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政预算审查监督科学发展观调研报告

加强人大对财政预算审查监督的几点思考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增长,财政预算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突出,加强人大对财政预算审查监督就显得越来越重要,为此,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已将《预算法》的修改列入了近期立法的重要内容,各级地方人大也就如何进一步加强对财政预算审查监督的问题进行了积极的探索。

一、财政预算审查监督的现状

近几年来,我国各级人大及其常委会通过相关法规制度建设,进一步加强了对财政预算的审查监督,使人大的财政预算审查监督工作出现了可喜的局面。

一是各级人大及其常委会高度重视财政预算审查监督工作,各级人大代表对加强财政预算审查监督的认识有了明显提高。1999年,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三次会议通过了《关于加强中央预算审查监督的决

大会审议财政预算时,一般是以总预算方案为主要内容,更多了解和审查的是财政预算的大类,而对具体到部门、到细化了的具体项目,由于受时间的限制和基础数据不全的影响,使审查和审议者无法进行深入细致的审查和审议。

(三)审批方式简单,带来财政预算约束力不够。中国预算制度本身给预算的约束力留下了一个软肋,那就是预算年度开始后,各级政府预算草案在本级人民代表大会通过之前,本级政府可以先按照上一年同期的预算支出数额安排支出。就出现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分析而言是人大批准财政预算过于简单,而且,批复只对政府一家,下达到具体部门则由财政部门负责,下达预算的主体与预算的法定审批主体不一致,使各执行部门对预算的法律权威性认识和重视不够,从而,造成财政预算缺乏应有的约束力。

(四)由于监督形式单一和监督手段落后,使人大对财政预算执行的监督作用发挥得不够。人大对财政预算的监督形式主要是通过对年度预算和决算的审查来实施,其手段仅靠人工来完成。这种监督已经不能适应当代财政预算执行和决算网络化的需要。

三、加强财政预算审查监督的对策

(一)完善制度,为实施财政预算实质性审查创造必要的条件。之所以人大的财政预算审查难以向实质性迈进,其根本原因是我们的许多制度设计和安排存在着不科学、不合理的问题。为此,我们必须从制度完善和制度创新入手,推进财政预算实质性审查工作的开展。要完善政府向人大送审的制度,主要是就报审的时间、内容、应提供的材料等进行进一步的明确,政府如果没有按照规定的时间送审时,人大代表可以提出质询案,向政府问责。要完善大会审查的制度。要在大会期间集中经济类代表,在每一个代表团成立一个财经小组,对政府收支预算进行审查和征求意见,并向财政经济委员会提出建议,再由财政经济委员会结合初审的情况,系统和完整地向大会主席团报告审查的结果。要进一步细化审计部门向人大报告财政预算执行情况的内容和要求。既要反映整体执行情况,又要反映各部门、各项目预算执行情况以及绩效情况。

(二)突出重点,加大对专项支出项目的审查力度。对专项支出项目的审查,在预算审查时重点是要审查其项目安排是否合规、合理、可行、经济,很重要的一点要看其是否进入财政的项目库,是否符合项目支出管理的规定。在决算审查前,各级人大财政经济委员会可根据上年度财政预算专项支出的重点项目情况,年初就项目审计的内容向审计部门明确提出,并要求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专项支出项目的审计可为人大常委会加强财政决算的审查提供全面完整的依据。

(三)改进和完善预算批准方式,实行财政预算公开。

加强人大对财政预算审查监督的几点思考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增长,财政预算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突出,加强人大对财政预算审查监督就显得越来越重要,为此,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已将《预算法》的修改列入了近期立法的重要内容,各级地方人大也就如何进一步加强对财政预算审查监督的问题进行了积极的探索。

一、财政预算审查监督的现状

近几年来,我国各级人大及其常委会通过相关法规制度建设,进一步加强了对财政预算的审查监督,使人大的财政预算审查监督工作出现了可喜的局面。

一是各级人大及其常委会高度重视财政预算审查监督工作,各级人大代表对加强财政预算审查监督的认识有了明显提高。1999年,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三次会议通过了《关于加强中央预算审查监督的决

大会审议财政预算时,一般是以总预算方案为主要内容,更多了解和审查的是财政预算的大类,而对具体到部门、到细化了的具体项目,由于受时间的限制和基础数据不全的影响,使审查和审议者无法进行深入细致的审查和审议。

(三)审批方式简单,带来财政预算约束力不够。中国预算制度本身给预算的约束力留下了一个软肋,那就是预算年度开始后,各级政府预算草案在本级人民代表大会通过之前,本级政府可以先按照上一年同期的预算支出数额安排支出。就出现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分析而言是人大批准财政预算过于简单,而且,批复只对政府一家,下达到具体部门则由财政部门负责,下达预算的主体与预算的法定审批主体不一致,使各执行部门对预算的法律权威性认识和重视不够,从而,造成财政预算缺乏应有的约束力。

(四)由于监督形式单一和监督手段落后,使人大对财政预算执行的监督作用发挥得不够。人大对财政预算的监督形式主要是通过对年度预算和决算的审查来实施,其手段仅靠人工来完成。这种监督已经不能适应当代财政预算执行和决算网络化的需要。

