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淄区齐文化遗址景点一览
文字整理 临淄区齐文化研究中心 姜健
一、临淄四大古城遗址
1、营丘故城遗址
位于临淄区齐都镇河崖头村西南。公元前1045年,姜太公因首功被封于齐,建都于此。
2、临淄齐国故城遗址
位于临淄区齐都镇。临淄原名营丘,公元前859年,齐献公姜山以营丘临靠淄水而改名“临淄”。临淄为“三齐故都,两汉王城”千余年,在东汉以前一直是全国最大、最富庶的工商业都市之一。齐国故城分大城与小城两部分,小城嵌入大城西南角,为“大城咬小城”格局。总周长约21,433米,总面积约15.5平方公里,是中国先秦时期规模最大的都城之一。1961年,国务院公布其为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94年,国务院因临淄齐国故城鲜明而独特的价值,公布临淄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2006年,“临淄齐国故都与齐王陵”入选《中国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单》。
3、高阳故城遗址
位于临淄区朱台镇南高阳村西。原为春秋战国时齐国城邑,称葵丘、渠丘。南北朝时,刘宋在此侨立冀州高阳郡治,从此留下了高阳城这一名称。北魏农学家贾思勰在此任高阳郡太守时,撰写了我国第一部农业百科全书《齐民要术》。
4、安平故城遗址
位于临淄区皇城镇。春秋前期属纪国酅邑,公元前691年属齐。战国时改称安平城,曾为齐国名将田单的封邑。城中有田单墓,城附近有纪国公子纪季墓。
二、临淄八大文化遗存
1、后李遗址
位于临淄区齐陵街道后李官村西北约500米处、淄河东岸。是山东地区迄今为止最早的新石器时代的考古文化和人类遗存,距今8200——7800年左右。2006年,国务院公布其为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2、桐林(田旺)遗址
位于临淄区凤凰镇的田旺村和朱台镇的桐林村之间的台地上。以龙山文化堆积为主,距今4000年左右。2001年,国务院公布其为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3、临淄齐国故城排水道口遗址
先秦时期的临淄齐国故城,大、小城设有3大排水系统,4处排水道口。大城西墙北部的③号排水道口,设计巧夺天工、构筑坚固持久,显示了齐国人的非凡智慧和高超的建筑技术水平,被誉为世界同期排水建筑史上的杰作。
4、宁戚饭牛处
位于临淄区梧台镇西河村东、康浪河畔。春秋时期的一个夜晚,卫国人宁戚在此一边喂牛、一边唱歌,引起齐桓公注意,后被任命为齐国大司田(农业部长)。
5、孔子闻韶处
在临淄区齐都镇韶院村。是公元前517年,孔子在齐国听齐《韶》的地方。齐《韶》是春秋战国时期齐国的宫廷乐舞,来源于大舜所作的舜《韶》,场面宏大、旋律高雅、舞姿优美。孔子被齐《韶》乐舞所陶醉,发出了“尽善尽美”、"三月不知肉味"、“不图为乐至于斯”的千古赞叹。
6、稷下学宫遗址
位于临淄区齐都镇。北起长胡同村南,南至西关西、刘家庄南,西至遄台左右,东至齐故城小城西门和南西门。2003年,临淄区政府在此区域内树遗址标志碑一座。稷下学宫始建于田齐桓公(公元前374年至公元前357年在位)时期,因其临近齐国都城临淄的稷门而得名,历时大约一百五十年左右。稷下学宫,是战国时期著名的学术文化中心、教育中心、政治咨询中心和诸子百家争鸣的重要场所,是我国最早的官办大学和社会科学院。
7、韩信岭
又叫韩信宅,位于临淄区齐都镇河崖头村南。西汉初年,韩信称齐王时曾筑宫于此。
8、西天寺北魏石佛造像遗址
