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2010 南京师范大学 教学设计 考研真题

南京师范大学2005年硕士研究生招生入学考试初试试卷(教学设计A)

一、辨析题(判断下列描述的正误,并说明理由,每题6分,共30分)

1.  行为主义理论学派主张用客观的方法研究客观的行为,学习的本质是行为的变化,即学习活动发生后,学习者要有可观察、可测量的外在变化。

2.  具有场独立认知风格的学习者在认知活动中,一般会主动对外界信息进行加工,倾向于以外在参照作为信息加工依据,因此他们的知觉易受错综复杂的背景影响。

3.  根据奥苏伯尔的同化论,学习者在学习一段语言或文字符号的材料后,在他的头脑中留下的是这段材料表达的意义,而不是语言或文字符号本身。

4.  在现实生活中,儿童由于经常使用碗来盛饭菜,逐渐出现了碗是一种有特定形状和功能的器皿,从而正确分辨出碗,这表明儿童形成了关于碗的定义概念。

5.  根据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人类最高级的需要是自我实现,既是自己为自己所认可。

二、比较题(比较下述概念的异同,每题8分,共40分)

1.  态度与品德

2.  传递-接受程序与引导发现程序

3.  陈述性知识与程序性知识

4.  偶然学习与有意学习

5.  诊断性评价、形成性评价与总结性评价

三、综合应用题(第一题10分,第2、3题各20分,第4题30分,共80分)

1.  什么是知觉学习?试列举四中促进知觉学习的技术,并举例说明。

2.  分析布鲁姆和加涅的认知学习系统分类的异同?并举例说明它们对编写学习目标的知道作用?

3.  在进行教学设计的过程中,常常需要考虑煤体的使用,如果要求你向学生介绍“计算机的基本组成”,你会选择使用哪些煤体?陈述你的选择理由。

4.  目前,在小学、初中与高中开设的《信息技术》课程中,都有“用计算机制作多媒体作品”这一内容,如果要求你为三个不同阶段的学生进行学习活动的设计,你将如何考虑?请写出你的设计简案。

2006年硕士研究生招生入学考试初试试题

一、辨析题(判断下列描述的正误,并说明理由,每题6分,共30分):

1、认知主义理论学派认为,学习是人的倾向或能力的变化,但这种变化要能保持一定时期,且不能单纯归因于生长过程,学习的实质是内在能力或倾向的变化。

2、按照皮亚杰的有关理论,在具体运算阶段,儿童已经形成了解决各类问题的逻辑推理能力,如能够解决大量的代数问题等。

3、在进行教学媒体选择的过程中,有时会列出一系列问题要求媒体选择者来回答,通过回答这些问题从而发现适用于特定的教学情景的媒体,这种媒体选择模型一般称为比较法。

4、知觉具有组织性、整体性与恒常性等特征,所谓知觉的整体性,是指人脑能够将输入的刺激组成有意义的整体。

5、在肯普提出的椭圆结构教学设计过程模式中,强调教学设计是一个连续过程,评价和修改作为一个不断进行的活动与所有其他要素相联系,且贯穿教学设计过程的始终。

二、比较题(比较下述概念的异同,每题8分,共40分):

1、(动作技能学习中的)整体练习与局部练习

2、具体概念与定义概念

3、辐合型与发散型

4、信源与信宿

5、精加工策略与组织策略

三、简答题(第1题10分,第2、3题各20分,共50分):

1、什么是角色扮演,角色扮演对学生成长有什么意义?

2、什么是信息加工分析法?它主要适用于何种学习内容的分析?请结合信息技术内容举例分析它的应用。

3、布卢姆等人把教育目标分为认知、动作技能和情感三大领域,每一个领域的目标又由低级到高级分成若干层次,试分析这三大领域学习之间有什么关系。如果让你向高中学生教授“如何利用网络获取信息”,你会如何处理这些关系?