三、加强财政预算审查监督的对策

(一)完善制度,为实施财政预算实质性审查创造必要的条件。之所以人大的财政预算审查难以向实质性迈进,其根本原因是我们的许多制度设计和安排存在着不科学、不合理的问题。为此,我们必须从制度完善和制度创新入手,推进财政预算实质性审查工作的开展。要完善政府向人大送审的制度,主要是就报审的时间、内容、应提供的材料等进行进一步的明确,政府如果没有按照规定的时间送审时,人大代表可以提出质询案,向政府问责。要完善大会审查的制度。要在大会期间集中经济类代表,在每一个代表团成立一个财经小组,对政府收支预算进行审查和征求意见,并向财政经济委员会提出建议,再由财政经济委员会结合初审的情况,系统和完整地向大会主席团报告审查的结果。要进一步细化审计部门向人大报告财政预算执行情况的内容和要求。既要反映整体执行情况,又要反映各部门、各项目预算执行情况以及绩效情况。

(二)突出重点,加大对专项支出项目的审查力度。对专项支出项目的审查,在预算审查时重点是要审查其项目安排是否合规、合理、可行、经济,很重要的一点要看其是否进入财政的项目库,是否符合项目支出管理的规定。在决算审查前,各级人大财政经济委员会可根据上年度财政预算专项支出的重点项目情况,年初就项目审计的内容向审计部门明确提出,并要求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专项支出项目的审计可为人大常委会加强财政决算的审查提供全面完整的依据。

(三)改进和完善预算批准方式,实行财政预算公开。


相关内容

  • 人大对财政预算审查的调研报告
  • 为了进一步加强了对财政预算的审查监督,现将对人大财政预算审查的调研,下文是温习考试网小编搜集整理的关于人大对财政预算审查的调研报告相关内容,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增长,财政预算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突出,加强人大对财政预算审查监督就显得越来越重要,为此,全国人民代表 ...

  • 国家预算案例
  • 第九章 国家预算 第一节 国家预算的概念及组成 一.案例及分析 案例9.1:2006年中央预算草案的报告(摘要)2006年预算编制和财政工作的总体思路是: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继续实施稳健的财政政策:狠抓增收节支,优化支出结构,切实保障重点支出需要:着力深化改革,推动经济结构调整和增长方式转变,促进经 ...

  • 论人大预算监督权的有效行使
  • 论人大预算监督权的有效行使 --兼评我国<预算法>的修改 朱大旗 李蕊  2012-04-13 10:42:56 来源:<社会科学> 2012年第2期 随着1999年启动预算改革,我国开始迈向"预算国家".目前正在进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预算法> ...

  • 新预算法的十大亮点
  • 新预算法的十大亮点 全国人大财经委副主任委员 尹中卿 浏览字号:大中小来源:中国人大杂志 2014 年第 23 期 新修改的预算法比较好地总结了 20 年来的实践经验和创新, 全面贯彻了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与此前中央 批准的财税体制改革总体方案相衔接,比较好地回应了各级 人大代表的要求社 ...

  • 2013年分管法制的人大副主任述职述廉报告
  • 按照市人大常委会主任会议的分工,我分管法制工作委员会和预算工作委员会的工作.一年来,在市委和市人大常委会党组的正确领导下,我紧紧围绕市委中心工作和市人大常委会的工作安排,认真贯彻落实党的xx大和xx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认真履行职责,务实重干,扎实工作,圆满完成了各项目标任务

  • 加强镇级财政预算执行绩效审计的探讨
  • 关于加强镇级财政预算执行绩效审计的探讨 摘 要:随着财政管理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乡镇财政预算管理逐步得到了加强,部门预算正朝着科学.精细的方向发展,预算工作质量也在不断提高.但同时我们应认识到,因我国政府政治体制.财政管理体制等客观因素的影响,实际预算执行中存在很多问题,如预算编制还不够精细化.科学 ...

  • 对财政预算审查监督的对策
  • 人大对预算的监督是各级人大及其常委会依法对财政预算的编制.执行.调整和决算进行审查.评议.分析.督促.批准的法律监督活动,是各级人大及其常委会的一项重要的法定职权,强化各级人大及其常委会预算的监督能够规范财政收支行为,激发公众自觉依法纳税的积极性,有利于实现财政预算的民主化.科学化,防止和减少政府重 ...

  • 中级审计师考试[法律]知识点第四章3
  • 中级审计师考试<法律>知识点第四章3 第三节 预算法 一.预算法的基本原则(掌握P452) 1.一级政府一级预算原则 2.收支平衡原则 3.分税制原则 二.预算管理和编制 (一) 预算管理职权(掌握P453) 1.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的预算管理职权 全国人大:审查中央和地方预算 ...

  • 预算法修正案导读
  • 四.<中华人民共和国预算法>修正案导读 (一)导入案例 2015年4月21日中纪委监察部网站通报湖南省5起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的案例,其中4起为违规"三公"消费的典型案例. 1. 株洲市天元区委常委.组织部长童某,株洲市食品药品监管局党组副书记.副局长石某违规公款吃喝问题 ...