西天寺原址位于临淄区齐都镇西关三村,为十六国时期后赵皇帝石虎所建,初名为兴国寺。宋代更名为广化寺。元末被毁,明代初年重建,称西寺,又名西天寺。该寺大石佛名“无量寿佛”,建于北魏,为立体圆雕造像。佛像身高5.6米,宽1.8 米,厚1米,是华东地区最大的单体石佛造像,旧称丈八佛。佛像头饰螺髻,面庞丰满,身披通肩袈裟,袒胸赤足,面南直立于覆莲座上,手施无畏、与愿印。1984年7月公布为市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85年以此佛像为基础建临淄石刻艺术陈列馆。2006年,此佛像被国务院公布为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三、临淄四大古台
1、桓公台
位于今临淄区齐都镇西关北,是齐故城宫室建筑群中一座高台建筑的台址。地下夯土基址呈长方形。东西长86米,南北宽70米,台顶分两层,现台高14米,为齐故城的制高点。此台在秦汉时期称环台,魏晋时称营丘,唐长庆年间建桓公庙和管子庙于其上,始称桓公台。
2、遄台
又叫歇马台、戏马台。位于临淄区齐都镇小王村南约一公里。台高5米,南北长60米,东西宽50米。晏子谏齐景公“和而不同”,孙膑帮田忌与齐威王赛马均发生于此处。
3、雪宫台
位于临淄区皇城镇曹村(原名雪宫村)以东,因近齐故城雪门而得名,是战国时期齐王的离宫别馆。现台高4米,南北长30米,东西宽50米。晏子见齐景公、孟子谏齐宣王“与民同乐”、钟离春谏齐宣王“四殆”,都发生在此处。
4、梧台
位于临淄区梧台镇西梧村北,高18米,是齐国宫台遗址中最高的一座。为战国时期齐国的“国宾馆”。战国时期,楚国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屈原出使齐国,曾在此下榻。
四、临淄十九大名人墓
1、太公衣冠冢
位于临淄城区姜太公祠内。墓高约18米,南北长约50米,东西长约55米,为周师齐祖姜太公的纪念性墓冢。冢前立有墓碑,上书“武成王姜太公衣冠冢”。冢前立有花岗岩石柱坊,横梁上书“周师齐祖”四字,楹联为“葬衣冠永怀太公德,建祠宇重现武成光”。
2、管仲墓
管仲墓位于临淄区齐陵街道牛山北麓、北山西。墓高约14米,东西长约34米,南北长约14米。为春秋时期齐国名相管仲之墓。
3、高傒墓
位于临淄区敬仲镇白兔丘村东南。为春秋时期齐国上卿、高姓和卢姓祖先高傒之墓。
4、黔敖墓
位于临淄区齐陵街道刘家营村西、前李村东。黔敖,春秋齐庄公时期的大夫。据《礼记·檀弓》记载,齐国有一年闹饥荒,黔敖在路旁赈济逃难的人。有一天,来了一位逃荒的人。黔敖左手拿起一块食物,右手舀起一瓢粥,盛气凌人地说:“哎,来吃吧!”结果那个逃难的人宁肯饿死,也不受嗟来之食。
5、杞梁墓
位于临淄区齐都镇郎家村东,为孟姜女丈夫范杞梁(万喜粱)的原型——春秋时期齐国大夫杞梁之墓。
6、晏婴冢
位于临淄区齐都镇永顺庄东南350米处,墓高11米,南北长50米,东西宽43米。为春秋时期齐国名相晏婴之墓。
7、田穰苴墓
位于临淄区齐都镇尹家村南。墓高约10米,南北长25米,东西长约38米。为春秋时期齐国著名军事家田穰苴之墓。
8、三士冢
位于临淄区齐都镇南关村东,相传为春秋时齐景公的三个勇士公孙捷、田开疆、古冶子
之墓。因三士狂暴无礼、对国家有害,被相国晏婴设计以二桃除掉。
9、公冶长墓
位于临淄区凤凰镇小张王村南。高约5米,周长约60米,为孔子弟子、女婿,通晓鸟语的公冶长之墓。
10、二王冢
位于临淄区齐陵街道的鼎足山上。二冢东西并列,方基圆顶,南北长190米,东西长320米,墓高30米。为战国时期齐侯田剡和齐桓公田午之墓。
11、四王冢
位于临淄区齐陵街道。一基四巅,东西并列,绵延相连。墓基东西总长541米,直径均约45米。墓自西向东分别高为29.4米、34米、22米和23米。据史、志记载,此四墓为战国时期的齐国国君威王、宣王、湣王、襄王之墓,故称四王冢。四王冢与二王冢、田齐太公田和冢(在青州市境内)以及附近的几十座小墓冢,合称田齐王陵,是目前我国现存规模最大的先秦诸侯王陵古墓群之一,堪称战国王陵的典型代表,被誉为“东方金字塔”。1988年国务院公布其为全国重点文保护单位。2006年,“临淄齐国故都与齐王陵”入选《中国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单》。