四、综合应用题(30分):

我国目前在小学、初中与高中阶段都在开始《信息技术》课程,如果要求以“图像信息加工”这一教学主题为例,为三个不同阶段的学生进行学习活动设计,你将如何考虑?请写出你的设计简案。

2007年硕士研究生招生入学考试初试试题

一、辨析题(判断下列描述的正误,并说明理由,每题6分,共30分):

1、行为主义和认知主义学派都认为学习是学习者经过一定的练习后出现的某种变化,且这种变化应当能够保持一定的时期。

2、这是王老师和小男孩小明的对话。王:“你有妹妹吗?”小明:“有。”王:“你妹妹叫什么?”小明:“花花。”王:“花花有哥哥吗?”小明:“没有。”按照皮亚杰的儿童认知发展阶段理论,小明处于感知运算阶段,且他的思维体现了单维的特征。

3、在确定运用何种教学媒体的过程中,有些教师会从媒体的种类与功能两个维度进行比较,并通过某种评价尺度来反映其间的关系,从而发现适用于特定的教学情景的媒体,这种媒体选择模型一般称为评价法。

4、演奏中,每种音调有一定主观的音高和响度,在旋律背景中,音调的主观音高或响度取决于它临近音调的关系,用两种不同的旋律演奏时,同样的音调感觉会完全不同,这反映了知觉的整体性特征。

5、在肯普提出的椭圆结构教学设计过程模式中,强调教学设计是一个灵活的过程,个要素呈现游离状态,表明了教学设计可以从任何一个要素开始,并且可按任何顺序进行。

二、比较题(比较下述概念的异同,每题8分,共40分):

1、(动作技能学习中的)集中练习与分配练习

2、言语信息与智力技能

3、沉思型与冲动型

4、有意注意与无意注意

5、发现教学法与讲解式教学法

三、简答题(第1题10分,第2、3题各20分,共50分):

1、什么是最近发展区,研究最近发展区有何意义?

2、在进行教学设计的过程中,常常要考虑学生该学习什么和怎么学的问题。如果让你向高中学生教授“如何利用网络获取信息”,你计划让他们学习什么和怎么学习?陈述你的基本做法。

3、在教学过程中,比较常用的程序包括传递—接受程序、引导—发现程序、示范—模仿程序和情境—陶冶程序等。简述这四种教学程序的基本过程,并结合布卢姆的教学目标分类学说分析它们分别适用于实现哪种领域的教学目标。

四、综合应用题(30):

我国目前在小学、初中与高中阶段都在开始《信息技术》课程,如果要求以“表格信息加工”这一教学主题为例,为三个不同阶段的学生进行学习活动设计,你将如何考虑?请写出你的设计简案。

2008年硕士研究生招生入学考试初试试题

一、辨析题(判断下列描述的正误,并说明理由,每题6分,共30分):

1、假如让几组同龄儿童两两面对面正对着坐在一个立方体的两侧,在立方体相对的两面具有不同的图案,并要求他们分别描述对方看到的图案。他们当中有点人会认为对方看到的图案与自己的一样,也有的认为不知道对方看到的是什么图案。按照皮亚杰的理论,这时候这时候儿童可能正处于从具体运算到形式运算的过渡阶段。

2、行为主义和认知主义学派在学习观上存在明显的差异,但相同点在于他们都认为学习是学习者经过一定的练习后出现的某种变化,且这种变化应当能够保持一定的时期。

3、在绘画中,每种色彩有一定主观的饱和度和明度,有时候,同样的色彩在不同的绘画作品中会给人以不同的饱和度或明度效果,这反映了知觉的整体性特征。

4、现代认知心理学家把广义的知识分为陈述性知识和程序性知识,程序性知识比较适合用来回答世界“是什么”和“为什么”的问题。

5、学生能够通过说出代表性植物的根、茎、叶来识别它们,按照加涅的智慧技能的分类,它属于具体概念类型的学习结果。

二、比较题(比较下述概念的异同,每题8分,共40分):

1、同化与顺应

2、横向迁移与纵向迁移

3、正强化与负强化

4、比率智商与离差智商

5、感觉记忆、工作记忆和长时记忆

三、简答题(第1题10分,第2、3题各20分,共50分):

1、简述教学设计的基本含义。

2、什么是产生式和产生式系统?试举例描述。

3、在学习过程中,有些学生会表现出学习困难,如果让你为高中学习设计关于“网络中信息检索”主题的教学,你会如何处理?

