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的总时差和自由时差简易方法
总时差=各经过路径的波浪线总和的最小值; 自由时差=紧后工作波浪线最小值 波浪线=时间间隔,时差
项目组织与管理和实物课程的考试都会涉及网络图的计算,双代号时标网络图自由时差和总时差的计算是经常考到的,我在学习中总结了一些简单的分析方法,希望可以帮助大家更快更准确的解决双代号时标网络图时间参数的计算。
一、自由时差,双代号时标网络图自由时差的计算很简单,就是该工作箭线上波形线的长度,但是有一种特殊情况,很容易忽略,如下图:
其中E 工作的箭线上没有波形线,但是E 工作与其紧后工作之间都有时间间隔,此时E 工作的自由时差为E 与其紧后工作时间间隔的最小值,即E 的自由时差为1。
二、总时差。双代号时标网络图总时差教材中的计算公式=紧后工作的总时差+本工作与该紧后工作之间的时间间隔所得之和的最小值
这样计算起来比较麻烦,需要计算出每个紧后工作的总时差,我总结的简单的方法如下:
计算哪个工作的总时差,就以哪个工作为起点工作,寻找通过该工作的所有线路,然后计算各条线路的波形线的长度和,波形线长度和的最小值就是该工作的总时差。还是以上面的网络图为例,计算E 工作的总时差,
以E 工作为起点工作,通过E 工作的线路有EH 和EJ ,两天线路的波形线的和都是2,所以此时E 的总时差就是2。
再比如,计算C 工作的总时差,通过C 工作的线路有三条,CEH ,波形线的和为4;CEJ ,波形线的和为4;CGJ ,波形线的和为1,那么C 的总时差就是1。
已知工作A 的紧后工作是B 和C ,工作B 的最迟开始时间为14,最早开始时间为10;工作C 的最迟完成时间为16,最早完成时间为14;工作A 的自由时差为5天,则工作A 的总时差为( )天。 A. 5 B. 7
C. 9 D. 11
这道题目的解析:
工作B 的最迟开始时间为14,最早开始时间为10得出A 最早完成时间为10; A 最早完成时间为10,工作C 的最早完成时间为14,得出C 工作持续4天; C 工作持续4天,工作C 的最迟完成时间为16得出C 的最迟开始时间为12; C 的最迟开始时间为12,B 的最迟开始时间为14,得出A 的最迟完成时间为12;
工作A 的自由时差为5天,A 最早完成时间为10,A 的最迟完成时间为12,得出总时差为7。
搞不懂的是最后一句“A最早完成时间为10,A 的最迟完成时间为12”既然求出这两个值,不是总时差是2吗,怎么就变成7了呢,还有总时差为2,怎么比自由时差还小,题目有没有什么问题?”求正确答案,求解答!
这个题如果按照解析来做的话是对的,教你一个简单的做法,时差的计算是最晚开始-最早开始,或者最晚完成-最早完成,可以得出,B 的总时差是4天,C 的时差是2天,后面往前面送,取最小值,也就是说取C 的时差送给前面的工作A ,A 本身有5天的自由时差,加上后面送的2天,得到A 的总时差是7天,这个是肖国祥老师的捷径办法,同理,前面往后面送,取最大值,如果按照解析算的话你要画出来,考试的时候时间有点紧张
成本分析计算(因素分析法)
某分项工程的混凝土成本数据如下表所示。应用因素分析法分析各因素对成本的影响程度,可得到的正确结论是()。
A. 由于产量增加50m3,成本增加21300元 B. 由于单价提高40元,成本增加35020元 C. 实际成本与目标成本的差额为56320元
D. 由于损耗下降2%,成本减少9600元
【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施工成本分析的方法。计算过程如下:
成本分析计算(差额计算法)
某施工项目某月的成本数据如下表,应用差额计算法得到预算成本增加对成本的影响是()万元。
A .12.0 B .8.0 C .6.4 D .1.6 【答案】D
【解析】利用差额计算法得:(640-600)×4%=1.6万元。