12、黔娄墓
位于凤凰镇北金召村东南。为战国时期齐国著名隐士、被陶渊明赞为“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的黔娄之墓。
13、田单墓
位于临淄区皇城镇皇城营村东南、石槽村西。墓高约7米,南北长约26米,东西长约25米。为战国时期齐国名将田单之墓。
14、王蠋墓
位于临淄区凤凰镇东召口村南60米处。王蠋,战国时期齐湣王的太傅。公元前284年乐毅伐齐、攻陷临淄,王蠋拒绝燕军的威逼利诱,誓不投降,最后上吊自缢、壮烈殉国。
15、蒯通墓
位于临淄区皇城镇五路口村东约500米处。蒯通,即蒯彻(因避汉武帝刘彻的名讳,史书上多以“通”代“彻”),西汉初年韩信的谋士,曾劝韩信叛汉自立。
16、汉齐王墓
位于临淄区辛店街道窝托村。墓主为西汉齐国第二代国王——齐哀王刘襄。此墓封土高大,仅陪葬坑就出土文物一万二千余件,反映了西汉时期最大诸侯国——齐国的雄厚国力。
17、淳于意墓
位于临淄区辛店街道办东夏庄村西南。为西汉时期临淄名医、世界上最早病历创造者淳于意之墓。
18、终军墓、稷山西汉石洞墓群
位于临淄区齐陵街道梁家终村东、稷山之北。附近有8个村庄,均以“终村”命名。终军,西汉著名青年外交家。曾主动向汉武帝“请缨”,出使南越国(今两广一带),后因南越国内乱,被南越国丞相吕嘉杀害,年仅19岁。
稷山又名“孔父山”或“夫子山”,海拔171米。山上有西汉石洞墓群,曾出土14件微型鎏金编钟,为山东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19、孔融墓
位于临淄区稷下街道范家村北半里许,济青公路北侧。墓高约12米,南北长约13米,东西长约18米。为东汉时期著名文学家孔融之墓。
五、临淄十大齐文化旅游景点
1、齐国历史博物馆
座落于临淄区齐都镇政府驻地,是全国十大异型博物馆之一。总建筑面积2600平方米,顶高15米。其主体建筑以青砖砌垒,形似古城堡,别具一格。内部陈列内容以齐国历史为纲,以时代先后为序,分为先齐时期、周代齐国、秦汉时期三个部分,共设15个展厅,陈列各类文物精品300余件(套)。
2、姜太公祠
位于临淄区城区东部。1993年建成,总占地面积30000平方米,是一组中国传统的中轴对称式殿堂庙宇建筑,由大门、主殿、东西配殿组成。主殿南为太公衣冠冢。姜太公去世后返葬于周,齐人感其恩德,在临淄修建了太公衣冠冢。封士现高18米,南北50多米、东西55米。姜太公祠东侧是姜太公三子丘穆公祠。姜太公祠为淄博市唯一的一处规定的道教活动场所,还是山东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3、管仲纪念馆
位于临淄区齐陵街道北山村、牛山北麓,2005年建成。纪念馆有5个展厅,以管仲的生平脉络为主线,展示中华第一名相的历史功绩;还有管仲祠、管仲墓供人凭吊。另设中国宰相馆,全面展示了中国古代的宰相文化。
4、东周墓殉马馆
位于临淄区齐都镇河崖头村西,建在东周墓殉马坑的西面南段上,共展出殉马106匹。此殉马坑环绕一春秋大墓的东、西、北三面,估计殉马总量在600匹以上,数量之多、规模之大,堪称全国之最、世界奇观。据考证,该墓、殉马坑的主人是春秋晚期齐国君主齐景公——姜杵臼。
5、临淄中国古车博物馆
位于临淄区齐陵街道后李村西北、济青高速路南,1993年建成,是当代中国首家最系统、最完整的古车博物馆。古车博物馆分为中国古车陈列馆和地下春秋殉车马展厅两大部分。中国古车陈列馆以图片、文物、模型等形式全面展示了商代至明清时期中国古车的产生发展、技术改进历程及车马在战争、交通、运输、生产和生活中所发挥的作用;地下展厅展出1990年全国十大考古发现之一——临淄后李春秋殉车马,共有殉车13辆、殉马38匹。
6、临淄足球博物馆