四、综合应用题(30):

在教学设计过程中,可以有多种策略来激发和维持学生的学习动机。请你选择与信息技术相关的主题,并结合讲解式教学的特点,设计一则教学简案的片段,以体现如何在讲解式教学中激发高中学生的学习动机。

2009年硕士研究生招生入学考试初试试题

一、辨析题(判断下列描述的正误,并说明理由,每题6分,共30分):

1、陈述性知识是有关事实、定义、程序以及规则是什么的知识,其表征形式有命题、表象、线性程序和图式。程序性知识是知道如何行动的知识,其在头脑中的表征是通过产生式来完成。

2、教师的言语性行为包括师生间的距离、接触、教师的手势语、语音变化等活动,它是课堂教学中师生相互作用的一种方式,有利于吸引学生注意力,积极从事学习活动。

3、教学媒体是承载和传递教学信息的载体和工具,是教学系统的构成要素,教学媒体的种类会影响教学信息的传递。

4、教师运用掌握学习时,需要先将课程分解为小的学习单元,每个单元包括需要掌握的具体目标,教师事先告知学生目标和标准,在学生达到最高掌握水平后,才可以学习下一单元内容,并依次进行学习。

5、皮亚杰认为,智慧或思维的本质是生物适应性的一种特殊表现,适应由同化和顺应两种过程构成。学生根据自己的图式对所学内容进行整合,使之符合自己的认知结构,这一过程称之为同化。

二、比较题(比较下述概念的异同,每题8分,共40分):

1、先行组织者与组织策略

2、教学支架与支架式教学

3、平衡化与守恒

4、具体概念与定义概念

5、自我认知与自我意识

三、简答题(第1题10分,第2、3题各20分,共50分):

1、简述认知策略的基本含义。

2、什么是行为目标?试举例描述如何描述行为目标。

3、什么是任务分析?列举三种以上任务分析技术,并举例说明。

四、综合应用题(30):

在教学设计与实践过程中,“基于问题的学习”已经成为发展学生思维的重要方法之一。请选择与信息技术相关的主题,并运用“基于问题的学习”方法,设计一则教学简案,并说明你是如何体现对学生的思维能力的促进的。

2010年硕士研究生招生入学考试初试试题

一、辨析题(判断下列描述的正误,并说明理由,每题6分,共30分):

1、知识常常是相互分离与独立的,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会将分散的、独立的知识集合成一个整体,并试图表示出它们之间的关系,以帮助学生学习,这种方法一般称为先行组织者。

2、美国班杜拉的社会认知理论认为,自我效能感是个对能够有效处理特定任务的主观评估,它与学习的行为之间存在相互作用,自我效能感的高低直接影响个人的努力程度,并导致成绩的好坏,而学习成绩的好坏又会反过来影响个人的自我效能感。

3、对于学习困难的学生,由于其智力通常低于正常水平,因而学习效果一般比较低下,达不到国家教学大纲的要求。

4、加拿大心理学家戴斯等人将智力活动的信息加工过程概括为PASS智力模型,即“计划—注意—同时性—继时性加工”,对于同时性加工和继时性加工,可以看作是编码加工系统的两种不同类型,负责对外界刺激信息的接受、解释、转换、再编码和存储。

5、在我们生活的现实世界当中,存在着大量的概念,借助于这些概念,我们可以将大量的信息组织成某一易处理的集合。

二、比较题(比较下述概念的异同,每题8分,共40分):

1、负强化与惩罚

2、元认知调节与元认知体验

3、(动作技能中的)内反馈与外反馈

4、发展先于教学和教学先于发展

5、上位学习与下位学习

三、简答题(第1题10分,第2、3题各20分,共50分):

1、简述教学事件的基本含义?

2、什么是陈述性知识?简述陈述性知识的表征方式,并举例说明。

3、什么是认知策略?试分析影响认知策略发生迁移的因素有哪些?