工作的总时差和自由时差简易方法
总时差=各经过路径的波浪线总和的最小值; 自由时差=紧后工作波浪线最小值 波浪线=时间间隔,时差
项目组织与管理和实物课程的考试都会涉及网络图的计算,双代号时标网络图自由时差和总时差的计算是经常考到的,我在学习中总结了一些简单的分析方法,希望可以帮助大家更快更准确的解决双代号时标网络图时间参数的计算。
一、自由时差,双代号时标网络图自由时差的计算很简单,就是该工作箭线上波形线的长度,但是有一种特殊情况,很容易忽略,如下图:
其中E 工作的箭线上没有波形线,但是E 工作与其紧后工作之间都有时间间隔,此时E 工作的自由时差为E 与其紧后工作时间间隔的最小值,即E 的自由时差为1。
二、总时差。双代号时标网络图总时差教材中的计算公式=紧后工作的总时差+本工作与该紧后工作之间的时间间隔所得之和的最小值
这样计算起来比较麻烦,需要计算出每个紧后工作的总时差,我总结的简单的方法如下:
计算哪个工作的总时差,就以哪个工作为起点工作,寻找通过该工作的所有线路,然后计算各条线路的波形线的长度和,波形线长度和的最小值就是该工作的总时差。还是以上面的网络图为例,计算E 工作的总时差,
以E 工作为起点工作,通过E 工作的线路有EH 和EJ ,两天线路的波形线的和都是2,所以此时E 的总时差就是2。
再比如,计算C 工作的总时差,通过C 工作的线路有三条,CEH ,波形线的和为4;CEJ ,波形线的和为4;CGJ ,波形线的和为1,那么C 的总时差就是1。
已知工作A 的紧后工作是B 和C ,工作B 的最迟开始时间为14,最早开始时间为10;工作C 的最迟完成时间为16,最早完成时间为14;工作A 的自由时差为5天,则工作A 的总时差为( )天。 A. 5 B. 7
C. 9 D. 11
这道题目的解析:
工作B 的最迟开始时间为14,最早开始时间为10得出A 最早完成时间为10; A 最早完成时间为10,工作C 的最早完成时间为14,得出C 工作持续4天; C 工作持续4天,工作C 的最迟完成时间为16得出C 的最迟开始时间为12; C 的最迟开始时间为12,B 的最迟开始时间为14,得出A 的最迟完成时间为12;
工作A 的自由时差为5天,A 最早完成时间为10,A 的最迟完成时间为12,得出总时差为7。
搞不懂的是最后一句“A最早完成时间为10,A 的最迟完成时间为12”既然求出这两个值,不是总时差是2吗,怎么就变成7了呢,还有总时差为2,怎么比自由时差还小,题目有没有什么问题?”求正确答案,求解答!
这个题如果按照解析来做的话是对的,教你一个简单的做法,时差的计算是最晚开始-最早开始,或者最晚完成-最早完成,可以得出,B 的总时差是4天,C 的时差是2天,后面往前面送,取最小值,也就是说取C 的时差送给前面的工作A ,A 本身有5天的自由时差,加上后面送的2天,得到A 的总时差是7天,这个是肖国祥老师的捷径办法,同理,前面往后面送,取最大值,如果按照解析算的话你要画出来,考试的时候时间有点紧张
成本分析计算(因素分析法)
某分项工程的混凝土成本数据如下表所示。应用因素分析法分析各因素对成本的影响程度,可得到的正确结论是()。
A. 由于产量增加50m3,成本增加21300元 B. 由于单价提高40元,成本增加35020元 C. 实际成本与目标成本的差额为56320元
D. 由于损耗下降2%,成本减少9600元
【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施工成本分析的方法。计算过程如下:
成本分析计算(差额计算法)
某施工项目某月的成本数据如下表,应用差额计算法得到预算成本增加对成本的影响是()万元。
A .12.0 B .8.0 C .6.4 D .1.6 【答案】D
【解析】利用差额计算法得:(640-600)×4%=1.6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