蹴,意思是“踢”;鞠,意思是“球”。蹴鞠,就是古代的足球。据《战国策》和《史记》记载,战国齐宣王(公元前319年-公元前301年)时期,在齐国都城——临淄,蹴鞠开展广泛,已经有了相当成熟的赛制、规模和群众基础,已初步形成一种运动项目。由此可知,世界足球运动起源于临淄。2004年7月,国际足联宣布:“足球,起源于中国一个叫临淄的城市。”2005年,临淄区建成目前世界上全面、系统展示足球两千多年发展史和世界足球发展风貌的首家足球博物馆——临淄足球博物馆。2006年2月,临淄蹴鞠成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7、临淄石刻艺术馆
位于临淄区齐都镇西关村,是淄博地区唯一的一处以石刻造像为陈列内容的旅游景点。内藏临淄历代珍贵的石刻、造像文物,有全国重点保护文物---北魏西天寺石佛。
8、临淄金珍堂古钱币博物馆
位于临淄区城区人民路25号齐都国际A座,拥有11个展厅,1万多件套古钱币,目前是亚洲地区规模最大的古钱币博物馆,馆藏古钱币数量世界第一。
9、齐文化生态园
位于临淄区齐陵街道、淄河太公湖两岸。集齐文化景观展示、绿色生态、休闲旅游、创意产业等为一体。目前,临淄中国古车博物馆和齐文化生态园捆绑立项争创4A景区,已获成功。
10、晏婴公园
位于临淄城区晏婴路南,为典型的城市带状公园。临淄区借鉴北京等大城市的建设思路,聘请专门机构进行了高水平的规划设计,为全区人民打造了一处文化内涵丰厚、大绿量、多功能的休闲娱乐健身场所。
六、临淄十大文物精品
1、大陶甗
龙山文化时期(距今4500年左右)的炊具。1983年出土于临淄桐林田旺遗址。通高115厘米,一次性蒸煮食物,可供十几人食用,为全国最大陶甗。
2、大铜盂
西周晚期青铜盛饭器(也可盛水或冰)。1964年临淄区齐都镇河崖头村出土。高43.4厘米,口径62厘米,重35.5公斤。为全国一级文物、山东省最大青铜器。
3、战国错金银镶嵌铜牺尊。
战国时期青铜盛酒器。1982年7月在临淄区稷下街道商王村原临淄区砖窑厂,被齐中华等5名工人取土时发现。长46厘米,高28.3厘米 ,重6.5公斤,仿牛形。设计独特,工艺娴熟,是战国时期齐国错金银工艺的佳品,堪称国之瑰宝。
4、战国齐瓦当
瓦当是古代宫室屋檐上的筒瓦之头。齐瓦当与燕瓦当、秦瓦当并列,为我国先秦三大瓦
当之一。战国齐瓦当的纹饰以树木纹为主导,布局一般是树木纹居当面中间,两边则多配以对称的双兽纹或双禽纹。
5、燕王剑
战国时期青铜兵器。1997年7月在临淄区齐都镇龙贯村,被村民韩如水发现。长59厘米,宽4.2厘米,重1000克,剑脊上铸有“郾王职作武跸旅剑”八个铭文。郾王职,即燕昭王姬职,公元前284年命大将乐毅伐齐,占领齐国七十余座城市,几乎灭亡齐国。此剑为当年齐、燕之战的实物。
6、齐六字刀
战国晚期齐国刀币,是中国最早的纪念币。正面有六字阳文篆书,一般译作“齐建邦伥法化”(“伥”字的左边为“立”、右边为“长”,读作“昌”)。 “建邦”为“开国”、“复国”之意;“伥”字,意为“繁荣昌盛、国家富强”。“法化”是“标准货币”的意思。
7、龙凤纹矩形大铜镜
西汉时期齐国王室用青铜镜,是国内少见的大型矩形铜镜。1979年,在今临淄区辛店街道窝托村汉齐王墓陪葬坑出土。此镜矩形,长115.1厘米,宽57.7厘米,厚1.2厘米,重56.5公斤。背面饰龙凤交织图案,有5个拱形三弦钮。
8、鎏金薰炉
西汉时期齐国王室用薰香炉具。1979年,在今临淄区辛店街道窝托村汉齐王墓出土,共2件。薰炉通体鎏金,口径9.3厘米,通高14.4厘米。弧形盖,顶饰一环钮,周围透雕盘龙二条。腹部饰一对铺首衔环。柄形座,底呈圈足状。腹部刻有“左重三斤六两”、“今三斤十一两”。
9、西汉临淄镜范
临淄是西汉时期全国重要的铸镜中心,齐故城内有石佛堂、苏家庙和阚家寨三处铸镜遗址。目前临淄地区出土的西汉铜镜数量多,大约有14大类,基本上包括了所见西汉铜镜的主要类型。
所谓镜范,就是用来铸造铜镜的模子。从1940年到2006年,临淄先后出土了8批100余件西汉镜范,数量之多、种类之全,为国内首屈一指。1997年,在临淄首次也是全国唯一一次发现了镜面范,对于汉代铜镜的铸造工艺研究具有重要价值。
10、丙午带钩
西汉早期工艺品,国家一级文物。70年代由临淄民间征集而来。钩长16厘米,表面浮雕禽兽纹饰,背嵌银质“丙午钩,口含珠,手抱鱼”隶书铭文。