四、综合应用题(30):

在现代教学实践过程中,研究性学习越来越受到实践工作者的重视。试分析研究性学习的一般过程,并选择与信息技术相关的主题,运用“研究性学习”方法,设计一则教学简案,说明你是如何体现研究性学习过程的。

南京师范大学2005年硕士研究生招生入学考试初试试卷(教学设计A)

一、辨析题(判断下列描述的正误,并说明理由,每题6分,共30分)

1.  行为主义理论学派主张用客观的方法研究客观的行为,学习的本质是行为的变化,即学习活动发生后,学习者要有可观察、可测量的外在变化。

2.  具有场独立认知风格的学习者在认知活动中,一般会主动对外界信息进行加工,倾向于以外在参照作为信息加工依据,因此他们的知觉易受错综复杂的背景影响。

3.  根据奥苏伯尔的同化论,学习者在学习一段语言或文字符号的材料后,在他的头脑中留下的是这段材料表达的意义,而不是语言或文字符号本身。

4.  在现实生活中,儿童由于经常使用碗来盛饭菜,逐渐出现了碗是一种有特定形状和功能的器皿,从而正确分辨出碗,这表明儿童形成了关于碗的定义概念。

5.  根据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人类最高级的需要是自我实现,既是自己为自己所认可。

二、比较题(比较下述概念的异同,每题8分,共40分)

1.  态度与品德

2.  传递-接受程序与引导发现程序

3.  陈述性知识与程序性知识

4.  偶然学习与有意学习

5.  诊断性评价、形成性评价与总结性评价

三、综合应用题(第一题10分,第2、3题各20分,第4题30分,共80分)

1.  什么是知觉学习?试列举四中促进知觉学习的技术,并举例说明。

2.  分析布鲁姆和加涅的认知学习系统分类的异同?并举例说明它们对编写学习目标的知道作用?

3.  在进行教学设计的过程中,常常需要考虑煤体的使用,如果要求你向学生介绍“计算机的基本组成”,你会选择使用哪些煤体?陈述你的选择理由。

4.  目前,在小学、初中与高中开设的《信息技术》课程中,都有“用计算机制作多媒体作品”这一内容,如果要求你为三个不同阶段的学生进行学习活动的设计,你将如何考虑?请写出你的设计简案。

2006年硕士研究生招生入学考试初试试题

一、辨析题(判断下列描述的正误,并说明理由,每题6分,共30分):

1、认知主义理论学派认为,学习是人的倾向或能力的变化,但这种变化要能保持一定时期,且不能单纯归因于生长过程,学习的实质是内在能力或倾向的变化。

2、按照皮亚杰的有关理论,在具体运算阶段,儿童已经形成了解决各类问题的逻辑推理能力,如能够解决大量的代数问题等。

3、在进行教学媒体选择的过程中,有时会列出一系列问题要求媒体选择者来回答,通过回答这些问题从而发现适用于特定的教学情景的媒体,这种媒体选择模型一般称为比较法。

4、知觉具有组织性、整体性与恒常性等特征,所谓知觉的整体性,是指人脑能够将输入的刺激组成有意义的整体。

5、在肯普提出的椭圆结构教学设计过程模式中,强调教学设计是一个连续过程,评价和修改作为一个不断进行的活动与所有其他要素相联系,且贯穿教学设计过程的始终。

二、比较题(比较下述概念的异同,每题8分,共40分):

1、(动作技能学习中的)整体练习与局部练习

2、具体概念与定义概念

3、辐合型与发散型

4、信源与信宿

5、精加工策略与组织策略

三、简答题(第1题10分,第2、3题各20分,共50分):

1、什么是角色扮演,角色扮演对学生成长有什么意义?

2、什么是信息加工分析法?它主要适用于何种学习内容的分析?请结合信息技术内容举例分析它的应用。

3、布卢姆等人把教育目标分为认知、动作技能和情感三大领域,每一个领域的目标又由低级到高级分成若干层次,试分析这三大领域学习之间有什么关系。如果让你向高中学生教授“如何利用网络获取信息”,你会如何处理这些关系?

