明末清初 偏值近年水旱不收 鼠盗蜂起,无非 ...

  • 最新初中生读后感500字:[红楼梦]读后感
  • 最新初中生读后感500字:<红楼梦>读后感 <红楼梦>是四大名著之一,读完它我的感触很深.它讽刺了我国古代封建恶势力独霸一方的丑态,与它最终将会走向灭亡的必然命运. <红楼梦>里的人物各有各的特点.给我印象深刻的有贾宝玉.林黛玉.薛宝钗等.贾宝玉从小过着被捧在掌心 ...

  • 红楼梦读后感300字
  • (一) 文/周鹏 红楼梦是中国古代四大名著之一,是我国十八世纪中期的一部古典小说.它高度的艺术,在我国及世界发展中占有显著的地位. 故事讲的是一个家族的兴衰,一个家族的大小故事.主人公为贾宝玉,他应该说是一个柔中稍稍带刚的男子,他的柔有一部分是因为环境所致,他们家上上下下几乎都是女性,掌管全家的又全 ...

  • 红楼梦读后感400字2篇
  • 红楼梦读后感400字(1): 我,一个爱读书的小女孩.今年暑假我读了许多书籍,有幽默无比的<淘气包马小跳>:有让我笑口常开的<笨狼的故事>; 有写出了女孩心声的<贾梅日记全传>:还有情节感人的<红楼梦>.其中我最喜欢的是<红楼梦>.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