临淄区齐文化遗址景点一览
文字整理 临淄区齐文化研究中心 姜健
一、临淄四大古城遗址
1、营丘故城遗址
位于临淄区齐都镇河崖头村西南。公元前1045年,姜太公因首功被封于齐,建都于此。
2、临淄齐国故城遗址
位于临淄区齐都镇。临淄原名营丘,公元前859年,齐献公姜山以营丘临靠淄水而改名“临淄”。临淄为“三齐故都,两汉王城”千余年,在东汉以前一直是全国最大、最富庶的工商业都市之一。齐国故城分大城与小城两部分,小城嵌入大城西南角,为“大城咬小城”格局。总周长约21,433米,总面积约15.5平方公里,是中国先秦时期规模最大的都城之一。1961年,国务院公布其为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94年,国务院因临淄齐国故城鲜明而独特的价值,公布临淄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2006年,“临淄齐国故都与齐王陵”入选《中国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单》。
3、高阳故城遗址
位于临淄区朱台镇南高阳村西。原为春秋战国时齐国城邑,称葵丘、渠丘。南北朝时,刘宋在此侨立冀州高阳郡治,从此留下了高阳城这一名称。北魏农学家贾思勰在此任高阳郡太守时,撰写了我国第一部农业百科全书《齐民要术》。
4、安平故城遗址
位于临淄区皇城镇。春秋前期属纪国酅邑,公元前691年属齐。战国时改称安平城,曾为齐国名将田单的封邑。城中有田单墓,城附近有纪国公子纪季墓。
二、临淄八大文化遗存
1、后李遗址
位于临淄区齐陵街道后李官村西北约500米处、淄河东岸。是山东地区迄今为止最早的新石器时代的考古文化和人类遗存,距今8200——7800年左右。2006年,国务院公布其为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2、桐林(田旺)遗址
位于临淄区凤凰镇的田旺村和朱台镇的桐林村之间的台地上。以龙山文化堆积为主,距今4000年左右。2001年,国务院公布其为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3、临淄齐国故城排水道口遗址
先秦时期的临淄齐国故城,大、小城设有3大排水系统,4处排水道口。大城西墙北部的③号排水道口,设计巧夺天工、构筑坚固持久,显示了齐国人的非凡智慧和高超的建筑技术水平,被誉为世界同期排水建筑史上的杰作。
4、宁戚饭牛处
位于临淄区梧台镇西河村东、康浪河畔。春秋时期的一个夜晚,卫国人宁戚在此一边喂牛、一边唱歌,引起齐桓公注意,后被任命为齐国大司田(农业部长)。
5、孔子闻韶处
在临淄区齐都镇韶院村。是公元前517年,孔子在齐国听齐《韶》的地方。齐《韶》是春秋战国时期齐国的宫廷乐舞,来源于大舜所作的舜《韶》,场面宏大、旋律高雅、舞姿优美。孔子被齐《韶》乐舞所陶醉,发出了“尽善尽美”、"三月不知肉味"、“不图为乐至于斯”的千古赞叹。
6、稷下学宫遗址
位于临淄区齐都镇。北起长胡同村南,南至西关西、刘家庄南,西至遄台左右,东至齐故城小城西门和南西门。2003年,临淄区政府在此区域内树遗址标志碑一座。稷下学宫始建于田齐桓公(公元前374年至公元前357年在位)时期,因其临近齐国都城临淄的稷门而得名,历时大约一百五十年左右。稷下学宫,是战国时期著名的学术文化中心、教育中心、政治咨询中心和诸子百家争鸣的重要场所,是我国最早的官办大学和社会科学院。
7、韩信岭
又叫韩信宅,位于临淄区齐都镇河崖头村南。西汉初年,韩信称齐王时曾筑宫于此。
8、西天寺北魏石佛造像遗址
西天寺原址位于临淄区齐都镇西关三村,为十六国时期后赵皇帝石虎所建,初名为兴国寺。宋代更名为广化寺。元末被毁,明代初年重建,称西寺,又名西天寺。该寺大石佛名“无量寿佛”,建于北魏,为立体圆雕造像。佛像身高5.6米,宽1.8 米,厚1米,是华东地区最大的单体石佛造像,旧称丈八佛。佛像头饰螺髻,面庞丰满,身披通肩袈裟,袒胸赤足,面南直立于覆莲座上,手施无畏、与愿印。1984年7月公布为市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85年以此佛像为基础建临淄石刻艺术陈列馆。2006年,此佛像被国务院公布为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三、临淄四大古台