四、综合应用题(30分):

我国目前在小学、初中与高中阶段都在开始《信息技术》课程,如果要求以“图像信息加工”这一教学主题为例,为三个不同阶段的学生进行学习活动设计,你将如何考虑?请写出你的设计简案。

2007年硕士研究生招生入学考试初试试题

一、辨析题(判断下列描述的正误,并说明理由,每题6分,共30分):

1、行为主义和认知主义学派都认为学习是学习者经过一定的练习后出现的某种变化,且这种变化应当能够保持一定的时期。

2、这是王老师和小男孩小明的对话。王:“你有妹妹吗?”小明:“有。”王:“你妹妹叫什么?”小明:“花花。”王:“花花有哥哥吗?”小明:“没有。”按照皮亚杰的儿童认知发展阶段理论,小明处于感知运算阶段,且他的思维体现了单维的特征。

3、在确定运用何种教学媒体的过程中,有些教师会从媒体的种类与功能两个维度进行比较,并通过某种评价尺度来反映其间的关系,从而发现适用于特定的教学情景的媒体,这种媒体选择模型一般称为评价法。

4、演奏中,每种音调有一定主观的音高和响度,在旋律背景中,音调的主观音高或响度取决于它临近音调的关系,用两种不同的旋律演奏时,同样的音调感觉会完全不同,这反映了知觉的整体性特征。

5、在肯普提出的椭圆结构教学设计过程模式中,强调教学设计是一个灵活的过程,个要素呈现游离状态,表明了教学设计可以从任何一个要素开始,并且可按任何顺序进行。

二、比较题(比较下述概念的异同,每题8分,共40分):

1、(动作技能学习中的)集中练习与分配练习

2、言语信息与智力技能

3、沉思型与冲动型

4、有意注意与无意注意

5、发现教学法与讲解式教学法

三、简答题(第1题10分,第2、3题各20分,共50分):

1、什么是最近发展区,研究最近发展区有何意义?

2、在进行教学设计的过程中,常常要考虑学生该学习什么和怎么学的问题。如果让你向高中学生教授“如何利用网络获取信息”,你计划让他们学习什么和怎么学习?陈述你的基本做法。

3、在教学过程中,比较常用的程序包括传递—接受程序、引导—发现程序、示范—模仿程序和情境—陶冶程序等。简述这四种教学程序的基本过程,并结合布卢姆的教学目标分类学说分析它们分别适用于实现哪种领域的教学目标。

四、综合应用题(30):

我国目前在小学、初中与高中阶段都在开始《信息技术》课程,如果要求以“表格信息加工”这一教学主题为例,为三个不同阶段的学生进行学习活动设计,你将如何考虑?请写出你的设计简案。

2008年硕士研究生招生入学考试初试试题

一、辨析题(判断下列描述的正误,并说明理由,每题6分,共30分):

1、假如让几组同龄儿童两两面对面正对着坐在一个立方体的两侧,在立方体相对的两面具有不同的图案,并要求他们分别描述对方看到的图案。他们当中有点人会认为对方看到的图案与自己的一样,也有的认为不知道对方看到的是什么图案。按照皮亚杰的理论,这时候这时候儿童可能正处于从具体运算到形式运算的过渡阶段。

2、行为主义和认知主义学派在学习观上存在明显的差异,但相同点在于他们都认为学习是学习者经过一定的练习后出现的某种变化,且这种变化应当能够保持一定的时期。

3、在绘画中,每种色彩有一定主观的饱和度和明度,有时候,同样的色彩在不同的绘画作品中会给人以不同的饱和度或明度效果,这反映了知觉的整体性特征。

4、现代认知心理学家把广义的知识分为陈述性知识和程序性知识,程序性知识比较适合用来回答世界“是什么”和“为什么”的问题。

5、学生能够通过说出代表性植物的根、茎、叶来识别它们,按照加涅的智慧技能的分类,它属于具体概念类型的学习结果。

二、比较题(比较下述概念的异同,每题8分,共40分):

1、同化与顺应

2、横向迁移与纵向迁移

3、正强化与负强化

4、比率智商与离差智商

5、感觉记忆、工作记忆和长时记忆

三、简答题(第1题10分,第2、3题各20分,共50分):

1、简述教学设计的基本含义。

2、什么是产生式和产生式系统?试举例描述。

3、在学习过程中,有些学生会表现出学习困难,如果让你为高中学习设计关于“网络中信息检索”主题的教学,你会如何处理?