1、桓公台
位于今临淄区齐都镇西关北,是齐故城宫室建筑群中一座高台建筑的台址。地下夯土基址呈长方形。东西长86米,南北宽70米,台顶分两层,现台高14米,为齐故城的制高点。此台在秦汉时期称环台,魏晋时称营丘,唐长庆年间建桓公庙和管子庙于其上,始称桓公台。
2、遄台
又叫歇马台、戏马台。位于临淄区齐都镇小王村南约一公里。台高5米,南北长60米,东西宽50米。晏子谏齐景公“和而不同”,孙膑帮田忌与齐威王赛马均发生于此处。
3、雪宫台
位于临淄区皇城镇曹村(原名雪宫村)以东,因近齐故城雪门而得名,是战国时期齐王的离宫别馆。现台高4米,南北长30米,东西宽50米。晏子见齐景公、孟子谏齐宣王“与民同乐”、钟离春谏齐宣王“四殆”,都发生在此处。
4、梧台
位于临淄区梧台镇西梧村北,高18米,是齐国宫台遗址中最高的一座。为战国时期齐国的“国宾馆”。战国时期,楚国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屈原出使齐国,曾在此下榻。
四、临淄十九大名人墓
1、太公衣冠冢
位于临淄城区姜太公祠内。墓高约18米,南北长约50米,东西长约55米,为周师齐祖姜太公的纪念性墓冢。冢前立有墓碑,上书“武成王姜太公衣冠冢”。冢前立有花岗岩石柱坊,横梁上书“周师齐祖”四字,楹联为“葬衣冠永怀太公德,建祠宇重现武成光”。
2、管仲墓
管仲墓位于临淄区齐陵街道牛山北麓、北山西。墓高约14米,东西长约34米,南北长约14米。为春秋时期齐国名相管仲之墓。
3、高傒墓
位于临淄区敬仲镇白兔丘村东南。为春秋时期齐国上卿、高姓和卢姓祖先高傒之墓。
4、黔敖墓
位于临淄区齐陵街道刘家营村西、前李村东。黔敖,春秋齐庄公时期的大夫。据《礼记·檀弓》记载,齐国有一年闹饥荒,黔敖在路旁赈济逃难的人。有一天,来了一位逃荒的人。黔敖左手拿起一块食物,右手舀起一瓢粥,盛气凌人地说:“哎,来吃吧!”结果那个逃难的人宁肯饿死,也不受嗟来之食。
5、杞梁墓
位于临淄区齐都镇郎家村东,为孟姜女丈夫范杞梁(万喜粱)的原型——春秋时期齐国大夫杞梁之墓。
6、晏婴冢
位于临淄区齐都镇永顺庄东南350米处,墓高11米,南北长50米,东西宽43米。为春秋时期齐国名相晏婴之墓。
7、田穰苴墓
位于临淄区齐都镇尹家村南。墓高约10米,南北长25米,东西长约38米。为春秋时期齐国著名军事家田穰苴之墓。
8、三士冢
位于临淄区齐都镇南关村东,相传为春秋时齐景公的三个勇士公孙捷、田开疆、古冶子
之墓。因三士狂暴无礼、对国家有害,被相国晏婴设计以二桃除掉。
9、公冶长墓
位于临淄区凤凰镇小张王村南。高约5米,周长约60米,为孔子弟子、女婿,通晓鸟语的公冶长之墓。
10、二王冢
位于临淄区齐陵街道的鼎足山上。二冢东西并列,方基圆顶,南北长190米,东西长320米,墓高30米。为战国时期齐侯田剡和齐桓公田午之墓。
11、四王冢
位于临淄区齐陵街道。一基四巅,东西并列,绵延相连。墓基东西总长541米,直径均约45米。墓自西向东分别高为29.4米、34米、22米和23米。据史、志记载,此四墓为战国时期的齐国国君威王、宣王、湣王、襄王之墓,故称四王冢。四王冢与二王冢、田齐太公田和冢(在青州市境内)以及附近的几十座小墓冢,合称田齐王陵,是目前我国现存规模最大的先秦诸侯王陵古墓群之一,堪称战国王陵的典型代表,被誉为“东方金字塔”。1988年国务院公布其为全国重点文保护单位。2006年,“临淄齐国故都与齐王陵”入选《中国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单》。
12、黔娄墓