四、综合应用题(30):

在教学设计过程中,可以有多种策略来激发和维持学生的学习动机。请你选择与信息技术相关的主题,并结合讲解式教学的特点,设计一则教学简案的片段,以体现如何在讲解式教学中激发高中学生的学习动机。

2009年硕士研究生招生入学考试初试试题

一、辨析题(判断下列描述的正误,并说明理由,每题6分,共30分):

1、陈述性知识是有关事实、定义、程序以及规则是什么的知识,其表征形式有命题、表象、线性程序和图式。程序性知识是知道如何行动的知识,其在头脑中的表征是通过产生式来完成。

2、教师的言语性行为包括师生间的距离、接触、教师的手势语、语音变化等活动,它是课堂教学中师生相互作用的一种方式,有利于吸引学生注意力,积极从事学习活动。

3、教学媒体是承载和传递教学信息的载体和工具,是教学系统的构成要素,教学媒体的种类会影响教学信息的传递。

4、教师运用掌握学习时,需要先将课程分解为小的学习单元,每个单元包括需要掌握的具体目标,教师事先告知学生目标和标准,在学生达到最高掌握水平后,才可以学习下一单元内容,并依次进行学习。

5、皮亚杰认为,智慧或思维的本质是生物适应性的一种特殊表现,适应由同化和顺应两种过程构成。学生根据自己的图式对所学内容进行整合,使之符合自己的认知结构,这一过程称之为同化。

二、比较题(比较下述概念的异同,每题8分,共40分):

1、先行组织者与组织策略

2、教学支架与支架式教学

3、平衡化与守恒

4、具体概念与定义概念

5、自我认知与自我意识

三、简答题(第1题10分,第2、3题各20分,共50分):

1、简述认知策略的基本含义。

2、什么是行为目标?试举例描述如何描述行为目标。

3、什么是任务分析?列举三种以上任务分析技术,并举例说明。

四、综合应用题(30):

在教学设计与实践过程中,“基于问题的学习”已经成为发展学生思维的重要方法之一。请选择与信息技术相关的主题,并运用“基于问题的学习”方法,设计一则教学简案,并说明你是如何体现对学生的思维能力的促进的。

2010年硕士研究生招生入学考试初试试题

一、辨析题(判断下列描述的正误,并说明理由,每题6分,共30分):

1、知识常常是相互分离与独立的,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会将分散的、独立的知识集合成一个整体,并试图表示出它们之间的关系,以帮助学生学习,这种方法一般称为先行组织者。

2、美国班杜拉的社会认知理论认为,自我效能感是个对能够有效处理特定任务的主观评估,它与学习的行为之间存在相互作用,自我效能感的高低直接影响个人的努力程度,并导致成绩的好坏,而学习成绩的好坏又会反过来影响个人的自我效能感。

3、对于学习困难的学生,由于其智力通常低于正常水平,因而学习效果一般比较低下,达不到国家教学大纲的要求。

4、加拿大心理学家戴斯等人将智力活动的信息加工过程概括为PASS智力模型,即“计划—注意—同时性—继时性加工”,对于同时性加工和继时性加工,可以看作是编码加工系统的两种不同类型,负责对外界刺激信息的接受、解释、转换、再编码和存储。

5、在我们生活的现实世界当中,存在着大量的概念,借助于这些概念,我们可以将大量的信息组织成某一易处理的集合。

二、比较题(比较下述概念的异同,每题8分,共40分):

1、负强化与惩罚

2、元认知调节与元认知体验

3、(动作技能中的)内反馈与外反馈

4、发展先于教学和教学先于发展

5、上位学习与下位学习

三、简答题(第1题10分,第2、3题各20分,共50分):

1、简述教学事件的基本含义?

2、什么是陈述性知识?简述陈述性知识的表征方式,并举例说明。

3、什么是认知策略?试分析影响认知策略发生迁移的因素有哪些?