位于凤凰镇北金召村东南。为战国时期齐国著名隐士、被陶渊明赞为“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的黔娄之墓。
13、田单墓
位于临淄区皇城镇皇城营村东南、石槽村西。墓高约7米,南北长约26米,东西长约25米。为战国时期齐国名将田单之墓。
14、王蠋墓
位于临淄区凤凰镇东召口村南60米处。王蠋,战国时期齐湣王的太傅。公元前284年乐毅伐齐、攻陷临淄,王蠋拒绝燕军的威逼利诱,誓不投降,最后上吊自缢、壮烈殉国。
15、蒯通墓
位于临淄区皇城镇五路口村东约500米处。蒯通,即蒯彻(因避汉武帝刘彻的名讳,史书上多以“通”代“彻”),西汉初年韩信的谋士,曾劝韩信叛汉自立。
16、汉齐王墓
位于临淄区辛店街道窝托村。墓主为西汉齐国第二代国王——齐哀王刘襄。此墓封土高大,仅陪葬坑就出土文物一万二千余件,反映了西汉时期最大诸侯国——齐国的雄厚国力。
17、淳于意墓
位于临淄区辛店街道办东夏庄村西南。为西汉时期临淄名医、世界上最早病历创造者淳于意之墓。
18、终军墓、稷山西汉石洞墓群
位于临淄区齐陵街道梁家终村东、稷山之北。附近有8个村庄,均以“终村”命名。终军,西汉著名青年外交家。曾主动向汉武帝“请缨”,出使南越国(今两广一带),后因南越国内乱,被南越国丞相吕嘉杀害,年仅19岁。
稷山又名“孔父山”或“夫子山”,海拔171米。山上有西汉石洞墓群,曾出土14件微型鎏金编钟,为山东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19、孔融墓
位于临淄区稷下街道范家村北半里许,济青公路北侧。墓高约12米,南北长约13米,东西长约18米。为东汉时期著名文学家孔融之墓。
五、临淄十大齐文化旅游景点
1、齐国历史博物馆
座落于临淄区齐都镇政府驻地,是全国十大异型博物馆之一。总建筑面积2600平方米,顶高15米。其主体建筑以青砖砌垒,形似古城堡,别具一格。内部陈列内容以齐国历史为纲,以时代先后为序,分为先齐时期、周代齐国、秦汉时期三个部分,共设15个展厅,陈列各类文物精品300余件(套)。
2、姜太公祠
位于临淄区城区东部。1993年建成,总占地面积30000平方米,是一组中国传统的中轴对称式殿堂庙宇建筑,由大门、主殿、东西配殿组成。主殿南为太公衣冠冢。姜太公去世后返葬于周,齐人感其恩德,在临淄修建了太公衣冠冢。封士现高18米,南北50多米、东西55米。姜太公祠东侧是姜太公三子丘穆公祠。姜太公祠为淄博市唯一的一处规定的道教活动场所,还是山东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3、管仲纪念馆
位于临淄区齐陵街道北山村、牛山北麓,2005年建成。纪念馆有5个展厅,以管仲的生平脉络为主线,展示中华第一名相的历史功绩;还有管仲祠、管仲墓供人凭吊。另设中国宰相馆,全面展示了中国古代的宰相文化。
4、东周墓殉马馆
位于临淄区齐都镇河崖头村西,建在东周墓殉马坑的西面南段上,共展出殉马106匹。此殉马坑环绕一春秋大墓的东、西、北三面,估计殉马总量在600匹以上,数量之多、规模之大,堪称全国之最、世界奇观。据考证,该墓、殉马坑的主人是春秋晚期齐国君主齐景公——姜杵臼。
5、临淄中国古车博物馆
位于临淄区齐陵街道后李村西北、济青高速路南,1993年建成,是当代中国首家最系统、最完整的古车博物馆。古车博物馆分为中国古车陈列馆和地下春秋殉车马展厅两大部分。中国古车陈列馆以图片、文物、模型等形式全面展示了商代至明清时期中国古车的产生发展、技术改进历程及车马在战争、交通、运输、生产和生活中所发挥的作用;地下展厅展出1990年全国十大考古发现之一——临淄后李春秋殉车马,共有殉车13辆、殉马38匹。
6、临淄足球博物馆
蹴,意思是“踢”;鞠,意思是“球”。蹴鞠,就是古代的足球。据《战国策》和《史记》记载,战国齐宣王(公元前319年-公元前301年)时期,在齐国都城——临淄,蹴鞠开展广泛,已经有了相当成熟的赛制、规模和群众基础,已初步形成一种运动项目。由此可知,世界足球运动起源于临淄。2004年7月,国际足联宣布:“足球,起源于中国一个叫临淄的城市。”2005年,临淄区建成目前世界上全面、系统展示足球两千多年发展史和世界足球发展风貌的首家足球博物馆——临淄足球博物馆。2006年2月,临淄蹴鞠成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7、临淄石刻艺术馆