四、综合应用题(30):

在现代教学实践过程中,研究性学习越来越受到实践工作者的重视。试分析研究性学习的一般过程,并选择与信息技术相关的主题,运用“研究性学习”方法,设计一则教学简案,说明你是如何体现研究性学习过程的。


相关内容

  • 浙江大学研究生入学考试历年真题及答案
  • 温馨提示:点击蓝色字体查看原文 ◇ 资料构成 本专业课考试科目的全套资料主要包括: 1.历年真题 本全套资料提供浙江大学822地理信息系统1998-2000,2003,2004,2010考研真题.最新真题由于官方未公布而无法取得,我们正在通过各方面途径收集,如有会第一时间补发给学员. ·浙江大学20 ...

  • 武汉理工软件工程考研核心资料
  • 武汉理工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 软件工程2013年852<数据结构>考研资料 (最全经典资料 高分必备) 目录 武汉理工同起点考研在校研究生团队提供 (可关注我们的博客) 1,2013武汉理工大学硕士研究入学考试<数据结构>复习指南(3页) 2,武汉理工大学硕士研究入学考试 ...

  • 应用物理学专业学习指南终稿
  • 序 歌德说: " 如果你想与这个世界结合, 没有比科学更可靠的途径. " 我们在浩瀚无垠的宇宙中生活着, 每一个人都难免会问出几个最基本. 最有意义. 最值得研究的科学问题, 那就是: " 我是谁? 我来自何方? 我去向何处? " 这也是古希腊哲学家苏格拉底提 ...

  • 北京理工大学858运筹学考研真题及解析
  • 历年真题解析 [内部资料] 北京理工大学考研历年真题解析 --858运筹学 主编:弘毅考研 编者:雨辰 www.hykaoyan.com 历年真题解析 [内部资料] [资料说明] <管理科学与工程专业历年真题解析(专业课)>系北京理工大学优秀管理科学与工程考研辅导团队集体编撰的" ...

  • 北大武大法学考研
  • 北大法学考研真题 考研真题 北京大学2011年法学院法学综合卷考研真题: 宪法 1.我国宪法规定的公民的基本权利. 2.我国宪法关于诉讼程序的相关规定. 行政法 3.根据行政许可法的相关规定,试述可以设定行政许可的事项和不可设定行政许可的事项. 4.根据我国行政法和管理实际的相关实践,试述行政处罚的 ...

  • 2017年人大新闻传播考研真题及解析
  • 2017年人大新闻传播考研真题及解析 --注意事项.独家资料 本文目录 一.人大新闻传播专业考研信息解读 二.人大新闻传播专业考研专业课复习参考书 三.人大新闻传播专业考研独家专业课通关一本通 四.人大新闻传播专业考研专业课真题 五.人大新闻传播专业考研专业课复习规划指导 六.人大新闻传播专业考研内 ...

  • 2010年中山大学高等数学A考研真题精讲
  • [温馨提示]现在很多小机构虚假宣传,育明教育咨询部建议考生一定要实地考察,并一定要查看其营业执照,或者登录工商局网站查看企业信息. 目前,众多小机构经常会非常不负责任的给考生推荐北大.清华.北外等名校,希望广大考生在选择院校和专业的时候,一定要慎重.最好是咨询有丰富经验的考研咨询师. 专业课的复习和 ...

  • 在线英语听力室
  • 收藏本站 联系我们 首      页 听力教程 VOA慢速英语 英语歌曲 英语动画 资源技巧 英文阅读 听力专题 听力论坛 口语陪练 在线词典 英语考试 日语学习 德语学习 英语网刊 英语教材 VOA标准英语 英语电台 英语视频 英语导读 英语下载 听力搜索 听力家园 口语论坛 在线翻译 BBC英语 ...

  • ·湖南师范大学人文地理学(05~11)考研真题
  • 湖南师范大学 人文地理学 考研真题(05~11) 2005年 人文地理学 一.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40分) 1.泰勒的文化定义 2.政治空间结构 3.寇尔的人口转变模式及其数量界限 4.敞田制 5.第五产业 6谱系分析法 7.城市等级规模法则 8.感知环境 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50分) 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