位于临淄区齐都镇西关村,是淄博地区唯一的一处以石刻造像为陈列内容的旅游景点。内藏临淄历代珍贵的石刻、造像文物,有全国重点保护文物---北魏西天寺石佛。
8、临淄金珍堂古钱币博物馆
位于临淄区城区人民路25号齐都国际A座,拥有11个展厅,1万多件套古钱币,目前是亚洲地区规模最大的古钱币博物馆,馆藏古钱币数量世界第一。
9、齐文化生态园
位于临淄区齐陵街道、淄河太公湖两岸。集齐文化景观展示、绿色生态、休闲旅游、创意产业等为一体。目前,临淄中国古车博物馆和齐文化生态园捆绑立项争创4A景区,已获成功。
10、晏婴公园
位于临淄城区晏婴路南,为典型的城市带状公园。临淄区借鉴北京等大城市的建设思路,聘请专门机构进行了高水平的规划设计,为全区人民打造了一处文化内涵丰厚、大绿量、多功能的休闲娱乐健身场所。
六、临淄十大文物精品
1、大陶甗
龙山文化时期(距今4500年左右)的炊具。1983年出土于临淄桐林田旺遗址。通高115厘米,一次性蒸煮食物,可供十几人食用,为全国最大陶甗。
2、大铜盂
西周晚期青铜盛饭器(也可盛水或冰)。1964年临淄区齐都镇河崖头村出土。高43.4厘米,口径62厘米,重35.5公斤。为全国一级文物、山东省最大青铜器。
3、战国错金银镶嵌铜牺尊。
战国时期青铜盛酒器。1982年7月在临淄区稷下街道商王村原临淄区砖窑厂,被齐中华等5名工人取土时发现。长46厘米,高28.3厘米 ,重6.5公斤,仿牛形。设计独特,工艺娴熟,是战国时期齐国错金银工艺的佳品,堪称国之瑰宝。
4、战国齐瓦当
瓦当是古代宫室屋檐上的筒瓦之头。齐瓦当与燕瓦当、秦瓦当并列,为我国先秦三大瓦
当之一。战国齐瓦当的纹饰以树木纹为主导,布局一般是树木纹居当面中间,两边则多配以对称的双兽纹或双禽纹。
5、燕王剑
战国时期青铜兵器。1997年7月在临淄区齐都镇龙贯村,被村民韩如水发现。长59厘米,宽4.2厘米,重1000克,剑脊上铸有“郾王职作武跸旅剑”八个铭文。郾王职,即燕昭王姬职,公元前284年命大将乐毅伐齐,占领齐国七十余座城市,几乎灭亡齐国。此剑为当年齐、燕之战的实物。
6、齐六字刀
战国晚期齐国刀币,是中国最早的纪念币。正面有六字阳文篆书,一般译作“齐建邦伥法化”(“伥”字的左边为“立”、右边为“长”,读作“昌”)。 “建邦”为“开国”、“复国”之意;“伥”字,意为“繁荣昌盛、国家富强”。“法化”是“标准货币”的意思。
7、龙凤纹矩形大铜镜
西汉时期齐国王室用青铜镜,是国内少见的大型矩形铜镜。1979年,在今临淄区辛店街道窝托村汉齐王墓陪葬坑出土。此镜矩形,长115.1厘米,宽57.7厘米,厚1.2厘米,重56.5公斤。背面饰龙凤交织图案,有5个拱形三弦钮。
8、鎏金薰炉
西汉时期齐国王室用薰香炉具。1979年,在今临淄区辛店街道窝托村汉齐王墓出土,共2件。薰炉通体鎏金,口径9.3厘米,通高14.4厘米。弧形盖,顶饰一环钮,周围透雕盘龙二条。腹部饰一对铺首衔环。柄形座,底呈圈足状。腹部刻有“左重三斤六两”、“今三斤十一两”。
9、西汉临淄镜范
临淄是西汉时期全国重要的铸镜中心,齐故城内有石佛堂、苏家庙和阚家寨三处铸镜遗址。目前临淄地区出土的西汉铜镜数量多,大约有14大类,基本上包括了所见西汉铜镜的主要类型。
所谓镜范,就是用来铸造铜镜的模子。从1940年到2006年,临淄先后出土了8批100余件西汉镜范,数量之多、种类之全,为国内首屈一指。1997年,在临淄首次也是全国唯一一次发现了镜面范,对于汉代铜镜的铸造工艺研究具有重要价值。
10、丙午带钩
西汉早期工艺品,国家一级文物。70年代由临淄民间征集而来。钩长16厘米,表面浮雕禽兽纹饰,背嵌银质“丙午钩,口含珠,手抱鱼”隶书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